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 or 建厂?互联网公司造电动车的出路到底是什么?
前段时间“打造一个电动车企业大概需要多少钱?”。有一个声音是:“钱越多越好,最好有10亿美金”、“一定要自建工厂”。还有一个声音是“电动汽车代工是可行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讨论声音不断,趁余热还在,本人也提一下自己的一些拙见和认识。
代工行得通,但也要有自建工厂
首先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由于其便捷和快速性,加快了物流和客流更是加快了空间的交换。高品质和安全性是交通工具必须具备的基础属性,没有人愿意坐在一辆没有安全感和安全保护措施的高速运动的交通工具上。出行必须建立在人身安全之上,所以造车必须要有门槛,而且人命关天,这个门槛不能不能低,并且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准入门槛还必须要适当提高。互联网行业的人进入这个领域跨过这个门槛,虽然是相隔的比较远的两个行业,究竟要不要建厂从头开始来进行跨越?我认为代工和自建工厂要结合起来不失为更好的出路。
中国部分放开汽车工业市场以后,中国的国有汽车产业和民营汽车产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消费领域对汽车的强劲需求,刺激了汽车基础制造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以上汽、一汽、二汽、北汽、广汽五大国有控股集团,再加上比亚迪、奇瑞、吉利等民营汽车集团的崛起,说明我国的汽车制造工业体系已经达到一定成熟程度,否则是无法支撑起这么多汽车集团公司。诸多汽车厂家的产能在上一轮城镇化的过程中到现在已经显得严重过剩。先进的生产线和厂房要满足年产量10万台的年产量不再是困难的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工厂来干,代工也是可行。
电动汽车的发展,基本上重新定义了汽车,动力系统的彻底更改,车身整体的保留,让汽车的生产零部件大大减少,不管对于工艺流程还是对于品质控制都是优势。三电技术取代传统燃油动力系统,让互联网公司有了可以非常迅速切入汽车产业的机会,互联网企业造车实现弯道超车完全有可能。
但是作为互联网跨行业切入汽车领域,互联网公司需要看清楚自己的强项,重新评估自己在一个新的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面对新领域自身存在的短板,如何去破解都要有一定的清晰认识。扬长避短,借力发力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作为跨界进入的互联网公司,其强项在哪里?上次智车优行的沈总认为互联网公司的“强项在研发层面——即设计更人性化的产品”我认为这并不是突出的优势,传统汽车厂包括已经开始进行电动汽车制造的企业都把“设计更人性化的产品”作为产品定义的目标,而且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本人认为互联网公司的长处在这几个方面其一、品牌塑造能力,互联网的品牌塑造能力要比传统的制造企业要快得多。其二、资源整合能力,这个能力包括技术人员的整合和资金的整合,这两个能力都是传统制造业无法比的。其三、互联网行业跟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机电控切合的更近,能够迅速的将互联网具有的技术和产品切入到汽车中来。
互联网企业造车做好设计,产品定型。车身底盘以及组装这些基础的工艺工作都可以交给专业的汽车工厂来做,汽车的四大工艺车厂远比互联网企业有优势,包括流水线的工艺管理、品质控制。但在汽车车身中控系统、VMS(汽车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这类跟互联网能够很深结合的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上面还是要自己建厂,核心的东西需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否则只有所谓的“研发设计”只是一个不能成立的优势。就像是深圳的智能手机,虽然能够大规模代工但是要想做自己的品牌核心的东西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面。手机不同于汽车,手机需要掌握的核心技术的软件需要有深耕的团队可以不用建厂,但是电动汽车不一样需要软件硬件相互配合,而且是汽车的核心部件,这些还必须自己建厂来解决。
只有看请自己的优势,借力而四两拨千斤,有效的整合各自的平台资源,利用好优势,未必不是一条很好的路线。
自身的核心能力与外部的资源整合
消费类电子以及IT行业跟制造业不能简单的进行比较,单单就使用生命周期来讲,买个手机用两年不好用可以扔掉,但是价值几万元的汽车用两年有恐怕没有几个人愿意扔。电动汽车需要重新定义,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但也不能弱化作为交通工具的根本属性,买手机可以作为娱乐工具,交通工具很难作为娱乐工具,但是可以将更人性化的用户体验植入到电动汽车中。在安全、耐用、能够方便出行的基础之上,才能做更多的时尚,好玩的元素。年青一代,80后、90后逐渐成长为消费的主力军,而且这两波人都是互联网原著居民,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品牌的塑造在他们心目中的速度可以更快,而且接受程度也会更快,这是互联网企业造电动汽车的一个巨大优势。
以电动汽车作为载体,以互联网的思维和方式,赋予更多更深层次的用户化体验可以为出行带来更深入的变革,也会影响到年轻群体对汽车的重新审视和购买选择。这是也是互联网企业的外一个核心竞争力。这些核心竞争力需要利用手里的各种优势来进行产品实现,是需要建立工厂。否则互联网企业进入电动汽车领域,仅仅作为一个外围的设计公司,而没有牢牢把控住核心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在行业里面进行长久立足,最终的结果有可能会沦落为“山寨”产品。汽车发展到现在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品,远远还没有到像手机一样对软件过分的依赖程度。
目前电动汽车的生存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政策和政府补贴来生存,这并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并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政策和补贴都有一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互联网企业在未来有没有可能将汽车的成本降到能够让正常的市场去接受的程度,这个能力必须来自于掌握核心技术这块。完全依赖代工这个目标恐怕很难实现。
整车的生产线、四大工艺、车身底盘以及总装,在现在传统汽车厂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作为外部整合资源不失为很好的外力,这部分完全可以交给这些公司进行代工。核心的电控、电机、VMS等与IT行业离得比较进的专业,还是要自己进行深耕细作,这方面互联网公司在IT技术人才整合和资金整合能力上有很大的优势。
互联网公司造电动车的出路
目前电动汽车发展热火朝天,特别是国务院的2020年500万套充电桩布局的政策直接刺激了电动汽车市场的火热。互联网企业更是在这两年摩拳擦掌,扬言高调进入电动汽车领域。试图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颠覆汽车行业。互联网的存在只是更人性化更优质更好的解决了沟通交流的问题,人与人,人与自然,人机交互,人车交互。沟通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互联网+是只能算是电动汽车行业的东风,真正的主角还是“诸葛亮的战船”。风可以用,箭可以借,战船却是要自己的,整个团体才更有战斗力,才能以小胜大,以少胜多。
互联网企业进入电动汽车行业如果抱着赚取一点政府补贴的心态或者是全盘移植互联网赚取利润的思维方式,有可能会碰一鼻子灰,并不能做得长久。就各行业收入分配来看互联网公司的从业人员的待遇普遍高于制造业的待遇。这点互联网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将散落在传统汽车厂家的优秀工程师,顶尖技术人员以及现场管理人员汇聚到自己的麾下,借力发力,整合自己自身的各方优势,牢牢把控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自己进行建厂生产进行品质控制,然后将整车的组装,四大工艺等方面的交给专业的制造厂,相信一定能够生产出适合市场广大消费者喜欢的汽车产品。
时间也许真那么巧合2005年的智能手机,让人怦然心动却又担心着1天的待机时间。10年过去了,我们站在2015年看电动汽车,未来会不会有惊喜,没人能知道接下来的十年会发生什么。期待着下一个十年,永远相信科技改善生活,“请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