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志趣享

a website dedicated to electric vehicles only.

Category: 用车

  • 国产特斯拉Model 3用车5个月的感受总结

    国产特斯拉Model 3用车5个月的感受总结

    特斯拉Model3入手5个月,总结了6点用车感受,真心后悔了,早知道就入手比亚迪汉EV或者小鹏P7,虽然特斯拉优势明显,但几大劣势才是痛点,个个扎心,选择纯电动汽车一定要三思,多方了解它的优缺点是否适合自己后再入手才能不后悔。 当时先去试驾了特斯拉Model3,然后又试驾了比亚迪汉ev和小鹏P7,没有选择比亚迪和小鹏P7的原因有3个,一是贪图“面子”,想着毕竟特斯拉是一个大品牌,就像燃油车中的BBA这些品牌,身边很多朋友都是特斯拉,开出去也不至于丢面子。 另一个原因是,有一段路况还不错,开了辅助驾驶,设置了巡航跟车,遇到一个弯道,也不是很急,辅助驾驶模式快转不过来时候提示人为介入方向,当时没反应过来,结果差点跑到绿化带上了,当时就对比亚迪汉EV辅助驾驶失望了。 剩下就是小鹏P7和特斯拉model3这两款了,当时也犹豫过,论动力性能,这两个车型在驾驶感受中几乎没有明显差距,无论是爬坡、加速超车等场景,很轻松,驾驶员信心十足。 最终因为在驾驶中发现小鹏P7急加速的时候,除了驾驶人员,前后排乘坐很容易晕车,虽然纯电动汽车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但特意对比了特斯拉,同样的驾驶习惯,明显小了很多,而且在踩刹车后,小鹏P7的动能回收太不舒服了,明显感觉整个人向前“点头”,这种抬头、点头的感觉多少有些令人不舒服。 其实这些都是小问题,还是觉得“面子”因素重要些,加上销售朋友那张骗人的嘴,把特斯拉电机、电控、辅助驾驶这些吹嘘太牛,以至于即使当时预算只够P7,还是分期选择了特斯拉,太冲动了,慢慢才发现它的几个痛点。 感受一、动力性能再好也是“鸡肋”,“高速+空调+冬季低温”是“劲敌” 开了2个多月,过了新鲜劲,在用车过程中慢慢遇到了各种问题,这时候才恍然醒悟,以前认为的优势,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处,比如说动力性能,这一点特斯拉的确很出色,同样单电机,对比比亚迪汉EV就能立见分晓。 Model3单电机:最大功率202kw,峰值扭矩404N.m,零百加速5.6秒, 比亚迪汉EV单电机:最大功率163kw,峰值扭矩330N.m,零百加速7.9秒, 动力性能方面,特斯拉在纯电动车型中可以说独树一帜,但是说实话,这样的动力根本用不上,天天在城市周边用车,就算零百加速只需3秒又如何,哪个城市能让你这样激烈驾驶?这样的动力性能都是赛道上或者高速上,超车、爬坡等特定环境下才用得到的。 而高速简直是纯电动汽车的噩梦,过年期间跑高速回老家,一趟下来让纯电动汽车的缺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高速+空调+冬季低温”是纯电动汽车的头号“劲敌”,当续航里程只剩40%之后,就开始焦虑了。 每隔几分钟就要看看剩余续航,赶紧查看最近的充电桩,快马加鞭到了服务区才发现,充电桩有的是坏的,有的提示不兼容,更重要的是有几十辆纯电动汽车排队等待充电,大概算了下时间等排到自己估计需要5个多小时,怎么办?硬着头皮赶往下一个服务区。 差点就在离服务区很近的高速上路趴窝了,大冬天,零下四五度,也只能关闭空调,把车速定速在90多的,蜗牛般前行,幸好还是开到了服务区,可是依然有很多车主在排队充电,唯一只有等。 期间排队的纯电动车主很多都快没电了,只能商量跑到其中电量还多的车上开空调,抱团取暖,于是多个车主都商量,每个人直充半个小时,不管充多少电,都换下一个车主,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这时候才知道,有很多车半小时电量几乎都达到了70%以上了,而特斯拉只有40%左右的电量,排队3个多小时就只能充那么点电,可又不好意思多占用时间,不甘心啊,奈何自己的纯电车快充不给力。 也正是如此,跑过两次高速之后,再也不想开纯电动汽车上高速了,尤其是节假日、赶时间的情况下,直接开燃油车,那就意味着纯电动汽车的这些动力性能即使再有优势也很少能派上用处,事实上,纯电车电机功率在150kw左右绰绰有余,再多的动力用处并不大。 感受二、舒适性好只是个“传说” 特斯拉Model3隔音降噪实在不敢恭维,原本纯电动汽车风阻系数远低于同级燃油车,也没有发动机的抖动、噪音,理论上NVH性能远超同级燃油车,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个胎噪、风噪太刺耳,吵得太难受,或许是因为车内太安静了,才会形成噪音反差,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再看看那个硬邦邦的底盘,尤其在过坑洼路面的时候,起起伏伏,屁股的路感太清晰了,过个减速带感觉被上下循环抖动起飞了一样,真不知道特斯拉是怎么想的,25万的燃油车,看看迈腾、凯迪拉克CT5等车型,舒适性远比特斯拉好太多。 或许特斯拉主要战略重心根本不是造车,而是“碳积分”,纯电动汽车只是它其中一个登高板而已,因此并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车主”身上。 感受三、车辆空间太“憋屈” 再看看特斯拉Model3的空间,真心憋屈,model3说是中型车,其车身长4694mmX1850mmX1443mm,轴距2875mm; 再看看,同样是中型车的小鹏P7,车身:4880mmX1896mmX1450mm,轴距2998mm; 这就是区别,对于182的身高,坐在驾驶位,真心不敢急刹车啊,头一不小心就会顶到了前挡风玻璃上,如果往后移动一点座椅,那后排坐一个175的兄弟估计膝盖都很容易磕到前排座椅了,真心不舒服。 感受四、不要太依赖辅助驾驶 再看看所谓的辅助驾驶,试驾的时候,很多功能销售都没让试,其实就是怕出丑,比如说,在二环高架上,原本三车道,前方要并成两车道,结果特斯拉居然压着导流线直行了,不仅没能识别出车道线,前方明明有车汇入,依然直行,内心崩溃。 再比如,两车道路上,model3在左侧车道,中间虚线,打转向灯准备变道右侧车道,但右侧有车强行加塞过来,model3居然没有避让,也强行变道,就像两个车路怒一样,故意别车似的,真心危险。 自从用过两次后,稍微复杂一点点的路况下,再也不敢相信所谓的辅助驾驶了,只能说对于辅助驾驶系统,逻辑层面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同样的功能,在各种复杂多变的路况下依然能保障行车安全,这才是真的辅助驾驶,目前L2级别水平,完全称不上自动驾驶,一定不要太相信这些自动辅助驾驶了,只有把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 感受五、保值率不忍直视 买之前都听说纯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保值率是最高的,这一点确实如此,但是却不知道3年以后,它和其他同级纯电动汽车差距非常小,第一年保值率确实能达到60%以上,但是三五年之后差距太大。 有朋友17年70多万入手的特斯拉Mode S,到2020年行驶了5万多公里,准备换车,先是去问了好几家二手车商,有的不收,有的报价太伤心,一半都给不到。同样是70多万的宝马730,同样的情况,至少也在50万以上。 只能说,选择高价位的特斯拉,都是有钱人买的“大玩具”,就不要再想保值率这个问题了,自然也就不需要看性价比了,它和国产比亚迪、小鹏、北汽等这些没有可比性。 感受六、谈谈性价比 动力性能方面,像20多万的比亚迪、小鹏、蔚来等等纯电动汽车都足够用了,再谈谈品牌效应,买了之后才发现,对于纯电动汽车,完全不像燃油车那样在很多车主眼中有“面子”可言。 很多开燃油车的车主自始至终都不看好纯电动汽车, Model3和Model S在绝大部分燃油车主眼里都是一样的,那也就不在乎你是不是特斯拉了,20多万的车,更多还是要看省心和实用性。 再看看功能配置方面,20万的比亚迪汉EV功能配置比特斯拉Model3丰富太多了,比如说电池组质保服务,比亚迪汉EV实行首任车主不限时间/里程质保,特斯拉仅仅是8年/16万公里享受质保服务,试想一下,假如8年后,电池组剩余寿命越来越短,甚至需要换电池,这样的账太亏。 以特斯拉Model3电池55kwh的容量为例,按照目前每度电的市价位,普遍都在1000以上,那换一组电池至少需要6万以上,估计看到这个价很少有车主愿意换电池的吧,这一点比亚迪更有诚意,车主也不用过于担心电池寿命问题。 总而言之,特斯拉除了电机动力性能、品牌效应、驾驶质感具有一定优势,事实上,特斯拉在三大件上的优势越来越小了,尤其2019年实现国产化之后,为了追求市场,简配已成常态,相比而言,在其他方面,比如内饰、功能配置、充电、科技感、性价比等等这些方面显得差强人意,这些直观用车感受远不及国产纯电动汽车。 还是那句话,如果不差钱,为了“面子”那选择特斯拉确实不错,如果考虑实用性、考虑经济因素,那就选比亚迪、小鹏、蔚来等等纯电动汽车。 作者:头条号 @彩云李新贤 read more

