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022-04-29 11:50 吉利收购戴姆勒奔驰旗下的SMART一半的股权后,终于推出了第一辆合资汽车,这辆车起了个挺奇怪的名字,叫作「精灵#1」。 除了名字略显奇特以外,车辆的设计感也挺另类。 #1的车身尺寸为4270*1822*1636,轴距2750毫米,这是一台典型的小型SUV,车辆的设计还是走呆萌可爱的路线,车身略显低矮,离地间隙很低,很显然追求的不是通过能力而是操控品质,但操控感究竟如何还无法确定;视觉效果见仁见智,侧面和尾门看起来还不错,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有点欧拉”,车头采用了封闭式进气格栅,大灯连为一体,配合SMART的标志,怎么评价呢? 内饰部分也是“二次元”的感觉,中控台设计很简单,悬浮车机屏幕和液晶仪表盘带来一些科技感,配合D型方向盘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19.0、23.0万,这个预售价高吗? 单纯从车辆的设计感、空间水平和品牌价值而言,这个价格不低,毕竟小型SUV本就是小众车型,运动型多用途车的卖点主要是空间,其次则是高高大大的车身给人带来的安全感;所以#1就只能依靠“运动性能”来体现竞争力,客观评价其动力表现倒是能给出好评。 后置后驱 200kw/343N·m 永磁同步电机 对于一辆小型SUV而言,这个标准确实不算低了,200千瓦相当于优秀的2.0T或3.5L-V6,扭矩也与后者的标准相当;虽说比高标准2.0T差一些,可是电动机恒扭矩(起步即可爆发最大扭矩)的优势能让加速变得更快。 #1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为「6.7s」,算是小钢炮喽。 车辆使用的动力电池是三元锂,这没有什么好吐槽的,电池组容量均为66kwh,但续航里程分别为低配535公里、高配560公里;平均百公里的耗电不足15kwh,这个数据有些“保守”,以这两台的动力储备和尺寸为参考,平均耗电量能控制在12-14kwh/100km之间略有些难度,在使用冷风的时候预计难以突破500公里,使用暖风的损耗当然会更大一些,这是通病。 这台车目前并没有了解到有使用什么特殊的节能技术,比如宽裕热泵或者脉冲加热等。 综上所述,精灵#1的特点目前看来是设计足够个性,性能比较强劲,前麦弗逊、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也应当能带来不错的体验;续航里程中规中矩,配置比较丰富,如果车身能够大一些则算是性价比挺高的选项了。 反之就要能接受这种小型车的空间,至于品牌算不算卖点则见仁见智。 精灵smart并不是“奔驰汽车”,Benz梅赛德斯奔驰是戴姆勒旗下的品牌,梅赛德斯没有什么典故,只是在戴姆勒奔驰经营困难的时候,前奥匈外交官给了奔驰汽车大订单,但提出了使用其小女儿的名字给汽车命名的要求,彼时的奔驰只能接受,所以才有了这个奇怪的名字。 smart则是戴姆勒奔驰和瑞士的一个时装表制造商合资创立的品牌,也就是斯沃琪,这是个挺一般的品牌;所以精灵汽车的定位其实一直都很低,在全球三大汽车市场里只能混迹欧洲市场,而在欧洲市场里也只是“不求人、老头乐”的定位,属于欧系大洋、欧系雷丁、欧系朋克多多之类的品牌,其实挺尴尬。
Tag: 雷丁
此次,AO电动在众多款微型电动汽车中选出了5款性价比较高、售后服务较好的车型,让消费者不但不用再当”剁手党”,而且还要为自己的英明决策默默地点个赞!
进入10月份以来陆续有5家汽车大佬爆出电动SUV计划,其中北汽和江淮表示新车将在2016年上市,而捷豹、三菱和奥迪则发布了概念车型及相关规划。5家汽车大佬刚喊完话,微型低速电动车品牌就又领先了一步,先是陆地方舟于10月15日发布了SUV车型的升级版V5S,紧接着雷丁于10月17日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SUV车型S50。
在提倡绿色出行的今天,电动车的发展也越发受到国人的关注,对于定位于高端自主电动车品牌的雷丁来说,推出旗下首款电动SUV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至于新车的表现如何,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2015年10月17日-19日,第33届中国江苏国际自行车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将于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据悉,在本次展会中,雷丁除了会展出其旗下D50、V60、D70和D70i之外,还将推出首款电动SUV车型S50。
从新意出发,众多款微型电动汽车中的5款最适合做婚车的微型电动汽车,为消费者提供另类婚车方案,大多造型时尚,在内部空间方面,作为婚车的车型大多选用空间较大的,方便亲友乘坐。
传统汽车市场整体持续低迷,而微型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强劲,销售持续上涨。预计2015年销量将突破60万辆,增长超过50%。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单从名字上看就知道,这是呼吁说别开车了,为环保做点贡献,但电动汽车要表示不服了,节能环保,让燃油车退下就好了。电动汽车在节能降耗方面确实优于燃油车,那么钟意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是否知道什么样的车能耗最低?
截至到目前,知豆、力帆、雷丁、御捷、陆地方舟等已先后推出相关车型,在增配智能科技应用之外,还在加快相关应用的自主或联合研发。
对微型低速电动汽车的争议焦点,主要还是围绕生产和使用两个方面。生产层面主要是产品自身的工艺性能方面的问题;使用层面则是上路行驶不规范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等。
随着互联网及传统车企的加入,智能化技术应用在微型电动车领域被广泛采用,2015年上市的新车当中,智能科技成为多数车型的标配。甚至有专家认为,智能化将最先在微型纯电动汽车身上实现。那么经过半年多的发展,目前有哪些微型低速电动车在智能技术方面做的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