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022-06-03 18:35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国产智能手机的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可谓是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新能源汽车方面,截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580万辆,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0%。已经将合资车和外资车远远甩在了身后,实现了弯道超车。 国产智能手机方面,经过了十年的不懈努力,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全面崛起。无论是从质量、性能、价格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可以与苹果、三星等外国品牌一较高下。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销量排名前五的手机品牌中,国产手机已经占据四席,国产手机品牌市场占有率达80%,而且荣耀、OPPO已经反超苹果手机,占据了销量榜的冠亚军位置。 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跟风凑热闹,而是扎扎实实的技术创新与进步的结果。近期,我国的电池技术又接连取得突破,或将从根源上解决长期被人们所诟病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的续航焦虑问题。 什么是续航焦虑? 续航焦虑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充电焦虑,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智能手机,都需要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为其充电。但是,就目前的充电技术来说,还远远达不到人们的使用需求。 比如新能源电动汽车,一旦没电,就需要到处去找充电桩,即使找到充电桩,可能还需要排队充电,好不容易排到自己了,也需要再等上大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才能把电充满。这样一番折腾下来,可能你已经焦躁不安,身心疲惫。 再比如智能手机,其实也和新能源电动汽车类似,给手机充一次电也需要等上几十分钟才能充满。如果你有手机依赖症,那这几十分钟可能会让你心情沮丧,度日如年。 那如何解决续航焦虑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两种方法,一是寻找性能更优的充电新材料;二是突破快充技术的瓶颈。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期我国在电池技术领域又传来了三个好消息,终于实现新的突破,下面赶快来分享给大家。 01 宁德时代发布新一代钠离子电池 据悉,这款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而在零下20°C低温的环境下,仍然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在正极材料方面,宁德时代采用了克容量较高的普鲁士白材料,对材料体相结构进行电荷重排,解决了普鲁士白在循环过程中容量快速衰减的核心难题;在负极材料方面,宁德时代开发了具有独特孔隙结构的硬碳材料,其具有克容量高、易脱嵌、优循环的特性。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四大优势: 1、储量丰富。 锂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0.0065%,而钠约为2.36%,钠的储量是锂的360倍。

Read More

