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用车

  • 蔚来的第1200座换电站正式上线

    蔚来今日宣布,旗下第 1200 座换电站正式上线,蔚来用户已累计换电近 1400 万次,换电站布局稳步进行,年底将累计布局超 1300 座。 此外,蔚来宣布试点「跨级换电」服务,即标准续航电池包用户可以选择更换为长续航电池包,按日计费,先用后付。而长续航电池包用户也可以换为标准续航电池包,可按日补偿积分。 蔚来指出,2022 年,蔚来在中国市场将累计建成 1300+座换电站,2025 年在全球累计建成 4000 座换电站,让 90% 蔚来用户都住上「电区房」。 来源:腾讯新闻 read more

  • 在8年时间里开了161万公里,德国男子驾驶的特斯拉Model S创世界纪录了!

    在8年时间里开了161万公里,德国男子驾驶的特斯拉Model S创世界纪录了!

    2022年6月19日讯,德国的特斯拉车主汉斯约格-杰明根(Hansjörg Gemmingen)近日透露,他在 2014 年购买的二手 Model S P85 已经成功达成了 100 万英里(约 160.93 万公里)行驶里程大关。 Gemmingen 在他的社交媒体账户上分享了这一里程碑,这位特斯拉车主希望这 100 万英里的壮举能得到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可。 Gemmingen 是电动汽车的狂热支持者,在快速充电站还很少的时候,他就开着一辆初代特斯拉跑车进行长途旅行。出于健康和舒适的原因,他在 2014 年换成了一辆二手 Model S,从那时起就一直在积累行驶里程。 据了解,在他拥有这辆二手全电动轿车的五年后,这位特斯拉车主达成了 100 万公里的行驶里程大关,当时这一壮举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代表的认可。不过,在那时这辆车就已经更换了一次电池组、三次电机。 自从这辆 Model S 达到 100 万公里大关以来,它又换了几次电机,直到现在总共已经换了三次电池和八个电机了,而过去的几次更换都不尽如人意。买车时的第一台原装电机跑了 77.8 万公里,后面换的几台都远没有这么耐用。据 The Driven 报道,Gemmingen 对特斯拉电机的质量感到失望。 Gemmingen 想继续创造纪录,想要挑战 200 万公里,但他想要换一辆车,其正在考虑订购一辆续航里程超过 800 公里的 Lucid Air,并创造更多的纪录。 编译:IT之家 read more

