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志趣享

a website dedicated to electric vehicles only.

Tag: 续航里程

  • 特斯拉的新专利“激光雨刷器”曝光

    特斯拉的新专利“激光雨刷器”曝光

    特斯拉使用激光束清除驾驶员视线中的碎片的挡风玻璃刮水器的专利近期已经由美国专利局公布,特斯拉是于 2019 年 5 月提交了该专利申请,最终于 2021 年底获得授权,不过现在美国专利局公布了该专利,使其更加公开可见。 长期以来,特斯拉一直对一些非常疯狂设计和革命性的汽车创意感兴趣,多年来,特斯拉已经研究了几种不同的挡风玻璃雨刷设计和想法,从用于下一代跑车roadster的单雨刷系统(利用电磁线性致动器去除挡风玻璃的水分)到Cybertruck 皮卡上的巨大雨刷,甚至到最后完全没有雨刷… “对车辆和光伏组件中的玻璃制品上积聚的物品进行脉冲激光清洁”的专利,特斯拉最初于 2019 年 5 月提交申请,按照美国专利局公布的说法,如果他们最终不授予该专利,公众也仍然可以从这项专利中学习,或许还可以开发另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系统。 虽然我们还不知道特斯拉对激光挡风玻璃雨刷器的应用有什么计划,但专利中的插图似乎确实展示了 Model S 的车身,这也表示特斯拉可能愿意在其车辆上测试这种类型的设备。 特斯拉描述该专利过程的流程图相对简单,并且还显示了清除太阳能电池板碎片的用途,该专利分五个步骤描述了激光清洁组件的使用: 检测安装在车辆上的玻璃制品区域上堆积的碎屑;基于对玻璃制品区域上累积的碎片的检测,校准与从光束光学组件发射的激光束相关的一组参数;基于与激光束相关的一组参数的校准,控制激光束对玻璃制品上累积的检测碎片的曝光水平;用激光束照射玻璃制品上与检测到的碎片相关的区域;通过激光束去除区域上积聚的检测到的碎片。 这样的操作方式似乎是由车辆本身操作的,但特斯拉也描述了手动操作的潜力,在该系统中,驾驶员可以通过触摸屏、操纵杆或其他介质控制激光,以与清洁设备的组件进行联系。 虽然这似乎是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但使用激光清除挡风玻璃倒也符合特斯拉一直以来的形象,毕竟马斯克过去曾说过很多奇怪的想法,其中包括了Roadster使用SpaceX 的冷气推进器提高车速,特斯拉Cybertruck 在其后座上安装太阳能电池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等等,不过新的激光专利反而是最好应用的,如果这种雨刮器的模式最终被特斯拉使用,那么特斯拉车主已经很低的维护成本将会更低,毕竟以后连玻璃水都不用加了……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 仅有7个品牌合格!新能源车最新质量榜单公布

    仅有7个品牌合格!新能源车最新质量榜单公布

    说到新能源车,总有人上来就说,买那东西干嘛,不如直接去买台特斯拉!诚然,特斯拉的车型在娱乐方面的确做得不错,也突破了常规的车辆设定,更像是一个行走的大玩具。尤其头上还挂着国际化的光环,似乎就让某些人失去了判断性。 但其实一台车到底好不好,真的和品牌无关,还是要看质量,尤其是弯道超车的新能源车型。这不,最新质量榜单(2021年全年榜单)中明确表示,目前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新能源车型只有7个品牌是合格的。而有些人最喜欢的特斯拉,只是勉强入围的最后一位。 第三名:理想汽车 在新能源的领域当中,理想算是一个“异类”,别人都是纯电,而Ta更喜欢没有续航里程焦虑的增程式。目前国家对于Ta的评价PPH值(百车故障数)也只比第二名多出一个,为102。 其实这个数字还是可以的,毕竟没有车辆是可以完全没有故障率,算是国产中比较成功的新能源品牌。 第二名:比亚迪 如果说第三名的理想目前只凭借着一款车型没什么说服力的话,那么比亚迪可以了吧?目前Ta的产品线太过于宽泛了,有王朝系列的宋PLUS、汉、秦PLUS等热销车型,而比亚迪海豚和最近上市的驱逐舰05也都正在逐渐成为主力车型。 几年的时间,比亚迪完成了弯道超车,成为了国货新能源产品中当之无愧的王者。尤其是近6个月的时间内,比亚迪汽车销量屡创新高,更是在2月份的时候突破了9万月销大关。说到质量方面,Ta肯定是可圈可点,这么多的车型PPH值只有101。 第一名:蔚来汽车 这是不是一个你没有想到的排名?但是Ta的PPH值是真的低,只有49个,是目前唯一一个可以把品控做到如此的汽车品牌。 第七名:特斯拉 目前特斯拉在中国的主力车型是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在2月份的SUV中,特斯拉的Model Y还夺得了头名。但是现在看看TA的质量排名,133PPH值,也只能说,就那样吧。 鬼斗车观点:当然,几何A、大众ID.4以及埃安AION S都入围了,算是目前主流产品线看起来都是品控在线。那么那些类似于哪吒、爱驰、零跑这样的企业,要么是根本不敢参加,要么是自己的质量不行。看着榜单买车子是真的没错,至少我,只会在这几个品牌当中选择。你呢? 出处:头条号 @鬼斗车 read more