📅Published: 2022-02-15 13:51 前几天从许广高速下来,然后就到了充电广场,算是一个商场里面的这种露天充电的,应该是新建的,因为我刚才看到电线上面的塑料保护套都还在。所以我跟大家谈一谈,目前电动车想要发展,我个人认为最大的一个瓶颈,真的不是简简单单的续航了,而是充电体验服务。 尤其是我这次深度试驾了之后,在长沙充电,临武县城充电,包括在衡阳充电,整个充电体验确实不太好。第一过来之后,我查了一下有空位,然后我准备停在这个位置,但是这个位置油车占位。 所以没办法,我又把车弯过来,停在这个位置充电的话,线就只能吊着充,它着不着地,这个线很重,加上一些司机停车,一个人占两个位,导致大家都进不来,所以有时候,明明看到可能有充电枪,但实际上来了之后,可能充不了,用车人员的素质是有待提高的。 第二我个人认为比较难受的,这个地方是新建的,总共有5个充电柜,这5个充电柜都是露天的,要是下雨的话,像这种充电枪,要一只手提着,一只手打伞把它捏下去,再把这个枪准确的插到充电口,很有难度,我试了好几遍,下雨的时候体验非常不好,由于大家都在草坪上踩来踩去,这个草坪全部都踩秃噜皮了,地上垃圾今天可能还清理过一遍了,我上次过来这里很多垃圾。 第三现在的这个桩是属于国网的桩,实际上国网的桩,要是用手机APP扫码充电也好,这种体验整个流畅程度其实不算太好,尤其是我回的时候,我第一次使用了之后,过了几个月没用,又让我认证身份证,认证之后才重新扫码,才可以用。 再加上目前充电服务有好几家不同的服务商,所以你要用的时候,要么得用小程序,要么得用APP,要么是要先充值再能充,有一些是可以直接用多少扣多少,反正由于充电服务商,每一家的体验服务不一样,所以用起来整个感觉也是参差不齐,就不像加油,开过去直接往那一停,加完之后各种付款方式都可以,会更灵活一些。 第四就是整个充电的地方,像这个充电的地方要好一点,旁边就是一个奥特莱斯广场,但是很多充电的地方,旁边并没有商业广场,加上没有厕所,没有休息区,所以我在长沙充电的时候,我就闻到充电桩周边,基本上都有一股浓烈的尿骚味,这边由于旁边有商场还算好一点。还有一个由于充电枪它很重,有一些用完了之后,就直接把充电枪扔在地上了,下雨就直接在地上泡着。 至于这一点,我觉得很简单就可以处理了,如果充完电之后,没有把它挂回去,继续计费。最后一点,由于有一些车子在充电的时候,它会提示能不能待在车上吹空调,如果遇到下雨,遇到寒冷的天气,尤其是到了冬天,如果还不能吹空调,旁边又没有休息设施的话,那么这种时候出来充电,可以想象那种感觉很冷,感觉很差。 通过过年这段时间,我开比亚迪汉回老家,以及在几个快充桩体验的情况来看,我觉得制约发展的,不仅仅是续航的问题了,而且我觉得续航反倒没有那么让我焦虑,我最焦虑的,其实就是每一次充电的体验,这种体验我感觉非常不好,比起加油来说,它的体验差太远了。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Published: 2022-01-25 20:02 2022年新的一年里,国内外有很多新车型将正式发布或者交付,让我们盘点下2022年让人期待的部分电动汽车新车型。 奥迪 A6 e-tron(预计:2022) 奥迪 A6 e-tron 它基于可扩展的高级平台电动 (PPE) 架构,可以为各种不同的电动汽车模型加长、提升和加宽。它可能是我们将在 PPE 平台上看到的第一款支持未来电动奥迪的电动汽车。 A6 e-tron使用双电机,总输出功率为 344KW,最高续航可达643公里。所有 PPE 电动平台车辆都具有

Read More

📅Published: 2022-01-25 14:58 特斯拉早在2019年就发布了电动皮卡Cybertruck,即便至今仍未实现量产,但目前的预订量已超过120万辆,要知道每辆车的订金为100美元,换算下来,Cybertruck的订单已经为特斯拉赚了1.2亿美元。假如这些订单能够全部交付,特斯拉将“狂赚”超过800亿美元。根据最新消息显示,现在特斯拉的目标是在2023年第一季度小批量生产Cybertruck,之后才会再扩大产能。近日,我们也从相关渠道获取到了一组特斯拉Cybertruck量产版的实车图。 从图中来看,特斯拉Cybertruck量产版基本保留了概念车的设计“精髓”,几何折角的造型搭配贯穿式LED前大灯,看上去极为科幻。不过量产版车头更显短促,预计进行了等比例的缩小。同时为了照顾法规和相关功能性设计,前挡风玻璃上增加了一个非常夸张的雨刷器,并加装了大尺寸黑色后视镜。但不少网友表示,增加了这个后视镜后,科幻感降低了不少。 而在车头银色饰板和黑色保险杠交界位置,预计还有着隐藏式转向灯、雾灯等组件。另外概念车上的空气动力学封闭式轮毂也被换装成了哑光黑色双六辐式轮毂,匹配AT越野轮胎,整体还算协调。