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021-04-17 23:24 在以前车辆的无人驾驶只能在科幻片里面看到,很多人们都对无人驾驶有过幻想。而现在自动驾驶技术真的已经来了,不再是作为幻想而是却真实地进入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 就近几年来陆续有搭载了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发行,而对于之前声称能无人驾驶所有车型中,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其他品牌自动驾驶模式,其实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很多功能不全面,需要人工的干预。而今天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系统真的要来了。这就是配备了华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北汽新能源极狐阿尔法s车型,现在在上海公开试驾。 搭载了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是极狐阿尔法s华为版本车辆。华为版本和普通版本区别并不是很大,拥有一样的布局,外观上采用了SUV的设计尺寸。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华为版本车辆的前脸上,有三个显眼的激光雷达。同时整辆车身周围有许多摄像头和感应雷达,就是这些组成了车辆ADS感应成像系统。极狐阿尔法s华为版本的ADS自动驾驶系统包括有34个传感器、三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并且还有12个超声波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此前声称自己传感器最多的小鹏P5在极狐阿尔法s面前已经站不住脚跟了。 华为ADS自动驾驶系统在国内道路能做到畅通无阻,应对自如 大家都知道国内的路况不是一般的复杂,复杂程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能排上名的。而现在的华为ADS自动驾驶能做到在国内道路上几乎是畅通无阻,面对复杂路况应对自如。董事长徐直军此前公布华为ADS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做到在市区内1000公里无干预自动驾驶,比特斯拉好多了。确实让人吃惊。 是否能够感应红绿灯? 现有的各大品牌的自动驾驶系统普遍无法识别红绿灯,其中特斯拉品牌的自动驾驶系统识别红绿灯的机制,都是基于前车停车后跟在后面停车。如果前面没有停车的话很可能可能车辆就无法识别红绿灯,在路口很可能会直接开过去。而华为的这款ADS自动系统能够做到识别红绿灯的颜色,但也有不足,对于红色箭头绿色箭头都会统一识别成红绿灯。相比于其他的自动驾驶系统华为ADS系统的识别机制已经做出了巨大革新,在智能和驾驶准确率上都做得很优秀。 这款车发布之后不少网友调侃说:这款车如果能轻松闪避突如其来的冒出来的电动车,能够对前右前方突然拐向的老头做出避让,他就肯定买!而这款华为ADS却真的能做出主动避让,无论是突然窜出的外卖小哥,还是胡乱变道的其他车辆都能够实现提前避让。 华为ADS系统是否能真的碾压特斯拉? 作为特斯拉的老总马克思曾经几次调侃过激光雷达,认为激光雷达是不实用。因为特斯拉自身采用的是摄像头感应成像模式,但摄像头对光线的要求很高。因此特斯拉对景深感知很差。这也是特斯拉的一大通病,导致了特斯拉发行至今已经发生了多起事故。 而华为ADS系统采用的激光雷达感知能力更强,对于行人,车辆以及一些动物都能够做出相应的规避动作。激光雷达的造价成本高,但是也被华为所克服,造价低至200美元。而这极狐阿尔法s的出现只是第一步,但已经带给了大家非常大的惊喜。以后国内会有更多的科技巨头参与到汽车制造领域,超越特斯拉指日可待。 有用的知识就要分享出来,我是你身边的二手车顾问。想要了解更多二手车车型、车价以及需要二手车查车验车服务的请关注我,我将为你带来更多二手车方面的知识。 出处:头条号 @乌尔其
Author: 电动志
📅Published: 2021-04-17 22:43 4月17日,2021 ARCFOX极狐品牌之夜暨新品发布会在上海举办,ARCFOX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发布。同级最高708km超长真续航、4.2s百公里加速、L2.5级自动驾驶技术,头部泊车等,展现了极狐阿尔法S卓越的动力和智能科技。 这款首搭华为自动驾驶ADS、具备城区自动驾驶能力的量产车,是ARCFOX极狐品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新突破。 作为搭载激光雷达的全球量产第一车和全球首款城市通勤自动驾驶量产车,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同时也是首款搭载华为鸿蒙OS的量产车型和首款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的量产车型,拥有3颗华为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可支持400TOPS超强算力,能够满足城市全场景自动驾驶。 