  • 特斯拉的Powerwall已售出25万套

    特斯拉的Powerwall已售出25万套

    特斯拉日前宣布了其Powerwall的一个新里程碑–该公司现在已经安装了25万套家用电池组。在过去的一年里,特斯拉似乎正在加快Powerwall的部署。特斯拉在2016年推出了Powerwall 2,它以领先的每千瓦时能源容量成本在家庭储能业务中掀起了风暴。 该汽车制造商收到了数以万计的设备预订,但由于特斯拉将精力和电池供应集中在Model 3的生产以及Powerpack和Megapack等其他储能产品上,所以该产品在过去几年的生产速度一直很慢。 不过去年,特斯拉设法开始加大生产力度。 虽然除了每季度的整体储能部署外,特斯拉并不经常分享Powerwall部署的最新情况,但它还是有分享了一些里程碑: 2020年5月,特斯拉证实,它安装了首批十万套Powerwall,这花了他们近四年的时间; 一年后,也就是2021年5月,特斯拉证实,它已经安装的Powerwall已经达到20万套; 现在是在2021年11月,特斯拉称它现在已经安装了25万套Powerwall。 报告显示,在过去六个月里,特斯拉安装了约5万台Powerwall,这跟每年10万台Powerwall的速度保持一致。 10万个Powerwall代表了1.4GWh的部署能源容量。 特斯拉报告称,在过去12个月里,已经部署了超400GWh的储能能力。 因此,Powerwall仍占部署的存储容量的少数,Megapack预计将是其中的大部分。 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发布了Powerwall+并透露其积压了超8万个Powerwall的订单–并且还在增加。 该公司一直在努力提高产量,但它也明确表示,电池片供应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它正在优先向其电动汽车供应。 出处:cnBeta.com read more

  • 特斯拉Model 3在美国的致命事故调查报告出炉:人为因素造成撞车!

