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电动志

  • 电动汽车续航能力达到600公里就足够了!

    电动汽车续航能力达到600公里就足够了!

    2019年,掌舵北汽的徐和谊说过这样一句话:电动车续航不宜过长,否则就是浪费资源。 这句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当时还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少人将矛头指向徐和谊的时候,我却默默为他点了个赞。 电动车目前续航已经全面进入到​600km时代,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这意味着对于很多人来说,预算20万就能买到一台续航很长的电动车。 ​有多长? 从真实用车场景出发,以目前标准610km续航的新车来说,所有人都会保留50-100km续航用来补电,剩下的500-550km续航在不虚标的情况下,冬天续航里程打85折(配备热泵),夏季续航打9折的情况下。 意味着,冬天能跑400km左右,夏天能跑450km左右。 ​我们应该知道一点,这样的续航成绩已经不算很差,可以满足很多人的用车需求,单次市区哪怕高速这样的续航成绩,已经达到了一般燃油车80%的水准。 这不算差,消费者痛恨的不是目前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而是他们糟糕的补电方式。除了特斯拉之外,所有电动车都有着补电难受的问题。 为什么我要把特斯拉单独拿出来说。 ​你会发现,特斯拉是目前主流电动车中,续航最短的,入门Model3续航成绩只有468km,但依然有大量的用户群体涌入,如果这样的续航成绩放在新势力上,消费者必然不会太多。 为什么? 特斯拉拥有自建的充电网络,并且已经把充电桩一路铺到了新疆西藏,电动车最究极的问题其实是​补能​的问题,你能轻松在特斯拉的中控大屏上,找到特斯拉独有的充电网络。 10分钟,充电200km+以上的成绩,这是一件多么省心的事情。 ​这是很多人买特斯拉的原因,也是很多人不喜欢电动车的原因,因为除了特斯拉之外,很多电动车充电都不是特别方便,公共充电网络第一充电速度仍然比较慢,第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或者坏了,或者被燃油车占了,这些都是引起焦虑症的关键。 所以,解决电动车焦虑症的关键点,在于补电方式,而不是单方面提升续航能力。 燃油车也有焦虑症,有的燃油车续航只有400多公里,但他们却不焦虑,根本是随处可见的加油站让他们放心,电动车同样如此。 ​电动车充电如果不自成体系,在长续航的电动车也会有焦虑症,在现有基础上,电动车续航不可能又照顾了成本,又考虑可靠,​还又​把续航做到1000km以上。 目前来看,20万以内可以做到600km续航,这样的成绩足足够用,下一步方向,应该是丰富充电网络,毕竟好​的​充电网络,比一味​的​提升续航更有意义。 撰文:头条号 @汽车扒一扒 read more

  • 特斯拉“4680”一体式电池包真容曝光

    特斯拉4680一体式电池包真容来了…… 电池包外壳上方有 4 道加强横梁,每两横排的电芯之间有液冷散热片,下方应该还有一块整体式的散热板。新底盘的体积密度和集成度肉眼可见的提升! 以后驱动你的毛豆Y就是它了: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 花几毛钱电费就能从北京到上海!大学生发明了最牛电动汽车

