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特斯拉
特斯拉Model Y的缺点盘点
特斯拉modelY作为目前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型,到底有多少缺点? 1.20万以上的车,竟让没有360全景影像。 2.座椅舒适度差,座椅偏硬、没有通风、头枕接触面积不足。 3.语音控制能力差,识别能力不足。 4.底盘偏硬,悬挂避震不足。 5.全车多处异响,目前没有太好的办法。 6.漆面薄,稍微一碰就掉漆。 7.自动雨刷感应不灵敏。 8.高速行驶中胎噪大。 9.空调制冷慢。 10.自动泊车能力差。 11.新能源专用轮毂突出,容易划伤。 12.屏幕下方小风扇有滋滋滋的电流声。 13.方向盘喇叭按键人机工程差,39点处皮质耐用度不足。 14.近光灯照射不平。 15.全景天幕隔热能力差。 16.车门密封不足,车内容易进灰尘。 17.没有crbs,是否使用单踏板跟能耗关系巨大。 18.同级别转弯半径大。 19.内饰材质真的一般。 20.车机不定期死机。 真的没有国产新能源车可以超越特斯拉modelY的销量吗? 出处:头条号 @大树小生 read more
特斯拉中国“紧急召回”朱晓彤?
特斯拉的大老板马斯克近日又做出了一件惊人之举! 他把自己的得力爱将——朱晓彤给“退回”中国了!说起这位朱晓彤那可不简单,他是马斯克眼中的“卷王之王”。为啥这么说呢?咱们慢慢聊。 文心观世界、世界聚文心。大家好,欢迎收看文心我的频道。 如果喜欢本文请多多点赞、转发,文心感激不尽! 【今日头条文心国际财经】市值蒸发 7000 亿,马斯克认错,紧急“退回”朱晓彤? 一:朱晓彤,特斯拉的“卷王” 朱晓彤外表瞧上去温文尔雅,可在做事的时候那当真是雷厉风行。马斯克曾经夸赞他道:“这个小伙子在凌晨三点的时候能够立刻回复邮件,到了晚上还能与美国那边的同事进行工作对接。”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拼命三郎”一般的人物。 朱晓彤的工作态度简直跟马斯克一模一样。他对自己要求极高,几乎可以说是“先卷自己,让别人无法超越”。这种精神真的是让人心生敬佩。 站着办公的朱晓彤 朱晓彤的生活可以用极其简单来形容,他居住在公租房中,每日所吃的是工厂的工作餐,身上所穿的衣服也全是公司的工装。他的办公室就在生产线边上,连座椅都没有就那么站着办公。为啥?因为这样车间一有事他就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022 年特斯拉上海工厂陷入停产状态,朱晓彤毅然选择住在厂里长达两个月,与工人们一同吃住,一直坚持到工厂恢复生产。在这一年上海工厂的产量高达 72.6 万辆,占据了全球产量的一半之多,其中有三分之一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这无疑成为了特斯拉的 “救命法宝”。 朱晓彤因为贡献巨大获得了马斯克的奖励。2023 年特斯拉提交的文件表明,朱晓彤拥有32.9 万股特斯拉股票,按照当时的股价来计算,其身价超过了4.4 亿人民币。可即便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旧维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 二:从新西兰到特斯拉,朱晓彤的成长之路 朱晓彤出生在辽宁沈阳后来去了新西兰读书。2004 年在从奥克兰理工大学毕业之后,他再度前往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攻读 MBA。在杜克大学求学的这段时间里朱晓彤便踏入了楷博国际工厂咨询公司开始工作。 这家公司主要做的是大型项目的咨询和实施,动辄上亿的大项目。朱晓彤在那里工作的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他接手了一个10亿美元的订单项目,虽然当时利比亚的局势很不稳定,但他还是顶着压力拿下了这笔大单。之后他又在利比亚完成了沙漠灌溉的项目,短短两年时间,他从项目经理一直做到了公司副总裁。 这段经历对朱晓彤来说是极其宝贵的。他在这家跨国企业里学到了如何管理大规模项目,如何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这些都为他日后在特斯拉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斯拉中国的救火英雄 2014年特斯拉中国区的高管接连离职,整个中国区只剩下了46个人。朱晓彤这个时候临危受命,负责起了中国区的超级充电项目。他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建成了40个超级充电站以及600 多个充电桩,助力特斯拉摆脱了在中国面临的困境。 2019年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建设。朱晓彤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工厂的建设。这样的速度即便是马斯克也赞叹不已。朱晓彤之后被提拔为特斯拉全球副总裁,成为特斯拉核心管理层中的首位华人。 