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特斯拉Model Y官降的新闻成了国内汽车圈关注的焦点。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在车快评看来很重要的…
Tag: 纯电动
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异常火热,尤其是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更是激发了许多人的购车热情。根据当前的情况来看,以旧…
📅Published: 2024-11-15 19:01 [2024广州车展] 11月15日,2024广州车展拉开帷幕,广汽埃安AION UT首次亮相。作为广汽埃安第三款全球车型,AION UT定位为纯电动小型车,预计售价在10万元左右。未来AION UT也会进入欧洲等海外市场进行销售。 广汽埃安AION UT亮相广州车展 外观方面,AION UT采用埃安最新全球化设计风格,整体造型较为圆润,车头配备不规则造型的大灯组。同时,该车前包围两侧设计有“田”字造型的光源,中间区域为斜向排列线条元素的通风孔。 AION UT车身侧面配备了半隐藏式车门把手,并在右前翼子板位置设计有充电接口。新车将提供不同风格的轮辋造型以及多种车身颜色,并且也有双色车身涂装选择。此外,新车在尾部侧窗位置配备有与车身同色的装饰件。 AION UT车尾造型比较平整,车顶设计有后扰流板,尾灯内部同样有“田”字造型的光源结构。同时,该车后保险杠两侧位置加入反光条。 广汽埃安AION UT申报信息 申报信息显示,AION UT长宽高分别为4270/1850/1575毫米,轴距为2750毫米,整体尺寸稍大于比亚迪海豚(长宽高4125/1770/1570毫米,轴距2700毫米)。此外,该车可选16英寸和17英寸轮辋。
在新能源大军里,实力强不一定能卖得好,但卖得好的车实力肯定不会差。就比如在新能源中大型SUV这个领域,能想到的实力强…
📅Published: 2024-09-20 15:05 北京时间2024年9月20日,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下文简称为FF)第二品牌——Faraday X(简称为FX)正式发布。根据FX品牌公布的最新产品规划,先期该品牌将推出FX 5和FX 6两款车型,首款产品会在2025年底下线,其中FX 5预计售价为2万美元起(约合人民币14万元起)。根据官方信息,FF已经与4家中国一线主机厂签署协议或MOU(备忘协议),或许意味着FX品牌车型未来将以代工方式进入国内市场销售。 从产品角度来看,FX品牌第一阶段计划推出两款车型FX 5和FX 6。其中,FX 5预计售价在20000至300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14万-21万元),同时官方透露,FX 5将具有大空间和运动属性,面向主流市场。 对于第二款产品FX 6,FX品牌预计其售价将在30000至500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21万-35万元)。与FX 5有所不同,官方表示这款车将兼顾个人与家庭使用。此外,FX 5和FX 6在动力系统方面将提供增程和纯电动力可选,FX的目标是在2025年底下线首款车型。 海外媒体绘制的特斯拉入门级车型假想图(非官方)
📅Published: 2024-09-11 10:40 要说现在纯电轿车市场最热门的车型,那肯定要属小米SU7。 小米SU7不缺销量,也不缺声量。数据显示,小米SU7在7月份的销量超过了1.3万台,成为20万以上纯电动车销量的第一名。同时这款车从亮相、到上市,再到交付,都一直有着大量的争议。最大的争议点肯定是要论设计。 关于这款车,在设计上是否抄袭了保时捷,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前阵子,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怒喷小米汽车,“我直接喷一下小米,这个抄啊,真不要脸。抄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很多人不认识那个叫保时捷的车对吧?那当然保时捷怎么会难看呢?” 而对于小米SU7是否抄袭了保时捷,保时捷的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Michael Kirsch)曾回应称:“对于小米SU7和保时捷的相似之处,我认为或许是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这种高情商的回应,在当时也成为了热议的话题,保时捷中国总裁似乎没有批评小米,但是却在另一方面承认了小米和保时捷在很多地方存在相似之处。 那么对于这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小米汽车的创始人雷军是怎么说的? “我的平板里面应该有小一万张的图片,我发现,你所有的想法,这140多年都有人做过了,哪怕是特斯拉的Cybertruck,也有原型车,(小米SU7)这每一个细节我们都推敲过了,没有一个细节是抄袭的,因为这些设计师是非常CARE的,说是不是原创” 不知道大家对雷总的这些言论如何评价,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小米SU7的设计,到底是不是和保时捷类似,大家都能看到,也不需要过多去争论这个话题,作为新势力品牌的第一款车,小米SU7的设计为什么能够做到广受好评,遭到年轻人的追捧,不就是因为它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吗? 但是,为什么保时捷的高管这么大度,说小米的设计和保时捷是心有灵犀呢?