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023-11-09 19:04 当电车车主还在头痛续航的问题的时候,广汽本田却突然闯了出来,宣布自家的雅阁续航已经超过了2100公里,这在乘用车中几乎是第一个续航突破2000公里的车辆。 现在的纯电汽车,能够续航700公里以上的都非常少,不过也有几款车比较超前,续航超过1000公里,比如:极氪001、蔚来ET7、广汽埃安AION LX,但是他们的价格都在30万以上。 为了续航体验,厂商又把技术转向了增程和插混,采用这两种技术的车型,续航都能轻松超过1000km,就比如插混的广汽传祺ES实际续航就超过了1500km,增程理想L8续航超过1300公里,很好地解决了续航焦虑的问题,同时有符合环保。 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在续航和油耗上,已经有着很大的领先优势,只是纯电车目前受限制的还相对较多,续航容易打折扣,充电速度太慢动辄半小时,而插混和增程都能很好地平衡这两点,因此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欢。 当大家普遍认为1500公里的续航已经是很顶了的时候,广汽本田又出来开始“搞事情”了。突然宣布雅阁e:PHEV的续航达到了2132.7km,皓影e:PHEV的续航也达到了1936.1km,再次把乘用车的续航推向另一个高度,打破了人们对目前车辆续航的认知。 本田也喊出了那四个字“遥遥领先”,的确,在续航上暂时还找不到任何一个对手。 这意味着,你开着雅阁e:PHEV从广东深圳到四川成都,中途都不需要加油或者充电,还能剩400km的续航,开车到湖南长沙一个来回,在不加油充电的前提下,还能剩下500km续航。 而雅阁e:PHEV的油箱容积是43L,百公里平均油耗2.02L,按照现在的油价和电价来算,平均一公里0.18元。 难怪,之前去看这款的时候,官网参数页面没有写出综合续航里程和百公里油耗,只写出了纯电续航106km,原来是留在这里给我们惊喜。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续航超过2100公里的乘用车,而在售价方面是在二十万级别,雅阁e:PHEV和皓影e:PHEV两者价格几乎是一样的,同样都是三个版本,皓影要贵0.01-0.11万元。两者的动力系统也是一样的,只是皓影的整车重量要重140kg左右,所以在续航上要低200km。 一直以来,雅阁和皓影在国内的销量和口碑都很不错,但遇到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日系车的销量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对日系车来说,一直坚持自己的燃油车,市场份额可能会很快被国产汽车抢走,一定要走新能源汽车的道路。虽然来得有点晚,但还是来了,雅阁e:PHEV和皓影e:PHEV是本田在中国市场推出的重要新能源汽车,也被寄予了很高的厚望。 本田凭借自己二十多年的混动技术沉淀,转型到了做插混也是有非常大的优势,搭载的第四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让其在插混车型中保持着领先。 市场上给到的表现是很认可的,雅阁10月销量达到了17789辆,这已经是连续两月销量破1.5万辆了,要知道7、8月份的销量才7000辆左右,这么快就实现了销量翻倍。 皓影的表现也不差,10月交付14213辆,9月份14622辆,近两个月的销量保持在1.4万以上,并且7、8月份的销量也没有破万。 可见,随着雅阁和皓影的两款插混车辆的上市,本田的销量有了明显的增长。这时候本田宣布两车的续航,无疑会把他们再次推向另一个高潮,凭借超长的续航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而作为普通消费者,很多都是在意油耗和续航的,本田雅阁和皓影估计在今后的几个月中,都会在B级市场中发起销量猛攻。

Read More

📅Published: 2023-10-31 14:32 近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特斯拉将领导核电池革命,新能源格局将彻底改变。这一消息引起了全球关注,许多人对特斯拉的这一举措表示期待。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已经在核电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将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他还透露,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出一系列基于核电池技术的新能源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据了解,核电池是一种利用核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优点。马斯克认为,核电池技术将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减少碳排放,从而保护地球环境。 特斯拉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一直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探索。此次宣布领导核电池革命,意味着特斯拉将在新能源技术上再次实现突破。有分析人士认为,特斯拉的这一举措将对全球新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新阶段。 在过去的几年里,特斯拉已经成功推出了多款电动汽车和太阳能产品,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欢迎。随着核电池革命的到来,特斯拉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 总之,马斯克宣布特斯拉领导核电池革命,预示着新能源格局将彻底改变。作为消费者,我们有理由期待特斯拉在未来带来更多创新产品,共同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编译:头条号 @四月科普

