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车市

  • 纯电续航超过1千公里,推荐几款告别续航焦虑的新车!

    纯电续航超过1千公里,推荐几款告别续航焦虑的新车!

    为什么会有里程焦虑,因为纯电动车续航里程短,充电难。但是随着近几年充电桩的不断建设,不少品牌都开启了很多旅游线路上充电桩的建设,这个问题只需要时间去解决。而在续航能力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超大容量的电池了。在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我们就听到了不少续航超过1000km的车型,一起来看看吧! 蔚来ET7 指导售价:44.8-52.6万元 电池类型:固态电池 关于蔚来ET7,相信部分熟悉蔚来的朋友对它都比较了解了,早在今年的1月份它就正式公布了售价,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则是公布了新车的内饰设计。除了它作为蔚来首款纯电轿车这一个看点之外,它所搭载的固态锂电池也是一大亮点。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取代隔膜和电解液,相比传统锂电池,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充电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质的提升。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蔚来采用不是100%固态,仅是90%固态、10%液体。这款固态电池的容量为150kWh,电池的能量密度也是高达360Wh/kg,所以NEDC最长续航也是达到了1000km,不过交付时间则是要到2022年第四季度。 ET7大家对它的期待早在概念ET概念阶段就开始了,整车的外观造型很有科技感,封闭式的前脸造型以及分体式的大灯极富未来感,车身侧面造型优雅,整车的风阻系数仅0.23cd。内饰的线条也遵循极简的科技美学,两幅式的平底方向盘和超大尺寸的中控屏非常亮眼,相比其现在流行的“到处都是屏”,ET7要显得更加高级一些。 奔驰EQS 售价:未上市 电池类型:“cell-to-pack”三元锂电池 本届上海车展上最亮眼的纯电动车型莫过于奔驰EQS了,无时不刻它的身边都汇聚了大量的人群,作为奔驰纯电动EVA平台下的首款产品,它在纯电动车型的地位就和咱们熟悉的S级是一样的,都是旗舰级大型轿车。不过它搭载的电池依旧是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cell-to-pack”电池技术,电池容量为108kWh,官方表示在WLTP标准下的最大续航里程可达770km,并支持最大200千瓦的快速充电,15分钟即可补充续航300公里。 外观部分,奔驰EQS的整体造型比较圆润,走进它的身边就能给到你非常科幻的感觉,整车的风阻系数达到了仅0.2Cd,其搭载的智能数字大灯可以通过130万片微镜片实现精准的光束图案投射,如果你喜欢你甚至可以用它来播放电影。内饰也是科技感十足,其搭载的无缝一体式设计的三联屏,整块屏幕宽度超过1410mm。并且新车也是奔驰旗下首款搭载MBUX Hyperscreen系统的量产车型,屏幕下方拥有12个传感器,乘客对屏幕的所有操作都会得到物理按键般的反馈。 智己L7 预售价:40.88万元 电池类型:掺硅补锂电池 智己L7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也是正式亮相,能够让它万众瞩目的原因除了本身具备不错的实力之外,其背后的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和张江高科都是各个强悍。作为旗下的首款车型,智己L7定位中大型轿车,搭载的电池是智己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的掺硅补锂电池,相比传统的液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电耗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可实现单体300Wh/kg能量密度,所以它的NEDC续航里程也接近了1000km。 外观部分,智己L7还是很有科技感的,封闭式的造型搭配上两侧颇具特色的“∑”造型大灯,很有视觉冲击力。车身侧面则采用了更多的曲线,从而营造出更强的力量感,并且整车的风阻系数也是达到了0.21cd。内饰最大的亮点就是中控台上多屏一提的设计,尺寸达到了39英寸,并且还是可支持独立的升降,笔者已经迫不及待要体验一下它是如何做到的了。 总结 不得不说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以及充电站的逐渐完善,里程焦虑会被大大降低。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蔚来ET7以及智己L7都将来到我们的身边,并且还有像极氪001、高合HiPhi X等车型都拥有非常不错的续航表现,并且车型亮点颇多。 出处:头条号 @车算子 read more