    特斯拉Model 3在美国的致命事故调查报告出炉:人为因素造成撞车!

    2020年8月发生的特斯拉加州车祸致死案件最新调查来了!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表示,已经完成了对2020年8月发生在加州萨拉托加的一场特斯拉汽车致命事故的调查。 2020年,在加州的萨拉托加,一辆特斯拉Model 3电动车发生撞车事故,车辆发生起火,车主与妻子均在此次事故中丧命。事发时,这辆电动车撞上了一辆货车,随后冲出了公路。 NTSB称,事故发生时,车主开启了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但是人为踩下油门踏板导致汽车进入了超驰模式,追尾一辆小型货车。 然后,汽车又以每小时大约110英里(约合177公里)的速度撞上了一辆卡车,起火对车主及其妻子造成了致命伤害。车辆数据显示,在撞击小型货车之前,驾驶人把加速踏板的压力增加到了95%。 同时,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还表示,这名车主驾车过程中没有将手放在方向盘上,而这辆特斯拉Model 3曾多次向他发布了视觉和听觉警告。 来源:快科技 read more

  • 从用车成本看,特斯拉Model Y适合你吗?

    从用车成本看,特斯拉Model Y适合你吗?

    提车已经一个月了 目前行驶里程2500公里(高速占比80%) 我将会从以下几个纬度详细分析✅ ️费用 ️驾驶体验 ️油电对比 一:费用 (购车费用/日常费用) 1⃣️购车费用 ①车价:标续27.6w / 长续34.79w / p版38.79w ②轮毂:除p版外标配19寸,升级20寸+8k ③内饰:标配黑色内饰,升级白色+8k ④娱乐包:9.99/月 (用来听音乐等) ⑤辅助驾驶:选装eap(3.2w)选装fsd(6.2w) ⑥保险:店内≈6k+ / 自己联系≈5k+ ④上牌:验车上牌120 / 车牌框≈60(自愿) 2⃣️日常费用 ①特斯拉超冲:≈2元/度 充满≈130+ ②第三方超冲:分时段收费平均0.8元/度 充满≈50+ ③家冲:≈0.4/度 充满≈20+ ④空调滤芯保养:每1万公里或1年一次 ≈ 300+ ⑤雨刮器:1万公里或1年一次 ≈ 200+ ⑥制动液:两年或4万公里 ≈ 1000+ ⑦空调干燥剂:两年或4万公里 ≈ 1300+ ⑧电池冷却液:每8万公里 ≈ 700+ ⑨轮胎+刹车片+刹车盘:根据驾驶情况检查 轮胎 ≈ 1600+/只 刹车片 ≈400+/副 刹车盘 ≈ […] read more

