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志趣享

a website dedicated to electric vehicles only.

Tag: 北京

  • 发生了什么?红杉、高瓴“裸退”蔚来汽车关联公司

    发生了什么?红杉、高瓴“裸退”蔚来汽车关联公司

    近期,红杉中国和高瓴退股“蔚来资本”下属私募机构——湖北长江蔚来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湖北长… read more

  • 继续“掀起”车市热销狂潮?财政部下达2025新能源汽车补贴

    继续“掀起”车市热销狂潮?财政部下达2025新能源汽车补贴

    11月19日,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预算通知,此次,补助资金总额近100亿,达98.85亿元… read more

  • FF第二品牌首批原型车即将运往FF美国总部

    FF第二品牌首批原型车即将运往FF美国总部

    法拉第未来(FF)在今年9月发布了第二品牌Faraday X,表示将以此进军增程车市场。11月20日,FF宣布首批F… read more

  • 定价14万元人民币?已与国内4家车企合作?贾跃亭的FF发布“第二品牌”

    定价14万元人民币?已与国内4家车企合作?贾跃亭的FF发布“第二品牌”

    北京时间2024年9月20日,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下文简称为FF)第二品牌——Faraday X(简称为FX)正式发布。根据FX品牌公布的最新产品规划,先期该品牌将推出FX 5和FX 6两款车型,首款产品会在2025年底下线,其中FX 5预计售价为2万美元起(约合人民币14万元起)。根据官方信息,FF已经与4家中国一线主机厂签署协议或MOU(备忘协议),或许意味着FX品牌车型未来将以代工方式进入国内市场销售。 从产品角度来看,FX品牌第一阶段计划推出两款车型FX 5和FX 6。其中,FX 5预计售价在20000至300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14万-21万元),同时官方透露,FX 5将具有大空间和运动属性,面向主流市场。 对于第二款产品FX 6,FX品牌预计其售价将在30000至500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21万-35万元)。与FX 5有所不同,官方表示这款车将兼顾个人与家庭使用。此外,FX 5和FX 6在动力系统方面将提供增程和纯电动力可选,FX的目标是在2025年底下线首款车型。 海外媒体绘制的特斯拉入门级车型假想图(非官方) 目前,关于FX 5和FX 6的详细产品信息FX暂未公布,不过其品牌标识已开启共创征集。此前曾有外媒报道,特斯拉全新入门级车型将于2025年上市,市场定价将保持在2.5万美元上下(约合人民币18万元)。如果FX 5能够如期落地,或许将与特斯拉全新入门车具有竞争关系。 在品牌层面,FX的目标是成为智能电动车(AI EV)市场的“丰田”,相比FF品牌,官方表示FX将面向大众市场,并非FF品牌的“顶奢市场”。结合定价来看,FX品牌旗下车型或许将是真正走量的产品,基于目前官方公布信息来看,FX品牌车型也将引入代工生产模式。 第13辆FF 91 2.0交付现场 回顾FF品牌来看,其首款车型FF 91首发于2017年1月举行的国际电子消费展(CES),时隔6年之后,该车在2023年4月开启生产。第一批生产的FF 91 Futurist Alliance限量300辆,售价为30.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8万元)。2024年2月,FF 91 Futurist准量产测试车运抵中国上海,该车将在中国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验证。今年8月,第13辆FF 91 2.0新车完成交付。有关FF和FX品牌的更多信息,我们将保持关注。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 现在买车,选油车还是电车?

    现在买车,选油车还是电车?

