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022-04-14 09:42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制造行业的焦点,各大品牌都在集中精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以美国特斯拉、中国比亚迪为首的电动汽车品牌开始对传统燃油车型展开围剿。无论是日系还是国产燃油车型,销量纷纷“腰斩”。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比亚迪以104338辆月销斩获第三名,新能源第一名。而蔚来、理想、哪吒、小鹏等造车新势力3月份销量同样是稳步提升,新能源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总是离不开一些争议,比如续航问题、电池安全性问题、耐用性问题、环保问题等等。目前各大厂家都在尽全力解决这些痛点,而丰田在冬奥会期间提供的氢燃料电动车型又让我们见识到了新能源的另一种形式。 这台服务于冬奥会的丰田Mirai采用的就是氢燃料电池,不过它的局限依旧有很多,最让人头痛的就是空间问题,由于燃料罐体积庞大,占据了很大车内空间,比如这台丰田Mirai虽然有着亚洲龙的体型,但乘坐空间不如卡罗拉。 那有没有更好的新能源方案呢?今天介绍的这款划时代的纯太阳能汽车或许就是一个新设想,这款车是由天津阿尔特汽车牵头,由42家天津的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开发,性能可谓全球领先! 先看看这款天津号的整体参数:新车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080/1770/1811mm,轴距2850mm,车长近1.5倍于五菱宏光MINIEV,大家自行脑补!综合续航74.8公里,基本能够满足城区上下班代步里程。日发电量7.6KW/h(晴天状态下),最高时速79.2KM/h,太阳能电池光转化率为31%。 新车配备了非常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超声波雷达等多种感应探测设备来实现更精准的道路识别,与华为的自动驾驶路线非常相似。 新车的太阳能装置采用非常先进的空间站技术,太阳能转化电能的效率非常高,并且有着轻质量、可伸缩折叠。光照充足的晴天,发电量为7.6度,续航75公里,能够满足城市上班的里程需求,即使在阴雨天气,续航也能保证50公里,满足短途行驶也没什么问题。 目前,这款天津号还处在试验车阶段,随着技术、研发的进一步深入,新车在续航、充电、车辆参数上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相信量产车型很快就要和我们见面的,真的蛮期待的,大家猜猜这款车上市会卖什么价格呢? 出处:头条号 @車有志
Category: 技术
电动志技术频道,发布电动汽车相关的技术消息、电池新支持、充电新技术、充电桩及汽车研发新技术等。
📅Published: 2022-04-07 15:44 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速度比预期的快很多,这引发了电动汽车电池研发的空前盛况,电池技术日新月异,可是无论电池技术多么的先进,电池的衰减都不可避免。 最近,科学家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导致的衰减又有了新的发现,一个既简单合理但又非常难以确定的衰减原因在科学家努力了很长时间以后终于被发现了,这进一步加深了对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理解,为设计出更好的寿命更长的锂离子电池做出重要贡献。 影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因素很多:充电次数、放电深度、过充、过放、过冷、过热、电极材料、电解液等等。 其中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嵌入与脱嵌都会对电极材料产生机械力,电极材料的膨胀与收缩次数的增多,导致电极材料出现裂纹,而这正是电池性能急速下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也是学术界普遍的共识,机械力应变会影响电池的寿命。 在科技还不如现在那么发达的以前,想观察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导致机械应变很困难,但是科学家还是有办法,那就是用手拆,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对不同的充放次数分别进行拆解再观察,看到了电池随着充放次数的增加,电极材料逐渐出现裂纹。 随着科技的发展,检测手段的进步,显微镜的应用使得科学家能更清楚地观察到电极裂纹的产生大概是在进行了多少次充放电循环后开始发生的,但是依然还是使用手拆的方式将电池进行拆解再用显微镜观察。 通过手拆的方式来观察电池,会破坏电池的结构,因此,科学家仅仅只能确认电极的裂纹会影响电池的寿命,无法进一步知道这种裂纹对电池的其余部分产生其他什么样的影响。 