    花几毛钱电费就能从北京到上海!大学生发明了最牛电动汽车

    自电动汽车问世到现在,它最饱受诟病的一点就是“续航短”,一辆高端的电动汽车在充满电后也只能跑500~600公里左右,这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可是你能想象吗?有一群大学生居然造出了“超级续航电动汽车”,只要耗费几毛钱的电,就可以跑上上千公里,从上海直达北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倘若大家对壳牌马拉松有所了解,那可能你对“TUfast Eco”这个团队应该也不陌生。 自从2014年这支团队研发出来的“TUfast eLi14”,在奔驰赛道上以1232公里每千瓦时的成绩打破世界记录、一举让其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电动汽车后,这款汽车连带着这个团队都渐渐为人们所熟知。 那么作为一款电动能源汽车,“TUfast eLi14”究竟是凭借什么来打破桎梏、解决“续航短”这一致命问题的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要你看一眼就能明白个大概。 “轻薄的车身”、“流线型的外观设计”、“优秀的电子控制装置”以及“几近于无的轴承摩擦力”,这就是这款汽车能够杀出重围的秘诀。 有关轻薄车身这一点,研究团队可谓是做到了极致,主体车身全部由碳纤维材料来打造就不说了。 为了能够尽可能减少车身重量,这款电动汽车甚至只被设计出了三个轮子,因此从整体上看,你很容易觉得这是一款“前轮驱动、后轮平衡”的“特殊三轮车”。 也正因如此,它的重量只有23公斤,甚至比很多电动车都还要轻。 流线型车身就更不用说了,为了进一步降低车身在行驶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所以研究团队将这款车设定为了“水滴形”,同时车身高度还极低。 以至于驾驶员需要仰躺操作,虽然听起来稍微有些怪异,但是效果相当拔尖,根据动力学原理而设定出来的这辆车,可以说阻力极小、电力利用率极高。 后面两点可以放到一块来谈,由于设计者们在发动机里安装了定制控制器,同时还搭配上了超低摩擦力的轴承,所以这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驱动力相当优秀、汽车内部摩擦力极低。 也正是在这诸多优点的共同作用下,“TUfast eLi14”才能拥有那么强悍的续航能力。 但是这个时候很多朋友可能会有些疑惑,既然这款车已经做到了“续航层面”的突破,那么那些电动汽车生产商为什么不“有学有样”,研究出续航更高、在市面上更受欢迎的电动汽车呢? 要考虑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TUfast eL14i”本身并不是普通的汽车,而是典型的轻量级电动车,这种电动车和我们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那些电动汽车,还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的。 首先,“TUfast eLi14”车速很慢,甚至慢到仅有26公里每小时。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按照这个速度,这辆车从上海跑到北京,足足需要两天多的时间,这简直就是和我们所提倡的“高效出行”背道而驰。 然而“TUfast eLI14”的研发者们也很无奈,毕竟为了追求续航,他们把这辆车打造得太轻了。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考虑运营时速和轮胎压强,以此来保证这辆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出意外,在这诸多“枷锁”的限制下,这款汽车根本就跑不快。 其次,“TUfast eLi14”载人出行也相当不方便。 我们前面提到了,这款车所采用的是水滴型外形,需要驾驶者躺在里边进行操作,而这极大程度上压缩了这辆车的乘坐空间,以至于仅能供一人乘坐。 他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可问题是躺在车中驾驶本身也很不安全,这辆车可能只能在安全稳定的赛道上行驶,根本无法开到实际的城市道路中去。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不能发现“TUfast eLi14”只是一次“了不起的实践”,是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学生们进行的一次尝试。 他们的确做到了对能源的高效利用,但是这却依旧不足以解决目前电动汽车所面临的“续航不足”的窘境。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解决电动汽车的这一大弱点呢?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做出答案。 首先是短期,要想在电动汽车发展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保证其续航,那么我们就需要搭建完善的电动汽车能源更换网络,要做到在国内建起足够多的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让电动汽车走到哪里都可以及时“加油”。 要做到这个问题并不简单,虽然这些本质上就是放电和充电,但是我们在有序化、高效化等领域仍有一段路要走。 至于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大家完全可以对电动汽车的未来抱有充分的信心,对现在电动汽车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能源问题”。 而这个问题主要来自于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短、成本高等等情况,而这些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被逐步改善,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逐渐完善,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动汽车将大放异彩。 至于像我们文中所提到的“TUfast eLi14”,其实就是电动汽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较为典型的一次尝试,我们相信随着研究团队们的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会有更加适合投入生活中使用的“TUfast eLi14”,走进千家万户。 出处:头条号 @科学探索猫 read more

  • 丰田的氢燃料电池车“Mirai”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行驶845英里零排放!

    丰田的氢燃料电池车“Mirai”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行驶845英里零排放!