而且从实车图可以发现,新车并未配备隐藏式门把手,不过仔细观察B柱的下方位置,可以看到类似“刷卡扫描”的区域,或许这就是Cybertruck开门的玄机。值得注意的是,新车的后视摄像头被放置在了轮拱的拐角处,设计也颇为巧妙。 同时,新车并未喷漆,材质为有一定抗冲击能力的钢板。马斯克曾表示,“Cybertruck的外壳材料非常耐用,可以保护乘客安全。从超硬30X冷轧不锈钢结构外壳到特斯拉装甲玻璃,每个组件的设计都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另外马斯克还表示,未来可能推出第三方的外膜包装,用户需要自己付费来改变车壳的颜色。车顶钝角造型后方展现了Cybertruck的皮卡属性,其后备厢存储空间达100立方英尺,约2.8立方米,十分实用且便捷。 而根据官方此前发布的信息来看,新车内饰依旧采用了富有科幻感的极简设计思路,配备了超大尺寸的中控屏幕以及Yoke方向盘,同时前排扶手箱掀起后,还能实现6座布局。动力上提供单电机后驱版、双电机四驱版和三电机四驱版,续航里程分别为402公里、483公里和804公里,支持最大充电功率达250千瓦的特斯拉V3超级充电桩。其中性能最强的三电机版本车型,0-96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仅需2.9秒,可拖拽6.35吨的重量,并配备可调节空气悬架。 据了解,曝光图片的发布者是特斯拉德克萨斯超级工厂的一名员工,这意味着该工厂可能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Cybertruck的能力。而特斯拉将在1月26日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届时也会阐述Cybertruck量产车何时开始交付的问题,我们也将持续保持关注。至于售价,Cybertruck在美国地区售价为3.99万-6.9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3-44.2万元。 出处:头条号 @燕赵女司机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2-26 21:47 现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广泛了,我们能见到多种多样的新能源汽车,换电类的,增程式的,油电混合的,插电式动力系统的,也让很多小伙伴们挑花了眼。现在市面上也有一种天然气新车,其实也属于新能源的一种,但是普及度并不是很广,主要集中在出租车领域。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一款新车,采用的是太阳能充电技术,简单地来说,就是在车顶配备了太阳能板,通过光照的转化供新车来驱动。当然了,这款车型现在已经量产了,但是我个人觉得仅仅是一个噱头,因为只有在最顶配车型上才有搭载,这款车型就来自丰田的全新bZ4X。这款车型想必小伙伴们并不是特别的熟悉,它是一款全新的SUV,是丰田联合斯巴鲁汽车共同打造出来的紧凑型SUV,在英国已经正式销售。 整个bZ4X新车的设计也给人比较惊艳的视觉感,车头类似于变形金刚,采用的是纯密封的进气中网,匹配上厚重的车头,银色的车身构造,鹰眼造型的三角大灯,犀利感是比较出色的。 从侧面来看,这款丰田bZ4X采用的是跨界车的造型设计,并且在翼子板部分配备了充电口,所以说这辆车子并不是完全靠充电桩进行供电。此外,车身采用的是双色车身的设计,轮拱处相当的野性。 新车的内饰也得到了曝光,整个内饰设计和我们见到的丰田车并不太一样,整个车内的设计相当的豪华,采用了大面积的钢琴烤漆面板。行车电脑屏则是更加扁平化的纯液晶屏幕,和市面上我们见到的丰田车并不太一样。行车电脑屏采用的是悬浮屏幕设计,目测尺寸在六英寸左右,和现在我们看到的丰田新车不太一样,bZ4X的内饰更像是一辆未来战斗机,比较的科幻。 从座椅设计上来看,bZ4X的座椅采用的是半皮半织物的设计,宽敞度不错,并且在后排配备了米色的座椅,三个独立的头枕以及中央扶手,满足日常需求没有问题。 动力系统,本文开篇中,我们提到的太阳能充电在顶配车型上有搭载,通过车顶的太阳能板发电,按照厂家的标注,储存一年的电量大概行驶里程在1800km,可以说是比较鸡肋。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未来新车的一个展望。如果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光能转化率有了技术性的突破,这项技术还是值得期待的。