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SUV
RIVIAN R2曝光,定价在4.5~5万美元之间!
造车新势力,并非中国特产,在国外也有很多。例如,美国新能源汽车品牌RIVIAN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和国内“蔚小理”们一样,RIVIAN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汽车行业的心。 日前,RIVIAN透露了新款车型R2的一组照片,作为一款纯电动SUV,新车将在今年3月7日正式发布,它的定位低于目前北美市场在售的RIVIAN R1S,而它有望在2026年正式上市。 RIVIAN R2预告图显示,新车将和已经上是的R1S轿车与R1T SUV一样,采用家族式设计风格,宽大的LED灯条横穿前脸,两个椭圆形的环形灯极具辨识度。 在此之前,官方已经发布过R2车型覆盖车衣的照片,可以看到整体车身轮廓延续了RIVIAN R1S比较方正的造型设计,几乎与地面垂直的车尾和路虎卫士类似,充满了硬派越野车的味道。不过新车的尺寸要比R1S小很多。 外媒也绘制了R2的假想图,新车会拥有硬派越野风格的外观,并将采用超短前后悬挂设计,以增大接近角和离去角,后两者是越野的核心要素。从其外观也能大致看出,这款车将来的竞争对手将是特斯拉model Y、福特电马等在国外市场销量很好的纯电车型。 最近两年,得益于技术的发展,新车的电气架构更加先进,成本也进一步降低。国外媒体推测,R2将采用双电机四驱系统,续航里程将超过300英里,也就是483公里。RIVIAN的CEO曾表示,R2将会是RIVIAN的“model 3时刻”,意味着该品牌将凭借R2这款车,带来更高的销量。想要做到这一目标,降低成本提升产能是关键,而恰好RIVIAN在去年已经斥资50亿美金,在美国乔治亚洲建立了新工厂。 编译:头条号 @智行汽车 read more
比亚迪的仰望U8的配置曝光,改款的特斯拉Model3可在本年度内交付!
9月开启交付!仰望U8配置曝光,零百加速3.6s/7块大屏 本周初,仰望汽车公布了旗下仰望 U8 豪华版的部分配置及动力信息,仰望U8豪华版于4月上海车展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09.8万元,预计8月正式上市,9月开启陆续交付。 动力部分,仰望 U8 将搭载比亚迪的“易四方”四电机技术,动力系统为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由一台 2.0 升发动机和四台驱动电机组成,电池包49.05kWh,最大功率 880kW,最大扭矩 1280N.m,零百加速 3.6s,CLTC 纯电续航 180km,CLTC 综合续航将达到 1000km。 根据官方公布的基础参数,仰望 U8 豪华版采用非承载式车身,长宽高分别为 5319(含备胎)/2050/1930 毫米,轴距 3050 毫米,最小转弯直径 11.52 米,车身高度调节行程 150 毫米。在越野性能方面,仰望 U8 豪华版的接近角为 36.5 度、离去角 35.4 度、纵向通过角 25.5 度、最大涉水深度 1000 毫米。 仰望 U8 豪华版将配备 15+1 种驾驶模式,并分为 10 种驾驶模式、5 种行驶功能以及 1 个全地形自适应反馈系统。仰望 U8 搭载云辇-P 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前后均采用双叉臂独立悬架,标配 22 英寸锻造轮辋,并可选装 20 英寸锻造轮辋。同时,配备露营模式,搭载涉水感应系统、陡坡缓降系统等,还提供机械式拖车钩、拖车电源接口选装。 车内配置方面,仰望 U8 […] read more
中国电动车各品牌在2023年7月份的销量盘点
2023年8月初,各大车企纷纷晒出上个月的销量成绩单,以此来展示过去一个月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各自的成绩单来看,多数品牌均能以同比、环比的增长表现示人,甚至部分车企还创造史上最好的单月交付成绩。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 比亚迪7月交付262,161辆 腾势汽车交付11,146辆 过去7月份,表现最好的无疑又是比亚迪,262,161辆的销量一骑绝尘,同比增长61.3%,并创造历史最好单月成绩,不过这个成绩一般只能维持一个月,因为下一个月,比亚迪又会创造新的历史成绩。 具体上,比亚迪汽车7月销售249,959辆,同比增长54.1%;腾势汽车7月销售11,146辆,创造历史新高,并连续5个月销量过万,连续7个月蝉联30万以上豪华MPV市场销冠。更重要的是,腾势汽车的平均成交单价高达42万元。另外,7月出口18169辆,今年累计出口约9.2万辆。 而今年1-7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突破150万辆,达到了1,509,266辆,距离年初暨定的300万辆年目标,已经完成了50%。剩下50%由最后5个月来完成,还有可能吗?