这个过程中朱晓彤面临了无数挑战。比如开工没多久就碰上了连雨天,一连下了40多天,工地上的房子经常积水。但每次遇到问题朱晓彤总是第一个出现,带着大家一起去清理。 为了能快速竣工朱晓彤每天凌晨还在回复邮件,早上6点又继续开始工作。他这般雷厉风行的作风以及超强的工作效率成功地吸引了马斯克的关注,于是马斯克任命他为特斯拉中国区的负责人。 四:重回中国,朱晓彤能否再创奇迹? 2024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出现了下滑,马斯克不得不将朱晓彤调回中国区。朱晓彤回归后仅仅三个月,就让特斯拉的销量实现了同比增长8%的成绩,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那么朱晓彤这颗“螺丝钉”,能否继续为中国市场保驾护航呢?一切都得看数据说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朱晓彤的回归对于特斯拉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特斯拉上半年财报公布,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减少了 5.8 万辆,净利润下降了 45%。次日特斯拉股价随之下跌,市值瞬间蒸发超过 1000 亿美元。2024 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同比下滑了 12.2%。为了扭转这一颓势马斯克只得把最熟悉中国市场的朱晓彤调回大中华区。 这也进一步表明马斯克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毕竟中国市场对于特斯拉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特斯拉的重要生产基地,更是销售增长的关键所在。朱晓彤的回归,就像是为特斯拉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让人充满期待。 朱晓彤能否再次成为特斯拉的“救火队长”? 你们觉得朱晓彤这次回国,能不能再次拯救特斯拉的中国市场呢? 从他的过往来看这哥们儿可是个能干大事儿的人。 出处:头条号 @文心观世界 read more
富士康 Model B 即将量产
近期,一款全新车型B并非出自知名特斯拉品牌,而系富士康集团旗下Foxtron所研发,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进入大规模生产。这是否预示着该领先的电子制造企业将正式涉足汽车产业领域? 尽管自2019年推出以来,ModelB的优秀设计优势依旧如故,尤其是独特而流畅的大灯设计更是引领了当今审美潮流。回顾其成功之路,不得不赞誉台湾设计师的非凡洞察力与广博视野。您对此观点持何态度呢? 外观设计与市场定位 虽然新型ModelB与近期推出的大众ID.3有些相像,但是因为前者提前发布了近两年,所以具体参考哪些车型并未公布。然而,富士康决定从小型轿车入手,这无疑体现了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种策略有望为富士康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 特斯拉MODELB车身尺寸为4300x1865x1530毫米,轴距达2800mm。基于大众ID.3优秀设计理念,此款车型旨在为广大家庭用户提供充裕的日常出行空间。 车尾设计与科技感 该车独特的尾部设计与头部特点相辅相成,LED尾灯兼具如行人过街提示及电量显示等多种功能。这展示了富士康强大的创新科技实力。 尖端科技推动新车型彻底淘汰传统后视镜,采用前卫的电子化设计。新车搭载双屏液晶显示屏驾驶舱,科技感十足。此款将多重先进科技完美结合之作,必能受到众多科技爱好者的青睐。 内饰与储物空间 步入驾驶室,中央显示屏下方的扩展操作台引人瞩目。功能尚待揭示,推测该区域可提供充足的储物空间,甚至配备高级设备如车载冰箱,此举无疑提升了车辆的实用性与乘坐体验。 性能表现 在实测中,双电机四驱车型以其卓越的加速表现荣获了”电动超跑”称号,仅需短短3.9秒便可实现百公里加速。这一出色特性无疑将吸引追求顶级驾控体验的消费群体。 量产与市场前景 预计富士康ModelB即将批量生产,此举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其合作商裕隆汽车的产品质素。如果顺利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消费者将有更多选择;就算未能如愿,因其在台湾地区新车的竞争优势,有望赢得广泛的消费群体,包括在台湾、美国和德国等市场。 总括而言,富士康ModelB纯电动汽车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尖端科技展现卓越性能,引领业界走向新的方向。从对未来市场趋势的预测看,我们有信心该车将在激烈的商战中占有重要一席,敬请继续关注!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具备“满血版”FSD的全新Model Y即将在中国发售了?