主要原因还是,小米SU7的设计做的很巧妙,如果从专利角度或者从法律来说,小米SU7的设计,并没有侵权,所以即使愤怒,保时捷也对小米SU7没有办法。 小米汽车在设计上非常聪明的第一地方就是,它想办法规避了侵权的风险,怎么规避的?简单来说,它的轮廓和保时捷的车型非常类似,但是在细节方面做了区别设计。这就是雷军所说的,细节方面都不是抄袭的。 比如说,无论是前脸、侧面还是尾部,两款车的轮廓都非常相似,比如说侧面,都是溜背的车身设计,车窗的轮廓腰线的设计,都很类似,但是小米SU7是前门有钣金凹陷,保时捷Taycan是两个车门都有凹陷,侧面底部的黑色线条,保时捷是完全平直的,小米SU7有弧度。 前脸的设计,两款车都是低趴的造型设计,机舱盖线条都很类似,但是保时捷的大灯是镰刀形状的,小米是鹅卵石形状的。 尾部设计,都是贯穿式的尾灯,小米的LOGO在尾灯的上面,保时捷的镶嵌在中间,包括下方扰流板的设计也有所不同。 所以小米SU7的设计,非常巧妙,乍一看,这款车怎么这么熟悉,怎么这么像保时捷,但是如果你起诉小米抄袭,大概率胜诉不了,因为细节做了很多不同的设计,来去规避这种侵权的风险。 2017 年 10
📅Published: 2024-08-19 16:56 近期,一款全新车型B并非出自知名特斯拉品牌,而系富士康集团旗下Foxtron所研发,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进入大规模生产。这是否预示着该领先的电子制造企业将正式涉足汽车产业领域? 尽管自2019年推出以来,ModelB的优秀设计优势依旧如故,尤其是独特而流畅的大灯设计更是引领了当今审美潮流。回顾其成功之路,不得不赞誉台湾设计师的非凡洞察力与广博视野。您对此观点持何态度呢? 外观设计与市场定位 虽然新型ModelB与近期推出的大众ID.3有些相像,但是因为前者提前发布了近两年,所以具体参考哪些车型并未公布。然而,富士康决定从小型轿车入手,这无疑体现了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种策略有望为富士康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 特斯拉MODELB车身尺寸为4300x1865x1530毫米,轴距达2800mm。基于大众ID.3优秀设计理念,此款车型旨在为广大家庭用户提供充裕的日常出行空间。 车尾设计与科技感 该车独特的尾部设计与头部特点相辅相成,LED尾灯兼具如行人过街提示及电量显示等多种功能。这展示了富士康强大的创新科技实力。 尖端科技推动新车型彻底淘汰传统后视镜,采用前卫的电子化设计。新车搭载双屏液晶显示屏驾驶舱,科技感十足。此款将多重先进科技完美结合之作,必能受到众多科技爱好者的青睐。 内饰与储物空间 步入驾驶室,中央显示屏下方的扩展操作台引人瞩目。功能尚待揭示,推测该区域可提供充足的储物空间,甚至配备高级设备如车载冰箱,此举无疑提升了车辆的实用性与乘坐体验。 性能表现 在实测中,双电机四驱车型以其卓越的加速表现荣获了”电动超跑”称号,仅需短短3.9秒便可实现百公里加速。这一出色特性无疑将吸引追求顶级驾控体验的消费群体。 量产与市场前景 预计富士康ModelB即将批量生产,此举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其合作商裕隆汽车的产品质素。如果顺利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消费者将有更多选择;就算未能如愿,因其在台湾地区新车的竞争优势,有望赢得广泛的消费群体,包括在台湾、美国和德国等市场。 总括而言,富士康ModelB纯电动汽车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尖端科技展现卓越性能,引领业界走向新的方向。从对未来市场趋势的预测看,我们有信心该车将在激烈的商战中占有重要一席,敬请继续关注! 出处:见配图水印
📅Published: 2024-03-03 23:06 拜登总统2024年2月29日发表美国汽车行业国家安全风险声明,虽然此举的目的是展开对中国电动汽车软件技术的调查,但声明读起来却更像是竞选演讲稿,目的显而易见。 声明的开篇第一段就是彩虹屁:美国汽车全球第一,美国工人全球最佳… 拜登总统关于解决美国汽车行业国家安全风险的声明: 美国汽车制造商和汽车工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标志性的(汽车)三巨头和美国汽车工人在质量和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充满活力的汽车工业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 中国决心主导汽车市场的未来,包括采取不公平的做法。中国的政策可能会让汽车充斥我们的市场,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构成风险。我不会让这种事发生在我的任期内。 如今,大多数汽车都是“联网”的——它们就像轮子上的智能手机。这些汽车连接到我们的手机、导航系统、关键基础设施以及制造它们的公司。来自中国的联网车辆可以收集有关我们公民和基础设施的敏感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发送回中国。这些车辆可以被远程访问或禁用。 中国对美国汽车和其他在中国运营的外国汽车实施限制。为什么要允许中国的网联汽车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在我国运营?因此,今天,我宣布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以确保来自中国等受关注国家的汽车在美国道路上行驶不会损害我们的国家安全。我已指示我的商务部长对采用相关国家技术的联网车辆进行调查,并采取行动应对风险。 作为总统,我发誓要为依赖汽车行业就业的汽车工人和中产阶级家庭做正确的事。通过这一行动和其他行动,我们将确保汽车工业的未来将由美国工人在美国创造。 中国电动汽车根本没打入美国