按照比亚迪的发展规划,还是有一丝可能,因为下半年比亚迪海豹DM-i、腾势N8、仰望U8以及方程豹豹5等车型会相继上市,它们的热度非常高,尤其是海豹DM-i,基本可以为比亚迪贡献万余辆的销量,具体能不能破,我们拭目以待。 “蔚小理”三家销量均上涨 理想汽车7月交付34,134辆/蔚来汽车7月交付20,462辆/小鹏汽车7月交付11,008辆 如果说比亚迪拿到了最好成绩单,那“蔚小理”三家则抢尽了风头,就连理想汽车CEO李想都表示:上周互联网出身的三家新势力重返新势力的前三名,这个趋势是可以持续的。 其中理想汽车7月交付34,134辆,同比增长227.5%,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2023年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了173,251辆,稳坐新势力品牌头把交椅。理想汽车卖得如此好,营销推广、市场定位、产品力样样拿捏到位。 蔚来汽车7月交付20,462辆新车,同比增长103.6%,环比增长91.1%,并创造单月交付量新高。其中全新ES6贡献了一半,其交付量超1万辆,成为蔚来首款月交付破万的车型。2023年蔚来共交付新车75,023辆,历史累计交付364,579辆。蔚来7月销量暴涨,主要原因还是“降价”3万带来的收益,这足以说明任何的营销策略也不及降价来得实在。 小鹏汽车7月共交付11,008辆,环比增长28%,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重新迈入万辆交付新里程。其中上市不久的小鹏G6交付了3900辆,这还是半个月的交付量。目前小鹏还与大众汽车达成技术合作,市场声量有了明显提升,未来可期。 广汽埃安7月交付45,025辆 连续3个月销量超4.5万辆 自步入了2023年后,广汽埃安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销量节节上涨,今年1月份才交付8206辆,但7月交付已经达到45,025辆,同比增长80%,连续3个月销量超4.5万辆。而今年1-7月累计销量254,361辆,同比增长103%。 另外,昊铂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昊铂GT首月交付2011辆。对于埃安,虽然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网约车上,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约车是可靠耐用、性价比高的代名词。 五菱缤果7月交付20,064辆 宝骏悦也7月交付5290辆 五菱缤果自今年3月上市,也表现出超强的实力,首月交付7756辆,次月交付16383辆,开始崭露头角,而7月这个数字突破到2万辆,达到了20,064辆,环比增长4.95%,自上市以来五菱缤果累计已达81336辆。五菱宏光MINIEV的销量虽不如曾经,但缤果的到来,接过销量重任的担子。 另外,宝骏悦也也表现出色,凭借一副很越野的外表,7月销量达到了5290辆,自今年5月25上市至今,累计销量11077台。在同质化如此严重的今天,宝骏悦无疑与其他车型形成很大的差异化,也正是这种差异化带来更多新鲜度和讨论度。 岚图汽车7月交付3412辆 创历史最好成绩 岚图汽车7月交付3412辆,创造历史单月最好成绩,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13%,目前已经连续5个月销量超3000辆,随着新款岚图FREE的上市,将冲击月销4000辆大关。 零跑汽车7月交付14,335辆 零跑C11交付超9200辆 零跑汽车7月销量14,335辆,其中C系列车型占比85%,超过了12000辆,而这其中C11车系又交付超9200辆,以性比价、越级体验为标签的它们,显然受到了消费者狂热追捧,这或许就叫做一份耕耘,两份收获。不过零跑汽车似乎并不满足于此,在成绩单公布前夕,还下调了零跑C11和C01部分车型的售价,最高下调两万元,再一次坐实“价格屠夫”称号。 极氪汽车7月交付12,039辆 同样创造历史新高 创造历史新高的还有极氪汽车,7月交付12,039辆,同比增长139.7%,环比增长13.4%,并连续两个月销量过万,截至7月底,极氪累计交付量为132,620辆,同时实现零自燃的安全成绩。 目前,极氪旗下共三款车,分别是中大型轿车极氪001、中大型MPV极氪009以及紧凑型SUV极氪X,在众多新势力品牌中,极氪的产品布局算是最为完善的,轿车、SUV和MPV市场均有涉猎,且每一款产品与同级别车型存在一定差异,这无疑能够赋予极氪个性的品牌标签。 深蓝汽车7月交付13,172辆 深蓝S7累计交付9197辆 深蓝汽车也表现亮眼,7月共计交付13,172辆,其中深蓝S7累计交付9197辆,其14.99万元的起售价果然很有杀伤力。另外,深蓝SL03优惠后,起售价也仅14.99万元,性价比同样拉满。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深蓝汽车发布的全新品牌战略规划,其将每年推出2款以上新产品,共计推出12款以上全新及改款车型。 