  • 特斯拉Model X的“直接对手”!宝马电动旗舰“BMW iX”试驾分享

    特斯拉Model X的“直接对手”!宝马电动旗舰“BMW iX”试驾分享

    “电气化的快感真的让人上瘾”,驾驶着这台拥有超过500匹马力、700牛·米的宝马全新SUV行驶在北京近郊的山路上,随着脚下的动作,喷涌而出的推背感和车辆所表现出的安稳性真的让人享受。眼前6边形双辐方向盘、连体式曲面屏以及中控的水晶旋钮无不提醒这是一台宝马进入电气化新时代的产品。想提前知道你未来会买到的宝马电动车能带来什么样的体验?通过这台BMW iX就能给你答复。 iX是目前宝马纯电平台的首款中大型旗舰SUV,车长超过4.9米,轴距为3米整,整体的车身尺寸和宝马X5相近。突破性的全新设计风格让iX在外形以及内饰层面和宝马以往任何一款车型都做出了区分,这也象征着进入电气化新时代,宝马电动车未来的设计方向。 BMW iX全系为四驱车型,前后轴均配备有电机,按照动力性能和电池容量的不同,先期会推出xDrive40和xDrive50两种车型,后期还会有更高性能的M60车型。就日常使用而言,此次试驾的xDrive50车型,大部分人都很难触及到它的动力极限,因为它能输出523马力、765牛·米。 以往所有宝马车型上都没有出现过的突破性设计 突破性的设计面貌带来视觉体验上的全新升级,就气势来说并不输同体量的X5,而新颖感是前所未有的。试驾当天,无论iX所到何处,都是目光的焦点,甚至在服务区停车休息的时候,有不少燃油车主过来搭话,了解iX。得益于全新电动平台,iX车长不超过5米,但轴距却达到了3米整,这也是同级燃油车难以企及的。 进入车内的第一感受并不是被大面积铺装的真皮、水晶以及大曲面联屏所吸引,而是作为一台准新车,居然一点让人不适的气味都没有。后来和产品工程师交流才得知,内衬用料的选材以及制造工艺有着十分严苛的绿色环保要求,诸如真皮采用橄榄叶萃取物处理,而非传统的鞣制剂,这些萃取物来自于每年在欧洲修剪橄榄树林后收集的树叶,可再生更环保,绿色工艺也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5G的意义不用多说,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延迟更低,扩展了车辆与外界互联的可能性,未来将在信息、娱乐、驾驶安全、自动驾驶领域为用户出行体验带来重大的改进和创新。云端技术、车路协同,更高阶的自动驾驶,都需要5G来协同,可以说BMW iX为将来升级已经打下了的基础。 “做减法的同时做加法”,BMW iX内饰风格简洁但不缺豪华感和档次感,同时在看不见摸不到的地方,为环保事业和驾乘人员的健康做着努力。驾驶时,实用功能都在手边,当你想深入探究,它又能给你更多的惊喜,比如功能丰富、拓展性极强的iDrive 8系统,随着不断的OTA升级,在5G数据协同下,它也会展现给用户越来越智能的一面。 BMW iX全系均为前后轴配备电机的四驱车型,按动力性能和电池容量的划分目前有xDrive40和xDrive50两种车型,前者最大功率326马力,峰值扭矩630牛·米,配备容量76.6kWh的三元锂电池组,能实现WLTP续航425公里;而我们今天试驾的这台xDrive50车型配备净容量105.2kWh的三元锂电池组,能实现630km的WLTP续航,如果以NEDC标准,预计将超过700km。性能层面,最大功率523马力,峰值扭矩765牛·米,能实现4.6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 BMW iX的前后悬架形式分别为双叉臂式和多连杆式,为了进一步提升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BMW iX还提供选配双轴空气悬架以及主动式后轮转向系统,我们今天试驾的是所有黑科技都有搭载的满配BMW iX xDrive50车型。 BMW iX开起来轻松和轻巧的转向手感以及后轮转向系统有很大关系,方向盘转动的手感虽轻但带领车头变化的动作并没有想象当中的迟滞,而是灵活度不错,且随着速度的提升,阻尼变化自然且细腻,质感相当突出。后轮转向系统在车辆动起来且打方向后就会开始工作,中低速时和前轮转动方向相反,缩小转向半径提升灵活性,高速时,会与前轮转动方向相同,变道时带来更强稳定性。 和很多新势力车企的产品头段就给你加速很猛的感受不同,BMW iX的动力输出是均匀线性的类型,踩多少会给与相应的回馈,不会有突如其来的蹿感。整体的提速能力不用多说,日常电门踏板都不需要踩下太深,就能非常轻松完成城市道路上的超车动作。 而在运动模式下,全部动力输出将能够毫无保留的释放,电门踏板更为机敏,能带来持续且强劲推背快感,不用怀疑,日常使用基本是触及不到它的极限。 自适应模式是BWM iX的特色,可以距前车的距离以及道路情况来决定动能回收力度的强弱,路面空旷则动能回收力度很小,感知很细微;如果前方拥堵,行驶缓慢则回收力度将达到最大和回收能量。另外,变速箱还有B挡,可以理解为单踏板模式。总的来说,对于日常我更倾向于自适应模式,更好适应且帮助有效省电,提升续航。 悬架对于路面上细碎颠簸的过滤很干净,再加上柔软厚实的座椅,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车内乘客基本不会感受到明显的路感,乘坐体验非常舒适。底盘紧致且沉稳感十足,在压过路面的一些接缝和沟坎之类,不会有太多的振动传递到车厢内;而经过地库以及马路上的减速带一类,减振动作又很干脆利索,表现出柔韧感。整体来说,较强的振动都被隔离在地板之下,只是回馈给驾驶者想知道的路面信息。 总结来说,BMW iX没有因为电动属性,而丢失掉宝马一贯的驾控质感。无论是转向、底盘还是动力输出都展现了一台宝马豪华SUV该有的动态质感,且让驾驶员的可控感很高,iX开起来的轻巧感十分惊喜,日常家用可以很轻松舒适的开,女性驾驶员也能轻松掌控,偶尔运动激情一下,它也能给你相当满足的反馈。 续航实测 要注意的BWM iX的表显续航是根据车辆上一段路程的驾驶风格来动态测算,所以说每次满电后的表显续航都可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以此次电池电量的掉电比例来做测算。 根据表显信息,我们此次共行驶191.9公里,电池电量剩余比例由出发前的99%来到了目前的65%,用电比例是34%,由于这台iX搭载电池组的容量105.2kWh,我们可以推算出用电量约为35.768kWh,结合191.9公里的实际行驶里程,可以测算出车辆电耗约为18.6kWh/100km。再结合105.2kWh的电池组容量,可粗略计算BWM iX在这种综合路况下的真实续航约为566km,对比630km的WLTP续航,达成率高达89%,续航非常扎实。城市内日常通勤出行使用,一周只充一次电完全没有问题。 写到最后: 优秀领先的工业设计、注重人文关怀的深层次豪华,电动化驾驶体验也出乎意料的好,在iX上,我们看到了BMW进入电气化新时代的坚定决心,和传统大厂深厚的技术实力储备,BMW iX预计将在11月内的广州车展上正式上市,价格可以参考X5。预算百万,觉得特斯拉Model X太简装,不够有豪华质感,那么这台BMW iX肯定值得你期待。 出处:头条号 @网上车市 read more