Read More

📅Published: 2023-10-16 23:34 近日,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9月累计交付74,073台;出口超3万台,同比增长454%,环比增长57%。截止至今特斯拉上海工厂今年累计交付量约为70万台。 从数据层面上看,特斯拉9月的销量对比起当前大部分自主新能源品牌,显得十分渺小,有种昔日霸主地位不再的味道。 但要知道,特斯拉国内在售的车型即便是最入门车型,售价都在25万以上。有了这个前提,再去对比国内的高端自主新势力的销量情况,这7万+的销量是多少新势力们的梦。尽管很难接受,但销量就是事实。 但似乎特斯拉这条鲶鱼还想再一次搅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近日,有外媒给出了传说中售价25,000美元的特斯拉Model 2渲染图。 相信大家对这款车已经并不陌生了,早前几年就有外媒爆料称这款车将会是特斯拉新的入门车型,并且售价很有可能做到15万元级,在当时有着极其高的话题性,甚至还有媒体把它称之为“燃油车终结者”。 只可惜时至今日也只等来了Model 3/Y的更新,预期的15万元级车型还处于大家所臆想的渲染图当中。 但据悉,此次曝光的渲染图灵感是受Elon Musk的传记得到启发,因此会非常接近于Model 2的真实状态。 透过当前曝光的渲染图来看,新车采用了一套全新的设计语言,大体上看既有Cybertruck的未来气息,同时也带有现款车型部分的设计元素。 比如,新车并没有采用过往的圆滑的封闭式前脸设计,而是采用类似Cybertruck的那种直来直去的棱角设计,整个车头有着更强的一体感。并且在细长的贯穿式灯组加持下,在视觉上营造出强烈的未来气息。 与此同时,车身侧的带有锐利感更强的腰线设计,少了几分圆滑,多了几分激进,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当然,作为电动车还是要考虑到整车的风阻系数,标志性的隐藏式门把手仍旧得以保留。 尾部则更为独特,Model 2这款车带有一块倾斜角度更加平直的溜背设计,与硬朗的前脸造型相呼应,预计Model 2这款车将会以跨界车的身份出现,进一步强化它的独特性。

Read More

📅Published: 2023-10-09 22:04 日前,我们获得有关消息,比亚迪动力电池二期项目迎来了首批量产动力电池下线。报道称,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的一期项目已在去年 10 月份竣工投产,二期项目总投资 75 亿元,用地 800 亩,计划打造 8 条生产线,年产 15GWh 新能源动力电池。 该项目厂区目前设置了两条生产线,采用模块化生产方式,据称可以方便单个模块调试升级,并能使多人协作互不干扰,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车间内配备了 100 多台 AGV 小车用来代替传统输送辊道,可节省约