吉利银河汽车7月交付10,058辆 刷新中国混动SUV市场月销破万速度 目前只有一款车的吉利银河汽车,7月销量也突破万辆大关,达到10,058辆,且这还是银河L7上市第二个月,刷新中国混动SUV市场月销破万速度,同时上市首月也斩获了9673辆的好成绩。此外,吉利还宣布,旗下银河L6将于9月份正式上市。 哪吒汽车7月交付10,039辆 海外出口1382辆 哪吒汽车7月交付10,039辆,其中海外出口量1382辆,截止2023年7月,哪吒汽车累计交付320506辆。目前哪吒汽车是新势力中唯一量产跑车的品牌,跑车市场很小众,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直都是昂贵不实用的代表,但哪吒汽车毅然选择这条道路,为消费者提供更个性、更张扬的选择,同时也能树立运动的品牌标签。 飞凡汽车7月交付2060辆 连续3个月销量超2000辆 来自上汽集团的飞凡汽车,7月交付2060辆,连续3个月销量突破2000辆。对于这个成绩,我个人其实并不满意,因为飞凡F7在推出时,凭借22.9万元的售价赚足眼球,在网上掀起了热潮,被众多网友称为“新一代卷王”,但上市几个月以来,月交付量一直徘徊在2000辆上下,显然匹配不上它当时的声量。 智己LS7 7月交付1572辆 智己LS6即将上市 智己汽车自今年2月推出LS7之后,销量逐渐有了起色,最新7月智己LS7共计销售1572辆,自3月交付至今累计销售9309辆。目前智己LS6也即将上市,它的到来有望帮助智己汽车月销量突破5000辆大关。 极狐汽车7月交付1826辆 或该考虑出混动车型 极狐汽车7月交付1826辆,1-7月累计交付量10,617辆。目前极狐旗下有中大型纯电轿车阿尔法S和中型纯电SUV阿尔法T,两款车综合产品力和价格都挺有优势的,但仅提供纯电一种选择的劣势暴露无遗,加上品牌知名度较为一般,极狐或许该考虑推出混动版车型。 阿维塔汽车7月交付1786辆 阿维塔12即将上市 阿维塔汽车7月交付1786辆,与过去几个月基本保持持平,目前旗下仅有阿维塔11一款车,起售价31.99万元。而另一款车型阿维塔12也即将上市,这款有着“国产保时捷Panamera”美誉的中大型轿车,上市后有望助阿维塔汽车月销突破4000辆大关。 创维汽车7月交付3452辆 海外出口974辆 […] read more
“最没理想”的理想汽车却成了一哥!
2020 年初时,美团王兴曾经预测,他认为三年内「蔚小理」会成为造车新势力前三。当时这被认为是无稽之谈,但后来一段时间内,「蔚小理」的表现确实如他所说。 但或许王兴只看到了当时被称作“造车四小龙”之一的威马的颓势,却无法预测后来「蔚小理」的被超越。 随着传统车企中的“新势力”广汽埃安与“新势力”中的传统派哪吒汽车的翻身崛起,曾经被认为是“新势力”代表的「蔚小理」的名号逐步变成了“造车三傻”。 而如今,不仅「蔚小理」整体在新势力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他们内部的变化也令人猝不及防。 在最新的年报中,理想实现了年度盈利,也实现了首次单季度盈利(2.7亿元),在港股的市值也第一次超过蔚来与小鹏之和,全方位来到了“三傻”之首。 截止2月27日收盘,理想汽车港股市值达到1977.22亿港元,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的港股市值分别为1264.99亿和705.8亿港元。 从老三到大哥 虽然「蔚小理」如今已经不再保有前一轮征战时的行业地位,但三家之间的争斗与座次变化仍然牵动着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心。 在三家公司之间,所存在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三角关系。 第一阶段是2018年-2021年Q3,蔚来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这个阶段大部分时候是「蔚理小」; 从2021年Q4开始,理想和小鹏实现了对老大哥的反超——这个阶段大部分时候是「小理蔚」; 而到了2022年Q2,蔚来率先实现反弹,Q4理想实现反弹,小鹏的销量却因为G9的发布从Q4开始出现了大幅下滑——目前的座次关系是「理蔚小」。 锂猫实验室制图 这个关系变化值得揣摩,事实上进入2020年之后的三家公司从未再遵循过「蔚小理」的座次顺序,其中地位最不稳定的是小鹏——时而倒数第一,时而正数第一,时而又倒数第一;地位最稳定的就是理想——他强任他强,理想永远做第二,直到这个Q4。 这种座次变化,与产品的交付周期以及对于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息息相关。 2021年Q4的拐点到来时由于蔚来率先进入产品迭代周期, 出现了从NT1.0 平台的 866(ES8、ES6、EC6),切换到 NT2.0 平台的 775(ET7、ES7、ET5)的转变,与原先做suv的平台不兼容,据《棱镜》报道,ES8和ET7只有20%零部件可以通用。 同时由于对于供应链的把控出现问题,2021年到2022上半年蔚来都没有实现对供应链更强的控制力,导致交付始终不如预期。 在2022年四季度,三家都陆续完成换代,理想实现「触底反弹」,小鹏却在 G9 新车发布 48 小时后更改 SKU 和定价后,销量开始下滑。 