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志趣享

a website dedicated to electric vehicles only.

Tag: 奔驰

  • 比亚迪汉EV冬季首测:续航虽有所下降,但每公里成本仍不足一毛

    比亚迪汉EV冬季首测:续航虽有所下降,但每公里成本仍不足一毛

    伴随着比亚迪、小鹏、蔚来等品牌在电动车性能、体验、续航、智能化上的大踏步迈进,购买国产电动车,已经成为了众多准车主的第一选择。 其中堪称今年“话题王”的莫过于比亚迪汉EV,在澎湃性能之下还提供了越级驾乘体验,以及最高长达605公里的超长续航。据比亚迪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10月份汉销量就达到了7545辆,环比增长34.4%。而在网上,相关比亚迪汉EV的评测热度也同样惊人,几乎所有的知名车评人都针对汉EV进行过测试。 不过,这些评测大部分是在今年夏季汉EV上市前后进行的,综合各方测试结果来看,其市区百公里14kW左右的电耗十分接近官方公布的NEDC数据。 不过众所周知的是,锂电池在低温下活性会下降,内阻增加,放电时会增加额外能量损耗,这也就意味着电动车在寒冷环境下,续航必然会打个折扣,所以不少北方车主在购入电动车时,始终会有些许顾虑。 那么,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近日,电科技就对汉EV超长续航版尊贵型(以下简称汉EV)进行了长达五天的测试,力求给出一份客观的汉EV北方冬季续航数据。测试地点的坐标是北京、石家庄和山西阳泉。对汉EV冬季续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本评测。 初见——外观时尚,内饰豪华 尽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但是按照惯例,我们还是会先来介绍一下汉EV的外观设计,不过鉴于同类文章过于丰富,电科技在这里就大篇幅展开了。 汉最早以跑车概念问世,这一点在汉EV上体现的更加明显。相较油电混动的汉DM,汉EV前脸更加动感,贯穿式车灯和底部线条让正面更有立体感。从正面看去,汉EV更有着低趴跑车的运动感。 从侧面看,车头的运动风格并没有贯穿整车,从前部延伸出的腰线在后门处消失,汽车尾部则是另外一种风格,中规中矩的造型更加内敛。顶配性能版在尾部“汉”字之下还标明了3.9秒的零百公里加速,坦率承认了它的跑车基因。 电科技测试的车型为比亚迪汉EV超长续航版尊贵型,相比顶配版主要是少了一整套后桥驱动系统,百公里加速也下降到了7.9秒,但优点也很突出,在同样的76.9kW电池容量下,NEDC续航上升到了605公里。 要续航还是要推背?比亚迪都给了你选择。电科技相信,在三万多块的价差以及长续航的诱惑下,大多数车友应该还是会倾向于这一款车型,毕竟,谁不喜欢馅儿大又便宜呢? 汉EV是一款纯电车型,是一部标准的中大型车,长宽高分别为4.98米、1.91米和1.49米, 而2.92米的长轴距反映到驾乘体验上,就是内部的宽敞空间,尤其是“行政”级别的后排空间,座椅尺寸足够承托起后排乘客的大腿,即便是一个200斤的肥宅,落座之后与前排座椅也有两拳半以上的距离,足够轻松翘起二郎腿。 内饰部分,汉EV的出色观感很大程度是受益于前奔驰设计师Michele JAUCH-Paganetti(米开勒.帕加内蒂),在他的审美视野中,由于黑色真木加棕色Nappa小牛皮的大量加持,首先就在材质和配色上让比亚迪的内饰脱胎换骨,完成了从买菜车到形象加分车的关键跃迁。 综合来看,汉EV的外观与内饰完全超越了市面上30万元以内的所有车型,提供的驾乘体验更是完全不输于越级豪车。 从力到技——性能强悍,智能化亮眼 接下来我们同样聊一下动态部分。汉EV是比亚迪首台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电动车,电池容量76.9KW。长续航版采用前驱设计,车前部配置了一部163kW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机总扭矩330N.M,百公里加速7.9秒。相比四驱的性能版3.9秒的数据确实差距不小,但是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完全足够。 由于电动车的动力响应更加迅速,百公里加速7.9秒的汉EV,起步加速度其实并不输于5、6秒的油车,在超车时也会感到充盈的动力。制动性能上,汉EV的百公里刹车距离为32.8米,目前暂居同价位车型中的第一,堪称优秀。 从电科技的实际驾驶体验来说,汉EV加速非常顺滑,没有丝毫顿挫感,当然这本身就是电动车的优势所在,但是考虑到很多电动车连这一点都做不好,还是要承认比亚迪在电动车上的调校其实已经颇有积累。 另外,汉EV的动能回收也要给一个赞,即便是使用较大回馈,比亚迪也能把阻力调校得极其线性,基本上不会出现动能回收时汽车产生顿挫减速的情况。尤其是当驾驶者在适应了这套机制后,甚至可以一直将动能回收放在“较大”档位上,在市区仅靠单踏板实现加速、减速,进而获得更高的续航。 比亚迪汉EV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的悬挂组合,在行驶的过程中,悬挂调校适中,能够吸收一定的震动,但是也会反馈适当的路感,悬挂整体感受良好。 不得不提的是,汉EV提供了极佳隔音效果,前后风挡均采用了双层玻璃,再加上底盘隔噪性能良好,电机在运行时也足够静谧,高速运转也没有啸叫情况发生,车内整体噪音控制水平符合这一档次的车型表现。 DiPilot辅助驾驶方面,比亚迪汉EV支持车道提醒、车道保持、定速巡航、自动泊车(尚未实装)、并线提醒、交通标志识别。 这里我们就只介绍下它的定速巡航功能。结合车身众多传感器,汉EV的定速巡航也变得更加智能。在选择定速巡航时,汉EV会使用毫米波雷达扫描前车距离,并自动从“定速”与“前车车速”中选择速度更低的一个执行,优先保证驾驶安全。总之,和其它同类别车型相比,汉EV在辅助驾驶上基本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竞争,在一些常用的功能上足够给力,提供出了一份足以让人安心的驾乘体验。 电动车还是电冻车?汉EV低温续航长测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注的冬季续航部分了,锂电在寒冷环境下放电效率本就不容乐观,而磷酸铁锂虽然安全系数足够高,但冬季损耗却要比三元锂电池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对此,比亚迪设计了全新的刀片式封装方式,以增加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并在电池模组内采用PTC加热,缓解电池因低温造成的性能缺陷。 