借助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与摄像头等硬件,ARCFOX极狐 阿尔法S 华为HI版实现了雷达和视觉两类传感器的双360度感知。同时多种传感器之间的互补,强化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让车可以无惧雨雪、弱光、大光差等场景,做到全天候“自动驾驶”。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并不仅是某单一技术、单一硬件的应用,而是通过一整套系统的协同配合给车主带来更加安全、更高自由度的用车体验。在行车过程中通过激光雷达阵列以及强大的运算系统实现了超便捷的乘用,而对于电动汽车车主而言,在享受过驾驶、泊车的自动化之后,很难想象在停车后还要下车去手动操作插拔充电枪给汽车充能。由此可见,自动化充电同样是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此,发布会上的另一大亮点就是极狐采用的全球首款量产型高电压平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这一系统是由无线充电领军企业有感科技独立研发生产的。 有感高功率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壁挂式地面电源Wallbox,能量发射板Ground Pad,车载无线充电机Vehicle Assembly。 过去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之所以迟迟不能落地,是因为充电效率、抗偏移、异物检测等问题难以攻克。有感科技无线充电系统集合了电磁场动态仿真与优化、DSP自适应功率控制算法、FOD金属异物探测、PD高精度电磁定位、EMF电磁场安全保护等九大核心关键技术,将以上问题一一解决。 使用这一系统之后,当电动汽车泊车入位时,可通过高精度电磁定位系统引导车主泊车对准,随停随充,无线充电系统效率可高达92%,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实现全流程自主充电。 出色的自动驾驶系统和便捷安全的无线充电系统成为极狐品牌之夜璀璨闪耀的双星,相信随着功能强大的ARCFOX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的面世,更多搭载尖端“黑科技”的极狐汽车会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 出处:环球网汽车
📅Published: 2021-04-17 22:21 4月17日,记者从极狐官方获悉,极狐阿尔法S华为 HI版正式发布。新车作为极狐的首款轿车,相比于普通版车型而言,这款车车机系统整套采用了华为鸿蒙系统,并且支持更深入的算法,运行非常流畅。此外,新车还搭载了激光雷达,并且可支持城区1000km自动驾驶,可谓非常领先。 华为HI版基础预售价为38.89万元;高阶版预售价为42.99万元。 这款汽车采用华为快充技术,充电10分钟,续航197公里,其智能座舱搭载鸿蒙OS操作系统。同时阿尔法S华为HI版为量产的现货,预计今年11、12月份交付。 据悉,车将会在4月19日开幕的上海车展期间迎来首次公开亮相,随后于今年10月份正式上市。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车型不仅搭载了华为HI解决方案,同时也是首款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车。 来源:读创网
📅Published: 2021-04-17 22:16 “这款车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自动驾驶,这比特斯拉的好多了。” 在前日举办的2021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关于智能汽车业务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 新近发布的自动驾驶演示视频,却给上面的表态提供有力证据。这段汽车媒体“42号车库”发布的内容显示,使用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已经可以在城市开放道路中顺畅驾驶,面对红绿灯、路口左转、行人两轮车侵入、对向来车、夜间行车等复杂路况,都能给出妥当处理。 在投入大量物力人力,耗费近8年研发时间后,华为带来了包含联网能力、自动驾驶、动力平台、座舱体验和车云管理在内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在自动驾驶技术展示出与“全球自动驾驶新标杆”口号相匹配的实力后,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又可能走向何方? 完全自动驾驶就在眼前 这次的自动驾驶演示车辆,基于华为和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S打造,北汽进行整车生产销售,华为提供诸如自动驾驶等智能汽车方案解决。