    油车、电车都有补贴,那么现阶段买车,是考虑油车还是电车?我们尝试从用车场景和用车成本等方面来对比一二。为了细致区分,… read more

  • 满电满油续航可达2500公里!比亚迪重磅发布第5代DM技术

    满电满油续航可达2500公里!比亚迪重磅发布第5代DM技术

    比亚迪“技术鱼池”又有重大“产出”,将混动续航里程甚至“卷”向2500KM级别。 北京时间2024年5月28日晚间,比亚迪正式对外公布第五代DM技术,一同发布上市的还有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L DM-i、海豹06 DM-i车型。 根据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凭借第五代DM技术,上述车型综合续航里程甚至最高达到2500KM。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布会上所言,“燃油车已经成为非主流”。 在业内看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将进一步加速汽车市场油转电的进程,插混将进一步冲击燃油车市场。 进一步颠覆燃油车? “当工程师提到DM混动技术可以将亏电油耗降低到3L以内时,我当即拍板开干。”王传福在发布会上坦言。“如果项目失败了,最多几十个小目标打水漂,但一旦成功了,将会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他笑称。 在比亚迪看来,此次第五代DM技术发布,是其全年最为重要的事项之一。毕竟,比亚迪上一代DM技术曾被市场视为“燃油车颠覆者”。 按照官方信息,第五代DM技术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6.06%。相比之下,强调燃油经济性的日系品牌丰田和本田,其混动系统的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均约为41%。 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五代DM技术将亏电油耗拉低至百公里2.9L,综合续航里程达到2100KM。其一方面将亏电油耗拉进“2时代”,另一方面将续航里程“卷”向2000KM级别。 值得注意的是,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两款新车秦L DM-i和海豹06 DM-i也在当晚正式上市,起售价分别低至9.98万元。 而且,发布会上的官方信息表明,两款新车在实测中,百公里油耗均小于2.5L,综合续航里程均超过2300KM,甚至最高达到2500KM。 在业内看来,比亚迪此举或将进一步挤压燃油车生存空间。在会上,王传福也直言,“当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主流,而燃油车则成为非主流。” 在前不久的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国际论坛上,王传福也曾预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走高,未来可能会突破50%,而传统燃油车将进入“生命倒计时”。 在业内看来,比亚迪插混轿车产品未来将主要面对合资燃油轿车竞争。其面对合资燃油轿车的优势主要在于:第一、配置上显著高于竞品带来的性价比;第二,通过插混系统带来的更低油耗戳中消费者痛点。 DM5.0为代表的新周期 在发布会上,王传福回顾了比亚迪在插混技术上的发展历程。比亚迪的插混技术可以追溯到2008年,从2008年到2021年,比亚迪已经经历了四代DM技术。 其中,第一代采用双电机串并联架构;第二代应用多速DCT并联架构;第三代带来多速DCT混联架构,性能提升;而第四代DM技术双电机串并联架构,成为燃油车颠覆者,推出DM-i(主打节油)、DM-p(主打性能)、DMO(主打越野)。 不过,比亚迪的插混之路并非坦途。“我们本以为插混技术可以在2018年迎来高光时刻,然而事实却是相反的,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甚至比亚迪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分歧。”王传福坦言。 不过随后,插混车型在比亚迪的产品矩阵中,逐步占据了重要地位。在2023年,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达到143.81万辆,占到整体销量的47.55%。而在今年前4月,插混车型更是大放异彩,在整体销量93.95万辆中,插混车型销量达到50.19万辆,占比达到53.45%。 中泰证券甚至评价,当前市场对比亚迪新品周期存在认知差,“2024年真正的新品周期并非荣耀版车型,而是以DM5.0为代表的新一代车型。” 在中泰证券看来,当前荣耀版车型的本质并非2024年新品周期产品,而是自2021年起以DMi为代表的上一轮产品周期的尾声车型。“真正的产品周期将以秦L(搭载DM5.0)为代表的新品开启。” 该机构表示,随着DM5.0 插混系统进一步提升性能,比亚迪插混车型优势还将继续保持。插混带动的新一轮产品周期促进下,公司新车放量有望带来新一轮估值中枢上移。 插混的“中国时代” 不过,在插混赛道上,比亚迪也并非没有对手。 王传福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插混不再是‘无人之境’,长安、上汽、广汽、奇瑞、吉利、长城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插混产品。” 今年以来,多家自主品牌宣布插混车型续航里程超过2000公里的技术储备。 其中,东风在5月24日发布了首搭马赫电混PHREV(插混/增程)技术的新车型——风神L7,在无补能综合续航极限挑战测试中,东风风神L7实测综合续航最高达2054公里,馈电油耗为3.8L/100km,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5.18%。 而在3月,吉利也宣布雷神电混技术平台将推出新一代电混系统。该系统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最高续航可突破2000公里。据悉,该公司最新一代混动发动机热效率已突破46%,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量产。 在业内看来,近三年来,中国品牌已经纷纷推出自己的插混技术,在技术深度、应用广度、产业链完整度已领先全球。 撰文:中国基金报 @冯尧 read more

