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022-01-02 15:24 2021年,特斯拉可以说在电动汽车行业呼风唤雨。但进入2022年,该行业可能上演群雄争霸。 在欧洲,大众汽车开始挑战特斯拉的销冠地位。在美国,《MotorTrend》杂志将两项重量级的汽车奖项颁给了两家初创公司的产品——Rivian的R1T和Lucid Motors的Air。 除此以外,日本丰田汽车宣布将投资350亿美元,在2030年前生产30款不同型号的纯电动汽车。日产汽车也在11月承诺在2030年底前投入近180亿美元。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预计以下11款电动车型将成为全球热门产品,甚至有机会挑战特斯拉的霸主地位。 福特汽车 F-150 Lightning 电动皮卡F-150 Lightning将在2022年春季上市,福特汽车希望通过该车型在电动皮卡市场获得一个稳定的立足点。 作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车型,福特的F-150系列已经常年霸占美国最畅销的汽车。依托着这种无与伦比的受欢迎程度,Lightning成为有史以来市场上最令人期待的车辆之一。 F-150 Lightning起步价接近4万美元,使用增程电池后将能行驶300英里,达到563马力。去年12月初,公司首席执行官Jim Farley告诉媒体,由于需求过剩,福特在首批20万份订单后不得不停止预订。 特斯拉 Cybertruck 特斯拉创始人兼CEO、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称,他从电影《银翼杀手》和《007之海底城》得到了灵感,造就了Cybertruck的未来主义外观。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1-19 12:20 工业设计师Jerrick Chow设计了一款可以在城市内行驶,也可以户外露营的电动皮卡——Anyroad,这款车的设计是为了帮助用户在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享受户外越野生活。 Anyroad沿袭了Canoo电动皮卡的模块化设计,集城市汽车、运动休闲车和现代皮卡的功能于一身。整车分为前面的汽车和后面的可折叠帐篷两部分,可折叠帐篷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组合或拆卸。 车身分离后,Anyroad变成一个小型皮卡和一个小型两轮车。车尾的电动折叠尾门自动上翻后,小皮卡就独立出来,可用于日常代步,也可以载货使用。 与后面的两轮帐篷组合后,Anyroad就成了一款露营车。露营时,后方的两轮帐篷可以与汽车组合为一体,也可以通过折叠支架固定。打开帐篷的升顶结构,可以看到内部配有一张供休息使用的床,可通过尾部爬梯上下。帐篷前面可以存放折叠桌,作为旅行餐桌使用,两侧还设有储存空间,用于存放旅行用品。 车灯设计也是Anyroad的一个亮点。为方便日常使用,Anyroad的前大灯可以从汽车前部分离,作为日常手电筒或落地灯使用,这极大的方便了户外照明。 目前,这款Anyroad电动皮卡尚处于概念阶段,不过以当前的制造技术,这款皮卡距离上市也只是时间问题。那么,这款电动皮车上市后,你会开着它去体验露营生活吗?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1-11 13:15 多年来,苹果一直在研发电动汽车。迄今为止,苹果尚未确认该车的存在,但关于Titian项目的报道自2014年以来一直没有断过。2018年,苹果在美加州车管所注册了27辆自动驾驶汽车后不再有合理的推诿。无论这辆车是否曾经见光,一辆苹果汽车显然正在酝酿之中。 近四年后,苹果仍未分享任何有关其电动汽车项目的官方信息。我们仍处于黑暗之中。但现在,Vanarama通过利用网上的各种专利制作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苹果汽车3D模型。 苹果汽车3D模型试图预测未来 虽然苹果不像以前那样善于保密,但电动汽车的发布可能至少让我们需要等上三年时间,甚至更久。很有可能连苹果都不知道最终产品会是什么样子。 而Vanarama创作的苹果汽车渲染图显然有从特斯拉的Cybertruck获得了一些灵感。不过它没有即将到来的Cybertruck那么有棱有角。 当你旋转这个模型时,你可以看到Vanarama在设计这个模型时借鉴的所有专利。从汽车顶部开始,我们看到无柱结构(专利号US10309132B1),包括挡风玻璃、窗户和天窗。这应该会限制进入或离开苹果汽车时的障碍物。我们还可以看到自适应车门(专利号:US10384519B1),它的车窗呈扇形,应该能让人更容易进出车内。 Vanarama还为外观增加了一些额外的亮点,比如其网状格栅借鉴了Mac Pro的设计、可伸缩的门把手看起来像iPhone的侧面按钮、首次出现在iPhone 4上的磨砂白色饰面。这些则都跟专利无关。 