电池充放次数的增多会加剧衰减的过程,科学家相信裂纹的产生肯定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只是苦于检测手段的落后,一直无法得知是什么反应。 随着扫描透射电镜高分辨率X射线技术的发展,对电池充放过程产生的机械应变的了解也越来越清晰,科学家迫切的需要观察到完整的电池进行充放电后,电池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即进行电池原位观察。 可喜的是,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这点了。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研究人员另辟蹊径,使用同步加速器设施的生物成像和插入设备光束线(BMIT)设施对完整的电池充放过程进行CT扫描,观察到了裂纹产生后的连锁反应,这个反应很合理,但是一直都无法确认,第一次被这个科研团队发现了。 他们用三元锂电池来进行研究,三个三元锂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不同,分别是3887次、3675次和1550次,同时用新的三元锂电池来做对照。 当对这些电池进行原位CT扫描后,他们发现随着电池的充放循环次数增多,电池中的微裂纹越来越严重,而电池中的电解液则被吸入到裂纹之间的空隙中,这导致了电池内部电解液的减少。 电解液的消耗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因为电池的电解液不足,电池可能会立即停止工作。 这解释了为什么之前观察到从裂纹开始产生的循环数开始,电池的衰减在急剧的发生。由于之前的研究是使用手拆的方式进行观察,电池拆解后结构被破坏,即使看到了裂纹中有电解液,也无法得知是不是由于拆解污染造成的。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很容易理解么?裂纹有空隙,进电解液很正常。不用说,科学家也知道。但是科学是讲究证据的,即使很合理,没有真正观察到就无法下结论。
📅Published: 2022-03-28 19:44 2022年3月25至27日,召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本届大会论坛,多家企业领导者以及电动车行业众多明星企业和代表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言论,其中不泛关于行业、产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众多演讲,而在本次论坛中,“宁王”作为电动车行业锂离子电池的龙头企业,官宣了一则消息,又迅速引发了行业的震颤。 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 在3月26日下午,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先生在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为主题展开演讲中,正式官宣了通过不断技术迭代,推出了第三代CTP(Cell to PAC)技术,内部称其为麒麟电池;在针对麒麟电池的透露中,吴凯先生讲到, 目前电池行业,在能量密度方面,每家企业都做出不同的策略和办法,来帮助电池提升能量密度,从而提升续航里程,吴凯先生表示,麒麟电池系统重量、能量密度以及提及能量密度均继续领先行业最高水平,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较于4680(特斯拉下一代圆柱电芯)系统提升13%。 先姑且不谈麒麟电池,我们重新回顾一下4680电池,此前笔者着重针对4680电芯做过介绍,4680电芯,相较于目前特斯拉采用的2170电池,无论是在长度和直径上,均有所提升,在体积上,很像我们常见的5号电池晋升为1号电池,由于单体电芯的增加,使得单体电池能量固然会有提升,而更大的电芯在排列组装中,更能节省空间占用,在整体电池包上,也能起到非常显著的电量提升,可以让特斯拉车型在续航上有所提升,关于4680电池系统,想要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后文链接了解详情。(汽场文章链接) 麒麟电池的优点 根据目前消息所知,麒麟电池在811(正极材料配比)三元锂电池上,实现无热扩散技术,811电池命名方式和523电池一致,均为正极材料配比所得,三元锂电池中,正极材料采用镍钴锰三元,不同的元素在携带锂离子数量上亦有差别,而不同材料可以综合电池的平衡,所以会有不同配比导致不同版本电池,811电池是目前行业主流电池配比,能量密度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宁德时代在2020年9月份率先在旗下811电池产品上实现无热扩散技术量产以后,带动整个行业技术变化,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成为行业主流,关于无热扩散技术,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0年5月份颁布的GB 18384-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规定,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5分钟内不起或不爆炸,为成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关于此类要求,宁德时代也有相关发表,认为国家强制眼球为最低门槛级要求,企业应以不发生热扩散为设计标准,并且目前行业众多优势企业已经主动作为,实现电池系统不热扩散目标,并且在对热扩散要求日益提高。 