  • 车主建议特斯拉取消“单踏板”驾驶模式

    车主建议特斯拉取消“单踏板”驾驶模式

    关于特斯拉的新闻,尤其是负面的新闻,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冲上热搜榜。 没错,对于特斯拉这样的品牌来说,这是其必然要经历的。事实上,十几年前的苹果手机,也同样有着类似的待遇。这就是创新者必然要面对的。 最近,一则特斯拉事故的消息刷爆了网络,据爆料显示,有一位特斯拉车主在高速上经历了惊险一刻,车辆在高速上正常行驶,但车辆突然加速到170公里每小时,导致追尾了一辆坦克300,并导致四车连续追尾,而特斯拉则损坏严重。 据车主反馈,车辆加速之后车主尝试刹车,但是高速状态下一直跑了1公里,而且刹车没有任何反应。 对此,特斯拉也在第一时间公布了官方回应,特斯拉表示,经过多方的比对和分析,且与车主本人最后沟通核实,时间系驾驶者踩下加速踏板所致。 简单点说,是车主把油门当刹车踩了。这种情况在新手司机上并不罕见,说个辛酸的事,我媳妇当年第一次开车,就是把刹车当油门踩了,直接追尾前车。 所以,对于这件事,大概率的情况确实是驾驶者把油门当刹车踩了。相比于传统的燃油汽车,像特斯拉这一类采用单踏板模式的电动车来说,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确实会高一些。 单踏板模式到底是个啥?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汽车至少要有两个踏板,一个加速踏板一个减速踏板,而手动挡的车型还会多一个离合器踏板。 加速踏板和减速踏板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在早年间,丰田的车型就因为没有配备刹车优先系统,导致油门踏板被卡住的时候,车辆无法停止,还由此闹出了一个不小的公关事件。 随后,丰田启动了大规模的召回,并顺手把日系车“坑”了一把。 现在出现在电动车上的单踏板模式,是伴随着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运用而演变出来的一种驾驶方式,倒不是说像特斯拉这样的采用单踏板模式的电动车就只有一个踏板,而是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作用下,制动和加速踏板的主次关系有了一定的变化。 在加速踏板的踩下的时候,车辆呈现出加速状态,而当加速踏板朝着松开的行程在运动的时候,车辆启动制动能量回收,实现减速的效果。而刹车踏板,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利用率就大幅度地降低。 得益于单踏板模式的运用,电动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也可以得到高效的利用。而且在单踏板模式下,电动车的制动是由再生制动系统产生的,对于刹车系统的压力也更小。 可以这样理解,单踏板模式下的制动能量回收,相当于为电动车提供了两套制动系统。平时经常使用的就是单踏板模式的制动。 就像前面讲到的那样,单踏板模式让电动车具备了两套制动系统。这样一来,单踏板模式下的电动车,驾驶的方式就和传统的燃油车出现了一点点的区别。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在驾驶燃油车的时候,会养成一个不踩油门就把脚放在刹车上的习惯,同时利用油门加速和刹车减速这两个踏板独立工作的间隙,让车辆进入到自主滑行的状态——前方是红灯,丢掉油门让车自己滑过去,是燃油车的驾驶方式。 在不加速的时候把脚放在刹车踏板上,即便出现了紧急情况,驾驶者下意识地一脚下去,也是在制动而不是在加速。 但是在单踏板模式下,这样的驾驶方式就不存在,加速踏板的踩下和松开行程各自对应的就是加速和制动两个模式,将车辆制动滑行的这个阶段短接了。 在单踏板模式下,电动车遇到前方有红灯的驾驶方式是,一直踩着加速踏板,只是通过加速踏板踩下的行程不同来控制车速。 如果像传统燃油车那样直接松开油门,那么此时电动车响应的就是一脚力度不小的刹车。而不踩油门就把脚放在刹车上的习惯,在单踏板模式的电动车上,是养不成的。 对于初次驾驶电动车的驾驶者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 单踏板模式更容易出事故?这是一种空间迷向! 传统汽车两个踏板的脚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制动踏板踩起来显然不那么自然,但是加速踏板会更舒服。 现在变成了单踏板的模式,那么油门的松开和踩下,都是一个很舒服也很自然的过程。 新手之所以会把油门踩成刹车,就是因为新手没有建立起对于制动踏板的肌肉记忆。在慌了神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就得住哪个踏板就踩哪个踏板。 现在的单踏板模式,其实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长时间驾驶单踏板模式的车辆,驾驶者很容易形成肌肉记忆,在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的两种力度间,忘记了制动踏板的存在。 尤其是在长时间驾驶突然出现紧急情况的一瞬间,肌肉记忆会导致驾驶者猜错踏板。 在飞行上,有一种很严重的事故征候叫做空间迷向,大概的意思就是飞行员在飞行的过程中分不清蓝天和陆地,判断不了飞行的姿态。 单踏板模式下,驾驶者所出现的分不清油门和刹车的情况,就类似于这种空间迷向。 事实上,我们在开车的时候也会偶尔出现这种情况,在有坡度的十字路口,隔壁车道的车慢慢移动,你会误判为是自己的车在溜车,继而使劲地踩下制动踏板。 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并不高,但是它一定会出现的。 单踏板模式下猜错踏板,其实就是一种空间迷向,哪怕只是很短暂的出现,那也足以让一辆特斯拉出现突然加速的情况。 因为,此时驾驶者是不会相信自己猜错了踏板的。所以,我个人强烈建议特斯拉取消单踏板模式,这真的太不安全了! 出处:电动车在线 read more