  • 库克和马斯克终有一战?干掉Tesla的只有Apple

    库克和马斯克终有一战?干掉Tesla的只有Apple

    造车新势力未来的竞争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智能化。至于续航里程,则是属于供应链的事。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将来苹果汽车比特斯拉更具优势。也许苹果汽车是特斯拉的掘墓者——题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07年,iPhone问世,苹果颠覆了手机。 2008年,Roadster问世,特斯拉开始了颠覆汽车之路。 从2003年成立,经过十多年发展,特斯拉已经风生水起,成了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没有之一。这两年,借助在中国市场产销的强势表现,特斯拉一举成为华尔街宠儿,汽车领域的王者存在,其市值相当于全球十大汽车品牌后九者市值总和。 特斯拉的成功,让资本和其他创业者眼热心跳,争相效仿,希望复制奇迹。 可谁能复制特斯拉的成功呢?答案是否定的。 但特斯拉是不是一直都是王者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特斯拉不可以被复制,却可以被颠覆。 到底谁能颠覆特斯拉呢? 当然不是那些船大难调头的老牌汽车企业,而是蠢蠢欲动的造车新势力,他们在中美两国都有,如美国的苹果、谷歌;中国的华为、恒驰和百度。 也许有人会提FF和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三驾马车蔚来、小鹏、理想。但高飞锐思想认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三驾马车只能是模仿,不会是超越。 中国造车新势力一直对标特斯拉,叫得很凶,有点成绩就觉得是特斯拉第二了。这只是一种臆想,他们没有那个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基因和雄厚实力,过过嘴瘾,捆绑强者,做做市场推广可以,可要阳光照进现实,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苹果和华为颠覆特斯拉的可能性很大,他们既是软件的强者,又是硬件制造的强者。但华为已经表态自己暂时不造整车,现在我们只来谈谈苹果汽车。 尽管苹果造车还是只听到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但苹果造车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儿了。苹果汽车已经拥有一支6000人以上的队伍,拥有了很多相关专利。据传苹果汽车将在2024年推向市场。 现在距离2024年只有两年多时间了。造车是一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系统工程,需要的周期一般很长。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要实现上市,那说明苹果汽车现在已经准备得七七八八,就差临门一脚了。 在软件开发和硬件制造上都有过人之处,这是苹果有可能颠覆特斯拉的底气所在。 特斯拉汽车之所以引起市场疯狂追捧,不外乎三个方面:美丽时尚的外观,持续领先的续航里程,智能化的车载系统,尤其是无人驾驶功能。 其实,前两点都不难,已经有汽车实现了对特斯拉的超越。高飞锐思想认为即将上市的恒驰和一直强调量产的FF,将来都是特斯拉的梦魇。难就难在智能化的竞争上,这是全球造车新势力的今后的焦点和突破瓶颈。 苹果汽车显然是看到了问题症结,把自动化作为突破口进行着重打造,且成绩不错。虽然还没有公开,苹果也是一直讳莫如深,当作核心商业机密进行保护,但不用怀疑,苹果的相关技术是全球领先的,要远超特斯拉。将来只要苹果汽车上市,苹果与特斯拉之间,就可以高下立现了。 如此说来,将来苹果汽车超越特斯拉,就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不用太久。也许苹果汽车就像iPhone一样,出世即巅峰,秒杀同行。所以,苹果将来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迎头赶上,甚至超越特斯拉,在销售和资本市场上把苹果推向一个更高的境地。 不用否认,将来苹果和特斯拉之间,库克和马斯克之间,不可避免地必有一场恶战。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难理解当初特斯拉找苹果合作,希望苹果收购特斯拉,但被拒绝的原因了。也许战争已经开始,2018年苹果从特斯拉挖走了高级副总裁道格·菲尔德、迈克尔·施韦库茨等人的原因。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苹果汽车、谷歌汽车、特斯拉和华为汽车、恒大汽车“春秋五霸”的混战局面。至于其他造车新势力,可以成为狼,却很难成为狮子,包括最近宣布造车的小米。 2021年4月7日 北京右安门内 read more

  • 硬汉归来?悍马EV SUV抢先评测

    硬汉归来?悍马EV SUV抢先评测

    10000+N·m是不是觉得这是在“天方夜谭”,但现在他就实打实的发生在一辆SUV上。没错,他就是那台最适合喊“I’mBack”的悍马(HUMMER EV(询底价|查参配))纯电SUV 。 简单来概括这台车,可以用“残暴”来形容。“不拘小节”的硬汉形象与“口无遮拦”的纯电动力完美进行融合,从而打造出我认为是至今为止“最野”的一台SUV。那么今天就来跟着笔者我一起来看看这台车究竟野在哪? 外观:就是“硬汉” 说到悍马,很多人就会想起H1、H2和H3,它们作为21世纪初悍马的当家产品,方正霸气的外观、强悍的动力、“bigger than bigger”早已成为了它们的名片。而在悍马归入GMC旗下后,HummerEV虽然丢掉大排量燃油发动机,但该有的视觉特征全部保留了,无论是车身尺寸、离地间隙还是越野轮胎都贯彻了“大”这一中心思想。而且在电动化外观下,悍马EV得以拥有更多更具科技感的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Hummer EV的中网格栅支持整条点亮,夜晚辨识度十足。 Hummer EV车身尺寸(mm) 车型 长 宽 高 轴距 Hummer EV 5506 2202 2060 3218.18 凯迪拉克凯雷德 5697 2045 1880 3302 车身尺寸上,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5506/2202/2060mm,轴距为3218.18mm;如果你对这个数据没概念,我们就与典型的全尺寸SUV凯迪拉克凯雷德作比较。可以看到Hummer EV的长宽高已经完全超越凯雷德,可以说尺寸惊人! 内饰:美式奢华 如果你觉得外观还是太过于简单的话, Hummer EV的内饰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 整个内饰由大量笔直线条构成,而12.3英寸液晶仪表盘和13.4英寸触摸屏就如同两个大水坝立在驾驶员前头。有人说这影响视线,但是悍马EV这么大的车本身视野盲区都挺大了,还为什么在乎多那一点点盲区呢?况且GMC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了。 同时空调面板下方还设有一排基础物理按键,可随时开启/关闭前后差速锁、ESP、双闪、方向盘加热、雷达等常用功能。不过这里需要吐槽的一点事,空调出风口竟然被设计在中控台的最下方。难道这是要拿来吹肚子用的?这个设计逻辑我就真没看懂! 动力:10000N·m+ 动力上,新车搭载了三台电机组,其中总输出功率为619kW(842PS),峰值扭矩15592N·m(变态级参数),可在3.5秒内完成0-100km/h的加速。 是不是觉得这个最大扭矩有点变态,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已经外媒的测试数据来看,官方公布的最大功率/峰值扭矩参数指的是电机在被输入本身能承受的最大功率时可输出的最大功率和扭矩,但是它在悍马EV上究竟能输出多少,还得看它匹配的电池。 根据外媒的实测,悍马EV在实际驾驶时可输出的最大扭矩达到了1085N·m,虽然不至于15592N·m的数据这么夸张,但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而当车辆识别在高速公路行驶时,悬挂会自行降低,从而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在越野模式下,悬挂则分为两个等级,第一级可将离地间隙调整为330mm,第二阶段则会升高约152mm,达到482mm的离地间距,这样数据足以通过任何复杂地形。 值得一提的是,当车辆停放时,悬挂会自动降低,以方便车主上下车内。 HUMMER EV 越野参数 车型 离地间距(mm) 接近角 通过角 离去角 HUMMER EV 257 41.5 32.2 […] read more