从去年零碎的小道消息,一直到如今的各种谍照+假想图,全新Model Y可谓是一直吊着全世界人民的胃口。这不,根据前段时间曝光的实拍尾部谍照,就又有海外媒体专门制作了一份假想效果图。 与之前咱们通过各个渠道看到的“Model 3 SUV版”不同,全新假想的Model Y除了在尾部采用了隐藏的贯穿式设计以外,同时还在前脸同样加入了一条纤长的贯穿式灯带,勾勒出车型前脸的轮廓。 虽然个人觉得这样的设计反而并没有不要灯带的造型来的好看,并且根据之前内饰屏幕中的3D渲染图谍照来看,全新Model Y将前脸更改为贯穿式设计的概率并不是很大。 当然除了以上的变化以外,根据目前的最新消息,新款特斯拉Model Y有望搭载容量为95kWh的电池组,最高续航里程可能达到800公里。相较于现如今的在售的Model Y 长续航版本,多出了16.6kWh,且多出将近112km的纯电续航。 (特斯拉中国上海储能超级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子公司弗迪电池早在今年3月,就与特斯拉达成了上海储能工厂的供货协议,并将在2025年一季度开始向特斯拉供应储能电芯。而根据目前全新Model Y的进度,以及特斯拉一贯严格的成本管控方针来看,全新Model Y的长续航版有可能因为国内价格战的原因,搭载成本更低的弗迪电池。至于性能版因为输出功率等方面的需求,或将依旧搭载LG电池。 关于座舱内部,其实之前的实拍谍照图已经透露的七七八八了。首先大致设计还是会和Model 3一样拥有环抱式的LED氛围座舱,然后就是方向盘依旧是常规的三幅式方向盘,至于后面会不会有Yoke方向盘的选装服务,目前不得而知。但有一点能确定的是,全新Model Y也会像Model 3一样,没有换挡拨杆和转向灯拨杆。因此,全新Model Y大概率将是需要大家通过屏幕进行换挡,通过方向盘上面的按键点亮转向灯的一套操作系统。 同时,通过谍照中显示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发现中控屏幕下方的副仪表台区域,采用了碳纤维以及镀铬轮廓的装饰件。 后排部分,除了目前大家都知道的控制屏以及空调出风口以外,之前谈及的2+3+2的座椅布局设计的七座版车型,目前已经没有进一步的爆料作证了。也就是说,7座布局大概率将不会出现在最终量产版全新Model Y的身上。 至于大家都十分关注的FSD,马斯克在之前的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就透露过将在12.6版本发布后登陆中国。具体时间并不确定,但能确定的是,特斯拉将提交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并有望在年底前获批。 也就是说,全新Model Y除了自己本身的升级之外,还将大概率和FSD一起再一次给中国新能源的内卷势头加一把火。所以,各位觉得,如果全新Model Y首发就搭载满血版FSD的话,那么特斯拉是否还能再次夺回冠军的宝座呢? 出处:头条号 @琪车人 read more
绿色车牌的特斯拉Cybertruck现身天津街头?