受邀请媒体都在华为上海研究所附近的道路进行体验,虽有主场作战之嫌,但出现的各种路况都有极高不确定性,绝非打小抄就能应对。 演示路线中出现了大量无保护的路口左转环节,最魔鬼的是,中间还有对向来车+后方出现电动车+前方行人“鬼探头”的可怕情形,车辆做出了借道避让并低速通行的决策,而这恰好是自动驾驶一直不被看好的地狱级场景。这操作,连有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看了都要感叹。 从技术名称上,就能看出华为相当有信心,和目前主流的辅助驾驶划分界限,直接冠以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ADS)名号。此前引得媒体争相报道的小鹏NGP,一直自称“自动驾驶辅助”,更别提只在美国测试没有进入中国的特斯拉FSD Beta。 这套技术一旦落地,驾乘体验将有质的进步:离开车位驶上公路,选择目的地后就能把整个行程托管给车辆,它会自动完成导航、行驶、避障等过程,而且不区分城市道路或者封闭道路。当然,你必须得拥有驾照并持续监管车辆,但怎么都比只能在高速使用辅助驾驶轻松。 自动驾驶技术所属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是华为近几年重点投资的一大方向,今年更是投资超10亿美金。不过华为并非亲自下场造车,而是推出面向智能汽车的Huawei Inside(HI)品牌,与正在转型的传统车厂合作生产,有Intel Inside那味了。 在极狐阿尔法S HI版上,共使用了三颗激光雷达、六颗毫米波雷达、九颗视觉摄像头,挡风玻璃处另有双目+长焦+超广角共四颗摄像头,在热火朝天的军备竞赛中依然是相当豪华的存在。雷科技从来没想到过,定位主流价位段的电动汽车能在自动驾驶技术堆料上如此不留余地。
📅Published: 2021-04-16 21:19 作为纯电动汽车的中流砥柱,特斯拉model3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并且每个月的销量都维持在高位。虽然卖的不错,但在广大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那里的消费者对这台车依然存有很多疑问。今天我们请来一位特斯拉model3车主,并且已经驾驶了超过12000公里,让他来聊一聊这辆车的优缺点。 购买电动车是因为燃油车开腻了,并且家里有电车指标,于是动了买电车的心思。特斯拉的服务流程很完善,但是服务体验很差,从贷款、保险、装潢、提车、上牌···每一个步骤都有专人联系,并且没有任何强制消费。但每个人的职能都是做好自己的事,其他的不会过多干涉,问也问不到。 车子做工太差了,尤其是打胶部分,很粗糙,不过很多特斯拉车友都不太重视,毕竟买之前都知道,所以只要不影响使用,也就无视了。 新车味道很大,每天晚上开窗通风,还弄了活性炭、柚子皮等等,过了2周左右味道终于好一些了。 开起来很爽,尤其是120公里/小时以下的速度,家里还有一台宝马一台沃尔沃,都不如它爽。但是乘坐的人会头晕,尤其是激烈驾驶的时候。 电池很坑,官方450多的续航,实际上根本到不了,而且厂家建议充电至80%-90%,再算上低于20%就要充电,实际上能用的也就一半多一些,也就是能开200公里不到,一周充电2次肯定要的。 用车成本很低,因为即便是外面充电1.8元一度电,一个月的充电成本也只有300元,而如果用家里的市电,才0.5元一度,那就更便宜了。 后排空间表现不错,储物空间挺大,没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 导航非常难用,必须要买手机支架,还是手机导航好用。 路上同款车太多,和出租车差不多。 网络信号很差,经常收不到信号,但又不能给车机系统换卡。 总体上车还可以,这个价格买也不算吃亏,如果你在限牌城市,那么买这台车就更划算了。但是如果你在小城市,并且对油车不限行,那么并不建议你买特斯拉model3,一台更便宜的国产品牌会更适合你。 出处:头条号 @新车新技术
📅Published: 2021-04-15 16:58 今天的智能汽车离大家共识中的汽车越来越远了,经常会带来新奇的设计,而用户实际使用后又会发出“嗯!确实应该如此!”的惊叹,我们以往认知中的汽车正在逐步“进化”成一种全新设计,全新体验的新物种。 在这些智能汽车品牌中要数特斯拉最为是别具一格,不仅首开先河的取消了被传统汽车用来吸睛炫耀的组合仪表,还率先启用大屏幕控制整车功能,并将原本属于跑车的车门装到SUV上,今天它又有“逆天”设计,取消了传统的换挡机构,改为屏幕控制换挡。 这个技术首先应用到今年发布的美国版Model S/X上,通过前后滑动屏幕图标,实现车辆的前进和后退,这难道不怕大屏死机吗?根据国外的测评视频可以看出,除了大屏控制以外,还有两种控制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方向盘上的滚动旋钮来控制档位,第二种是车辆根据现实情况自动控制前进后退,不久这项技术将会应用到全部的车型上。 很多人担心这项技术能否适用国家的法规,美国道路安全局就站出来说了,“这项技术非常靠谱,不存在合规问题,可以在美国合法上路”。此外,Model S不仅取消了换挡杆,连转向拨杆也取消了,真是把北欧极简风格发挥到极致。 看到这里,大家觉得以后还有那些配置和功能将会被“进化”掉呢? 出处:头条号 @汽车之之家