  • 特斯拉在2021年Q1交付量达到蔚来、小鹏、理想总和的4倍!

    特斯拉在2021年Q1交付量达到蔚来、小鹏、理想总和的4倍!

    2021年第一季度已经过去,各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也都交出了Q1的成绩单。单独从交付的车辆数据来看,特斯拉依旧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王者,即便是国内三家造车新势力加起来都不是特斯拉的对手,一季度的总交付量只有特斯拉的四分之一。 具体来看,第一季度,特斯拉生产了18万辆汽车,交付了近18.5万辆汽车。其中,Model 3/Y产量180338辆,交付量182780辆;Model S/X交付量2020辆。 今年一季度,蔚来累计交付量达20060辆。三月份,蔚来ES6、蔚来ES8和蔚来EC6三款车型共交付了7257辆车,其中,蔚来ES8交付1529辆,蔚来ES6交付3152辆,蔚来EC6交付2576辆。 一季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为13340辆。三月份,小鹏G3和小鹏P7交付量为5102辆,其中,小鹏G3为2247辆,小鹏P7为2855辆。 理想汽车目前仍只有理想ONE一款车型,三月份交付量为4900辆,前三月交付量为12579辆。 就智观察在北京街头的观察来看,最新上牌的新能源车是越来越多,而国产特斯拉的“能见度”更是越来越高。对比国内三家造车新势力,特斯拉的在售车型最多,从价格和空间上来看,覆盖20多万到百万级别,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更多,并且特斯拉自带的品牌效应,消费者也更乐意去消费。当然了,大部分人买特斯拉更多的也是为了品牌,可能自动驾驶选装的都很少,毕竟价格相对来说较实惠。 而国内三家造车新势力来说,蔚来目前仍处于领先位置,在售型号以及交付数量都位列第一。而蔚来也是一直主打的中高端市场,价格基本在三十万以上,卖得最好的也是性价比相对最高的ES6,兼顾空间和体验。估计等到未来蔚来的轿车正式量产交付之后,也将会迎来一波销售高潮。 至于小鹏,则是在较为稳健的发展中,P7的设计和性能以及自动驾驶的确很惊艳,但是相比较特斯拉和蔚来,还是差了一些事儿,这种差距更多的还是在品牌上。另外,理想汽车还是快点推出纯电车型吧,毕竟在北京这种城市,购买理想ONE还是需要油号指标,而这时候,理想的竞争对手就不是特斯拉和蔚来了,而是众多燃油车。 总的来说,国内造车新势力仍需要继续加油,相比较特斯拉的差距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在品牌上,消费者的选择已经说明了一切。不过,就像手机市场一样,特斯拉就是苹果,虽然很优秀,但并不是不可替代,当国产品牌崛起后,必然会抢夺更多的市场。 撰文:头条号 @智观察 read more