    据外媒CNET报道,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车凭借其在南加州完成的845英里零排放之旅创下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燃料电池汽车在不加氢的情况下行驶的最远距离。 今年8月23日和24日两天,记者兼博主Wayne Gerdes和工程师Bob Winger进行了创造纪录的尝试。经过5分钟的加注,2021年Mirai的气箱被密封并得到吉尼斯世界纪录官员的认证,然后团队离开了位于加州加迪纳的丰田技术中心。两人驾驶Mirai到圣伊西德罗,然后是圣塔芭芭拉,然后沿着太平洋海岸公路继续行驶,经过圣莫尼卡和马里布,然后返回加迪纳。车队回到丰田技术中心时,GPS记录了473英里。 第二天,车队继续行驶,在当地的环路上又行驶了372英里,然后缓缓驶回丰田技术中心,总里程数达到845英里。吉尼斯官员随后确认FCEV的油箱密封没有被篡改,并开始认证这一纪录的尝试。 丰田公司表示,在两天的测试中,Mirai记录了令人印象深刻的152 MPGe,总共消耗了5.65千克的氢气,其唯一的尾气排放是水。该汽车制造商估计,在同样的距离内,一辆内燃动力轿车会排放大约664磅的二氧化碳。 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车辆没有经过改装;丰田公司将其超长续航里程的性能归功于适当的维护和车轮定位、微调的轮胎压力和超长距离驾驶技术的结合。 丰田汽车北美公司执行副总裁Bob Carter表示:“2016年,丰田Mirai是第一辆可在北美零售的量产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现在,下一代Mirai正在创造距离记录。我们很自豪能成为这项激动人心的技术的领导者,这只是我们产品组合中不断增长的零排放车辆阵容之一。” 编译:cnBeta.com read more

  • 4分40秒可充电80%,香港公司Desten发布全球首个电动汽车“超级充”!

    4分40秒可充电80%,香港公司Desten发布全球首个电动汽车“超级充”!

    电动汽车需要多快的充电速率,才能完全消除你的续航焦虑? 近日中国香港公司 Desten 演示一种非凡的电动车电池和充电器组合,比本周早些时候 ABB 公司披露的行业领先的快充速度快 2.5 倍。Desten 近日宣布在将印尼推出全球首个超快充电解决方案,可以在 4 分 40 秒内从 0% 充电到 80%。 这个突破性的技术展示将于本周在雅加达向全球介绍。之后 ,DESTEN 计划在一场从亚洲开始、然后到中东、欧洲和北美的全球路演中展示这些创新。 2019 年的日内瓦车展上,Desten 宣布为皮耶希汽车(Piëch)的新款电动概念车 Mark Zero 提供电池。这是一款电动旅行车,长 4.32 米,轴距 2.62 米。其动力由三个电动机提供:前桥电机产生 150kW, 后部两个同步马达提供 150kW。0-100km/h 加速需要 3.2S, 最高时速为 250km/h, 该车在 WLTP 工况下的续航为 500km。 根据皮耶希的说法,这款概念车使用了“全新的电池类型”,在充放电时几乎不会升温,并且可以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完成 80% 的充电。 所以能量补充时间与燃油车相差无几。由于低热量,电池完全空气冷却,这有助于减轻车辆约 200 千克的重量,由此 Mark Zero 的总重被控制在 1800kg 以下。该车的电池部分位于中央通道中,部分位于后轴上,这使得其重量分布接近跑车经典比例。 当涉及到电池的快速充电和放电时,热量通常是敌人,但 Desten 声称已经消除了这个问题。Desten说,这些电池在广泛的环境温度范围内运行,即使在其最大的充电/放电速率为10C时,也只发热15°C(27°F)。 每个19安时电池的额定容量超过3000次充/放电循环,或在电动车中约150万公里(93万英里),所以寿命肯定不是这里的牺牲品–主要的缺点似乎是特定的能量。特斯拉Model […] read more

