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022-04-14 09:42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制造行业的焦点,各大品牌都在集中精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以美国特斯拉、中国比亚迪为首的电动汽车品牌开始对传统燃油车型展开围剿。无论是日系还是国产燃油车型,销量纷纷“腰斩”。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比亚迪以104338辆月销斩获第三名,新能源第一名。而蔚来、理想、哪吒、小鹏等造车新势力3月份销量同样是稳步提升,新能源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总是离不开一些争议,比如续航问题、电池安全性问题、耐用性问题、环保问题等等。目前各大厂家都在尽全力解决这些痛点,而丰田在冬奥会期间提供的氢燃料电动车型又让我们见识到了新能源的另一种形式。 这台服务于冬奥会的丰田Mirai采用的就是氢燃料电池,不过它的局限依旧有很多,最让人头痛的就是空间问题,由于燃料罐体积庞大,占据了很大车内空间,比如这台丰田Mirai虽然有着亚洲龙的体型,但乘坐空间不如卡罗拉。 那有没有更好的新能源方案呢?今天介绍的这款划时代的纯太阳能汽车或许就是一个新设想,这款车是由天津阿尔特汽车牵头,由42家天津的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开发,性能可谓全球领先! 先看看这款天津号的整体参数:新车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080/1770/1811mm,轴距2850mm,车长近1.5倍于五菱宏光MINIEV,大家自行脑补!综合续航74.8公里,基本能够满足城区上下班代步里程。日发电量7.6KW/h(晴天状态下),最高时速79.2KM/h,太阳能电池光转化率为31%。 新车配备了非常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超声波雷达等多种感应探测设备来实现更精准的道路识别,与华为的自动驾驶路线非常相似。 新车的太阳能装置采用非常先进的空间站技术,太阳能转化电能的效率非常高,并且有着轻质量、可伸缩折叠。光照充足的晴天,发电量为7.6度,续航75公里,能够满足城市上班的里程需求,即使在阴雨天气,续航也能保证50公里,满足短途行驶也没什么问题。 目前,这款天津号还处在试验车阶段,随着技术、研发的进一步深入,新车在续航、充电、车辆参数上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相信量产车型很快就要和我们见面的,真的蛮期待的,大家猜猜这款车上市会卖什么价格呢? 出处:头条号 @車有志

Read More

📅Published: 2022-04-11 15:25 目前特斯拉已在国内以及海外市场布局了Model 3、Model Y、Model S、Model X四款车型,覆盖中型、中大型轿车以及SUV市场,而全新Roadster以及Cybertuck车型也有望在今年年内于海外正式推出。日前汽车元宇宙再次获取了一组特斯拉全新SUV车型渲染图片,新车或将命名为Cyber​​Trail,目前该款车型仅停留在渲染图阶段,未来能否实现量产还仍是未知数。 据了解,目前诸多硬派SUV车型也逐步转战电动化市场,其中梅赛德斯-奔驰G级(EQG)、丰田普拉多(Cruiser EV)也计划相继推出纯电版车型供消费者选择。若未来特斯拉Cyber​​Trail能成功在全球市场推出后,将进一步加剧纯电硬派SUV产品竞争力,未来也将与诸多纯电硬派SUV展开竞争。 从发布的外观渲染图片中可以看出,Cyber​​Trail头部装配了贯穿式LED头灯组,下方还加入了厚重的金属防擦护板。车身侧面装配了大尺寸全地形AT轮胎,并提供了较高的车身离地间隙。同时,车身前后翼子板位置也同时加入了宽体包围套件。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Published: 2022-02-15 15:13 古人云:丰田原生出电动,家祭无忘告乃翁。 多少年来,一直因为没有电动车而被全世界冷嘲热讽了10086遍的丰田,终于在去年末拿出了首个纯电平台的电动车bZ4X。区别于之前的C-HR EV等“通用平台”车型,丰田在bZ4X上启用了全新、原生的bZ纯电平台。 这样一辆千呼万唤可算出来的丰田电车,最新消息是国产上市就在今年。2021年11月才揭幕量产版,2022年内跑完下线到国内发布再到上市的全套流程。这不是哪里冒出来的鸡血新造车,这可是稳字贴在脑门上的日系老顽固。 去年bZ4X发布时,所有目光都被聚焦在了全球首发的纯线控转向技术,以及与特斯拉形似而神不似的One Motion Grip方向盘。敝号也曾用整个篇幅(见《这一回,丰田赢了特斯拉》),尽可能解释了科幻方向盘造型底层的技术背景。故此,不再提方向盘相关。 一向以稳重见长的全球第一大车企,为何毫无征兆地,率先应用未经时间验证的前沿技术? 当bZ4X顶着一具单侧150°打满、整圈无需换手、如飞机操作舵一般的方向盘登场,人们似乎暂时忘却了它“丰田首款纯电平台”的重要身份。