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020-11-24 13:01 随着全球多个国家加大力度推广电动车,资本正大幅流入电动车领域,包括加速推动电动汽车公司上市。仅今年内,就有多起引人注目的电动车IPO事件:先是今年6月电动卡车初创公司Nikola通过SPAC合并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接着是中国的理想汽车也在7月底登陆美股,小鹏汽车在8月紧随其后。 而目前,又有一家电动汽车新星将要登陆美股:近期,英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Arrival宣布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CIIG进行反向合并,一旦SPAC合并协议完成,该公司将在纳斯达克上市,估值约为54亿美元。 特斯拉在短短十余年内,即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车公司,电动车这个新兴领域给创业者和投资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特斯拉已是电动车领域的领跑者,也是主要追赶目标。这次,随着Arrival的上市,特斯拉又多了一家追赶者。Arrival这家初创公司成立至今已有5年,专注于电动货车和公交车领域,计划2021年在美国和英国开设小型工厂。 在SPAC协议宣布当天,Arrival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enis Sverdlov表示:“所有事情都让我们与众不同:我们有很多不同的产品,我们的装配流程非常不同,我们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装配我们的汽车,我们使用不同的组件,我们的商业模式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过去基本上采取了集中的制造过程,我们后来将他们分散化,以便能够将这些小型工厂迅速安置在任何地方。我们可以将它们安置在需求区域附近,”Arrival总统阿维纳什·鲁古伯(Avinash Rugoobur)说,“现在技术已经成熟,我们正在考虑把我们的公交车推向市场。这种电动巴士的价格可以和柴油车相当,甚至更便宜。” Arrival的电动巴士预计将于2021年第四季度投产,电动货车紧随其后。预计到2023年,该公司共有四款汽车将上市。该公司表示,已经签署了总价值超过12亿美元的订单,其中包括向美国联合包裹(UPS)快递公司供应的一万辆货车。 “结合电动公交车和电动货车领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430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工厂的调试了。”Arrival总裁鲁古伯表示,“作为一家公司,我们预计将在2023年实现盈利。不止是盈利,届时现金流也会转正。” 出处:财联社 @刘蕊
Tag: 电动汽车
📅Published: 2020-11-24 09:41 由特斯拉引发的电动车创业潮狂卷华尔街数百亿美元。它们争相追逐,都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下一个特斯拉。 从华尔街到底特律,所有人都在参与一场豪赌,赌注是这些后起之秀能够复制特斯拉的崛起。特斯拉公司今年的销量预计能够达到50万辆,并实现首次年度盈利。12月份,特斯拉将加入标普500指数,如今它的市值比丰田、大众、通用和福特这几个称霸百年的汽车巨头的市值之和还要高。这在一年前人们根本想都不敢想。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这些新兴企业,对他们来说这条路都不会多么平坦。大多数公司甚至都还没有成功造出一款车来。像特斯拉已经有几款车大规模量产的公司,也挣扎了好几年才终于实现了盈利。甚至有些企业仍在招兵买马,甚至深陷欺诈指控。其中有一家公司最近公布亏损16亿美元。 它们的命运将如何,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太多。比如:消费者是否愿意对“非特斯拉”品牌的电动车买单?是不是商用面包车和商用卡车的市场更好做?是自产还是外包?目光重点放在中国还是本土?通用汽车本周表示将在2025年之前投入27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他们将面临来自通用汽车这样的老牌巨头的压力有多大? 