而座次变化的剧烈程度则与每家公司的产品定位与老板性格呈现强烈的正相关。 蔚来拼了命的走高端路线,一开始蔚来的单车平均售价在40万元以上,更是将重点在于“服务”;小鹏则给自己贴上了智能化的标签,“未来出行的探索者”;理想的定位明显更实用主义,几乎不理会外界对于电动车的追求变幻,专注于家庭需求,也更注重产品力本身。 蔚来的高端、小鹏的理想主义与理想的实用主义,就这样为它们的座次变化带来区隔。 高端和理想主义都可能遭遇现实的痛击,一个扎根现实的品牌却不太可能会做得特别差。 三个品牌对于2022年度销量目标的设定,也符合各自的品牌调性——一个特别保守,一个特别激进,而理想则相对中庸。 不过并不令人意外的是,即便是销量最高的理想,也没有在这个年度超过更新的“新势力”哪吒(15.2万辆),三家更没有任何一家完成了年度销量目标。 对于低于平均增速的销量增长,李想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三家的第二代产品——蔚来的ET5、小鹏的G9,还有理想的L8都在下半年发布,第四季度交付,导致我们错过了前三季度的市场。” 李想还没有忘记曾经最亲的两个兄弟。 明战与暗战 「蔚小理」当初几乎同时开启创业,那时三家创始人李斌、何小鹏和李想看起来似乎是最团结的时候。 2019年,三家共同遭遇着融资困境,也是三位创始人关系最紧密的时刻。 那一年产生了很多段子,而年末一篇《蔚来李斌,2019最惨的人》一文在社交网络被刷爆,何小鹏马上公开发表言论挺兄弟:“作为朋友和同行者,挺李斌兄弟!我们都会在全球竞争中更强大。” 2020年,活下来的李斌、李想、何小鹏在社交平台发了一张至今都能称作经典的三人合照,其中何小鹏的配文为,“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 但接下来,面对比他们更新的“新势力”和传统车企也共同加入的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局面,产品细分开始左右着市场与销量时,三人间的火药味也变得越来越浓。 高潮在去年6月,理想L9正式上市的时候。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微博,而随后李想以一颗红心回应,何小鹏再次转发,来往之间,暗战意味浓烈。 事实上,在「蔚小理」三家中,始终存在着一种或明或暗的争斗与竞争。 李斌则比较低调,其在核心用户群里发了一段火药味不低的话:“每款车都有自己的边界,蔚来在产品理念上有自己的原则,希望自己的产品是经得起推敲和时间检验的,是引领趋势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是认真思考而不是简单迎合的。” 在回应之间,三位创始人的性格特质与带领公司走向的方向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何小鹏尖锐、李斌低调而固执,看起来越来越像主角的李想反倒似乎没有什么理想,只想把车卖出去,选择的技术路线也是最为讨巧的。 直到2022年7月余承东出来为增程式站台,李想在这个新能源世界中是孤独的。 和当时不服气站出来的长城汽车魏牌CEO李瑞峰一样,看着“没有理想”的技术,却获得了大卖,相比之下,蔚来基于2.0平台的新车却反响平平,两位曾经亲密的兄弟“破防”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市场不看情怀,用户不看技术,唯一可以拿出来打的就是销量与财报,理想赢了。 2023年2月27日,是「蔚小理」另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港股,理想的市值首次超过蔚来与小鹏之和,达到1977.22亿港元。 对于这个估值,有读者评价:“理想是优秀的,这个估值完全合理。理想的营销是吝啬的,试驾就在马路边,连一瓶水都不给。理想的公司文化是非常简单的,公司挣钱,大家分钱,公司赔钱,大家白干。” […] read more
上汽 AI LAB 发布了“L4级”自动驾驶MPV
近日,在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活动上,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汽 AI LAB)正式发布了全国首款纯电 L4 自动驾驶 MPV(RoboMPV)。 据官方介绍,该车型是专为高端商务出行而打造,基于上汽大通 MAXUS MIFA 9 进行前装,搭载了上汽 AI LAB 自主研发的高级别自动驾驶 2.0 技术架构。在安全性方面,RoboMPV 通过高冗余硬件方案,以及高算力计算单元实现安全、舒适的自动驾驶体验,同时配备远程驾控系统。 上汽 AI LAB 首席生态官梁珊表示:「去年,我们基于 SUV 车型发布了首款自动驾驶汽车。从产品属性来说,这款车是偏向 C 端。今年,我们进一步推出了更高端的 MPV 车型,下一步计划在更接近出租车使用的原型车上,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来源:上海汽车报 read more
自游家 NV 发布了,售价 27.88 万元起!