  • 加装了增程器!Model 3用车仨月了

    加装了增程器!Model 3用车仨月了

    本人1992年生人,跑业务的,纯电汽车支持者一枚,很喜欢电力驱动的顺畅感。毛豆3开了1万8000公里,跑市内一直很舒服。后来工作调动需要出差之后,续航明显不够用了。 我的日常用车行程市区和长途对半开,加装增程器没坏处,续航上去了,去什么地方都方便。去工厂加装完提车回来开了近3个月,各方面都还算满意。下面说说加装增程器之后我的用车心得: 1.续航能力 加装增程器之前,充到90%的电量里程显示的是469km左右,冬天开空调的话会掉个45km左右。基本在市区用不上增程器,都是长途的时候用。一开始还会找充电站,想着能充电尽量不开增程器。但是充电站的变数太多,后来索性跑远点就直接用增程器充电,中间不停歇,省事。 我改的是12kw的,还有20kw的。直流电380v,一小时能充大概12度电,增程器油箱30L,全用完的话粗略估计能充85度电。 2.美观度 加装这个增程器技术人员给我几个选择,安装在前背箱后备箱下面的隐藏空间都可以,我装在后备箱下面了,会有一点小突起,但是基本看不出来,也不影响后备箱的空间。这个隐藏式安装很人性化,对于我这种吹毛求疵的人来说还算满意吧。 在充电口另一侧加了一个加油口,哈哈,还挺有意思。能充电,能加油,感觉我的小毛豆3升级了一样。 3.有待提升的地方 我安装这个增程器有一定的声音,虽然没有理想one那么明显。都知道特斯拉80km以下噪音还好,在高速上风噪和胎噪都很大,所以在高速的时候开增程器声音也不是很明显了。但是在市区比较明显。如果增程器的声音再减小一点就更好了。 4.油耗 这个油耗问题我没太注意,大概4、5个油?这个等我再用一段时间完全测试出来再说。 总结一下,加装这个增程器之后续航硬实力明显提高,当然了除了电费还要油钱,但是值了,解决我一个大麻烦,也用不上多少油。三个月的驾驶感受可能还有不严谨的地方,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头条号 @左一科技 read more

  • 特斯拉用车半年后总结的10个小问题分享

    去年9月11日提model y,到现在已经有半年时间了,开了1万多公里。没遇到大的问题,也没遇到刹车失灵的情况,但是小问题确实不断。不修似乎也没事,就是挺讨厌。 1,多处异响。这是个顽疾,很多车主都反映不同位置的异响。我的车是过颠簸路段后部有轻微的糖豆在瓶子里打转的声音。冷车启动时,驾驶位的上部有吱呀吱呀的声音。 2,充电枪难拔。这在车友群里也是普遍的情况,有的是快充不好拔,有的是慢充拔不出。我遇到过几次拔不出,只能从后备箱拉手环。去服务中心,一开始说给换个充电口,后来给的解决方案是润滑一下,先用用看。 3,味道太大,半年了,一开车门还是扑鼻而来。我闻过,不是地垫的味道,是地垫下面毛绒绒的东西散发出来的味道,尤其是太阳晒过后,车内味道大。 4,大灯太亮,容易被误解为远光灯。路上很多次,都被对面的车闪。有一次还有个交警过来看看我的车是不是开了远光灯。出厂的灯似乎太高了,有车友说调低灯的位置会好点,我还没试。 5,倒车影像卡顿。更新到新年大礼包系统后,很多车友都遇到了这个问题,有一点安全隐患。 6,车漆太薄,划痕很多。这个槽点太多。尤其是门把手附近,都花了。其他位置,稍微有硬东西带一下,就是痕。 7,湿滑路况甩尾。我试过几次,加速甩尾,挺吓人。湿滑路面,还是老实做人。 8,冬天续航打骨折。表显不到440,冬天零下也就200多,不要抱幻想。 9,下雪天门把手、后视镜容易冻住,打不开。这个太坑。 10,满电里程缩水。我提车时多时到充满436,最近一次充电,充满430。很多车主都说或多或少掉了一点里程,不知道是为啥。 出处:头条号 @听说你也爱曼联 read more

  • 成为车主后才知道的~续航绝非电动车的最大问题!

    成为车主后才知道的~续航绝非电动车的最大问题!