Read More

📅Published: 2023-08-29 09:53 8月28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收2601.24亿元,同比增加72.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54亿元,同比增加204.68%。上半年,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0.67%,较去年同期提升4.36个百分点,超过了特斯拉今年二季度的18.2%,同时也明显超过中国汽车行业10%左右的平均水平。 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业务实现营收2088.24亿元,同比增加91.11%;在比亚迪总营收中占比进一步上升至80.28%,较上年同期的72.55%提升近8个百分点。 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达125.56万辆,同比增长94.25%。同时,上半年比亚迪海外累计销量为7.43万辆,同比增长95.8%。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国内整个汽车市场的市占率为10.6%,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市占率已经高达33.5%。 此外,根据调查公司MarkLines的数据,比亚迪2023年上半年全球新车销量实现同比近一倍的大幅增长,销量超过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和德国宝马,首次进入全球汽车品牌销量前十。 在研发方面,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高达142.4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4.7亿元增长120.2%。对比来看,造车新势力当中蔚来、理想、小鹏去年全年的研发投入基本保持在50亿至100亿元之间。 比亚迪表示,研发费用的增加主要是本期职工薪酬和物料消耗增加所致。据了解,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研发投入累计超千亿。曾有数据表明,比亚迪目前平均每个工作日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 此外,比亚迪还强调,将继续深化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7月,比亚迪发布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自研硬件、软件以及算法构建全栈自研整车系统级解决方案,被外界视作比亚迪发力智能化赛道的开始。 对于下半年,比亚迪表示,今年上半年,各品牌发展稳步推进,多品牌策略初见成效。财报介绍,依托于本集团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创新,本集团乘用车业务逐步形成由“比亚迪”品牌、“腾势”品牌、“仰望”品牌及“方程豹”品牌所构建的多品牌梯度布局,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全面满足用户多方位全场景的用车需求。 同时,比亚迪还强调了加速推进新能源车出海的战略。财报援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称,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34.1万辆,同比增76.9%,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79.5万辆,同比增长1.2倍。新能源汽车业务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正逐步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销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比亚迪也加快了海外设厂步伐。刚刚过去的7月,比亚迪宣布将在巴西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加速新能源汽车在当地的普及与应用。 基于以上业绩增长及销量数据带来的良好预期,业内预计,比亚迪今年大概率能够突破300万辆的销量目标,并冲刺360万辆的翻倍增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28日早间,比亚迪还公告了其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并购。 比亚迪及其控股子公司比亚迪电子在A股和港股同时公告称,比亚迪电子与捷普新加坡签署框架协议,以约158亿元人民币(等值22亿美元)现金,收购卖方位于成都、无锡的产品生产制造业务,包括现有客户的零部件生产制造业务。 据悉,目前卖方已于新加坡新设成立法人实体Juno Newco Target Holdco Singapore

Read More

📅Published: 2023-08-08 23:43 据德国媒体Teslamag7月31日报道,特斯拉完成对德国无线充电公司 Wiferion的收购,收购价格高达7600万美元(约5.43 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网站左下页脚现已显示“Tesla Engineering German GmbH 2023”,确认特斯拉为母公司。 Wiferion是一家专注于“非接触式充电和能源系统”的公司,为仓储等工业环境中的自动驾驶运输系统提供感应充电解决方案。 被收购后,该公司将充电、电池系统以及无电缆“智能机器人充电”列为产品,并自称“业内自动化、非接触式能源传输的领先提供商”。 在今年3月的特斯拉投资者日上,特斯拉全球充电基础设施负责人Rebecca Tinucci提出了适用于家庭和工作场所的潜在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6月有美媒报道,特斯拉要收购无线充电公司Wiferion,已经向德国有关部门登记了文件。 特斯拉二季度财报显示,在“业务合并”上花费了7600万美元,有人推测这7600万美元就是用来收购Wiferion。 Wiferion成立于2016年,2018年才正式推出产品上市,主要做ToB业务,凭借着低损耗无线充电,五年里拿下了上百家企业,售出8000多套设备。 Wiferion产品的能量利用率在93%左右,而且充电设备安全耐造,基本免维护。同时Wiferion还开发了一款数字能源管理系统——etaHUB,该系统可以访问无线充电板和电池的所有数据。 从公开信息来看,其技术更多应用于工业设备和机器人。因此无线充电技术可能会先被应用于特斯拉的造车设备或者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上。 能链研究院院长曹增光表示,特斯拉在电动汽车补能、超充桩建设方面比较领先,收购无线充电公司,与其战略比较契合。