朋友们,你或力挺、或嘲讽、或为其不平、或等其倒闭,无数次热搜头条重复着“丰田没有电动车”,到底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咋就被一个方向盘勾了魂呢。 纯电不纯电,共线不共线 按照2022年内国产上市来算,丰田最终原生平台电动车的开售时间,只会比整体更激进、进度更靠前的德国对手晚一年多点。这个时间差,要明显小于此前丰田纯电进度给人的感觉和猜测。 大众ID.系列是在2021年初开始上市交付的,但往前推,为了生产ID.系列在内的全新MEB纯电平台(还包括奥迪等品牌),大众早在2018年就动工了佛山和安亭两座新工厂,还有第三座安徽MEB工厂正在建设中。接近三年过后,国产ID.系列才开始交付。 丰田这边,其实从2020年初就开始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一汽丰田的新能源工厂。预计的投产时间自然对应着bZ4X的国产上市时间,即2022年内。整个节奏周期和大众MEB计划相当,里外里都是三年左右出活儿。 安亭MEB工厂 本胡曾解释过,今天“油改电”和“原生平台”之间,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优劣尽显。简言之,“纯电平台”与否,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其实全凭车企一张嘴。人家愿意叫啥就叫啥了,话术稍微动点心思又不犯法——谁会大大方方跟你讲自己“不是专为纯电”呢? 换个思路想,手工耿们在自家后院,照着某燃油车的样子Ctrl+C、Ctrl+V出一副车架,然后只塞电池不装内燃机,他说这是自己的“纯电平台”有问题吗?没有,这对人家来讲就是纯电平台,人家确实从没拿它造过哪怕一辆油车呀——某些“新造车”听到不要打喷嚏。 所以说“油改电”还是“原生纯电”,名字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无论车企叫法还是媒体说法都不绝对可靠,可靠的只有你自己的判断。二者之间的根本差异,并不是“是否用它造过油车”,而是“是否为了电动车所需的最优解,扔掉了燃油平台的‘好处’”。

Read More

📅Published: 2022-01-21 09:42 电池的发展已经走过快两百年的历史,如今锂离子电池是最为出众的二次储能电池。高工作电压、快速充放电特性、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等众多优点,让它成为当今数码产品及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的第一选择。 虽然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优秀,但发展也有其难以跨越的挑战与障碍:电池的结构特性局限了电池的性能。现有的电池结构是电池衰老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 电池发电的原理是两个电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相互交换离子,但是因为这个结构也会使得其反应界面一直存在,电池就处于一直在工作的状态,造成容易衰老的局面并且也有安全隐患。 举例来说,电动汽车在冬天趴窝就是因为电池在低温情境下,性能失效的缘故。材料科学家和电池工程师在电池材料上提出了许多办法。例如在电解液当中掺入大量有机溶剂,来降低电解液的凝固温度。然而这样却造成电解液更加易燃,牺牲了电池的安全性。 也有科学家尝试更换电极材料,但是电池的能量提升了,却无法抵抗热失控;快充的话,又会导致电池界面的火性太高,也无法保障其安全性。从优化电池管理的系统思路上解决,却带来了能量密度的下降与单位成本的增加。 想要让电池低温高活性与高温稳定性的需求矛盾无解,似乎电池也有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障碍,能量密度、安全、快速充电等要素不能完美的全部集成在电池身上。如果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发展将革新重塑汽车百年的行业。 因此动力电池的终极发展目标也向着安全、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充电速度快等优点兼容前行。 固态电池作为新的锂电池终结者方向,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干掉燃油车的杀手锏。   动力电池的价值进阶 新能源车什么时候可以取代燃油车,在动力电池领域市场公认一个答案是:现有电动车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翻一倍,从普遍的 160wh/kg 到 400wh/kg。而解决电池的能量密度问题,方案一定是动力电池的革新。 我们知道现在电动车市场主流的动力电池是三元锂电池与硫酸铁锂电池,如果按照电解质的物理状态分类的话,这两种电池都是典型的液态电池。如果想要消灭里程焦虑,革新新能源汽车市场,固态电池性能表征就是动力电池发展的目标。固态电池,也被称为未来锂电池的发展新方向。 动力电池领域流行的选择三元锂与硫酸铁锂并不是完美的选择。