除此以外,丰田bZ4X采用的是纯电驱动,根据价格的不同分为单电机驱动以及双电机驱动,其中双电机驱动车型自然是电控四驱。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车在海外已经上市,根据丰田官方的意思,可能会在明年引入国内,那么你期待吗?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2-22 12:01 经常有人问有没有后悔买特斯拉,我都会这样回答:后悔啊,后悔没早买。 每年冬天,老婆都会抱怨开了七年的大众,刚启动发动机转速上去了,变速箱换挡不灵敏,车速提不上,开一公里多车热了才正常。嚷嚷着要换车,索性换辆电动车,这下启动提速就快了,于是今年给她买了辆特斯拉Model 3。当时裸车价25.09万,官方优惠7千,加上官方充电桩和保险,总共落地将近26万。 没有家充的电车,是没有灵魂的。谷电每度0.308,算下来每公里只要五分多,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比坐公交还便宜。充电桩安装很方便,网上国网APP申请个人电表,小区物业盖个章,特斯拉官网下单后,会有工作人员联系,第一次上门测量,商量走线布局和电表安装位置。安装电表完成后,第二次上门,正式布线安装充电桩。安装时有个小插曲,地下车位的配电房是物业所有,在配电房装电表没有峰谷电,由物业统一收取1元每度。最后电表只能装在地面上,导致线缆长度61米,超了21米,多花了1470元。 不需要服务就是最好的服务,说的就是特斯拉买车。只要交一千定金,价格都是透明的,全国统一价。没有传统4S店的讨价还价,生怕被宰,货比三家,甚至询价第三方车商,各种加装包,忽悠各种金融贷款。特斯拉买车像超市买菜,到店提车,简单介绍功能,就可以开回家了,没有各种软装包,甚至车险也可以不在店里买。 Model 3开了半年多了,经历了三十几度的高温和零度的低温,可以具体的谈谈使用感受了。虽是老婆的车,但我们上下班线路高度重合,所以基本我在开。先说外观和内饰,有人说特斯拉是毛坯房没有内饰,但恰恰是极简风击中了我的审美。圆润的外观线条,隐藏式门把手,无边框车门,最大可能的减少风阻,体现了设计功力。车内能干掉的实体按键全部干掉,主要操控显示由一块屏幕完成,隐藏式空调出风口,实木板材,车顶全景玻璃,简约而不简单,相信几年后的苹果汽车也是这种风格。 驾驶感受就是稳准快。50%的前后车重配比,稳重的底盘,没有一点虚位的方向盘,指哪儿打哪儿,电车独有的没有迟滞的踏板响应,5.6秒破百的起步加速,这大概就是老司机们说的人车合一的驾驶感受吧。这里重点说一下用了就不回去的功能:动能回收(俗称单踏板模式),这也是特斯拉刹不住车事件的诱因,当习惯了单踏板,停车不踩刹车,形成肌肉记忆后,遇到突发紧急情况,再踩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就会追尾,以为特斯拉刹车不行,要知道特斯拉全系都是用的意大利BREMBO刹车卡钳和刹车盘,这都是大几十万性能车才有的配置。动能回收,让我习惯了等红绿灯和跟车时,松踏板就会减速,完全松开就会停住,不用左右切换,唯一要适应的是,倒车时要踩踏板,一开始很不习惯。 自从开了特斯拉,我的油车基本没挪过窝,要不是怕电瓶没电,只能一两周逼迫自己开一次油车,三百加的油半年没用完,苦恼。上下班40公里,一周充一次,预约晚上10点以后用谷电,一个月也就五六十电费,加上不用保养,一年至少省一万。标续表显410,实际打8折。由于21款有了热泵空调,再加上车子停地下车库过夜,即使是磷酸铁锂电池,冬天续航也没大差异。国庆去了趟宁波150公里,完全没有里程焦虑,吾悦广场超充很快,刚点完餐正准备开吃,APP提示快充满了,只能尴尬的下去拔枪找车位。对于我这种江浙沪短途出行Model 3里程完全够用。 车跟手机绑定,开关车门完全是心目中最理想的方式,靠近解锁,离开锁门。再加上,家里门也是指纹锁,现在出门基本就只带手机。电车和油车相比最让人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是夏天远程开空调,油车夏天暴晒一天,内部温度将近五十度,钻进去点火才能开空调那真是要了命。电车提前远程开空调,等坐上去时就二十几度,那才是享受。 吹了一千多字,都是优点,以为是特斯拉请来的水军,众所周知,特斯拉没有公关经费。我只是表达了半年的真实使用感受,当然也有我认为的缺点,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最烦人以后也会百分百遇到的:擦轮毂,轮毂比轮胎突出,所以每次停车要格外小心马路牙子,被擦后基本修复不了。 