近日,社交平台有账号发布消息,称挂绿牌的特斯拉Cybertruck现身天津街头,引发热议。有网友称,该车或是通过平行进口的渠道购买的。8月17日,极目新闻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了特斯拉中国及从事平行进口业务的公司,了解此事。 现身街头(社交平台截图) 公开信息显示,特斯拉Cybertruck中文名为特斯拉赛博越野旅行车,又被称为特斯拉皮卡。据报道,今年1月,该车型在上海、西安、杭州等城市开启巡展。特斯拉有关人士曾称,该车型欲在中国上路比较难。 8月17日,特斯拉天津某门店工作人员称,该门店暂时无法销售这款车。网传现身天津街头的特斯拉赛博越野旅行车,可能是通过平行进口的渠道进入国内的,“这个车不是特斯拉官方卖的,平行进口买这个车比较贵,售价超过250万元。” 特斯拉天津另一门店工作人员也表示,该门店暂时无法预订这款车,“网传现身天津街头那辆车,是通过平行进口的渠道从国外买来的,得260多万。” 特斯拉西北某交付中心工作人员称,目前未接到公司关于这款车在国内可以交付上路的通知。之前这款车在国内巡展过,网上有些照片可能是巡展时拍摄的。 相关车型(官网截图) 特斯拉中国一位客服证实,特斯拉中国官方暂时没有在国内销售这款车,也没有交付计划。不排除有消费者以平行进口的方式购买这款车,如果能上牌上路,肯定是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执行的。该公司内部暂时未接到关于此事的相关通知,也不便去核实这款车现身天津街头的信息。关于这款车的最新进展,可关注官网信息。 特斯拉中国另一名客服也表示,特斯拉中国官方暂时未在国内销售这款车,目前也没有交付计划,只是展示,供消费者观看。 17日,记者还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天津多家从事平行进口业务的公司。其中一家公司工作人员称,他近日看到有这款车到达天津港,“我在拆箱时看到的,但不让拍照。”不过,通过平行进口公司在天津港购买这款车还要等一段时间,车到港后得先做试验、3C认证等,价格现在也没出来。对于网传这款车现身天津街头,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可能是车辆试验时被拍到了。” 目前,天津交管、天津港等部门,暂未就此事披露相关情况。 来源:极目新闻 read more
伊隆·马斯克宣布取消与Costco的合作销售计划
在过去几个月内,特斯拉宣布在台湾与大型批发零售商Costco达成了一项小规模的合作。Costco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知名的大品牌,他们的汽车销售部门在许多会员中都很受欢迎。他们的销售策略之一是为选择与他们合作的会员提供折扣和优惠,特斯拉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虽然Costco并没有提供任何折扣,但他们打算为前50位通过他们订购汽车的客户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包括免费超级充电里程、配件等。这个交易看起来非常不错,许多人猜测这可能是特斯拉在美国尝试类似操作的试水。然而,在这一交易的消息传开后不久,埃隆·马斯克便插话宣布该合作实际上被取消了他表示:“我刚刚取消了这个项目,因为没有获得批准。” 特斯拉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大的转型,但这确实引发了关于这一合作是如何在未经真正决策者知晓的情况下进行的疑问。 埃隆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取消这项合作的解释,但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这可能表明特斯拉员工在做事的方式上与埃隆存在差异。特斯拉业务的核心是卖车,我们最近也看到特斯拉在销售更多车辆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比如广告、APR优惠,甚至在第三方网站上短暂列出了他们的车辆销售。 去年11月,推特用户“C-Dealer Guy”注意到特斯拉悄悄地开始在cars.com上列出新车销售,这是特斯拉首次在自己网站之外的地方销售汽车,虽然这直接链接到了特斯拉的网站。 一些人认为这是埃隆与特斯拉之间脱节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在中国还有一个与麦当劳的合作。当Sawyer Merritt在X上发布有关此事的消息时,埃隆回应称这是“假新闻”,还附上了笑脸表情符号。 Sawyer随即回复说,这是真的,埃隆,特斯拉的官方微博账号正在推广这个合作。因此,很明显埃隆错过了一些事情,但这也可能归结为特斯拉员工与埃隆在愿景上的真正差异。 特斯拉的销售员工,尤其是负责销售的员工,正竭尽全力实施新的方法来销售更多的特斯拉车辆。然而,埃隆未来的重点显然是自动驾驶。 事实上,他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关于自动驾驶,埃隆说道:“我建议那些不相信特斯拉能解决车辆自动驾驶问题的人不要持有特斯拉的股票,他们应该卖掉特斯拉的股票。”一些人更加严格地看待这一点,认为埃隆告诉所有投资者卖掉他们的股票,这只是部分正确的说法,因为这只对那些不相信自动驾驶的人有效。 对于埃隆来说,汽车销售显然需要继续进行,但特斯拉的核心业务和真正使其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大的将是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安装在现有的特斯拉汽车上,未来的汽车也将会具备这个功能,特斯拉还将把该技术授权给其他汽车制造商,并推出RoboTaxi,从而以我们前所未见的规模彻底变革交通行业。 尽管如此,听到一家公司的CEO明确告诉投资者不要投资确实是非常极端的,但他非常明确地表示特斯拉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到FSD(全自动驾驶)的开发中。那么,在谈到汽车销售时,为什么特斯拉要与Costco合作呢?在埃隆的脑海中,特斯拉始终以不同的方式运营,直接面向消费者,他们从未需要更多的渠道。最大的因素可能是,特斯拉已经在运营自己的直销模式,他们仍然不想引入任何中间商。 不过,Costco的合作仅仅是为Costco会员提供了一种额外的购车方式,并附带一些额外的优惠。这个交易可能并不是一个巨大的承诺,但它确实显示出特斯拉在这个问题上的某种固执。他们当前的销售模式在很多方面都很出色,消费者也欣赏购买特斯拉的过程是多么简单和透明。然而,特斯拉的销量在最近几个季度有所下降,如果他们想要提升销量,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调整。特斯拉显然正在幕后进行一些大项目的研发,因此他们可能认为在这些项目推出之前,营销是不必要的。然而,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他们能否摆脱当前的困境。 read more
特斯拉 Model Y 成为2024年中国车市的标杆是有原因的!
