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电动志

比宏光MINI还便宜?205公里续航,只卖1.69万元!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在价格方面的持续内卷,以及国内“以旧换新”的持续进行,国内很多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落地价格不断创造最低纪录。日前,奇瑞汽车就启动了以旧换新相关活动,并且率先针对两款电动车产品开出了4万元的国补和厂补综合补贴,而这两款车型的价格本身就比较低,补贴后的价格,可以说创下了新低。 奇瑞在官网公布了两款车型的补贴细节,一款车型为QQ冰淇淋205km圣代Pro,另一款车型为小蚂蚁321km钟爱Pro。这两款车型的厂商指导价分别为5.69万元和7.69万元,如今在国补和厂补一共4万元的综合补贴下,意味着QQ冰淇淋 205km圣代Pro的价格只要1.69万元,小蚂蚁321km钟爱Pro补贴后的价格也只要3.69万元。可以说这两款车的价格,已经要比当年的五菱宏光MINI EV的价格还要低了。 当然这其中创下乘用车价格新低纪录的,还是补贴后售价1.69万元的QQ冰淇淋205km圣代Pro。要知道,这样的售价,很多没法上牌、无法合法上路的老年代步车,也就是“老头乐”也没有办法相比的,那些“三无”产品的价格,很多都比这款车补贴后的价格更高。 QQ冰淇淋是一款3门四座微型两厢车产品,这款车的车长为3008mm,轴距1960mm,属于尺寸很小的一款纯电车,和当年爆火的五菱宏光MINI EV一样,是一款纯代步电动车产品。这款车在外形方面和五菱宏光MINI EV的造型也属于同一类型,采用了短车头,相对大车厢的设计,前脸造型很小巧精致,车轮也采用了封闭式设计,整体看起来很呆萌。 内饰方面,这种级别的车型,自然和高级感、科技感没什么关系了,一切都是以实用为主,但是现在补贴完价格1.69万元的车型,还是搭载液晶仪表和悬浮式中控屏,并且支持USB接入,具备基本的影音娱乐能力,同时这款车还搭载了手动空调和机械手刹,整体实用性还是有的。 QQ冰淇淋205km圣代Pro搭载了17.4度动力电池,NEDC续航里程为205公里,这款车搭载了41马力的后驱电机,最高车速设置为100km/h。整体来说,这款车在市区代步、通勤还是很不错的,续航也够,而且还支持快充功能,只是快充功率相对低一些,充满的时间相当长一些。 QQ冰淇淋205km圣代Pro搭载了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三连杆非独立悬挂,对于这款车的底盘悬挂,我们只能说,这款车适合相对温柔地驾驶,不能进行相对激烈的驾驶和操控。原因很简单,开得太猛会翻车,这也不完全是底盘调校的问题,而是车高/车宽的比例较大,容易突破物理极限。 配置这一块,QQ冰淇淋205km圣代Pro搭载了主驾驶安全气囊、ABS防抱死、EBD、胎压报警、动能回收、后雷达、倒车影像、遥控钥匙、卤素大灯、前电动车窗、蓝牙、手机APP远程控制、塑料方向盘、织物座椅、2喇叭音响、手动空调等。对于一款绝对价格很低的车型而言,只能说该有的配置都有了。 所以当QQ冰淇淋205km圣代Pro版车型的补贴后价格降到1.69万元的水平,其实已经要比五菱宏光MINI EV的性价比更高了,因为价格足够便宜。当然更比购买某些“老头乐”要划算,因为这款车不仅便宜,而且还能合法上路。 出处:头条号 @小李车评李建红 read more

伊隆·马斯克宣布取消与Costco的合作销售计划
在过去几个月内,特斯拉宣布在台湾与大型批发零售商Costco达成了一项小规模的合作。Costco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知名的大品牌,他们的汽车销售部门在许多会员中都很受欢迎。他们的销售策略之一是为选择与他们合作的会员提供折扣和优惠,特斯拉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虽然Costco并没有提供任何折扣,但他们打算为前50位通过他们订购汽车的客户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包括免费超级充电里程、配件等。