  • FSD中国版来了?伊隆·马斯克私人飞机已抵达北京

    FSD中国版来了?伊隆·马斯克私人飞机已抵达北京

    北京时间 2024 年 4 月 28 日消息,据博主 @常岩CY 拍摄的图片显示,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的私人飞机已于下午 14:02 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据悉,马斯克本次乘坐的私人飞机型号为湾流 G550,注册号为 N272BG。 该博主还称,马斯克已经火速通关,进入北京。车队由一辆 Model S 和两辆 Model X 组成,全部为黑色。 据报道,路透社援引两位知情人士消息称,马斯克此行计划会见中国政府高级官员,讨论自动驾驶软件 FSD 在中国落地的可能性,并希望能获得将中国境内收集的汽车数据转移到国外用于自动驾驶算法训练的许可。 出处:IT之家 read more

  • 中国电车让美国政府瑟瑟发抖了?

    中国电车让美国政府瑟瑟发抖了?

    拜登总统2024年2月29日发表美国汽车行业国家安全风险声明,虽然此举的目的是展开对中国电动汽车软件技术的调查,但声明读起来却更像是竞选演讲稿,目的显而易见。 声明的开篇第一段就是彩虹屁:美国汽车全球第一,美国工人全球最佳…   拜登总统关于解决美国汽车行业国家安全风险的声明:   美国汽车制造商和汽车工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标志性的(汽车)三巨头和美国汽车工人在质量和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充满活力的汽车工业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   中国决心主导汽车市场的未来,包括采取不公平的做法。中国的政策可能会让汽车充斥我们的市场,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构成风险。我不会让这种事发生在我的任期内。   如今,大多数汽车都是“联网”的——它们就像轮子上的智能手机。这些汽车连接到我们的手机、导航系统、关键基础设施以及制造它们的公司。来自中国的联网车辆可以收集有关我们公民和基础设施的敏感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发送回中国。这些车辆可以被远程访问或禁用。   中国对美国汽车和其他在中国运营的外国汽车实施限制。为什么要允许中国的网联汽车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在我国运营?因此,今天,我宣布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以确保来自中国等受关注国家的汽车在美国道路上行驶不会损害我们的国家安全。我已指示我的商务部长对采用相关国家技术的联网车辆进行调查,并采取行动应对风险。   作为总统,我发誓要为依赖汽车行业就业的汽车工人和中产阶级家庭做正确的事。通过这一行动和其他行动,我们将确保汽车工业的未来将由美国工人在美国创造。   中国电动汽车根本没打入美国   事实上,中国制造的电车尚未在美国市场上发力,至少目前还没有。2023年,中国直接向美国出口的纯电动汽车仅为3.68亿美元。相反,根据美国官方贸易数据,欧盟同年向美国出口金额则是近74亿美元。   美国目前并未大规模进口中国纯电动汽车,主要是因为美国对中国制造的汽车征收 27.5% 的关税以及其他限制。尽管如此,这项关税可能最终无法阻止中国汽车进入美国。   中国的电动车与西方电动车相比的一大优势在于价格。例如,比亚迪生产的“海鸥”在拉丁美洲的售价仅为两万美元,而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商目前正在相互进行价格战。与以往中国商品更多是廉价的复制品不同,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商更具竞争力,原因则是在创新方面,这与中国工业能力(包括造船业)逐渐形成协同效应以及规模经济有关。