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技术
蔚来ES6获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C-EVFI)测评5星(满分)
蔚来ES6在安全提示、应急救援、火灾防护、数据联动四项评价中,均获得了代表最高等级的五星评价,以综合满分成绩获得五星安全认证… read more
比亚迪发布3款机械电池!另有1.5万次循环寿命的乘用车电池已在途
比亚迪新电池再引关注!新能源车杂谈讯,近日,比亚迪弗迪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为工程机械带了三款电池产品之外,还透露… read more
美国的无负极钠固态电池,或将带来电池领域新突破!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孟颖教授近日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全球首个无负极钠固态电池。这一成果已发表于《自然-能源》杂志,标志… read more
小米引以为傲的大压铸技术,如今被特斯拉放弃了!
我们都知道一体式压铸技术 是由特斯拉开创并率先使用的。之后,小米的卖力宣传,使这个原本属于汽车制造领域的话题,如今尽… read more
中国车主都能用?FSD入华就是王炸,只有华为能接招?
在国内智驾牌桌上,特斯拉要出王炸了。五年免息再立减一万尾款的权益之后,明年一季度前,特斯拉在中国酝酿了两件大事,一个… read more
特斯拉向美国用户推送了FSD v13.2更新
特斯拉目前已经正式向部分美国用户(非员工用户)推送了 FSD(监督版)v13 更新… read more
特斯拉部分车型可以“充电口加热”了
特斯拉已经在最新的 2024.44.3.1 中为 2024 款 Model X 和部分 2023 款 Model Y 加入了“充电口加热”功能。 read more
有专家认为如果伊隆·马斯克发起专利战,中国车企会全倒下!
近日,天风证券的副总裁、研究员所长赵晓光的一则言论引发了全网热议,“特斯拉如果打电池专利,中国… read more
理想抢先推送了“车位到车位”智驾
智能驾驶的竞争,一个赛段接一个赛段,每个赛段都有一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竞争者也… read more
若特斯拉当年没有免费开放技术专利,会有如今的中国电车盛景吗?
1)日前,有国内专家宣称,如果特斯拉不开放电池技术专利的话,所有的中国电动汽车企业都会死掉。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2)2014年,马斯克宣布开放特斯拉的相关专利。但是,据统计,特斯拉一共有3000多项专利,最终开放出来且真正有效的大概也就200多项,涉及到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这些专利一开始可能对其他企业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但是,这些技术放在十几年后来看已经比较老旧,仅仅靠着这些老旧的技术不可能实现电动汽车产业的不断更新和迭代。要知道,中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是一项国家级的战略决策,不管有没有特斯拉,中国国家、车企和中国汽车产业都在不断努力,都在不断地探索和积累技术和经验。 时至今日,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已经积累起了大量的技术专利和产业发展经验,并逐步建立起了全球领先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这绝对不是靠着特斯拉十几年前开放的一些技术可以做到的。更何况,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一些技术路径选择跟特斯拉根本不同,何来依赖之说?何来抄袭之说? 3)今天,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几乎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本土化。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已经基本实现了自主可控,不存在严重的卡脖子问题。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不仅可以支撑特斯拉的发展,还可以支撑其他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发展。不管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的企业还是整车企业,都不存在需要依靠特斯拉的某些专利技术才能活下去的问题。 4)我们还需要搞清楚的是,2014年特斯拉开放部分专利技术并不是在做慈善,这实际上是一种商业竞争策略。特斯拉是全球电动汽车产业中的一个先驱,一开始在面临为数众多的全球燃油车企业的时候,是非常“孤独”的。特斯拉希望通过开放这些专利技术,吸引更多企业来加入到电动汽车产业中来,与特斯拉一起不断完善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加快全球汽车产业从燃油车时代向电动车时代转型的步伐。 5)特斯拉与中国牵手实际上是一种双赢的选择。特斯拉一开始受产能限制持续出现亏损,一度处在破产的边缘,正是因为上海“超级工厂”的建立,让特斯拉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套用网友的话说,正是因为中国、正是因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成功投产,特斯拉命运的齿轮才开始转动。同时,中国通过引入特斯拉,也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甚至是中国汽车行业创造了一种“超级鲶鱼效应”,刺激了中国汽车产业向电动车时代转型的创新与探索,最终让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整体上处在了目前这样一种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全球领先地位。 6)近年来,一些专家在公开场合发言非常不严谨,引发了很大的争议,网友戏谑地称他们为“砖家”。专家为什么会变成“砖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些所谓的专家其实对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了解并不深入,调研也不细致。他们只是根据自己一些模模糊糊的个人经验和认知,就开始在公开场合发言,这样的发言最后“翻车”也是必然的。 7)专家变成“砖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一些人心中,“西方的东西就是比中国好”,“国外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虽然他们嘴巴上不会说出这种反常识的话,但是,他们的思维模式、认知框架和看待世的出发点,就是如此。无论什么时候,说起中国有什么创新、有什么东西处于全球领先,他们首先流露出一种不相信的态度,然后,要么断言“这是中国抄袭西方的结果”,要么又摆出一副所谓的理性态度,说“中国在哪些方面还是比西方落后很多”。说到底,这还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还是一种对自己国家、对自己国家的产业、对自己国家的技术缺乏自信的表现。 8)我们一直在说,要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发展。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一个世界科技强国。我们的“自然指数”排名、我们的专利数、我们的研发投入,在全世界绝对都是名列前茅的。当然,我们强在增量和加速度,而美西方一些国家则强在存量。我们当然还要继续去追赶、继续去努力,但是,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如果一说就是“美西方这也好、那么强”,一说就是“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这不仅是对现实的一种错误认知,更是严重缺乏四个自信的表现。 9)这些年,一些专家的发言屡屡引发争议,有关专家自己也要进行反思。专家也是正常人,他们也应该有敬畏心,不要随意跨行去说自己不了解、不懂的问题,更不要高高在上,在没有经过严谨的调查和研究前,就随意地发表一些“雷人的言论”。 10)专家因为顶着专家的身份,他们的发言不仅仅代表自己,还代表着他们所在单位的水平和素质,更代表中国社会对于某一问题的专业分析和研判。如果专家发言不慎重,不仅会对他们的个人声誉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对他们所在的单位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让一些网民整体上不再信任专家,让专家整个群体失去公信力,这最终会助长社会上一种反智的倾向。所以,我们一定要强调,专家发言要慎重,专家要多说自己专业内的事情,要多说自己了解的事情,要多说自己经过调研之后非常清楚的事情,专家要少跨行、少越界、少越位,少说一些不靠谱的话。这既是对于专家个人声誉的一种维护,更是对专家这个群体社会公信力的一种维护。 作者:微信公众号 @明叔杂谈 read more
研究表明:电动汽车电池的耐久性远超过预期
电动汽车电池的耐用性一直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国外一项研究表明,电动汽车电池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远远超过预期。自从电动汽… read more
新势力们交不出车,就因为这个很普通的零件?
今年车市可以说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一堆车企在连连叫苦没销量,但还有一些公司苦于订单太多交不出车。上半年的大爆款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