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比亚迪
比亚迪自研芯片触及不到L3级别所需的100TOPS算力?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有了最新的进展,其内部正在研发一种未来汽车智能驾驶的专用芯片,据悉这是一个有着80TOPS算力的芯片… read more
下一个伟大的公司,会不会是小鹏?
之所以看好小鹏,最重要一点在于小鹏把握了AI趋势,站在了最激烈的风口。 read more
10万元级的纯电小型车/竞争比亚迪海豚,广汽埃安AION UT首发
[2024广州车展] 11月15日,2024广州车展拉开帷幕,广汽埃安AION UT首次亮相。作为广汽埃安第三款全球车型,AION UT定位为纯电动小型车,预计售价在10万元左右。未来AION UT也会进入欧洲等海外市场进行销售。 广汽埃安AION UT亮相广州车展 外观方面,AION UT采用埃安最新全球化设计风格,整体造型较为圆润,车头配备不规则造型的大灯组。同时,该车前包围两侧设计有“田”字造型的光源,中间区域为斜向排列线条元素的通风孔。 AION UT车身侧面配备了半隐藏式车门把手,并在右前翼子板位置设计有充电接口。新车将提供不同风格的轮辋造型以及多种车身颜色,并且也有双色车身涂装选择。此外,新车在尾部侧窗位置配备有与车身同色的装饰件。 AION UT车尾造型比较平整,车顶设计有后扰流板,尾灯内部同样有“田”字造型的光源结构。同时,该车后保险杠两侧位置加入反光条。 广汽埃安AION UT申报信息 申报信息显示,AION UT长宽高分别为4270/1850/1575毫米,轴距为2750毫米,整体尺寸稍大于比亚迪海豚(长宽高4125/1770/1570毫米,轴距2700毫米)。此外,该车可选16英寸和17英寸轮辋。 内饰部分,AION UT采用埃安家族式座舱风格,配备了双辐多功能方向盘以及悬浮式中控屏,空调出风口、车门拉手等细节使用圆弧矩形设计。 广汽埃安AION UT申报信息 动力部分,广汽埃安AION UT搭载最大功率为100千瓦的驱动电机,最高车速为150公里/小时,匹配磷酸铁锂电池组,不过具体容量官方暂未公布。 竞品信息/市场环境 比亚迪海豚 目前国内市场售价在10万元左右的纯电动两厢车比亚迪海豚(指导价9.98万元起)销量较好,10月共售出18231辆,预计广汽埃安AION UT上市后将与之构成一定竞争关系。如果您也想选一辆电动代步车,会考虑AION UT吗? 作者:懂车帝 @张晓丹 出处:头条号 @懂车帝视线 read more
到底谁是杂牌?21.6万买了比亚迪汉再开小米su7后的切身感受
21.68 万买了比亚迪汉 DMi,再开小米 su7,杂牌差距明显想换车。说说我对比亚迪汉和小米 su7 的看法!1… read more
比亚迪和特斯拉差距有多大?开了4个月特斯拉,车主分享真实体验
当我决定踏入新能源汽车的世界时,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汉成了我无法回避的两个选项。这两个品牌如同新能源汽车市场… read more
2025款 Tesla Model Y “Juniper” 即将登场
你没看错,Tesla准备为我们熟知的Model Y画上句号,但别急着遗憾,因为埃隆·马斯克揭晓了2025款Model Y代号“Juniper”。这不仅是简单的升级,而是一场彻底的变革!你是否好奇这款全新车型将如何颠覆电动车市场?想知道它能带来哪些突破性的技术和改变?别走开,因为电动跨界车的未来刚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y一、2025款Model Y项目代号Juniper,为什么现在? 首先,自从2020年Model Y问世以来,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已经变得更加激烈。Tesla曾经在电动车市场上占据显著优势,但随着主要汽车制造商和初创公司纷纷竞相推出最前沿的电动SUV,这一差距正在缩小。 中国品牌如比亚迪(BYD)的ATO 3和唐EV不仅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获得了显著的影响力。事实上,比亚迪的全球电动车销量在2023年猛增了21%,对Tesla在关键市场如欧洲和亚洲构成了压力。 同时,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如大众和宝马也推出了具有竞争力的车型,如ID.4和i3,提供了可比的续航里程、功能和定价。Model Y在跨界车细分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正受到各方挑战,而马斯克本人也曾暗示,Tesla必须始终快速行动,否则就会被抛在后面。欧洲市场预计到2025年电动车销量将增长30%,Tesla深知它需要提供的不仅仅是增量更新,以保持其领导地位。 此外,新进者如Rivian的R1S和Lucid Motors的Gravity SUV正瞄准Tesla曾几乎独占的高端电动车市场。