  • Model Y快速夺得季军,2月新能源赢家还是特斯拉

    Model Y快速夺得季军,2月新能源赢家还是特斯拉

    2月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依旧是赢家。 纯电车型销量排名前三名中,Model 3排名第二。Model Y表现也很出色,上市第二个月就卖出4644辆,占据第三名。宏光MINI EV仍然排名第一。 另外,与传统自主品牌相比,蔚来、小鹏等新造车企业在2021年的市场表现更加亮眼,如蔚来今年连续两个月进入了车企榜前5名。 Model Y大涨1.4倍,新势力继续向上 2月,五菱宏光MINI EV以1.81万辆的成绩,蝉联纯电动乘用车型月度上险冠军,第二名特斯拉Model 3共上险1.34万辆。 不过,2月最值得关注的车型是特斯拉Model Y,该车上市第二个月就卖出4644辆,环比增加近1.4倍。   特斯拉Model Y 比亚迪汉EV当月共上险4251辆,环比降幅达到55%。汉EV上险数的减少可能和春节有关。 插混领域,理想ONE蝉联月度上险数冠军车型,亚军则由上月的宝马5系成为2月的荣威RX5。 整体来看,进入2021年,新造车企业的市场表现比传统自主品牌更为出色。 以蔚来为例,2021年1-2月,蔚来共上险1.29万辆,排在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数榜单第五名,好于2020年第八名的排名。小鹏今年前2个月,也以7911辆的成绩位列排位榜第七名,2020年小鹏的排名为第16名。 蔚来方面预计,2021年Q1预计超2万辆,现在看来这个目标不难实现。 今年1-2月,小鹏超过理想的累计上险数,再次成为新造车企业上险数亚军,仅次于蔚来。 与新势力排位上升相对的,是长安、江淮、北汽新能源等主流的新能源乘用车传统自主品牌颓势继续,特别是江淮新能源从2020年的第29名,跌到今年1-2月的第37名。 节后销量差,企业普遍走低 1月开门红过后,2月受春节影响,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没有再攀升,但趋势不改,同比大涨了8倍多。   2021年2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共上险9.44万辆,比去年同期,也就是疫情最严重时增加8倍多。 其中,纯电动和插混乘用车分别上险8.04万辆和1.4万辆,均比上年同期大幅上涨。 受工作日少和春节影响,绝大多数车企2月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都下滑。但是,头部企业中,特斯拉走势强劲,当月销量不降反升,2月共上险1.8万辆,从比亚迪手中夺回月度亚军,和冠军五菱的差距也从上月的1.4万辆缩小至2000辆。 在新势力们不断的猛烈攻势之下,老势力们如果不能在2021年有所作为,可能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积累的市场,就要拱手相让了。 出处:微信订阅号 @电动汽车观察家 read more

  • 悍马宣布4月推出纯电SUV版本!马斯克:Cybertruck第二季度更新

    悍马宣布4月推出纯电SUV版本!马斯克:Cybertruck第二季度更新

    近日,通用汽车发布了悍马电动皮卡冬季测试镜头,并预告将于4月3日推出该车型的SUV版本,届时将同步开启预定。 按照计划,全新悍马电动皮卡将于2021年秋季投入量产,该车型搭载三组永磁同步电机 ,可输出1000匹马力 ,最大续航560公里。尽管该车型起售价高达80000美元,但北美市场首批配额早已售罄。 据悉,悍马纯电SUV车型基于悍马电动皮卡车型打造而来,将搭载最大功率为735kw的电动机。有消息称,新车最快有望于2022年上市。 从目前曝光的视频来看,新车外观造型沿用了悍马电动皮卡车型的设计,前脸部分采用HUMMER品牌标志性的横向格栅布局,不过由于纯电动SUV的原因,格栅进行了封闭式处理。此外,相比于皮卡车型,SUV版本增加了D柱设计。同时,新车还配备了造型宽大的前保险杠和下包围,视觉效果相当霸气。 从车身侧面来看,SUV车型同样与皮卡车型有着比较高的相似度,新车保留了皮卡车型C柱区域与车身同色的装饰,只是取消了C柱后方的货厢。 内饰方面,新车预计也将与悍马电动皮卡车型采用相同的造型。并且,考虑到原本的货厢变成了封闭设计,新车可能会适当增加车内的空间,并有望提供三排座椅。 动力方面,新车或将采用与悍马电动皮卡相同的动力组合,搭载三台电动机,综合输出功率735kW,零百加速仅需3s。同时,新车还采用了通用汽车的Ultium动力电池组,EPA工况下的续航里程约为563km。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悍马电动皮卡最有力的竞争者,近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特斯拉电动皮卡Cybertruck的新消息将会在第二季度更新。”外媒称最快将于4月推出,首批新车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前实现量产并交付。相比于悍马电动皮卡80000美元的高售价,特斯拉Cybertruck单电机后驱版仅3.99万美元,双电机四驱版4.99万美元,三电机四驱版也仅售6.99万美元。在去年9月的特斯拉“电池日”上,马斯克表示Cybertruck的订单已经超过60万辆。 据外媒报道,在海外,除了悍马和特斯拉之外,包括Rivian、Atlis、福特等多家公司在内都在加快电动皮卡车型的开发。其中,传统车企皮卡巨头福特有望在2022年第一季度发布纯电F-150车型。 read more

  • 特斯拉在中国2月份销量为18318辆

    乘联会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0.0万辆,同比增长640.2%,环比1月下降39.5%。其中插电混动销量1.6万辆,同比增长737.5%,占比16%。其中,特斯拉中国2月销量为18318辆。 具体来看,2月纯电动的批发销量8.4万辆,同比增长624.3%。2月电动车高低两端车型销量强势增长,其中A00级销量3.2万,份额达到纯电动的39%;A级电动车占纯电动份额17%,处于近几年谷底;B级电动车达2.9万辆环比1月下降13%,纯电动份额34%,表现很强。 2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力,销量突破万辆销量的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20,819辆、特斯拉中国18318辆,比亚迪10245辆。特斯拉生产达到23632辆,今年出口表现出色。2月的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表现也很优秀。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加剧,上汽、广汽表现相对较强。BBA豪华车企的纯电动车全面量产,但缺乏亮点。 撰文:北京青年报 @王荣辉 read more

