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021-01-10 14:09 这几天寒潮来袭,气温骤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下降明显,网上吐槽一片。作为参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多年的从业者和纯电动汽车的实际使用者,笔者对此是既有理论认知,又有亲身感受。现试图就其主要原因和可能的改进方向进行粗略的分析。 第一,锂离子电池,包括常用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其可用电池容量都会在低温下呈线性下降。在气温达到零下10度时,会下降10~20%左右,一般而言,磷酸铁锂电池会比三元锂电池下降更多一些。在电解液中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可以改善电池的低温性能。但是电池的低温性能、高温性能和常温下的性能很难兼顾,设计制造企业需针对电池最主要的使用工况平衡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前最主要的方法是采用液体加温和冷却的温控系统。但是无论是加温还是冷却,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在盛夏和严冬时,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都会有所下降。另外,早些年设计的电动汽车,和当前一部分低价位的电动汽车,可能没有采用温控系统,冬季续驶里程下降就会更加明显。 第二,与燃油汽车不同,纯电动汽车在夏天使用空调和在冬天使用暖风都会明显缩短续驶里程。夏天使用空调,其实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都会多消耗能量,缩短续驶里程。但燃油汽车由于油箱容量足够,所以使用者感觉不明显。冬季使用暖风,二者的差别会特别明显。这是因为燃油汽车冬天使用暖风,是利用发动机余热,对于续驶里程完全没有影响。而纯电动汽车的暖风,当前主要技术路线是直接使用电加热,消耗能量比较大。对于这一点,目前主要的改进方向是使用热泵空调。从热力学原理上讲,采用热泵空调加热比电加热可以使能量消耗下降3/4。但由于热泵空调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当前成本还比较高。希望3~5年以后,热泵空调可以大量使用,成本可以降下来。 第三,同样低温条件下,短距离内行驶续驶里程下降更明显。道理很简单,就是纯电动汽车在低温启动时,会首先消耗一部分能量提高系统的温度。以笔者亲身经历为例,在这几天早晨零下5~10度气温条件下,最初的2公里行驶,电池续驶里程会减少10公里以上。2公里以后,这种急剧下降的情况会逐步缓解。综合而言,我现在使用的这辆纯电动汽车,冬天续驶里程会减少40%左右。 第四,目前市场上的纯电动汽车,标出的续驶里程,都是按照NEDC工况得出,会比实际行驶状况虚高10~15%,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都是如此。这会加剧使用者对于冬季续驶里程不实的感受。今后国际上会推广WLTC工况,我国也会采取原理相同的中国工况,里程虚高的情况会得到纠正。 希望今后各纯电动汽车生产厂家,在标注续驶里程时,要采用WLTC工况或中国工况。不仅要标注最长续驶里程,还要标注在夏天开空调和冬天开暖风条件下的续驶里程。也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纯电动汽车市场准入时加强这一方面的核准。 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不是简单的动力系统转换。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确实有节能减排、使用成本低、维修保养方便、开车爽等各方面的优点,但也有充电不如加油方便、对安全事故发生规律还需要结合实践不断深化认识以及冬季和夏季续驶里程下降明显等问题。需要我们全行业共同努力,仔细研究,掌握在各种工况下、各种使用条件下的规律变化。还要和广大用户加强交流,让用户在所有条件都能很好地使用电动汽车。笔者大胆预测,三年以后,中等价位以上的纯电动汽车,可以做到冬季续驶里程缩短20%左右,低价位的纯电动汽车,虽然续驶程下降可能更大一些,但也会有准确的预测与提示。 出处:董扬汽车视点(微信订阅号:dongyangmotor)