三元锂电池,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在安全维度上,的确存在劣势,但根据目前众多企业在积极对三元锂电池安全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已经研发出多种可以抑制三元锂电池安全问题的技术,无论是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管理系统,还是各家企业的BMS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热失控系统等多维度的安全保障,均是为了让三元锂电池在能够解决能量密度的基础上,将安全性能提升,目前三元锂电池的表现也是行业内有目共睹。 能量密度为何影响续航? 在安全问题解决以后,更重要的就是提升能量密度,来提升续航里程。 续航里程其实在汽车上有非常明确的公式计算:续航=电池电量/电耗,而电动车的常见电耗采用kwh/100km来计算,电动车表显看到的的数据20kwh/100km就是电耗;想要提升电动车续航里程,要么提升电池电量, 要么降低电动车电耗。
📅Published: 2022-03-28 12:12 特斯拉使用激光束清除驾驶员视线中的碎片的挡风玻璃刮水器的专利近期已经由美国专利局公布,特斯拉是于 2019 年 5 月提交了该专利申请,最终于 2021 年底获得授权,不过现在美国专利局公布了该专利,使其更加公开可见。 长期以来,特斯拉一直对一些非常疯狂设计和革命性的汽车创意感兴趣,多年来,特斯拉已经研究了几种不同的挡风玻璃雨刷设计和想法,从用于下一代跑车roadster的单雨刷系统(利用电磁线性致动器去除挡风玻璃的水分)到Cybertruck 皮卡上的巨大雨刷,甚至到最后完全没有雨刷… “对车辆和光伏组件中的玻璃制品上积聚的物品进行脉冲激光清洁”的专利,特斯拉最初于 2019 年 5 月提交申请,按照美国专利局公布的说法,如果他们最终不授予该专利,公众也仍然可以从这项专利中学习,或许还可以开发另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系统。 虽然我们还不知道特斯拉对激光挡风玻璃雨刷器的应用有什么计划,但专利中的插图似乎确实展示了 Model S
📅Published: 2022-03-04 10:14 同样是纯电动汽车,只有小鹏P7和特斯拉的前机舱中间有个坑能放行李,但是特斯拉前机舱坑明显大很多,其他纯电动汽车前机舱都是有设备的,有的设备很小,很浪费空间,但也是占用着全部机舱。为什么特斯拉能把设备分散放置进前机舱空间,而绝大多数国产纯电动车就不能呢? 这其中不得不说到特斯拉的设计理念:因为特斯拉不是纯家用车,与是否是纯电平台无关。 设计前备舱,主要为了让汽车拥有一个相对协调的比例造型。这种审美来自燃油车的长期养成—引擎舱越长越大,姿态越优美,定位越高级。比如Mustang 2.3T限量版和宝马Z4 电气化之后,更小引擎有更大自由,选择不同的排布方式。为了延续燃油车时代的优美传统,以前备舱代替引擎舱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换句话说,这类车型都不太追求极致空间。 特斯拉Model S、Model 3(Model Y)采用前备舱的设计,更低的车身高度,营造了跑车、运动的外观,后果是侵占乘员舱的空间,尤其是将电池布置在底盘上,后排乘客头部空间表现不好。如果提高车身高度,灵动感就会消失,Model Y看起来就特别面包。 同样的例子有很多,福特Mustang Mach E也采用了前备厢。代入Mustang,福特会认为Mustang一直以来都是后驱、PonyCar的设计风格,所以Mustang Mach E也要有这种姿态。 要让人看到Mustang Mach
📅Published: 2022-03-02 11:05 正当大多数车企还在纠结于应该在自己的产品上搭载多少颗激光雷达,多少颗毫米波雷达时,小雷通过特斯拉官网获悉,从2022年2月中旬开始,特斯拉投放在北美市场的Model S和Model X将不再配备毫米波雷达。 事实上早在2021年5月份,特斯拉发布FSD Beta v9时,就取消了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销售的Model 3和Model Y两款入门车型上所搭载的毫米波雷达,用上了一套仅由8个120万像素摄像头组成的“Tesla Visiom”视觉系统。 如今随着北美市场的Model S和Model X也不再搭载毫米波雷达,这也就意味着从此刻开始,特斯拉在北美市场上已经实现了纯视觉自动驾驶的这一愿景,正式进入了它想要的纯视觉智能驾驶时代。 坚持纯视觉的特斯拉硬刚整个行业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至今,该领域目前已经演变成了融合感知派和视觉感知派这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 除了特斯拉之外,绝大多数车企都属于融合感知派,它们往往会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重冗余感知方案。对于融合感知派成员来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已经不再是装不装的问题,而是需要装多少个的问题。 其中,小鹏汽车给旗下售价为20.53万元的小鹏P5 550P车型安装了2颗激光雷达,即将上市的上汽智己L7搭载了3颗激光雷达,本田Legend作为日本首款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更是搭载了5颗激光雷达。