这个交易看起来非常不错,许多人猜测这可能是特斯拉在美国尝试类似操作的试水。然而,在这一交易的消息传开后不久,埃隆·马斯克便插话宣布该合作实际上被取消了他表示:“我刚刚取消了这个项目,因为没有获得批准。” 特斯拉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大的转型,但这确实引发了关于这一合作是如何在未经真正决策者知晓的情况下进行的疑问。 埃隆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取消这项合作的解释,但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这可能表明特斯拉员工在做事的方式上与埃隆存在差异。特斯拉业务的核心是卖车,我们最近也看到特斯拉在销售更多车辆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比如广告、APR优惠,甚至在第三方网站上短暂列出了他们的车辆销售。 去年11月,推特用户“C-Dealer Guy”注意到特斯拉悄悄地开始在cars.com上列出新车销售,这是特斯拉首次在自己网站之外的地方销售汽车,虽然这直接链接到了特斯拉的网站。 一些人认为这是埃隆与特斯拉之间脱节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在中国还有一个与麦当劳的合作。当Sawyer Merritt在X上发布有关此事的消息时,埃隆回应称这是“假新闻”,还附上了笑脸表情符号。 Sawyer随即回复说,这是真的,埃隆,特斯拉的官方微博账号正在推广这个合作。因此,很明显埃隆错过了一些事情,但这也可能归结为特斯拉员工与埃隆在愿景上的真正差异。 特斯拉的销售员工,尤其是负责销售的员工,正竭尽全力实施新的方法来销售更多的特斯拉车辆。然而,埃隆未来的重点显然是自动驾驶。 事实上,他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关于自动驾驶,埃隆说道:“我建议那些不相信特斯拉能解决车辆自动驾驶问题的人不要持有特斯拉的股票,他们应该卖掉特斯拉的股票。”一些人更加严格地看待这一点,认为埃隆告诉所有投资者卖掉他们的股票,这只是部分正确的说法,因为这只对那些不相信自动驾驶的人有效。 对于埃隆来说,汽车销售显然需要继续进行,但特斯拉的核心业务和真正使其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大的将是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安装在现有的特斯拉汽车上,未来的汽车也将会具备这个功能,特斯拉还将把该技术授权给其他汽车制造商,并推出RoboTaxi,从而以我们前所未见的规模彻底变革交通行业。 尽管如此,听到一家公司的CEO明确告诉投资者不要投资确实是非常极端的,但他非常明确地表示特斯拉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到FSD(全自动驾驶)的开发中。那么,在谈到汽车销售时,为什么特斯拉要与Costco合作呢?在埃隆的脑海中,特斯拉始终以不同的方式运营,直接面向消费者,他们从未需要更多的渠道。最大的因素可能是,特斯拉已经在运营自己的直销模式,他们仍然不想引入任何中间商。 不过,Costco的合作仅仅是为Costco会员提供了一种额外的购车方式,并附带一些额外的优惠。这个交易可能并不是一个巨大的承诺,但它确实显示出特斯拉在这个问题上的某种固执。他们当前的销售模式在很多方面都很出色,消费者也欣赏购买特斯拉的过程是多么简单和透明。然而,特斯拉的销量在最近几个季度有所下降,如果他们想要提升销量,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调整。特斯拉显然正在幕后进行一些大项目的研发,因此他们可能认为在这些项目推出之前,营销是不必要的。然而,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他们能否摆脱当前的困境。 read more

8.98万元就能买到续航400公里的纯电SUV了?