中看不中用的全景玻璃和无边框车门。车顶全景玻璃好看是真好看,但夏天晒的要命,能把人晒秃顶的感觉,老婆一开始吐槽,我就调侃说提车时送的帽子就是叫你现在戴的。即使空调开最大,也是手脚冰凉,头顶冒汗的冰火两重天,最后还是老老实实买了遮阳帘。无边框车门开高速隔音还是不理想,车窗有水时,升降车窗会有咯吱咯吱声。 品控也是个问题,买车如开盲盒,指不定哪个雷等着踩,我这辆提车一个礼拜,后排衣帽钩死活缩不进去了,开到服务中心,他们也没办法,只能换掉。据群里车友反应或多或少都有点小毛病。还有就是特斯拉为了减少装配,简化生产,很多采用一体成型,为了减轻车重,门采用了铝,后期维修成本很高。 吐槽一下车机系统和自动驾驶,这些都是特斯拉引以为傲和未来差异化的方向,但截止目前为止,有些功能几乎是不可用的。车机系统优化很到位,动画流畅跟手,布局合理,易上手,但是导航差手机上的高德和百度一大截,语音控制基本不能用。今年双十一特斯拉赠送了30天的EAP(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尝试了辅助驾驶,智能召唤和自动泊车,各种提心吊胆,各种抽风,随后就放弃了。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适合经常跑高速或者封闭高架道路,但高达6.4万的价格而且跟车不跟人(以后换辆特斯拉这功能要重新购买),功能和售价完全不匹配。 最后回答被问的最多和买电车最大的顾虑:啊呀,电池坏了换一下要大几万,啊呀,电车其实不省钱。特斯拉电池质保8年16万公里(电池衰减到70%)。8年后电池技术突飞猛进,相信里程都一千公里以上了,到时也该换车了。现在的特斯拉Model 3/Y就如同当年的iPhone4s,功能很完善了,已成经典款,但是科技的进步是无止境的,软硬件不停的提升,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七八年后回头看就像iPhone4s各种问题各种不足。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2-03 14:31 前阵子网上冲浪的时候刷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新闻: 一个开特斯拉的老哥自驾去了西藏,到地儿了之后没电了,方圆别说几十公里了,几百公里都没充电桩。 风景很美,内心很苦逼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咋办? 这老哥想了个天才方法,电车不是一般都有动能回收嘛,他拦了一台卡车,用拖车的方式给特斯拉充电,没成想还真就成功脱困。 新闻报道截图 这事给K哥整出兴趣来了,当即联系了场地和车子,想要亲自求证一下。 主要呢就是测试这么几个问题: 1、能不能充? 2、充电效率快不快? 3、拖车的油耗会增加多少? 那在文章的最后K哥还会进行一个成本换算,用最科学的方式算出这一个拖车充电的成本,结果真的是非常让人意外! 在正式开始测试之前呢,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要和车友们说一下的 —— 特斯拉车主手册 电车不是随便就可以拖的! 在大部分电车车辆的用户手册上有明确规定,电动车是不可以用牵引的方式进行拖车的。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1-27 14:11 特斯拉Model3入手5个月,总结了6点用车感受,真心后悔了,早知道就入手比亚迪汉EV或者小鹏P7,虽然特斯拉优势明显,但几大劣势才是痛点,个个扎心,选择纯电动汽车一定要三思,多方了解它的优缺点是否适合自己后再入手才能不后悔。 当时先去试驾了特斯拉Model3,然后又试驾了比亚迪汉ev和小鹏P7,没有选择比亚迪和小鹏P7的原因有3个,一是贪图“面子”,想着毕竟特斯拉是一个大品牌,就像燃油车中的BBA这些品牌,身边很多朋友都是特斯拉,开出去也不至于丢面子。 另一个原因是,有一段路况还不错,开了辅助驾驶,设置了巡航跟车,遇到一个弯道,也不是很急,辅助驾驶模式快转不过来时候提示人为介入方向,当时没反应过来,结果差点跑到绿化带上了,当时就对比亚迪汉EV辅助驾驶失望了。 剩下就是小鹏P7和特斯拉model3这两款了,当时也犹豫过,论动力性能,这两个车型在驾驶感受中几乎没有明显差距,无论是爬坡、加速超车等场景,很轻松,驾驶员信心十足。 