  • 充电半小时增加30公里续航!电动车充电宝来了

    充电半小时增加30公里续航!电动车充电宝来了

    如果这是一个焦虑的年代,那么最大的焦虑就一定来源于电话的电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总会有意无意地使用电话,而一旦电量低于20%,人们整齐划一的一个动作就是找充电宝!现在这种产物也是大街小巷,除了自己购买的还有共享的,简直不要太方便。而这一点也被那些深陷里程焦虑的纯电车车主们求问,到底什么时候我们的车也能携带个便携充电宝? 最近一家英国的公司把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一家名为ZipCharge的英国初创企业推出了一款名为Go的便携式电动汽车充电器,这款充电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充电宝。既然是充电宝,就不可能拥有过大的体积,于是一个小型行李箱的尺寸可以吗?重量约为22.7公斤,底部还有一个可以推拉的滚轮,如果你需要的时候不需要搬运,只需要你拉着Ta就可以前进。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Ta的内部是一块容量为4千瓦时的电池,能够给一台车充电30分钟,然后使其增加12-20英里的续航里程,约合30公里。而且根据官方的规划,未来还将会推出8千瓦时的大容量版本,预计可以充电一次获得50+的续航公里。 而且这种充电宝可以在任何条件下,任何环境中使用都没问题,充电宝的续航里程与充电站相同,并且可以放在后备箱中。而且Ta还可以实现从电网到设备以及从设备到电网的双向充电,也就是说你可以在给车辆充电的时候同时给这个充电宝充电。 目前公司已经公布了Ta的租赁价格,每个月只需要支付49英镑,约合人民币427.4元。目前还在生产当中,将会在2022年底开始向客户交付。 观点:充电宝的魅力在于Ta不会挑剔手机,而这个新能源车辆充电宝也绝对不会挑车,本田和大众等品牌车型都适用,400多块钱一个月,你愿意租一个吗? 出处:头条号 @鬼斗车 read more

  • 电动汽车续航能力达到600公里就足够了!

    电动汽车续航能力达到600公里就足够了!

    2019年,掌舵北汽的徐和谊说过这样一句话:电动车续航不宜过长,否则就是浪费资源。 这句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当时还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少人将矛头指向徐和谊的时候,我却默默为他点了个赞。 电动车目前续航已经全面进入到​600km时代,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这意味着对于很多人来说,预算20万就能买到一台续航很长的电动车。 ​有多长? 从真实用车场景出发,以目前标准610km续航的新车来说,所有人都会保留50-100km续航用来补电,剩下的500-550km续航在不虚标的情况下,冬天续航里程打85折(配备热泵),夏季续航打9折的情况下。 意味着,冬天能跑400km左右,夏天能跑450km左右。 ​我们应该知道一点,这样的续航成绩已经不算很差,可以满足很多人的用车需求,单次市区哪怕高速这样的续航成绩,已经达到了一般燃油车80%的水准。 这不算差,消费者痛恨的不是目前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而是他们糟糕的补电方式。除了特斯拉之外,所有电动车都有着补电难受的问题。 为什么我要把特斯拉单独拿出来说。 ​你会发现,特斯拉是目前主流电动车中,续航最短的,入门Model3续航成绩只有468km,但依然有大量的用户群体涌入,如果这样的续航成绩放在新势力上,消费者必然不会太多。 为什么? 特斯拉拥有自建的充电网络,并且已经把充电桩一路铺到了新疆西藏,电动车最究极的问题其实是​补能​的问题,你能轻松在特斯拉的中控大屏上,找到特斯拉独有的充电网络。 10分钟,充电200km+以上的成绩,这是一件多么省心的事情。 ​这是很多人买特斯拉的原因,也是很多人不喜欢电动车的原因,因为除了特斯拉之外,很多电动车充电都不是特别方便,公共充电网络第一充电速度仍然比较慢,第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或者坏了,或者被燃油车占了,这些都是引起焦虑症的关键。 所以,解决电动车焦虑症的关键点,在于补电方式,而不是单方面提升续航能力。 燃油车也有焦虑症,有的燃油车续航只有400多公里,但他们却不焦虑,根本是随处可见的加油站让他们放心,电动车同样如此。 ​电动车充电如果不自成体系,在长续航的电动车也会有焦虑症,在现有基础上,电动车续航不可能又照顾了成本,又考虑可靠,​还又​把续航做到1000km以上。 目前来看,20万以内可以做到600km续航,这样的成绩足足够用,下一步方向,应该是丰富充电网络,毕竟好​的​充电网络,比一味​的​提升续航更有意义。 撰文:头条号 @汽车扒一扒 read more

  • 贾跃亭的FF 91高调穿越了美国66号公路

    贾跃亭的FF 91高调穿越了美国66号公路

    洛杉矶时间2021年8月23日,FFIE挂牌纳斯达克上市刚满一个月之际,极智科技奢华FF 91穿越美国66号公路,从芝加哥到洛杉矶,横跨整个美国,完成了超豪华EV最长道路测试!一路风尘仆仆,却难掩你的神采奕奕! 出处:头条号 @FaradayFuture read more