8.98-12.48万元,新款哪吒X应该是10万以内续航最长、电池最大的一台纯电SUV。新款车型的售价门槛不仅降低了1万元,还新增了500 Air版本,售价仅为9.98万元,意味着不到10万元就能买到续航500km的电车。 非常巧合,哪吒X新款上市时间就在8月3日,赶在吉利银河E5正式上市前的几个小时,不难看出哪吒官方也担心被银河E5抢占了市场。 降价归降价,但基本维持原价的次顶配(500 Plus)和顶配车型(500 Pro)配置有所升级。前者增加了主副驾驶化妆镜照明灯、后视镜自动折叠、前排座椅加热,还有冬季非常实用的热泵空调。 后者则将侧气帘、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行车记录仪、NETA AD(L2+驾驶辅助)、寻迹倒车等驾驶安全相关功能列为标配,此外还增配了电动后备箱、前排无线充电、主驾驶迎宾功能、多色氛围灯。老款车型需要花钱选配的功能,如今在新款顶配车型上都无需再额外选装,总体而言也算是降价了。 高配车型增配,入门的Air版本减配,相比老款车型取消了后视镜加热、行李箱电源接口、扬声器数量从6个减至4个。并且从2024款车型开始,哪吒X最入门版本直接取消了8155车机芯片,内存也从128G降低为64G,车机系统功能与高配不太一样。 作为不到10万元的纯电SUV,为了压成本来降低售价门槛,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经过最新一轮降价后,“长续航车型”还不超过10万元,4619mm的车身长度也比价格接近的埃安Y、比亚迪元UP/PLUS更大,买来城市代步还是可以考虑的。 从价格和硬件数据来看,哪吒X在10万元以内的市场还是相当能打的,但为何8月3日上市后似乎没有获得较高的关注度?一方面与哪吒品牌一贯拉垮的营销能力相关,另一方面则是选错了时间,既然提前知道关注度更高的吉利银河E5在8月3日上市,为何还要“硬刚”吉利,以至于全网铺天盖地都是银河E5上市消息,哪吒X降价上市内容直接被覆盖。 哪吒X想要获得市场热度,或许只能让周鸿祎增加宣传力度了。 关于哪吒品牌和车型,网友们最大的担心就是持续发展能力,哪吒旗下多款车型销量非常平淡,且没有一款产品力足够出众,如此市场表现虽不至于让哪吒倒闭,但面对越来越卷、越来越精致化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哪吒品牌的前途并不光明。 所以,“898”起售的哪吒X不像比亚迪那样可以直接闭眼冲,毕竟比亚迪网点众多、且质量稳定,假设出现问题,维保也更方便,而购买哪吒X显然要考虑更多的后续问题。 出处:头条号 @新车评 read more

特斯拉 Model Y 成为2024年中国车市的标杆是有原因的!
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特斯拉 Model Y 仍然是王者吗? 优点 超级抛光的电动传动系统 直线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比以前便宜多了… 缺点 ……但降价确实损害了转售 行程仍然繁忙 给我们一个平视显示器吧,特斯拉 2024 年,特斯拉Model Y遥遥领先于其他车型,成为澳大利亚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是其轿车兄弟。 尽管面临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且Model 3轿车进行了重大更新,提供了比以前更现代化的内饰、更舒适的乘坐体验和更好的精致度。 Model Y 并未进行同样的更新,但也并未完全被抛弃。 3 月份,它推出了三种新颜色选择,并为基本款 RWD 和 Long Range 车型推出了新轮毂设计。哦,价格全年已多次下调。 Model Y 仍是王者吗? 特斯拉 Model Y 售价多少钱? 特斯拉继续在澳大利亚降价,目前基础款 Model Y RWD 的定价与大量混合动力、汽油和柴油中型 SUV 的价格一致。 型号变体 建议零售价 特斯拉 Model Y 后驱版 55,900 澳元 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全驱版 69,900 澳元 […] read more

伊隆·马斯克打算把全车电线从5000米降至100米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别看你的车,可能只有5米长左右,但其实里面的线缆,达到5000米。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对于汽车而言,电线就像是它的神经,它要通过电线,将所有的控制单元连接起来,一般的汽车不说5000米,3000米是一定有的,高档一点的汽车,控制单元多一点,超过5000也不是没有可能。 实际上,你车里面的每一个功能,都需要电线连接起来,收音机、喇叭、窗户玻璃,雨刮器、音量开关,座椅控制、仪表盘,导车可视,电动后视镜…… 由于汽车的这些功能,基本上都是分布式的,每个设备都得各自一条线连接,功能越多,线越多,单元控制器也越多,所以汽车里面的线是密密麻麻的。 按照媒体的说法,现在一台高级一点的大型SUV,比如宝马X5、奔驰GLE,如果把这些电线拿去称重,可能达到100KG,重量甚至和发动机差不多。 线路越多,成本越高,也越复杂,所以一直以来,车企们都在想着如何减少电线的使用,比如马斯克,就曾经表示,要在它的Model y里面,将电线降至100米。 从5000米降至100米,你说马斯克是不是疯了? 事实上他当然没疯,马斯克的计划是,彻底的颠覆之前汽车这种分布式架构,要通过总线、中央计算大脑的方式来控制汽车。 