  • 铁锂子电池版本的小鹏P7标准续航版上市

    铁锂子电池版本的小鹏P7标准续航版上市

    昨日,小鹏汽车发布了P7及G3两款车型的最新入门版本,均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其中,小鹏P7入门版本补贴后售价为22.99万元,搭载由宁德时代生产的60.2kWh磷酸铁锂电池,NEDC续航里程为480km;而G3新版本的补贴后售价为14.98万,NEDC续航里程为460km。 这两款新车型与其使用三元锂电池的产品相比,只是在续航里程以及价格上有一定变化,在配置、动力、外观、智能化部分并无差异,这两款车型在30%-80%的快充速度只需要30分钟,如果使用交流电慢充则需要5个小时。相比于使用三元锂电池的版本来说,快充时长并无太大变化,而交流慢充反而因为电池容量更小使用的时间更短。 其实在年前的工信部申报信息中大家就已经得知,小鹏将会发布新的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只不过按照现在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来看,大家都期待着小鹏P7新的入门车型售价能下探到20万内,以增加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小鹏P7铁锂电池版本车型的上市并不让人意外,但价格却有些出乎意料。 不过从小鹏P7新车的定价也可以看出小鹏汽车与特斯拉正面交锋的自信,不少营销大师都说过,“价格战从来都不是最好的策略。”只有从产品本上去打败竞争对手,才能真正获得市场认可以及成功。 不得不说,小鹏换装铁锂电池的时间点很好。目前电动汽车消费者的选车观念已经逐渐改变,关注点从“充满电能跑多远”转变为“多久能充满电”,这也是因为快充网络布局的逐渐完善,极大缓解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而车企研发方向,也渐渐从“超长续航”转移到更方便消费者的“超级快充”或是“换电方案”。在这种背景下,或许换装铁锂电池后降低的产品售价比多出的续航更让消费者敏感,特斯拉Model 3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前两年就已经有很多人说过,电动汽车大规模使用三元锂电池必定不是长久之计。首先,三元锂电池中核心元素金属钴的储量十分有限,其次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不如铁锂电池,这些都是制约三元锂电池的关键因素。而马斯克也曾不止一遍的说过,要使用“无钴电池”,要舍弃三元锂电池。 就在前几天,马斯克再次通过社交平台发声,声称特斯拉所有Mode 3标准续航车型都将换装磷酸铁锂电池。当然,根据他的说法是因为三元锂电池目前供货量不足,但真实原因恐怕还是磷酸铁锂电池更低的制造成本。 磷酸铁锂电池又有哪些劣势? 前面说了,相比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更加稳定,更安全,制造成本更低,但不足之处就是能量密度较低,在低温条件下容量缩减明显,这些同样是消费者敏感的产品点。举个例子,目前密度最高的磷酸铁锂电池是国轩高科去年年底刚刚发布的新款产品,密度为210wh/kg,而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普遍能达到接近300wh/kg左右,最重要的是,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很难有大的提升。 既然现实技术如此,那么要解决用户焦虑,就必须使用别的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比如:更快的充电速度,更完善的充电网络,更好的电池加温方式等。目前各大厂商也都在这些方面有了不少进步,这才是能让消费者安心接受磷酸铁锂电池的核心因素。   总结 小鹏发布了磷酸铁锂版本车型只是一个开始,从去年的数据来看,三元锂电池共计装机量38.9Gwh,占比下降4.1%,而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24.4Gwh,累积增长了20.6%,这正预示着磷酸铁锂电池正在以高增速的状态迅速回温,预计在今年会成为主流动力电池选择。那么接来下,谁能在磷酸铁锂电池上“玩出花样”,给大家惊喜,或许就能在今年市场中创造奇迹! 撰文:陈燕路 read more

  • 伊隆·马斯克:特斯拉会继续降价,软件才是赚钱利器!

    特斯拉CEO马斯克素以大胆、怪异的言论著称,他曾经多次向其他汽车制造商发出挑战,声称:买一辆不能自动驾驶的车,就像买一匹马,当然如果你想拥有一匹马那也很好,但你当初就应该带着这样的期望去买车。 可以看出,马斯克对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信心满满,他表示,将在未来3到4个月推出全自动驾驶订阅服务。 其实早在去年10月份,特斯拉就开始向部分客户推送其全自动驾驶测试版软件,该软件可为该公司所有车型提供全自动驾驶能力。 随着全自动驾驶套件的功能不断增加,特斯拉在过去几年中数次对该套件提价。如今,该套件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万美元。 去年早些时候,据称特斯拉正在为其全自动驾驶套件开发一种按需付费的订阅服务。现在马斯克表示,将在2021年第二季度,也就是4月至6月份推出全自动驾驶订阅服务。 特斯拉相信,全自动驾驶订阅模式不仅能让那些仍不相信这项功能的特斯拉车主受益,还能让那些租车的车主受益。而据传这项订阅服务的费用预计每月将超过100美元,而且价格可能会随着购买价格水涨船高。 尽管马斯克确认了将提供全自动驾驶订阅服务,但他仍然建议全额购买全自动驾驶套件,而不是选择订阅的形式,因为在他看来购买是对未来的投资。 出处:头条号 @三个司机 read more