数据说话。在电科技五天的测试中,陆陆续续一共行驶了978公里,实际消耗电量204.8kW,实际行驶中详细路况、车况、电耗情况如下图: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汉EV在前50%电量时是比较耐用的,甚至可以在冬天的北京市区跑出超越NEDC数据的表现,实际行驶17公里,表显消耗里程仅14公里,在石家庄市区满电状态下行驶21公里,表显里程也仅消耗20公里。 但是,就像包括苹果手机在内其它电子产品一样,一旦当电量来到低位时,汉EV的电量又会下降得很快。在电量仅剩19时,在电科技驾车从石家庄前往正定的12公里实际路程中,显示用掉了仪表盘上的38公里里程。 事实证明,尽管磷酸铁锂在续航问题上做出了大量“补丁”性工作,但是因为化学基础科学的特性,电池释放时的一致性问题仍然是一个科学界的底层难题。所以,不管是在寒冷的北方还是温暖的南方,驾驶任何电动车,都不要过于相信最后一截的表显里程,尽量及时充电,以免尴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汉EV能够根据实际行驶状况动态调整可行驶里程数,第一箱电显示可行驶600公里,第二次充满电时可行驶里程变为了553公里。因此,造成了表格中前后平均电耗与表显消耗里程数比例的细微差异。 汉EV在市区与高速的行驶里程情况对比见下表: 从电科技的测试结果可见,汉EV得益于低至0.233的风阻系数,在低温环境下的高速电耗表现明显优于市面同级别“电冻车”。 至于市区百公里平均电耗高于高速行驶表现的结果,电科技认为更多是因为大部分市区行驶都是在低电量状态下的成绩所致,而每次高速测试之前我们都给汉EV充满了电。显然,前半部分的电量明显要更耐用一些,所以在市区满电行驶时,两次实际行驶里程要比表显消耗里程要来得更长一些。 综合来看,在北方的寒冷冬季,如果你使用汉EV的Eco模式,实现较大动能回收,在全程开启暖风的情况下,基本可以维持20kW的百公里平均电耗,续航也能维持在基准线上下。 而在电动车普遍表现较差的高速能耗上,汉EV确实优化有术,竟然与市区表现相差不大。而且,实测证明,空调的开关与否对汉EV的续航影响不算特别大,北方的车主朋友们就不用刻意难为自己了,空调该开还得放心大胆地开。 冬天成本优势不再?低温充电时间、成本测试 电动车之所以常被戏称为“电动爹”,主要就是在调侃它因为续航里程和充电不够便利所引发的驾驶焦虑。 不过,随着行业的迭代成熟与产品的普及下沉,国内的相关设施也正在迅速完善。相关数据显示,国家电网今年在充电桩上的投资高达27亿元,新建充电桩7.8万个,较去年同比增长35.5倍。 数据是枯燥的,感受却是真实的。 在这一路的长测中,电科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寻找充电桩的难度正在以指数级降低。在驾驶汉EV途经北京-石家庄-山西-北京,几乎所有的休息区都提供了充电桩。经过实测,充电功率大都在40kW左右,一小时即可为汉EV充电一半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汉EV的语音助手小迪也可以帮助查找并导航至最近的充电桩。以石家庄为例,市区确实存在着大量废弃充电桩,但是小迪和国家电网App依然可以直接查看附近的可用充电桩,还可以实时查看空闲数,最关键的是停车还免费。 考虑到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车友的停车位上都没有安装充电桩,所以为了模拟更真实的情况,我们在测试的几天里,都是在国家电网的充电桩上进行充电,具体充电数据及价格统计如下表: 从我们数次充电的费用表格中可以看出,电价会根据波峰波谷产生较大幅度浮动,凌晨3点去充电价仅0.33元/kW,加上服务费也不过0.43元/kW,但是白天时,最贵的一次电价会上浮到0.72元/kW。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高速公路对于电动车还是不太友好,至少在充电价格上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善意。在高速服务区,充电的服务费价格已经超过了电价,达到了1元/kW,综合下来,每kW价格达到了1.55元,着实有些不便宜。 即便高速服务费比较贵,峰谷电价有差异,但是综合来看,电动车的成本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燃油车按照比较省油的7L/百公里油耗计算,92号汽油5.55元/L,折合每公里为0.39元。 夏季时,汉EV平均百公里电耗约为15kW,电价区间按照本次测试的0.43-1.55元/kW计算,每公里电价处于0.06-0.23元区间; 而在北方冬季环境下,平均百公里电耗按照电科技本次测试得出的21kW计算,每公里电价则在0.09-0.32元上下浮动,每公里成本最低仍然不超过0.1元,着实令人惊叹。 也就是说,从使用成本考量,电动车碾压燃油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只要你不是一直在高电价的波峰时段、高服务费的服务区充电,电耗成本相比燃油车,那肯定会是有着数量级优势,即便是在电池效率大幅下降的北方冬天也是一样。 电科技观点: “汉”,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汉朝开创了绵延至今的中华史,汉唐盛世也是属于我们悠久历史中最为璀璨的存在。同样,对于比亚迪来说,“汉”也是意义非凡,汉系列,尤其是电动系列,承载着比亚迪品牌跃迁向上的历史任务。 凭借时尚潮流的外观,优秀的性能表现,超长的续航里程,豪车版的驾驶体验,比亚迪汉EV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在产能极为不足,提车需等待数月的情况下,仍然在10月份实现了7545辆的销量。据比亚迪内部人士表示,拖累比亚迪汉产能的主要是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以及汽车内饰的Nappa真皮、真木的产能短板,当供应链加大力度,产能也会跟上销量的需求节奏。 在经过电科技数天的测试,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实力名副其实。在北方的冬天,汉EV的电池续航表现出了极高的稳定性,尤其是近日特斯拉车主抱怨磷酸铁锂的Model […] read more

  • 大众ID.6谍照曝光,2023年上市!