简单的来讲,就类似于电脑一样,由一个中央CPU来进行所有的决策控制,然后一条总线,从中央CPU出来,再接入汽车的每个模块。 这样就不需要各个控制设备各自为战,也不用每个功能都接一条线,这些线再单独汇入汽车的控制舱,这样就能够大大的节省电线的使用。 而节省电线的使用之后,不仅降低成本,减轻重量,也能够让汽车的结构大为简单,这样在制造的时候,效率也会快很多。 不过,这样也带来了一个有可能比较严重的后果,早期每个功能是由每条线、每个控制器单独控制的,一旦采用中央CPU的模式,由总线来控制的话,一旦哪个功能出了问题,也许就不是换这一个功能控制器这么简单,也许整个大模块都要换,这样维修起来,成本会非常高。 不过特斯拉表示,整车控制器的寿命是非常高的,正常状况下,不会轻易坏,甚至因为结构简单,线路也简单,维修更为便捷,很容易定位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的Model Y,实现了马斯克定的目标,降至只有100米了么?并没有,之前有机构拆解了Model Y,其电线还有300米左右,相比于之前的5000米,已经降了90%+下来。 也许,马斯克的目标,快要实现了,不知道到时候国产车会不会又学起来,就像当初的CTB一体化车型一样? 出处:头条号 @互联网乱侃秀 read more

工信部打算禁止“单踏板驾驶”电车?特斯拉客服回应
近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公告,公开征求《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五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 其中有内容提及到,近年来随着A 型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技术应用的逐步广泛,由于驾驶员长期通过控制加速踏板来实现制动停车,可能会导致养成相应的驾驶习惯,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出现误踩等误用的情况。 因此,对装备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的车辆的附加要求增加,对于A型及同时具有A型和B型电力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在前进挡下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能使车辆减速至停车。官方表示,该要求是在经过充分行业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引导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保证行车安全。并考虑行业技术和产品现状,此条款给出单独的过渡期时间。 当然,该条款的附加要求修订内容一发出,自然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更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此项规定正式实施,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日后单踏板模式或将被禁止。 针对这一消息,有媒体致电特斯拉客服,客服人员回应表示:特斯拉的车辆没有单踏板模式,它的功能叫能量回收。网传消息目前我们没有了解到,在现有车辆的功能使用上,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如果确实是国家有相应的要求,那么也会后续在软件版本发布或者相关的说明中,特斯拉会发布说明通知,但目前确实没有相关的消息。 实际上,一直以来关于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就备受争议。特斯拉频繁的发生事故也有很多专业人士指出或与其单踏板模式有一定的关联。因为,特斯拉的单踏板与传统汽车是不同的。传统汽车的油门只具有一个功能,踩下油门就是启动和加速,松了汽车也会保持惯性行驶一段距离。而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则是踩下是加速,一旦松力就会明显减速。在正常驾驶情况下,单踏板模式可以完成大多数加速、减速的操作。 但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刹时,往往不少驾驶者由于紧张,导致驾驶者思维逻辑混乱出现了错误操作。毕竟很多驾驶人员对传统燃油车的驾驶模式非常的熟悉,但刚刚接触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并不熟悉,这样就极易出现操作失误,而导致事故发生。 对于工信部拟禁止汽车单踏板完全刹停的意见,不少网友表示支持。有网友指出:单踏板默式,改变了正常的驾驶习惯,一旦习惯了松开电门车子能减速甚者刹停,平时就很少会去踩刹车了。当面对突发时,大概率是一通乱踩,踩对刹车的概率极低,悲剧往往都是这么酿成的! 不过,也有网友认可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评论表示:单论技术而言,单踏板对于电车是个非常好的技术,当然它或多或少改变了部分人的驾驶习惯,引起部分用户不适应,但对于大部分司机来说,熟悉这中动能回收之后,开车将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频繁发生的特斯拉事故 ,特斯拉曾表示,“目前从未发生任何一起刹车失灵事件,也未收到因此情况导致的碰撞或受伤案例”。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也曾公开表示,246个特斯拉失控加速案例全部都是驾驶员踩错踏板造成的。同时,还指出“在车辆的使用环节,还需要加强消费者的教育,需要去跟驾校、交通部门去合作,让大家了解新型汽车的使用方法,避免在使用环节当中的误操作,或者说因为功能上不太了解而带来的一些其他的问题。” 出处:头条号 @汽车行业关注 read more