而中国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补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中国汽车出口能力,很快将不再受到跨洋运输船力不足的限制。比亚迪与烟台中集来福士联合推出了中国第一艘专门用于出口中国制造的汽车运输船。本周早些时候,数千辆比亚迪汽车在德国卸货,这是计划八艘船中的第一艘。   《人民日报》今年早些时候报道称,中国航运巨头中远集团已经订购了24艘大型车辆运输船。如今中国的造船业和工业能力不容小觑:2023年前8个月,中国民用造船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9%。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和造船商携手并进、相互促进,将使中国能够将更多汽车运往国外,美国也同样是重要的目的地之一。此外,中国汽车可能通过对第三国(尤其是墨西哥)的投资进入美国。墨西哥不仅与美国接壤,同时还深度融入USMCA供应链,这也会让中国投资的墨西哥产电车更容易进入到美国市场。   中国电动汽车全球最大制造商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去年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销量的59%。   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谈到电动汽车的未来时说:“我们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而不是通用(GM)或丰田。中国将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强国。”   美国传统三巨头面临的最大威胁,正是不断崛起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尤其是专门生产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比亚迪。   去年比亚迪销售了300万辆电动车,超出所有竞争对手,它目前在中国的产能足以实现每年生产400万辆汽车。但这还不够:比亚迪正在巴西、泰国、匈牙利和乌兹别克斯坦设厂,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把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加到生产地名单上去,电动汽车的洪流即将到来。   中国的一大关键优势还是其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以比亚迪为例,它之所以能将电车的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部分原因是它拥有电池的供应链,从原材料到成品电池组都是直接生产,此外比亚迪还设计自己的半导体。   马斯克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极具竞争力。中国的制造业实力强劲,而职业道德也令人难以置信。”   他甚至表示,未来的十大汽车制造商可能主要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尽管他努力让特斯拉占据榜首:”有很多人认为,十大汽车公司将是特斯拉,其次是九家中国汽车公司。我认为他们的观点无可辩驳。”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虽然巴菲特并不涉足汽车行业,并且拒绝投资特斯拉,到当时公司副董事长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已于去年12月去世)却对比亚迪的制造能力印象深刻,他所主导的投资比亚迪,取得了巨大成功。   芒格称比亚迪创始人兼CEO王传福是一位“天生的工程师”,并且对比亚迪大加赞扬:“比亚迪的工作人员比马斯克的工作人员更擅长制造产品。”   “恐华症” : […] read more