📅Published: 2021-04-15 15:12 临近车展五菱还是一一揭开底牌,在定位比宏光MINI更低的“老头乐”曝光后,紧接着基于宏光MINI打造的一个敞篷车型也得到官宣,这款车相比基础版的宏观MINI改动的地方,一来是敞篷的设计外观上焕然一新,二来内饰上也换用了更加新生代的设计,也是焕然一新,看似变更不多但是仔细一看变更还是很大的,这种设计无疑很符合00后的胃口。 先来看外观,前脸与基础版本保持一致,车顶被取消,整体看起来车子矮了不少,提升了运动气息,与此同时车子换装了熏黑处理的六幅轮毂,进一步提升运动感。车头搭载的则是主打高端系列的银色车标,自带一种科幻味道,颜值方面还算可以,风格不是很强硬潇洒,但是萌萌的感觉令人爱不释手,车内的布局有所调整,采用了两门两座的设计,因此不会很拥挤。 内饰的变更较大,我们知道即便更发布的马卡龙高配版本的宏光MINI,内饰也十分朴素,这个敞篷版则不然,中控直接上了一个双10寸的双联屏,就是那种整个中控全是屏的设计,科技感跃然眼前,与此同时,银色的平底方向盘也很有前卫感,整体的氛围塑造有模有样。作为敞篷车很多人可能怕下雨,这款车其实配备了一键可折叠软顶,比较体贴。 性能上这款车没有太多的消息,不过应该跟马卡龙版本相去不远,毕竟单从这个内饰的双联屏就能看出,这款车的定位要比现款的宏观MINI的任何版本都要高出一头。宏光MINI的这一套动力的优势在于可以采用家用的220V插头充电,使用上比较方便,这也是当前很多车企开始模仿的对象。 就当前车市来讲,还没有与宏光MINI敞篷版类似车型,很多人提出宝马MINI,但是这一台车的定位高很多,两款车显然不在一个区间。作为一款敞篷车,宏光MINI的确别出心裁,估计00后又要开始排队。但不排除这款车可能只会以概念版的形式亮相车展,毕竟看着很诱人,但是定位上比较艰难,高一点价格难免太贵,低一点又让基础版的宏光MINI很尴尬。你期待这款车最终实现量产吗? 出处:头条号 @秃头歌姬
📅Published: 2021-04-12 11:23 国外初创公司“Aptera”就推出了这样一款车,没有超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可单凭超“酷”外观和“永不充电”这两点,就足够引人注目。 并且,人家玩电动车的时间,比特斯拉早了七年。 说到这,相信有人会问:不是初创公司吗,咋会比特斯拉早呢?咳咳,极果君没犯糊涂,其实,Aptera算是“死而复生”…… 且听极果君道来。 2015年,Aptera成立了,当时公司两位创始人——steve Fambro和Chris Anthony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他们想生产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车较轻,只有3个轮子,车顶有太阳能电板收集太阳能,为汽车提供动力。 请记住,在2005年,电池技术并没有现在这样先进,一些充电基础设施基本上不存在!也就是说,在当时到处都是燃油suv的世界里,Aptera对车的设想非常超前。 正因如此,Aptera之后赢得了一些科技公司的支持,例如谷歌就通过其慈善机构为它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的资助。 当两位创始人拿了钱要开始大展拳脚时,董事会却花了“一大笔钱”招了一位名叫Paul Wilbur的新首席执行官。而steve Fambro的权力被削弱了。 更意外的是,新领导上任后不久,美国能源部拒绝了Aptera的先进技术汽车制造(ATVM)贷款项目申请。理由是,当时电动汽车更多被视为科学实验,而不是经过验证后的产品,它们不太信任Aptera 这样的小初创公司能做好这件事。 后来,在Paul Wilbur努力下,2009年10月,美国能源部终于同意将三轮车纳入ATVM项目。 2011年,Aptera获得美国能源部1.5亿美元的承诺,但条件是这家初创公司必须在私人市场筹集到8000万美元。对于一家汽车初创企业来说,这非常困难,再加上当时通用汽车等巨头破产,私人融资环境变得更加不容乐观。
📅Published: 2021-04-12 05:17 当奥迪发布e-tron GT的那一天,所有就期盼着它会不会为我们带来RS版本,终于,众望所归,奥迪正式发布了RS e-tron GT,这是奥迪品牌历史中最强的电动车,没有之一,当然RS e-tron GT的目标很明确, 除了自家兄弟保时捷Taycan Turbo S Cross Turismo外,好像没有并没有把特斯拉放在列表里。 如果说你被奥迪e-tron GT惊艳到,那么RS版的e-tron GT就仿佛天神下凡一般地来到我们面前,我相信很会有疑问,特斯拉2021款Model S Plaid Plus才配得上恐怖,综合功率达到了809kW,0-100km/h加速成绩仅为2.1秒,没有任何一家汽车品牌敢于它做直线加速的比较。没错,如果单从直线加速的表现来说,特斯拉没有任何对手,但对于一辆车,欧洲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奥迪深知这点。