最终因为在驾驶中发现小鹏P7急加速的时候,除了驾驶人员,前后排乘坐很容易晕车,虽然纯电动汽车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但特意对比了特斯拉,同样的驾驶习惯,明显小了很多,而且在踩刹车后,小鹏P7的动能回收太不舒服了,明显感觉整个人向前“点头”,这种抬头、点头的感觉多少有些令人不舒服。 其实这些都是小问题,还是觉得“面子”因素重要些,加上销售朋友那张骗人的嘴,把特斯拉电机、电控、辅助驾驶这些吹嘘太牛,以至于即使当时预算只够P7,还是分期选择了特斯拉,太冲动了,慢慢才发现它的几个痛点。 感受一、动力性能再好也是“鸡肋”,“高速+空调+冬季低温”是“劲敌” 开了2个多月,过了新鲜劲,在用车过程中慢慢遇到了各种问题,这时候才恍然醒悟,以前认为的优势,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处,比如说动力性能,这一点特斯拉的确很出色,同样单电机,对比比亚迪汉EV就能立见分晓。 Model3单电机:最大功率202kw,峰值扭矩404N.m,零百加速5.6秒, 比亚迪汉EV单电机:最大功率163kw,峰值扭矩330N.m,零百加速7.9秒, 动力性能方面,特斯拉在纯电动车型中可以说独树一帜,但是说实话,这样的动力根本用不上,天天在城市周边用车,就算零百加速只需3秒又如何,哪个城市能让你这样激烈驾驶?这样的动力性能都是赛道上或者高速上,超车、爬坡等特定环境下才用得到的。 而高速简直是纯电动汽车的噩梦,过年期间跑高速回老家,一趟下来让纯电动汽车的缺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高速+空调+冬季低温”是纯电动汽车的头号“劲敌”,当续航里程只剩40%之后,就开始焦虑了。 每隔几分钟就要看看剩余续航,赶紧查看最近的充电桩,快马加鞭到了服务区才发现,充电桩有的是坏的,有的提示不兼容,更重要的是有几十辆纯电动汽车排队等待充电,大概算了下时间等排到自己估计需要5个多小时,怎么办?硬着头皮赶往下一个服务区。 差点就在离服务区很近的高速上路趴窝了,大冬天,零下四五度,也只能关闭空调,把车速定速在90多的,蜗牛般前行,幸好还是开到了服务区,可是依然有很多车主在排队充电,唯一只有等。 期间排队的纯电动车主很多都快没电了,只能商量跑到其中电量还多的车上开空调,抱团取暖,于是多个车主都商量,每个人直充半个小时,不管充多少电,都换下一个车主,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这时候才知道,有很多车半小时电量几乎都达到了70%以上了,而特斯拉只有40%左右的电量,排队3个多小时就只能充那么点电,可又不好意思多占用时间,不甘心啊,奈何自己的纯电车快充不给力。 也正是如此,跑过两次高速之后,再也不想开纯电动汽车上高速了,尤其是节假日、赶时间的情况下,直接开燃油车,那就意味着纯电动汽车的这些动力性能即使再有优势也很少能派上用处,事实上,纯电车电机功率在150kw左右绰绰有余,再多的动力用处并不大。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1-15 09:17 借助高压快充解决充电难题将成为行业趋势,高压系统技术升级带来总量和竞争格局的双重优化。2021年起,车企加速推出高压快充来解决充电难题。随着超级充电桩标准的落地,叠加配套高压组件的技术进步,未来几年高压快充车型将加速推出带动相关零部件的快速增长,同时技术门槛的提升也有助于市场份额向技术优势企业集中,推荐标的合兴股份,受益标的欣锐科技、瑞可达。 从高续航里程走向快速充电,高压快充成为主流解决方案。在实现了高续航里程之后,充电难题将成为车企接下来要重点解决的消费者焦虑。目前看主要有三大类解决方案,一是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换电方案,二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大电流快充方案,第三种是以保时捷等为代表的高压快充方案,从成本以及技术可实现性角度看,高压快充有望成为主流解决方案。2021年以来,比亚迪、极氪、广汽、小鹏等诸多车企相继推出或者提出800伏高压平台,作为解决充难题的手段,超级充电桩标准在2021年的落地也为行业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高压快充的高充电功率通常体现在充电量的20%-80%,两端的功率相对较低,因而快充适合作为补电的重要手段。 