Rivian和Lucid都押注于提供豪华内饰、坚固的越野能力和创新技术,以吸引潜在的Tesla客户,它们的车型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超过300英里,并且具备顶级性能。 虽然Tesla在软件和充电网络方面仍然领先,但竞争对手正在迅速追赶,承诺提供全新的电池技术。考虑到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Tesla决定淘汰现有的Model Y不仅仅是一次刷新,而是一场必要的进化。 2025款Model Y Juniper不仅仅是一次更新,它是对Tesla已经成功的跨界车的彻底重新构想。Tesla全力投入这一版本,不仅引入了全新的设计,还融入了最先进的技术,将车辆的性能和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 这次转型的核心是Tesla革命性的4680电池单元,预计将提供比现有车型高出15%的续航里程提升。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一点,当前的Model Y长续航版本单次充电可行驶330英里,而搭载新的4680电池单元的2025款Model Y Juniper可能会超越380英里的续航里程。 这意味着长途旅行时充电次数减少,对于那些优先考虑续航和效率的电动车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游戏规则的改变。4680电池不仅提供了续航提升,还承诺降低30%的生产成本。这是令人兴奋的地方,通过削减制造成本,Tesla有可能使Juniper的价格更具竞争力,而当前的Model Y起价约为47,740美元。价格的降低可能使2025款Model Y的起售价接近45,000美元,这在一个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中使其更具吸引力。 2025款Model Y Juniper还在设计方面进行了显著升级,内部和外部都有所改善。Tesla不仅专注于提升美学,还专注于提高效率,结果是一款更时尚、更具空气动力学的车型。重新设计的前后端不仅是为了美观,它们还帮助汽车更有效地穿透空气,可能进一步提高其续航里程。与竞争对手相比,Juniper预计将在空气动力学方面表现优异,这将进一步增强其续航优势。 Juniper的内部将比以往更豪华和高科技。Tesla将采用高端材料,如环保皮革座椅,并且显示屏尺寸将比现有的15英寸屏幕更大。Tesla以其极简主义的内饰设计闻名,Juniper将进一步完善这一风格,融入更好的连接性、升级的娱乐系统和更高的舒适度。 报告称,之前在Model S Plaid和Model X上使用的Yoke方向盘可能会在2025款Model Y上出现,取代传统的方向盘。这种独特的Yoke设计颇具争议,有些驾驶者赞扬其未来感,而其他人则偏爱经典的圆形方向盘。 但除了外观,技术和用户体验也将得到提升。预计空中升级(OTA)功能将继续,这意味着您的车辆软件、驾驶性能,甚至用户界面在您开车离开展厅后还能不断改进。Tesla的全自动驾驶(FSD)技术也将得到更深度的整合,使Juniper在越来越竞争激烈的半自动驾驶世界中脱颖而出。 现实问题是,您准备好迎接Yoke方向盘了吗?您觉得它是未来的升级,还是更喜欢传统方向盘的经典感?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二、Tesla的市场主导地位将如何受到影响? 2025款Model Y Juniper的发布时机至关重要。Tesla面临来自福特和Rivian 等汽车制造商的竞争,这些车型在电动SUV市场上掀起了波澜。与此同时,Polestar作为沃尔沃的子公司,继续通过其Polestar 3 SUV挑战Tesla,该车型在豪华和性能之间取得了强劲的平衡,并且定价具竞争力。即使是传统汽车巨头如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也在加速推出它们的电动车型,提供了如宝马iX和梅赛德斯EQB等替代产品。 尽管这一市场变得更加拥挤,2025款Model Y Juniper将帮助Tesla保持其市场地位,主要得益于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性能方面的改进。正如前文提到的,15%的续航里程提升将使Juniper单次充电估计可行驶380英里以上。 这种延长的续航里程使得Model Y Juniper成为长途驾驶时最实用的电动车之一,提供卓越的续航能力而不牺牲性能。而且,别忘了成本。随着4680电池单元的引入,Tesla预计生产成本将降低30%,这可能会导致Model Y Juniper的起售价低于当前的Model Y。但凭借4680电池带来的成本节约,新的车型起售价可能会低至45,000美元。 这一定价策略将使其比主要竞争对手如Rivian R1S和宝马iX更具吸引力,同时还提供更长的续航和更快的充电能力。 […] read more
具备“满血版”FSD的全新Model Y即将在中国发售了?