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特斯拉 Model Y 仍然是王者吗? 优点 超级抛光的电动传动系统 直线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比以前便宜多了… 缺点 ……但降价确实损害了转售 行程仍然繁忙 给我们一个平视显示器吧,特斯拉 2024 年,特斯拉Model Y遥遥领先于其他车型,成为澳大利亚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是其轿车兄弟。 尽管面临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且Model 3轿车进行了重大更新,提供了比以前更现代化的内饰、更舒适的乘坐体验和更好的精致度。 Model Y 并未进行同样的更新,但也并未完全被抛弃。 3 月份,它推出了三种新颜色选择,并为基本款 RWD 和 Long Range 车型推出了新轮毂设计。哦,价格全年已多次下调。 Model Y 仍是王者吗? 特斯拉 Model Y 售价多少钱? 特斯拉继续在澳大利亚降价,目前基础款 Model Y RWD 的定价与大量混合动力、汽油和柴油中型 SUV 的价格一致。 型号变体 建议零售价 特斯拉 Model Y 后驱版 55,900 澳元 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全驱版 69,900 澳元 […] read more
伊隆·马斯克打算把全车电线从5000米降至100米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别看你的车,可能只有5米长左右,但其实里面的线缆,达到5000米。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对于汽车而言,电线就像是它的神经,它要通过电线,将所有的控制单元连接起来,一般的汽车不说5000米,3000米是一定有的,高档一点的汽车,控制单元多一点,超过5000也不是没有可能。 实际上,你车里面的每一个功能,都需要电线连接起来,收音机、喇叭、窗户玻璃,雨刮器、音量开关,座椅控制、仪表盘,导车可视,电动后视镜…… 由于汽车的这些功能,基本上都是分布式的,每个设备都得各自一条线连接,功能越多,线越多,单元控制器也越多,所以汽车里面的线是密密麻麻的。 按照媒体的说法,现在一台高级一点的大型SUV,比如宝马X5、奔驰GLE,如果把这些电线拿去称重,可能达到100KG,重量甚至和发动机差不多。 线路越多,成本越高,也越复杂,所以一直以来,车企们都在想着如何减少电线的使用,比如马斯克,就曾经表示,要在它的Model y里面,将电线降至100米。 从5000米降至100米,你说马斯克是不是疯了? 事实上他当然没疯,马斯克的计划是,彻底的颠覆之前汽车这种分布式架构,要通过总线、中央计算大脑的方式来控制汽车。 简单的来讲,就类似于电脑一样,由一个中央CPU来进行所有的决策控制,然后一条总线,从中央CPU出来,再接入汽车的每个模块。 这样就不需要各个控制设备各自为战,也不用每个功能都接一条线,这些线再单独汇入汽车的控制舱,这样就能够大大的节省电线的使用。 而节省电线的使用之后,不仅降低成本,减轻重量,也能够让汽车的结构大为简单,这样在制造的时候,效率也会快很多。 不过,这样也带来了一个有可能比较严重的后果,早期每个功能是由每条线、每个控制器单独控制的,一旦采用中央CPU的模式,由总线来控制的话,一旦哪个功能出了问题,也许就不是换这一个功能控制器这么简单,也许整个大模块都要换,这样维修起来,成本会非常高。 不过特斯拉表示,整车控制器的寿命是非常高的,正常状况下,不会轻易坏,甚至因为结构简单,线路也简单,维修更为便捷,很容易定位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的Model Y,实现了马斯克定的目标,降至只有100米了么?并没有,之前有机构拆解了Model Y,其电线还有300米左右,相比于之前的5000米,已经降了90%+下来。 也许,马斯克的目标,快要实现了,不知道到时候国产车会不会又学起来,就像当初的CTB一体化车型一样? 出处:头条号 @互联网乱侃秀 read more
工信部打算禁止“单踏板驾驶”电车?特斯拉客服回应