Read More

📅Published: 2023-08-05 11:25 2023年8月初,各大车企纷纷晒出上个月的销量成绩单,以此来展示过去一个月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各自的成绩单来看,多数品牌均能以同比、环比的增长表现示人,甚至部分车企还创造史上最好的单月交付成绩。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 比亚迪7月交付262,161辆 腾势汽车交付11,146辆 过去7月份,表现最好的无疑又是比亚迪,262,161辆的销量一骑绝尘,同比增长61.3%,并创造历史最好单月成绩,不过这个成绩一般只能维持一个月,因为下一个月,比亚迪又会创造新的历史成绩。 具体上,比亚迪汽车7月销售249,959辆,同比增长54.1%;腾势汽车7月销售11,146辆,创造历史新高,并连续5个月销量过万,连续7个月蝉联30万以上豪华MPV市场销冠。更重要的是,腾势汽车的平均成交单价高达42万元。另外,7月出口18169辆,今年累计出口约9.2万辆。 而今年1-7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突破150万辆,达到了1,509,266辆,距离年初暨定的300万辆年目标,已经完成了50%。剩下50%由最后5个月来完成,还有可能吗?按照比亚迪的发展规划,还是有一丝可能,因为下半年比亚迪海豹DM-i、腾势N8、仰望U8以及方程豹豹5等车型会相继上市,它们的热度非常高,尤其是海豹DM-i,基本可以为比亚迪贡献万余辆的销量,具体能不能破,我们拭目以待。 “蔚小理”三家销量均上涨 理想汽车7月交付34,134辆/蔚来汽车7月交付20,462辆/小鹏汽车7月交付11,008辆 如果说比亚迪拿到了最好成绩单,那“蔚小理”三家则抢尽了风头,就连理想汽车CEO李想都表示:上周互联网出身的三家新势力重返新势力的前三名,这个趋势是可以持续的。 其中理想汽车7月交付34,134辆,同比增长227.5%,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2023年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了173,251辆,稳坐新势力品牌头把交椅。理想汽车卖得如此好,营销推广、市场定位、产品力样样拿捏到位。 蔚来汽车7月交付20,462辆新车,同比增长103.6%,环比增长91.1%,并创造单月交付量新高。其中全新ES6贡献了一半,其交付量超1万辆,成为蔚来首款月交付破万的车型。2023年蔚来共交付新车75,023辆,历史累计交付364,579辆。蔚来7月销量暴涨,主要原因还是“降价”3万带来的收益,这足以说明任何的营销策略也不及降价来得实在。 小鹏汽车7月共交付11,008辆,环比增长28%,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重新迈入万辆交付新里程。其中上市不久的小鹏G6交付了3900辆,这还是半个月的交付量。目前小鹏还与大众汽车达成技术合作,市场声量有了明显提升,未来可期。 广汽埃安7月交付45,025辆 连续3个月销量超4.5万辆 自步入了2023年后,广汽埃安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销量节节上涨,今年1月份才交付8206辆,但7月交付已经达到45,025辆,同比增长80%,连续3个月销量超4.5万辆。而今年1-7月累计销量254,361辆,同比增长103%。 另外,昊铂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昊铂GT首月交付2011辆。对于埃安,虽然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网约车上,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约车是可靠耐用、性价比高的代名词。 五菱缤果7月交付20,064辆