窥视汽车内部 汽车内饰部分同样也在试图将各项专利组合成一个有凝聚力的设计。 首先,可以看到一个可定制的仪表盘(专利号:EP2581248B1)。驾驶员将能以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安排控制。另还有无缝显示器(专利号US20200214148A1),它可以延伸到仪表板和中控台的长度。此外,还有一个内置于方向盘的智能自动助理(专利号JP2020173835A)。即使跟令人难以置信的先进现代汽车的选择相比,它看起来也像是科幻电影中的东西。 有可能2022年到来时,苹果对Titan项目不会带来任何消息。在此期间,人们将不得不依靠像这样有趣的预测来渡过。 出处:cnBeta.com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1-09 17:31 起亚将在11月广州车展期间带来全新纯电动SUV——EV6以及EV6 GT。新车基于现代起亚E-GMP平台打造,整体外观造型具有很强的跨界风格。新车车身长度与轴距均超大众ID.4X,对应车内空间更大。动力上,该车提供标准续航与长续航版本可选,其中长续航两驱版本车型续航里程达600km。此外,EV6 GT版本车型升级了外观套件、科技配置与动力性能等,零至百公里加速时间最快仅需3.5秒。 起亚EV6外观采用最新家族设计语言,整体造型前卫时尚。内饰方面,新车配备多功能方向盘、搭配旋钮式换挡机构,车内科技感十足。此外,新车还配备12英寸曲面大屏,屏内集成Kia Connect(起亚互联)系统,支持起亚实时服务和在线OTA升级功能。此外,新车还配备了AR-HUD实景抬头显示功能。 起亚EV6整体尺寸相比同级别车型更占优,其2,900mm的轴距可媲美多数中型SUV。动力方面,新车搭载77.4kWh电池组的EV6长续航两驱版本,最大功率为168kW,续航里程达600km,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本最大功率239kW,百公里加速仅需5.2秒。 EV6标准续航版本车型搭载58kWh的电池组,两驱版本车型搭载125kW的后驱动电机,全轮驱动版本车型搭载前后双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73kW,零百加速6.2秒。EV6 GT全轮驱动车型搭载最大功率为430kW的双电机,百公里加速仅需3.5秒。此外,新车还支持400V和800V直流快充,以及提供反向为车载电器充电功能。 撰文:徐磊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05-06 18:19 如果说2020年以来创投圈有哪些长盛不衰、“越挫越勇”的热门话题,应该就属造车和SPAC了。要是造车和SPAC这两大财富密码结合到一起,碰撞出来的冲击波威力就更大了。 2020下半年以来,一波造车新势力扎堆通过SPAC上市,比如Lordstown Motors、Fisker、Nikola等等,一度把饼画得又大又圆,似乎人类的科幻梦想马上就要实现。几个月过去,这些公司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实绩,股价一直处于下跌状态。最近,又有一家造车公司引发了一场啼笑皆非的巨大争议——电动车厂商Canoo。 Canoo的前身Evelozcity,由Stefan Krause和Ulrich Kranz创立。两人职业生涯都颇为辉煌:Krause曾担任宝马和德意志银行首席财务官,Kranz则更是在汽车界赫赫有名,为宝马开发了Z3、首款SUV X5,并且领导了MINI的复兴、创立纯电动产品线i系列。两人还都曾服务于法拉第未来,Krause是CFO,Kranz是CTO。 两人就任时间都不超过半年,就与法拉第未来裂穴,这又是另外一个大瓜了。 2019年,创始人及CEO Krause被妻子起诉,在工作中有歧视、骚扰等行为,卸任CEO并离开Canoo,由Kranz接替其位置,直至今天。Canoo的投资人Tony Aquila在公司完成并购上市前夕加入,担任执行董事长一职。 图源:canoo.com   你看这饼,又大又圆 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讨论,通常要么是“苏格拉底”的,要么是“反苏格拉底”的。 在造车界也是一样。如今的造车新势力讲故事,要么是“特斯拉”的,要么是“反特斯拉”的。而Canoo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讲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故事,为资本市场摊了一张非常有吸引力的“饼”。 Canoo最显著的独特之处就是它的产品外观。不同于许多车企追求的流线型、科技感,Canoo的车长得像胖胖的面包。尤其是Canoo大力鼓吹的乘用车,因为内部极大的使用空间,被称为“后SUV的革命性体验”、“车轮上的loft”。消费者还可以自由定制车辆的外观喷漆和内部的设备。