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但耐高温性能差,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高,但能量密度上限低。液态锂离子电池总体存在电解液氧化、电极膨胀、高温失控等安全隐患,只能牺牲能量密度来换取稳定性。而固态电池可以兼容两者的短板:既可以满足能量密度的需求,也可以兼顾安全。 固态电池,因为采用固态物质作为电解质,没有持续的反应界面,副产物不会溶解在界面里,所以它会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循环特性。同时液态电解质面临的干涸和泄露问题也不会存在。这使得固态电池在安全性与寿命周期方面具有远超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的优势。

Read More

📅Published: 2022-01-02 15:24 2021年,特斯拉可以说在电动汽车行业呼风唤雨。但进入2022年,该行业可能上演群雄争霸。 在欧洲,大众汽车开始挑战特斯拉的销冠地位。在美国,《MotorTrend》杂志将两项重量级的汽车奖项颁给了两家初创公司的产品——Rivian的R1T和Lucid Motors的Air。 除此以外,日本丰田汽车宣布将投资350亿美元,在2030年前生产30款不同型号的纯电动汽车。日产汽车也在11月承诺在2030年底前投入近180亿美元。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预计以下11款电动车型将成为全球热门产品,甚至有机会挑战特斯拉的霸主地位。 福特汽车 F-150 Lightning 电动皮卡F-150 Lightning将在2022年春季上市,福特汽车希望通过该车型在电动皮卡市场获得一个稳定的立足点。 作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车型,福特的F-150系列已经常年霸占美国最畅销的汽车。依托着这种无与伦比的受欢迎程度,Lightning成为有史以来市场上最令人期待的车辆之一。 F-150 Lightning起步价接近4万美元,使用增程电池后将能行驶300英里,达到563马力。去年12月初,公司首席执行官Jim Farley告诉媒体,由于需求过剩,福特在首批20万份订单后不得不停止预订。 特斯拉 Cybertruck 特斯拉创始人兼CEO、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称,他从电影《银翼杀手》和《007之海底城》得到了灵感,造就了Cybertruck的未来主义外观。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2-26 21:47 现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广泛了,我们能见到多种多样的新能源汽车,换电类的,增程式的,油电混合的,插电式动力系统的,也让很多小伙伴们挑花了眼。现在市面上也有一种天然气新车,其实也属于新能源的一种,但是普及度并不是很广,主要集中在出租车领域。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一款新车,采用的是太阳能充电技术,简单地来说,就是在车顶配备了太阳能板,通过光照的转化供新车来驱动。当然了,这款车型现在已经量产了,但是我个人觉得仅仅是一个噱头,因为只有在最顶配车型上才有搭载,这款车型就来自丰田的全新bZ4X。这款车型想必小伙伴们并不是特别的熟悉,它是一款全新的SUV,是丰田联合斯巴鲁汽车共同打造出来的紧凑型SUV,在英国已经正式销售。 整个bZ4X新车的设计也给人比较惊艳的视觉感,车头类似于变形金刚,采用的是纯密封的进气中网,匹配上厚重的车头,银色的车身构造,鹰眼造型的三角大灯,犀利感是比较出色的。 从侧面来看,这款丰田bZ4X采用的是跨界车的造型设计,并且在翼子板部分配备了充电口,所以说这辆车子并不是完全靠充电桩进行供电。此外,车身采用的是双色车身的设计,轮拱处相当的野性。 新车的内饰也得到了曝光,整个内饰设计和我们见到的丰田车并不太一样,整个车内的设计相当的豪华,采用了大面积的钢琴烤漆面板。行车电脑屏则是更加扁平化的纯液晶屏幕,和市面上我们见到的丰田车并不太一样。行车电脑屏采用的是悬浮屏幕设计,目测尺寸在六英寸左右,和现在我们看到的丰田新车不太一样,bZ4X的内饰更像是一辆未来战斗机,比较的科幻。 从座椅设计上来看,bZ4X的座椅采用的是半皮半织物的设计,宽敞度不错,并且在后排配备了米色的座椅,三个独立的头枕以及中央扶手,满足日常需求没有问题。 动力系统,本文开篇中,我们提到的太阳能充电在顶配车型上有搭载,通过车顶的太阳能板发电,按照厂家的标注,储存一年的电量大概行驶里程在1800km,可以说是比较鸡肋。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未来新车的一个展望。如果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光能转化率有了技术性的突破,这项技术还是值得期待的。除此以外,丰田bZ4X采用的是纯电驱动,根据价格的不同分为单电机驱动以及双电机驱动,其中双电机驱动车型自然是电控四驱。