  • 固态钠电池研发获新突破

    固态钠离子电池技术研发又有新进展。 2023年12月19日,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宣布,该校能源创新研究所教授Eric Wachsman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一种性能优于当前钠离子电池的新型固态钠离子电池架构。 它使用了更稳定的陶瓷固态电解质,相较于液体电解质,这种电解质不易燃,安全性更强。其采用了钠金属作为负极,使得电池能够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储备量丰富、成本低等优势,但在能量密度方面落后于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多采用液态电解质,容易出现漏液、燃烧等问题,而使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易燃的有机液态电解液,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这类电池也被称为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的开发是此项技术的主要难点。 马里兰大学称,上述固态钠离子电池特殊的负极和电解质材料使得其负极界面的电阻有效降低至3.5 Ωcm2,有利于钠离子的快速传输。 该电池每平方厘米的表面上能够创纪录地通过40 mA的电流,满足高速充放电的需求。同时,它还能够在每平方厘米的表面上储存和释放10.8 AH的电荷,能够满足电池长时工作的需求。 为验证该新型固态钠离子电池架构的性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将软包电池外壳、磷酸钒钠正极与钠金属负极和陶瓷固态电解质组装在一起,在室温下实现了2C速率循环,这意味着电池能够在半小时内充满或放完电。 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都被视作下一代电池技术,两者的组合此前也已进入国内电池研发人员的视野。 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公布了一款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特点的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由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等人共同研制。 该款软包钠离子电池在平铺和弯折状态下循环535次后,仍可保持355 Wh/kg的能量密度。软包是电池的三种封装方式之一,其他封装方式还包括方形和圆柱。 今年9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胡勇胜团队发现了一类新型粘弹性无机玻璃固体电解质,克服了有机聚合物固态电池界面化学稳定性较差、无法与高电压正极兼容等问题,使得固态钠离子电池能够耐受高压,并保持良好的循环率。 10月,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发文称,崔光磊研究员带领的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成功研制出了固态钠离子电池,其电芯能量密度超140 Wh/kg,已实现在二轮电动车的示范应用。该团队未来还将重点针对低速电动车、新能源汽车48 V电源系统、家庭储能等领域继续开展研发工作。 国内的固态钠离子电池研发成果大多公布了能量密度等关键参数,但界面新闻未能查询到马里兰大学所发布成果的同类数据,因此无法直接对比产品的性能高低。 截至目前,固态钠离子电池在产业化层面并未大范围铺开。仅有广州昊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昊威新能源)公布了这项技术的量产投资计划。 今年9月,该公司宣布将在重庆投资100亿元,建设固态方形钠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年产能30 GWh。昊威新能源注册成立于2021年,何怀福持有该公司全部股权。 比克电池则在今年7月透露,正在探索钠离子电池性能改善的新路径,即“半固态+钠电”的组合,目前已开启中试样品阶段。半固态电池是液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的折中方案,其电解质形态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 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等电池龙头并未公布在固态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方面的研发成果。 宁德时代于2021年7月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该产品其采用了液态电解质,能量密度为160 Wh/kg,接近磷酸铁锂电池。后者是目前主流的锂电池技术。 高工产研GGII曾分析称,“现阶段,(半)固态钠离子电池仍处于开发初期,随着专利技术储备增加与突破,(半)固态钠离子电池有望在2026-2027年实现规模量产。” 编译:界面新闻 @高菁 read more

  • 法拉第未来的股价彻底崩了?

    法拉第未来的股价彻底崩了?

    11月16日,FF股价再次遭遇重挫,截止收盘,每股股价报0.522美元,跌22.67%,股价已连续6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总市值2997.1万美元,创下历史新低。 截止到目前,法拉第未来的股价距离最高点已经暴跌了99.99%。 股价暴跌,贾跃亭表示,“我个人受到了不公的指责甚至威胁……对于FF真实价值和资本市场价值严重背离的表现,我其实是最心急如焚的,对没有给所有股东和投资人带来应有的价值回报深感惭愧。” 贾跃亭还深感惭愧? 他的麻烦事远不止如此。 近日,贾跃亭、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5亿余元,涉及山西尧信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与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执行法院为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件流程显示,山西尧信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于2021年起诉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贾跃亭、北京百鼎新世纪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财富时代置业有限公司,该案于2021年12月-2022年4月多次开庭。 天眼查显示,贾跃亭,1973年2月6日出生于山西襄汾,曾任LeEco乐视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还担任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等社会职务。 2002年,创建山西西贝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创建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国内创业板上市。 目前,贾跃亭名下存在多条股权冻结、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12亿元。历史上执行次数达64次,金额约达331亿元。 今年3月,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首次宣布启动生产FF 91 Futurist量产车型,贾跃亭展示美国加州FF ieFactory California工厂现场。 现场,贾跃亭表现得非常激动,感叹到:“九年,为梦想窒息,终于迎来巅峰时刻”。 但法拉第未来,9年时间只交付了三辆车。 有网友表示,就是纯手工打造,9年时间也不只造出三辆车。 贾跃亭怎么还好意思说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指责,还感到心急如焚? 资本市场的暴跌已经是对贾跃亭造车最好的诠释了。 read more

  • 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胜诉了?