    大众ID.6谍照曝光,2023年上市!

    近日,邦老师从相关渠道获得了大众ID.6的最新信息。据大众集团研发总监法兰克·威尔士(Frank Welsch)透露,ID.6将是一款纯电轿车,续航里程将达到700公里,预计在2023年上市。 据了解,大众ID.6依然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将是此前已公布的大众ID VIZZION概念车的量产车型,将推出轿车和旅行车版本。ID.6车身尺寸接近大众帕萨特,但内部空间能与大众辉腾媲美,定位为宝马i4和奔驰EQE的竞品。 在动力层面,大众ID.6将包括后驱单电机和四驱双电机两种动力配置,零百公里加速数据分别为5.6秒和8.5秒。新车预计将能搭载最大84千瓦时的电池组,综合续航里程能达到700公里,并支持200千瓦快充,充电10分钟能增加23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 大众表示ID.6将于2023年在德国萨克森州大众工厂生产,该工厂目前正在对帕萨特生产线进行大规模升级,以投产这款新型电动轿车。同时,为了生产ID.4等其他MEB平台电动车型,大众此前宣布对该工厂投资10亿欧元进行改造,预计2023年电动车产能将达到30万辆。 从今年开始,大众ID系列量产电动车型开始陆续亮相。ID.3在欧洲市场已经开始销售,ID.4两款车型在中国分别由南北大众生产,即将在明年在国内销售。同时,大众还计划在明年推出ID.5电动轿跑SUV,在2022年推出ID BUZZ电动MPV量产车。 read more

  • 苹果汽车研发继续难产?传闻有高管离职!

    苹果汽车研发继续难产?传闻有高管离职!

    -「Hey,Siri!刹车(brakes)!」 -「我好像不明白。提示:想知道我能做些什么吗?只需问“你能做什么?”或者说“帮我”。」 -「我找到以下有关刹车的网页,请看:——」 -「好的,在你的 AirPods Max 上播放 Migos 的 Bricks。」 这是苹果智能语音助手负责人 John Giannandrea 接管苹果无人车项目 Project Titan (以下简称泰坦)后,来自网友的调侃。 12 月 8 日,彭博社报道,苹果无人车项目泰坦负责人 Bob Mansfield 二次退休,泰坦团队转向苹果机器学习与 AI 战略高级副总裁 John Giannandrea 汇报。苹果官网的管理层介绍显示,John 在苹果负责苹果机器学习框架 Core ML 和 Siri 技术的开发。 从 2014 到 2020,苹果无人车项目几次经历一把手或执行负责人的更迭,发展方向也随之不断调整。 如今,泰坦迎来了新一任负责人。这一次,John 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惊喜吗? 三位一把手,两个副总裁 或许是身处硅谷,受特斯拉影响所致,苹果泰坦项目的启动时间早于绝大多数中国的新造车公司。 《华尔街日报》首先报道,苹果 CEO Tim Cook 于大约 2014 年 2 月前后批准了苹果的泰坦项目,该项目由在苹果任职 16 年的老兵、时任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 Steve […] read more

  • 电动车衰退测试 24万公里的特斯拉Model S不能了?

    电动车衰退测试 24万公里的特斯拉Model S不能了?