在高压快充路线下,对车端以及充电端都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在充电桩端对于高功率充电时的热管理等要求更高,通常需要采用液冷;对于车载端的高压组件包括大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小三电(OBC、PDU以及DCDC)以及电动压缩机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在功率半导体、电池材料、高压连接模块及其材料上,满足耐高压、绝缘和EMC等属性。 投资建议:高压相关的小三电(OBC、PDU、DCDC)整车厂外购比例高,给第三方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高压连接组件(包含连接器,连接模组)等领域,随着技术门槛不断提升市场将向具有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在耐高压相关材料的单车用量也会不断提升。推荐标的合兴股份(高压连接模组),受益标的欣锐科技(OBC)、瑞可达(高压连接器)。 风险提示:800伏高压平台推广低于预期、集成带来供给结构变化。 出处:金融界网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0-20 17:24 给大家介绍的一款由22名00后的学生组成的团队研发的全新太阳能房车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当时我们也提到过这个团队为了进一步证实全车的续航能力,后期驾驶着车辆进行实际的道路测试,这不后续的跟进消息就来了,我们这个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名为Stella Vita的大学生团队当时计划驾驶这辆太阳能露营车从荷兰开到西班牙南部,共进行长达3000公里的实际道路测试,虽然这辆露营车通过了前期的基础检查并上了牌照,但是随后就发现了在其制动系统上存在一些小小的问题,不过这些并没有影响整体的测试进程,很快的这些学生们就找到了解决方案。 第一站他们首先到达了布鲁塞尔,并且同时召集了其他几款太阳能车辆一起在荷兰的大使馆官邸进行了一次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活动,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些00后的学生们也是下了苦功。 随后他们到达了法国巴黎,并开始着手于动力系统的修复工作,他们让全车依靠自身的动力在赛道上进行行驶测试,不过在测试后,整车的轮胎还是在前往下一站的实际道路上发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整个团队将车子行驶到露营地之后,开始为其做实际公共道路的测试,并且对其进行了一番的防水处理。随后便开始前往了下一站法国波尔多。 不过似乎一切都不那么顺利,在从托莱多到科尔多瓦的途中再次遇到了麻烦,为了安全起见,这辆车被拖车拖进行驶了一段路程,直到抵达西班牙最南端的城市塔里法之后,这个团队一共完成了3000公里的旅行,这辆车自身也行驶了近2000公里。 虽然说这辆车在此次测试旅程中发生了一些问题,但是这个年轻的大学生团队却给沿途从事各类工作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他们的大胆创新与勇于实践也给出了极大的肯定和赞扬。 这辆专为两人设计的太阳能露营车,配备电动升降的曲面车顶,可以让乘员在车内能够足够的站直,而当车顶的太阳板升起时,两侧的拓展太阳能板也会一同滑出,使整辆车的太阳能板面积增大一倍,足以为整车的60kW锂电池充电,而每一次充电可以保证全车730公里的续航能力,也就无需在寻找充电桩为其充电了。 而且整辆车的形状形似水滴,可以有效的减少空气阻力,由于采用特殊的轻质材料组成,所以整辆车的重量仅为1700公斤。 全车共有四个门,打开车身右侧的双开门,可以看到内部宽敞的生活区空间,有可以烹饪做饭的厨房区,也有可以容纳两个成年人睡觉的休息区,还有包含长条沙发的会客区以及能够洗澡上厕所的卫浴室,另外在前方的驾驶室内还提供了一块彩色的显示屏,可以让驾驶员更方便的贯彻车辆的能源消耗情况,以此可以更好更快的为车辆进行补给。 