四个轮子的小牛电动车终于来了。 先说价格,这辆中大型 SUV 有三个版本:纯电标准续航、纯电长续航、增程三款车型,售价分别为 27.88 万元、31.88 万元、28.88 万元。 是的,增程比纯电标续版本还要贵个两万块钱。 自游家 NV 全系配备 GEMINI 双子动力模块,标配 iAWD 智能双电机四驱系统,百公里加速 5.9 秒,两个纯电版本车型的 CLTC 续航里程分别为 440km 和 560km。 增程版自然要特殊一点,它额外搭载了一台热效率达到 41.07% 的 1.5T 四缸五合一增程器,纯电续航为 150km。 智能驾驶方面,自游家和地平线联合开发了 SuperDrive AAD 超算平台、超感知系统和高集成域控制器。自游家 NV 则采用 2 枚地平线征程 5 芯片,AI 算力达到了 256TOPS。 董车君最感兴趣的是它的 Smart Stacks 积木拼插交互,得益于此,自游家 NV 很可能是第一款支持 CarPlay 的新势力车型,鼓掌。 出处:微信订阅号 @爱范儿 read more
小鹏 G9 即将上市
据小鹏汽车官方,小鹏 G9 上市发布会时间已定于 2022 年 9 月 21 日。 据此前公开的信息,小鹏 G9 基于 X-EEA 3.0 电子电气架构打造,定位中大型纯电动 SUV,配备 Xpilot 4.0 辅助驾驶系统等,车内采用仪表盘 + 双联屏设计。 小鹏 G9 将是首款基于 800V 高压 SiC 平台的量产车,拥有最高 702 公里续航,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年内量产铺设 800V 高压充电体系,最大功率 480kW,最大电流 670A。 来源:Pingwest read more
理想 L8 的申报信息曝光
北京时间 2022 年 9 月 9 日消息,近日,工信部最新一期申报目录中,出现了理想 L8 的申报信息。新车定位智能豪华中大型 SUV,车身长度较理想 L9 短了 138mm,轴距短 25mm。 根据此前消息,理想 L8 将在 2022 年 11 月初发布,发布当月即开启交付。它将提供六座版和五座 VIP 版两个车型,且根据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软硬件配置不同,提供 Pro 和 Max 版车型。 动力方面,理想 L8 继续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搭载 1.5T 四缸增程器,采用双电机四驱布局,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 130kw 和 200kW。电池方面,新车搭载 40.9kWh 三元锂电池,较理想 L9 所搭载的动力电池小 3.6kWh。官方表示,新车在 WLTC 工况下电量从 100%-3% 的纯电续航里程为 168km。 read more
理想L9的设计师诠释HUD技术
北京时间2022年6月21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为家庭打造的全球智能旗舰SUV:理想L9。一经发布后备受关注,五屏也得到很多讨论。在产品背后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李文博,理想L9五屏的研发负责人,当初机缘巧合加入理想汽车,如今被部门负责人评价为“李文博真好,他比我们最初想要的人更好”。 这个身着宽松T恤,洗得发白的牛仔裤的年轻人,一言不合就跑到玻璃白板上,迅速画出一个屏幕解剖图,“3K的OLED显示屏,纤薄、惊艳,分辨率达2880×1660,那么它的两边就是有两千多条(电)线,密密麻麻的两千多条线都要集合在这个几毫米的边框里,还要窄一些、再窄一些……” 01 横空出世的五屏交互,是怎么来的? 提问人:现在大家看到的理想L9五屏,听说最开始不是现在的样子。作为理想L9五屏的负责人,你亲历了整个项目的迭代历史,能讲讲吗? 李文博:其实理想L9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中间一块中控屏加上HUD(head-up display,抬头显示设备), 没有理想ONE上的仪表屏和副驾屏,和现在的五屏交互形态差得很远。 当时有两个产品定义上的争议,一是HUD能不能完全代替仪表?HUD真的能好到取消仪表屏的程度?因为从来没有人这么干过;另外一个是,到底应不应该有副驾屏?理想ONE已经是四屏交互了,到了旗舰就不能更少了。后来,这些争议最终还是发展成不得不做的设计变更。 在2020年的某一天,李想跟造型团队做评审,一个团队伙伴拿着一张纸板,画了个屏幕在副驾,拍了张照片发给李想,李想当即决定打造一块双联屏。一块超级大的标准屏幕落在副驾的位置太合适了,副驾屏的娱乐功能在理想ONE上已经得到了论证,升级过的副驾屏带来的体验的大幅提升,一定会更受客户的欢迎,副驾屏就这么定了。而且这么大的副驾屏做成双联屏的造型也是理想首创,看上去更具科技感。不过首创是有代价的,而且很贵。 将HUD定位为取代仪表的设计目标后,我们和产品团队紧密配合,在硬件上做了很多调整,在安全上做了完全的备份,即使一套硬件系统失效,备份系统也会在数十毫秒内会运行,保证了和仪表一样的安全性;同时着力提升了HUD的光学系统,让这块“屏”更清晰,更易读。最后还有好的软件设计,呈现出丰富、实用、美观的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现在看来,HUD确实做到了取代仪表屏的设计目标。 接着,李想和产品又提出后排屏的想法。后排屏幕也有争议:是贴在前排座椅上呢,还是放在顶上?正常SUV都不放车顶的,MPV才这么干。