📅Published: 2021-04-08 01:22 近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博发文,宣布ARCFOX极狐品牌下纯电动轿车阿尔法S将于今年4月17日正式发布。新车定位中大型轿车,提供2种动力和3种续航版本车型,在今年3月25日率先开启预售。 据悉,阿尔法S将搭载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讯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激光雷达在内的30个以上的智能化部件。 企查查APP显示,ARCFOX极狐隶属于北京蓝谷极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5日,法定代表人为刘宇,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人民币。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北汽蓝谷(600733)100%控股。 出处:贝壳财经
📅Published: 2021-04-07 11:14 据外媒2021年4月6日消息,日前,苹果CEO蒂姆·库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暗示了该公司正在从事自动驾驶汽车方面工作。 蒂姆·库克称:“在我看来,自动化是一项核心科技。从许多方面看,汽车就是一台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也是如此。我们正在探索苹果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前景。”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苹果正在试图开发自己的汽车。对此,蒂姆·库克表示,苹果热衷于整合硬件、软件和服务,发现他们的融合点。“因为我们认为这就是奇迹发生的地方,而公司也乐于拥有与这一领域相关的核心技术。” 他说。 另外,采访谈到了特斯拉此前找到苹果谈收购一事。蒂姆·库克称,“我从没跟埃隆·马斯克谈过,但我十分尊敬他的公司。我认为特斯拉的成就无与伦比,它在电动汽车行业不仅引领时代,还远远领先于时代。所以我很尊敬他们。” 编译:环球网
📅Published: 2021-04-07 10:48 造车新势力未来的竞争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智能化。至于续航里程,则是属于供应链的事。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将来苹果汽车比特斯拉更具优势。也许苹果汽车是特斯拉的掘墓者——题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07年,iPhone问世,苹果颠覆了手机。 2008年,Roadster问世,特斯拉开始了颠覆汽车之路。 从2003年成立,经过十多年发展,特斯拉已经风生水起,成了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没有之一。这两年,借助在中国市场产销的强势表现,特斯拉一举成为华尔街宠儿,汽车领域的王者存在,其市值相当于全球十大汽车品牌后九者市值总和。 特斯拉的成功,让资本和其他创业者眼热心跳,争相效仿,希望复制奇迹。 可谁能复制特斯拉的成功呢?答案是否定的。 但特斯拉是不是一直都是王者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特斯拉不可以被复制,却可以被颠覆。 到底谁能颠覆特斯拉呢? 当然不是那些船大难调头的老牌汽车企业,而是蠢蠢欲动的造车新势力,他们在中美两国都有,如美国的苹果、谷歌;中国的华为、恒驰和百度。 也许有人会提FF和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三驾马车蔚来、小鹏、理想。但高飞锐思想认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三驾马车只能是模仿,不会是超越。 中国造车新势力一直对标特斯拉,叫得很凶,有点成绩就觉得是特斯拉第二了。这只是一种臆想,他们没有那个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基因和雄厚实力,过过嘴瘾,捆绑强者,做做市场推广可以,可要阳光照进现实,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苹果和华为颠覆特斯拉的可能性很大,他们既是软件的强者,又是硬件制造的强者。但华为已经表态自己暂时不造整车,现在我们只来谈谈苹果汽车。 尽管苹果造车还是只听到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但苹果造车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儿了。苹果汽车已经拥有一支6000人以上的队伍,拥有了很多相关专利。据传苹果汽车将在2024年推向市场。 现在距离2024年只有两年多时间了。造车是一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系统工程,需要的周期一般很长。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要实现上市,那说明苹果汽车现在已经准备得七七八八,就差临门一脚了。 在软件开发和硬件制造上都有过人之处,这是苹果有可能颠覆特斯拉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