📅Published: 2024-02-17 17:21 造车新势力,并非中国特产,在国外也有很多。例如,美国新能源汽车品牌RIVIAN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和国内“蔚小理”们一样,RIVIAN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汽车行业的心。 日前,RIVIAN透露了新款车型R2的一组照片,作为一款纯电动SUV,新车将在今年3月7日正式发布,它的定位低于目前北美市场在售的RIVIAN R1S,而它有望在2026年正式上市。 RIVIAN R2预告图显示,新车将和已经上是的R1S轿车与R1T SUV一样,采用家族式设计风格,宽大的LED灯条横穿前脸,两个椭圆形的环形灯极具辨识度。 在此之前,官方已经发布过R2车型覆盖车衣的照片,可以看到整体车身轮廓延续了RIVIAN R1S比较方正的造型设计,几乎与地面垂直的车尾和路虎卫士类似,充满了硬派越野车的味道。不过新车的尺寸要比R1S小很多。 外媒也绘制了R2的假想图,新车会拥有硬派越野风格的外观,并将采用超短前后悬挂设计,以增大接近角和离去角,后两者是越野的核心要素。从其外观也能大致看出,这款车将来的竞争对手将是特斯拉model Y、福特电马等在国外市场销量很好的纯电车型。 最近两年,得益于技术的发展,新车的电气架构更加先进,成本也进一步降低。国外媒体推测,R2将采用双电机四驱系统,续航里程将超过300英里,也就是483公里。RIVIAN的CEO曾表示,R2将会是RIVIAN的“model 3时刻”,意味着该品牌将凭借R2这款车,带来更高的销量。想要做到这一目标,降低成本提升产能是关键,而恰好RIVIAN在去年已经斥资50亿美金,在美国乔治亚洲建立了新工厂。 编译:头条号 @智行汽车
📅Published: 2023-10-22 08:10 Northvolt会被中国电池制造商“生吞活剥”了? 今年初,当宝马对外招标160GWh电池订单时,肯定考虑过一家欧洲本土的明星电池企业。 这家企业正是电池独角兽Northvolt。 两名特斯拉前高管2016年创办了Northvolt,随后在大约7年时间内完成8轮融资,并从包括高盛、大众汽车、ABB在内的投资者处筹集了82.6亿美元。 这家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欧洲动力电池国家队”——8月中旬生效的欧盟《新电池法》强化了这一角色。 甚至早在两年前,宝马就和Northvolt签订了价值20亿欧元(约21亿美元,当前汇率)的动力电池长期供货合同。 据称这能减少欧洲车企对亚洲电池供应商的“依赖”。 但近日的消息却显示,这一次宝马抛出的价值960亿人民币(按每瓦时0.6元价格计算,约合131亿美元)的电池大单,却跟Northvolt无缘。 据称来自中国的蜂巢能源、宁德时代分食了这块肥肉。 产能可能是Northvolt错失宝马订单的一个潜在因素。 直到2022年5月,Northvolt才向一个未披露名字的汽车制造商提供了电池产品,成为第一个实现商业交付的欧洲电池公司。 这次交付的规模同样没有披露。 该公司的计划是到2030年,在欧洲动力电池市场占据约25%份额(150GWh)。 迄今为止,Northvolt没有公开过电池装机数据。 包括SNE Research在内的行业机构,发布的电池装机榜单中也从未出现Northvolt的名字。 跟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浸淫电池超过20年的巨头级玩家相比,Northvolt想要打出的本土化和“绿色电池”优势,还没有兑现成市场竞争力。
📅Published: 2023-08-08 23:43 据德国媒体Teslamag7月31日报道,特斯拉完成对德国无线充电公司 Wiferion的收购,收购价格高达7600万美元(约5.43 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网站左下页脚现已显示“Tesla Engineering German GmbH 2023”,确认特斯拉为母公司。 Wiferion是一家专注于“非接触式充电和能源系统”的公司,为仓储等工业环境中的自动驾驶运输系统提供感应充电解决方案。 被收购后,该公司将充电、电池系统以及无电缆“智能机器人充电”列为产品,并自称“业内自动化、非接触式能源传输的领先提供商”。 在今年3月的特斯拉投资者日上,特斯拉全球充电基础设施负责人Rebecca Tinucci提出了适用于家庭和工作场所的潜在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6月有美媒报道,特斯拉要收购无线充电公司Wiferion,已经向德国有关部门登记了文件。 特斯拉二季度财报显示,在“业务合并”上花费了7600万美元,有人推测这7600万美元就是用来收购Wiferion。 Wiferion成立于2016年,2018年才正式推出产品上市,主要做ToB业务,凭借着低损耗无线充电,五年里拿下了上百家企业,售出8000多套设备。 Wiferion产品的能量利用率在93%左右,而且充电设备安全耐造,基本免维护。同时Wiferion还开发了一款数字能源管理系统——etaHUB,该系统可以访问无线充电板和电池的所有数据。 从公开信息来看,其技术更多应用于工业设备和机器人。因此无线充电技术可能会先被应用于特斯拉的造车设备或者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上。 能链研究院院长曹增光表示,特斯拉在电动汽车补能、超充桩建设方面比较领先,收购无线充电公司,与其战略比较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