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022-03-15 15:10 刚刚拆分纯电动业务独立运营的福特,有备而来: 到2024年推出9款纯电动车,除了已经发布的福特Mustang Mach-E和E-Transit,另外还有7款新车型。 除此之外,福特官方还公布了一系列建厂扩产,合作生产动力电池的计划。 不过,福特这第一枪,这次没带上智能化层面的配置、计划和进展。 福特逃生式转型第一枪 就在前几天,福特刚完成了电动车部门Model e的分拆,被视为撸起袖子跟新势力们干一场的信号。 而现在,纯电动车全家桶来了: 9款纯电动车,包括被福特电动化转型的押注力作Mustang Mach-E、今年下半年要上市的商用车E-Transit,以及其他7款新车型。 Deadline,定在2024年——也就是2年后。 根据计划,这9款纯电动车型,其中4款乘用车,除了福特Mustang Mach-E之外,其他3款均是福特现有燃油车的电动版。分别是紧凑型SUV福特Puma,和两款不同尺寸的跨界车福特Crossover。 5款商用车,其中有3款为Transit系列厢式货车,和两款Tourneo系列微型面包车。 伴随新车型推出的,还有一系列建厂扩产,和动力电池的配套建设计划。 根据官方披露,福特计划在位于德国的科隆工厂投入20亿美元升级产能,升级后的工厂,预计在未来6年间,可以生产120万辆纯电动车。
Author: 电动志
📅Published: 2022-03-14 11:25 去年11月15日阿维塔11亮相,时隔只有4个月,这台车就出现在了工信部产品公告上了,这个速度实在是让人觉得有点传神,不过同时也证实了,强强联手果然高效。 而欢呼声更大的还是网友,仅三张实拍带来的回应就是:有它何必Model Y。 虽然客观来说,Model Y确实是韭菜高手,那么阿维塔11又是什么地方引发了大家的兴趣? 这里先抛开阿维塔后背的三大资方,直接看产品。 细节决定身份 其实从这次公开的目录上能注意到几个细节: 首先是很少有汽车品牌将备案目录的车型拍摄得如此考究,优势是角度清晰,能有高级感,缺点是如果设计上有误差,会提前暴露无遗。 其次,从比例上看,量产的阿维塔11十分协调,宽体设计,略显低趴,特别是侧面线条有点阿斯顿马丁DBX的意思,此外超大轮毂、短前悬、车身的肌肉膨胀感,都预示着这台车不太简单,和去年发布会上看到的车一样,从形态上就会发现它起点不低。 都知道阿维塔最强的就是资源整合能力,外观由海外德国设计,并挖来宝马前设计师操刀,整体风格虽然保留着SUV的姿态,但极其有冲击力的轮廓,让它在SUV前面足以加上轿跑甚至超跑的形容词。 车长4.88米,轴距2975mm,算得上很实用黄金的尺寸,属于兼顾空间和灵活性的定位,比特斯拉Model Y的体量要大,和蔚来EC6比较接近,但不一样的是,这台车的性能却奔着保时捷Taycan而去。 还有更关键的是,Model Y为了刻意强调实用,然后在Model 3上去实现“整容”,相比阿维塔11这种原汁原味的野生美感,多少有点差距。 性能决定地位
📅Published: 2022-03-12 22:22 去年9月11日提model y,到现在已经有半年时间了,开了1万多公里。没遇到大的问题,也没遇到刹车失灵的情况,但是小问题确实不断。不修似乎也没事,就是挺讨厌。 1,多处异响。这是个顽疾,很多车主都反映不同位置的异响。我的车是过颠簸路段后部有轻微的糖豆在瓶子里打转的声音。冷车启动时,驾驶位的上部有吱呀吱呀的声音。 2,充电枪难拔。这在车友群里也是普遍的情况,有的是快充不好拔,有的是慢充拔不出。我遇到过几次拔不出,只能从后备箱拉手环。去服务中心,一开始说给换个充电口,后来给的解决方案是润滑一下,先用用看。 3,味道太大,半年了,一开车门还是扑鼻而来。我闻过,不是地垫的味道,是地垫下面毛绒绒的东西散发出来的味道,尤其是太阳晒过后,车内味道大。 4,大灯太亮,容易被误解为远光灯。路上很多次,都被对面的车闪。有一次还有个交警过来看看我的车是不是开了远光灯。出厂的灯似乎太高了,有车友说调低灯的位置会好点,我还没试。 5,倒车影像卡顿。更新到新年大礼包系统后,很多车友都遇到了这个问题,有一点安全隐患。 6,车漆太薄,划痕很多。这个槽点太多。尤其是门把手附近,都花了。其他位置,稍微有硬东西带一下,就是痕。 7,湿滑路况甩尾。我试过几次,加速甩尾,挺吓人。湿滑路面,还是老实做人。 8,冬天续航打骨折。表显不到440,冬天零下也就200多,不要抱幻想。 9,下雪天门把手、后视镜容易冻住,打不开。这个太坑。 10,满电里程缩水。我提车时多时到充满436,最近一次充电,充满430。很多车主都说或多或少掉了一点里程,不知道是为啥。 出处:头条号 @听说你也爱曼联