  • 五菱神车卖7个月即超特斯拉

    五菱神车卖7个月即超特斯拉

    “刚坐过你的Model 3,我发现一样东西,你每次过弯都很不自然。虽然你这辆特斯拉续航够长、能自动驾驶,不过车头很重,秋名山上那么多急弯,你每次入弯一定会推头,尤其是最后五连发卡弯,你每次都拿不准最好的路线。除非你能克服这个问题,否则你斗不过我的五菱宏光宏光 MINI EV的!”#数码科技要闻#   图文无关/动图来源于哔哩哔哩@Lewis_An ▲ 江湖上,五菱宏光被誉为“第一神车”的传说,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一台5万左右的面包车,不仅能下乡拉货、还能越野登上珠峰,甚至远赴秋名山约战AE86… 销量更是一度成为世界第一。   电动车时代,五菱宏光似乎打算延续这个神话…   五菱宏光首款纯电动车宏光 MINI EV ▲ 今年1月,五菱宏光首款纯电动车宏光 MINI EV成为全球电动车(包括混动车)销量之王,超过特斯拉,共卖出36762辆,比Model 3和Model Y加起来还要多。其实,这已经不是宏光 MINI EV第一次霸榜了,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宏光 MINI EV至今已经卖出15万辆。   上市7个月就能干掉特斯拉,宏光 MINI EV有啥魔力?   “这不就是「老头乐」吗?”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宏光 MINI EV,一定会这么说。   来源于网络 ▲ 车如其名,宏光 MINI EV真的mini(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2917/1493/1621毫米,轴距为1940毫米),就像一台被切断的五菱宏光。     上为五菱宏光S、下为五菱宏光MINI EV ▲ 之所以做得这么小,首先与它的定位——“人民的代步车”有关,只有小巧,才能在狭窄的城市道路中灵活通行;然后就是,宏光 MINI EV的价格了,低到“怀疑人生”,2.88万元起售,最高也才3.88万,也就是特斯拉Model 3 的十分之一。   造型上,宏光 MINI EV与大多数纯电动车一样,前脸都是封闭式进气格栅,此外,由于它是基于五菱宏光来设计的,所以那种棱角分明的立体感还是存在的。   […] read more

  • NIO即将进军美国市场?

    NIO即将进军美国市场?

    据外媒报道,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Edison Yu日前发现一个关于蔚来汽车或许进军美国市场的行为。Edison Yu在领英LinkedIn看到一份有关蔚来的美国市场商业规划的工作招聘。虽然目前职位现已被关闭,但Edison Yu表示,蔚来或许正在寻找一个“能指定进入美国市场行动计划”的人。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胆的猜测,是因为蔚来汽车一直以来都有进军海外市场的计划。2020年年底,有消息称蔚来汽车将要实现在欧洲市场实现销售车辆,海外第一家NIO House或将落地丹麦哥本哈根。据另外一位接近蔚来汽车的人士表示,蔚来目前已经有出口业务团队,并调配了很多人员,计划两年时间在当地销售7000辆ES8和ES6车型,或将蔚来进军欧洲市场后,再进军美国市场。 李斌信心十足 不久前,李斌回应“蔚来进军海外”说:“还早着呢,但我们肯定会去的,不管美国还是欧洲,我们肯定会去。但我们要先做了再说,不然以后又有人说我们食言了。”不得不说,相比于“与BBA三分天下得其一”,李斌对进军海外市场计划的回应更加低调和稳健。 作为自主品牌新势力的一员,蔚来汽车基本上已经度过了初期遭遇的危机。回顾蔚来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车辆故障、自燃风波影响市场表现、股价暴跌至1点多美元、融资问题、巨额亏损等危机。不过,蔚来汽车在2020年已经成功度过了危机。凭借着多笔融资项目落实以及持续增长的销量,蔚来汽车已经走出了困境,资金压力得到了缓解。 从产品阵容上来看,蔚来汽车已经推出了ES8、ES6和EC6三款车型,整体销量持续走高。在今年的NIO Day上,蔚来汽车旗下的第四台轿车ET7旗舰轿车已经上市,新车预计要在一年之后才交付。虽然ET7在短期之内难以为蔚来汽车的销量带来明显的增长,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新车将会提高蔚来汽车的竞争力。 之所以蔚来汽车敢于提出进军海外市场,与其在2020年持续增长的销量有着极大的联系。据蔚来官方数据显示,蔚来汽车在2020年全年累计交付新车43728辆,实现全年同比增长约112.6%;2021年1月累计交付新车7225辆,更是同比增长352.1%,连续第六个月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从销量数据来看,蔚来汽车在2020年确实打了个翻身仗,但是李斌的美国计划真的能够如愿以偿吗? 蔚来入美艰难 相信大家都知道拜登已经在上个月举行了就职典礼,拜登上台之后不断促进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包括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充电桩等。值得一提的是,拜登还带头鼓励购买在美国本土制造的产品,要求这些产品必须是纯美国血统,每一个零部件都是在美国本土生产。为了推行美国国货,拜登试图通过利用关税等方式,让外国生产商处于不利地位。换句话说,蔚来汽车此时进军美国市场,并不是最佳时机。 除了美国政府出台的政策不利于蔚来汽车以外,蔚来自身的产品问题也是其进军美国市场的关键点。2018年10月27日,李斌在央视二套《遇见大咖》栏目中表示:“保时捷的工厂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厂,你们不要觉得我胡说八道,因为我去参观过。”但是,事实上,蔚来汽车在过去的2020年里也发生多起产品质量事件。 电动君在2020年年底时,曾打开百度搜索“蔚来汽车断轴”,共有81.9万条信息,内容大部分为“起步价30万的蔚来EC6,接连发生断轴,质量有问题吗?”等。美国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发达的汽车市场之一,蔚来汽车的产品质量问题频现,真的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吗?缸哥认为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总结 2021年伊始,除了蔚来汽车进军美国市场以外,红旗汽车也开启了进军海外市场的计划。之所以车企纷纷开启海外市场计划,除了因为自身产品矩阵开始逐步完善以外,也与国内市场饱和量有关。假设部分车企出口海外市场之后,能够获得销量上的增长,尤其是日本、欧美等市场,这就表明自主品牌生产的产品质量已经广受大家的认可。 read more