Author: 电动志
📅Published: 2021-01-08 19:40 日前有消息称,特斯拉将在上海超级工厂国产Model 3、Model Y之后的第三款车型。据悉,新车在2020年9月就已实现立项,有望于2021年3月完成产品验证。第三款车的定位将低于Model 3,价格或在16万左右。对此,特斯拉方面未予置评。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从曝光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来看,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分两阶段验收。报告指出,特斯拉以往推出新车型时,都是先在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生产,然后引进到中国市场,而对于XX,特斯拉采取了新的引进策略,直接中国本地生产。本项目配套一个“新车型先期启动项目”,试验周期约为6个月。 特斯拉将推出刚入门车型早已不是秘密,去年的电池日发布会上,马斯克在现场宣布,特斯拉将会制造一款售价更为亲民的电动车产品。“我有信心,在大约3年的时间内,制造出一款非常吸引人的、售价为2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的全自动驾驶汽车!” 他还表示,“特斯拉计划制造一辆价格合理的电动车,但是电池的成本必须要降低。早期的进展是好的,但下降的曲线正在变得平缓。” 去年初,特斯拉还发布了中国设计工作室和研发中心的招聘启事,同时广泛征集富含中国元素的特斯拉设计图纸。 撰文:张屹鹏 出处:见配图水印
📅Published: 2021-01-07 21:19 两年前特斯拉对国内新势力车企来说,是没有多大的影响的,彼时特斯拉一款车型售价百八十万,除了有钱且愿意尝鲜的群体,多数人并不会考虑。特斯拉和一众新能源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看上去也并没有正面对决的可能。 但是随着特斯拉品牌布局日益完善,架构体系的不断丰富,眨眼间,特斯拉就“杀”进了家门口,并且不给对手反应的机会,Model 3补贴后售价不足25万,Model Y不到34万起售,后期补贴后加调整售价,不排除能跌进30万内,面对来势汹汹的特斯拉,你会买谁? 尤其是Model Y售价不到34万,和蔚来的ES6的35.8万售价接近,这两款车你会买谁?答案显而易见,在近日图说汽车的一篇文章中有相关的投票,网友以216:63的差距,特斯拉绝对性优势胜出。 特斯拉总说要改变世界,改没改变世界现在还不能妄下断言,但是可以肯定,它对目前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已经带来难以忽视的影响。虽说在新能源领域,起步相差无几,国产车和合资车之间没有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新势力车企产品也能卖到30万+以上,不过特斯拉一来,逐渐成为了行业的新的动态“衡量标准”,至少让众多标榜高端的车企以后在车型定价之前就要掂量掂量——是不是特斯拉的对手?凭什么卖的比它贵?续航比它强,还是实力比它高,还是影响力比它出色? 毕竟这些问题,相信是每一个能花30多万买纯电动车型的潜在受众,都会考虑的问题,特斯拉的品牌力有目共睹,即便最早上市售价近百万的两款车,依旧有人愿意买单。本来特斯拉就受欢迎,国产降价后的特斯拉产品力和竞争力更是一马当先,可以说在走国产新能源的道路,让它们无路可走。Model 3月销都能破两万大关,对比价位相似的国产新能源车型,差距显而易见。 当然了,对消费者来说,特斯拉的降价是喜闻乐见的,至少目前带来的都是好消息,(除了对已经购入特斯拉的车主来说,降价有点痛心),至少入门门槛不断降低,不说人人都开的上特斯拉,但至少有20多万预算敢想想特斯拉,而且对真正有竞争力的国产自主品牌车型(比如五菱宏光MINI EV)来说,特斯拉降价是没有影响的,该卖得好还是卖得好,MINI EV上市就要比Model 3晚,一样没耽误它月销破3万大关。 真正有影响的,是一些打着高端豪华名义的新势力车企,再推出新品之前,特斯拉的产品就是市场的衡量标准之一,也能变相催促新势力车企的进步,保证续航里程相近,保证颜值和科技化程度更高,保证空间和价格的优势。当然特斯拉也并非没有缺点,目前相比较国产自主品牌来看,特斯拉的质保政策以及售后服务没有本土车企更有优势,后期还是要看提升和改进,不然也能成为本土车企突围的一个突破点。 出处:头条号 @图说汽车