这关系到交通的未来,也关系到由谁来定义它。会有赢家,也会有输家。下面列举了全球11家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地理上以美国加州最为集中,它们中最早的成立于2007年,最年轻的公司去年才成立。 1. Rivian Automotive Rivian的R1T是一款全电动皮卡,将于2021年Rivian6月上市 Rivian 位于加州尔湾市的Rivian Automotive于2009年成立,主要由福特和亚马逊支持,过去两年内五轮融资53.5亿美元。它的第一款车型是一款纯电动皮卡,将于2021年6月上市销售。 Rivian Rivian主营纯电动皮卡和SUV,主打户外和越野而被部分投资者看好。该公司已经与亚马逊签订了一份建造10万辆电动送货车的合同,在伊利诺伊州改造一家前三菱汽车公司的工厂。 Rivian效仿特斯拉的直销模式,但由于各州的特许经营法保护了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使这一做法很难实施下去。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销售中占了一定的份额,而皮卡和越野车细分市场又被底特律的传统车企占了主导地位。这些都成为了令一些投资者对其望而却步的主因。 2. Lucid
📅Published: 2020-11-24 01:05 近段时间,贾跃亭在美国创办的电动车企Faraday Future(以下简称FF或法拉第未来)在其官方微博频发动态,不断展示FF91的卖点以及精湛工艺,前不久该公司获两大金融机构鼎力相助,完成了4500万美元的债权融资,新的测试车辆也顺利下线,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FF此举可能是在策应FF正在推进的股权融资,据悉,FF正在中东、欧洲、和亚太地区多方推动债权和股权融资,并且有多方投资人明确表达了投资意向。 贾跃亭的FF91将在中美大规模量产 2013年,特斯拉进入国内市场,个性化的设计、节能环保的噱头深受市场宠爱,特斯拉的受宠点燃了国内各界人士想要造车的欲望,不久之后,以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始插足造车事业。 2014年,乐视鼎盛时期,贾跃亭雄心壮志,计划兵分三路,在中美搭建造车舞台,欲跟特斯拉分庭抗礼,想要在新能源这块土地上大干一场! 同年年初,乐视联手北汽,千里投资美国电动车企Atieva,北汽出资1亿美元获得该公司全部股份的25.02%,坐稳了一把手的位置,而乐视出资次之但也稳居二当家的宝座,随后不久北汽由于战略调整撒手走人,有媒体报道,乐视一度成为大当家。 乐视掌舵后,Atieva改名为Lucid Motors,并顺利推出了旗下首款量产车型Lucid Air,并把特斯拉旗下车型作为了直接竞争对手。 另外一方面,千里投资Atieva后,贾跃亭还在美国独立创建了电动车企Faraday Future,创业之初,贾跃亭原本计划该公司一个人包圆,并没有打算寻求融资,而在当时乐视正风华正茂压根也不差钱,也正是如此,导致FF后来资金一度窘迫。 除了这两家在美国的电动车企外,贾跃亭还在国内以乐视为根基创办了乐视汽车,并且吸引了国家电网旗下英大资本、深创投、联想控股、民生信托、新华联以及宏兆基金等机构参与投资,并完成了10.8亿美元的首轮融资,还在莫干山拿下不少土地储备,乐视造车之事一度引起业内轰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乐视摊子太大,资金最终还是遭遇断流,债务爆发,贾跃亭的乐视汽车止步PPT,资金紧张之时,贾跃亭还仍痛割爱卖掉了所持Lucid Motors的全部股份,三路大军只剩法拉第未来。 贾跃亭对于这家在美国的电动车企法拉第未来也是给予厚望,乐视翻盘无望后,贾跃亭就亲赴美国坐镇FF总部,一心想要做成FF东山再起。 为了在债权人那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彻底解决债务问题,贾跃亭还以FF为筹码跟债权人谈判,提出了破产重组的方案。 2019年10月13日,贾跃亭在美主动申请了个人破产重组,根据该方案,将同时设立债权人信托,把全部在美国的资产转让给债权人,彻底解决贾跃亭直接、个人担保及间接债务问题。