  • 纯电动“大G”要来了!奔驰确认EQG车型即将量产

    纯电动“大G”要来了!奔驰确认EQG车型即将量产

    康松林确认,最终量产版电动大G仍将基于奔驰G级的平台,进行电气化改进。 去年,我们看到了电动版大G的概念车。如今,关于该车型确认投产的消息也终于得到公布。 奔驰近期确认,新款纯电动奔驰EQG将于2024年上市。而消息来源则来自奔驰最高层——梅赛德斯-奔驰董事长康松林(Ola Kallenius)。 奔驰近期在美国亚巴拉马州开设了一家电池工厂,以便为拥有三排座布局的2023款EQS电动SUV和尺寸较小的奔驰EQE电动SUV供应电池。此外,这家豪华汽车制造商还计划在当地建造一家汽车装配厂。 奔驰方面称,EQS将于近期投入生产,EQE将于今年年底加入生产线,而EQG则将于2024年推出。 在去年9月举行的慕尼黑车展上,奔驰展示了电动G级车型的概念车。虽然只是一个概念版本,但它被描述为对“电动大G”最接近量产水平的一项研究。 该车型使用了类似燃油版奔驰G级的车身。康松林确认,最终量产版电动大G仍将基于奔驰G级的平台,进行电气化改进。 这意味着,新车不会共享当前用于EQS和EQE车型的EVA2架构。EQG也不会等待该汽车制造商仍在开发中的全新纯电动专用架构。 翻译一下,电动大G将是一款“油改电”。 奔驰旗下未来的中型及大型电动汽车将采用MB.EA平台。高性能电动汽车将使用AMG.EA平台。康松林称,基于AMG.EA平台的产品将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 电动商用货车将基于VAN.EA平台开发及生产。而为小型车辆打造的第四个核心平台MMA则有可能在2025年前后问世。 虽然EQG拥有“大G”标志性的、四四方方的车身外观,但电动概念车用一个黑色面板取代了传统的格栅,同时奔驰车标也可被点亮。 对奔驰旗下电动产品来说,此类设计已成为颇具代表性的“EQ”妆容。全新前脸将在2022款奔驰EQS上首次亮相。 从概念车来看,EQG将拥有4个电机,每个车轮配置一个。同时,车辆还拥有一部两速变速箱。如果该车型遵循EQS家族的领先地位,那么它将搭载奔驰107.8千瓦时电池组。 虽然工程师将尽最大努力改善其空气动力学性能,但形状和重量将使EQG要达到不错的续航里程,成了一项巨大的挑战。 出处:头条号 @智驾研习社 read more

  • 5.8秒破百续航1200公里,仅售25万元!小牛的首款SUV即将上市

    5.8秒破百续航1200公里,仅售25万元!小牛的首款SUV即将上市

    小牛首款SUV将于3月31日上市,最快仅需5.8秒破百,最大续航里程达到了1200公里,最低配车型仅售25万!自游家NV霸气来袭,定位中大型五座SUV,拥有两种动力,剑指理想ONE!下面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今天说的这款车就是小牛公司旗下牛创新能源科技公司打造的自游家NV。作为小牛公司生产的第一款汽车,自游家NV 将于2022年3月31日正式上市。自游家NV定位为中大型五座SUV,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理想ONE。 今年2月底,“小牛汽车”首款车型自游家NV实车亮相,诠释属于自己的别样风格!说实话,自游家NV整体造型并不惊艳,而且有路虎卫士那个味;在车身尺寸方面,自游家NV车长接近5米、车宽接近2米,轴距达到了2米9,修长霸气,还是非常唬人的。 自游家NV号称为“人性化全场景智能SUV”,在科技装备方面一应俱全,自带15.6英寸中控大屏+六科线性震动马达,实现全方位触控感应;在动力方面,自游家NV全系标配智能电动四驱,纯电续航达到了700公里,增程版车型续航里程达到了1200公里,最快仅需5.9秒破百,实力完胜大多数同级别车型。 隔壁老王,有一说一!小牛汽车终于来了!纯电+增程双版本,全系标配四驱,零百加速5.9秒,最低配车型仅售25万起,整体性价比超高,还要啥理想ONE、蔚来ES6、特斯拉MODEL Y? 出处:头条号 @隔壁老王说车官方号 read more