手机/电脑在1分钟内可充满电?电动汽车也只用10分钟就可充满?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化学工程师安库尔·古普塔发现了描述超级电容器中离子运动的“缺失环节”,修正了已存在近200年的基尔霍夫定律,从而让科学家们能够模拟和预测离子在多孔材料中的运动,有望开发出让手机笔记本电脑1分钟充满电,电动汽车10分钟充满电的超级电容器。 平均来说,超级电容器充放电速度可以比锂离子电池快10倍,但储存能量也只有锂离子电池的1/10,从而让电容器取代商业锂离子电池变得完全不可行。这是由1845年发现的基尔霍夫定律决定的,这个定律主要用于描述电流和电压,但它只适用于单个孔隙中的电子运动,无法准确预测离子在多孔材料中的行为。 古普塔发现,离子在孔隙交叉处的移动与基尔霍夫定律所描述的不同,它既受电场影响,也会受到扩散的影响。古普塔因而通过应用化学工程技术,开发了一种新模型,在不影响精度的情况下,将数值计算速度提高了6个数量级,可以在几分钟内模拟和预测离子在一个由数千个相互连通的孔隙组成的复杂网络中的运动。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更有效地预测离子运动,开发出具有更高储能潜力的超级电容器。 简单来说,就是古普塔解决了基尔霍夫定律的局限,发现了离子在多孔材料中的运动方式,从而为开发能存储更多能量的超级电容器奠定了基础,科学家们有望借此开发出储能媲美锂离子电池,但充放电速度和循环寿命都远超锂离子电池的新的储能设备。 如果这一理论得到实际应用,不仅可能彻底改变手机、笔记本、电动汽车的储能方式,对正在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也将产生重大影响,而它最重要的影响可能还在电网上,因为这种极为高效的充放电储能,可以快速响应电网的削峰填谷要求,让电网变得更加稳定。 这项研究发表在5月24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标题:A network model to predict ionic transport in porous materials 链接: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01656121 出处:头条号 @徐德文科学频道 read more

满电满油续航可达2500公里!比亚迪重磅发布第5代DM技术
比亚迪“技术鱼池”又有重大“产出”,将混动续航里程甚至“卷”向2500KM级别。 北京时间2024年5月28日晚间,比亚迪正式对外公布第五代DM技术,一同发布上市的还有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L DM-i、海豹06 DM-i车型。 根据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凭借第五代DM技术,上述车型综合续航里程甚至最高达到2500KM。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布会上所言,“燃油车已经成为非主流”。 在业内看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将进一步加速汽车市场油转电的进程,插混将进一步冲击燃油车市场。 进一步颠覆燃油车? “当工程师提到DM混动技术可以将亏电油耗降低到3L以内时,我当即拍板开干。”王传福在发布会上坦言。“如果项目失败了,最多几十个小目标打水漂,但一旦成功了,将会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他笑称。 在比亚迪看来,此次第五代DM技术发布,是其全年最为重要的事项之一。毕竟,比亚迪上一代DM技术曾被市场视为“燃油车颠覆者”。 按照官方信息,第五代DM技术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6.06%。相比之下,强调燃油经济性的日系品牌丰田和本田,其混动系统的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均约为41%。 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五代DM技术将亏电油耗拉低至百公里2.9L,综合续航里程达到2100KM。其一方面将亏电油耗拉进“2时代”,另一方面将续航里程“卷”向2000KM级别。 值得注意的是,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两款新车秦L DM-i和海豹06 DM-i也在当晚正式上市,起售价分别低至9.98万元。 而且,发布会上的官方信息表明,两款新车在实测中,百公里油耗均小于2.5L,综合续航里程均超过2300KM,甚至最高达到2500KM。 在业内看来,比亚迪此举或将进一步挤压燃油车生存空间。