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车在海外已经上市,根据丰田官方的意思,可能会在明年引入国内,那么你期待吗?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1-25 18:02 雷克萨斯,作为丰田旗下的高端汽车品牌,它在我们国内市场可以说是备受追捧,旗下个别车型即便需要加价购买,也丝毫不影响喜爱它的粉丝,但是小编个人觉得,这是不是我们国人给“惯”出来的毛病呢?接下来,小编就带你们来聊一聊雷克萨斯全新纯电动SUV LF-Z概念车,据悉,新车有望在明年正式量产,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雷克萨斯LF-Z或将会基于e-TNGA架构打造而来,第一眼看过去,该车给人感觉就是十分的科幻,由于是纯电动SUV车型,所以前脸采用了封闭式格栅的设计,看上去和家族式纺锤形进气格栅非常的相似,加上两侧狭长犀利的钩状大灯,从而让人感觉非常的前卫激进。侧面车型线条非常的流畅且简洁,并且,新车还采用了数字后视镜的设计,以及隐藏式的门把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的高级感。 进入车内部分,雷克萨斯LF-Z同样也是充满了惊喜,悬浮式的一体式大连屏,十分吸引人的眼球,看上去极具科技感,造型独特的方向盘,进一步增强了整体的科幻感,并且,新车或将会搭载人工智能(AI)系统,至于新车未来量产后是否如同概念车一样,小编个人认为不是非常的可能,尤其是内饰设计方面,或将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不知道你们怎么看?车尾部分,雷克萨斯LF-Z概念版看上去非常的敦实,贯穿式的尾灯设计,点亮之后具有不错的辨识度,下方的字母标识,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高级感。 动力方面,新车或将会搭载一台最大功率为400千瓦,峰值扭矩为700牛·米的电动机,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为600公里,并且还将支持150千瓦充电功率,0-100km/h加速时间为3秒。综合来看,雷克萨斯LF-Z概念版不管是外观设计还是内饰氛围以及续航里程上,看上去各方面都还较为出众,至于未来正式量产之后,实力究竟如何,我们还需拭目以待,你们看好它的到来吗?欢迎在下方一起交流探讨。 出处:头条号 @优视汽车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1-22 04:48 如今各种锂电池已经成为日常生活里必不可少的设备,无论是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还是新能源汽车,它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但随之而来的是外界对锂电池资源的担忧,尤其是今年以来锂电池相关原材料价格出现飞涨,逼迫各国纷纷加快布局“后锂电池”时代。 锂电池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多国押注镁电池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0日以《锂电池何时被超越?》为题报道称,英国剑桥大学、丹麦及以色列的知名工科大学以及德国、西班牙的研究机构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E-Magic”在欧盟的资金支持下,正以2030年为目标,加快开发突破性的高容量、环保性更好的镁电池和锌电池。 报道称,锂电池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日本索尼公司实现商用化,它比之前的镍氢电池、铅酸电池能存储更多电能,如今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产品上得到普及,相关研究还在201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锂电池的最大缺点就是成本高。报道举例称,如果将锂电池作为大规模储存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电池,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资料显示,想将其成本降到跟水力发电相当的每千瓦时2.3万日元的水平“是白日做梦”。 因此“后锂电池”时代的主要目标是压缩成本和提高耐用性。“E-Magic”瞄准了成本更低的镁电池。镁离子可以携带2个正电荷,而锂离子只能携带1个,因此理论上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比锂电池更大。目前实验室的镁电池已经能反复充放电超过500次。研究人员将致力于改进电解液及开发新的电极材料。同时丰田的北美研究所和美国休斯敦大学也在开发新型镁电池,它的电极正极材料采用有机化合物,电解质采用硼。