    提起电动车,现价段大家关注最多的问题无非就是三电系统、电池续航和安全。对于新车,我们新车评以及各大汽车媒体已经做了比较全面的报道和评测,但对于旧车,尤其对旧电动车的评测内容相对缺失,而这恰恰又会是新能源车消费者们的关注点之一。 此次衰退测试找来一台2015年落地,行驶里程超24万公里的Model S,一台2019款Model S试驾车,通过一系列对比,看看两台车在性能上有多少差距,电池是否衰退严重,同时也看看在这5年期间,特斯拉Model S都有哪些进化。 测试车介绍 本期用于测试的车辆分别来自车友以及特斯拉官方试驾车,车友提供的旧车为2015款特斯拉Model S 85D,当时车价+选装的售价为83.93万元。这台车在2015年落地,至今行驶里程已经达到24.5万公里,5年时间跑出如此里程,妥妥的重度使用了。而且更让我惊讶的是,车主说其中15万公里是靠超充补能的,补能上面没花一分钱,着实令人羡慕。另外,特斯拉招牌的Autopilot功能在车主买车之时也是随车附送,若非促销,AP当时的选装费用为2.19万元。另一台测试车为2019款Model S长续航版,官方售价73.39万元,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选装价格为6.4万元。 2.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部分,我们着重针对老款车型进行了百公里加速测试。测试前先说明,我们测试的老款车型是2015款的Model S 85D,按照当时公布的数据,整套电机的总功率为314.7kW,官方宣传的0—100km/h加速成绩为4.6s。这台车在车主手中已经行驶了接近25万公里。对于一台年份较久且行驶里程也长的电动车,它的电机输出功率到底有没有衰退呢?这是大部分人都非常关注的地方。 老款的特斯拉 Models 做起加速测试来,一点都不像“老爷车”。调到运动模式,一脚油门下去,强烈的推背感就像让你打开了时光隧道一样。像G值瞬间就可以攀升到顶峰,整台车由于前后双电机的加持也不会出现打滑现象,这种瞬间达到扭矩平台的高效加速能力,依旧是十分让人震撼的。最终在多次测试的情况下,我们在老款特斯拉Model S做出的0—60km/h成绩为2.30s;0—100km/成绩则为4.59s。这个成绩跟官方宣传的4.6s基本上一致。 而且在多次测试下,成绩范围相对稳定。 (特斯拉Model S 85D 0——100km/h加速成绩:4.59s) 作为对比,我们测试的Model S 2019款长续航版的0—60km/h成绩为2.33s;0—100km/h加速成绩为4.12s,跟官方宣传的3.8s有轻微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百公里加速动辄4秒出头,可全力加速时可没有一丝打滑的迹象出现,这首先得归功于特斯拉出色的电控系统,当然,Model S 长续航版标配的轮胎为固特异Eagle Touring也功不可没,尽管没有采用更运动的Eagle F1系列,但这四条245/45 R19的轮胎抓地力丝毫没有让人失望。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发现跟传统内燃机相比,电动机的衰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5万公里后还能做到和当年几乎一样的加速成绩,实属惊喜。当然,电机可能不衰退,但是负责动力来源的电池呢?所以我们在性能测试后充满电,将两台车开上了光电测试路线。 3.光电测试 光电测试环节中,比较让我们惊喜的还是Model S老车的测试,虽说这台车已经跑了超过24万公里,可实际驾驶起来的感受,也仅是在底盘质感方面有所下降,车身胶条老化出现些许漏风的声音,动力和转向手感可不会让你觉得这是台老车。两台Model S的光电测试和以往一样,起点在公司隔壁的中洲中心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充满后同时出发,空调同一调到24度2挡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旧款Model S的电池出现一定的衰减,在接近充满时功率只有1kW,在等了近1小时候,我们决定不浪费时间直接出发,此时的表显里程为381公里。 为了模拟各位出远门自驾游,我们特地安排了高速为主的测试路线,我们从环城高速转向佛山一环,最高限速100km/h,午间路况非常理想,两台车基本都是开着AP进行自动驾驶。旧Model S尽管在绝对动力上自然比不上新款,但最大功率314.7kW的底气还是足足的,毕竟要找到同样尺寸有类似动力的轿车,那妥妥得上12缸。另外,旧款Model S对于电门线性的优化也不如新款来得这么好,主观体验就是,旧款比新款更容易出现眩晕感。新款Model S尽管动力更猛,但踩下电门后的发力还是有个线性上升的过程。但不管怎么说,旧款Model S依然能给你闪电般的加速快感,这是同龄的燃油车所无法想象的。 可毕竟是第一代产品,旧款Model S的一些缺点在长途行驶时都会暴露得比较明显,首先是车内的人机工程学做得一般。由于车底电池的存在,车内地板被抬高,座椅的位置就比较低了,因此“坐在地上开车”的感觉还挺明显的,短时间问题不大,但长时间乘坐确实没那么舒服。另外,由于早期产品做工并不好,因此异响和漏风的声音也就无可避免了,我们拿到的这台旧车在主驾驶A柱以及副驾驶B柱附近有比较明显的漏风声音。 Model S的续航显示有“典型”和“额定”,调至典型会根据车辆当前行驶状态以及驾驶员踩电门的状态实时调整显示,也就是说表显里程和实际行驶会更准确些。此次测试,两台车的续航显示都调成“典型”,因此可以看到实际行驶里程比表显掉电的里程还要少的“奇观”,尽管不是NEDC续航显示,但无疑这样的表显里程会更让人安心。 最终,旧Model S在行驶了5小时38分后彻底跪了,它最终行驶的里程达到436.2km,相比出发时381km的表显续航还要更多,相比NEDC续航528km的数据,比值可以达到0.82,这样的成绩着实让人惊讶。 由于新旧两台车的电池容量不一样,所以本次光电测试我们针对单车本身的电池来进行测试。简单地说就是自己跟自己比,通过比较实际行驶里程和NEDC宣传续航的比值来验证续航真实度。 作为特斯拉的旗舰车型,Model S 2019长续航版搭载前后双电机,整套系统综合功率为487kW;最大扭矩844Nm,这样的数据也使得这台车加速非常快,而且这个快足以满足法定限速内的任何状况加速。也得以于这样优秀的动力储备和优秀的电机响应性,消费者永远不需要担心关于速度上的问题。(毕竟同级燃油车要获得同样数据、同样的加速能力,价格几乎要翻一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测试的车型是选装了空气悬挂的,这套空气悬挂给予了Model S极佳的行驶质感。像我们测试的路线为佛山一环高速,特斯拉Model […] read more

  • 造车新势力“三兄弟”的股票现在还能入手不?

    造车新势力“三兄弟”的股票现在还能入手不?