📅Published: 2022-03-12 09:03 小牛首款SUV将于3月31日上市,最快仅需5.8秒破百,最大续航里程达到了1200公里,最低配车型仅售25万!自游家NV霸气来袭,定位中大型五座SUV,拥有两种动力,剑指理想ONE!下面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今天说的这款车就是小牛公司旗下牛创新能源科技公司打造的自游家NV。作为小牛公司生产的第一款汽车,自游家NV 将于2022年3月31日正式上市。自游家NV定位为中大型五座SUV,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理想ONE。 今年2月底,“小牛汽车”首款车型自游家NV实车亮相,诠释属于自己的别样风格!说实话,自游家NV整体造型并不惊艳,而且有路虎卫士那个味;在车身尺寸方面,自游家NV车长接近5米、车宽接近2米,轴距达到了2米9,修长霸气,还是非常唬人的。 自游家NV号称为“人性化全场景智能SUV”,在科技装备方面一应俱全,自带15.6英寸中控大屏+六科线性震动马达,实现全方位触控感应;在动力方面,自游家NV全系标配智能电动四驱,纯电续航达到了700公里,增程版车型续航里程达到了1200公里,最快仅需5.9秒破百,实力完胜大多数同级别车型。 隔壁老王,有一说一!小牛汽车终于来了!纯电+增程双版本,全系标配四驱,零百加速5.9秒,最低配车型仅售25万起,整体性价比超高,还要啥理想ONE、蔚来ES6、特斯拉MODEL Y? 出处:头条号 @隔壁老王说车官方号
📅Published: 2022-03-10 12:00 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涨价了,价格均上调1万元。 官网显示,Model 3高性能版的价格已调至34.99万元起,较原来的33.99万元上涨1万元;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的价格分别为35.79万元和39.79万元,较之前的34.79万元和38.79万元上涨1万元。 出处:澎湃财讯
📅Published: 2022-03-04 10:14 同样是纯电动汽车,只有小鹏P7和特斯拉的前机舱中间有个坑能放行李,但是特斯拉前机舱坑明显大很多,其他纯电动汽车前机舱都是有设备的,有的设备很小,很浪费空间,但也是占用着全部机舱。为什么特斯拉能把设备分散放置进前机舱空间,而绝大多数国产纯电动车就不能呢? 这其中不得不说到特斯拉的设计理念:因为特斯拉不是纯家用车,与是否是纯电平台无关。 设计前备舱,主要为了让汽车拥有一个相对协调的比例造型。这种审美来自燃油车的长期养成—引擎舱越长越大,姿态越优美,定位越高级。比如Mustang 2.3T限量版和宝马Z4 电气化之后,更小引擎有更大自由,选择不同的排布方式。为了延续燃油车时代的优美传统,以前备舱代替引擎舱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换句话说,这类车型都不太追求极致空间。 特斯拉Model S、Model 3(Model Y)采用前备舱的设计,更低的车身高度,营造了跑车、运动的外观,后果是侵占乘员舱的空间,尤其是将电池布置在底盘上,后排乘客头部空间表现不好。如果提高车身高度,灵动感就会消失,Model Y看起来就特别面包。 同样的例子有很多,福特Mustang Mach E也采用了前备厢。代入Mustang,福特会认为Mustang一直以来都是后驱、PonyCar的设计风格,所以Mustang Mach E也要有这种姿态。 要让人看到Mustang Mach
📅Published: 2022-03-02 12:02 智能电动出行生态系统公司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Electric Inc. (“FF”) (NASDAQ交易代码:FFIE) 今天任命Becky Roof为公司临时首席财务官,并聘请财务咨询公司AlixPartners为公司提供财务咨询服务。 FF称,Roof女士将接替因身体健康原因卸任的Walter J. (“Chuck”) McBride,立即生效。 Faraday Future董事会执行主席Sue Swenson说:”我很高兴欢迎Becky和AlixPartners团队加入我们一起推动公司的合规整改计划并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Becky丰富的上市公司经历和她带领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经验给予我们充分的信心,这让我们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前进。” 公司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团队正在努力工作,以尽快提交2021年第三季度的10-Q表格和经修订的S-1表格的注册声明(File