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04-12 11:23 国外初创公司“Aptera”就推出了这样一款车,没有超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可单凭超“酷”外观和“永不充电”这两点,就足够引人注目。 并且,人家玩电动车的时间,比特斯拉早了七年。 说到这,相信有人会问:不是初创公司吗,咋会比特斯拉早呢?咳咳,极果君没犯糊涂,其实,Aptera算是“死而复生”…… 且听极果君道来。 2015年,Aptera成立了,当时公司两位创始人——steve Fambro和Chris Anthony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他们想生产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车较轻,只有3个轮子,车顶有太阳能电板收集太阳能,为汽车提供动力。 请记住,在2005年,电池技术并没有现在这样先进,一些充电基础设施基本上不存在!也就是说,在当时到处都是燃油suv的世界里,Aptera对车的设想非常超前。 正因如此,Aptera之后赢得了一些科技公司的支持,例如谷歌就通过其慈善机构为它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的资助。 当两位创始人拿了钱要开始大展拳脚时,董事会却花了“一大笔钱”招了一位名叫Paul Wilbur的新首席执行官。而steve Fambro的权力被削弱了。 更意外的是,新领导上任后不久,美国能源部拒绝了Aptera的先进技术汽车制造(ATVM)贷款项目申请。理由是,当时电动汽车更多被视为科学实验,而不是经过验证后的产品,它们不太信任Aptera 这样的小初创公司能做好这件事。 后来,在Paul Wilbur努力下,2009年10月,美国能源部终于同意将三轮车纳入ATVM项目。 2011年,Aptera获得美国能源部1.5亿美元的承诺,但条件是这家初创公司必须在私人市场筹集到8000万美元。对于一家汽车初创企业来说,这非常困难,再加上当时通用汽车等巨头破产,私人融资环境变得更加不容乐观。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04-01 22:10 电动汽车靠什么补能?充电?还是换电? 也有一些人坚信,用太阳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才是未来。 网友想象中的特斯拉太阳能充电 最近,美国加州初创公司Humble Motors推出了一款纯电动SUV Humble One。 这款5米长的SUV,安装了7.6平方米的太阳能板,每天最多可以增加96公里续航里程。 为了容纳更多太阳能板,Humble One不仅充分利用了车顶、窗户、侧门,还设计了可折叠的太阳能翼板。 Humble One起售价为10.9万美元,预计要到2025年交付。 一直以来,车企都在尝试用太阳能为汽车补能。 早在2012年,丰田就在普锐斯顶配车顶搭载了京瓷代工的太阳能板,但是因为面积太小,光电转换效率太低,这块太阳能板主要用来为车载通风系统供电,在高温天降低车内温度,并不能为动力电池充电。 2020款现代索纳塔也在车顶放置了太阳能板,而且可以为动力电池充电,但这套太阳能充电系统平均每天只能充电6小时,预计每年能为车辆增加1300公里的续航里程,平均每天才3.5公里左右。 由此可见,要用太阳能为车辆补能,至少先要解决两个问题,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尽可能增加太阳能板面积。 丰田就试过双管齐下。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03-28 13:27 加州是特斯拉、Lucid、Fisker和Faraday Future等几家知名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所在地。不过,总部位于加州的Humble Motors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其带来了One全电动SUV。据Humble介绍,One是世界上第一款太阳能驱动的SUV。 Humble Motors创始人Dima Steesy表示:”我们认为太阳能是移动的未来,太阳能驱动的电动汽车是解决交通生态系统碳中和的下一步。Humble One标配了超过80平方英尺的光伏太阳能屋顶板,以捕捉阳光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能源。当然,在车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并不是第一次,之前卡玛Revero汽车甚至新的现代索纳塔都采用类似设计。此外,太阳能车顶也是奇特的Aptera三轮电动车主要驱动力。 但在这些车辆中–除了Aptera主要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为电池充电外,太阳能车顶是为车辆辅助设备进行涓滴充电的。