近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公告,公开征求《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五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 其中有内容提及到,近年来随着A 型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技术应用的逐步广泛,由于驾驶员长期通过控制加速踏板来实现制动停车,可能会导致养成相应的驾驶习惯,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出现误踩等误用的情况。 因此,对装备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的车辆的附加要求增加,对于A型及同时具有A型和B型电力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在前进挡下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能使车辆减速至停车。官方表示,该要求是在经过充分行业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引导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保证行车安全。并考虑行业技术和产品现状,此条款给出单独的过渡期时间。 当然,该条款的附加要求修订内容一发出,自然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更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此项规定正式实施,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日后单踏板模式或将被禁止。 针对这一消息,有媒体致电特斯拉客服,客服人员回应表示:特斯拉的车辆没有单踏板模式,它的功能叫能量回收。网传消息目前我们没有了解到,在现有车辆的功能使用上,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如果确实是国家有相应的要求,那么也会后续在软件版本发布或者相关的说明中,特斯拉会发布说明通知,但目前确实没有相关的消息。 实际上,一直以来关于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就备受争议。特斯拉频繁的发生事故也有很多专业人士指出或与其单踏板模式有一定的关联。因为,特斯拉的单踏板与传统汽车是不同的。传统汽车的油门只具有一个功能,踩下油门就是启动和加速,松了汽车也会保持惯性行驶一段距离。而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则是踩下是加速,一旦松力就会明显减速。在正常驾驶情况下,单踏板模式可以完成大多数加速、减速的操作。 但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刹时,往往不少驾驶者由于紧张,导致驾驶者思维逻辑混乱出现了错误操作。毕竟很多驾驶人员对传统燃油车的驾驶模式非常的熟悉,但刚刚接触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并不熟悉,这样就极易出现操作失误,而导致事故发生。 对于工信部拟禁止汽车单踏板完全刹停的意见,不少网友表示支持。有网友指出:单踏板默式,改变了正常的驾驶习惯,一旦习惯了松开电门车子能减速甚者刹停,平时就很少会去踩刹车了。当面对突发时,大概率是一通乱踩,踩对刹车的概率极低,悲剧往往都是这么酿成的! 不过,也有网友认可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评论表示:单论技术而言,单踏板对于电车是个非常好的技术,当然它或多或少改变了部分人的驾驶习惯,引起部分用户不适应,但对于大部分司机来说,熟悉这中动能回收之后,开车将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频繁发生的特斯拉事故 ,特斯拉曾表示,“目前从未发生任何一起刹车失灵事件,也未收到因此情况导致的碰撞或受伤案例”。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也曾公开表示,246个特斯拉失控加速案例全部都是驾驶员踩错踏板造成的。同时,还指出“在车辆的使用环节,还需要加强消费者的教育,需要去跟驾校、交通部门去合作,让大家了解新型汽车的使用方法,避免在使用环节当中的误操作,或者说因为功能上不太了解而带来的一些其他的问题。” 出处:头条号 @汽车行业关注 read more
CyberTruck车主竟然让特斯拉“吃瘪”了?