但是后排屏幕放在前排椅背上,也有几个问题: 第一、椅背上贴块屏幕,一定会牺牲通过性; 第二,一旦发生碰撞,这块屏幕可能直接怼在后排乘客脸上,带广告屏的出租车上已经有这样的问题出现了; 第三,我们坚持认为:服务全家人的车,就要共享一块屏,看一样的东西,这只有吸顶屏才能做到。还记得小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情景吗?现在变成各玩各的手机了,我们不希望这样。想清楚了这几件事,我们将二排屏定义为吸顶屏。 接下来又到了下一个争论:手动电动之争。一开始的方向是做一块手动屏,简单、可靠、耐用。但是我们跟产品讨论了一轮后,大家有了新的共识:电动屏才是更合适的形态,可通过理想同学语音控制,也可通过手势操作,后期还能结合我们强大的OTA能力去优化这块屏幕的逻辑,使用体验会更好。我觉得我们自己挺厉害的,因为我们最终拿出了堪比手动屏的可靠性,同时又有高度灵活性的方案(可支持多角度悬停)。于是,这块电动屏就这样落地了。 提问人:吸顶屏的设计有没有什么困难? 李文博:有的,因为SUV,哪怕是全尺寸的SUV也有空间上的局限性,这个屏要满足几个空间维度的设计目标:第一,打开的位置要让二排、三排的乘客看着更舒适,没有遮挡;第二,占用更少的车顶的空间,这样天窗才能尽可能大;第二,打开的时候足够安全,不可以有磕碰。工程这件事,就是大家一起干,我们、车身、内饰、外饰、电子电器一起上,把这事干出来了——L9是目前唯一一款带二排吸顶屏的SUV车型;也是所有带二排屏的车型中对天窗的占用最小的。L9的观影体验和游戏体验远超PAD或手机,配合上我们非常震撼的音响,你们有空可以去体验一下。 提问人:我体验过,坐在三排的时候那个感受是非常感动的,你会感觉这个位置如果给家里的父母、小孩,就是心里会装着家人那种感受,特别好。 李文博:对,真的是,全家一起出门都能享受到这块屏幕;有的时候下了班想休息一下,坐在第三排,躺着追会儿剧,感觉真的挺好的。 提问人:从理想ONE开始,到现在的L9,我们的屏一直是领行业之先的。 李文博:对。这个领先我觉得首先要归功于我们产品定义的好。L9标配了13.35英寸的大尺寸高清HUD,并且用HUD取代仪表,网上很快就在热烈讨论了,并且得到了很多正向的反馈。 我们研发(团队)对自己的产品(团队)是非常信任的,产品定义做好了,我们也确实在屏幕研发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屏幕我们选择和BOE、天马、三星、LG这样一线的厂商深度定制开发,买现成的屏幕图省事而牺牲产品力的事我们从来不干。 你们有空去看一下L9五屏整体的造型设计,窄边框、超薄、一体黑,太美了。 提问人:安全驾驶交互屏这个设置也挺有意思的,它是怎么来的? 李文博:方向盘屏是目前量产车型还未有过的配置,来源是这样的:在一次显示系统交互设计讨论,李想觉得需要给原来的方向盘加点料,让它更好用。有了这个想法,产品(团队)接下来就把安全驾驶交互屏在功能上定位成一个快捷的交互入口,造型上定义为提升整个方向盘的科技感的承载物。研发开始尝试配合HUD做一种全新的显示交互形式。 安全驾驶交互屏被塑造为更偏向消费电子的逻辑,简单好用。区别于传统的方向盘上的组合开关,它不是一个呆板的(东西),可以自定义,也可以升级,比如用户喜欢什么设置都很容易操作。原来的方向盘只有一些功能开关,功能基本上是限定死的,即使给你一些自定义的按键,但要想自定义就会非常繁琐。屏幕上的自定义就变得很简单了,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屏幕上带指引的设置方式。当然,L9的方向盘还是有非常好用的组合开关,安全驾驶交互屏是对方向盘区域交互的一个很好的灵活性的补充。 提问人:HUD也是出于科技感的考虑? 李文博:不全是。HUD的任务更多的是替代仪表,比仪表更好用,所以我们的重点放在了把各方面的体验做好,而不是追求最新的概念,比如AR(增强现实)功能。目前市场上所有的AR其实都是失败的,因为AR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现在它不能做到没有时延。 我举个例子,AR HUD的宣传视频上经常会呈现这样的场景,把对行车有影响的行人找到然后画一个圈,提醒你要注意这个人,或者前面有一个很近的车,我给车底打一个红线,告诉你这里注意这个车,或者拐弯的时候打个箭头,尝试让你按照箭头的指引转向,但实际上做不到,因为车开的速度很快,但是系统是有延迟的,最终的效果是你想尝试标记的对象根本抓不住,总是抓到别的地方去了,反而不利于行车的安全。 当然,前沿的技术我们也一直在跟进,尤其是像光波导相关的技术,但是判断这些技术能不能上的前提是体验是不是足够好。我们要保证在合适的时间点推出合适的技术,而不是一味追求最新。 提问人:所以HUD的迭代还是相对平稳的? 李文博:对, 在后面的迭代中也能看到我们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延续性,会让熟悉的用户在使用新车型的时候也毫无上手难度。 02 小改都不说了,大改就有四五次。 提问人:整体的话,显示系统这块大概改了几个版本? 李文博:小改不算,大改至少四五次吧。在理想汽车,变化才是常态。 提问人:改是件很崩溃的事,但更崩溃的是,你明明知道现在做的这个版本之后肯定还会变、还会改,但还是得做下去。心态上是不是已经练出来了? 李文博:其实每一次方案的变更,内心是兴奋大于焦虑的,因为你要去做一件更困难但是更正确的事。第一就是凝聚共识,大家先有清晰一致的目标,而不是走走看,看能做成什么东西,那么整个过程会痛苦无比,因为你没有尺子来衡量做得怎么样,而且遇到困难就会犹豫不前。 提问人:这么多困难里,最难的是什么? 李文博:目前的车载供应商和我们配合起来还比较困难,理想L9项目刚启动的时候,理想汽车的品牌影响力还没有那么大,我们在供应商端话语权不强。导致很多供应商并没有多大诚意和我们合作,或者合作但是我们的项目优先级不高。 