虽然这种镁电池目前只能充放电200次,但研究团队称“已经找到了开发出高稳定性、高性能电池的方向”。 除了镁电池外,报道提到日本东北大学的小林弘明助教和本间格教授也在开发新型锌电池,他们用水溶液取代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降低了火灾事故的风险,由于其成本低,未来有望用于储蓄可再生能源电力。 替代技术尚不成熟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2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当前正在发展的锂电池替代技术而言,除了日本媒体提到的镁电池、锌电池,还有相对更成熟的钠电池。事实上,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均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它们的工作原理也高度相似。只是受制于没有合适的电极材料,钠电池一直到2000年之后才取得突破。当前技术最先进的钠电池是中国宁德时代今年7月发布的,具备全球最高的能量密度(160Wh/kg)和超快充特性(15分钟可充电80%)。预计宁德时代下一代钠电池能量密度可突破200Wh/kg;计划于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墨柯认为,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镁电池、锌电池还是钠电池,其成熟度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相当差距,甚至只是处于实验室阶段,性能也有不少缺陷。他表示,外界对于这些锂电池替代技术如此热心,核心原因不在于它们的性能更好,而是资源更丰富、原材料价格更便宜。 正如《日本经济新闻》提到的,锂电池原材料——锂、镍、钴的产地分布极度不均。相关资料显示,近80%锂资源产量主要集中在美洲四湖以及澳洲六矿,中国需要的锂资源80%以上都要靠进口;镍资源多数集中在印尼、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古巴和菲律宾等地区,这六国的镍储量占比全球储量近78%;全球已探明钴资源由约51%分布在刚果(金)。相比之下,钠、镁、锌的储量要高得多。例如锂在地壳中的储量为0.0065%,全球储量仅有8600万吨,而钠在地壳中的储量为2.74%,仅中国柴达木盆地的钠盐储量就达到3216亿吨。 但另一方面,镁电池和锌电池在技术和材料上仍有相当多障碍有待克服,目前还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电极材料,更谈不上大规模应用。墨柯预测,考虑到一项新技术从实验室研制到量产再到大规模应用的过程,这些替代技术可能需要等待二三十年才能发展成熟。他还表示,即便是相对成熟的钠电池,由于钠离子半径和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在能量密度提升上受到限制,可能更适合储能电池、二轮电动车等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领域。宁德时代透露,已经开发出了钠电池和锂电池共用的体系,彼此可以“取长补短”。 锂电池还可以再“挖潜” 如果锂电池在短时间内还难以被取代,那么它的未来又如何呢?墨柯认为,今年以来锂电池相关原材料价格的飞涨存在人为炒作的成分,单就锂资源的储备量而言,虽然远不如钠镁锌,但在未来三五十年内是绝对够用的。 同时锂电池的潜力还远没有被挖掘干净。墨柯表示,锂电池理论能量密度最高可达到700Wh/kg,目前高镍811电池(即电池正极材料中镍占比80%、钴占比10%、锰占比10%)的能量密度能达到260-270Wh/kg,而日韩头部电池企业在2021年都推出镍含量在90%以上超高镍电池产品,再加上负极采用硅碳材料,有望将能量密度提高到400Wh/kg,相当于锂电池的储电能力提升了50%。此外,多国还在研究将锂电池的液态电解液替换为固体电解质,可以同时提高其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撰文:环球时报 @马俊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0-14 02:28 被戏称为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要在国内放弃燃油车了! 就在昨晚,本田正式发布了在华的电动化战略—推出智能电动汽车新品牌e:N,2030年起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全部为纯电和混动车型,不再投放新燃油车。 e:N品牌的首两款车型——东风本田的e:NS1和广汽本田的e:NP1(姊妹车)拥有e:N品牌的全新设计风格,内部搭载了15寸的车载大屏,支持语音交互、OTA升级、AR HUD、远程控制等功能,还有本田的L2级自动驾驶系统。 这两款车属于一款前驱SUV,官方称最远续航超过500公里,实车将在分别在即将开幕的武汉车展和广州车展亮相,并最终在明年上市销售。 