特斯拉法务部有多厉害,相信不用多说了,但是最近北美的一位特斯拉车主却完成了一项壮举,完成旧车换新,一起来看看。 优缺点速览 优点: 1、外观赛博朋克风 2、路上回头率超高 3、动力强劲 缺点: 1、无法满足国内法规上路 2、纯电有续航焦虑 一位来自美国加州的美国退伍军人Lamar在Cybertruck发布早期就贷款购买了创始版,并于3月初交付,他觉得自己是Cybertruck创始版的首批车主,也是该州第一辆Cybertruck的车主,是一名“具有影响力的人”。 这位车主已经做好了长期计划,除了与家人一起享受Cybertruck带来的美好时光之外皮卡,他还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收费订阅视频,并建立了一种让其他人体验Cybertruck的方式,支付500美元就能驾驶两个小时。 但是这种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贷款购买的这辆有着双电机600马力的零排放大型皮卡遇上了一系列问题。首批车主基本承担起前期反馈问题的用户,再加上装配技术等问题,这辆Cybertruck在经历完更换前挡风玻璃、高压交流电线束、仪表板等部件之后,车辆依然出现报错警示影响安全行驶。 这名车主觉得隔三差五去修车,停车店里的时间都超过他的享受时间,于是他开始在社交网络上大肆发布自己用车情况并抨击特斯拉,还艾特了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他觉得首批车主都是小白鼠,特斯拉是在虐待他,甚至声称特斯拉对没有影响力的普通人更差。 随着这件事在网上的发酵,特斯拉极不情愿地为这名车主送上了一款同样带创始版标识的Cybertruck。这名男子对获得一辆新的座驾特别高兴,因为他注意到新车明显更好了,外观金属亮泽度更高了,内饰装饰做工更完美,车厢盖更安静了,没有明显的面板间隙,空调系统比更换的设备安静得多。 拿到新车之后,这位车主一改态度,认为自己之前all in买Cybertruck的选择是对的,以后都只买特斯拉的车,不会考虑其他品牌,仿佛之前在网络上抨击特斯拉的不是自己,令人觉得这名退伍老兵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出处:头条号 @一起去SUV官方号 read more
FSD中国版来了?伊隆·马斯克私人飞机已抵达北京
北京时间 2024 年 4 月 28 日消息,据博主 @常岩CY 拍摄的图片显示,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的私人飞机已于下午 14:02 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据悉,马斯克本次乘坐的私人飞机型号为湾流 G550,注册号为 N272BG。 该博主还称,马斯克已经火速通关,进入北京。车队由一辆 Model S 和两辆 Model X 组成,全部为黑色。 据报道,路透社援引两位知情人士消息称,马斯克此行计划会见中国政府高级官员,讨论自动驾驶软件 FSD 在中国落地的可能性,并希望能获得将中国境内收集的汽车数据转移到国外用于自动驾驶算法训练的许可。 出处:IT之家 read more
整个汽车行业在裁员
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行业全在裁员,首当其冲的就是燃油车企,我只是简单搜集了几家,其裁员情况就已经很夸张。 2023年7月,英国路特斯汽车宣布裁员,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应对经济困境。 2023年8月,美国通用汽车宣布裁员,并关闭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信息技术中心。 2023年9月,瑞典沃尔沃汽车宣布就把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员工裁员10%。 2023年9月,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宣布裁员。 2023年10月,美国福特汽车宣布裁员。 2023年12月,曾公开承诺“2029年前不裁员”的德国大众汽车,宣布启动“提前退休”计划,希望自家员工在申请“遣散费”后可以自愿“退休”。 在欧美巨头车企纷纷裁员的时候,合资车也扛不住了,毕竟母公司都赚不到钱要裁员,合资的子公司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无法完全统计所有数据,简单选几家中外合资工资给大家看一看。 2023年上半年,福特中国启动裁员。 2023年6月,广汽三菱宣布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工厂开始“临时停产”,所有人员“放假”。 2023年7月,广汽丰田传出大规模裁员新闻,对此广汽丰田紧急辟谣,说开除的都是劳务派遣工,是因为广汽丰田在根据市场形势合理、适时的调整生产安排。 2023年10月,奇瑞捷豹路虎启动裁员,新闻大幅报道后奇瑞捷豹路虎官微发布消息称不是裁员,只是“岗位优化”。 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燃油车不行了。 