    前几天从许广高速下来,然后就到了充电广场,算是一个商场里面的这种露天充电的,应该是新建的,因为我刚才看到电线上面的塑料保护套都还在。所以我跟大家谈一谈,目前电动车想要发展,我个人认为最大的一个瓶颈,真的不是简简单单的续航了,而是充电体验服务。 尤其是我这次深度试驾了之后,在长沙充电,临武县城充电,包括在衡阳充电,整个充电体验确实不太好。第一过来之后,我查了一下有空位,然后我准备停在这个位置,但是这个位置油车占位。 所以没办法,我又把车弯过来,停在这个位置充电的话,线就只能吊着充,它着不着地,这个线很重,加上一些司机停车,一个人占两个位,导致大家都进不来,所以有时候,明明看到可能有充电枪,但实际上来了之后,可能充不了,用车人员的素质是有待提高的。 第二我个人认为比较难受的,这个地方是新建的,总共有5个充电柜,这5个充电柜都是露天的,要是下雨的话,像这种充电枪,要一只手提着,一只手打伞把它捏下去,再把这个枪准确的插到充电口,很有难度,我试了好几遍,下雨的时候体验非常不好,由于大家都在草坪上踩来踩去,这个草坪全部都踩秃噜皮了,地上垃圾今天可能还清理过一遍了,我上次过来这里很多垃圾。 第三现在的这个桩是属于国网的桩,实际上国网的桩,要是用手机APP扫码充电也好,这种体验整个流畅程度其实不算太好,尤其是我回的时候,我第一次使用了之后,过了几个月没用,又让我认证身份证,认证之后才重新扫码,才可以用。 再加上目前充电服务有好几家不同的服务商,所以你要用的时候,要么得用小程序,要么得用APP,要么是要先充值再能充,有一些是可以直接用多少扣多少,反正由于充电服务商,每一家的体验服务不一样,所以用起来整个感觉也是参差不齐,就不像加油,开过去直接往那一停,加完之后各种付款方式都可以,会更灵活一些。 第四就是整个充电的地方,像这个充电的地方要好一点,旁边就是一个奥特莱斯广场,但是很多充电的地方,旁边并没有商业广场,加上没有厕所,没有休息区,所以我在长沙充电的时候,我就闻到充电桩周边,基本上都有一股浓烈的尿骚味,这边由于旁边有商场还算好一点。还有一个由于充电枪它很重,有一些用完了之后,就直接把充电枪扔在地上了,下雨就直接在地上泡着。 至于这一点,我觉得很简单就可以处理了,如果充完电之后,没有把它挂回去,继续计费。最后一点,由于有一些车子在充电的时候,它会提示能不能待在车上吹空调,如果遇到下雨,遇到寒冷的天气,尤其是到了冬天,如果还不能吹空调,旁边又没有休息设施的话,那么这种时候出来充电,可以想象那种感觉很冷,感觉很差。 通过过年这段时间,我开比亚迪汉回老家,以及在几个快充桩体验的情况来看,我觉得制约发展的,不仅仅是续航的问题了,而且我觉得续航反倒没有那么让我焦虑,我最焦虑的,其实就是每一次充电的体验,这种体验我感觉非常不好,比起加油来说,它的体验差太远了。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 人家特斯拉跑500公里仅需60度电,可新势力咋就得80度电以上呢?

    人家特斯拉跑500公里仅需60度电,可新势力咋就得80度电以上呢?