  • 有十个理由说服你,下台车一定买电动!

    有十个理由说服你,下台车一定买电动!

    2019年的时候,偶尔有朋友咨询XX电动车时,我的反应基本是“别买!”“冷静!”“你确定?” 而到了2020年,尤其是下半年的时候,朋友问我XX燃油车时,我的态度已经变成了“确定还买油车?”“XX电动车考虑下?”“现在还买油车,你可能后悔哦!” 现在回想起来,我个人对电动汽车的态度,在2020年有了一个转变的节点,这个节点具体是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事情而产生,现在已经无法确定。但有一点我几乎100%肯定的是,我的下一辆车,一定是台电动汽车。 这倒不是说我对燃油车丧失兴趣了,而是因为电动汽车有很大燃油车无法媲美的优势和体验,尤其是两类车型搭配使用,很多用车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具体有哪些呢?今天我就以一个电动汽车准车主的身份,好好盘一盘电动汽车(以下简称EV)时代特有的美好体验。 1、性能跑车级动力,触手可及 这点不用多说,当代电动汽车吸引眼球的最大特性,就是靠动辄3、4秒的破百性能,虽然并非所有EV都有跑车级的动力,但是预算达到30万元以上,5秒破百基本就是标配了。 例如33.99万的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零百加速3.3秒;33.8万的极星2,零百加速4.7秒;27.95万的比亚迪汉EV高性能版,零百加速3.9秒。 而在燃油车时代,0-100km/h达到4秒内,基本都是百万级豪车。 至于20万以内的EV,虽然动力达不到跑车级别,但大多都有燃油车中2.0T发动机的动力水平。 例如12.98万起售的几何C,零百加速6.9秒;15.96万起售的Aion V,零百加速7.7秒;14.68万起售的小鹏G3,算是EV中加速比较慢的,依然能在9秒内破百。 这样的性能虽然给不了过山车般的刺激,但是对于日常家用,绝对是不打折扣的够用。所以来到电动汽车时代,20万、甚至30万以内经常遇到的动力不足的问题,基本就翻篇了。 2、动力响应碾压燃油车,完全告别顿挫、迟滞 单纯从日常使用的环境来看,EV相比油车最大的优势,不是动力的绝对参数,而是动力的平顺输出和无延时的响应。 这点有多重要呢?不夸张地说,一个常规汽车评测的文章或者视频,单单聊动力的响应和平顺性,就能花费四分之一左右的篇幅。 以马自达为例,它的加速性能一向平平无奇,但它“人马一体”的品牌形象,核心就是发动机和变速箱搭配下的动力响应和平顺性。而自主品牌多年来始终难以弥补的,就是动力总成的匹配。 而这一切,到了EV时代,将被彻底洗牌。 EV的动力响应当然也是需要调校的,但得益于电机特性,只要技术不是太拉胯,EV的动力响应和平顺性想超过绝大多数燃油车,都算得上轻而易举。很多人体验过EV后,常说一句“再也回不去油车时代”,主要就是源自于动力响应的颠覆性体验。 3、通勤成本大大降低,不再关注油价 我们知道燃油车最费油的路况,就是市区或者拥堵环境,一台综合工况百公里油耗7升的车型,在堵车比较严重的市区,油耗可能达到9升甚至10升以上。按照一年1.5万公里的使用强度,一款车每年的油耗,基本就能达到1万元左右。 当然,像丰田双擎、本田锐·混动这样的HEV全混动车型,市区平均油耗能控制在5升/百公里左右,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燃油车都没有混动系统,每年1万左右的油钱,基本是省不掉的。 换作电动车的话,市区通勤反而正是效率最高的环境,以特斯拉最便宜的Model 3标准续航版为例,它的NEDC工况续航为468公里,总计充满55度电,每度电的成本从0.5元-1.5元不等,我们就按充满电在市区能跑350公里,那么同样一年1.5万公里,它的用电成本大约是多少呢? 按照最低的0.5元电价计算,一年用电成本为1180元;而按照最高1.5元电价计算,成本也只有不到3500元。我们取一个中位数,电动车的用电成本,差不多只有普通燃油车油费的五分之一。 除了出行成本降低,燃油汽车购买后的另一项大额开支,在EV上也大大降低,这个环节就是保养。 