2024年3月,中国新销售汽车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首次超过一半,也就是新卖出去的汽车里燃油车的比例已经低于一半了。 即便汽车行业总规模不变,短短几年之内从燃油车占比100%变成低于一半,那也代表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没有了,对应的燃油车企那肯定要裁员啊,这个是不可避免的,理论上说裁员比例低于一半甚至都算胜利。 但其实裁员的不止是燃油车企,新能源车企也在裁员。 全世界最出名的新能源车企特斯拉,于2024年4月宣布启动大裁员,全球员工裁员10%,大约1.4万人,特斯拉中国一些部门的裁员比例超过30%。 马斯克在发出的全员信中称特斯拉在裁员前对组织进行了彻底的审查,以确保裁员的合理性,但《财经》记者采访的特斯拉员工都表示裁员非常匆忙,没有任何交接和通知,裁员更像是随机选人,很多绩效高和年限长的员工也被裁了。 但在特斯拉裁员前,美国的其他造车新势力就已经启动了裁员。 2024年2月,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宣布了裁员6%以减少成本的计划。 2024年3月,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表示将裁员18%,以削减成本。 2024年4月,美国的特斯拉才开始裁员。 裁员时,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对于同行Rivian和Lucid两家美国造车新势力的评价是:除非接下来发生技术路线的大调整,否则只有破产一条路。 燃油车企裁员,合资车裁员,新能源车企特斯拉裁员,造车新势力也裁员,全在裁员。 不是说汽车行业蒸蒸日上吗,怎么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企业都在裁员? 甚至好多家中国的本土车企也在裁员。 但上市车企是需要公布年报的,从这些公开的年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东西,因为有家企业特别的扎眼。 比亚迪,2021年员工数高达28.8万,但2022年比亚迪的员工数达到了57万人,一年之内扩招了28万人,其他所有车企的数据合在一起都没这么离谱。 特斯拉裁员10%搞的惊天动地,也就裁员了1.4万人而已,比亚迪一家在2022年就扩招了28万人。 两家合起来算账之后,净招聘人数可以达到27万人。 把欧美企业这两年的净裁员数量全部加在一起,和比亚迪2022年的招聘数量合并后,净招聘也至少有20万人那么恐怖。 但这还没完,2023年比亚迪的年报显示员工数达到了70.3万人,也就是说2023年比亚迪又净招聘了13.3万人。 整个欧美车企以及合资车在2023年度的所有裁员人数全部加起来都没有13万那么多,所以和比亚迪的数据合并后,可以得出汽车行业整体欣欣向荣的结论。 根据比亚迪的年报,2022年比亚迪的平均年薪为10.47万元,2023年平均年薪为12.71万元,在扩招的同时全公司平均薪资大幅上升超过20%。 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2023年比亚迪招聘的人里有3.3万是研发人员,其平均年薪达到了21.2万元。 招几十万人还开那么高的薪水,比亚迪不会亏钱吗? 不会,因为2020年的时候比亚迪的销量才不足50万辆,而2023年的时候销量就暴涨到302万辆。 2020年底的时候比亚迪的员工数是22万人,和2023年的70万人相比有3倍多的差距,但比亚迪的销量暴涨了6倍。 所以比亚迪不仅没亏钱,还赚钱了。 根据公开财报,2023年比亚迪净利润为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意味着在开出那么多工资的同时,比亚迪每天还能净赚8000多万元。 除了内销,还有外销。 2024年1~3月,比亚迪对外出口销量达到了9.78万辆,同比涨幅高达152%。 能卖那么多车,比亚迪的核心法宝就是降价,疯狂的降价,甚至2024年把比亚迪秦的价格打到了7.98万元一辆,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说法,叫: 今日降三万,明日降五万,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但根据公开财报,2023年比亚迪的毛利率高达23.02%,而号称高溢价割智商税的特斯拉其毛利率才18.2%,也就是疯狂降价的比亚迪毛利率其实比特斯拉还高。 所以比亚迪才敢疯狂招人,才敢疯狂降价。 在比亚迪疯狂招人的同时,其他中国的新能源车企也在疯狂招人。 至于其他的新能源车企每年招多少人我就不统计了,因为没有公开财报不好统计。 但几年前小米汽车的人数是零,如今已经拥有了3700名员工。 新杀入车圈没几年的华为车bu,其员工数也达到了7000人。 零跑员工接近1万人,小鹏1.3万人,理想3.5万人。 而裁员人数最多的特斯拉,也就裁了1.4万人而已。 在特斯拉这种新能源巨头要裁员1.4万人的同时,中国非巨头的小鹏汽车,反而要新招聘4000人,双方形成鲜明对比。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双方制造成本的巨大差别。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