📅Published: 2022-06-09 20:00 日前,Mini RECHARGED车型官图正式发布,新车是由MINI团队与设计师Paul Smith联手打造,基于1998年款Mini Paul Smith限量版车型升级而来,不仅增加了时尚元素,而且还将其改造为了纯电动车型。据悉,新车将于当地时间6月7日开幕的Milan Salone del Mobile(米兰国际家具展)上正式发布。 新车在外观设计上并没有进行太多调整,基本保持了经典的造型样式,非常呆萌复古。配色方面,设计团队选择了bright blue(蓝色),这也是Paul Smith本人最钟爱的衬衫颜色之一。轮圈造型经过特殊优化调整,带有比较浓郁的现代气息,与整车复古的感觉相互碰撞,形成了良好的化学反应。 新车内饰采用了类似MINI STRIP的设计方案,该款车型也是由Paul Smith参与打造的一款限量版车型,旨在向外界展示可持续发展的创作理念。中控台依旧保持原有的感觉,整体设计非常复古,配置部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颇为寒酸。细节方面,新车在中控台处增加了一个手机支架,可以通过外接手机设备来取代中控屏的作用,另外方向盘也采用了快拆设计,非常有趣。 动力方面,Mini RECHARGED将搭载一台最大功率72kW的驱动电机,续航里程目前官方尚未公布。设计部分,新车的电机外壳采用lime green(绿色)涂装,很有90年代的既视感,另外在外壳上还有设计师Paul
Tag: 纯电动
📅Published: 2022-06-09 10:01 能源消耗,废气排放是这个时代永恒的话题,各种环保产品也不断涌现,呼吁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下电能成了能源替换的瞄准对象,电动汽车、电动滑板,日常能源消耗大头交通行业早就喊起了口号,电能产品也确实如预期般得到了普及。 以乘用车为例,燃油车大约是每公里176克二氧化碳排放,纯电动车单位里程碳排放的数值约为每公里70克二氧化碳排放。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250万辆。显然,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将对汽车行业节能减排产生重要影响。 但说到零排放,使用过程中无排放、无噪音、无能耗的太阳能是当之无愧的清洁能源,同时与能够缓解城市交通,让人们便利通行的电动车结合,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设计师 Fajar Ismail 将两组思想结合设计了一辆名为“STELLAR”的太阳能电动车,但是目前还只是一个概念产品。 超前的科幻感设计 据设计师说 STELLAR 的设计灵感来自太空飞行器,所以它采用弯曲的铝制车身面板,具有“分层”形状和由折叠铝板制成的轻质金属机身,沿用了 Atom Alpha 的底盘设计,简单的几何形状、工业铝制车身面板和干净简洁的设计给人一种流畅、简洁和强烈吸引力的外观。 环保零排放 在车辆悬架前方装有太阳能面板作为额外的充电系统。STELLAR 最初被设想为应用于中小型距离的个人电动车,加入的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是作为附加充电系统,可以扩展其自主性,相当于一个小型“储备电源”。
📅Published: 2022-06-07 12:37 夏普2022年6月6日发布消息称,研发出了纯电动汽车(EV)等用途的光伏电池。以往的产品采用以两块玻璃板夹住电池单元的结构,夏普使用薄膜代替了玻璃。新产品易于弯曲,还可以安装在车顶上。据介绍,夏普的产品改进了电池单元的配置布局,太阳光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效率达到了32.65%,作为多个单元组合的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为全球最高。 夏普的光伏电池 用于住宅等的通用光伏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有些波长的光无法转换成电能,发电效率较低。夏普的电池将铟、镓、砷等物质组合在一起,形成了3个化合物层。由于各层可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发电效率更高。 夏普指出,虽然这种电池已在人造卫星用途领域实现实用化,但在纯电动汽车用途方面,存在的瓶颈是制造成本“比硅电池高出1位数以上”。夏普从2020年开始将光伏电池安装在纯电动汽车的车顶上进行公路行驶实验。 出处:见配图水印
📅Published: 2022-06-03 18:35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国产智能手机的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可谓是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新能源汽车方面,截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580万辆,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0%。已经将合资车和外资车远远甩在了身后,实现了弯道超车。 国产智能手机方面,经过了十年的不懈努力,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全面崛起。无论是从质量、性能、价格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可以与苹果、三星等外国品牌一较高下。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销量排名前五的手机品牌中,国产手机已经占据四席,国产手机品牌市场占有率达80%,而且荣耀、OPPO已经反超苹果手机,占据了销量榜的冠亚军位置。 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跟风凑热闹,而是扎扎实实的技术创新与进步的结果。