📅Published: 2021-01-07 13:37 2021 年 1 月 1 日前后,国外网友在硅谷拍到了一些不太多见的特斯拉车型,有Model S,有 Model Y,也有 Model X。 上述车型的相同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搭载了 360°
📅Published: 2021-01-06 20:35 【苹果汽车假想图】 苹果汽车的细节正在陆续曝光。 据路透社1月5日报道,美国IT巨头苹果计划在2024年推出首款电动汽车,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尽管之前说苹果要采用下一代电池,但该媒体却引用该公司内部人士的表态说,苹果公司将采用一种使用了“独特电池技术”的磷酸锂铁电池,这可以降低价格并扩大续航范围。在报道中,路透社称磷酸锂铁电池为一种“老旧技术”,显然这是颇为令人意外的选择。 但这种电池被称之为是一个独特的“单体电池”。苹果公司内部人士称他们的目标是实现比传统多节电池设计更长续航范围的高密度电池。另外,作为常规锂离子的替代品,似乎他们正在对不易过热的磷酸铁锂电池进行实验。Apple并未为最新的iPhone和iPad Pro开发用于自动驾驶的某些组件,例如LIDAR,而是由外部合作伙伴提供。 像手机和ipad一样,该人士称,预计电动汽车生产将外包给制造合作伙伴。它计划于2024年推出,但苹果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由于大流行的影响,它可能会推迟到2025年。该项目由最初是苹果硬件工程师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领导,他在特斯拉(Tesla)担任了五年工程职位后于2018年重返苹果。 彭博社1月5日也报道这一消息。在报道中,彭博社指出,如果苹果确实认真考虑推出自己的汽车,那么它几乎肯定会决定像iPhone一样外包。在苹果手机上,这家公司设计了手机及其操作系统,但聘用富士康将组件组装到手机中。而在汽车时代,苹果也似乎正在寻找代工商,目前加拿大的麦格纳和富士康都是有力的竞争者,而两者都在为此准备。 富士康富士康目前约有一半的收入来自其为苹果所做的合同制造工作,进行多元化的合作将是必要的。《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指出,“富士康的目标是最终为苹果和亚马逊生产电动汽车。”这包括发布电动汽车平台,投资拜腾并与FCP集团建立合资公司生产电动汽车。 苹果汽车的计划已经持续了多年。从2014年开始,苹果公司开始从事“Project Titan(泰坦计划)”的工作,有1000多名员工在库比蒂诺总部附近的一个秘密地点从事电动汽车的开发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内部冲突,高层变动和其他问题影响了汽车项目的进展。在2016年,有消息说苹果公司搁置了汽车计划,但现在看来苹果公司克服了发展难题,仍然计划开发面向消费者的汽车。 苹果汽车项目已多次改变领导层,在开发过程中也裁员数百人,但现在由苹果公司AI和机器学习负责人约翰·贾南德里亚(John Giannandrea)领导。他在鲍勃·曼斯菲尔德(Bob Mansfield)与2020年退休之后接任。在过去的几年中,有传言称苹果已将重点转移到自动驾驶软件上,但苹果于2018年8月重新聘请了特斯拉工程师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导致外界猜测苹果将再次探索开发汽车整车。 在2020年12月,苹果公司被证实确实在研发一款完整的汽车,并且目前计划在3-6年内发布一款汽车。路透社曾表示,苹果的目标是2024年,但一位熟悉苹果公司的分析师Ming-Chi Kuo认为,汽车最早要到2025年至2027年才能推出。苹果可能会与制造合作伙伴合作生产车辆,并正在开发下一代电池技术以扩大范围和效率。