但是我们不仅要定制与众不同的产品,品质还要最好,成本还要有竞争力,供应商还必须跟上不断迭代的节奏。这矛盾就来了:大的供应商,第一肯定不便宜,另外他们同时对接很多主机厂,更倾向“一招鲜”,定制化的方案很难被接受,也很难跟上我们快速迭代的节奏;然后小的供应商够灵活,但是能力又不足,很多问题你需要介入帮他们一起去解决,这无疑要加大我们的工作量。 怎么办呢?只有亲自下场,设计、制造、品质全方位介入,加速大的供应商的研发速度,同时小的供应商我们会毫不犹豫的分担他们的工作;像L9上几乎所有超过100块钱的东西都是我们出的技术方案,指定的供应商,为此我们要下探到tier2甚至更深,才能在符合成本的前提下打造我们想要的产品。但是现在公司的发展势头好,供应商的配合意愿明显比原来大了(笑)。 提问人:所有超过100块钱的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指定的,这工作量太大了。 李文博:对,所以我们的工作量相对于传统的主机厂的同部门或者新势力车厂的同部门都要大得多,招人也要求必须是技术上非常专业的人,要有很懂屏,能设计屏的人,有能做结构设计硬件设计的人,也要有能做软件设计的人,同时这些人要有很强的项目推动力,要让专业的人去做项目管理,而不是让项目管理的人去管专业的事。 像传统主机厂(甲方),我扔个需求然后就等着收东西,在理想这是不行的。每一位工程师都要亲自下场参与技术和项目的方方面面。我们和供应商更像是合作伙伴。 = 03 这家公司,不是CEO一个人说了算。 提问人:听说车辆中控屏和副驾屏有过一版方案,李想已经通过了,但是你坚持认为可以再窄0.7mm,而后来推进成功,能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吗? 李文博:这个事还是回归本质,一方面,窄边框是我们在L9上定义的重要的特性,一定要做到极致;另一方面,安全事故唯一不能妥协的事情,减少边框的高度能给气囊留出更大空间,对降低气囊点爆的风险很有帮助,上下各降低0.7mm,相当于节约了1.4mm,在后来的批量点爆验证中也证明,当时的这1.4mm起到了关键作用。像这样改虽然麻烦但是有加分的事情,在理想汽车内部很容易获得管理层的支持,后续推进也是顺利的。 提问人:你改,别人也得跟着你改,合作部门也麻烦,你是怎么往下推进的? […] read more
国产沃尔沃纯电C40量产了,预售定价26.7万元起!
首台国产沃尔沃纯电C40下线 [懂车帝原创 产品] 近日,沃尔沃汽车官方宣布,全新纯电C40在沃尔沃汽车台州工厂下线,该车目前已开启预定,提供3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26.70-32.80万元,新车将于7月初正式上市销售。该车采用溜背式SUV造型,视觉效果更加个性,提供综合续航530公里和550公里两个版本。 提供CLTC续航530公里和550公里版本 车头设计采用了沃尔沃家族式风格打造 沃尔沃全新纯电C40在设计上与XC40 Recharge具有极高的相似度,车辆的前半部分与XC40几乎完全相同,不过从B柱开始车辆顶部线条开始下探,使其形成了类似轿跑的溜背造型。尾灯造型稍有变化,同时还增加了一个小尺寸尾翼。 溜背式车顶,让车辆显得更具个性 沃尔沃全新纯电C40与XC40纯电版尺寸大体相同,轴距也保持一致。常规状态下,该车的后备厢空间为413升,车头发动机舱下方还提供了31升的前备厢。 车内布局和XC40 RECHARGE保持一致 车内部分延续了沃尔沃品牌的设计理念,简洁大气的布局搭配各种环保材质。车机系统提供谷歌安卓操作系统,支持科大讯飞智能语音识别、4年免费数字服务包(高德地图、华为智能助手、华为应用市场、天猫精灵、腾讯爱趣听)、OTA空中软件升级等,配备12.3英寸数字仪表、9英寸触控显示屏、手机无线充电、蓝牙连接功能及配置,高配车型装备了哈曼卡顿尊贵级音响系统。 全新纯电C40座舱 沃尔沃全新纯电C40首次导入的沃尔沃100%-Leather Free理念,其方向盘、挡杆和其他内饰件,均未采用动物制皮,更加强调环保理念。舒适性配置方面,该车还配备了方向盘加热、绒面+皮质座椅、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带电动腰靠、前排座椅加热、遥控钥匙等。黑色地毯及门板内饰为标准配置,可选蓝色地毯及门板内饰。 长续航车型为单电机驱动;高性能版采用双电机四驱 全新纯电C40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 单电机车型(长续航版、长续航版PRO)电动机最大功率170千瓦、最大扭矩330牛·米,电池容量为69千瓦时,CLTC预估续航里程为550公里,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预估为7.4秒。 双电机车型(四驱高性能版PRO)最大功率300千瓦、最大扭矩660牛·米,电池容量为78千瓦时,CLTC预估续航里程为530公里,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预估为4.7秒。车辆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 新车背景、竞品分析: 福特Mustang Mach-E 特斯拉Model Y 沃尔沃全新纯电C40车型可以看作是在售XC40 Recharge的补充车型,整体造型更加运动,适合追求个性与时尚的用户。从其价位区间来看,用户以同样的价格还可以买到福特Mustang Mach-E(约27-39万元)、特斯拉Model Y(约32-42万元)入门车型等,可能会被消费者拿来与之比较。 撰文:懂车帝 @陈旭明 read more
奔驰打算好好搞电动车了?