    有人说,最近5年苹果手机的科技没有进步,只知道让摄像头变得大一点,更大一点。 但所有人都忽视了一点,自苹果X到今天的苹果13Pro,手机尺寸几乎没有增大多少的情况下,续航直接翻了一倍。 最值得一提的是,苹果X的电池容量是2715mAh,而今天续航已经逆天的苹果13Pro,电池容量也只有3095mAh,电池在只提升10%的情况下,续航体验翻了一倍。 在我看来,科技的进步不是单纯​的​用材料堆砌更好​地​体验,而是用技术在现有素材不变的情况下,获得翻倍的效果。 我有一部3000mAh的苹果手机,续航基本上碾压了另一部5000mAh的安卓手机,这是最让我惊讶的。 ​从手机切换到电动车,道理一样。 电动车的续航,很多企业陷入的思路是:装备更大容量的获得更长的续航,只有更大容量的电池才能拯救里程焦虑症。 所以,100度电池包在国产电动车上已经不是一个稀罕事儿了。 ​但另一家企业的运营思路却完全不同,特斯拉截止到今天,全系车型(长续航除外)都是标标准准的60度电池包,包括更大、更重的Model Y,也是同样的电池包容量。 举个例子吧。 Model Y的续航是525km,加速成绩6.9秒,电池容量60度。 零跑C11续航510km,加速成绩7.9秒,电池容量78度。 比亚迪宋PLUS续航505km,电池容量72度。 ​而三款车型尺寸都在4.7米,定位都是电动SUV,三款车型最大的区别就是Model Y用最小的电池包跑出了最快的成绩以及最长的续航。 事实上,并不是其它企业做得不好,而是特斯拉做得更好。 哪里好?在如何控制电池电量、分配电量以及使用电量方面,特斯拉​做的​都要比其它企业更用心,当其它企业通过更大电池包容量获得长续航的同时,特斯拉想的是如何用60度电池包,跑出更长的里程。 ​理论没错,和苹果手机一样,电池容量就这么大了,如何通过技术越级。这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如果也给特斯拉装上80度电池包,它的续航可能​会到​650km。 练内功,而不是堆材料。 做得好,一个是特斯拉的BMS是无法超越的技术,电量控制、电量分配逻辑与技术、速度都要比很多国产车强势,这就像苹果手机的A15芯片一样,就算让安卓阵营最强的888 Plus追上三年,也未必能追得上。 ​另外就是高级程度的电机,电机程度高质量小、体积小、效率更高,特斯拉的电机技术依然是目前难以被超越的,单单是这两点,已经够很多企业研究许多年。 特斯拉之所以能把电耗做到11度电百公里,说到底就是电机、BMS做得好,毕竟电池都是一个供应商,特斯拉用的也是别人的,而且特斯拉比很多企业都​懂的​如何降低电耗。 ​这拼的是技术与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500km续航,零跑C11直接比Model Y高出20度电池的根本原因,因为电控与电机实在做得不好,而这一点​,也正是比亚迪宋PLUS 只需要71度电的关键。 核心关键词,还得有技术和经验啊。 出处:头条号 @汽车扒一扒 read more

  • 特斯拉Model Y自带的无线充电模块拆解

    特斯拉Model Y自带的无线充电模块拆解

    Tesla特斯拉Model Y作为纯电动汽车,除具有十分智能的操控系统外,车内配置也是紧跟时代脚步。车内配有超大触控显示屏,将所有车辆功能集中显示,还支持语音交互、游戏等丰富功能。 在充电方面,特斯拉为Model Y的前后排各配备两个Type-C接口,随车人员每个人都至少能分配到一个接口给手机等设备充电,插线即可快充,最大支持36W输出,方便高效。 除有线充电外,特斯拉Model Y还支持无线充电。该无线充模块便设在前排扶手箱旁,也是随手一放便可为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相当方便。底座面倾斜设计方便主副驾驶位人员进行手机充电的同时查看弹框信息。 一、特斯拉Model Y无线充电体验 将苹果iPhone 13新机放到左侧无线充电位置上,能正常进行无线充电。 将另一台iPhone 13放到右侧无线充电位置上,也能立马进行无线充电,可见两边的无线充兼容性都没有问题。 将两台iPhone 13同时放上去,能同时正常进行无线充电,观察了一会,无断充现象。 二、特斯拉Model Y无线充电模块外观 疫情导致全球缺芯情况越来越严重,受此影响,2021年11月6日以后在“缺芯”情况下生产的Model 3/Y,车内的USB-C模块只保留了供电功能,数据功能被砍掉。充电头网已经拿到了近期生产的Model Y的车内USB-C模块和无线充模块。 阉割后的特斯拉Model Y USB-C快充模块实际情况怎样,充电头网前几天已经和大家分享。今天继续拆该车的无线充电模块,看看该模块是否也存在阉割情况。 模块正面覆盖反绒皮防滑且手感舒适,以及采用双底座设计,可以满足主副驾驶位人员的手机同时进行无线充电,同时保证行车过程中手机稳定不滑落。模块边缘设有固定孔和固定柱。 模块背面覆盖大型金属散热板,采用三颗六角螺丝加上下四卡扣固定。 金属板上有该模块的参数,型号为WC3,支持13.5V4A输入,以及最大15W输出,支持qi无线充电标准,通过了NOM、NYCE、CE、KC、RoHS等认证。 电源插槽特写,外壳上设有卡扣。 三、特斯拉Model Y无线充电模块拆解 模块的塑料板采用PC+ABS防火材质,从该区域的Yanfeng字样可了解到,该模块的包覆骨架由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塑料板上还贴有信息贴纸和合格证贴纸,零件名称——无线充电饰板包覆骨架。 另一部分无线充电线圈模块正面覆盖纤维板,正反面敷铜箔使用黑色涂层覆盖。 盖板用与后盖一体的共十颗金属柱冲压固定,整体非常稳固。 将盖板拆下,另一面在无充电线圈位置的敷铜使用栅格状。 对应无线充电线圈区域格栅状敷铜,提升散热效果。 模块内部布局一览,仅露出无线充电线圈,PCB板上还覆盖有金属板。 每个无线充电区域均设有两个线圈,增大感应区域以便能很好适配大小机型。 拆掉最后一块金属板。 PCB板使用螺丝、固定柱固定,模块内置两组无线充电线圈,每组线圈又分为两个线圈。 无线充电线圈的焊点焊接到电路板背面,背面还有无线充电主控芯片。 NXP恩智浦 TJA1021,是一款本地协议控制器,接收电源插座的传输信号,连接到无线充电主控用于无线充电开关控制,以降低能耗。 用于信号处理的三极管和二极管。 TI INA214-Q1,AEC-Q100 耐压26V双向高精度电流感应放大器,用于无线充电功率级输入电流检测。 无线充电主控芯片采用NXP恩智浦MWCT1213AVLH,符合最新版本WPC Qi V1.2.4标准,支持5-24V宽范围电压输入,支持双向通信,最大输出功率15W。 主控旁无源8M晶振和外围器件。 DIODES DGD05473 半桥驱动器,用于无线充电MOS管驱动。整板共四颗,每一路两颗。 另外一路无线充电的两颗DGD05473半桥驱动器。 掀开电路板,正面采用导热凝胶为主板上的器件散热。 导热凝胶能够完美的贴合器件形状,将发热传导到铝合金后盖上,降低电路板上器件温度。 […] read more