除了这两款首发车型,本田在现场还展出了e:N Coupe Concept、e:N SUV Concept和e:N GT Concept三款概念车,分别对应跑车、SUV和大型GT轿车的概念车,将于未来5年内逐步投产。未来5年,本田将在国内总计投放10款纯电车型。 在电动化的道路上,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并不如德国车企激进,其在过去10年里主要精力放在了HEV混动和FCEV氢能源汽车方面,而在主要的纯电方向则要落后一些——本田品牌在国内甚至连一款纯电车型都没有。 然而透过本次发布会来看,本田显然已经下决心大力拥抱电动化浪潮了。除了推出新品牌和纯电平台的车型,其还给出了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按照本田的规划,到2030年纯电车型和氢燃料车型的销售占比要达到40%,2035年80%,2040年则要达到100%。 毫无疑问,当年那个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正在全面拥抱电动化浪潮。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10-09 11:25 据外媒CNET报道,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车凭借其在南加州完成的845英里零排放之旅创下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燃料电池汽车在不加氢的情况下行驶的最远距离。 今年8月23日和24日两天,记者兼博主Wayne Gerdes和工程师Bob Winger进行了创造纪录的尝试。经过5分钟的加注,2021年Mirai的气箱被密封并得到吉尼斯世界纪录官员的认证,然后团队离开了位于加州加迪纳的丰田技术中心。两人驾驶Mirai到圣伊西德罗,然后是圣塔芭芭拉,然后沿着太平洋海岸公路继续行驶,经过圣莫尼卡和马里布,然后返回加迪纳。车队回到丰田技术中心时,GPS记录了473英里。 第二天,车队继续行驶,在当地的环路上又行驶了372英里,然后缓缓驶回丰田技术中心,总里程数达到845英里。吉尼斯官员随后确认FCEV的油箱密封没有被篡改,并开始认证这一纪录的尝试。 丰田公司表示,在两天的测试中,Mirai记录了令人印象深刻的152 MPGe,总共消耗了5.65千克的氢气,其唯一的尾气排放是水。该汽车制造商估计,在同样的距离内,一辆内燃动力轿车会排放大约664磅的二氧化碳。 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车辆没有经过改装;丰田公司将其超长续航里程的性能归功于适当的维护和车轮定位、微调的轮胎压力和超长距离驾驶技术的结合。 丰田汽车北美公司执行副总裁Bob Carter表示:“2016年,丰田Mirai是第一辆可在北美零售的量产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现在,下一代Mirai正在创造距离记录。我们很自豪能成为这项激动人心的技术的领导者,这只是我们产品组合中不断增长的零排放车辆阵容之一。” 编译:cnBeta.com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08-12 14:07 2021年8月12日消息,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蔚来将通过新的品牌进入大众市场,相关准备工作已经提速,并已建立了核心团队。 “虽然是大众市场,但我们也不会进入五菱宏光MINI EV的市场。NIO品牌跟这个新品牌的关系类似于雷克萨斯与丰田、奥迪与大众。”李斌谈到,蔚来汽车将推出的大众品牌希望在价格上比特斯拉更低,但体验会超越后者。从目前来看,蔚来汽车在售车型的平均售价都在40万元左右,远高于特斯拉,而新的大众品牌的推出,意味着蔚来将与特斯拉进行正面竞争,而目前特斯拉Model 3的价格已经进入到25万元以下。 此外,蔚来汽车还将于明年在NIO品牌旗下推出一款入门级车型,这将是蔚来品牌价格最低的车型。此外,李斌在电话会上还表示,2022年蔚来将交付包括ET7在内的三款基于NT2.0技术平台的新车型,不过他并未透露另外两款新车的具体信息。 第一财经记者此前获悉,蔚来汽车明年将推出的入门级车型内部代号为Gemini,其中文名为“双子星”,按照目前蔚来汽车车型的定价来看,这款新车的价格或在30万元左右。今年5月10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的《Gemini车型生产线柔性化技改项目总装底盘合装AGV改造招标公告》显示,这款车的计划年产能为6万辆。记者也独家获悉,目前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的合资公司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下称“江来汽车”)正在进行人员招聘,或是为明年交付的量产车型做准备,同时江淮汽车的年产能将扩容至24万辆。 蔚来汽车正试图通过丰富的车型来扩大市场规模。