  • 特斯拉ModelQ的续航达到1000公里

    特斯拉ModelQ的续航达到1000公里

    近段时间,比亚迪汉亮相了猎装版本的草图,并且很多改装爱好者已经开始对比亚迪汉进行列装版的改装,而当下作为标准竞争对手的特斯拉,正式亮相了首代美版特斯拉ModelQ,车型整体的续航里程能够达到1000公里,并且采用了猎装造型,先一步比亚迪汉猎装版车型亮相,这款全新的美版特斯拉ModelQ展现出的外观颜值比较突出,作为猎装版车型,整体的性能感,运动感和时尚感非常丰富,现款比亚迪汉也头疼,毕竟当下国内市场的新能源年轻化轿跑车型竞争非常激烈,而这款全新一代的特斯拉ModelQ以猎装版B级车的身份出现,整体的优势表现的淋漓尽致。 特斯拉ModelQ 全新一代的特斯拉ModelQ整体的外观辨识度比较突出,车型依然采用了经典的家族式设计语言,从前脸来看非常具有跑车和轿跑的风格,而车神的侧身采用了猎装造型,整体的运动感,性能感和年轻感十足,在目前同级别的B级车当中,大众CC猎装版车型能够与之媲美。 全新首代特斯拉ModelQ将会推出多个版本车型,但是都会主打猎装版的造型,列装版造型整体的车身高度和底盘通过性与常规轿车基本一致,但是尾部将会采用大幅度的溜背设计,后备箱采用掀背式的风格,整体的实用性更加突出,并且动力和驾驶乐趣更加浓重。 全新一代的特斯拉ModelQ作为新一代的特斯拉年轻化轿跑车型,整体的续航里程大幅度增长,并且运用了最新一代的家族式设计语言,猎装版的造型将会成为新系列的版本,能够吸引到年轻人的目光和关注。 总结: 全新首代特斯拉ModelQ列装版车型正式登场,为比亚迪汉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比亚迪汉列装版车型也会逐渐亮相,两款车型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 出处:头条号 @色彩车圈 read more

  • 这两款纯电新车或可与特斯拉Model Q一拼!

    这两款纯电新车或可与特斯拉Model Q一拼!

    汽车行业的未来属于新能源领域,这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诸多车企都加快去燃油化进度,转而向全新技术研发投入诸多精力。作为此次大潮的领军者,特斯拉靠着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在全世界范围内风靡一时,而其新车Model Q(暂定)也箭在弦上,即将为抢占更多份额做出努力。此外国产造车势力也前赴后继,有两款电动新车具备爆款潜质,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特斯拉Model Q 单单凭借Model 3和Model Y两大力作,特斯拉就在市场大战中“横行霸道”,不管是人气还是生存空间都相当出众,让一众对手分外眼红。但其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和BBA等豪华品牌一样,准备以更为亲民的Model Q抢占工薪消费群体的关注。在降低准入门槛的同时,也能在紧凑型轿车领域扩大影响力。 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Model Q将会采用两厢结构,更加富有都市气息。其还会区分五门版和三门版本,这样更能吸引不同消费群体的强烈。该车颜值上还是延续该品牌一贯风格,以极简理念打造,线条运用合理流畅,未来感较为出众。封闭式前脸凸显新能源身份,隐藏式门把手展现潮流审美,大尺寸轮毂在运动属性上也更为突出。 Model Q在内饰上估计和Model 3颇为神似,还是坚持走触屏化道路,取消大部分传统物理按键,而是几乎将所有功能都集结到触控液晶屏上。但这样虽然操控时可能较为方便,但对于屏幕的运行速度和反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旦出现死机或者卡顿情况那将十分头疼。该车续航方面预计在500公里到600公里左右,传言其在电池上会和比亚迪强强联手,如若成真那竞争力将更上一个台阶。 小鹏G9 眼看着老对手理想靠着ONE一辆车就斩获可观销量,小鹏也按捺不住强势推出新车G9,希望可以在SUV大战中更进一步。该车在去年广州车展上大出风头,以“全新智能旗舰SUV”名号成为很多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据悉该车不仅仅将在国内销售,还获得了欧盟认证,会向海外市场进军。 小鹏G9大概率在今年四月份开启预售模式,最快下半年就能交付到客户手中。届时其和理想ONE之间必然会进行一场激战,外界对此颇为期待。新车在设计上采用小鹏家族式理念,前脸部分看起来和G3i还有P7等车型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给人强烈科幻观感。分体式大灯组与下方贯穿式进风口相得益彰,辨识度得到强化。无边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和多辐式超大轮毂都是亮点,尾部贯穿式灯带当然没有缺席。 基于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打造,小鹏G9在科技属性上看点十足。其将会搭载X Pilot 4.0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更为高阶的辅助驾驶能力。在第二代智能座舱之下,该车拥有双“征程3”高算力芯片和多达12个超声波雷达。在最为关键的续航里程上,小鹏G9将会展现800V高压SiC平台的实力,能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目标。 宏光MINI EV敞篷版 自从MINI EV大爆之后,诸多车企都将目光锁定在微型电动车领域,导致该细分市场新车大批量涌现,竞争形势日益激烈。但“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制造什么”,其根据全新局势主动做出改进,以MINI EV敞篷版博人眼球,让普通人开上一台敞篷车的梦想照进现实。 MINI EV敞篷版在颜值方面和普通款车型存在很多相似点,但在部分细节之处进行优化,做大不同当然就是其敞篷车定位。其前脸部分以纯白色封闭式格栅吸引关注,大灯组虽然造型方正,但在周围加入熏黑式点缀,运动属性有所提升。全新五菱银色LOGO很是醒目,这次改动真心值得肯定。侧面造型较为简单,轮毂尺寸虽然较为娇小,但和整体车身相比也十分适宜。 MINI EV敞篷版在空间上不能抱有太高期待,其长度为3059mm,轴距则是2010mm。但是该车毕竟只是作为短途代步需求,所以对尺寸方面不必过多强求。其在内饰部分则不打折扣,一体式触控液晶屏展现诚意,部分传统物理按键也得以保留,便于日常用车时操控。新车将会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与大家见面,估计到时候销量上又会带来不少惊喜。 出处:头条号 @车文频道 read more