从去年零碎的小道消息,一直到如今的各种谍照+假想图,全新Model Y可谓是一直吊着全世界人民的胃口。这不,根据前段时间曝光的实拍尾部谍照,就又有海外媒体专门制作了一份假想效果图。 与之前咱们通过各个渠道看到的“Model 3 SUV版”不同,全新假想的Model Y除了在尾部采用了隐藏的贯穿式设计以外,同时还在前脸同样加入了一条纤长的贯穿式灯带,勾勒出车型前脸的轮廓。 虽然个人觉得这样的设计反而并没有不要灯带的造型来的好看,并且根据之前内饰屏幕中的3D渲染图谍照来看,全新Model Y将前脸更改为贯穿式设计的概率并不是很大。 当然除了以上的变化以外,根据目前的最新消息,新款特斯拉Model Y有望搭载容量为95kWh的电池组,最高续航里程可能达到800公里。相较于现如今的在售的Model Y 长续航版本,多出了16.6kWh,且多出将近112km的纯电续航。 (特斯拉中国上海储能超级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子公司弗迪电池早在今年3月,就与特斯拉达成了上海储能工厂的供货协议,并将在2025年一季度开始向特斯拉供应储能电芯。而根据目前全新Model Y的进度,以及特斯拉一贯严格的成本管控方针来看,全新Model Y的长续航版有可能因为国内价格战的原因,搭载成本更低的弗迪电池。至于性能版因为输出功率等方面的需求,或将依旧搭载LG电池。 关于座舱内部,其实之前的实拍谍照图已经透露的七七八八了。首先大致设计还是会和Model 3一样拥有环抱式的LED氛围座舱,然后就是方向盘依旧是常规的三幅式方向盘,至于后面会不会有Yoke方向盘的选装服务,目前不得而知。但有一点能确定的是,全新Model Y也会像Model 3一样,没有换挡拨杆和转向灯拨杆。因此,全新Model Y大概率将是需要大家通过屏幕进行换挡,通过方向盘上面的按键点亮转向灯的一套操作系统。 同时,通过谍照中显示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发现中控屏幕下方的副仪表台区域,采用了碳纤维以及镀铬轮廓的装饰件。 后排部分,除了目前大家都知道的控制屏以及空调出风口以外,之前谈及的2+3+2的座椅布局设计的七座版车型,目前已经没有进一步的爆料作证了。也就是说,7座布局大概率将不会出现在最终量产版全新Model Y的身上。 至于大家都十分关注的FSD,马斯克在之前的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就透露过将在12.6版本发布后登陆中国。具体时间并不确定,但能确定的是,特斯拉将提交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并有望在年底前获批。 也就是说,全新Model Y除了自己本身的升级之外,还将大概率和FSD一起再一次给中国新能源的内卷势头加一把火。所以,各位觉得,如果全新Model Y首发就搭载满血版FSD的话,那么特斯拉是否还能再次夺回冠军的宝座呢? 出处:头条号 @琪车人 read more
8.98万元就能买到续航400公里的纯电SUV了?