📅Published: 2022-02-23 12:01 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剧,哪吒汽车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造车新势力已经扛住了一波又一波淘汰赛,成为了留在场上的优胜者。然而哪吒汽车依旧在不断改善着自己的产品,其车型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成熟。 近日,哪吒汽车官方正式宣布哪吒S历时3个月的冬季标定测试即将收官,这也意味着哪吒S正有条不紊地跨越实现量产的关键节点。 说到冬季,或许很多新能源车主,尤其是北方的用户,可以说都是有苦衷的,这个苦衷便是“续航”。而对于哪吒S而言,在极寒天气和复杂冰雪路况下,凭借着其搭载的新一代自主开发的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实测续航里程提升20%。更是在-20℃开启空调后10分钟便能达到舒适温度,表现出了过硬的品质。 那么,“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究竟是啥? 国内首个整车系统级智能热管理策略 对于其他的新能源车型,基本上是采用的传统的割裂式热管理策略,即空调、电池、座舱等热管理“各自为政”,加热管道复杂,也很容易造成热能浪费,协同效率也较为低下。 和传统的割裂式热管理策略不同的是,哪吒S所搭载的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是基于高集成水源式热泵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可将独立的各系统集成起来,从而做到尽可能小的热量浪费,极大程度地降低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电量的消耗,从而可以更好地保障续航。 同时,此种一体化的设计可将所有部件的物理部分和控制部分集中,实现管路数量降低超过40%,可靠性将随之提高50%。并且哪吒汽车将哪吒S的热泵最低工作温度降低到了-18℃,在满足舒适度的情况下,新车的冬季续航里程也提升了20%左右。 此外,该系统还可根据环境温度与电池温度自动规划热泵系统的加热程度,启用不同的加热模式。换言之,小到流量控制阀、水泵,大到空调压缩机,前端冷却模块上的散热风扇,都能实现精细化控制,保障电池、空调、电驱工作在适宜的温度。值得一提的是,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还会对整个循环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使得新车热管理效率COP高达2.0,处于行业顶尖水平。 在哪吒S历时三个月冬季标定测试中,新车在极寒条件下圆满地完成了动力输出、极寒状态下的续航能力、电动使用效率和寿命等等测试。另外哪吒S还进行了冬季极寒环境下暖气、空调的工作效率。测试时,哪吒S智能双区空调可以基于环境温度、电驱温度、电池电芯温度等状态,根据空调主/副驾目标温度和环境温度的温差,自动计算风向调节方式,能够让哪吒S在-20℃、40km/h行车过程中,10分钟车内即可达舒适温度。 作为基于全新自研平台架构——“山海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哪吒S未来将提供增程、纯电动两种版本车型。并且,凭借着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的加持,新车增程版续航里程达到1100公里,纯电版续航里程达到800公里。 哪吒自主研发的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势必将进一步强化哪吒汽车在技术方面、尤其是智能化技术方面的实力,将进一步满足日益变化的用户需求,可以说哪吒汽车时刻都保持对时代潮流的洞察和前瞻布局。 出处:头条号 @麻辣车事官号