  • 知名创业者发生车祸身亡,疑似祸因是蔚来ES8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知名创业者发生车祸身亡,疑似祸因是蔚来ES8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美一好发布的公告 2021年8月14日晚间,知名餐饮品牌美一好发布公告称:2021年8月12日下午2时,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意统天下餐饮管理公司创始人、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先生(昵称“萌剑客”),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终年31岁。 网传事故现场照片 截止快车报发稿前的2021年8月14日20:50,蔚来汽车还没有针对这一事件发布消息,目前也只是事故当事人单方面声明车辆处于开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状态,后续如有进一步消息我们将会跟进。 网传事故现场视频截图,图中车辆为撞毁的工程车 网传事故现场视频截图,图中车辆为撞毁的蔚来ES8 当看到这条消息时,除了为逝者感到惋惜外,更让我们进一步地认识到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危害性,我们此前已经反复多次强调在使用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时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开启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依然是要司机随时监控和接管,这才是安全的使用规范。 然而很多驾驶员并没有对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利害关系有足够的认识,甚至还把双手离开方向盘让车辆自动驾驶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比如前段时间理想汽车的驾驶员,司机躺在后座让车辆在高速自动驾驶,并把视频上传到网络。 驾驶理想汽车的司机违规使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在此,我们在此跟大家说一说,不管是任何时候,驾驶汽车都不能双手离开方向盘,到目前为止,所用汽车企业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都仅仅是辅助,而不是完全自动驾驶,即便他们把自动驾驶系统的宣传片拍得再怎么厉害,也仅仅是辅助系统。希望能给大家对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认识有一定的警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悲剧。 蔚来ES8纯电动汽车 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介绍 关于蔚来ES8汽车,ES8是蔚来的第一款量产销售车型,也是目前的旗舰车型,采用纯电动驱动,由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蔚来代工生产,官方指导价为46.80-62.40万元,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为选装配置,有精选包和全配包两种,价格分别为1.5万元、3.9万元。根据蔚来汽车官方网站介绍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由蔚来自主研发,搭载全球领先Mobileye EyeQ4自动驾驶芯片。支持超过20项辅助驾驶功能,支持远程车辆软件升级(FOTA)。持续进化,常用常新。 出处:头条号 @快车报 read more

  • Yolk方向盘好用吗?2021款特斯拉Model S Plaid驾驶一个月的感受总结

    Yolk方向盘好用吗?2021款特斯拉Model S Plaid驾驶一个月的感受总结

    油管有一位大叔放出2021款特斯拉Model S Plaid一个月的驾驶体验视频,总结如下: 1、加速,2021款 特斯拉Model S Plaid是世界上加速最快的轿车之一,0~60英里的加速是1.99秒,有三个电机驱动,将近1000多匹的马力,当你全速踩下加速踏板的时候,你的人身体会被重重的压在座椅后背上,全身的血液会向头部涌来,这个加速感受令人印象深刻。 2、续航,如果配置的是19英寸的轮胎的话,满电的续航里程是396英里,也就是633公里左右。如果换的是21寸的轮胎的话,续航将会降到348英里,也就是556公里左右,其实也够用了。 3、外观造型,然后相比旧款的Tesla Model S,2021款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车体要宽两英寸左右,所以他的姿态会更加的动感,造型非常的运动,门窗框以及拉手都是熏黑的处理,看起来更加的运动。 4、驾驶感受,对比作者之前的Tesla Model Y,特斯拉Model S Plaid更加的平稳,悬挂的支撑性更好,悬挂的调教非常的均衡,可以适应各种的路况,并且悬挂可以根据你的车速路况自动调节软硬,另外一点很有趣的的点是,可以根据你的路况调节你的悬挂高度,那么下一次当你开到同样的位置的时候,它会自动帮你调节到当时的悬挂高度,这一点非常的有用,作者在他的星巴克咖啡店的位置调高了他的悬架,以至于他每次都可以更加轻松的拿到他的咖啡。 5、Yolk方向盘到底好不好用?作者很诚实的告诉我们,如果可以选择普通方向盘的话,他宁愿要一个普通的方向盘。这个方向盘在平直路面的使用没有大的问题,但是你在缓慢转弯的时候,这个方向盘真的是会让你感觉到混乱。 6、自动换档,特斯拉Model S Plaid没有换单杆,你可以在屏幕上用手指滑动换挡,或者是让特斯拉自动帮你换档。这个自动换挡还是非常精确的好用,作者非常喜欢这个换挡的系统。 7、多媒体界面,作者也说非常的好用。驾驶者可以随意拖动音乐播放的界面,以至于不影响到导航的观看。 8、座椅,是经过了重新的设计,看起来更加的运动,舒适性也更好,坐着非常舒服。并且是带座椅通风的。 9、特斯拉Model S Plaid是溜背车,有一个巨大的后备箱空间,非常适合日常驾驶,而且后排座椅是支持放倒的,同样的和老款一样,还具备一个很大的前备箱。 10、小小的问题,自动的拉手有几次在接近的时候没有自动弹出,还有一次呢是我进入车辆以后之前在播放的音乐流,没有自动开始播放,相信这两个小bug在后期的OTA升级以后可以得到解决。 出处:头条号 @一起玩转数码电动 read more

  • 电动车能当船开?伊隆·马斯克给了答案!

    电动车能当船开?伊隆·马斯克给了答案!