8.98-12.48万元,新款哪吒X应该是10万以内续航最长、电池最大的一台纯电SUV。新款车型的售价门槛不仅降低了1万元,还新增了500 Air版本,售价仅为9.98万元,意味着不到10万元就能买到续航500km的电车。 非常巧合,哪吒X新款上市时间就在8月3日,赶在吉利银河E5正式上市前的几个小时,不难看出哪吒官方也担心被银河E5抢占了市场。 降价归降价,但基本维持原价的次顶配(500 Plus)和顶配车型(500 Pro)配置有所升级。前者增加了主副驾驶化妆镜照明灯、后视镜自动折叠、前排座椅加热,还有冬季非常实用的热泵空调。 后者则将侧气帘、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行车记录仪、NETA AD(L2+驾驶辅助)、寻迹倒车等驾驶安全相关功能列为标配,此外还增配了电动后备箱、前排无线充电、主驾驶迎宾功能、多色氛围灯。老款车型需要花钱选配的功能,如今在新款顶配车型上都无需再额外选装,总体而言也算是降价了。 高配车型增配,入门的Air版本减配,相比老款车型取消了后视镜加热、行李箱电源接口、扬声器数量从6个减至4个。并且从2024款车型开始,哪吒X最入门版本直接取消了8155车机芯片,内存也从128G降低为64G,车机系统功能与高配不太一样。 作为不到10万元的纯电SUV,为了压成本来降低售价门槛,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经过最新一轮降价后,“长续航车型”还不超过10万元,4619mm的车身长度也比价格接近的埃安Y、比亚迪元UP/PLUS更大,买来城市代步还是可以考虑的。 从价格和硬件数据来看,哪吒X在10万元以内的市场还是相当能打的,但为何8月3日上市后似乎没有获得较高的关注度?一方面与哪吒品牌一贯拉垮的营销能力相关,另一方面则是选错了时间,既然提前知道关注度更高的吉利银河E5在8月3日上市,为何还要“硬刚”吉利,以至于全网铺天盖地都是银河E5上市消息,哪吒X降价上市内容直接被覆盖。 哪吒X想要获得市场热度,或许只能让周鸿祎增加宣传力度了。 关于哪吒品牌和车型,网友们最大的担心就是持续发展能力,哪吒旗下多款车型销量非常平淡,且没有一款产品力足够出众,如此市场表现虽不至于让哪吒倒闭,但面对越来越卷、越来越精致化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哪吒品牌的前途并不光明。 所以,“898”起售的哪吒X不像比亚迪那样可以直接闭眼冲,毕竟比亚迪网点众多、且质量稳定,假设出现问题,维保也更方便,而购买哪吒X显然要考虑更多的后续问题。 出处:头条号 @新车评 read more
特斯拉 Model Y 成为2024年中国车市的标杆是有原因的!
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特斯拉 Model Y 仍然是王者吗? 优点 超级抛光的电动传动系统 直线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比以前便宜多了… 缺点 ……但降价确实损害了转售 行程仍然繁忙 给我们一个平视显示器吧,特斯拉 2024 年,特斯拉Model Y遥遥领先于其他车型,成为澳大利亚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是其轿车兄弟。 尽管面临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且Model 3轿车进行了重大更新,提供了比以前更现代化的内饰、更舒适的乘坐体验和更好的精致度。 Model Y 并未进行同样的更新,但也并未完全被抛弃。 3 月份,它推出了三种新颜色选择,并为基本款 RWD 和 Long Range 车型推出了新轮毂设计。哦,价格全年已多次下调。 Model Y 仍是王者吗? 特斯拉 Model Y 售价多少钱? 特斯拉继续在澳大利亚降价,目前基础款 Model Y RWD 的定价与大量混合动力、汽油和柴油中型 SUV 的价格一致。 型号变体 建议零售价 特斯拉 Model Y 后驱版 55,900 澳元 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全驱版 69,900 澳元 […] read more
满电满油续航可达2500公里!比亚迪重磅发布第5代DM技术
比亚迪“技术鱼池”又有重大“产出”,将混动续航里程甚至“卷”向2500KM级别。 北京时间2024年5月28日晚间,比亚迪正式对外公布第五代DM技术,一同发布上市的还有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L DM-i、海豹06 DM-i车型。 根据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凭借第五代DM技术,上述车型综合续航里程甚至最高达到2500KM。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布会上所言,“燃油车已经成为非主流”。 