  • 电动车技术再突破!Hitachi Astemo的单马达仅重24公斤

    电动车技术再突破!Hitachi Astemo的单马达仅重24公斤

    Hitachi 与 Hitachi Astemo 共同宣布,开发出新一代电动车专用的 19 吋轻巧型轮内马达方案,根据 Hitachi 的说法,新方案的轻量化设计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功率重量比 2.5 kW/kg),并可适用于目前主流的底盘样式,同时,能源损失相较非直接驱动的电动马达系统、最多可减低 30%的程度。 Hitachi Astemo 是由 Hitachi 与 Honda(收购 Keihin、Showa、Nissin 后)合资成立的公司,专营车用零件、动力系统、底盘以及电动车相关零组件的研发与制造,其公司名称 Astemo 代表 Advanced、Sustainable、Technologies 以及 Mobility 的缩写,资本额 515 亿日圆。 根据 Hitachi 释出的信息,新的轮内马达方案,其功率重量比为 2.5 kW/kg,已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单马达最高输出功率 60kW,虽然原厂无提供重量信息,不过从功率反推回算,单马达组的重量应该在 24 公斤左右。 其他规格方面,最大输出扭矩值为 960 Nm,工作电压 420V、最大电流 280A,从电气规格猜测,其动能回收的功率可能比输出更大,同时轮内马达已经整合刹车、逆变器(inverter)在内,对电动车设计商来说,空间布局更为弹性化。 轮内马达整合刹车、逆变器(inverter)在内,对电动车设计商来说,空间布局更为弹性化。 Hitachi 表示,该轮内马达方案可适用于目前主流的底盘样式,意味着车辆开发者无需处理过多或重大的干涉问题,而且整合了刹车与逆变器后,底盘空间弹性更高。此外,Hitachi 也提到,新的方案相较于过去非直接驱动的电动马达系统、其能源损失的程度最多可减少 30%。新方案适用于一般乘用车、主流级距、通勤小巴士等车款使用,并可搭配 2 轮驱动与 4 轮驱动等模式。 出处:头条号 @陈庆镒 read more

  • 来自英国,续航640公里的智能电动汽车“Aura”概念款发布了!

    来自英国,续航640公里的智能电动汽车“Aura”概念款发布了!