📅Published: 2020-11-23 15:00 今年6月份,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了全新的新宝骏E300 2020款系列,虽说仍然处于低端汽车领域,但在实用性上的表现还是十分不错的,与之前五菱发布的EV 迷你电动车型有些类似,都是注重家用发展的务实车型。 2.89米的车身长度,宽度1.65米,高度1.59米,轴距2米,尺寸很是娇小,停车特别方便,一些面积比较大的车位里,恨不得能停进去两辆这种车型,就算停车技术不是很好,也能轻松完成泊车工作,在没有车位的地方,基本随便找个地方也能停下,不过一定要注意不要违规停车,不然罚单开始少不了的。 车内空间还算不错,前排位置还是很宽敞的,但后排的空间就显得有些局促了,两座的空间,只设置了一个座椅,另外一个座椅的位置变成了储物空间,对于身形比较娇小的女性来说空间还算合适,但块头比较大的男性坐在后排位置上,就只能占据旁边的储物空间侧身来坐了。而4座基本已经彻底牺牲了后备箱,想放置东西,只能存放在后排。 平时如果只是车主一人驾驶的话,或是只有两人使用,空间就会感觉比较宽敞了,一个座椅的储物空间,在购买果蔬食材的时候,完全足够容纳,即便东西稍多,后排的那个独立座椅还能够比例放倒,日常所需是绰绰有余的,但如果逢年过节需要携带特别多东西的时候,多少都会有些吃力了,娇小的车身尺寸,对储物能力的限制还是很大的。 不过前排位置的空间虽说比较宽敞,但在油门位置上,并没有安置防护板,在开车之前,如果副驾驶有同行伙伴,一定要嘱咐好,腿脚不要乱伸,不然一个不小心干扰到了驾驶,还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的。 车内的材质比较一般,座椅只采用了织物覆盖,质感肯定是比较一般的,而且这种材质很不耐脏,一旦被染上污渍,想要清洗干净又会很麻烦。而且座椅内部的填充物不是很好,感觉稍微有些发硬,座椅也只支持前后与靠背的调节,而且还没有腰部与腿部支持的设计,短距离出行还不会有什么感觉,如果出行距离过长(超过1小时),无论是车主又或是乘员都会感到不适。 中控部分的材料也是比较简单的,大量使用了环保材料,摸起来硬邦邦的肯定不会有太好的档次感,不过在中控台面上还出现了很多纹路条纹,让面板看起来更加充实,而且新车入手的时候,车内也不会有多少异味。 方向盘则是硬塑料制成,两幅式设计,造型还是挺不错的,两侧触控式的按键与拨杆看起来倒还是像模像样的,质感上就没有什么太好感觉了,而且方向盘还不支持调节,无法让车主调整到一个更加舒适的位置,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的。 虽说内饰上没有设置中控屏幕,但这款车型配备了10.25英寸的仪表液晶屏,中控屏的很多工作也将有仪表屏来完成,诸如导航、音乐、语音控制等常见车载功能一应俱全,比起十万级的新能源汽车或是燃油车,也是不弱半分的。 而且中配车型上标配了倒车影像,高配车型则是360°全景影像,不过画质不是特别好,清晰度显得有些一般,在光线比较足的时候使用,还是感觉够用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转动方向盘的时候,仪表屏幕会被遮挡住一部分,影像驾驶员对路况的观察,这种时候就需要车主多多留意外侧后视镜了。 因为是仪表显示屏的缘故,而且还有着方向盘的遮挡,可能在使用时总会有些不舒服。在它身上并没有设计触屏控制,不过它是支持语音控制的,在行驶过程中,车主如果有什么需求,直接对它语音发出指令即可,而且还有导航路况信息显示,能够让车主避免交通拥堵,从而更快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至于动力方面,搭载的是一台54匹电动机,最大功率40kW,最大扭矩150N·m,车速最高能达到100km/h,据工信部发布的纯电续航里程数据显示,这款车型能达到305km续航,对于这样一个1吨左右的“小家伙”来说,能耗着实不高,基本都能控制在11-15千瓦时/百公里。 驾驶的时候,感觉方向盘稍微有点虚位,但对操控并不会产生影响,而且方向盘很轻,开车的时候感觉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车身娇小轻便的原因,上路显得特别灵活,比起那些体型庞大的燃油车更有优势,基本有缝就能钻,一些小路走起来也没有丝毫问题。 滤震的设计还是比较到位的,前面使用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也是最为主流的设计,后方则是双簧臂式独立悬架,路面的小起伏都能完美过滤掉,车内感觉还是很平稳的,但对于路况不是很好的地方,减震效果就不是那么理想了。 最后总结,在实用性上,这款车型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但相对于6.48-8.48万的价位来说,性价比只能说是一般,如果只是用于上下班、买菜或是接送孩子的话,它倒也能成为一款不错的选择,而且电动汽车的起步可比燃油车型猛得多,对于男性车友来说,它也算是不错的大玩具了。
