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i8曝光了!“碳化硅电机”能否和特斯拉争高下?
一、家族设计再进化:大屏 + 模块化布局的实用哲学
当理想 i8 的内饰谍照流出,我的第一反应是 “理想果然把‘实用主义’刻进了 DNA” 。延续理想 MEGA 的家族设计, 大尺寸联屏(中控屏 + 副驾屏) 依然是视觉焦点,但这次的细节调整值得玩味。
副仪表台采用 桥鞍式悬浮设计 ,下方掏空的储物空间目测能轻松放下 2 个保温杯,配合 对开式中央扶手箱 ,这种 “空间榨取术” 完美契合家庭用户需求。虽然谍照中未露出手机无线充电面板,但以理想的调性,大概率会标配 风冷散热式无线充 ,避免手机过热的尴尬。
对比理想其他车型:
车型 | 中控屏尺寸 | 储物空间设计 | 座椅布局 |
理想 i8 | 未公布 | 桥鞍式悬浮 + 对开扶手箱 | 三排六座 |
理想 L9 | 15.7 英寸 | 常规分层设计 | 六座 |
理想 MEGA | 15.6 英寸 | 隐藏式杯架 + 侧滑储物格 | 四座 / 六座 |
二、座椅设计玄机:六座布局的 “空间博弈”
理想 i8 的 第二排独立座椅 是这次谍照的最大亮点。带扶手和侧方储物槽的设计,既保证了舒适性,又提供了随手放置手机、钥匙的空间。但 安全带固定在 B 柱 这一细节,暗示其座椅 不支持向后旋转 ,这或许是为了平衡安全性与空间灵活性。
作为对比, 特斯拉 Model X 的六座版虽支持座椅旋转,但在碰撞测试中后排乘客保护得分偏低。理想显然选择了 “安全优先” 的策略 —— 毕竟家庭用户对安全的敏感度远高于科技尝鲜者。
个人观点:理想 i8 的座椅设计,本质是 “需求优先级排序” 的结果。牺牲部分娱乐属性,换取更可靠的安全防护,这种取舍很符合理想 “奶爸车” 的定位。
三、外观与尺寸:纯电平台的 “形态革命”
从申报图来看,理想 i8 的外观彻底摆脱了增程车型的影子。 星环灯 + 隆起的前机舱盖 ,既有 MEGA 的未来感,又通过 短前悬设计 优化了车内空间。但取消前备厢的操作,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 毕竟 Model X 的 “前备厢冷藏功能” 可是不少用户的心头好。
尺寸对比:
车型 | 长度 (mm) | 轴距 (mm) | 风阻系数 |
理想 i8 | 5085 | 3050 | 未公布 |
理想 L8 | 5080 | 3005 | 0.29Cd |
特斯拉 Model X | 5037 | 2965 | 0.24Cd |
虽然轴距比理想 L8 多出 45mm,但受限于纯电平台的电池布局,实际车内纵向空间优势可能并不明显。不过, 空气悬架 的加入,让 i8 能在高速降低车身减少风阻,在烂路提升通过性,这种 “自适应形态” 才是纯电平台的真正潜力所在。
四、动力与技术:5C 超充背后的 “补能焦虑战”
理想 i8 的 双电机四驱系统 (400kW 总功率)和 5C 三元锂电池 ,表面看是参数升级,实则暗藏 “补能生态” 的野心。5C 意味着 12 分钟充电 500 公里 ,但前提是理想必须兑现 2500 座 5C 超充站 的建设承诺 —— 这才是 i8 成败的关键。
技术对比:
技术指标 | 理想 i8 | 竞品(蔚来 ES8) |
充电速度 | 5C(12 分钟 500km) | 4C(30 分钟 80%) |
电机技术 | 自研碳化硅 | 永磁同步 |
智驾硬件 | ATL 激光雷达 | 蔚来 Aquila |
理想的 自研碳化硅驱动电机 ,能将电驱系统效
率提升至 92%,配合 全域 800V 高压平台 ,在补能效率上已经超越多数竞品。但在智驾领域,仅靠 ATL 激光雷达,能否抗衡蔚来的 NAD 系统 ,仍是未知数。
结语:理想 i8 的 “纯电答卷” 能打几分?
从内饰到动力,理想 i8 展现出的是 “稳扎稳打” 的转型策略 —— 不盲目追求极致科技,而是聚焦家庭用户最核心的需求: 空间、安全、补能 。这种务实的打法,或许无法像小米 SU7 那样引爆话题,但却可能在 “纯电 SUV 红海” 中撕开一道独特的口子。
至于最终市场表现?答案或许藏在 2500 座超充站的建设进度里,藏在用户对纯电理想的信任度中。这场 “补能焦虑战”,理想已经亮出了底牌,接下来就看同行如何接招了。
出处:头条号 @一勺腰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