    说起新能源汽车,普通大众对新造车势力的了解还是偏少。甚至其首次了解的来源还是通过股市获知。这一段时间,蔚来、理想、小鹏的股价的疯涨,市值超越了奔驰、宝马等传统巨头,一时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热度也会促进品牌的传播。 刚进入12月份,蔚来、理想、小鹏便“迫不及待”地公布了历史最好的交付成绩。这对想要在此时投资造车新势力股票的朋友又是一剂“强力针”,但造车新势力的市值真的还会飙升吗?现在还能投资吗? 蔚来交付量再创新高,但增长放缓 2020年11月份,蔚来汽车一共交付了5291台,同比增长109.3%,环比增长4.7%,交付量再创历史新高。从车型来看,ES8交付1387辆,ES6交付2386辆,EC6交付1518辆。其中EC6表现最抢眼,环比增长71.9%,是蔚来销量增长的核心带动点。 截止11月份,2020年蔚来汽车累计销量为36721辆,同比增长111.1%。从数据和增长曲线来看,今年前11个月蔚来汽车虽然实现了111.1%的增长,但11月份环比增长仅为4.7%,增长出现了放缓现象。 或许正是因为出现了增长放缓的现象,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12月1日,蔚来汽车的股价出现了10.23%的跌幅,收报45.36美元/股。目前蔚来汽车市值折合人民币约4068.87亿元,其市值一度超越了格力、恒瑞、中石化等知名企业,市场给出了如此高的估值其实是对未来预期的炒作。   小鹏交付量再创新高,增长强劲 2020年11月份,小鹏汽车一共交付了4224辆,同比暴涨342%,环比增长也达到了38.95%。从车型来看,小鹏P7交付了2732辆,环比增长30%;小鹏G3交付了1492辆,环比增长了59%。 截止11月份,2020年小鹏汽车累计销量达21341辆,同比增长87%。从数据和增长曲线来看,小鹏汽车虽然月度销量略有起伏但一直保持高增长趋势,这一点从P7开始交付后更为明显。 理想交付量创历史新高,增长稳定 2020年11月份,理想汽车一共交付4646辆,环比增长25.8%。与蔚来、小鹏不同的是,理想目前只有ONE一款车型。单一车型还能保持稳定增长,确实不易。但当我们把目光转向理想的股价,自11月24日创下47.70美元历史最高价后,连续多日出现调整回落,目前最新收报34.75美元,较高点已下跌了27.15%。 造车新势力的股价还能强势多久? 最近造车新势力的股票就像前些年的楼市一样,增长之快让不少朋友蠢蠢欲动,电动君在这里要重申一下对造车新势力高估值的看法。 首先,为什么是估值而不是市值? 市值应该是一个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反应,而目前这些造车新势力的“市值”未必是现在企业真实情况的反应,更多的是对未来预期的映射。对于未来生产经营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企业,市值是估值的表现方式,所以说估值会更合理。 其次,有一句话说:“站在风口之上,猪也能飞。” 现下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超大的风口,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但目前包括特斯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估值已经有点高的“离谱”,这就难以排除资本炒作和短期情绪溢价。可以试想,一旦市场冷静下来,高位接盘有可能就要“站岗了”。不仅如此,最大的风险还有今天的造车新势力到底能不能一直存在下去,仍是未知。 既然市场炒作的是对未来的预期,那么倘若预期落空,这些股票可以说现在涨得有多快到时跌就有多快。就算未来能符合预期,但估值早就在现在体现了(可以理解为未来现在时),未来可能是利好兑现变成利空,股价也有可能出现大幅度回撤。 电动君相信新能源汽车领域未来一定会出现几家巨头,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未来之星是否是今日之星?这就很难说了。 写在最后 现在大家默认的一个目标是,“新能源汽车10年内成为主流,20年内代替燃油车。”所以股市反应出对造车新势力的看好在情理之中,但股市也有冷静下来的那一天,所以,最后电动君还是要提醒大家,“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勿要盲目跟投,最终后悔莫及。” 撰文:邱庆波 read more

  • Model S比Model 3贵了50万元,好在哪儿了?

    Model S比Model 3贵了50万元,好在哪儿了?

    Model S 标准版裸车起步价73.4万+FSD价格6.4万+0购置税(长续航83.4万、P版117.5万) Model 3 标准版裸车起步价25万+FSD价格6.4万+0购置税 (长续航31万、P版42万) 你看,同样是电动车为什么Model S就比Model 3贵了50万哎️ 小朋友的❓又多了一个! 参数对比如下(也附上了比较) 电量续航:719km续航(比Model 3的668km不相上下);超充站15min充满150km ⏱零百时间:标配3.8s(真的是超跑级别,Model 3标配是5.6s) 最高车速:长续航250km/h(Model 3长续航是225km/h) ⚙️驱动:标配双电机全轮驱动 屏幕大小:竖立的17寸触摸屏,比Model 3的15寸触摸屏大一些 车身尺寸:4750*1921*1624mm(对比Model 3的尺寸是4694*1850*1443mm ) 天窗:全透明天窗360度视角(Model 3可没有这个福利) 结论 话说,能买ModelS同样的钱可以买啥? 奥迪A8、宝马7系、奔驰S级;那为什么还要考虑Model S呢!这是一台性能不输跑车的智能电动车啊!?!没有购置税、没有养车费、还有超智能的FSD,真香!!!! 出处:头条号 @canotfind read more

  • 特斯拉Model X好在哪儿?

    特斯拉Model X好在哪儿?

    Model X 目前国内的裸车售价80.99万+FSD价格5.6万。再加上税啊保险的等近乎95万。 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保时捷卡宴、宝马X5、奔驰GLE、奥迪Q7Q8了呀!玛莎拉蒂Levante! 但是!你细细看看Model X的配置!不输!何况还有全球最领先的FSD加持呢! 先来看看这个高颜值大玩具的具体参数: 续航:575公里 尺寸:长5米、宽2.2米、轴距2.9米;要算大型SUV了;二三排出入方便。前排就像开的直升机,视野开阔;后排就像太空舱,空间宽敞。 ⏱零百:4.6s(真的是超级SUV,Model S是3.8s) ⌚️最高时速250km/h ⚙️驱动:标配双电机全轮驱动 空间:5座、6座、7座灵活配置,2487升的超大前后储物空间 智能鹰翼门:第二、三排乘客出入便捷,停车位比较狭窄的话车门可以垂直上升。 自动感应门:无接触上车!靠近 Model X 时,前门会自动开启。在驾驶位轻踩制动踏板即可关闭车门。 五星级安全:被欧洲NCAP打了满分安全指数 超大中控屏幕: 17英寸的竖向触摸控制屏!玩游戏看视频全部都可以! 驾驶体验:五档空气悬挂、自动调整悬挂、震动感小、 舒适度高。 最重要的是装X神器,有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鸥翼门!!! 最重要的是特斯拉家的FSD(完全自动驾驶)和OTA(云端升级)的无限拓展空间。 值! 缺点: 中控显示屏触控反应慢 没有手机支架/无线充电位置。 水杯托和前推开启的肘托冲突。 没有座椅通风,没有方向盘握力感应。 结论: Model Y一定会比Model 3的体验和功能更完善。 Mode 3和Model X很快会有改款优化(ES8都出更新款了喂)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 首台纯电版奔驰G亮相!启用全新专属车标,零百加速仅需3.6秒