📅Published: 2022-03-02 11:05 正当大多数车企还在纠结于应该在自己的产品上搭载多少颗激光雷达,多少颗毫米波雷达时,小雷通过特斯拉官网获悉,从2022年2月中旬开始,特斯拉投放在北美市场的Model S和Model X将不再配备毫米波雷达。 事实上早在2021年5月份,特斯拉发布FSD Beta v9时,就取消了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销售的Model 3和Model Y两款入门车型上所搭载的毫米波雷达,用上了一套仅由8个120万像素摄像头组成的“Tesla Visiom”视觉系统。 如今随着北美市场的Model S和Model X也不再搭载毫米波雷达,这也就意味着从此刻开始,特斯拉在北美市场上已经实现了纯视觉自动驾驶的这一愿景,正式进入了它想要的纯视觉智能驾驶时代。 坚持纯视觉的特斯拉硬刚整个行业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至今,该领域目前已经演变成了融合感知派和视觉感知派这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 除了特斯拉之外,绝大多数车企都属于融合感知派,它们往往会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重冗余感知方案。对于融合感知派成员来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已经不再是装不装的问题,而是需要装多少个的问题。 其中,小鹏汽车给旗下售价为20.53万元的小鹏P5 550P车型安装了2颗激光雷达,即将上市的上汽智己L7搭载了3颗激光雷达,本田Legend作为日本首款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更是搭载了5颗激光雷达。
📅Published: 2022-03-01 18:02 对于现在的新兴汽车品牌来说,除了要把产品做好之外,必须还得树立自身差异化的形象,讲好品牌故事。自游家作为在2021年底刚刚出世的新品牌,从名字来看就很有小布尔乔亚的味道。其首款产品自游家NV虽然定位和理想ONE相近,但更加强调户外、露营、城市探索等多种用车场景,至少在产品性格上有了一些独特性。 在自游家NV外观造型披露之后,内饰设计也在今日(2月28日)首次曝光。新车整体内饰氛围采用化繁为简的思路,官方称其为DigiLux“数字豪华”风格,打造出沉浸式数字座舱空间。同时新车将带来3种内饰主题,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喜好。 内饰实拍效果不佳,为不影响阅读体验,用渲染图替代 具体来看,自游家NV方向盘采用深蓝+白色拼接的设计,上方通过两颗金属质感的五向调节拨轮实现ADAS、语音助手、音乐、通话等多项功能,这种设计相比传统按键式在造型上更加简洁,后期用户使用体验暂且不论,设计上的小心思还是别具一格的。 驾驶员左侧空调出风口附近的MiniLCD屏幕很有意思,方便用户读取温度/风量/PM2.5等相关信息,并且还贴心的在副驾驶也配备了一块MiniLCD屏幕。 自游家NV的主要操作都集中在中央15.6英寸的触控屏幕上,内置6颗用于实现RealTouch触觉反馈的线性微动马达,当用户进行功能操作时震动反馈模拟物理按键触感,具有明确的反馈,设计思路和苹果的Taptic Engine有点类似。此外它在屏幕下方还保留了一些基础的物理按键,方面日常操作。 自游家NV也为你的手机充电操碎了心,无线充电不仅有而且还有俩,这款车在中央扶手区拥有两个15W手机无线充电板,主驾副驾不用再打架。除此之外,全车还配置了4个Type-C接口,其中前排2个10W接口带数据传输功能,后排2个18W能够给手机充电。 新车座椅采用了Nappa真皮包覆,宽体头枕和坐垫看起来就非常舒服,并标配三档前后座椅加热、前排座椅通风按摩功能,提升乘坐体验。 在储物空间方面,自游家NV全车超过20处储物空间,中央扶手箱可以左右互开,副驾手套箱可拆装,下方留有手提袋储物空间,此外半隐藏的卡槽内还可以放置停车票和单据。官方称后备厢标准状态下为788L,最多可以放置9个20寸登机箱。