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福特
韩系纯电车在美国大卖,伊隆·马斯克都给点赞了!
2022年6月27日讯,韩国现代起亚汽车旗下纯电动汽车在美推出后,销量屡创新高,目前市占率已经达到全美第二,仅次于龙头特斯拉。 去年,现代起亚集团推出了两款全新纯电平台下的新车——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今年早些时候,新车在北美地区上市,起售价在4万美元左右(美国当前电动汽车平均售价超过5万美元)。 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均基于现代汽车集团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打造,虽然车长只有4600mm左右的水平,但轴距达到了2900-3000mm级别。对于美国的家庭来说,空间、尺寸以及价格都比较合适。 虽然不及特斯拉在美纯电动市场超过70%的夸张份额,但现代和起亚两者的销量总和已经可以排在美国纯电市场第二位。截至5月,现代和起亚在美国共售出21,467辆纯电动汽车,超过本土品牌车型福特Mustang Mach-E(15,718辆)。 韩系纯电车在美的不俗表现,也引起了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注意。他近期在一则有关现代汽车电动汽车的新闻下评论道,“现代汽车的表现相当的好。” 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国,为何产品力不俗的韩系纯电车不引入国内呢? 实际上,自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就有消息称,现代起亚将引入纯电平台新车,但时至今日,现代起亚也仅有油改电的试水产品现代昂希诺EV和菲斯塔EV,以及起亚K3 EV在华销售。 早几年,韩系动力电池供应商因为不满足政策等原因,无法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这也意味着这些车型无法在国内享受相应的补贴,失去了价格上的优势,韩国企业因此选择暂时不引入国内。 而自2023年1月起,随着国内新能源补贴完全清0,现代和起亚可能会考虑将两款新车带入国内市场。 当然,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的入华,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尽管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但在20万-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今快速发展新势力造车以及特斯拉等外部品牌已经抢占高地,没有当年品牌和口碑优势的韩系车,能有什么样的市场表现,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目前韩系车在华的困局日益加重,多个工厂关停或出售。今年一季度两大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跌至1.6%,10年前这一数据为10%以上。 出处:和讯汽车AutoCar read more
福特的F-150 Lightning开始量产
福特已经开始生产F-150 Lightning皮卡,这对该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它将检验对F系列–其业务的盈利基石–的永不停息的需求是否会延伸到电池电动汽车。对全电动皮卡的预订表明,福特对电动版F-150的赌注–一项已经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将得到实现。 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目前它有20万辆F-150的预订量,这促使该公司在2023年将其计划的年产量翻倍至15万辆。 福特CEO Jim Farley将福特F-150 Lightning称为“Model T”时刻,这是对一个颠覆性的关键时刻的肯定,它彻底改变了大规模生产并使美国人前所未有地获得了车辆,甚至还改变了美国的物质景观。 “Model T改变了世界,不是因为它漂亮或华而不实,而是因为它很有创意。我们的客户找到了将Model T可用于各种当时没有人预料到的东西的方法,如校车和救护车。一些有进取心的人还将后面拆下后得到了世界上第一辆皮卡车,”Farley于周一在LinkedIn的帖子中写道,“通过F-150 Lightning,我相信福特正在挖掘同样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为我祖父所从事的早期车型提供了动力。” Farley的观点是,就像Model T一样,Lightning不是一款小众的新奇车辆。