    首台纯电版奔驰G亮相!启用全新专属车标,零百加速仅需3.6秒

    说到经典的硬核越野车,可以说是北汽勇士,东风勇士,哈弗H9,北汽BJ212的新国产品牌,还是经典的吉普牧马人,铃木吉姆尼,丰田普拉多和三菱。帕杰罗,可以说他们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胜利。它受到许多车手的喜爱,并且说到最霸气的四轮驱动越野车,无疑很多人会想到经典的梅赛德斯·奔驰G级核心越野车。近日,梅赛德斯-奔驰G级硬核越野车的首款纯电动版本发布,新车的首次亮相给人以明亮的感觉。新车不仅使用了全新的专属车标,而且在更换纯电力后的性能也大大提高。它的零百加速时间仅用了3.6秒,可以说是充满了亮点。 “奔驰”计划增加一个电池供电的“ G级” BEV模型。这款纯电动G级EV将来将帮助梅赛德斯应对日益严格的车辆排放法规,并且固有地在SUV车型中使用,它更重,效率更低,污染更严重,并且预计将受到更多环保人士的批评。未来,可以继续确保这种经典的越野车的存在。 G-Class会排放多少碳?以当前改装的W 463汽车系列中最强大的AMG G 63模型为例。每公里的碳排放量为304克(304克/公里)。 梅赛德斯品牌母公司戴姆勒首席执行官奥拉·克莱伦纽斯(Ola K?llenius)在上届Automobilwoche大会上向媒体确认了G级电动汽车模型计划。“我们将为G级汽车实施电气化措施,同时升级该产品,我们将大大改善其碳排放性能之间的平衡。” 坚固而强大的G级汽车系列采用“车架式”结构,自1979年问世以来一直保持其Founder设计,由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斯太尔生产线生产。 当前的W 463改装G系列汽车系列于2018年初在北美国际汽车展上亮相。主要原因是美国仍然是G系列最大的消费市场,而新的G系列并非不仅更大,而且更轻。奢华感并没有消失。 由于G-Class仍然是非常利基的产品,自汽车系列发布以来,戴姆勒已经多次讨论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奥拉·科勒尼纽斯(Ola K?llenius)表示,只要他仍然在该集团中占主导地位,G-Class就会继续存在。“过去,我们一直在讨论离开或离开G-Class的决定,但是根据我目前的观察,我可以说,如果梅赛德斯有一天会制造出最后一款车型,那辆车就是G级轿车。 但是,Ola K?llenius没有提及G级电动汽车模型的发布时间表的详细信息以及有关动力传输系统的相关信息,并且这种纯电动G级模型预计将在未来提供。推出专门用于梅赛德斯电动车型的“ EQ”品牌。 出处:头条号 @汽车点点阿 read more

  • 全球都在为特斯拉的“疯狂”而发抖

    全球都在为特斯拉的“疯狂”而发抖

    2003年特斯拉正式成立,经过17年的发展已经超越传统汽车企业,市值高达5400亿美元。 而当特斯拉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时候,传统汽车企业还不惜与之为伍,而更多的更是不屑一顾的瞧不起。但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将很多百年老车企抛诸脑后,更是“强迫”很多老车企进行不断的优化转型。如果说特斯拉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让老车企转型“跟风”绝对是一绝。 尤其是当很多人质疑特斯拉市值的时候,但是股票却从来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那么对应的就是市场看好特斯拉的长期发展,再加上特斯拉汽车不断的调整全球布局优化,将会对传统车企带来不可估量的打击。 从奔驰到宝马,然后从美系到韩系、日系,所有的车企都在为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不断的更换上市时间,为的就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域能够跟上特斯拉发展的脚步。特别是日系汽车,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时间表,力争在2025年前后(5年的时间)全部要改成混动或者新能源汽车。 再加上特斯拉在美国本土的三家工厂、中国上海的工厂、德国正在建造的工厂、荷兰一个速成工厂的成立,特斯拉已经涵盖了欧洲、亚洲、美洲等市场的全局布置。所以,要是传统车企还不追求特斯拉前进的脚步,留给他们的时间确实就不多了。 加上世界各个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和看好,都有了相应的时间表。但是包括德系车和美系车等,按照计划是未来10年内全部转型,显然时间是阻止他们能够跟特斯拉齐头并进的最大限制因素。这个时候就不管你是豪华车型还是一般车型,都是被迫转型的。 从销量上看,特斯拉已经完成了第100万辆的交付,这只是用了17年的时间,而且是在一个未知领域进行尝试就取得成功。而很多传统车企未必在从成立之初到成熟时期,能够达到100万辆的销量额就更不敢说了。 与其说特斯拉是一种倒逼传统车企不断革新的导火索,还不如说特斯拉在形成汽车史上完美的一场革命。当传统汽车还在不断挑战极限的时候,特斯拉已经从半途中超越了传统汽车。 而这一场战争的代价就是特斯拉的疯狂举动,让传统汽车全部为自己的“不理智”买单。加上特斯拉在前期的布局完成后,一直完善后续的各种做铺垫,显然特斯拉已经准备好传统汽车转型后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传统汽车企业的困境将会更加严峻。 而特斯拉显然被低估了,从2019年前传统汽车还不屑一顾,但是到了2019年下半年,2020年上半年中国市场连续六次降价以后,基本上特斯拉的车型涵盖了高、中、低三挡款型。对于中国庞大的市场,所有的传统汽车企业都伤不起,因为面对特斯拉,他们第一次感觉到没有任何招可使。 所以,被低估的特斯拉,现在让全球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在疯狂的转型,显然已经落伍。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 小鹏p7荣获亚军!2020年11月电动车续航里程排名榜新鲜出炉