后排座椅放倒时空间拓展至1730L,拥有实用的空间利用率。 回顾外观,自游家NV外观整体设计思路与它“探索、精进、愉悦”的品牌slogan相契合,偏复古和户外的风格相对独特。 自游家NV前脸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双轨环形车灯”,两侧灯组内部为圆环光带,并由贯穿式灯带相连,点亮之后非常有神,并且带来动态视觉效果。 新车侧面线条并不复杂,上扬腰线贯穿至尾灯,使车身侧面看起来非常灵动。双色车身设计突出个性,C柱位置采用了面积宽大的金属盖板点缀,同时嵌入了数字感动态充电指示灯,不仅提升了整车的硬派气质,也增添了不少科技色彩。 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15×1962×1745mm,轴距2910mm,定位中大型SUV。从参数来看,自游家NV定位将对标理想ONE,不仅考虑到了当代用户对出行和探索的追求,也极大的照顾了家庭用户的用车场景。 相比前脸和侧面,新车尾部造型更加博人眼球,官方称之为一体成型的火山口造型尾翼集成了顶部扰流板和侧风翼,同时将雨刮器巧妙嵌入尾翼内,有利于降低风阻,形成了更加美观的尾部造型。此外,贯穿式的尾灯内部采用矩阵式设计,与前脸造型进行呼应,突出设计上的整体性。 自游家NV基于GEMINI双子动力模块系统打造,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全面兼容纯电系统和增程系统,全系标配智能电动四驱,0-100km/h加速为5.9s。此外,新车还提供了多种驾驶模式可选。 今天自游家NV仅针对外观和内饰信息进行了详细公布,至于三电方面的消息还有待官方进一步披露。按照计划,自游家NV预计于2022年3月进行小批量生产,9月底将为首批用户交付使用。
📅Published: 2022-02-26 12:10 近段时间,比亚迪汉亮相了猎装版本的草图,并且很多改装爱好者已经开始对比亚迪汉进行列装版的改装,而当下作为标准竞争对手的特斯拉,正式亮相了首代美版特斯拉ModelQ,车型整体的续航里程能够达到1000公里,并且采用了猎装造型,先一步比亚迪汉猎装版车型亮相,这款全新的美版特斯拉ModelQ展现出的外观颜值比较突出,作为猎装版车型,整体的性能感,运动感和时尚感非常丰富,现款比亚迪汉也头疼,毕竟当下国内市场的新能源年轻化轿跑车型竞争非常激烈,而这款全新一代的特斯拉ModelQ以猎装版B级车的身份出现,整体的优势表现的淋漓尽致。 特斯拉ModelQ 全新一代的特斯拉ModelQ整体的外观辨识度比较突出,车型依然采用了经典的家族式设计语言,从前脸来看非常具有跑车和轿跑的风格,而车神的侧身采用了猎装造型,整体的运动感,性能感和年轻感十足,在目前同级别的B级车当中,大众CC猎装版车型能够与之媲美。 全新首代特斯拉ModelQ将会推出多个版本车型,但是都会主打猎装版的造型,列装版造型整体的车身高度和底盘通过性与常规轿车基本一致,但是尾部将会采用大幅度的溜背设计,后备箱采用掀背式的风格,整体的实用性更加突出,并且动力和驾驶乐趣更加浓重。 全新一代的特斯拉ModelQ作为新一代的特斯拉年轻化轿跑车型,整体的续航里程大幅度增长,并且运用了最新一代的家族式设计语言,猎装版的造型将会成为新系列的版本,能够吸引到年轻人的目光和关注。 总结: 全新首代特斯拉ModelQ列装版车型正式登场,为比亚迪汉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比亚迪汉列装版车型也会逐渐亮相,两款车型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 出处:头条号 @色彩车圈
📅Published: 2022-02-25 19:57 汽车行业的未来属于新能源领域,这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诸多车企都加快去燃油化进度,转而向全新技术研发投入诸多精力。作为此次大潮的领军者,特斯拉靠着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在全世界范围内风靡一时,而其新车Model Q(暂定)也箭在弦上,即将为抢占更多份额做出努力。此外国产造车势力也前赴后继,有两款电动新车具备爆款潜质,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特斯拉Model Q 单单凭借Model 3和Model Y两大力作,特斯拉就在市场大战中“横行霸道”,不管是人气还是生存空间都相当出众,让一众对手分外眼红。