📅Published: 2020-11-22 14:24 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开始大规模走向市场的一年。科技特训营的同学王巍,试驾了特斯拉、理想、小鹏、蔚来的电动汽车,在我们的私享群里分享了他的试驾感受。自己的亲身体验+深刻洞察,值得分享给更多的人,一起思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 以下为王巍的驾驶体验分享。 今天全部试驾完了Tesla Model X,理想one,小鹏P7,蔚来NIO ES8。 感受一: Tesla定义了电动车驾驶操控的基本范式,其他品牌都在跟随,并尝试在细节和生态上超越Tesla。 感受二: 现阶段中国市场最大的赢家不是这四个品牌。是他们的电池主供应商宁德时代。Tesla在Model3低配版上用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据说在低温环境下电池衰减很大,不适合北方冬季),其他品牌均宣称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 感受三: 四个品牌各自定位的市场和目标客户不同。 1. Tesla布局全球市场,产品覆盖中高奢Model3、Y、X、S、Roadster。 2. 小鹏G3P7主要布局中国,G3车型试探欧洲市场。G3三档,P7七档价格,以此锚定两档主销配置,价格策略效果明显,直杠Tesla的主销车型Model3。 3.
📅Published: 2020-11-21 10:56 近来网络上有一个话题讨论得非常激烈,那就是别人想方设法断我们芯片,我们却大力支持他们的电动车,到底是因为什么? 要说新能源汽车那个比较靠谱,大家一定会认为是A股的比亚迪和美股的特斯拉,本来比亚迪主攻的是中低端市场,现在要向高端市场进发了,特斯拉本来在高端市场,现在要降维,打击了原本不同赛道的选手,未来肯定要同台竞技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特斯拉却得到了中国的极大支持,在上海的落地用得几乎全是中国贷款,行政审批也是一路绿灯,享受了超高级的待遇。 很多朋友不理解,认为这就是胳膊肘往外拐的操作,但其实是有原因的?特斯拉的倒贴引进表面上是慷慨,但背后其实是国家下的一步棋,众所周知新能源是大势所趋,而很不幸在汽车这个行业依然是外国品牌的天下,进口的程度仅次于半导体。 国家不是没想过扶持国产的,太希望国产品牌崛起了,但结果大量电动汽车公司利用政策来获取利益去骗取专项补贴,而对整个产业的推动作用却非常小,这样做不行,发展速度太慢,想要拉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怎么办? 所以就想到这么一个办法给产业注入爆发力,招一个能引爆大众消费热情的品牌,而符合这个标准的放眼全球,只有特斯拉,特斯拉先国产再降价,国内的一滩死水就会彻底爆发。 的确特斯拉的引进给国产车带来了压力,但也倒逼了他们的成长。还记得10年前的手机市场吗?正是国家引进了苹果才倒逼了华为今天的地位,而且就像苹果吃不完整个手机市场一样,新能源的市场一个特斯拉也是吃不完的。 当我们复制到国产汽车并带动了一整条产业链的时候,市场的投票权可都在我们自己手里了,到时我国就建立了完整的新能源体系,主动权就完体在我们自己手里了,当然外资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是我国给的甜头够多,心甘情愿各取所需罢了。 大家可还记得我们改革开放之前,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制造水平特别低下,很多日常用品都是从国外买来,买来的东西在命名的时候,都要加个洋字,我们那时就经常听到就有了”洋火”、”洋马儿”、”西洋镜” “西洋菜”、”洋葱头”、”西洋画”、”西洋服”、等等带洋字的货物,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几十年后,我国成了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这次的新冠也向世界展现了我国的强大制造力。