在Humble One中,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能量足以每天产生60英里全电动续航里程,足以满足大多数城市和短途公路通勤。 我们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工作的,Humble也没有提到Humble One的动力系统和电池组。Humble确实提到了One的长度为198英寸(比新款丰田卡罗拉略长),重量约为4000磅(约1800公斤),比特斯拉的Cybertruck轻1500磅。 另外,Humble表示,One是一款四座SUV,构造上也是尽可能的轻。该公司已经收到了高达2000多万美元的One电动SUV预订,不过,Humble One目前售价10.9万美起,你需要等到2024年初才能拿到车。 编译:cnBeta.com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02-25 16:26 小牛电动作为两轮智能电动车的头部品牌,从诞生开始就走上了与传统电动车与众不同的道路,主打科技和智能,赢得了国内一大批年轻粉丝。最近,小牛曝光了一款新型的电动四轮车-NIU 4 FUN。 这款新车是一款四座双开门的小型电动车,车长3200mm,轴距2010mm,设计灵感来自旗下的GOVA G3的头灯,前脸采用了圆润几何图形,配合参数化设计,整体简洁科技。车身侧面造型起源于UQi+车身外饰壳体,强有力的转折线条凸显车身现代产品感。 内饰方面,NIU 4 FUN表里如一,沿用了圆润产品设计风格。与IP融为一体的驾驶仪表,突显出驾驶者的掌控地位。仪表盘采用了主副双屏设计,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互联网触控体验。 一体式前排座椅及环绕式后排座椅在营造简洁未来的设计感,同时弱化了AB柱等内饰部件。让驾驶员的视野更加宽阔。虽然属于小型电动车级别,但是内部乘坐空间还是十分宽裕的。 大家可能关心的就是续航了,这款车动力参数还未公布,但据了解,这款车电动车搭载的是60KW的大容量锂电池,并且配有电池预热智能管理系统,冬季续航里程可达300km,夏季续航可达400km.城市代步足够用了! NIU 4 FUN的初心是改变现代人的出行,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也年轻人提供更多的绿色出行工具。目前小牛NIU 4FUN还是概念车状态,不过不用多久就会量产上市,值得期待! 各位,你对小牛的这款车NIU 4 FUN电动车怎么看呢?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02-21 13:53 2021年2月21日讯,英国电动汽车制造商Arrival日前宣布,公司正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CIIG Merger Corp(CIIC.US)进行合并。 合并后的公司Arrival Group将成为一家公开上市的公司,以新的股票代号“ ARVL”在纳斯达克上市。Arrival估值达到54亿美元。 Arrival通过公共股本(PIPE)获得了4亿美元的私人投资,投资者包括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Wellington Management、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 Energy Transition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02-07 23:58 历史的车轮正在从传统能源时代向新能源时代飞奔。造车这个大事,有头有脸的公司都不想错过。 比如苹果。它的造车,开场即顶流,一举一动都让业界和媒体为之侧目。 苹果汽车假想图 最近苹果为造车业务寻找合伙人的新闻甚是热闹。有报道称,苹果与现代汽车的谈判暂停了,因为现代的高管们认为,贴上苹果“代工厂”的标签,无益于集团打造高端品牌形象。 不入现代眼的代工生意,却被苹果的老合作伙伴富士康视为绝佳的“升级”机会。 造车,郭台铭和富士康也不想错过。这个“代工之王”正在加速布局汽车制造的产能。 过去一个月,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重磅消息频频见诸媒体:它先是给已处于停摆状态的拜腾输血,随后又与吉利宣布以50:50成立合资公司,用于“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紧接着,汽车领域的老将——蔚来汽车前执行副总裁郑显聪加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担任其电动汽车平台首席执行官。 此外,在吉利与FF(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的合作官宣中,也出现了富士康的身影。 