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共计交付新车21896辆,同比增长111.9%,环比增长9.2%,虽然在造车新势力中仍然位列第一位,但7月份的交付数据出炉,蔚来汽车的总交付量为7931辆,低于理想汽车的8589辆和小鹏汽车的8040辆。 蔚来汽车方面曾对记者表示,7月交付量的暂时落后源于供应链的能力限制,按照该公司预计,三季度其交付量将达到2.3万~2.5万辆,环比增长5.5%~14.2%。不过,横向对比,理想汽车目前仅有理想one一款车型,而蔚来已经推出了3款量产车型。虽然蔚来汽车的平均销售价格超过理想汽车,但即便全年交付突破10万辆,这样的规模依然没办法让蔚来汽车实现更好的成本分担和盈利。 蔚来汽车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营收为84.5亿元,同比增长127%;第二季度毛利率为18.6%,整车销售毛利率达到20.3%。虽然毛利率提升,但该公司依然亏损。数据显示,蔚来汽车在第二季度的净亏损为5.87亿元,较一季度的4.51亿元增加了1.36亿元。此外,蔚来的研发支出8.8亿元,环比增长28.7%;现金储备为483.2亿元。 “我们十分看重我们在细分市场的份额提高,在高端SUV市场,我们的份额已经超过了奥迪、宝马的部分车型,在部分市场如上海的高端SUV市场,我们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了14%。”李斌谈到。虽然现有的车型在中高端市场已经取得不错的表现,但他同时也表示,随着全球电动汽车普及开始达到临界点,蔚来汽车认为有必要加快推出新产品,提供更多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数据显示,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27.1万辆,同比增长164.4%,今年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47.8万辆,同比增长197.1%,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4%左右。此外,随着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提速以及美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全球新能源汽车都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为形成市场竞争优势,蔚来汽车将加大技术投入。李斌称,三季度蔚来的研发费用将快速增长,全年研发费用将达到50亿元,目前的关键在于加大研发团队规模,到年底人员数量将达到年初的两倍。在自动驾驶领域,蔚来汽车的自动驾驶相关团队目前在500人左右,年底将增加至800人的规模,目前该公司的新一代NAD自动驾驶系统正在开发之中。 李斌还谈到,三季度对于蔚来汽车将极具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于中国疫情反弹以及德国洪水对于供应链的影响,但该公司仍将进一步扩大换电网络、增加服务和销售覆盖范围。 出处:头条号 @第一财经

Read More

📅Published: 2021-08-07 15:06 特斯拉早期进入国内市场,主要以中高端新能源纯电动车型为主,而当下特斯拉开始进攻国内家用消费者用车领域,随着特斯拉model3进入到20万级别,获得了家用消费者的认可度,同时也获得了销量,而近日全新的2022款特斯拉model2渲染图正式曝光,车型定位为紧凑型两厢轿车,依然是纯电动新能源版本,根据特斯拉model3当下的价格水平来看,这款全新的特斯拉model2价格水平基本在15万级别,与当下国内市场的主流紧凑型,家用燃油轿车,日产轩逸,大众速腾,本田思域等车型持平,同时也会以这些车型为竞争对手,对于日产轩逸来说压力比较大。 特斯拉model2 这款全新的特斯拉紧凑型轿车,对于国内的紧凑型轿车市场的冲击力很大,特斯拉model3价格水平的下降获得了非常突出的销量表现,已经对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等经典B级车系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全新的特斯拉model2也同样会吸引日产轩逸这样车型的消费者。 车型定位为两厢紧凑型轿车,整体的内饰采用了经典的特斯拉设计风格,与特斯拉model3保持一致,大尺寸屏幕非常具有科技感,同时整体的设计理念简约简单,还是非常符合年轻人的选择标准和审美,整体的竞争力表现比较强。 同时车型或会推出两门轿跑版本,主要为了能够扩大整体的消费者人群,满足年轻人对于轿跑车型的需要,在目前国内紧凑型轿车当中,这款全新的特斯拉model2还是比较具有竞争力和优势的。 总结:特斯拉车型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还不错,所以这款全新的特斯拉model2,完全能够吸引到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且展现出强劲的性价比。 出处:头条号 @色彩汽车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