近期,我国的电池技术又接连取得突破,或将从根源上解决长期被人们所诟病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的续航焦虑问题。 什么是续航焦虑? 续航焦虑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充电焦虑,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智能手机,都需要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为其充电。但是,就目前的充电技术来说,还远远达不到人们的使用需求。 比如新能源电动汽车,一旦没电,就需要到处去找充电桩,即使找到充电桩,可能还需要排队充电,好不容易排到自己了,也需要再等上大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才能把电充满。这样一番折腾下来,可能你已经焦躁不安,身心疲惫。 再比如智能手机,其实也和新能源电动汽车类似,给手机充一次电也需要等上几十分钟才能充满。如果你有手机依赖症,那这几十分钟可能会让你心情沮丧,度日如年。 那如何解决续航焦虑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两种方法,一是寻找性能更优的充电新材料;二是突破快充技术的瓶颈。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期我国在电池技术领域又传来了三个好消息,终于实现新的突破,下面赶快来分享给大家。 01 宁德时代发布新一代钠离子电池 据悉,这款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而在零下20°C低温的环境下,仍然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在正极材料方面,宁德时代采用了克容量较高的普鲁士白材料,对材料体相结构进行电荷重排,解决了普鲁士白在循环过程中容量快速衰减的核心难题;在负极材料方面,宁德时代开发了具有独特孔隙结构的硬碳材料,其具有克容量高、易脱嵌、优循环的特性。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四大优势: 1、储量丰富。 锂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0.0065%,而钠约为2.36%,钠的储量是锂的360倍。
📅Published: 2022-06-03 13:38 “充电比加油省钱,但换电池的时候你就要哭了!” 当你下定决心买一台纯电动车时,身边懂车的小伙伴总会蹦跶出来这么一句话。 为什么大家都有类似的焦虑呢?这其实还要从早已普及的电动自行车说起。 不论你使用的是老旧的铅酸电瓶还是相对先进的锂电池,一般使用2-3年电量就会有明显衰减,表现到车辆层面则是新车宣传的80公里续航直接变成30公里甚至更低,充电速度也变得极为缓慢。 遇到这种问题修车铺的师傅通常会建议你更换电池来彻底解决,但以一台3500元电动车为例,铅酸电池的价格在500元左右,锂电池的价格在1700元左右。 你没看错,一台使用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电池成本占据了整车售价一半以上。 反观我们现在的电动汽车,核心的电池组均使用锂电池,而且体积巨大,成本奇高,这也就难怪小伙伴们都有这样的焦虑了。 镍锰钴电池扫描电镜照片 但是,一种全新电池的出现将彻底解决它们的寿命问题。日前,达尔豪斯大学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了镍锰钴锂电池(Li[Ni0.5Mn0.3Co0.2]O2)的一种特殊形态。 如果对镍锰钴锂电池进行修改以允许在较低电压下使用,那么它们的使用寿命将比其他相似电池更长。 测试表明,如果这种电池在3.8 V而不是标准的4.2 V下运行(并保持在25℃的温度下),它们预计可以使用大约100年。并且,500周储电保持率在90%以上。 电动汽车上常见的电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元锂电池,另一种是磷酸铁锂电池。前者充放电性能更好,但循环使用寿命低,后者则反之。 从上述市场常见电池的基本性能参数表可以看到,即便是寿命最长的磷酸铁锂电池,目前技术条件下的寿命也仅为2000次左右的循环充放电。 以一台电动汽车满电行驶400公里为例,那么2000次的寿命大约可以行驶80万公里,但这仅仅是理论计算,实际情况可能只有一半甚至更低。 根据记录查询,当前全球行驶里程最长的电动汽车是一台特斯拉model
📅Published: 2022-05-29 10:26 最近,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CTC)着实是有些火。 之前我还专门写过文章和大家聊这个技术,后台有不少用户朋友留言,说看好比亚迪海豹,期待刀片电池做CTC的表现。 离那篇文章发出来不到一个月,比亚迪就发布了基于e平台3.0打造的新车型——海豹。 不过,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比亚迪这次带来的不叫“CTC”,而是一个叫“CTB”的新名词。 发布会刚一结束,就有人开始私底下问我了,“这俩到底有什么区别?” 可能需要先看看“C”和“B”代表的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CTC是Cell to Chassis的缩写,Chassis指的是底盘; CTB是Cell to Body的缩写,Body指的是车身。 顾名思义,前者说的是“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也就是把电芯集成到底盘上。而后者说的是“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也就是把电芯集成到车身上。 那么电池车身一体化到底有什么意义?海豹的CTB技术又有哪些特点? 相信我,看完这篇,你基本就能懂了那些在车企发布会上听不懂的技术名词了。 01. 电池车身一体化有什么意义?