在会上,王传福也直言,“当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主流,而燃油车则成为非主流。” 在前不久的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国际论坛上,王传福也曾预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走高,未来可能会突破50%,而传统燃油车将进入“生命倒计时”。 在业内看来,比亚迪插混轿车产品未来将主要面对合资燃油轿车竞争。其面对合资燃油轿车的优势主要在于:第一、配置上显著高于竞品带来的性价比;第二,通过插混系统带来的更低油耗戳中消费者痛点。 DM5.0为代表的新周期 在发布会上,王传福回顾了比亚迪在插混技术上的发展历程。比亚迪的插混技术可以追溯到2008年,从2008年到2021年,比亚迪已经经历了四代DM技术。 其中,第一代采用双电机串并联架构;第二代应用多速DCT并联架构;第三代带来多速DCT混联架构,性能提升;而第四代DM技术双电机串并联架构,成为燃油车颠覆者,推出DM-i(主打节油)、DM-p(主打性能)、DMO(主打越野)。 不过,比亚迪的插混之路并非坦途。“我们本以为插混技术可以在2018年迎来高光时刻,然而事实却是相反的,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甚至比亚迪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分歧。”王传福坦言。 不过随后,插混车型在比亚迪的产品矩阵中,逐步占据了重要地位。在2023年,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达到143.81万辆,占到整体销量的47.55%。而在今年前4月,插混车型更是大放异彩,在整体销量93.95万辆中,插混车型销量达到50.19万辆,占比达到53.45%。 中泰证券甚至评价,当前市场对比亚迪新品周期存在认知差,“2024年真正的新品周期并非荣耀版车型,而是以DM5.0为代表的新一代车型。” 在中泰证券看来,当前荣耀版车型的本质并非2024年新品周期产品,而是自2021年起以DMi为代表的上一轮产品周期的尾声车型。“真正的产品周期将以秦L(搭载DM5.0)为代表的新品开启。” 该机构表示,随着DM5.0 插混系统进一步提升性能,比亚迪插混车型优势还将继续保持。插混带动的新一轮产品周期促进下,公司新车放量有望带来新一轮估值中枢上移。 插混的“中国时代” 不过,在插混赛道上,比亚迪也并非没有对手。 王传福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插混不再是‘无人之境’,长安、上汽、广汽、奇瑞、吉利、长城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插混产品。” 今年以来,多家自主品牌宣布插混车型续航里程超过2000公里的技术储备。 其中,东风在5月24日发布了首搭马赫电混PHREV(插混/增程)技术的新车型——风神L7,在无补能综合续航极限挑战测试中,东风风神L7实测综合续航最高达2054公里,馈电油耗为3.8L/100km,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5.18%。 而在3月,吉利也宣布雷神电混技术平台将推出新一代电混系统。该系统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最高续航可突破2000公里。据悉,该公司最新一代混动发动机热效率已突破46%,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量产。 在业内看来,近三年来,中国品牌已经纷纷推出自己的插混技术,在技术深度、应用广度、产业链完整度已领先全球。 撰文:中国基金报 @冯尧 read more

CyberTruck车主竟然让特斯拉“吃瘪”了?
特斯拉法务部有多厉害,相信不用多说了,但是最近北美的一位特斯拉车主却完成了一项壮举,完成旧车换新,一起来看看。 优缺点速览 优点: 1、外观赛博朋克风 2、路上回头率超高 3、动力强劲 缺点: 1、无法满足国内法规上路 2、纯电有续航焦虑 一位来自美国加州的美国退伍军人Lamar在Cybertruck发布早期就贷款购买了创始版,并于3月初交付,他觉得自己是Cybertruck创始版的首批车主,也是该州第一辆Cybertruck的车主,是一名“具有影响力的人”。 这位车主已经做好了长期计划,除了与家人一起享受Cybertruck带来的美好时光之外皮卡,他还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收费订阅视频,并建立了一种让其他人体验Cybertruck的方式,支付500美元就能驾驶两个小时。 但是这种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贷款购买的这辆有着双电机600马力的零排放大型皮卡遇上了一系列问题。首批车主基本承担起前期反馈问题的用户,再加上装配技术等问题,这辆Cybertruck在经历完更换前挡风玻璃、高压交流电线束、仪表板等部件之后,车辆依然出现报错警示影响安全行驶。 这名车主觉得隔三差五去修车,停车店里的时间都超过他的享受时间,于是他开始在社交网络上大肆发布自己用车情况并抨击特斯拉,还艾特了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他觉得首批车主都是小白鼠,特斯拉是在虐待他,甚至声称特斯拉对没有影响力的普通人更差。 随着这件事在网上的发酵,特斯拉极不情愿地为这名车主送上了一款同样带创始版标识的Cybertruck。这名男子对获得一辆新的座驾特别高兴,因为他注意到新车明显更好了,外观金属亮泽度更高了,内饰装饰做工更完美,车厢盖更安静了,没有明显的面板间隙,空调系统比更换的设备安静得多。 拿到新车之后,这位车主一改态度,认为自己之前all in买Cybertruck的选择是对的,以后都只买特斯拉的车,不会考虑其他品牌,仿佛之前在网络上抨击特斯拉的不是自己,令人觉得这名退伍老兵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出处:头条号 @一起去SUV官方号 read more