    本周,米尔布鲁克试验场举行的CENEX低碳汽车展上,有一款名为Aura的概念电动车可谓赚足了风头。 这辆造型复古的“跑车”看上去有点简陋,但内里却大有乾坤。 整车的打造来自英国4个独立品牌,包括负责造型设计的Astheimer,提供电池与电机的PotenzaTechnology,开发车身面板和内饰的BAMDComposites,以及负责人机交互的Conjure。 顺带一提,这辆车还采用了雪佛兰SparkEV的技术,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电池设计。 这款概念车开发于2020年10月1日,设计和制造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Aura团队除了这次参展,还计划在2021年剩下的时间里参加更多的活动,比如从爱丁堡到伦敦的试驾。 Aura概念车项目由英国的零排放汽车办公室(OZEV)通过NicheVehicleNetwork协会提供资金支持,随后还获得了“英国第一辆长续航电动车”的称号。 虽然它的外观设计采用了传统敞篷跑车的模式,但Aura概念车主要还是为可持续性发展与节约能源效率而打造的。 Aura的车身,基本都由由轻质和可持续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整车没有车顶和车窗,一共就2个座位,很适合兜风的时候看风景。 Aura的车头比较修长,并且前机舱盖线条下压,营造了俯冲的视觉效果,前脸造型比较简洁,扁平头灯面积较小,前包围两侧的竖置红色饰条达到了较好的点缀。 侧面来看,车身线条很平滑,视觉上表现的很优雅。新车尾部设计造型与前脸形成强烈呼应,作为一款敞篷车型,防滚架与头枕被设计为一体式。 为了减少车辆行驶时的空气阻力,车辆的后轮被外壳完全包裹起来,并配备了扩散器来减少汽车尾流,轮胎也使用了低滚阻轮胎来降低摩擦。 这样的造型看起来就更科幻了,开在路上完全不会“撞车”! 内饰的设计也十分简单,10.1英寸的中控触屏很实用,并且与方向盘上的5英寸仪表屏都是基于Android系统打造。 不仅如此,Aura在技术上与主流量产电动车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的电池使用能实时调整,以此来增加续航。 其内置的SparkEV优化功能,能通过司机的驾驶方式、天气和周围环境等一系列影响因素,来评估计算出电动车的具体续航,准确性极高。 电池设计也是别出心裁,为了实现最佳的重量分布与低重心设计,该车的两个44kWh电池组是被分开安置的。 一个位于“引擎盖”下面,另一个则很传统地安装在车底部分,这和当下大部分电动车电池设计都不同。 两块电池的能量会输送到一个功率未公开的后置电机上,据称这使得Aura的续航里程达到了644km左右,这可是迄今制造的电动车里续航里程里数一数二的级别了。 这种安置形式除了能提高电动车的综合性能,还能更方便的对电池组进行维修。 但不尽人意的是,在测试时发现,使用22千瓦的便携式充电器时,Aura总计充电要耗费4个小时。 不过SparkEV表示,配合其软件使用,可以确保“Aura驾驶者永远不会因意外耗尽电量,而里程读数的准确性会控制在99.5%以内。 他们自己的管理系统在行驶中可以提供“近乎完美的”电量分析和优化,并且还能够为驾驶者提供常规行驶路线的分析,以提高行驶里程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相关的应用程序会将这些数据可视化为地图上的分界线,有效地显示出Aura概念车在各个方向上可行驶的距离以及充电点的位置。 在概念车的发布会上,SparkEV首席执行官JustinOtt解释道:“我们会先计算出用户是否能顺利到达目的地,然后我们将预测的电量与实际电量进行比较,并使用为每个用户量身定制的机器学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这真的很管用,因为它可以监测电池健康状况的变化以及帮助用户及时调整路程。” 总体来说,Aura确实是一款炫酷而拉风的概念跑车,但它的开发目的却并非为炫酷,而是为了增强大众对电动汽车的信心。 而Aura的开发者们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打消大众对电动车的续航焦虑。 Ott表示,这款概念车已经“向世界成功展示了汽车行业如何利用现有技术帮助克服续航障碍”。 不管怎么说,Aura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的大胆尝试,如果未来能顺利实现量产,还是很期待它的表现。 撰文:极果网 @元亦 read more

  • Anyroad电动皮卡概念图曝光,比特斯拉皮卡更加科幻!

    Anyroad电动皮卡概念图曝光,比特斯拉皮卡更加科幻!

    近些年随着新能源浪潮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兴起,汽车行业也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新能源转型浪潮,自从特斯拉Cybertruck、Rivian R1T等新兴电动皮卡诞生后,包括福特、GMC、雪佛兰在内的一众新老造成企业均加入电动皮卡战局。今天皮卡就为大家介绍一款比特斯拉皮卡还科幻的新车型,充满科技感的设计理念堪称未来之车。 这是一款基于Canoo电动皮卡打造的概念车,名为Anyroad,意为可以满足用户的任何需求。Canoo本身就是一家初创电动汽车公司,旗下首款电动皮卡主打纯电动模块化多功能车概念,新车外观并未采用轿车车头+货舱的设计模式,而是采用了更为圆滑的平头式设计,安装货箱盖装备后更像是一款面包车。 Anyroad继承了Canoo电动皮卡的模块化优势,可以进行车身分离操作,分离之后将变成一个小型皮卡和一个两轮拖车,电动折叠尾门会自动进行上翻,用于日常的代步载物完全没有问题。如果想开着这台电动皮卡出门越野撒欢也不是问题,电动汽车的优势就在于电机远胜内燃机的性能爆发优势。如果希望在野外露营可以直接将分开的两部分组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一体式房车,拖车内的空间也非常宽裕,容纳两个人完全没有问题,拖车配有折叠屋顶,轻轻一按按钮就可以开启,后方还配有一个伸缩的梯子。 出处:头条号 @皮卡车市 read more