4、保养费用骤降,不再担心售后揩油 老司机、尤其是豪华品牌车主都明白,某些车“买得起、养不起”的说法,丝毫不夸张。即便家境殷实,每次动辄两三千、甚至四五千的保养账单,都是一项相当沉重的负担。 以某搭载2.0T发动机的一线豪华品牌轿车为例,每次换机油、机滤的小保养,材料费+工时费就破千了,每两万公里的大保养,成本直奔4千而去。按照这个周期,每6万公里的保养费用就逼近1.5万元。 当然,豪华品牌保养贵这点大家都清楚,日系车相对来说保养比较省心,我们就以搭载2.5L自吸发动机的某日系品牌热门B级轿车为例,看看它的保养成本。 因为无需更换变速箱油、火花塞等部件,8万公里之前还无需更换燃油滤清器和制动液,这款日系车在6万公里之前的数次保养中,基本都不会超过1千元,所以6万公里的保养成本也基本只有6千元左右。 日系的自吸车型保养看起来省心多了,那么EV的保养成本呢? 以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版为例,燃油车上和发动机、变速箱有关的保养项目,例如机油、机滤、火花塞、空气滤芯、燃油滤芯等都完全避开,6万公里之内,只需要每两万公里更换一次空调滤芯、每4万公里更换一次制动液。 把常规检查和工时费计算在内,Model 3每6万公里的保养费用,只有2500元左右,不到日系自吸车型的一半。 蔚来的车虽然不便宜,但保养成本也不高,以EC6为例,6万公里的保养成本只有2200元左右。 因为EV的机械零件比油车少很多,所以需要经常保养、维护的项目也很少。燃油车的保养周期一般为5000公里、7500公里或1万公里,开车比较多的话,有时一年都要往4S店跑三四次甚至五六次,相当麻烦。 而电动汽车的保养周期一般都以2万公里为周期,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一般情况下只需1年左右做一次保养就可以。 5、家有充电桩,基本告别充电站 提到电动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充电麻烦,而实际上,如果家里有安装充电桩条件的话,EV的使用便利性,可能会比燃油车还要高。 对于日常开车通勤的燃油车车主,因为市区环境比较费油,所以经常一个星期左右就要加一次油,每个月也最少需要两到三次加油。对于上班族来说,往往要到下班或者周末才有时间加油,经常会遇到加油高峰期,排个十几分钟的队是常事。 EV跑长途,不管是充电还是换电,便利性肯定没法跟油车比,但如果针对日常大多数的通勤,家里有充电桩的话,那车主除了告别加油站之外,平时也基本很少需要去充电站了。 因为充电速度再慢,家用充电桩一晚上也能把电池充满,日常通勤最少就能撑个三四天,每天回家后,把充电桩插上就可以了。 6、告别发动机噪音,旅途更安静 省掉发动机后的另一个直接好处,就是彻底告别了发动机噪音。 汽车在行驶时遇到的噪音,基本有胎噪、风噪和发动机噪音,其中胎噪和风噪随着行驶速度的提升而增大,发动机噪音却是自车辆启动就一直不停,市区随便踩一脚油门,发动机噪音就会骤然增加。如果把这个噪音消除,那么日常行驶遇到的大多数噪音,都能被消除。 很明显,EV就做到了这一点。虽然EV依然摆脱不了胎噪和风噪,但是起码在市区通勤的中低速状态,胎噪和风噪都不算突出,整体还是会比燃油车惬意得多。 以上是EV相比燃油车的一些主要优势,其实细聊的话,EV还有很多得益于自身结构所带来的小优点。把它们都算进来,可以轻松凑齐10个优点: 7、将动力电池装在底盘下,大大降低了车身的重心,遇到极限状态时更不容易翻车。 8、坚固厚重的电池组,在遇到碰撞时,也能大大增加底盘的抗冲击能力,尤其是侧面碰撞,对于燃油车是最薄弱的部位,EV的电池组却可以承受住很大的冲击,避免车身过度变形。 因为前方没有发动机,EV的前舱就有了更大的空间作为碰撞的缓冲区,大大增加各类正向碰撞的安全性。 9、此外,因其省掉了发动机、变速箱和传动轴等部件,大多数EV内部的地板基本都可以做成全平,省下的空间,也都可以利用到乘坐和储物上。 10、即便是在充电站等充电时,EV可以一边充电一边开启空调,而这也是不少EV车主们难得的休闲时光。 […]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