但其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和BBA等豪华品牌一样,准备以更为亲民的Model Q抢占工薪消费群体的关注。在降低准入门槛的同时,也能在紧凑型轿车领域扩大影响力。 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Model Q将会采用两厢结构,更加富有都市气息。其还会区分五门版和三门版本,这样更能吸引不同消费群体的强烈。该车颜值上还是延续该品牌一贯风格,以极简理念打造,线条运用合理流畅,未来感较为出众。封闭式前脸凸显新能源身份,隐藏式门把手展现潮流审美,大尺寸轮毂在运动属性上也更为突出。 Model Q在内饰上估计和Model 3颇为神似,还是坚持走触屏化道路,取消大部分传统物理按键,而是几乎将所有功能都集结到触控液晶屏上。但这样虽然操控时可能较为方便,但对于屏幕的运行速度和反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旦出现死机或者卡顿情况那将十分头疼。该车续航方面预计在500公里到600公里左右,传言其在电池上会和比亚迪强强联手,如若成真那竞争力将更上一个台阶。 小鹏G9 眼看着老对手理想靠着ONE一辆车就斩获可观销量,小鹏也按捺不住强势推出新车G9,希望可以在SUV大战中更进一步。该车在去年广州车展上大出风头,以“全新智能旗舰SUV”名号成为很多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据悉该车不仅仅将在国内销售,还获得了欧盟认证,会向海外市场进军。
📅Published: 2022-02-24 12:52 2021年无疑是新能源的产品与销量大年,国际能源署的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60万辆,同比增长超100%,同时,这一细分车型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份额也得到快速提升。 当然,关于新能源汽车类型的继续探索,各国车企也是从未停止脚步,无论是毁誉参半的氢能,还是继续深化性能提升续航里程的纯电,亦或是可油可电的插电混动及增程式车型等,各类车型如井喷般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除了眼下的电能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清洁能源可供利用?对于这个问题,一家来自荷兰的科技公司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近日,荷兰Lightyear新能源汽车公司推出了该品牌旗下的首款太阳能电动车型Lightyear One,目前正在意大利进行路试,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Lightyear One WLTP续航可达450英里(约合724公里)。 据Lightyear车辆测试负责人Megan Parfitt介绍,他们最初的设计想法是,Lightyear One可以在驾驶中依靠太阳照射进行“补电”,无需可以充电,与目前市售的纯电车型相比,在同等电池尺寸下,Lightyear One可以多出1.5倍行驶里程。 据介绍,Lightyear One由著名的宾尼法利纳设计公司主持设计,整体车身线条狭长流畅,颇有未来之车的感觉,这样的外形也让其获得了0.20Cd的超低风阻系数,可以说这一数据在目前量产车型中非常罕见。 从目前Lightyear公布的官方照片看,Lightyear One整个车身呈双色搭配,深色部分为大面积覆盖于车体的太阳能电池,从前机盖一直延伸至车尾,这样的设计在于,当车辆行使时,可以吸收太阳能以为这台车中60kWh的电池供电,可保证每小时12公里的续航,换句话说,8个小时的照射下,这台车就具备了96公里的续航,这对于普通上班族而言,已是相当够用。 同时,Lightyear还表示,即使是太阳照射强度较弱的多云条件下,整个车体依旧可以通过太阳照射,获得大约40公里的“补能”,再说了,这台车本身还有725公里的续航,所以,如果真如该公司所言,那么这真是一台免充电的纯电车。 另外,除了风阻系数近乎变态的降低之外,为了让车辆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Lightyear还在车身材料方面下足了功夫,碳纤维加铝合金的车型仅1315kg,如果刨除电池重量的话,整车自重可能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