📅Published: 2022-05-27 18:30 近日,大众在欧洲正式注册了“ID.7 Tourer”的名称,其有望成为Aero B Estate量产版车型的名称,而纯电动版Passat将会被命名为ID.7。其中,轿车版ID.7预计将在2023年上市,而旅行版ID.7 Tourer将在2024年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和2019年大众就曾分别发布了ID.Vizzion轿车和ID.Space Vizzion旅行车/房车概念车型。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两款新车都将在MEB平台生产,并在德国埃姆登(Emden)工厂生产,该工厂刚刚在不久前开始生产ID.4。 动力方面,根据此前概念车的信息,预计ID.7的双电机版本将会拥有0-100km/h加速6.3秒的动态表现,并搭载84kWh电池组,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ID.7 Tourer的0-100km/h加速在5.4秒内,续航里程约560公里。 外观方面,根据此前网上流传出的大众Aero B轿车测试车的谍照以及渲染图来看,新车采用封闭式前脸、大灯将使用与ID.家族相似的环绕LED灯带造型;下包围则保持三段式设计。此外,该车还采用了全新的前包围组件,中央蜂窝状进气格栅结合两侧熏黑导风口设计运动感十足。 轮圈方面,新车前轮采用拼色旋风式设计,后轮则采用熏黑多幅式设计。 车尾部分,新车采用的贯穿式尾灯组内部为蜂窝状设计,车顶鲨鱼鳍天线搭配小型鸭尾式扰流板、熏黑后包围组件,整体与前脸相呼应。 出处:头条号 @汽车大事记M
📅Published: 2022-05-03 20:55 苹果Apple Car有重磅新消息。5月3日,据国外科技网站Notebook Check援引LeaksApplePro爆料称,苹果Apple Car可能将鸿海集团操刀生产,产品定位豪华级别、定价可能高于10万美元(约66.08万元),锁定与特斯拉电动车Model S车款竞争,预估最快2024年底亮相。 国外网友设计的Apple Car假想图,图片源自网络 国外网友设计的Apple Car假想图,是不是有点眼熟?图片源自网络 这样的Apple Car你喜欢吗?图片源自网络 众所周知,鸿海集团旗下富士康公司就是苹果iPhone最大的组装代工商,而鸿海集团自2021年以来已经在快速布局纯电动汽车领域,就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在为代工苹果Apple Car而做准备。 国外媒体还写道,Apple Car可能采用高阶钛金属材料制造车体,并且计划使用iPhone作为汽车钥匙。实际上,苹果的Car Key数字钥匙功能已与宝马、起亚等车企进行合作。因此,这一猜测并非空想。 苹果的Car
📅Published: 2022-05-01 16:43 去年九月,劳斯莱斯官方公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车Spectre(中文名 “闪灵”),闪灵跟魅影风格相同,也采用了双门Coupe造型。近日,有外媒曝光了这款纯电汽车“闪灵”的渲染效果图,前脸延续了劳斯莱斯的标志性帕特农神庙式格栅,车门也保留了后开式设计。 相较于劳斯莱斯的传统车型,闪灵作为一款纯电车型,车身线条更加简洁,大灯采用了分体式灯组设计,车头的欢庆女神立标也做了调整,进一步降低了风阻系数。据悉,该车采用纯电动车架结构打造,动力系统为前后双电机配置,预计可以提供约600匹马力的输出动力,零百加速不超过4秒。 “闪灵”的续航历程、尺寸以及售价等信息目前并未曝光,其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 出处:游侠网
📅Published: 2022-04-29 11:50 吉利收购戴姆勒奔驰旗下的SMART一半的股权后,终于推出了第一辆合资汽车,这辆车起了个挺奇怪的名字,叫作「精灵#1」。 除了名字略显奇特以外,车辆的设计感也挺另类。 #1的车身尺寸为4270*1822*1636,轴距2750毫米,这是一台典型的小型SUV,车辆的设计还是走呆萌可爱的路线,车身略显低矮,离地间隙很低,很显然追求的不是通过能力而是操控品质,但操控感究竟如何还无法确定;视觉效果见仁见智,侧面和尾门看起来还不错,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有点欧拉”,车头采用了封闭式进气格栅,大灯连为一体,配合SMART的标志,怎么评价呢? 内饰部分也是“二次元”的感觉,中控台设计很简单,悬浮车机屏幕和液晶仪表盘带来一些科技感,配合D型方向盘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19.0、23.0万,这个预售价高吗? 单纯从车辆的设计感、空间水平和品牌价值而言,这个价格不低,毕竟小型SUV本就是小众车型,运动型多用途车的卖点主要是空间,其次则是高高大大的车身给人带来的安全感;所以#1就只能依靠“运动性能”来体现竞争力,客观评价其动力表现倒是能给出好评。 后置后驱 200kw/343N·m 永磁同步电机 对于一辆小型SUV而言,这个标准确实不算低了,200千瓦相当于优秀的2.0T或3.5L-V6,扭矩也与后者的标准相当;虽说比高标准2.0T差一些,可是电动机恒扭矩(起步即可爆发最大扭矩)的优势能让加速变得更快。 #1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为「6.7s」,算是小钢炮喽。 车辆使用的动力电池是三元锂,这没有什么好吐槽的,电池组容量均为66kwh,但续航里程分别为低配535公里、高配560公里;平均百公里的耗电不足15kwh,这个数据有些“保守”,以这两台的动力储备和尺寸为参考,平均耗电量能控制在12-14kwh/100km之间略有些难度,在使用冷风的时候预计难以突破500公里,使用暖风的损耗当然会更大一些,这是通病。 这台车目前并没有了解到有使用什么特殊的节能技术,比如宽裕热泵或者脉冲加热等。 综上所述,精灵#1的特点目前看来是设计足够个性,性能比较强劲,前麦弗逊、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也应当能带来不错的体验;续航里程中规中矩,配置比较丰富,如果车身能够大一些则算是性价比挺高的选项了。 反之就要能接受这种小型车的空间,至于品牌算不算卖点则见仁见智。 精灵smart并不是“奔驰汽车”,Benz梅赛德斯奔驰是戴姆勒旗下的品牌,梅赛德斯没有什么典故,只是在戴姆勒奔驰经营困难的时候,前奥匈外交官给了奔驰汽车大订单,但提出了使用其小女儿的名字给汽车命名的要求,彼时的奔驰只能接受,所以才有了这个奇怪的名字。 smart则是戴姆勒奔驰和瑞士的一个时装表制造商合资创立的品牌,也就是斯沃琪,这是个挺一般的品牌;所以精灵汽车的定位其实一直都很低,在全球三大汽车市场里只能混迹欧洲市场,而在欧洲市场里也只是“不求人、老头乐”的定位,属于欧系大洋、欧系雷丁、欧系朋克多多之类的品牌,其实挺尴尬。
📅Published: 2022-04-24 16:51 一向以“小”闻名的smart,如今竟然要推出一款轴距达2750mm的纯电SUV车型,而且还是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这是忘记初心了吗?smart全新车型smart精灵#1将于4月25日正式上市,新车是smart迈向电气化推出的首款纯电动SUV,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由梅赛德斯-奔驰主导设计,吉利负责整车工程开发。 外观上,新车极大地保留了概念车的设计,将现代设计与圆润可爱元素相融合,全新的设计语言与以往smart车型的大相径庭。smart精灵#1前脸采用了贯穿式的大灯组,下方则配备梯形状的进气格栅,两侧则增加纵向导风槽,呈现出俏皮的感觉。 新车侧面造型同样圆润,双色车身的设计显得更为轻盈,smart精灵#1配备了隐藏式门把手和无框车门设计,更显个性与档次感。车尾则采用了与车头近似的灯组设计,起到前后呼应效果,简洁不失精致。 内饰方面可谓充满“奔驰味”,中控台呈现出环抱驾驶席的斜面样式,复古的三幅式方向盘,为这台新车增添不少可爱气息。悬浮式的中控屏幕以及马鞍座的造型,透露出轻奢感。 动力方面,smart精灵#1将搭载后置电机,最大功率272马力,峰值扭矩343牛·米,配备66kWh的三元锂电池组,CLT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560公里。 轱辘哥快评:smart精灵#1是奔驰和吉利联手打造的首款车型,得益于中国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先发优势,令SEA浩瀚架构为smart精灵#1注入灵魂。而奔驰则赋予了smart精灵#1精致可爱的外形,两者共同打造出这样一款令人眼前一亮的车型,相信其上市后将收到不少女性消费者的欢迎。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smart精灵#1并没有忘记初心,其与以往的smart车型一样精致、可爱,产品内核并没有改变,只是在电动化浪潮下迎来了全新的蜕变。 出处:头条号 @My车轱辘
📅Published: 2022-04-22 17:46 恒大首款SUV恒驰5此前在天津工厂实现产品下线,新车计划在6月22日量产。恒驰5定位紧凑型纯电动SUV,整体尺寸超过比亚迪宋PLUS EV,预计售价15-18万元。4月21日,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先生在体验恒驰5后表示:“漂亮!真漂亮!” 恒大董事局主席 许家印 恒驰5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搭配“Y”字形日行灯,侧面配备隐藏式门把手,车尾上方配有镂空扰流板,灯组造型与车头相呼应。新车内饰采用三联屏设计,配备仿麂皮材质座椅,支持8向电动调节+加热+通风+记忆、增强现实导航、电动感应尾门以及L2.5+级驾驶辅助系统等。 车身尺寸方面,恒驰5除高度外,均领先主要竞品宋PLUS EV。动力和续航方面,新车电机性能相比宋PLUS EV也有明显优势,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8s,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602km。 出处:见配图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