相反,它将像今天销售的汽油动力版本一样是可以获得和使用的。 F-150 Lightning正在福特位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的Rouge Complex内的Rouge电动汽车中心进行组装。福特在密歇根州的其他工厂也正在组装电动卡车部件,其中包括Van Dyke电动动力总成中心和Rawsonville部件厂,它们分别负责制造Lightning电动机和电动变速箱和组装电池。 福特在一年前首次发布了F-150 Lightning–这是继推出全电动野马Mach-E和E-Transit(一款专注于商业客户的可配置全电动货运车)之后的三个电动车首次亮相之一。F-150及其商业E-Transit业务和Mach-E是其220亿美元电气化投资中的三个关键部分。 F-150 Lightning可能是其最具挑战性的产品。几十年来,F系列一直是北美地区最畅销的汽车。福特将不得不说服现有的F系列客户及那些新加入该品牌的客户,让他们相信电动版F-150将能提供全新的性能、扭矩和牵引能力并与此同时又不偏离他们所习惯的汽车。 福特还将跟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展开竞争,后者正在推出自己的Silverado电动皮卡及新加入的Rivian。但目前,福特在全尺寸电动皮卡领域独树一帜。Silverado要到2023年初才会投产,而正在生产的Rivian R1T卡车则属于中型和更高的价格类别。 编译:cnBeta.com read more
福特同时发布了9款电动车
刚刚拆分纯电动业务独立运营的福特,有备而来: 到2024年推出9款纯电动车,除了已经发布的福特Mustang Mach-E和E-Transit,另外还有7款新车型。 除此之外,福特官方还公布了一系列建厂扩产,合作生产动力电池的计划。 不过,福特这第一枪,这次没带上智能化层面的配置、计划和进展。 福特逃生式转型第一枪 就在前几天,福特刚完成了电动车部门Model e的分拆,被视为撸起袖子跟新势力们干一场的信号。 而现在,纯电动车全家桶来了: 9款纯电动车,包括被福特电动化转型的押注力作Mustang Mach-E、今年下半年要上市的商用车E-Transit,以及其他7款新车型。 Deadline,定在2024年——也就是2年后。 根据计划,这9款纯电动车型,其中4款乘用车,除了福特Mustang Mach-E之外,其他3款均是福特现有燃油车的电动版。分别是紧凑型SUV福特Puma,和两款不同尺寸的跨界车福特Crossover。 5款商用车,其中有3款为Transit系列厢式货车,和两款Tourneo系列微型面包车。 伴随新车型推出的,还有一系列建厂扩产,和动力电池的配套建设计划。 根据官方披露,福特计划在位于德国的科隆工厂投入20亿美元升级产能,升级后的工厂,预计在未来6年间,可以生产120万辆纯电动车。 除了提升产能,福特还在纯电动车赛道,加速扩大朋友圈。 就在发布新车型计划的同时,福特宣布将加深与大众汽车在纯电动车平台MEB上的合作,双方计划在MEB平台上,打造第二款电动车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福特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的首款纯电动车型,正是我们熟知的福特Mustang Mach-E(国内称福特电马)。 据悉,MEB纯电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大众纯电动车型ID系列,就是基于该平台开发的。 在电动车动力电池领域,福特与韩国电池企业SK On(SK Innovation子公司),以及土耳其本土企业戈兹控股,签订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3方计划成立电池合资企业,在土耳其生产高镍NMC电池。 根据计划,该工厂将最早于2025年投产,预计产能将达到30-45GWh/年,福特表示,如果顺利投产,该工厂将成为欧洲最大的商用车电池生产基地之一。 不过,福特披露,9款纯电动车型全家桶主要面向欧洲市场,会不会引入国内,目前还不得而知。 根据官方信息,欧洲新车型计划,属于福特全球电动化转型计划的一部分。 据福特Model e首席转型和品质官斯图尔特-罗利介绍,欧洲作为福特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计划到2026年,每年将售出60万辆电动车,到2030年将售出100万辆,到2035年将实现100%电动销售。 9款新车,扩建产线,合作生产动力电池,总结一下,福特这逃命式转型的第一枪,标靶只有一个:首要追求纯电动车销量。 至于转型的另一个重点——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驾驶层面,福特此次并未提及,不过从福特集智能化能力之大成的福特电马身上,我们也能一窥福特的智能化功力。 