在业内看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将进一步加速汽车市场油转电的进程,插混将进一步冲击燃油车市场。 进一步颠覆燃油车? “当工程师提到DM混动技术可以将亏电油耗降低到3L以内时,我当即拍板开干。”王传福在发布会上坦言。“如果项目失败了,最多几十个小目标打水漂,但一旦成功了,将会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他笑称。 在比亚迪看来,此次第五代DM技术发布,是其全年最为重要的事项之一。毕竟,比亚迪上一代DM技术曾被市场视为“燃油车颠覆者”。 按照官方信息,第五代DM技术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6.06%。相比之下,强调燃油经济性的日系品牌丰田和本田,其混动系统的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均约为41%。 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五代DM技术将亏电油耗拉低至百公里2.9L,综合续航里程达到2100KM。其一方面将亏电油耗拉进“2时代”,另一方面将续航里程“卷”向2000KM级别。 值得注意的是,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两款新车秦L DM-i和海豹06 DM-i也在当晚正式上市,起售价分别低至9.98万元。 而且,发布会上的官方信息表明,两款新车在实测中,百公里油耗均小于2.5L,综合续航里程均超过2300KM,甚至最高达到2500KM。 在业内看来,比亚迪此举或将进一步挤压燃油车生存空间。在会上,王传福也直言,“当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主流,而燃油车则成为非主流。” 在前不久的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国际论坛上,王传福也曾预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走高,未来可能会突破50%,而传统燃油车将进入“生命倒计时”。 在业内看来,比亚迪插混轿车产品未来将主要面对合资燃油轿车竞争。其面对合资燃油轿车的优势主要在于:第一、配置上显著高于竞品带来的性价比;第二,通过插混系统带来的更低油耗戳中消费者痛点。 DM5.0为代表的新周期 在发布会上,王传福回顾了比亚迪在插混技术上的发展历程。比亚迪的插混技术可以追溯到2008年,从2008年到2021年,比亚迪已经经历了四代DM技术。 其中,第一代采用双电机串并联架构;第二代应用多速DCT并联架构;第三代带来多速DCT混联架构,性能提升;而第四代DM技术双电机串并联架构,成为燃油车颠覆者,推出DM-i(主打节油)、DM-p(主打性能)、DMO(主打越野)。 不过,比亚迪的插混之路并非坦途。“我们本以为插混技术可以在2018年迎来高光时刻,然而事实却是相反的,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甚至比亚迪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分歧。”王传福坦言。 不过随后,插混车型在比亚迪的产品矩阵中,逐步占据了重要地位。在2023年,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达到143.81万辆,占到整体销量的47.55%。而在今年前4月,插混车型更是大放异彩,在整体销量93.95万辆中,插混车型销量达到50.19万辆,占比达到53.45%。 中泰证券甚至评价,当前市场对比亚迪新品周期存在认知差,“2024年真正的新品周期并非荣耀版车型,而是以DM5.0为代表的新一代车型。” 在中泰证券看来,当前荣耀版车型的本质并非2024年新品周期产品,而是自2021年起以DMi为代表的上一轮产品周期的尾声车型。“真正的产品周期将以秦L(搭载DM5.0)为代表的新品开启。” 该机构表示,随着DM5.0 插混系统进一步提升性能,比亚迪插混车型优势还将继续保持。插混带动的新一轮产品周期促进下,公司新车放量有望带来新一轮估值中枢上移。 插混的“中国时代” 不过,在插混赛道上,比亚迪也并非没有对手。 王传福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插混不再是‘无人之境’,长安、上汽、广汽、奇瑞、吉利、长城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插混产品。” 今年以来,多家自主品牌宣布插混车型续航里程超过2000公里的技术储备。 其中,东风在5月24日发布了首搭马赫电混PHREV(插混/增程)技术的新车型——风神L7,在无补能综合续航极限挑战测试中,东风风神L7实测综合续航最高达2054公里,馈电油耗为3.8L/100km,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5.18%。 而在3月,吉利也宣布雷神电混技术平台将推出新一代电混系统。该系统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最高续航可突破2000公里。据悉,该公司最新一代混动发动机热效率已突破46%,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量产。 在业内看来,近三年来,中国品牌已经纷纷推出自己的插混技术,在技术深度、应用广度、产业链完整度已领先全球。 撰文:中国基金报 @冯尧 read more