  • 网友改装了他的特斯拉,满电续航超1400公里!

    网友改装了他的特斯拉,满电续航超1400公里!

    2022年1月6日,美国新型材料电池技术公司Our Next Energy(简称ONE)宣布其为特斯拉Model S后轮驱动升级版量身定制了一款207.3kWh的试验用原型电池组,该款电池包与特斯拉原装103.9kWh三元里电池包体积相同,官方标称续航里程1203km。 换装新电池后,该公司立即开始了路试。 12月中旬,搭载全新207.3kWh电池包的Model S后轮驱动升级版测试车以88km/h的平均时速创下了1411km的续航成绩。 752英里 之所以选中特斯拉Model S,是由于特斯拉电驱系统拥有很高的效率。 目前,这一电池包仍处于测试阶段,尚未量产。 对此,有网友表示:之前燃油车改发动机,那以后改装店岂非能改电池了? 撰文:头条号 @E电园小编辑 read more

  • 为何特斯拉不建议充满电?充多少最佳?

    为何特斯拉不建议充满电?充多少最佳?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续航里程”永远是避不开的话题,即便是世界上不管是电池、电机还是软件技术,都十分先进的特斯拉,依旧没有很好的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在日常生活当中,许多车主会习惯性的把车充满,以满足长途需求,但是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却表示:特斯拉汽车充电最好不要充满,95%左右最好,这导致许多新能源车主充满疑惑,为什么不能将汽车充满电? 其实,对于特斯拉汽车来说,动力电池充到90%或者95%、100%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在汽车充满电之后,会出现能量回收问题,这导致汽车效率降低,因此不建议将汽车充满电 可能许多人对“能量回收”这个词十分陌生,其实能量回收指的是当驾驶员松开加速踏板时,整车控制器根据踏板的开动、车辆行驶信息以及动力电池的状态,来决定是否需要能量回收。比如当动力电池温度过低时,此时不应进行能量回收。而动力电池的电压正常时,能量回收开启。 新能源汽车为了保证汽车的稳定性和平稳性,必须要尽可能更多地进行回收制动能量,延长汽车的续航里程。如果将汽车的充电限制为80%,而此时的能量回收,可以通过能量回馈给电池。因此汽车只需要充80%电就行,而90%或95%都可以。但如果在用车之前,电池充满到100%,那么必须要将动力地消耗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启动回收制动系统,因此电池也就无法获得更多效率。 其实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在电池容量达到25%~80%时,进行充电,在保证电力足够用的情况下,让电池容量的损耗降低,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其次,能量回收制动系统是在不满电的情况下,才能立马工作,而不需要等到放电开始工作,这样能提高能量效率。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特斯拉电量90%~100%之间,在超充上面充满需要20分钟,续航只增加50kw,从时间上来看,十分不合算,因此并不需要充满100%的电。 出处:头条号 @新能源汽车技术老司机 read more