    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胜诉了?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5日,“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当事人张亚周在其个人社交账号@淡水里的珊瑚发文称:“我胜诉了!从2021年5月到现在,历时2年半,30个月、900多天。可以说,我终于赢来了一次胜利,看到了一些光亮。我相信正义不会从天而降,要靠自己努力争取。” 张亚周称,@GPLPCN 犀牛财经的违法行为让其本人在过去长达的俩年时间里遭遇了严重的网络暴力。 据介绍,这起案件的被告是北京犀牛助手文化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8月,张亚周以名誉权纠纷为案由将其告上法庭。 张亚周之所以将其告上法庭,是因为“上海车展车顶维权”事件发生后,该公司在相关互联网账号上,发布文章,将所谓的“网友对张亚周维权事件的‘深扒’讨论集锦到文章中”。 2023年5月26日,河南安阳市北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北京犀牛助手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公开向原告张亚周、李海书书面赔礼道歉,并连续三十日在GPLP犀牛财经网上刊载。此外,被告北京犀牛助手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需赔偿原告张亚周、李海书精神损害赔偿金2万元。 2023年6月,北京犀牛助手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上诉。 据潮新闻报道,记者联系了张亚周,她告诉记者:“我是今年9月底收到法院的二审判决书,前天(10月23日)晚上对方执行了赔偿。” 对于二审判决维持原判的结果,张亚周表示:“我相信正义还是要靠自己去努力斗争才会得来。这个案件的胜利,给了我一些信心吧。”据她介绍,自己与特斯拉的几个相关案件暂时没有最新进展,仍在等待法院通知。   法院驳回张女士起诉特斯拉的诉讼请求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5月26日,特斯拉中国有关人士透露,日前,法院就特斯拉河南安阳女车主张女士的两个案件做出判决,法院驳回了张女士起诉特斯拉的诉讼请求。 有关人士介绍,历时两年所谓的“刹车失灵”的两个关联案件终于落槌。张女士起诉特斯拉侵犯其名誉权案,法院驳回了其诉讼请求;张女士起诉特斯拉侵犯其个人隐私案,法院同样驳回了其诉讼请求。   曾因“车顶维权”被行政拘留五日 2021年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首日,特斯拉展台出现车主维权事件。相关视频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 视频显示,在特斯拉展台,一位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女士站在一辆特斯拉展车车顶,高声呼喊:“刹车失灵。”因行为过激,这位女士被保安带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辛旭 此后,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另一名当事人李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警告。 视频中,张某手持喇叭坐在一辆贴有“特斯拉刹车失灵”字样,且已被撞毁的Model3事故车上,喇叭循环播放着“特斯拉Model 3春节期间刹车失灵,引发交通事故,一家四口险些丧命”的录音。 3月10日张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特斯拉车辆“失控”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针对此事,特斯拉方面于3月10日下午作出回应,把这起事故确定为因违章驾驶导致的车主全责事故,称“经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 对于特斯拉方面的说法,张某并不认同,并表示对特斯拉提供的行车数据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我父亲驾龄超过30年,最基本的交通规则还是懂的,更不会拿一家人的生命开玩笑。当时我父亲是踩了刹车的。”张某告诉记者。 综合自:潮新闻、上证报、红星新闻、公开资料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李泽东 read more

  • 十多款汽车芯片产品集中发布

    十多款汽车芯片产品集中发布

    2022 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于 11 月 18 日在北京举行,十余款国产化汽车芯片产品集中发布。 此次发布的 10 余款国产化汽车芯片产品,包括 9 款汽车关键芯片、2 款车用核心控制器、1 款车用操作系统和整车软件解决方案,涵盖汽车电子底盘、车身、动力、整车控制、智能驾驶、座舱网联六大系统。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显示,2021 年到 2025 年,全球半导体制造商 8 寸晶圆厂产能有望增加 20%。其中,汽车和功率半导体晶圆厂产能将以 58% 的增长速度居首。 出处:IT之家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