整个汽车行业在裁员
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行业全在裁员,首当其冲的就是燃油车企,我只是简单搜集了几家,其裁员情况就已经很夸张。 2023年7月,英国路特斯汽车宣布裁员,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应对经济困境。 2023年8月,美国通用汽车宣布裁员,并关闭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信息技术中心。 2023年9月,瑞典沃尔沃汽车宣布就把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员工裁员10%。 2023年9月,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宣布裁员。 2023年10月,美国福特汽车宣布裁员。 2023年12月,曾公开承诺“2029年前不裁员”的德国大众汽车,宣布启动“提前退休”计划,希望自家员工在申请“遣散费”后可以自愿“退休”。 在欧美巨头车企纷纷裁员的时候,合资车也扛不住了,毕竟母公司都赚不到钱要裁员,合资的子公司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无法完全统计所有数据,简单选几家中外合资工资给大家看一看。 2023年上半年,福特中国启动裁员。 2023年6月,广汽三菱宣布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工厂开始“临时停产”,所有人员“放假”。 2023年7月,广汽丰田传出大规模裁员新闻,对此广汽丰田紧急辟谣,说开除的都是劳务派遣工,是因为广汽丰田在根据市场形势合理、适时的调整生产安排。 2023年10月,奇瑞捷豹路虎启动裁员,新闻大幅报道后奇瑞捷豹路虎官微发布消息称不是裁员,只是“岗位优化”。 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燃油车不行了。 2024年3月,中国新销售汽车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首次超过一半,也就是新卖出去的汽车里燃油车的比例已经低于一半了。 即便汽车行业总规模不变,短短几年之内从燃油车占比100%变成低于一半,那也代表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没有了,对应的燃油车企那肯定要裁员啊,这个是不可避免的,理论上说裁员比例低于一半甚至都算胜利。 但其实裁员的不止是燃油车企,新能源车企也在裁员。 全世界最出名的新能源车企特斯拉,于2024年4月宣布启动大裁员,全球员工裁员10%,大约1.4万人,特斯拉中国一些部门的裁员比例超过30%。 马斯克在发出的全员信中称特斯拉在裁员前对组织进行了彻底的审查,以确保裁员的合理性,但《财经》记者采访的特斯拉员工都表示裁员非常匆忙,没有任何交接和通知,裁员更像是随机选人,很多绩效高和年限长的员工也被裁了。 但在特斯拉裁员前,美国的其他造车新势力就已经启动了裁员。 2024年2月,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宣布了裁员6%以减少成本的计划。 2024年3月,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表示将裁员18%,以削减成本。 2024年4月,美国的特斯拉才开始裁员。 裁员时,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对于同行Rivian和Lucid两家美国造车新势力的评价是:除非接下来发生技术路线的大调整,否则只有破产一条路。 燃油车企裁员,合资车裁员,新能源车企特斯拉裁员,造车新势力也裁员,全在裁员。 不是说汽车行业蒸蒸日上吗,怎么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企业都在裁员? 甚至好多家中国的本土车企也在裁员。 但上市车企是需要公布年报的,从这些公开的年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东西,因为有家企业特别的扎眼。 比亚迪,2021年员工数高达28.8万,但2022年比亚迪的员工数达到了57万人,一年之内扩招了28万人,其他所有车企的数据合在一起都没这么离谱。 特斯拉裁员10%搞的惊天动地,也就裁员了1.4万人而已,比亚迪一家在2022年就扩招了28万人。 两家合起来算账之后,净招聘人数可以达到27万人。 把欧美企业这两年的净裁员数量全部加在一起,和比亚迪2022年的招聘数量合并后,净招聘也至少有20万人那么恐怖。 但这还没完,2023年比亚迪的年报显示员工数达到了70.3万人,也就是说2023年比亚迪又净招聘了13.3万人。 