  • 风阻仅0.20Cd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即将交付

    风阻仅0.20Cd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即将交付

    2021年无疑是新能源的产品与销量大年,国际能源署的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60万辆,同比增长超100%,同时,这一细分车型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份额也得到快速提升。 当然,关于新能源汽车类型的继续探索,各国车企也是从未停止脚步,无论是毁誉参半的氢能,还是继续深化性能提升续航里程的纯电,亦或是可油可电的插电混动及增程式车型等,各类车型如井喷般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除了眼下的电能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清洁能源可供利用?对于这个问题,一家来自荷兰的科技公司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近日,荷兰Lightyear新能源汽车公司推出了该品牌旗下的首款太阳能电动车型Lightyear One,目前正在意大利进行路试,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Lightyear One WLTP续航可达450英里(约合724公里)。 据Lightyear车辆测试负责人Megan Parfitt介绍,他们最初的设计想法是,Lightyear One可以在驾驶中依靠太阳照射进行“补电”,无需可以充电,与目前市售的纯电车型相比,在同等电池尺寸下,Lightyear One可以多出1.5倍行驶里程。 据介绍,Lightyear One由著名的宾尼法利纳设计公司主持设计,整体车身线条狭长流畅,颇有未来之车的感觉,这样的外形也让其获得了0.20Cd的超低风阻系数,可以说这一数据在目前量产车型中非常罕见。 从目前Lightyear公布的官方照片看,Lightyear One整个车身呈双色搭配,深色部分为大面积覆盖于车体的太阳能电池,从前机盖一直延伸至车尾,这样的设计在于,当车辆行使时,可以吸收太阳能以为这台车中60kWh的电池供电,可保证每小时12公里的续航,换句话说,8个小时的照射下,这台车就具备了96公里的续航,这对于普通上班族而言,已是相当够用。 同时,Lightyear还表示,即使是太阳照射强度较弱的多云条件下,整个车体依旧可以通过太阳照射,获得大约40公里的“补能”,再说了,这台车本身还有725公里的续航,所以,如果真如该公司所言,那么这真是一台免充电的纯电车。 另外,除了风阻系数近乎变态的降低之外,为了让车辆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Lightyear还在车身材料方面下足了功夫,碳纤维加铝合金的车型仅1315kg,如果刨除电池重量的话,整车自重可能更低。 动力方面,Lightyear One共有四支电机,最大功率101kW,最大扭矩1200Nm,这个数值说实话,确实有点寒酸了。各位怎么看? 关于量产呢,Lightyear表示,目前已确定在芬兰工厂进行生产,首批车型仅供应欧洲地区,售价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07万元,限量供应946辆,说句题外话,这个量产数字非常奇特,而且在中国人看来,好像不是一个特别吉利的数。 结语:关于Lightyear要生产太阳能电动汽车的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几年间,Lightyear也是一直在调整各项策略,最早制定的2019年交付计划,也是硬生生的推迟到了2022年,不知道这一次,Lightyear是否可以真的如期交付,千万不要像它的Logo一样继续“无限”循环了。 出处:头条号 @柿柿车 read more

  • 满电续航1100公里!“哪吒S”才是真正的“里程焦虑终结者”啊!

    满电续航1100公里!“哪吒S”才是真正的“里程焦虑终结者”啊!