    知道吗? 在别无选择的糟糕天气下,电动车是可变身电动船的。 今年罕见多雨,河南洪灾更是牵动所有心弦。 但也是在此期间,不少电动车“变身”电动船的实拍视频不断涌现。 有特斯拉、有比亚迪,也有蔚来汽车…… 而更早之前马斯克其实就透露过:如果情况非不得已,确实是选项之一。 但他也强调,无论如何,深水开车非常危险,不要因此去测试自己的特斯拉。 电动车?不,这是电动船 特大暴雨突袭河南后,道路成河,大多数车辆都被泡在水里,因为熄火动弹不得。 有些电动车却化身电动船,在水中行驶。 郑州一位车主驾驶着特斯拉Model 3在深水中前行的视频火了。 积水已经彻底没过了车前盖,这辆车竟然还能开?神奇。 但原因并非特斯拉独一无二… 还有一位蔚来车主,洪水已经没到车窗玻璃。仪表盘上显示49-51kw,相当于此时电机还维持差不多70马力“推”着车向前走。 这位比亚迪车主,遇到的情况是,越往水里开,积水越深。 这都不是船,这是潜水艇。 最后水花直接没过整个车窗,视野里只剩下雨刷在摆动。 这些在水中能当船开的电动车,被网友们戏称为“浪里白条”“新一代潜水艇”。 为什么电动车可以?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开车涉水,需要非常谨慎。 至于深水区,那更是汽车永远到达不了的远方。 但是此次在河南暴雨期间,不少电动车变“电动船”,穿梭在河道似的马路上。 小小的人儿大大的问号。 其实对于燃油车来说,深水区的确是禁地。 为什么呢? 因为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核心是发动机,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通过发动机转化为机械能,进而带动汽车运动。 所以发动机对于燃油车的重要性,就相当于人的心脏一样。 而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注定燃油车只能当一只旱鸭子。 那么发动机是怎么工作的呢? 就是汽油与空气混合物在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能量带动活塞运动,进而带动曲轴旋转产生机械能,为燃油车提供动力。 简单来说,燃油车的工作原理就八个字: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我们看到的所有屁股带根排气管的汽车,就是通过这四个过程,才能穿梭在大街上。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燃油车进入深水区会发生什么事呢? 想象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突然溺水,水就会从鼻孔涌入呼吸道,接着进入肺部造成窒息。 而汽车进入深水区也会“溺水”,而外界的水会通过汽车的“鼻孔”——进气孔,进入发动机。 大量的水进入燃烧室,火花塞会出现无法点燃油气混合物的情况。 如果这时候你正开着一辆燃油车,就会发现车身抖动两下之后无奈的熄了火。 没关系,只是熄火而已,你可能会再次尝试发动汽车,很不幸,这个操作大概率会让发动机直接报废。 因为汽车被重新发动时,活塞会再次进行“进气”和“压缩”程序。 当水进入燃烧室,就意味着要面临和油气混合物一样的命运——被压缩。 但是水无法被压缩怎么办? 活塞会强顶着这团水,把上面的进排气门顶开,气门连杆、气门座等部件全部变形报废。 剩下的事,就是给你的车再换一个心脏吧。 就算是发动机没有什么大问题,只要有水进入,就会不可避免的让发动机产生生锈、腐蚀等现象,严重影响发动机寿命。 这也是为什么二手车市场上的泡水车那么不受欢迎的原因。 所以燃油车就像人一样,需要呼吸。把燃油车开进深水区,就相当于把一个永远学不会游泳的人扔进游泳池,还是不提供游泳圈的那种。 而对于像特斯拉和比亚迪这样的电动车,为什么在一片汪洋中能紧急变身“电动船”呢? 道理很简单,电动车的动力来自电动机,能源供给则来自动力电池。 二者之间并没有机械结构式的硬连接,而是通过高压电路相连,也不需要空气来辅助。 因此电机和电池都是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工作,因此短时间内涉水完全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只要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防水做的好,保证在涉水情况下电池、电机以及高压束线不会被水侵入,就不会有趴窝的情况出现。 所以,保证电动汽车涉水时的安全性,最主要的就是做好电池、电机和高压束线的防水性能。 为了保证电动汽车能够在涉水路况下安全行驶,所有的企业在研发设计汽车电力驱动系统时会特别关注电动汽车的高压电安全性。 这里就要涉及一个电子元件的防水防尘安全等级标。(敲黑板敲黑板) […] read more

  • 特斯拉真会自动加速?重新认识“自动驾驶”先!

    特斯拉真会自动加速?重新认识“自动驾驶”先!