整个欧美车企以及合资车在2023年度的所有裁员人数全部加起来都没有13万那么多,所以和比亚迪的数据合并后,可以得出汽车行业整体欣欣向荣的结论。 根据比亚迪的年报,2022年比亚迪的平均年薪为10.47万元,2023年平均年薪为12.71万元,在扩招的同时全公司平均薪资大幅上升超过20%。 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2023年比亚迪招聘的人里有3.3万是研发人员,其平均年薪达到了21.2万元。 招几十万人还开那么高的薪水,比亚迪不会亏钱吗? 不会,因为2020年的时候比亚迪的销量才不足50万辆,而2023年的时候销量就暴涨到302万辆。 2020年底的时候比亚迪的员工数是22万人,和2023年的70万人相比有3倍多的差距,但比亚迪的销量暴涨了6倍。 所以比亚迪不仅没亏钱,还赚钱了。 根据公开财报,2023年比亚迪净利润为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意味着在开出那么多工资的同时,比亚迪每天还能净赚8000多万元。 除了内销,还有外销。 2024年1~3月,比亚迪对外出口销量达到了9.78万辆,同比涨幅高达152%。 能卖那么多车,比亚迪的核心法宝就是降价,疯狂的降价,甚至2024年把比亚迪秦的价格打到了7.98万元一辆,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说法,叫: 今日降三万,明日降五万,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但根据公开财报,2023年比亚迪的毛利率高达23.02%,而号称高溢价割智商税的特斯拉其毛利率才18.2%,也就是疯狂降价的比亚迪毛利率其实比特斯拉还高。 所以比亚迪才敢疯狂招人,才敢疯狂降价。 在比亚迪疯狂招人的同时,其他中国的新能源车企也在疯狂招人。 至于其他的新能源车企每年招多少人我就不统计了,因为没有公开财报不好统计。 但几年前小米汽车的人数是零,如今已经拥有了3700名员工。 新杀入车圈没几年的华为车bu,其员工数也达到了7000人。 零跑员工接近1万人,小鹏1.3万人,理想3.5万人。 而裁员人数最多的特斯拉,也就裁了1.4万人而已。 在特斯拉这种新能源巨头要裁员1.4万人的同时,中国非巨头的小鹏汽车,反而要新招聘4000人,双方形成鲜明对比。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双方制造成本的巨大差别。 […] read more

多位准车主被特斯拉告知Cybertruck延期交付
据外媒近日报道,特斯拉Cybertruck已经全面暂停交付。有多位已下订Cybertruck的准车主发文爆料,原本安排在上周末的提车计划,被特斯拉告知取消交付,需要延后交车,待官方确认后会再通知交车时间。 消息来源:TESLARATI 对于此次暂停交付的原因,有消息称“可能是为了解决电门踏板问题。”不过,目前该消息准确性仍有待官方确认。 特斯拉美国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4月初,曾有外媒报道称,特斯拉美国官网显示,现在下订购买Cybertruck,预计交付时间需要等到2025年。 据官网显示,Cybertruck在美国市场中,后驱版售价为60990美元(约合人民币43.78万元),四驱版售价为79990美元(约合人民币57.42万元),赛博野兽(三电机版)售价为99990美元(约合人民币71.77万元)。其中,后驱版将于2025年上市,而四驱版和赛博野兽版的预计交付时间都是2025年。 2023年12月1日,特斯拉Cybertruck正式在美国得州超级工厂举办交付仪式 另据第三方数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累计交付了2803辆Cybertruck。 按照此前规划,特斯拉最终要实现每年交付25万辆Cybertruck。然而,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警告称,这一里程碑不会在今年实现,而要到2025年才能实现。 另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截止到2023年12月,Cybertruck的订单量已经超过200万辆,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按照这一产能预估,若200万辆的订单全部实现交付,Cybertruck的订单量已经排到了8年后。 编译:彩丽美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FF董事会达成协议,保住了美国总部
2024年4月2日,陷入困境的法拉第未来与其房东、南加州房地产公司雷克斯福德工业公司(Rexford Industrial)达成协议,只要满足几个条件,就可以继续留在其洛杉矶总部大楼。 如果法拉第未来违反了任一条款,雷克斯福德有权触发48小时的付款要求。如果法拉第未来不付款,雷克斯福德就可以驱逐法拉第未来。如果法拉第未来按时付款,它就可以一直待到2025年9月租约到期。 雷克斯福德在今年2月首次起诉法拉第未来,声称该公司未能支付多笔租金,总计近100万美元。 根据最新达成的协议,现在,法拉第未来必须在今年4月30日之前支付312,524.46美元的欠款,必须在4月15日或之前支付本月的305,617.08美元租金。另外,它必须在5月6日或之前支付下个月的312,419.63美元租金。 出处:环球网科技频道 @虎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