📅Published: 2021-01-06 19:42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既是特斯拉疯狂刷屏的时间节点,又是国产新能源车的“受难日”:特斯拉正式宣布中国制造Model Y以及全新Model 3正式发售。重磅的是,Model Y两款车型降价幅度最高达16.51万元。 特斯拉祭出的“价格屠刀”,在成功引发关注的同时,也成功引爆市场。不仅特斯拉的官网被“挤崩”,甚至全国各地门店也呈现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一场由特斯拉引起的“鲶鱼效应”,显然在真实上演。而这对国产新能源车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为了对抗特斯拉的凶猛攻击,不少新能源车企咬牙表态“不降价”。只是,高价真能成为国产新能源车的出路吗? 巨大冲击!国产新能源车遭遇危机 特斯拉新款SUV大降价的威力,有多大?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横向比较。假如苹果iPhone突然降价至4000元档,那会对国产手机行业造成多大的冲击?很明显,会有一个直观的结果——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iPhone。这还是在苹果iPhone仅具有品牌号召力、优势系统,但快充、屏幕、扬声器、智能家居等统统不占优的情况下。 而特斯拉不仅有品牌号召力、较为成熟的自动驾驶系统,且在人机交互、电池技术等方面占据较大优势。唯一的短板,也只是内饰较为简陋。但在价格与一众国产新能源车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消费者用钱包给特斯拉投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0年的销量看,特斯拉已经一骑绝尘。数据显示,特斯拉2020年累计交付近50万辆电动车的销售业绩,大超预期。蔚来在2020年的全年累计交付量为43728台,理想汽车在2020年的累计交付量为32624辆,小鹏则为27041台。国产新能源车的领军者,销量都与特斯拉相去甚远。 随着特斯拉再度大降价,巨大冲击也随之到来。2021年,国产新能源车的日子也不好过。可以说,国产新能源车在遭遇危机。 保持高价,国产新能源车不愿服输的借口 面对特斯拉咄咄逼人的降价大招,如果大打价格战的话,国产新能源车显然是支撑不住的。为此,国产新能源车只能坚持自己的定位,努力维持自己的高端形象。按照蔚来创始人李斌的话说,“蔚来会坚守自己的定位,就是BBA(奔驰、宝马和奥迪)燃油车卖多少钱,蔚来电动车卖同样的价格。比他们的服务、性能更好,智能化程度高,产品更有竞争力,服务有竞争力,这是蔚来的总体的策略。”甚至李斌还指出,“特斯拉是要成为大众。”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在其朋友圈表示,“这一次友商在元旦的降价我们挺有信心,连内部电话会都没有开,数据也完全证明,降价已经证明仅仅是营销的方式而已,而且还肯定是双刃剑。”这意味着,国产新能源车不愿服输的借口就是保持高价,以此来稳定自己的客源基本盘。只是不愿服输,就能扭转消费者对特斯拉和国产新能源车的看法吗?恐怕很难。 不过我们也看到,国产新能源车除了不降价、保持高价外,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蔚来正式上线二手车业务,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闭环。此外,2021年期间,蔚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布局300座以上第二代换电站,以满足车主的需求。 小鹏也在特斯拉降价的当天,带来一道“硬菜”:宣布与大疆孵化的Livox览沃科技达成合作,将在2021年推出的全新量产车型上使用Livox为其定制的车规级激光雷达。这表明,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要来了。不过这些应对策略能起到多大作用,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打嘴炮无意义,核心竞争力决定成败 国产新能源车面对来势汹汹的特斯拉,有自信自然是极好的。但打嘴炮是无意义,且非常无聊的事。如果打嘴炮就能脱颖而出的话,小米早就超越华为占据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宝座了。说到底,决定成败的关键,还是产品力、价格、服务等多维度组成的核心竞争力。