虽然这款车还停留在测试阶段,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可持续发展以及新能源的普及,这样的房车也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0-12 22:12 2019年,掌舵北汽的徐和谊说过这样一句话:电动车续航不宜过长,否则就是浪费资源。 这句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当时还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少人将矛头指向徐和谊的时候,我却默默为他点了个赞。 电动车目前续航已经全面进入到​600km时代,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这意味着对于很多人来说,预算20万就能买到一台续航很长的电动车。 ​有多长? 从真实用车场景出发,以目前标准610km续航的新车来说,所有人都会保留50-100km续航用来补电,剩下的500-550km续航在不虚标的情况下,冬天续航里程打85折(配备热泵),夏季续航打9折的情况下。 意味着,冬天能跑400km左右,夏天能跑450km左右。 ​我们应该知道一点,这样的续航成绩已经不算很差,可以满足很多人的用车需求,单次市区哪怕高速这样的续航成绩,已经达到了一般燃油车80%的水准。 这不算差,消费者痛恨的不是目前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而是他们糟糕的补电方式。除了特斯拉之外,所有电动车都有着补电难受的问题。 为什么我要把特斯拉单独拿出来说。 ​你会发现,特斯拉是目前主流电动车中,续航最短的,入门Model3续航成绩只有468km,但依然有大量的用户群体涌入,如果这样的续航成绩放在新势力上,消费者必然不会太多。 为什么? 特斯拉拥有自建的充电网络,并且已经把充电桩一路铺到了新疆西藏,电动车最究极的问题其实是​补能​的问题,你能轻松在特斯拉的中控大屏上,找到特斯拉独有的充电网络。 10分钟,充电200km+以上的成绩,这是一件多么省心的事情。 ​这是很多人买特斯拉的原因,也是很多人不喜欢电动车的原因,因为除了特斯拉之外,很多电动车充电都不是特别方便,公共充电网络第一充电速度仍然比较慢,第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或者坏了,或者被燃油车占了,这些都是引起焦虑症的关键。 所以,解决电动车焦虑症的关键点,在于补电方式,而不是单方面提升续航能力。 燃油车也有焦虑症,有的燃油车续航只有400多公里,但他们却不焦虑,根本是随处可见的加油站让他们放心,电动车同样如此。 ​电动车充电如果不自成体系,在长续航的电动车也会有焦虑症,在现有基础上,电动车续航不可能又照顾了成本,又考虑可靠,​还又​把续航做到1000km以上。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09-07 18:31 据英文媒体报道,当地时间9月6日,在2021年IAA Mobility展会上,电动汽车(EV)充电解决方案全球领先供应商Wallbox推出了该公司速度最快、最先进的公共充电桩(Hypernova)。 Hypernova的功率可达350千瓦(kW),在电动汽车停下休息时就可替其完全充满电,速度远快于市场上大多数其他超快充电站。此外,该充电桩还配备了先进的软件,能够优化可用电力,适应连接至充电站的电动汽车数量,成为高速公路和跨州公路的理想公共充电解决方案。 Hypernova的集成式电缆管理系统确保操作简易,还能够将电缆存储在分配器单元,最大限度地提高耐久性,并有助于保护和保持充电桩的清洁。此外,该充电桩还提供多种认证和支付选择,包括RFID(射频认证)、扫描二维码以及全球通用的信用卡读卡器。2022年底,Wallbox将开始量产和交付Hypernova。 Hypernova是Wallbox另一款公共充电桩Supernova的补充产品,后者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生产,此次也在2021年IAA Mobility展会进行了展出。Supernova是新一代快速充电解决方案,运行可靠高效,而且是同类充电桩成本的一半。其轻质、模块化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运输更方便、安装轻松、维护也更简单。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