    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剧,哪吒汽车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造车新势力已经扛住了一波又一波淘汰赛,成为了留在场上的优胜者。然而哪吒汽车依旧在不断改善着自己的产品,其车型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成熟。 近日,哪吒汽车官方正式宣布哪吒S历时3个月的冬季标定测试即将收官,这也意味着哪吒S正有条不紊地跨越实现量产的关键节点。 说到冬季,或许很多新能源车主,尤其是北方的用户,可以说都是有苦衷的,这个苦衷便是“续航”。而对于哪吒S而言,在极寒天气和复杂冰雪路况下,凭借着其搭载的新一代自主开发的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实测续航里程提升20%。更是在-20℃开启空调后10分钟便能达到舒适温度,表现出了过硬的品质。 那么,“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究竟是啥? 国内首个整车系统级智能热管理策略 对于其他的新能源车型,基本上是采用的传统的割裂式热管理策略,即空调、电池、座舱等热管理“各自为政”,加热管道复杂,也很容易造成热能浪费,协同效率也较为低下。 和传统的割裂式热管理策略不同的是,哪吒S所搭载的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是基于高集成水源式热泵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可将独立的各系统集成起来,从而做到尽可能小的热量浪费,极大程度地降低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电量的消耗,从而可以更好地保障续航。 同时,此种一体化的设计可将所有部件的物理部分和控制部分集中,实现管路数量降低超过40%,可靠性将随之提高50%。并且哪吒汽车将哪吒S的热泵最低工作温度降低到了-18℃,在满足舒适度的情况下,新车的冬季续航里程也提升了20%左右。 此外,该系统还可根据环境温度与电池温度自动规划热泵系统的加热程度,启用不同的加热模式。换言之,小到流量控制阀、水泵,大到空调压缩机,前端冷却模块上的散热风扇,都能实现精细化控制,保障电池、空调、电驱工作在适宜的温度。值得一提的是,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还会对整个循环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使得新车热管理效率COP高达2.0,处于行业顶尖水平。 在哪吒S历时三个月冬季标定测试中,新车在极寒条件下圆满地完成了动力输出、极寒状态下的续航能力、电动使用效率和寿命等等测试。另外哪吒S还进行了冬季极寒环境下暖气、空调的工作效率。测试时,哪吒S智能双区空调可以基于环境温度、电驱温度、电池电芯温度等状态,根据空调主/副驾目标温度和环境温度的温差,自动计算风向调节方式,能够让哪吒S在-20℃、40km/h行车过程中,10分钟车内即可达舒适温度。 作为基于全新自研平台架构——“山海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哪吒S未来将提供增程、纯电动两种版本车型。并且,凭借着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的加持,新车增程版续航里程达到1100公里,纯电版续航里程达到800公里。 哪吒自主研发的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势必将进一步强化哪吒汽车在技术方面、尤其是智能化技术方面的实力,将进一步满足日益变化的用户需求,可以说哪吒汽车时刻都保持对时代潮流的洞察和前瞻布局。 出处:头条号 @麻辣车事官号 read more

  • 太阳能充电车真的问世了,售价108万!

    太阳能充电车真的问世了,售价108万!

    既然太阳能可以转化电能,为什么不给电动车的车顶上装上太阳能板呢?! 相信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但目前太阳能转化效率还不够高,仅车顶上这一小块面积不够满足汽车行驶的续航距离,再有就是,长期遇上阴天该怎么办? 但是,最近一家来自荷兰的初创公司LightYear推出的太阳能汽车LightYear One(光年一号)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LightYear One在最新的测试中,打破了电动汽车单次充电行驶距离的纪录,充电一次,就以85公里/小时速度连续行驶了将近9个小时,完成了惊人的725公里! 而能做到如此,可不是因为它的电池容量足够大。事实上,LightYear One的电池容量只有60kWh,相同电池容量下的特斯拉Model S 大概能跑个300多公里… LightYear One能如此持久,是因为它有另一颗能够提供源源动力的“肾”——太阳能电池板 从汽车的引擎盖、车顶到尾翼处覆盖有其获得专利的近千个手机大小的长方形黑色双曲面太阳能电池板,总面积达到了5平方米。 且每块电池板都采用独立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可以适应车顶的弯曲弧度,也考虑到了即便部分电池板被遮挡,也不会影响剩余电池板正常光伏发电。 要知道,这个提升和进步可不是突然就从天上掉下来的,原来这个初创公司的主力都是荷兰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们在2013、2015、2017三年都获得了世界太阳能汽车大赛的冠军。可以说如今的巨大进步是他们连续多年摸索每一个细节不断提升续航里程所取得的累积成就! 如今的LightYear One正是若干年来技术累积的成果,马上就要把它从赛车引入到民用的量产车了! 如今的这个太阳能充电系统可以平均每小时为LightYear One提供12公里的续航电量,每天在日间充最少70公里的电量… 考虑到天气等种种外在因素,它每年就可以光靠太阳能充电行驶7000公里以上… 当然,毕竟还有时不时的阴天,太阳能毕竟不可能稳定地带来电源。因此LightYear One依然配备了电源充电系统,60kWh的电池组足可以达到普通纯电动汽车的续航了。 而除了能自动充电,LightYear One还非常节能省电!通过最新的技术将LightYear One车体外观进一步优化。 整个设计有点类似于北欧的极简风格,没有过多的线条去修饰,从车顶到尾翼处的溜背设计,更拉长了整个车身修长的身形。 因此LightYear One的风阻系数很低,还不到0.20Cd,每公里电池耗电量也仅为83Wh,比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电动车都要少2-3倍,是迄今为止空气动力学性能最佳的五座电动车。 而且,LightYear One的每个轮子内都有一个独立控制的电机驱动,再加上高效率的传动系统,这意味着着整车拥有不错操控性能的同时,车子的重量大幅度的降低。 虽然达不到特斯拉电动车百公里加速3.3秒的程度,但依然拥有不输普通燃油车款的加速表现,百公里加速不到10秒… 也就是说,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台电动+太阳能的混合动力汽车,它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帮你缓解当下电动车在续航上的焦虑,让你的爱车变得更“持久”~ 或许你可能觉得然并卵…打着太阳能的噱头,其实还是玩电动!? 但仔细想一想,如果一辆电动汽车可以用相同的电池容量跑更长的里程,那么它就是高效的啊!而LightYear One近乎是特斯拉的2倍! 当然,这只是开始,按照LightYear首席执行官Lex Hoefsloot的话说:“我们建立这个公司的目的,就是希望将来能打造一台不再依赖充电站的汽车,完全依靠太阳能自行供电,可以实现一光年太阳里程(相当于 5.88 万亿英里)的小目标,这也是我们公司名称的由来。” 虽然目标任重道远,但至少值得期待~目前,LightYear One已经在其官网上开启预定,首批共发售946辆,约15万欧元一台(约108万软妹币)…预计今年夏天交付。 出处:头条号 @新设技抖创意 read more