  • 特斯拉、比亚迪、小鹏等新能源车型在冬季的续航权威测试结果发布了

    特斯拉、比亚迪、小鹏等新能源车型在冬季的续航权威测试结果发布了

    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CRT现发布了一份新能源汽车评测结果,对于目前市面上一些热门电动车型在冬季续航方面进行了详细测试,就包括特斯拉 Model 3、蔚来 EC6、比亚迪汉 EV、小鹏 P7、宝马 iX3、哪吒 U Pro 500 共 6 款电动车。头部品牌理想因为是“增程式”新能源未进入测试名单。另外,有点出乎意外的是,走平民价格路线的哪吒汽车也被选入测试。 直接先说结果,特斯拉 Model 3 标准续航后轮驱动升级版冬季续航下降率 36.9%,蔚来 EC6 运动版达到了 42.1%,小鹏 P7 为 42.3%、宝马 iX3 为 36.6%,哪吒 U Pro 500 登月版则为 42.4%,而比亚迪汉 EV 仅有 30.9%。下面看详细测评数据结果。 总的来看,比亚迪汉 EV 冬季续航里程下降率最低,冬季可续航 439km,且常温续航成绩竟然达到629km。哪吒 U Pro 500 冬季续航里程下降率最高,冬季可续航 317km,但是鉴于它今13.98万的价格,这个成绩还是能说服观众的。 小鹏虽然略逊一筹但实际里程依然足够长,706km的标称续航确实非常能打。而其他的比如特斯拉等虽然表现中规中矩,但只有50度的电池能达到这个续航成绩不得不让人佩服其电池管理技术。 对于个别车型不寻常的测试结果,当然CCRT 也指出:这些车型中常温估计准确度表现较为优异,平均估计准确度达 92%;但部分车型低温估计表现较差,平均估计准确度仅为 66%。 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国内新势力品牌能把产品做得越来越好,同时也应尊重和巨头特斯拉的技术实力,理性认识差距,再接再厉。 出处:头条号 @数据探索局 read more

  • 特斯拉UI大调整,车主吐槽v11更难用了!

    特斯拉UI大调整,车主吐槽v11更难用了!

    特斯拉的 2021 年假日更新提供了一些用户体验方面的变化,虽然众多的新功能,如盲点监测和新的灯光秀功能受到广泛赞誉,但一些特斯拉车主对 V11 用户界面的改变提出了强烈批评,特别是与 V10 相比,使一些重要功能的使用更加麻烦。 据了解,在拥有 148 万用户的 r / TeslaMotors 子论坛上,可以看到大量用户抱怨。过去几天里,许多特斯拉车主分享了他们对 V11 的用户界面变化的不满。简单来说,虽然特斯拉车主同意 V11 的一些新功能很好,但用户界面的变化是一种退步。 众多特斯拉车主反映,一些如司机档案、座椅加热装置、行程信息、保存行车记录仪视频和轮胎胎压的功能需要比以前点击更多次才能使用,这使得行车变得更不安全。 一些特斯拉车主指出,新版本的图标也不如 V10 版本中的图标样式统一,看起来很幼稚。还有人指出,车辆速度等信息的位置也有退步,因为 V11 更新后,司机的手可能遮挡住速度信息。此外,当汽车处于驾驶状态时,特斯拉游戏、玩具箱和剧院这些功能是无法使用的,但它们的图标却会在界面显示,反而胎压、行程信息、座椅加热和灯光等常用的行车功能图标却没有显示,这是很奇怪的。 虽然 V11 目前看起来还不完善,但特斯拉倾向于听取用户的意见,并频繁推出 OTA 更新,这意味着系统的用户界面可能会在未来得到改进。 出处:IT之家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