📅Published: 2022-02-23 04:57 2022年2月22日讯,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及中国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科学家在《先进能源材料》杂志上撰文称,他们研制出了迄今世界上最小的电池,可为一粒灰尘大小的计算机供电,未来有望在物联网、微型医疗植入物、微型机器人系统和超柔性电子等领域大显身手。 电子产品一直在朝小型化迈进,小型微电子设备(如植入人体内的传感器系统)需要比一粒灰尘还小的计算机和电池。但迄今为止,缺乏可随时随地运行的电源,以及很难生产可集成的微电池这两大因素阻碍了这一趋势。 科学家们称,通过开发合适的电池或“采集”发电方法,可以为微小的亚毫米级计算机供电。但目前微型电池的生产方法与普通电池大相径庭,如拥有高能量密度的紧凑型电池(纽扣电池等)使用湿化学方法制造而成,使用这种标准技术生产的微电池可以提供良好的能量和功率密度,但其直径明显超过1平方毫米。 研究团队的目标是设计一种直径小于1平方毫米、可集成在芯片上的电池,其最小能量密度仍为100微瓦时/平方厘米。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团队在微型规模上集成了集电器和电极条——特斯拉也在大规模使用类似工艺制造其电动汽车用电池。 研究人员使用到了所谓的“瑞士卷”或“微型折纸”工艺。他们在晶圆表面连续涂覆聚合物、金属和介电材料薄层,形成具有内在张力的分层系统。薄层被剥离会释放出机械张力,随后自动弹回去卷成“瑞士卷”。因此,不需要外力就能制造出一个自卷绕圆筒式微型电池。 利用这种方法,团队制造出可以反复充电的迄今最小的微电池,其比一粒盐还小,能为世界上最小的计算机芯片供电约10个小时。而且,该方法与现有芯片制造技术兼容,能够在晶圆表面生产高通量微型电池。 研究人员称,这款微型电池有望在物联网、微型医疗植入物等领域大显身手,应用于未来的微纳电子传感器和执行器内。他们表示,这项技术仍有巨大的优化潜力,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强大的微电池。 撰文:科技日报 @刘霞
📅Published: 2022-02-19 10:56 美国 Amprius 于2022年2月16日宣布,出货第一批商业化的 450Wh/kg(1150Wh / L)锂离子电池单元,它们将被用于新一代的高空伪卫星(HAPS),这是目前可用电池中能量密度最高的锂电池。 据该公司称,这些是目前“世界最高密度”的商业化电池单元,“在先进的航空航天应用中部署颠覆性的电池单元,肯定了 Amprius 是现有最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领先供应商”。 实现这一结果的一个关键是 Amprius 的硅阳极(Si-Nanowire 平台),该公司曾在 2021 年 11 月
📅Published: 2022-02-18 11:58 如果你对即将在明年登场的特斯拉新一代 FSD 有所了解,又如何看待如今老一代的 FSD 呢? 先说结论,两代 FSD 间的差异巨大,特别是基础硬件——既无法通过简单的物理升级完成,更不用说 OTA 了。 目前这一代特斯拉 FSD(HW3.0),图像传感器为安森美的 AR0136AT,这是 2015 年的产品,像素仅有 123 万像素。
📅Published: 2022-02-16 23:51 在海外的电动车 KOL 圈子中,Model S Plaid 已经成了身份的象征。 这仿佛就像拥有一部当季最新的 iPhone 旗舰之于科技 KOL 的关系:如果连一款最能代表当下行业技术特点的车都没有的话,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懂这个行业? 而相对于传统燃油车的「旗舰」来说的话,Model S Plaid 与对应参数表现的产品来说,又太「便宜」了,这也是几乎做到人手一车的又一关键因素。 在一样的价格里,Plaid 是最快的。
📅Published: 2022-02-16 15:15 既然太阳能可以转化电能,为什么不给电动车的车顶上装上太阳能板呢?! 相信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但目前太阳能转化效率还不够高,仅车顶上这一小块面积不够满足汽车行驶的续航距离,再有就是,长期遇上阴天该怎么办? 但是,最近一家来自荷兰的初创公司LightYear推出的太阳能汽车LightYear One(光年一号)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LightYear One在最新的测试中,打破了电动汽车单次充电行驶距离的纪录,充电一次,就以85公里/小时速度连续行驶了将近9个小时,完成了惊人的725公里! 而能做到如此,可不是因为它的电池容量足够大。事实上,LightYear One的电池容量只有60kWh,相同电池容量下的特斯拉Model S 大概能跑个300多公里… LightYear One能如此持久,是因为它有另一颗能够提供源源动力的“肾”——太阳能电池板 从汽车的引擎盖、车顶到尾翼处覆盖有其获得专利的近千个手机大小的长方形黑色双曲面太阳能电池板,总面积达到了5平方米。 且每块电池板都采用独立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可以适应车顶的弯曲弧度,也考虑到了即便部分电池板被遮挡,也不会影响剩余电池板正常光伏发电。 要知道,这个提升和进步可不是突然就从天上掉下来的,原来这个初创公司的主力都是荷兰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们在2013、2015、2017三年都获得了世界太阳能汽车大赛的冠军。可以说如今的巨大进步是他们连续多年摸索每一个细节不断提升续航里程所取得的累积成就! 如今的LightYear One正是若干年来技术累积的成果,马上就要把它从赛车引入到民用的量产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