  • 新型“锂碳电池”可让电动轻便摩托在90秒内充满电

    新型“锂碳电池”可让电动轻便摩托在90秒内充满电

    据外媒报道,德国配件公司马勒(Mahle)跟电池制造商Allotrope Energy合作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解决方案。这两家公司联合打造的新型锂碳电池借鉴了超级电容器的元素,其充电时间跟内燃机汽车的充电过程相当,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环境效益。 马勒动力总成公司的研究主管Mike Bassett博士说道:“里程焦虑经常被认为是电动汽车普及的主要障碍,但如果电池可以在为传统内燃机汽车充电的同时充电,那么大部分担忧就会消失。” 马勒曾于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一款不使用磁体的廉价电动汽车发动机,它通过跟Allotrope Energy的合作将这种想法转化为电动摩托车并指向城市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汽油驱动的车型以应对按需经济。当时的想法是开发一种便宜、容量小的锂碳电池,这样就能使得电动汽车在最短的充电时间内保持行驶。 他们的解决方案是由传统锂离子电池中常见的高速率负极组成,这种负极跟超级电容器中常见的负极结合,由有机电解质隔开。据称,这将带来超级电容提供的巨大功率密度和充电能力,另加上锂电池的优越能量密度,由此产生的锂碳电池可提供高达20kW的快速充电速率。 根据对半径为25公里的模拟快餐服务进行的分析,使用传统的500Wh电池需要电动摩托车在换班期间靠边停车并花上30分钟充电。为了进行比较,该团队表示,由于其超快的充电速度,新型电池组可以在90秒内为这些汽车充电。 此外,该团队的锂-碳电池不使用稀土金属,完全可回收,而且据称不容易受到热失控事件的影响,而热失控事件会导致电池过热和损坏。 Bassett说道:“随着按需经济的兴起,用于外卖等城市配送的汽油动力轻便摩托车的使用量迅速增加,这导致了我们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到目前为止,如果不维持昂贵的可更换电池库存或更换更大、更重的电动汽车而增加能源消耗,实现这些交付产品的脱碳是很困难的。” Bassett于本周在英国举行的Cenex低碳汽车展上展示了这一突破技术。 编译:cnBeta.com read more

  • 美国也有一家“造车新势力”,公司估值已达800亿美元!

    美国也有一家“造车新势力”,公司估值已达800亿美元!