Read More

📅Published: 2023-08-05 04:09 近日,我国多个地方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出现强降雨天气,尤其是京津冀地区连续下大暴雨,导致有些道路积水很深,给很多新能源车主带来了出行困扰。很多车主不了解雨天开新能源车型需要注意什么?以及纯电动车型严重涉水时电池、电路是否安全等问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表示,电动汽车涉水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汽车本身,高压动力系统以及其他零部件可能因为涉水直接损坏,也可能因为涉水而绝缘性能降低,存在漏电风险。另一方面就是电池系统,一般情况下,新的电池系统产品的密封性和浸水可靠性都是经过严苛标准验证的。但是车辆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系统的密封性可能会下降,在雨天或者低洼地段发生涉水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电池包进水。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表示:电池包进水后,有可能腐蚀电池系统内部的结构件和接插件,导致绝缘性能下降甚至有可能造成电池短路起火。 那么,雨天开新能源汽车出行安全吗? 新能源汽车有关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在出厂时会进行各种严苛的测试,可以放心在雨天正常驾驶。因为在整车实验方面,根据国家标准,乘用车要在100毫米高的水中,以每小时5公里至10公里的速度行驶500米,时间为3分钟至6分钟,考核车辆涉水的安全性。但是原地停留的新能源汽车被积水浸泡后,千万不要启动,因为底盘电池组周边线束长时间泡在水里,漏进水的概率是较高的。 同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表示:这种考核主要是检验车辆涉水以后的绝缘性,目前市面上运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都要求达到标准的相关要求。在电池包层面,国标规定了电池包防水等级与它在车上安装位置离地高度的关系,比如说电池包离地高度小于300毫米的时候,电池包可以泡在1米深的水中30分钟。但是当安装高度高于300毫米的时候,那这个要求会降低。 所以,各个品牌厂家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车型,都可以放心在雨天行驶。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新能源车主雨天行车有哪些注意事项? 第一、雨天行车,路面比较湿滑,刹车距离会增加,所以要减速慢行,尽量不要紧急制动,同时,保持适当的跟车距离,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第二、雨天湿度、车内外温差都较大,导致车窗容易起雾从而影响驾驶员行车视线,特别是前挡风玻璃雾气比较大,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大家把空调制冷AC打开,然后调大风速,同时把空调模式调到吹前挡风玻璃模式。这样能快速的把玻璃上的雾气吹散。 第三、当车辆经过有积水的路面时,要先观察积水的深度,如果水深最高达到轮胎的高度(黑色橡胶部分),一定要减速慢行,车速不超过10km/h行驶通过,同时避免在水中停车或下电熄火(关闭电源),行驶中一定要注意路面是否有深坑,防止车辆拖底、方向突然跑偏带来的危险。如果水深大于整个车轮(轮胎+轮毂的高度)一半的高度,千万不要行驶通过,应选择绕路行驶。 第四、车辆如果不慎行驶到水深的地方且车辆发生断电的情况,千万不要再次启动,以免发生短路风险,我们应该立即下车找个安全的地方。 第五、在暴雨恶劣的天气下,要尽量避免积水路段,因为电动车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可能会导致电池或者线束漏进水,从而引发车辆用电设备短路的危险。 新能源汽车在雨天行驶时,一般情况下可以放心行驶,但是应注意避免水淹路段通行,特别是下大雨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避免涉水行驶以及长时间浸泡车辆,以免引发车辆发生短路等风险。 撰文:张芳超 出处:第一电动汽车网

Read More

📅Published: 2023-08-05 00:51 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迅速,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不止新势力车企,许多传统车企都开始发力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希望在新能源车浪潮真正来临之际能筑起自己品牌的技术高地。日前,奔驰组织了一场线上媒体沟通会,分享了他们的一项全新的技术储备,也为了表明了他们发力新能源赛道的决心。但这一项技术的名字,大家可能听起来有些陌生,它就是“轴向磁通电机”。 轴向磁通电机及其优势 径向磁通电机由绕组、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构成,电机中间的磁轭是一个巨大的金属体。而轴向磁通电机取消了铁芯上的定子轭,以三角形的磁芯代替,两侧的薄盘是转子盘,并通过铜线绕组进行缠绕。相比径向磁通电机,轴向磁通电机的重量能够降低20千克左右。 在径向磁通电机中,转子进行转动的时候,周围产生磁电场,也就是磁通量。在轴向磁通电机中,绕组并不置于转子铁芯中,产生的磁通量与中间转轴是平行的。因为有了这样的设计,在直径相同的情况下,轴向磁通电机的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会更大,同时电机厚度仅为径向的1/3,重量也仅有1/3,但它的功率密度是径向磁通电机的3倍,扭矩密度是2倍,拥有非常卓越的性能。 轴向磁通电机(上)与径向磁通电机(下)分解图 轴向磁通电机(左)与径向磁通电机(右)分解图 我们来简单提炼一下官方给到关于轴向磁通电机介绍里,它到底都有哪些优势。重量轻、体积小、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大。 那它能带来的改变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1.车辆电机布局更灵活 2.为车内空间和电池留出更多空间 3.降低车重,带来更好的操控性能和更低的能耗 从这些关键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轴向磁通电机高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特性让它非常适合在跑车或者对性能要求比较高的这类车型上发挥它的作用,而首款搭载这款轴向磁通电机的奔驰车型也正是这样的一款性能怪兽——奔驰Vision AMG。 轴向磁通电机的发展 “从两百年前,迈克尔·法拉第就开始了对轴向磁通电机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这项技术尚未应用在任何一辆纯电量产车型上。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纯电或者混动的车型,使用的电机都是径向磁通电机,相比之下,轴向磁通电机非常紧凑,长度更短,但是功率密度更大。” 以上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 动力系统与电力驱动部门研发负责人康斯坦丁·奈斯在本次沟通会的开场白