整个汽车行业在裁员
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行业全在裁员,首当其冲的就是燃油车企,我只是简单搜集了几家,其裁员情况就已经很夸张。 2023年7月,英国路特斯汽车宣布裁员,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应对经济困境。 2023年8月,美国通用汽车宣布裁员,并关闭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信息技术中心。 2023年9月,瑞典沃尔沃汽车宣布就把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员工裁员10%。 2023年9月,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宣布裁员。 2023年10月,美国福特汽车宣布裁员。 2023年12月,曾公开承诺“2029年前不裁员”的德国大众汽车,宣布启动“提前退休”计划,希望自家员工在申请“遣散费”后可以自愿“退休”。 在欧美巨头车企纷纷裁员的时候,合资车也扛不住了,毕竟母公司都赚不到钱要裁员,合资的子公司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无法完全统计所有数据,简单选几家中外合资工资给大家看一看。 2023年上半年,福特中国启动裁员。 2023年6月,广汽三菱宣布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工厂开始“临时停产”,所有人员“放假”。 2023年7月,广汽丰田传出大规模裁员新闻,对此广汽丰田紧急辟谣,说开除的都是劳务派遣工,是因为广汽丰田在根据市场形势合理、适时的调整生产安排。 2023年10月,奇瑞捷豹路虎启动裁员,新闻大幅报道后奇瑞捷豹路虎官微发布消息称不是裁员,只是“岗位优化”。 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燃油车不行了。 2024年3月,中国新销售汽车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首次超过一半,也就是新卖出去的汽车里燃油车的比例已经低于一半了。 即便汽车行业总规模不变,短短几年之内从燃油车占比100%变成低于一半,那也代表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没有了,对应的燃油车企那肯定要裁员啊,这个是不可避免的,理论上说裁员比例低于一半甚至都算胜利。 但其实裁员的不止是燃油车企,新能源车企也在裁员。 全世界最出名的新能源车企特斯拉,于2024年4月宣布启动大裁员,全球员工裁员10%,大约1.4万人,特斯拉中国一些部门的裁员比例超过30%。 马斯克在发出的全员信中称特斯拉在裁员前对组织进行了彻底的审查,以确保裁员的合理性,但《财经》记者采访的特斯拉员工都表示裁员非常匆忙,没有任何交接和通知,裁员更像是随机选人,很多绩效高和年限长的员工也被裁了。 但在特斯拉裁员前,美国的其他造车新势力就已经启动了裁员。 2024年2月,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宣布了裁员6%以减少成本的计划。 2024年3月,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表示将裁员18%,以削减成本。 2024年4月,美国的特斯拉才开始裁员。 裁员时,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对于同行Rivian和Lucid两家美国造车新势力的评价是:除非接下来发生技术路线的大调整,否则只有破产一条路。 燃油车企裁员,合资车裁员,新能源车企特斯拉裁员,造车新势力也裁员,全在裁员。 不是说汽车行业蒸蒸日上吗,怎么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企业都在裁员? 甚至好多家中国的本土车企也在裁员。 但上市车企是需要公布年报的,从这些公开的年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东西,因为有家企业特别的扎眼。 比亚迪,2021年员工数高达28.8万,但2022年比亚迪的员工数达到了57万人,一年之内扩招了28万人,其他所有车企的数据合在一起都没这么离谱。 特斯拉裁员10%搞的惊天动地,也就裁员了1.4万人而已,比亚迪一家在2022年就扩招了28万人。 两家合起来算账之后,净招聘人数可以达到27万人。 