📅Published: 2020-11-20 03:32 引言:今天更新一下特斯拉在美国这边的销售数据,想要收集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数据并不容易,不过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加州的数据(类比国内的限购城市),一部分是美国的数据。从两方面来看特斯拉在重点区域的模式和渗透方面所做的工作 01 特斯拉的加州销量 从加州整体的销售来看,今年BEV和HEV的销量是可以的,PHEV的市场占比在美国供给端不足的情况下逐步下降,呈现了以下的特点: 图1 当前加州BEV、PHEV和HEV整体的三种类型车型销售情况和市场占比 我们首先来看特斯拉在加州的季度交付量,这个数据总体来看2020年前三个季度分别为23,250、9,833和17,017台。Q2受到疫情影响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地点,Q3开始逐步恢复。 图2 特斯拉在加州的季度交付情况 从特斯拉本身的产品序列来看,Model 3的占比开始进一步下降,如果我们把这个季度性交付打开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 1) Model 3的需求减少,是个持续的过程,在上个月的需求减少到6千的低点以后,Q3有所恢复但是也只是反弹到6698台 2) Model Y的需求是在快速上升,Q3的量达到了7263台,在Q3已经超过Model
📅Published: 2020-11-18 11:08 和特斯拉的 Model 系列的热销相比,去年亮相的特斯拉第一辆电动皮卡 Cybertruck 一直还没有正式上市发售。因为其极具未来感的炫酷设计,Cybertruck 自亮相以来便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其预订量已经超过 50 万辆。 图 | Cybertruck(图片来源:特斯拉) 近日,马斯克表示将会对 Cybertruck 进行小幅的改动,一个月后会放出新的 Cybertruck 图,除此之外并没有再进行详细的说明。这让无数关注 Cybertruck
📅Published: 2020-11-15 03:01 有句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虽然大家只需要考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开支,但长此以往,也不是一笔小的开支,所以在老百姓眼中,钱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说到这,小编觉得买车买房这种事对老百姓来说就是意义非凡,为了让国人感受到汽车的发展和进步,小编今天就专门推出了一款“中国式”特斯拉,它首次发布于2016年4月1日,不仅俘获了男人们的“芳心”,更成为了众多姐姐的“心头好”。它就是可挡千军万马的特斯拉Molel 3,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定位于中型车,整体造型也都符合其定位。 厂商合作对象是特斯拉中国,共有三种车型以供选择,如今市场指导价为26.97-41.98万元,最近上市的一款是2020款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比4月份和6月份上市的两款还要有魅力,而且更年轻时尚,得到了广大年轻朋友的青睐和认可。除此以外,特斯拉中国Model 3运用了家族最新的设计理念,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3已然成为市场上热销的电动车型,年累计早已超过145000辆。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交融,很多车型都得到了大肆的认可,小编相信就算是一辆车,也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所以今天我们不妨从多维角度来看看这款特斯拉Model 3。 设计新颖,关注度高 特斯拉Model 3是作为特斯拉Model X系列的新品,知名度本就高于同级车,而且和老一辈车型相比,多数设计都是新的,比如电池架构和汽车结构等,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我们先从外观入手,特斯拉Model 3采用了深色系材质喷涂,整个外观低调内敛,前脸采用了一体式封闭式进气格栅,同时车头LOGO处还衔接了充电接口,两侧线条流畅自然,配上溜背式车顶和235/45 R18英寸的轮毂,显得格外动感时尚。 不过,小编最喜欢的还是车尾造型,因为特斯拉Model 3的车尾简洁饱满,尾箱因为采用了鸭尾式设计而微微翘起,加上4694/1850/1443mm的长宽高,以及2875mm的轴距,非常符合特斯拉Model 3中型车的定位。 气质不输比亚迪汉 内饰部分,特斯拉Model