    获亚马逊支持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Rivian近来风头正劲。 日前,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Rivian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预计为10月底至11月)在美国上市,并希望通过此次IPO融资最多80亿美元。Rivian已于上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Rivian融资规模达80亿美元,这将是美国近10年来,仅次于阿里巴巴(融资250亿美元)、Facebook(融资160亿美元)、Uber(融资81亿美元)的第四大IPO,其估值也将达到800亿美元。 与登陆资本市场一同推进的还有Rivian产品的量产。日前,Rivian宣布首辆R1T电动皮卡已经从美国伊利诺伊州诺摩尔(Normal)的生产线下线并开始销售,但尚未实现交付。这也引发业内疑问,产品刚刚下线尚未交付,Rivian能撑起800亿美元估值吗? 成首家将电动皮卡推向市场的汽车制造商 公开资料显示,Rivian是一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尔湾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创立于2009年,在美国主要生产电动卡车和SUV车型,是与特斯拉竞争的电动车新创企业之一,目前拥有超过3600名员工,R.J.Scaringe为其创始人兼CEO。 值得一提的是,Rivian被誉为美国科技圈的“宠儿”。目前,Rivian至少完成了8轮融资,仅2019年就完成了4轮。回顾Rivian的融资历程,其投资方包括亚马逊、福特汽车、贝莱德等知名企业及机构,其中亚马逊、贝莱德等投资方甚至多次参与其中。 尽管该公司已成立十年有余,但尚未向零售客户交付过任何车辆,并且在开始量产前不断遇到各种挫折。尤其是2020年因新冠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和零件短缺,Rivian曾多次推迟新车型的发布。 早在2018年11月的洛杉矶车展上,Rivian就推出了研发数年的纯电动越野SUV R1S和皮卡R1T,但直到今年9月14日,该公司为客户提供的第一辆R1T皮卡才在其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诺玛的工厂下线。“我正迫不及待地希望把它交付到客户手中。”R.J. Scaringe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R1T皮卡的下线也让Rivian成为第一家将电动皮卡推向市场的汽车制造商,领先于其竞争对手。据了解,特斯拉Cybertruck皮卡交付日期一直在延后,目前已经延期到明年年底;福特F-150闪电电动皮卡计划明年春季上市;通用汽车GMC Hummer EV纯电动皮卡计划今年秋季交付。 除了纯电动越野SUV R1S和皮卡R1T外,Rivian还在为亚马逊打造纯电动物流车。此前,R.J.Scaringe曾透露,Rivian计划在推出首批3款车型后,还将针对中国和欧洲市场开发尺寸较小的车型,甚至会考虑在当地进行本土化制造。 “亚马逊效应”推涨800亿美元估值? 尽管尚未实现量产车型的交付,但Rivian当前的估值已经达到800亿美元。对比之下,截至美东时间9月21日收盘,通用汽车(GM)市值为716.72亿美元,福特汽车(F)市值为510.13亿美元,蔚来(NIO)市值为571.88亿美元。 Rivian的高估值也引来了特斯拉CEO马斯克审视的目光。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回复一位网友对Rivian估值的评论时称:“我不想无理取闹,但或许应该要求他们在IPO之前,每10亿美元的估值至少交付一辆汽车?” 摩根士丹利著名分析师亚当·乔纳斯认为,Rivian未来将打破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乔纳斯的信心来自于他对R.J.Scaringe的看好,他认为,Scaringe未来不会输给马斯克。 有分析认为,Rivian的高估值与其极为讨喜的产品定位有关。据悉,在美国市场,福特F系列皮卡已经雄踞销量榜首长达三十多年,雪佛兰Silverado、GMC Sierra等皮卡也都是热销车型,而Rivian推出的首款车型R1T就是皮卡,符合美国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 图片来源:摄图网 PitchBook的高级移动分析师阿萨德·侯赛因(Asad Hussain)表示:“Rivian是处境最有利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之一。该公司将重点放在相对尚未开发的高端电动卡车市场,应该会让它获得快速的市场接纳。” 同时,“亚马逊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Rivian的估值。除了在资金方面直接予以支持,亚马逊还与Rivian签订了一份合同,Rivian将在10年内生产不少于10万辆的电动卡车用于亚马逊送货运输,而明年年底将有1万辆产品交付。 “这是一股电动汽车的巨大力量。它与亚马逊、福特以及众多知名投资者有着渊源。”韦德布什证券的股票研究董事总经理丹·艾夫斯表示,“投资者们一直在等待Rivian上市的那一天。” 撰文:每日经济新闻 @孙磊 read more