  • 丰田汽车终于有纯电动版本了

    丰田汽车终于有纯电动版本了

    古人云:丰田原生出电动,家祭无忘告乃翁。 多少年来,一直因为没有电动车而被全世界冷嘲热讽了10086遍的丰田,终于在去年末拿出了首个纯电平台的电动车bZ4X。区别于之前的C-HR EV等“通用平台”车型,丰田在bZ4X上启用了全新、原生的bZ纯电平台。 这样一辆千呼万唤可算出来的丰田电车,最新消息是国产上市就在今年。2021年11月才揭幕量产版,2022年内跑完下线到国内发布再到上市的全套流程。这不是哪里冒出来的鸡血新造车,这可是稳字贴在脑门上的日系老顽固。 去年bZ4X发布时,所有目光都被聚焦在了全球首发的纯线控转向技术,以及与特斯拉形似而神不似的One Motion Grip方向盘。敝号也曾用整个篇幅(见《这一回,丰田赢了特斯拉》),尽可能解释了科幻方向盘造型底层的技术背景。故此,不再提方向盘相关。 一向以稳重见长的全球第一大车企,为何毫无征兆地,率先应用未经时间验证的前沿技术? 当bZ4X顶着一具单侧150°打满、整圈无需换手、如飞机操作舵一般的方向盘登场,人们似乎暂时忘却了它“丰田首款纯电平台”的重要身份。朋友们,你或力挺、或嘲讽、或为其不平、或等其倒闭,无数次热搜头条重复着“丰田没有电动车”,到底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咋就被一个方向盘勾了魂呢。 纯电不纯电,共线不共线 按照2022年内国产上市来算,丰田最终原生平台电动车的开售时间,只会比整体更激进、进度更靠前的德国对手晚一年多点。这个时间差,要明显小于此前丰田纯电进度给人的感觉和猜测。 大众ID.系列是在2021年初开始上市交付的,但往前推,为了生产ID.系列在内的全新MEB纯电平台(还包括奥迪等品牌),大众早在2018年就动工了佛山和安亭两座新工厂,还有第三座安徽MEB工厂正在建设中。接近三年过后,国产ID.系列才开始交付。 丰田这边,其实从2020年初就开始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一汽丰田的新能源工厂。预计的投产时间自然对应着bZ4X的国产上市时间,即2022年内。整个节奏周期和大众MEB计划相当,里外里都是三年左右出活儿。 安亭MEB工厂 本胡曾解释过,今天“油改电”和“原生平台”之间,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优劣尽显。简言之,“纯电平台”与否,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其实全凭车企一张嘴。人家愿意叫啥就叫啥了,话术稍微动点心思又不犯法——谁会大大方方跟你讲自己“不是专为纯电”呢? 换个思路想,手工耿们在自家后院,照着某燃油车的样子Ctrl+C、Ctrl+V出一副车架,然后只塞电池不装内燃机,他说这是自己的“纯电平台”有问题吗?没有,这对人家来讲就是纯电平台,人家确实从没拿它造过哪怕一辆油车呀——某些“新造车”听到不要打喷嚏。 所以说“油改电”还是“原生纯电”,名字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无论车企叫法还是媒体说法都不绝对可靠,可靠的只有你自己的判断。二者之间的根本差异,并不是“是否用它造过油车”,而是“是否为了电动车所需的最优解,扔掉了燃油平台的‘好处’”。 奔驰EVA平台,纯电平台在物理结构上是完全不同的 燃油底子的好处是什么?是大比例的零部件可以通用,是修改设计和调校时有章可循,最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现成的生产线或只做部分调整,出活儿快,省时省力省钱。别忘了“平台”诞生时的最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实现同平台不同车型的共线生产。 而原生纯电平台所要代表的,是以电池为首的电力阶级的最广大利益,是续航、是电耗、是充电便利、是电池绝对安全……今天这个平台,要思考电动车的基本诉求是什么,想“电”之所想、急“池”之所急,结果自然是物理存在层面与燃油平台分道扬镳。你是方的,我是圆的,对不起咱没法处。 所以全新的纯电平台,总是和一座新工厂或者至少一条新生产线绑在一起。你时常会在新闻中看到,某某品牌为生产电动车投入多少多少资金建设新工厂。同一条流水线上,也许可以前后脚走下A4和Q5,却无法同时生产Q5和Q5 e-tron。越是激进转型纯电的车企,越是会把电动车工厂这个“坑”挖得更深。 处不到一块,还是离了吧 那么纯电平台不一样的“物理存在”,究竟是怎么不一样的呢? 狭义来讲,平台一定是以白车身/车架作为载体的。平台概念诞生之初,其范畴主要就是一部分车身,以及其上各个子系统(动力、传动、悬架等)的通用化模块化,后来到今天,才陆续加入了电子电气架构、智能运算平台等在其中。