📅Published: 2020-09-10 14:44 北京时间今天清晨,电动汽车初创公司Lucid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量产车型Lucid Air。这款车拥有不输BBA旗舰轿车的豪华内饰,车内空间超过了宝马7系和奔驰S级;有不输数百万级燃油超跑的性能,最大功率1080马力,百公里加速大约2.5秒;同时还拥有不俗的续航里程,EPA续航估计值最长为517英里(约合832公里)。 这样的续航水准在量产电动车中简直逆天,而特斯拉Model S长续航版EPA续航估计值为402英里(约合647公里),Lucid Air最长续航还要多185公里。 Lucid Air 2007年,特斯拉创始股东、前电池研发主管谢家鹏,甲骨文公司前任中层温世铭联合创办了Atieva,为其他公司的新能源车型提供电池包系统。2016年,Atieva更名为Lucid,正式杀入造车圈,并发布了Lucid Air概念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谢家鹏、温世铭以及Lucid现任CEO罗林森都是华人血统,北汽还是Atieva的第一大股东,乐视也参与了投资。 不过之后Lucid经历资金短缺,由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of Saudi Arabia, PIF)投资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亿元)才让Lucid重回正轨,并开始建厂。
📅Published: 2020-07-20 14:27 车内“吃鸡”,随下随玩不卡顿。 摄:未来汽车日报 往返超400公里,驾驶时长超9个小时,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在海拔落差超1000米的滇藏线,深度试驾了比亚迪全新旗舰轿车车型汉EV的超长续航版尊贵型(前驱)以及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两款车型。 摄:未来汽车日报 此次试驾路线是从云南省丽江市至香格里拉市,全程路线涉及高速、隧道、国道以及盘山公路等道路场景,经历了晴天、雨天以及大雾天气。试驾车型汉EV超长续航版尊贵型以及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补贴后售价分别为25.58万元、27.95万元。 试驾车型关键参数摄:未来汽车日报 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EV续航表现究竟如何?车内智能网联系统的交互体验怎样?实际驾乘体验如何?请跟随未来汽车日报一起体验一下。 全程空调开启,续航里程越开越多 试驾行程开始前,比亚迪官方介绍其NEDC续航里程即实际续航里程,“NEDC的标准是全程不开空调,我们可以全程开空调”。 未来汽车日报在试驾长续航两驱版车型时发现,车辆行驶里程和表显消耗里程基本为1:1。其中全程空调温度19-22℃,导航功能开启,动能回收开至较大,行驶过程中还曾试验百公里加速性能、智能语音、娱乐应用等。 摄:未来汽车日报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我们驾驶四驱高性能版从丽江市(海拔约为2459米)行至玉龙雪山甘海子(海拔约为3100米)时,表盘显示电量仅剩8%还可行驶28公里。但甘海子距离丽江市区约31公里。 回程在车载4人及9件行李(3个行李箱,4个背包)的情况下,开启ECO模式(节能模式)及较大动能回收进行驾驶,续航里程不降反增,最高增至49公里。在开启空调以及导航的情况下到达目的地后,剩余里程显示为38公里。
📅Published: 2020-02-24 14:56 日前,工信部公示了第32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 年第 2 批),这两个文件中透露了多款新车的信息。 ▲2020年即将上市的新能源车汇总表 根据以往的节奏来看,这批车基本上都会在今年上市销售,所以这些车几乎都会在今年进入到国内新能源车的竞争之中。 这些车型中,有一部分是今年即将在国内上市的新车,比如小鹏P7、广汽Aion V、一汽奔腾E01、金康赛力斯SF5、比亚迪汉EV、几何C、荣威Ei6、HYCAN 007、别克 VELITE 7、奇瑞新能源eQ5、宝骏E300加长版等。 还有一些车则是已上市车型的改款,其中最重磅的就是特斯拉Model 3的后驱长续航版本,这将会是特斯拉在国内生产的第二个版本的Model 3,广汽Aion S、北汽EX3、哪吒NO1等车型都将会迎来新版本。 除了这些纯电车型之外,还有3款插混车型也将会在今年上市,分别是比亚迪汉DM、领克06 PHEV和海马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