  • 好开好停车还能长续航快充的三厢代步车“LITE”实拍

    好开好停车还能长续航快充的三厢代步车“LITE”实拍

    自从宏光MINI EV火爆,也从新激活当下微型代步车市场,各个厂商真可谓是“百花齐放”,推出一款又一款的代步车可供消费者选择,其中也不乏出现一下不一样特性代步车。如今天给大家要聊的是来自北汽新能源旗下的LITE就是,整车采用轿跑式的风格设计,十分年轻时尚,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2019款 LITE R300 魔力版,前脸设计很洋气,封闭式的中网配上醒目的氙气前大灯,显得颇具呆萌,而两侧凸显的后视镜,更是多了些俏皮。宽大厚实造型的前包围,给人的感觉很稳重,并且有着一定的气魄。 车身造型颇具动感和运动,远看真的像是一辆小轿跑。长宽高是2986x1676x1517mm,轴距1870mm,2门2座的设计,空间表现出色。平滑的硬顶和修长的裙侧,带来了不错的时尚感。前155/60 R15,后175/55 R15的花样多幅式轮毂,配上粗壮的轮眉,十分运动大气。 尾部的设计与前脸,几乎一模一样的,如果从正面看去,没有后视镜做参照物,真的分不清哪是前那是后,挺有意思的。 进去2019款 LITE R300 魔力版的车内,中控台上方三段式8英寸的连屏设计,十分大气,科技感很棒,而车内并且做工用料都很高级,视觉感受很豪华。在科技配置上有,GPS导航系统、路口信息显示、车载蓝牙、道路救援、手机互联映射、车联网、语音识别控制系统、Wifi热点、并线辅助、倒车影像、驻车雷达、360度全景影像、自动泊车入位、无钥匙启动、手机无线充电等等,真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真皮多功能运动方向盘,只支持上下调节,匹配的是8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 2019款 LITE R300 魔力版采用一体式运动座椅,真皮材质包裹,舒适良好,并且填充物很足,有着不错的包裹感,座椅只支持前后移动和靠背调节。 车子的前有个不大/后有个不小的后备箱,对于家用买菜代步,是绰绰有余了。 2019款 LITE R300 魔力版,在动力方面使用54马力的永磁/同步电动机,140牛/米,匹配电动车单速变速箱,30kWh的三元锂电池,快充0.5小时 慢充11小时,纯电续航里程300km。 LITE是代步车中为数不多的轿跑类型的代步车,有着较高的可玩性,其实用性较低,配置倒是一比一的好,颜值好看。对于这款代步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 吉利入股后首次作品 ~Smart电动车2022年量产

    吉利入股后首次作品 ~Smart电动车2022年量产

    在吉利汽车正式入股 Smart 汽车 50% 之后,2021 IAA 慕尼黑车展上也带来了吉利汽车入股后、品牌转型的首款新车,也是一款跨界小型电动 SUV,名称暂定为 Concept #1。其整体尺码不再如同过往那般迷你,同时在内装设计可以看见 Mercedes-Benz 车款的元素。车辆搭载吉利汽车的客制化 SEA 电动车平台,预估将具备 500 公里以上的续航力。 Concept #1 对于 Smart 品牌来说,不仅是转型后的首款电动车,也是首款 SUV 车型,在外观内装方面由 Mercedes-Benz 设计、吉利汽车则负责相关工程研发。车辆尺码方面,设定在长 4,290 mm、宽 1,910mm、高 1,698 mm,轴距 2,750mm,与 Mercedes-EQ EQA 非常接近。车辆外观设计上,为了电动车所需的低风阻,加上不需要有内燃机的气坝或散热需求,所以显得更简约,头尾灯造型方面,以左右相连的概念,并具备智慧音乐灯语系统,灯光能随音乐变化,赋予科技感;前后保险杆则增添些许越野风味,胎圈组则设定为 21 吋。 车辆另外还有全景天窗、车顶行李架配备,车门采对开式设计更利于上下车,且拜着电动车平台能让四轮向角落推移,所以能提供给车内更宽裕的空间,无疑是 Smart 品牌从未见过的宽敞车室。 车内风格部分,包含方向盘、12.3 吋车机荧幕、中控台连接至中央扶手等等,拥有某种程度的奔驰车款即视感,不过在座椅造型、车门饰板还是有着新颖的科技氛围。车辆配备预计将有 Beats 音响、双前座电动调整、OTA 升级功能、以及先进主动安全与驾驶辅助系统。 最关键的动力单元与充电系统部分,虽然暂时没有透露太多讯息,但由吉利汽车操刀的情况下,可能是采单马达后轮驱动配置,并将具备上看 500 公里的续航力表现。Concept #1 量产版预计 2022 年先于国内登场,后续再进军其他市场。 出处:头条号 @陈庆镒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