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优势逐渐丧失 江淮新能源路线转向
江淮的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从2015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来看,江淮新能源已经沦为市场上的二流角色,与目前的行业领先者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的差距越来越大。从深层原因看,江淮尽管很早就介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但是并未快速转化为综合的产业化优势,导致核心技术产业链缺失,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反应迟缓,产品单一、营销乏力等综合因素导致其从曾经的领先者位置跌落。
不过,该公司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缩小与行业领先者的差距。
从领先者到追赶者
8月10日,江淮汽车(600418.SH)发布2015年半年报和7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15年1-7月,江淮汽车销售纯电动轿车3637辆,超过2014年全年2704辆的销量。其中,6月销售1015辆,这是江淮纯电动轿车投入以来首次月销量突破1000台。
数据来源:全国乘用车联席会
相比而言,比亚迪新能源车今年1-7月份累计销售25599辆,7月销量为5182辆。其中秦7月份销售4030辆,1-7月累计销量为20507辆。
与北汽新能源的销量相比,江淮也落后了大一截。今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销售电动汽车5892辆,同比增长1399%。旗下的E系列纯电动车也升级到了EV200,6月销售1523辆。
2015年上半年几家主要新能源车企销量占比中,江淮的市场占有率低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奇瑞、知豆、众泰、上汽荣威。
目前的市场格局让江淮感到不安。因为在这些车企中,江淮介入新能源汽车相当早。2002年,江淮开始新能源汽车探索,2009年确立了纯电动的发展方向,2010推出第一代iEV,并在当年和接下来的2011、2012年连续三年创造纯电动轿车示范运行的最大规模。到2013年年底累计推广5000辆,销量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现在的局面让人唏嘘。
为什么江淮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会被其他车企反超呢?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张金汉对《电动汽车时代》表示,主要还是因为产能受限的原因,”iEV纯电动车每个月的订单量都很多,但无奈产能跟不上,我们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车辆并不能及时交付到客户手中。”,张金汉说。另外,电池产能受限也是影响整车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方证券分析师姜雪晴在一份调研报告中分析认为,受电池产能限制,iEV5的需求大于供给;预计下半年电动车销量有望继续放量,全年电动车销量有望达到7000辆以上。
不过,即使江淮全年实现7000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难以完成今年10000万辆的目标,与其他车企的目标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北汽新能源今年的销售目标是20000辆,奇瑞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目标是10000辆。
江淮新能源核心产业链缺失
《电动汽车时代》认为,江淮新能源的遭遇表面看是整车和动力电池产能不足,但暴露的深层问题是新能源汽车战略模糊,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建设滞后,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准备不足,车型单一,市场营销乏善可陈。
以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为例,除了比亚迪以外,国内车企基本上都是采购其他供应商的电池,而目前的合格供应商并不少,除了本土电池厂以外,SK、LG、松下等合资电池厂也已经投产。理论上,江淮有多种选择。据《电动汽车时代》了解,江淮iEV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包括安徽本地的国轩高科和天津力神。但这两家电池厂还同时向其他车企供应电池。
目前,很多车企都面临电池产能不足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车企都很好的解决了动力电池的瓶颈。以北汽新能源为例,它先后与北大先行等公司成立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与韩国SK合资成立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后者生产的三元锂电池已经成为EV200的主要配套动力电池。在电机方面也是如此,北汽也先后与大洋电机和德国西门子合资成立了电机公司。即使是使用自家电池的比亚迪这两年也在不断扩大电池产能,以满足迅速增加的新能源汽车订单。
相比之下,江淮在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上的布局是滞后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7月18日,江淮汽车发布《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战略公告》称,要强化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电”及能量回收、远程监控、电动转向等”六小电”的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建设。
7月22日,江淮汽车再次公告称,拟以不低于13.88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45亿元,投向新能源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建设、高端及纯电动轻卡建设项目和高端商用车变速器建设三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