📅Published: 2021-01-06 10:02 2020年刚过,如果非要给国内的汽车颁一个最快进步奖,你会选择谁? 换做是我,毫不犹豫的会选择宏光MINI的。自7月份上市之后,销量便犹如坐上火箭,一飞冲天,近两月销量更是一度达到3万,成为不折不扣的爆款车型。 以前大家讨论得最凶的,是那个新势力能将特斯拉拉下马,只是任、谁也没想到,这个天选之人如此接地气,是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的五菱宏光。 不过展望2021,宏光MINI可能会迎来一个最强竞争对手——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起售价格只要2.98万元。 注定的,宏光MINI将会和奔奔E-Star国民版在微车市场短兵相接。 即使我们承认,中国汽车市场是包容的,允许多个品牌同时出现,但定位相同,售价相似的宏光MINI和奔奔E-Star国民版,不说争个鱼死网破,但暗地里的、明面上的较劲,多半是逃不过了。 那么问题来了,真要较起劲来,你又会为谁站队呢? 在我看来,奔奔E-Star国民版将会占据优势,为什么?请听我一一道来。Ps: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体现的只是我们之间不同的观点看法而已。 首先宏光MINI为什么能火?那些什么车型小巧适合城市通勤、外形可爱都是虚的,唯有极低的购入门槛才是真的,这才是宏光MINI的核心竞争力,不然为什么宏光MINI的用户画像超过一半都是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用户? 但随着奔奔E-Star国民版的售价也下探至3万元以内,宏光MINI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换句话说,宏光MINI最趁手的兵器,在奔奔E-Star国民版面前不管用了。 在丧失核心竞争力后,回头看看再看看其它方面的产品力,似乎除了车身小巧之外,宏光MINI真的就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比续航?奔奔E-Star国民版的最高续航达到301km,而宏光MINi最高续航仅有170km,想必没有消费者喜欢花同样的钱去选择一款续航更低的车型吧? 再一个,奔奔E-Star国民版是名副其实的五座车型,无论你是载人还是拉物,空间肯定是会比宏光MINI来得宽敞,消费者肯定也是更倾向于大空间。 至于其它所谓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什么销售点、售后服务点,宏光MINI对比其它新势力可能是优势,可是长安的体系同样庞大,从生产到销售到售后,同样是有一个完整的闭环,两者基本没有差别,甚至长安的体系还更加完善。 价格相似、续航更长、空间更大、同样是正规军、同样有一套完整的售后体系,宏光MINI相比奔奔E-Star国民版的优势,的确是微乎其微。 以上,就是我更看好奔奔E-Star国民版的理由 截至发稿前,长安新能源发布了奔奔E-Star国民版的预售信息,开启预售仅3天,订单就已经突破了6000台,这一数据,更加印证了以上的观点。
📅Published: 2021-01-04 12:12 特斯拉 Model Y 国产宣布售价33.9万起,这对蔚来,理想,小鹏有什么影响呢? 简单来说,我个人的观点是: 1,特斯拉对细分市场的挖掘与价格下探相当务实,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比巅峰时期的苹果更棘手的竞争对手; 2,Model Y国产后33.9万起步的价格,与此前业界的预期基本一致; 3,Model Y国产上量以及Model 3长续航版将至30万以内,将是对国产品牌的第一次大考 4,受冲击最大的肯定是与特斯拉路线最相似的小鹏,对蔚来、比亚迪也会有一定冲击。 但正如数码圈“苹果降价将横扫国产”的言论一次次被证伪一样,我个人从不认同“特斯拉降价打垮国产”的言论。 5,单纯硬件的提升永远要面临边际递减效应。 只有大量应用自动驾驶的车采集数据——大量数据优化完善自动驾驶的正循环飞轮,才可能是未来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 这里我再补充一句: 国产特斯拉Model