    本期榜单共统计162款电动车,其中5款新车为新入榜车型,即11月份上市的新车。这五款车型分别是宝马iX3(NEDC续航为500km)、东风本田M-NV(NEDC续航为480km)、哪吒V(NEDC续航为401km)、江铃易至EV3(NEDC续航为302km)以及凌宝BOX(NEDC续航为150km)。 值得一提的是,凌宝BOX的官方指导价为3.38万-4.58万元,NEDC续航里程为150km,而且也能够上绿牌,各方面都与五菱宏光MINI EV高度重合。价格虽然贵了些,但是凌宝BOX全系都配备了气囊,高配还有倒车影像,无钥匙进入等功能。如果没有“五菱”的品牌加成,凌宝BOX也许就成了新的国民神车。 另外回答一下关于这个榜单的一些质疑的问题。 为什么要用NEDC续航作为标准? 答:首先NEDC全名叫做“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 翻译成中文就是“新欧洲驾驶周期”。它是一个测试的标准,包含了4个市区循环和1个郊区循环。因为测试的环境比较理想,所以NEDC的数据存在很大的水分。但所有的车型是统一的标准测试,你掺水别家也同样掺水,大家都是一个标准,自然也有参考的意义。 而且我们这个续航里程排名,并不含有评测等一些比较主观的因素在里面,只是将各个车企所公布的一些数据进行罗列,你可以认为我们这个榜单只是一个帮助你将所有车型数据给列出来的一个工具表。 为什么不做真实续航的测试? 答:真实续航的测试我们有在做,只是现在测试的车型较少,还不足以形成为榜单。已经做过测试的车型有奔驰EQC、雪佛兰畅巡、现代菲斯塔EV以及广汽丰田iA5。实际续航情况可以见下表。 另外,实测续航也会存在驾驶习惯、路况、温度等诸多变量,每个人每辆车实测的结果都存在误差。单独拿一辆车出来做续航没问题,但是要将多款车放在一起做一个榜单,其实并不太靠谱。而且,现在在售的电动车已经有接近200款,想把这些车的真实续航全部测一遍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有些车只是上市了公布了价格,实车连车主都没有提到,更别提测试续航了。 撰文:AutoLab @秋名11路专家 read more

  • 极狐αT在广州车展亮相后抢尽了风头

    极狐αT在广州车展亮相后抢尽了风头

    前有特斯拉步步紧逼,后有国产造车企业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后来居上,在新能源市场的新一轮厮杀下,被媒体誉为”新造车势力2.0″的ARCFOX极狐品牌却在广州国际车展期间备受关注,一是斩获2020国际CMF设计奖等9大奖项,二是下一代产品极狐激光雷达车,代号HBT或将明年量产。 汽车市场的年末压轴大戏第十八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29日在广州拉下帷幕。作为中国三大国际车展最具影响力之一的车展,在距北京国际车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开展,同时又作为今年收官阶段国内最大型的汽车展会,可以说是”肩负重任”,成为车市”收官”与”走向”的风向标。 前不久,ARCFOX极狐首款车型αT正式上市,NEDC续航里程高达653km。新车共推出五款车型,售价区间在24.19万-31.99万元。作为ARCFOX极狐旗下首款量产车,上市仅仅一个月,凭借新合资模式、麦格纳百年豪华制造品质、著名设计师德席尔瓦亲手操刀的高颜值,一时间成为行业专家、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仅在2020年广州国际车展期间ARCFOX极狐αT 捧得了2020 最受关注高端纯电动精英座驾、年度年度创新车型奖和2020国际CMF设计奖等国际国内9大奖项。 其中,在2020国际CMF设计大会上,ARCFOX极狐 αT荣膺”2020国际CMF设计奖”,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期间,ARCFOX极狐αT获得”年度创新车型”大奖,ARCFOX BU总裁于立国还透露:”ARCFOX极狐最新款产品HBT将于明年上市,新车搭载3颗96线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3个超声波,算力达到352万亿次每秒”,引发了不仅汽车圈,也包括科技圈的广泛关注。 亮眼的整车品质和色彩 ARCFOX极狐αT诞生于蓝谷麦格纳智造基地,由拥有超过370万辆奔驰、捷豹等豪华车型制造经验,代表着世界顶级造车工艺水平的百年企业——麦格纳亲自打造,严格执行全球统一的”MAFACT”生产体系标准,在制造技术与在硬件层面为ARCFOX极狐αT进行世界高端水平的品质赋能。ARCFOX极狐αT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50:50 的前后轴荷比以及全铝合金中空封闭截面副车架,由奔驰大G团队进行底盘调校。采用了完美平衡轻量化与安全性的”上钢下铝”混合车身结构,整车抗扭强度达5.5万Nm/°,欧盟认证最高安全车身标准,可谓欧范十足,横向对比来看,在同级别纯电SUV中的也是佼佼者。 ARCFOX极狐αT车身颜色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奇妙的变化,同样的物质却会因为不同的环境温度会创造出不一样的色彩。整车的颜色设计包含七种不同的颜色,有北欧格陵兰的冰灰,热烈奔放的熔岩红,海水冲刷过沙滩的冰河蓝,挪威森林晨曦时的迷雾棕,斯瓦尔巴的朗伊尔城,零下50°雪片的极狐白,极夜天空的星钻黑以及极光掠过后留下那点微光的极夜黑…正是因为北极所特有的极寒环境以及从零下59℃到0℃左右温度的变化,造就ARCFOX极狐αT独特的颜色灵感。 先进的IMC架构和智能座舱 ARCFOX极狐αT基于全球首个商业搭载5G技术的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打造,该架构获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认证,拥有超级拓展、超级智能、超级交互、超级进化四大特征。IMC智能架构的使用,让ARCFOX极狐αT科技感尽收眼底,后续也能够通过持续的OTA升级不断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不仅”智”在一时。 举个例子,ARCFOX极狐 αT从视觉、听觉、触觉、知觉上也能给驾驶者带来不一样的科技体验,是乘客在路途中也能感受未来科技。其中在”触”觉科技,使乘客身处于α-Cockpit全息座舱里,NAPPA真皮材质打造的零重力座椅可自动调整最舒适位置,完美的包覆感甚至让你能感到略微失重,就像陷入到客厅里的真皮沙发里一般完全放松。ARCFOX极狐 αT搭载一块全球最大的20.3英寸哈曼超宽 4K大屏,触手可及的科技感和智能感扑面而来,犹如科幻大片里的未来座驾一般,在长途旅程中可以享受完整的电影体验。同时,ARCFOX极狐 αT配备了音乐发烧友挚爱的哈曼音响系统,这套源自哈曼的全套剧院影音系统,让你仿佛置身于维也纳金色大厅之中,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四个字——”如此美妙”。 综合来讲,ARCFOX极狐虽是新但实力厚重,拥有超过30项国内、国际领先技术,合资工厂豪华车精益制造水平,华为5G科技互联加持。极狐 αT 拥有653km超长真续航、全系标配长度超过2米全景天窗、L2.5自动驾驶、整车轴距2915mm,在30万级别高端市场竞争力非常强劲,如果说蓝转绿是未来车市趋势,那选择一款心意的纯电动汽车就是必备功课,ARCFOX极狐 αT未来可期。 出处:头条号 @买车公社 read more