数位业内人士向全天候科技提到,富士康的诸多举动实际上都是在向苹果“示好”。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分析,富士康作为为苹果手机代工多年的老伙伴,将来也想在汽车领域与苹果继续合作,但没有汽车代工经验成为其致命短板。“所以它要找(拜腾),不管赚不赚钱,先找一个练练手。” 富士康布局造车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那一年,富士康买下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厂之一的台湾安泰电业,开始制造电瓶线、倒车雷达及智能设备等车用电子用品。这被外界视为其切入汽车领域的起点。 台湾北极星研究院院长梁国元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富士康的智能手机业务利润率不高,所以一直希望能入局附加值更高的业务,电动汽车是一个理想的候选。 对于富士康来说,苹果造车带来了一个绝佳的“上车”机会。 据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的预测,苹果造车的路径是这样的:依赖现有汽车制造商的资源,将把零部件制造和组装外包给传统汽车制造商,而苹果自身则会专注于自动驾驶、电池技术、产品设计等方面。 富士康和苹果彼此相熟,有过很多交集。但在新能源这个火热的新赛道中,富士康却没有第一时间得到老搭档的眷顾。苹果还在筛选代工伙伴。 多年前,马斯克曾对媒体直言,“与手机与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02-03 12:04 刚提了辆21款model3标续,model3,作为楼主的第一辆电车,整体感觉瑕不掩瑜,物有所值。电动车,有属于自己的私桩,还是很香的。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家充,仅靠外围充电站,我想即使在北上广深超充遍布的大城市,体验性也是大打折扣,更别提楼主所在的八线小城市。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为此,安装家充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楼主在网上翻阅了不少资料,也看了大量同学帖子,特别是自己实际安装中遇到不少问题,也走了一段弯路,特将心路历程和感受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到大家一点实用性建议 一、家用桩的技术分类:按电压等级分为 380V和220v。 1、380V家桩:380V ,实际上是3相电,有3根火线接入,按初中物理公式(功率=电压*电流),220*3*16=11KW,换算到model3车上约80公里/每小时,按车辆充满420公里续航计算,完全充满约6小时(后期涓流充电慢)。特斯拉官方加8000的桩就是采用此种形式。   2、220V家桩:单相电,常见家用桩可最大支持7Kw(32A),即220*32=7kw,换算到model3车上约50公里/每小时,完全充满约9小时,但一般充电时会留有余量,1个晚上的时间足够。 3、随车充:这种实际上就是桩的简易便携版,一个带枪的充电接头,一般为200v,常规支持(8、10、16 A)手动调节,16A每小时可充约25公里,主要作为外出临时补电用,可接居民普通空调插座。特斯拉官方也有随车充,2500。但这其中有个特例,如特斯拉欧标原装随车充及某鱼上的特斯拉车友会定制随车充,加个转换接头,即可支持380v 16a或220V 32A充电,这种速率完全可做为主充电设备来使用。但一般需要外加个充电防护箱,毕竟转接头直接放在室外不太安全,外人可轻易直接带走。   三、第三方桩的功能要求 第三方充电桩,也是此文的重点,现在市场上第三方充电桩种类繁多,鱼龙混杂,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楼主虽然以身试桩,也只接触到3、4种类型,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类型,欢迎大家来补充完善,方便更多同学选购。 楼主认为,安装第三方充电桩,除了省钱外,首先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稳定性。即设备要能持续稳定工作、不断流、功率稳定,质量要可靠。据网上同学反映,部分桩存在会时充时断等问题。这个应该是硬件元器件的质量问题。 二是兼容性。能与特斯拉车型能够完美适配,毕竟特斯拉车型OTA升级是常态。个人理解,虽然充电桩硬件要求不高,但软件上需要桩和车辆进行充电协议适配,部分第三方桩存在兼容性问题。本人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不少坎坷,从不能充电到只能最大支持16A充电,反反复复,折腾了一个多星期,才最终搞定。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