📅Published: 2021-01-04 11:10 当汽车电动化大潮不可逆的来临,这势必意味着受市场欢迎的车辆将迎来一轮动力形式的切换,对于美国来讲皮卡是其中之一。当然,在“油”转“电”切换过程中,谁的动作越快无疑可以越迅速的占领市场。当下几大传统大厂均已发布了电动皮卡方案,包括福特F-150、道奇Ram,甚至通用复活了悍马品牌。不过,这轮产品角逐的主战场却是在美系造车新势力中,就像日前曝光了设计图的Fisker电动皮卡,外媒也将其视为特斯拉CYBERTRUCK的有力竞争者。 本次曝光的Fisker皮卡设计图 其实早在2020年2月,Fisker首席执行官Henrik Fisker就在私人海外社交媒体账户上发布了一张Fisker皮卡设计图,不过随后被迅速删除,并对误发事件作出了澄清。然而,时隔近一年之后,这张Fisker最新皮卡设计图依然由Henrik Fisker本人在社交媒体账号发布,这次并非误发,显然这次的预告图更加“靠谱”。 此前在海外社交媒体曝光的Fisker皮卡预告图 从设计图来看,本次曝光的车型与上次“误发”的设计截然不同。其采用双排式车身设计,A柱倾斜角度较大,因此带有A柱三角窗。同时,新车疑似使用无框式车门处理,位于车顶和尾部的灯组造型不同于传统皮卡。目前有关该车的动力信息包括Henrik Fisker本人和Fisker官方均未透露。 编辑点评: Fisker Ocean原型车 纯电动皮卡将是美国新能源市场的新一轮风口,从特斯拉CYBERTRUCK和通用悍马EV发布后火爆的网上预订情况就可见一斑。不过目前来看,Fisker并未有产品投放市场,而最有可能率先上市的将是Fisker Ocean量产版,显然皮卡计划短期内不会落地。 撰文:高帅鹏 出处:见配图水印
📅Published: 2021-01-03 22:38 何小鹏 1月3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自己的朋友圈聊起了元旦后的行程,以及竞争对手特斯拉在元旦突然降价这件事。 何小鹏说: 2021年前三天都在上海,和鹏友聚会,拜访合作伙伴,去各个店看看,越来越喜欢魔都的魅力。 感谢鹏友的信任和同学们的努力,元旦期间我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这一次友商在元旦的降价我们挺有信心,连内部电话会都没有开,数据也完全证明,降价已经证明仅仅是营销的方式而已,而且还肯定是双刃剑。 春节前我们也会努力完成X3.0的OTA,期待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体验。祝大家新年好。 目前特斯拉已经公布了2020年全年的交付量,接近50万辆;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也公布了各自的全年交付量,蔚来是43728辆,理想汽车是32624辆。 小鹏汽车2020年1月到11月的累计交付21341辆,12月的交付量还没有公布。 出处:头条号 @CEO来信
📅Published: 2021-01-03 14:12 特斯拉作为一个成立还不到20年车企,到现在已然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独一挡的存在,可以说是毫无对手。很多人都表示,特斯拉与其是一家车企,倒不如是一家科技公司,这样从侧面道出了特斯拉的独特之处。 在去年以前,因为进口的缘故,昂贵的特斯拉并不是太多消费者的选择,但是在去年国产化后,特斯拉在国内的热度就呈井喷式增长,只要特斯拉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震动。而2021年刚到来,特斯拉又卖疯了,这一次不是因为Model 3,而是因为Model Y。 10个小时订单已破10万 作为特斯拉的又一款重磅车型,马斯克一直都对特斯拉Model Y寄予众望,称它是比特斯拉Model 3还要受欢迎的车型,从它目前的表现来看,确实强劲。 国产特斯拉Model Y是在今年1月1日正式上市的,售价为33.99-36.99万元。消息一经公布,特斯拉的官网就由于浏览量激增导致官网短时瘫痪。那特斯拉Model Y到底卖得有多好呢?据了解,在特斯拉上市的消息发布之后,10小时内Model Y的订单突破10万辆,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66人下单,这个数据足以证明Model Y的火爆。此外,新车将于2021年1月开始交付,目前部分展车正在进行整备处理了。 Model Y有啥亮点呢?
📅Published: 2021-01-02 23:54 2021年的第一天,特斯拉宣布改款后Model 3以及国产版Model Y正式发售。 结果下午特斯拉的朋友就跟我说有现车了,于是就立马跑到专卖店,体验了一波最新的国产版Model Y,跟大家分享一些使用感受。 先说续航,Model Y 长续航版本 NEDC续航600KM,EPA表显续航在480KM左右。 由于目前Model Y只有展车,不能试驾,驾驶感受这篇就不提及了。 一、外观 从前脸看,Model Y就是一个更高的Mode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