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院院士:增程式不是过渡,而是未来!
增程式技术出现以来,一直伴随着很多争议。
网友们调侃它“脱裤子放屁”——明明烧油发电再用电驱动,多此一举。但现实却是,随着理想汽车用销量证明市场潜力,问界、比亚迪、零跑等品牌纷纷跟进,增程式车型的声量不降反升。
到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了增程式技术的大军,其中包括比亚迪、广汽、长安、吉利、奇瑞等等,一时间,没有加入增程式的车企,只有蔚来、长城汽车等极少数了。

而且,这两年,增程式的舆论环境也好转了不少,很多消费者对于增程式技术的看法也开始发生转变,很多业内人士,也开始发表一些支持增程式技术的言论。
3月30日消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不少行业大佬,表达了对于增程式的支持。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张艳青表示,从市场来看,售价20万以上、车长4米8的中大型车占据增程式汽车90%以上的份额,但是随着增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价格在不断下探,现在已经下探到10万-15万的区间,很快会突破10万的门槛。
他指出,增程车的特点涵盖了纯电车型的所有优点,包括无里程焦虑,成本相对纯电同样车型会偏低。所以更适合于充电不方便的区域,也更适合于长途自驾的用户,还有北方极寒冷的地区。
对于未来的展望,张艳青提到了有三点:
- 1、增程技术凭借“电能驱动+无里程焦虑”的核心优势,有望在全价格区间拓展。
- 2、多种燃料技术,如增程式与氢燃料技术的结合,包括氢氨、甲醇,我们自己做氢内燃机的增程。
- 3、多应用场景拓展,如飞行汽车、工程机械、特种车辆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也是公开力挺增程式汽车,认为这是未来汽车的一个趋势,其观点如下:
第一、增程式车将逐渐成为汽车的主流,为碳达峰做贡献。
第二、绿色液体燃料充足后,包括甲醇乙醇,增程式不再烧油。绿色、安全、长里程、廉价的增程式将伴随人类实现碳中和。“对中国来讲,碳中和要到2060年,所以增程式车是可以长期发展下去。”

杨裕生强调,增程式不是“向纯电动汽车的过渡”,而是未来汽车的主力(之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
这两位大佬的观点,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增程式技术不一定非要烧汽油,未来可以烧乙醇甲醇,甚至氢气,增程式只是一种技术形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增程式技术还可以多应用场景拓展。
增程式技术的核心优势就是,电能驱动+无里程焦虑,它结合了电动汽车电驱的优势,整个加速过程顺滑流畅,没有顿挫感,也具备了燃油车补能方便的优势,因此,增程式这几年的销量增长迅猛。

增程式的核心优势,其实概括起来就三点:
第一点,没有续航焦虑:纯电续航普遍提升至200km+(如理想L系列),日常通勤可完全用电,长途出行无忧。
第二点,补能灵活:支持充电、加油两种方式,尤其适合充电设施不足的三四线城市和县乡市场。
第三点,成本平衡:电池容量仅为同级纯电车的50%,购车成本更低,且日常用电成本仅为燃油车的1/3。很多人一说增程式成本低,就拿理想汽车举例,那么多10万级的增程式车你看不到吗?如果这样,那都说燃油车降价了,我拿保时捷说,为什么燃油车还怎么贵可不可以?不都是以偏概全吗?
增程式技术即使被很多人误解、抨击,但是我还是要说,对于那些经常跑长途的消费者来说,增程式技术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没有之一。
出处:头条号 @玩车情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