近日德国商报出版社(Handelsblatt)指出,奔驰 集团将调整旗下产品线,有可能在 2022 年迎来中小型掀背 A-Class 与 B-Class 的最后一次更新,并有意在 2025 年结束 A-Class 与 B-Class 的产品寿命。接下来奔驰会将研发重心专注于下一代 CLA 车系、GLA、GLB 及 Mercedes-EQ 旗下电动车款上。 疫情导致供应链影响,车厂将产能转向高利润车款 先前奔驰集团的执行长 Ola Källenius 就曾在论坛中提到,考量到营收利润与品牌定位,往后会先将归类于 Entry Luxury 的 NGCC 家族产品进行缩编,停止生产、开发不符效益的型号,让品牌获得更高营收。全球车市因为疫情,导致供应链影响,所以车厂将有限的产能转往生产有更高利润的高阶车款、把入门款式精简化,对品牌财报将有正向帮助。 考量获利不如预期,A-Class、B-Class 成首要缩编对象 NGCC 家族共计有 A-Class、A-Class Sedan、B-Class、CLA、CLA Shooting Brake、GLA、GLB 等 (原厂 NGCC 的 8 个车系还包含 A-Class Sedan 长轴版),此次传出缩编消息,预计未来仅会剩下 4 个车系。虽然奔驰旗下 NGCC 家族车款,对于拓展产品线战力功不可没,但实质上的获利却没有原先预期的出色,考量到会继续开发 CLA 车系、保留跨界SUV GLA 与 GLB […] read more
丰田e-TNGA平台出口的纯电车
提起汽车,新能源已经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两年芯片欠缺,对燃油车影响很大,整体的销量处于下滑阶段,但对于新能源车而言影响并不大,整个市场处于上升阶段,特别是特斯拉、比亚迪等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新能源车型方面的销量呈现了正向增长,这让很多燃油企业眼红,不得不加快生产纯电车型的步骤。 日系车的混动车型比较出名,比如丰田品牌,但作为过渡车,混动车型慢慢也要退出时尚,如今丰田终于发布了旗下的纯电车型,今天要介绍的是丰田bZ4X量产版,这是一款中型SUV车型,出自e-TNGA平台,官方给出的续航数据为500公里,蛮让人期待的,一起来看下。 外观方面,整体来看,新车和早期发布的概念车设计差不多,基本上做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还原,作为纯电车型,新车脱离了燃油车的设计风格,前脸取消了格栅设计,显得一体感更强,底部保留了大嘴,两侧也是内凹的设计,大灯组造型较为狭长,颇具未来感。 侧面来看,车身设计较为立体,腰线凌厉突出,车顶和后视镜做了熏黑处理,底部有着双五辐式轮毂,轮眉同样做了黑色处理,整车给人一种跨界的感觉。尾部的设计比较夸张,上方是突出的小鸭尾,尾灯采用了贯穿式设计,底部有着黑色下包围,虽然没有了尾排设计,整个尾排给人感觉比较张扬的。丰田未来的纯电车长这个样?侧身好看,前脸像特斯拉,大家觉得呢? 内饰部分,新车内饰设计比较简约,和燃油车也很好区分开来,中控台上面的用料质感比较好,仪表盘也是全液晶模式,位置离方向盘比较远,靠近前挡,这样的设计也更方便驾驶员操作。此外,新车中控上有一块超大液晶屏,内置的功能比较丰富,毕竟中控台上几乎看不到实体按键。目前新车方向盘为三辐式设计,未来可能会提供线控转向系统,搭载更为个性化的异形方向盘,中央通道设计比较平整,换挡机构采用旋钮设计。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包,具体的参赛还没有公布,官方给出的续航里程为500公里,而且支持150kw功率快充,半个小时可以充满到8成电量,能满足人们日常的使用。 总的来说,这款量产版新车造型上摆脱了燃油车的模型设计,内部的配备很简洁,科技感也比较强烈,实力并不输给国内很多新势力品牌,只不过丰田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时间并不长,这款车能否有好的表现,还要等上市后交给消费者来体验,如果品质过得去,新车会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出处:头条号 @汽车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