Read More

📅Published: 2023-03-04 07:38 2020 年初时,美团王兴曾经预测,他认为三年内「蔚小理」会成为造车新势力前三。当时这被认为是无稽之谈,但后来一段时间内,「蔚小理」的表现确实如他所说。 但或许王兴只看到了当时被称作“造车四小龙”之一的威马的颓势,却无法预测后来「蔚小理」的被超越。 随着传统车企中的“新势力”广汽埃安与“新势力”中的传统派哪吒汽车的翻身崛起,曾经被认为是“新势力”代表的「蔚小理」的名号逐步变成了“造车三傻”。 而如今,不仅「蔚小理」整体在新势力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他们内部的变化也令人猝不及防。 在最新的年报中,理想实现了年度盈利,也实现了首次单季度盈利(2.7亿元),在港股的市值也第一次超过蔚来与小鹏之和,全方位来到了“三傻”之首。 截止2月27日收盘,理想汽车港股市值达到1977.22亿港元,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的港股市值分别为1264.99亿和705.8亿港元。 从老三到大哥 虽然「蔚小理」如今已经不再保有前一轮征战时的行业地位,但三家之间的争斗与座次变化仍然牵动着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心。 在三家公司之间,所存在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三角关系。 第一阶段是2018年-2021年Q3,蔚来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这个阶段大部分时候是「蔚理小」; 从2021年Q4开始,理想和小鹏实现了对老大哥的反超——这个阶段大部分时候是「小理蔚」; 而到了2022年Q2,蔚来率先实现反弹,Q4理想实现反弹,小鹏的销量却因为G9的发布从Q4开始出现了大幅下滑——目前的座次关系是「理蔚小」。 锂猫实验室制图 这个关系变化值得揣摩,事实上进入2020年之后的三家公司从未再遵循过「蔚小理」的座次顺序,其中地位最不稳定的是小鹏——时而倒数第一,时而正数第一,时而又倒数第一;地位最稳定的就是理想——他强任他强,理想永远做第二,直到这个Q4。 这种座次变化,与产品的交付周期以及对于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息息相关。 2021年Q4的拐点到来时由于蔚来率先进入产品迭代周期,

Read More

📅Published: 2022-12-02 09:43 继被曝出天津工厂计划裁员 60% 后,恒大汽车再陷欠薪减员风波。 12 月 1 日,全国多地多家恒驰展厅销售人员爆料,自己于近期被告知将停工停薪。相关人员还表示,此前恒驰已拖欠其薪资长达数月。 对此,恒驰汽车相关人士回应表示,本次优化淘汰整体比例为 10%,部分业务条线或高于此数,另有 25% 员工停薪留职 1 至 3 个月。 「此前恒驰汽车人员架构是按同步研发 9

Read More

📅Published: 2022-11-18 08:17 11 月 17 日晚,岚图汽车宣布完成 A 轮引战融资协议签署和交割,本轮融资近 50 亿元,融资后市场估值近 300 亿元,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迄今规模最大的首轮融资。 据介绍,岚图汽车本轮融资,投资方共 10 家, 联合领投方为国企混改基金和中银资产,跟投方包括工银投资、农银投资等。东风集团同步跟进本次融资,本轮融资后,东风集团持股 78.88%,A 轮投资者持股 12.37%,岚图员工持股平台持股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