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江淮iEV3车主,从2013年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当年6月底入手江淮iEV3,到现在已行驶了6万多公里了,下图为证。
由于iEV3没有设定快速充电,所以电池不会因为经常快充而衰减。也正为因如此,本人这辆行驶两年6万公里的iEV3从始至终都使用交流电慢充,那么没有经历过直流电快充的电池到底有多少衰减呢?
我不是电池专家,也不是汽车专家,没有专业测试,带着上面的疑问,我选择了两种测试方法:续航里程与充电消耗的电量。我们一个一个的来讲。
1、续航里程:
iEV3官方宣传的续航里程是180公里(时速60公里匀速行驶)。在车刚提回来的时候确实能达到180公里的续航里程.
因为iEV3是我第一辆车,之前没开过车,所以刚开始开的时候速度很慢,慢慢熟悉之后才敢于挑战快速行驶,但续航里程达不到官方所称的180公里,最高只能完成160公里。
不过我也可以接受,本次测试了一下行驶6万公里后的电池,续航里程是否衰减。
当天行驶了131.9km,左面的SOC电量已进入红格。查看后发现剩余SOC 12% 。
剩余的SOC12%,也就是行驶131.9公里用了88%的电量。131.9除以0.88是149公里,也就是总的续航里程是149公里,比之前的160公里下降了11公里,衰减6%。如此看来衰减并不是很大。
但是,有的时候只能开120公里,这让我有点纠结了,看来如此算法,跟司机的驾驶习惯,开车时的心情、路况等有很大的关系。不是很稳定。换第二种方法。
2、充电电量:
为了不影响数据,特意过几天才测试,虽然两次测试之间车辆里程有点差距,但是对结果应该没有影响。跑了个远路,回来时只有8%的电量了,以至于回程时行驶速度如同龟速,生怕电量耗尽路上趴窝。哎,电动汽车车主伤不起啊!
本人6月份新装的充电桩,至今使用了4个月,只给车充电,没有其他设备连接。相信国家电网的智能表还是很准确的。
如下面两张图所示,充电前表里还有48元,总电量925.66kwh。电费0.4883元/度。别问我为啥是0.4883元,问了我也不说,我不知道。
充电前电表里还有48元
充电前电表内已用电量925.66kwh
充电一夜后,电表内余额及电量:表内余额40.12元,充电花费7.88元
充电电量941.78kwh,此次充了16.12度电
由于充电前剩余SOC为8%,电池组总电量19kwh,充电前电池组内剩余电量为1.52度。加上充电时使用16.12度,合计电量为17.64度,相比出厂时的19度电衰减在8%左右。与第一次测试基本一致。当然这里边还有充电结束后的待机功率,但总体衰减不会大于10%。
就以上两种方法看,iEV3的电池组整体衰减在正常范围内,还未超过20%。我想如果能做一次电压均衡,可能续航里程会增长一点,充电电量也会增加,这样衰减可能又会减少。
希望新能源车企能够出台电池容量的测试方法,让普通消费者真正能够看到电池是否衰减大于20%并进行维修。像我这种土方法测试电池容量,或许真的不是很靠谱。
iEV3开了6万公里,看到了新能源车的有点,也看到目前情况下新能源车的劣势。
对未来的维保非常迷茫:5年10万公里后到底如何维保;更换配件价格几何;车还能不能正常行驶;衰减大于20%后怎么维修;由谁处理等诸多疑问。另外,如果真的无法正常行驶,还要面临着如何报废;电池怎么处理等问题。
也许真的会应了那句古话: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自然会有解决方案,边走边看吧。
PS.电动君无力吐槽:当个电动汽车车主真心不容易啊!
等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