  • Tesla拿得出手的可不仅是自动辅助驾驶技术

    Tesla拿得出手的可不仅是自动辅助驾驶技术

    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待人和善才能招财进宝。特斯拉却独树一帜,不仅不“善待”产品和消费者,还四处抢话怒怼竞争对手,活脱脱成了汽车圈的“全民公敌”。可就是这个成立不到20年的造车新势力,超越丰田、大众和通用等老牌大厂,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5000亿美元的车企。 为啥特斯拉能逆袭前辈们?按照行话来说,资本市场看好它的未来、消费市场认可它的现在。 1.做工粗糙还爱“割韭菜” 特斯拉其实不像个车企,更像一个软件公司。大家都在汽车质量上狠下功夫,毕竟这牵扯到企业生存问题。特斯拉却聚集资源研发软件系统,多多少少忽视了汽车品质投入。当然,不能说一塌糊涂,只能说一言难尽。特斯拉旗下车型一直存在车身缝隙大等做工粗糙问题,前段时间还因车顶装饰条可能脱落,在美国召回超5000辆问题车。 另据美国《消费者报告》最近发布的年度可靠性调查报告,特斯拉排在上榜26个品牌的倒数第二,其Model Y车型被曝光存在多项质量问题。最令国内车主气愤不已的,是特斯拉随心所欲“割韭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特斯拉Model 3降价次数已高达5次。与此同时,特斯拉规定某一期限内不能重购原车型。于是下了订单的车主只能含泪提车,坊间也就流传着“你永远买不到最便宜的特斯拉”的戏言。 2.马斯克桀骜不驯四处怼人 或许是因为极度自信,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总是对竞争对手不屑一顾,甚至不惜在社交媒体上打嘴仗。早些年,马斯克称丰田的氢燃料战略“难以置信的愚蠢”,丰田以“算了吧”淡淡回应。最近丰田公司总裁丰田章男指特斯拉只是在卖“食谱”,马斯克这次倒没有回应。还有大众、福特和奔驰等国际主流车企,都遭遇过马斯克怒怼。 国内车企自然没能幸免。蔚来董事长李斌接受采访时表示,蔚来汽车均价超过特斯拉15万元左右,两家车企客户群不是同一类。马斯克直接以两家市值做文章:“420是42的十倍。”另一家上市车企小鹏汽车,广州车展上宣布将在明年推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汽车。这一消息遭到马斯克炮轰,称这是建立在特斯拉旧版软件之上。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怒不可恕,直言明年在自动驾驶领域要把特斯拉“打得找不着北”。 3.综合品质成就“全民公敌” 但正如开篇所说,我行我素的特斯拉市值汽车圈第一,并且在全球售卖超过100万辆车型,还成功实现了盈利。可能有朋友会说,依托自动辅助驾驶技术,特斯拉才得以称霸市场,这话只对了一半。不可否认特斯拉的技术品质,但从实际操控及专业机构测评来看,其表现并非业界第一。其实特斯拉最可怕的地方,恰恰是“全民公敌”的地位。 苹果手机经常被中国乃至世界的同行,在新品发布会上拿来“批斗”。从外观设计、硬件品质及软件技术,竞品都具备碾压式的优势。结果呢?苹果手机上市后依旧备受追捧,公司市值及业绩也是独占鳌头。竞品品质明明吊打苹果手机,为何还是没能抢过它的风头?事实上很多人忽略了苹果手机的全面性。苹果的IOS系统、软件生态链及芯片硬件水准等,综合品质绝对是行业的老大,没有之一。 特斯拉也如苹果手机,尽管在续航、软件及充电等方面不如竞品,但整体综合品质绝对业界第一。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大功率超级快充及出色的动力性能,这一套集中在特斯拉车型上,就能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需求。买车不就图个舒坦嘛,更何况特斯拉技术品质十分过硬,还有先入为主的优势。 其他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往往只能在某一项(或几项)胜过特斯拉车型,但综合品质真不能相提并论。并且基于“全民公敌”的地位,坊间也有“大家在追赶特斯拉”的认知。所以购买品质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往往都是消费者的首选项。后起之秀想要撼动特斯拉,就看能不能创造震撼世界的技术了。 出处:头条号 @车市聚焦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