把欧美企业这两年的净裁员数量全部加在一起,和比亚迪2022年的招聘数量合并后,净招聘也至少有20万人那么恐怖。 但这还没完,2023年比亚迪的年报显示员工数达到了70.3万人,也就是说2023年比亚迪又净招聘了13.3万人。 整个欧美车企以及合资车在2023年度的所有裁员人数全部加起来都没有13万那么多,所以和比亚迪的数据合并后,可以得出汽车行业整体欣欣向荣的结论。 根据比亚迪的年报,2022年比亚迪的平均年薪为10.47万元,2023年平均年薪为12.71万元,在扩招的同时全公司平均薪资大幅上升超过20%。 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2023年比亚迪招聘的人里有3.3万是研发人员,其平均年薪达到了21.2万元。 招几十万人还开那么高的薪水,比亚迪不会亏钱吗? 不会,因为2020年的时候比亚迪的销量才不足50万辆,而2023年的时候销量就暴涨到302万辆。 2020年底的时候比亚迪的员工数是22万人,和2023年的70万人相比有3倍多的差距,但比亚迪的销量暴涨了6倍。 所以比亚迪不仅没亏钱,还赚钱了。 根据公开财报,2023年比亚迪净利润为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意味着在开出那么多工资的同时,比亚迪每天还能净赚8000多万元。 除了内销,还有外销。 2024年1~3月,比亚迪对外出口销量达到了9.78万辆,同比涨幅高达152%。 能卖那么多车,比亚迪的核心法宝就是降价,疯狂的降价,甚至2024年把比亚迪秦的价格打到了7.98万元一辆,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说法,叫: 今日降三万,明日降五万,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但根据公开财报,2023年比亚迪的毛利率高达23.02%,而号称高溢价割智商税的特斯拉其毛利率才18.2%,也就是疯狂降价的比亚迪毛利率其实比特斯拉还高。 所以比亚迪才敢疯狂招人,才敢疯狂降价。 在比亚迪疯狂招人的同时,其他中国的新能源车企也在疯狂招人。 至于其他的新能源车企每年招多少人我就不统计了,因为没有公开财报不好统计。 但几年前小米汽车的人数是零,如今已经拥有了3700名员工。 新杀入车圈没几年的华为车bu,其员工数也达到了7000人。 零跑员工接近1万人,小鹏1.3万人,理想3.5万人。 而裁员人数最多的特斯拉,也就裁了1.4万人而已。 在特斯拉这种新能源巨头要裁员1.4万人的同时,中国非巨头的小鹏汽车,反而要新招聘4000人,双方形成鲜明对比。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双方制造成本的巨大差别。 […] read more
小米汽车不能卖 20 万以下?
(图源:雷军微博) 不!最终很可能是 23-25 万。 3 月 28 日晚 7 点,小米旗下第一款车——小米 SU7 即将正式上市,这也将为持续 3 个月的价格争论画上句号。 SU7 的价格争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米的精髓「性价比」。 2010 年,当年刚成立的小米公司打出广告语:年轻人的第一台手机。2011 年 8 月,小米手机一代正式发布,售价 1999 元,以高性价比赢得了市场。随后,小米成为普及智能手机的「破风者」,带动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繁荣。 看起来,公众普遍期待小米汽车能延续其手机领域的策略,为年轻一代提供价格适中、技术先进的汽车,成为他们心目中「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很多人苦口婆心劝雷军,把起售价定在 20 万以下,甚至 9.9 万元。 然而,小米确实不应该将汽车价格定在 20 万元以下。无论是从成本方面考虑,还是从产业趋势和时代使命来分析,都能看到这个判断背后的必然性。 极客公园 , 已结束直播,可观看回放 观看回放 小米SU7,买吗?买吗?你买吗?! 视频号 3月28日(周四)18:30,来极客公园视频号直播间,一起陪你看小米SU7发布会! 01 单纯的价格战, 没有未来 之所以很多人建议小米将汽车价格定在 20 万元以下,主要是因为当前汽车市场正在上演激烈的价格战。 自 2023 年开始,「价格战」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关键词。相比去年,今年的价格战呈现出了辐射范围广、优惠幅度高等特点。从几万元的微型纯电小车,到二三十万元的豪华车型,都参与其中。价格战让中国车企很头疼,大部分只能硬着头皮坚持打。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造车成本相对降低、市场供给失衡以及需求增长放缓。 2023 年 12 月 28 日,小米汽车举办了第一次技术发布会,随后便是持续三个月的价格猜想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