但归根结底,核心仍旧是具备快速延展适应力的(部分)白车身。 从燃油车到纯电动车,车架变化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从“车头塞一坨铁疙瘩如何保护乘员”到“车底有一块大宝贝伤不得碰不得”,毕竟,现在要是电池有个三长两短,乘员一样是安危难保。 动力的变化使得整车主要组成变了,整车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不同的结构需求。在燃油时代,为了适应严苛的碰撞安全标准,燃油平台需要且可以在车身底板(平台车型通用设计),部署多道横纵向的梁式结构。以前向碰撞为例,能量经由机舱前纵梁传递至防火墙附近,然后主要经车底纵梁向后传导。 下:斯巴鲁燃油平台的吸能路径 到了纯电时代,车底被电池包塞得满满当当,如此路径显然是行不通了。你不会放心由电池包传递能量,一根主梁将电池包隔成好几块也不现实。不改动这些主要结构,则电池包只能“外挂”在车底下方,或减少离地间隙,或大幅抬高底板,更不要说冗余结构增重,这些是老生常谈的了。 有些通用平台也会对这些主结构做一些改动,但无不是带着代价的。丰田过往的所谓“e-TNGA平台”(并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电池包前端有明显的两侧斜切,这减少了电池包的可用体积,自然也就减少了续航里程(的上限)。 其原因便是新的底板纵梁结构要绕开电池包,但又必须和前方宽度较小的前机舱纵梁相接,于是电池包前端就不得不收缩,让出两部分纵梁斜向连接的空间。宽度相对较小的前机舱纵梁,对于燃油车是合理的,但电动车就需要更加特化的结构布置。 对于电动车,更理想的前向能量传递路径,从前机舱纵梁-车底板纵梁,变成了前机舱纵梁-侧门槛纵梁。一方面这要求前机舱纵梁尽可能向两侧拓宽,减小它们与侧门槛梁的横向“落差”(但这不是可无限增加的),另一方面需要二者相连接之处,即防火墙到前门柱区域,做更多利于能量传导的结构优化。 因为能量传导路径的中央部分空缺了,对于前方碰撞能量的吸收传导,如今更加依赖侧门槛梁。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纯电平台的电动车,都拥有非常粗壮的车门门槛。下面这张大众MQB(燃油)到e-Golf(MQB油改电)再到MEB(纯电)的进化图,就很容易说明问题: 图源见水印 终于说回丰田,bZ平台属于原生的纯电平台,并不是因为丰田自己说它是纯电平台,而是因为我们能看到它摒弃了燃油结构、有为纯电“考虑”。在bZ4X的车身结构图中,燃油车必备的中央隆起/排气通道已经消失无踪;车底纵梁也不复存在,前向能量传导更加依赖侧门槛纵梁。 不过,不同于相对稍显激进的大众,丰田bZ平台身上有更加稳重保守的色彩。 MEB是将绝大部分能量传导都寄托于门槛梁,而丰田bZ平台稍微降低了门槛梁承受的压力。前机舱纵梁直接连接着两个“斜坡”(下图黑色),将部分能量分散给车身底板,底板正中央的隆起应该也能发挥部分作用,剩下的能量会被导向侧门槛梁然后向后车身传导。 这可能是因为,bZ平台的前机舱纵梁并未像前面所说的向两侧拓展,而保持了较常规的宽度。前纵梁与门槛梁的横向“落差”也就相对较大,像MEB那样将几乎全部前向能量导至门槛梁,效果可能不够理想,或者会带来更多结构增重。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可能是考虑到前纵梁更宽意味着前轮摆动区域更小,即附带着前轮转向角度缩小的代价。对于高端车型,这可以用后轮转向(RWS)予以弥补,但丰田bZ平台并不是一个豪车平台,眼下它需要更多为无RWS的车型考虑。 bZ4X 丰田的这种思路倒不是独一份,现代E-GMP平台上也有异曲同工的结构。韩国人的办法是在车身底板前部中央设置了一小段纵梁,前纵梁传来的能量会经车底中央,导向后方车底中段的横梁,也是一定程度上帮助侧门槛分摊了压力。 现代E-GMP,注意底板前部的红色结构 眼下谈论这两种思路是否有优劣之分,还为时尚早(车还没卖出去多少呢)。前向碰撞能量传导路径的不同,也只是原生纯电平台区别于通用平台的特征之一。拿来说明问题,也只是因为这一点较为显见。 核心差别其实很简单:从燃油车到电动车,“心脏”从车头一大坨铁,变成了车底越大越好的一片“不能碰”区域。靠锂电池能量驱动的汽车,(要想获得最佳的表现)就需要最适合“携带”锂电池的结构,燃油车上恰到好处的那一套结构,用在电动车上越来越成为掣肘和阻碍。 于是它们发现,自己与燃油平台的那些老骨架,已经处不到一块去了。 撰文:嗷嗷胡 出处:头条号 @autocarweekly read more

  • 富士康首款电车“Model T”下个月就交付了,满电续航320公里!