    先梳理一下几起车主自述“车辆自动加速”的案例 2020年8月12日,温州陈先生驾驶特斯拉在小区内撞毁数量轿车,车主经抢救7小时幸存,事后接受采访时自述“车辆突然加速,踩刹车没有反应,速度还越来越快” 2020年12月26日,杭州洪先生驾驶特斯拉model3撞上了路边的本田轿车,车主在采访中描述“自己把脚放在刹车上,车辆突然自动加速” 2020年12月30日,上海梁女士驾驶特斯拉录制了一段高速上自动加速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车主在采访中描述“车辆松开踏板后仍在加速,需要多次点刹车才能控制住” 2021年1月4日,山东临沂车主驾驶特斯“失控”冲入广场的一处厕所,车主自述“车辆失控加速,并且无法踩动刹车” 2021年5月1日,广州车主驾驶特斯拉在地下车库高速撞上水泥柱,车主自述“开了20码,刹车不听使唤,车反而越来越快” …… 上文所列举的案例仅仅是所有“车辆失控、自动加速、刹车失灵”案例中的冰山一角,仅在2020年经报道的便有十几起类似事故。 特斯拉真的会“自动加速”? 真的有可能!原因之一正是特斯拉自以为豪的自动巡航模式 事实上特斯拉宣称的完全自动驾驶当前无法实现,甚至会导致车辆在驾驶过程中自动加速!自动驾驶有五个分级,其中特斯拉提供的仅仅是L2级,也就是“部分自动驾驶”,车辆搭载辅助驾驶设备,可以根据路况进行简单的转向、加速和减速等多种操作。 也就是说特斯拉根本无法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当前给车主提供的仅仅是辅助驾驶功能,但其对于该技术的描述已经引起了广泛误解,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而这当中导致自动加速问题的关键就是自动巡航模式,车主如果设置为“按当前道路允许的最高车速巡航”那车辆在低于道路限速的情况下,将会“自动提速”至道路最高限速或“车主自行设定”的限速基准。也就是说,在开启自动巡航的情况下,如果无法通过交通标志获取限速信息,车辆将会自动加速到车主设定的限速值。 这也就是特斯拉“自动加速”的来由,之一。 这当中还有更危险的因素,同样会让车主产生“自动加速”的错觉,那就是特斯拉的单踏板逻辑。 特斯拉在松开加速电门的情况下, 车辆将出现顿挫感明显的制动,这是由于特斯拉强制开启“动能回收”导致的。甚至车辆提供了“保持模式”,车辆将在动能回收的作用下刹停,直至自动驻车。因此特斯拉对于车主的油门控制要求极高,车主只有时刻将右脚放在加速踏板上,才能保证良好的驾车体验。 当这种驾驶逻辑成为思维惯性后,车主日常开车将很少有机会将脚放在刹车踏板上,一旦形成这样的开车习惯,车主踩刹车踏板的意识和坚决度将会显著下降! 在一些低速情景下,加速踏板的阻尼比较低,车主不自觉下踩始终放在加速踏板的右脚。甚至在紧急状况下,车主慌乱踩下右脚,加上特斯拉反应迅猛的加速性能,车辆将出现疑似“自动加速”的现象。这与美交通安全局报告的200多起“踩错踏板导致车辆加速”导致的事故相呼应。 这同样是特斯拉“自动加速”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所有的新能源车都存在一个巨大的隐患,电车没有传统的燃油发动机,以油车发动机转速噪音判断车辆加速的经验无法适用!哪怕是开车十余年的老司机也很容易由于判断失误造成车辆莫名加速。 而且特斯拉的方向盘拨杆操作与传统车辆不同,雨刮器在左侧,而右侧拨杆将启动自动巡航模式。一旦车主慌乱之中开启自动巡航,车辆将可能出现自动加速的现象,同样非常危险。 自动加速确有可能,那“刹车失灵”如何解释? 特斯拉在用户手册中有一条不起眼的提示,在model3电子版车主手册第77页中,特斯拉警告车主不要在踩下制动踏板后立即释放,这将中断ABS系统的运作并且会增加制动距离。也就是说,特斯拉不可以“点刹”! 刹车踏板变硬有两个合理的解释 博世的电子刹车助力系统失效,导致刹车助力消失,刹车变硬 ABS启动,刹车踏板有明显的打脚感,防抱死系统自动“点刹”,刹车踏板将被ABS系统控制,车主只能提供“踩下刹车踏板”的信号,而整个刹车流程由ABS系统接管。 博世的刹车助力系统故障曾经造成了本田CRV车型的广泛召回,而最新版本软件的博世电子刹车助力系统理应相对安全,但仍然有出现问题的可能。而错误使用刹车踏板更像是“刹车失灵”频频出现的根本原因。 车主由于对ABS系统缺乏了解,道听途说老司机的“点刹”经验,容易在刹车过程中给电子系统提供错误的刹车信号。防抱死系统本身提供的刹车泵压力是根据车轮横向静摩擦力的阈值动态调整的,也就是说ABS提供的刹车阻力是当前车辆能达到的最大刹车阻力,一旦系统中断,车主便浪费了宝贵的刹车时机,这将导致车辆刹车距离变长,随即导致事故发生。 最后可以得出结论,“自动加速”和“刹车失灵”的确存在,但这当中必然有一部分因素是驾驶员的误操作,当然在这些危险因素中,特斯拉本身也绝对脱不了干系。 其一,特斯拉强制松开电门动能回收造成驾驶者传统的开车习惯将造成驾车体验的劣化!许多坐过特斯拉的朋友都会觉得这个车真的容易晕,就是因为松开踏板后拖拽感太强,导致车辆驾驶不平稳。因此司机要始终将右脚放置在加速踏板上,保证车辆的平稳驾驶。 其二,特斯拉的自动辅助驾驶容错率太高!导致车主慌乱之中容易错误开启,并且自动辅助驾驶有自行加速的权限,更加造成了车辆“自行加速”从而引发事故的风险。 其三,特斯拉的电控刹车容错率太低!无法兼容油车司机的点刹操作,并且ABS系统介入也更加敏感。由于特斯拉车重的限制,车辆的防抱死系统相对于同级别轿车的启动阈值肯定更低,这也导致了刹车距离延长的问题。 出处:头条号 @头有点大的Eason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