    富士康首款电车“Model T”下个月就交付了,满电续航320公里!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从去年10月份“代工皇帝”富士康推出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发布三款纯电动车型起,到首款电动车型Model T将于三月份正式开启交付,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这种神速不知道将多少跨界造车的过江龙们狠狠甩在后面,贾老板和许老板更是默不作声。 作为富士康造车先锋军的Model T,其身份是一款电动巴士。该车交付的首家客户是台湾省高雄客运公司,订单总量约在30-50辆之间,后续将进入北美以及东南亚市场。 Model T是基于MIH商用车开放平台打造而来,不仅在车型命名上和特斯拉高度相似,其设计风格也同样是主打前卫科技感,车辆方正造型虽然和常规车型没有较大出入,但凭借着一体式的车身设计以及富有科技感的车灯组,依旧给人一种“特”味儿十足的既视感,即便是将车辆LOGO换成特斯拉的“T”,也毫无违和感可言。 而在车辆的配置搭载上,Model T也展现出独特的一面。司机座位上方搭载有48英寸大电视,让车内乘客享受到犹如电影院般的体验,减低旅途的枯燥性,当然这种在大屏上投广告效果也会更佳。其配备的“内轮差警示系统”,还能够最大程度地解决大型客车在转弯时存有的安全隐患,避免意外的发生。而车辆配备的可倾斜式电子气压悬吊系统,可以让车辆到站时微微倾斜,让乘客上下车时无需再迈大步,实现更安全便捷的乘车舒适体验。 动力方面,据官方介绍,Model T最大功率为260kW,峰值扭矩3000N·m,最高时速可达120km/h,其配备的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为250km,长续航车型最大续航可达320km,基本满足了城市出行的基本需求。 出处:头条号 @飞车家 read more

  • 沃尔沃的纯电C40开启预售,26.70万元起!

    沃尔沃的纯电C40开启预售,26.70万元起!

    沃尔沃 全新纯电C40 [懂车帝原创 产品] 2月14日,沃尔沃汽车官方宣布,全新纯电C40开启预定,提供3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26.70-32.80万元,先期以进口方式销售。该车采用溜背式SUV造型,视觉效果更加个性。据悉其预售时间为2月14日至4月20日,从发布节奏来看,有望在北京车展前后正式上市销售。 全新纯电C40 官方预售价(单位:万元) 纯电 智雅版 26.70 纯电 智尊版 28.60 纯电 四驱 智尊版 32.80 车头设计采用了沃尔沃家族式风格打造 沃尔沃全新纯电C40在设计上与XC40 Recharge具有极高的相似度,车辆的前半部分与XC40几乎完全相同,不过从B柱开始车辆顶部线条开始下探,使其形成了类似轿跑的溜背造型。尾灯造型稍有变化,同时还增加了一个小尺寸尾翼。 碍于车顶造型,新车的头部空间会受到一定影响 沃尔沃全新纯电C40尺寸与XC40 Recharge大体相同,轴距也保持一致。该车的后备厢空间为413升,车头发动机舱下方还提供了31升的前备厢。 车内布局和XC40 RECHARGE保持一致 车内部分延续了沃尔沃品牌的设计理念,简洁大气的布局搭配各种环保材质,不仅有着良好的空气质量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此外,根据此前的信息来看,新车将会内置一套Android Automotive信息娱乐系统,而来到国内之后预计将适配更适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车机系统。 全新纯电C40座舱 沃尔沃全新纯电C40首次导入的沃尔沃100%-Leather Free理念,其方向盘、挡杆和其他内饰件,均未采用动物制皮,更加强调环保理念。 根据此前沃尔沃发布的消息来看, 旗下所有纯电汽车将全面弃用真皮材料,所以沃尔沃汽车专门研发了Nordico材料,其中织物便是由PET塑料瓶等回收材料,以及从酿酒行业中回收的软木塞等材料制造而成,还有一部分生物基材料来自瑞典和芬兰的可持续森林。 新车预计将采用前后双电机布局 车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单电机车型电动机最大功率170千瓦、最大扭矩231牛·米,电池容量为69千瓦时,CLTC预估续航里程为550公里,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预估为7.2秒;双电机车型最大功率300千瓦、最大扭矩408牛·米,电池容量为78千瓦时,CLTC预估续航里程为530公里,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预估为4.7秒。 新车背景、竞品分析: 福特Mustang Mach-E 特斯拉Model Y 沃尔沃全新纯电C40车型可以看作是在售XC40 Recharge的补充车型,整体造型更加运动,适合追求个性与时尚的用户。从其价位区间来看,用户以同样的价格还可以买到福特Mustang Mach-E、特斯拉Model Y入门车型等,难免会被消费者拿来与之比较。 撰文:陈旭明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