福特智能化表现怎么样? 根据福特电马去年上海车展登陆国内时发布的信息来看,电马智能化,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 首先是智能架构。 据官方披露,福特电马首发搭载福特FNV(fully network vehicle)智能电子电气架构。 这款智能架构,属于跨域式架构,内部接口具有高拓展性,包括传感器精度、控制器逻辑在内,几乎所有部件都能够通过FOTA持续升级进化,最终实现接近100%的整车OTA升级。 其次是智能座舱。 座舱硬件方面,高通最新的车规级车载处理器骁龙820A。可以为车载AI的各项功能提供高性能、稳定性和可扩展的体验,以及无卡顿。 在这个芯片算力的基础上,从车主上车过程开始,AI能力就会起作用。 比如40米的感知、3米内的交互,以及1米内的车控域,车主可以检查车辆状态、远程启动和开启空调,以及定位车辆的停放等等,更别说用手机作为车钥匙上车。 人机交互方面,福特搭载与百度Apollo合作的SYNC+智行信息娱乐系统,可实现可视化的车载语音助手交互。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智能驾驶能力。 福特电马搭载的是福特Co-Pilot36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自研的整车ADAS控制域,基于Mobileye Q4、TI TDA环视摄像头处理芯片,恩智浦TreeRunner福特专用传感器处理芯片,以及英飞凌Aurix运算芯片。 传感器方面,搭载6个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的融合方案。 功能实现方面,官方标定26项辅助驾驶功能,未来还可持续OTA升级,其中,主动驾驶辅助能力,可以实现在指定区域——比如高速环路的可脱手。 除此之外,福特官方表示,除单车智能外,福特电马还加入了车路协同(C-V2X)安全冗余。 单看智能驾驶的能力,以笔者试乘试驾的体验来看,在国内车企中,并不算拔尖水准,与主打智能驾驶的新势力以及个别传统车企相比,还是有所欠缺的。 以小鹏和长城为例,已经在去年,推送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而城区开放道路的智能驾驶辅助也陆续在测试和推送中。 但上述国内车企已经推送和测试的自动变道、自主上下匝道等功能,目前还没有在福特电马上看到。 当然,另一方面,福特电马在国内,目前销量还未打开,交付也是在百辆级别,在老家美国本土证明了自己的福特智能驾驶系统,能不能在中国的道路上跑出名堂,这里先打个问号。 […] read more
特斯拉的行李箱前置的根本原因剖析
同样是纯电动汽车,只有小鹏P7和特斯拉的前机舱中间有个坑能放行李,但是特斯拉前机舱坑明显大很多,其他纯电动汽车前机舱都是有设备的,有的设备很小,很浪费空间,但也是占用着全部机舱。为什么特斯拉能把设备分散放置进前机舱空间,而绝大多数国产纯电动车就不能呢? 这其中不得不说到特斯拉的设计理念:因为特斯拉不是纯家用车,与是否是纯电平台无关。 设计前备舱,主要为了让汽车拥有一个相对协调的比例造型。这种审美来自燃油车的长期养成—引擎舱越长越大,姿态越优美,定位越高级。比如Mustang 2.3T限量版和宝马Z4 电气化之后,更小引擎有更大自由,选择不同的排布方式。为了延续燃油车时代的优美传统,以前备舱代替引擎舱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换句话说,这类车型都不太追求极致空间。 特斯拉Model S、Model 3(Model Y)采用前备舱的设计,更低的车身高度,营造了跑车、运动的外观,后果是侵占乘员舱的空间,尤其是将电池布置在底盘上,后排乘客头部空间表现不好。如果提高车身高度,灵动感就会消失,Model Y看起来就特别面包。 同样的例子有很多,福特Mustang Mach E也采用了前备厢。代入Mustang,福特会认为Mustang一直以来都是后驱、PonyCar的设计风格,所以Mustang Mach E也要有这种姿态。 要让人看到Mustang Mach E就能联想到这是Mustang,所以前备舱也是为了造型而存在的。 只是,Mustang Mach E要更聪明一些,为了照顾后排空间,设计了非常巧妙的车顶弧线,使肉眼看到的和实际存在的并非同一条。 同理,小鹏P7也是如此,至于那些既没有设计前备舱,又在造型上的妥协的车子,属实不知道到底在追求啥子。 那么,是不是没有前备舱,就不是纯电平台呢? 诞生于奥特能纯电平台的凯迪拉克LYRIQ也没有前备舱,将空调等零部件放置在原发动机舱位置,尽可能缩短车头,做到极致化的空间利用率。 美国人的思路是,把一个整体空间切割成几小份,会降低实用性,所以最大化了后排和后备厢。 通用打造第一台纯电平台车型Bolt时也是这种想法。因为正常人的思路就是,既然纯电可以做到纯平地板,电动机又非常小巧,那么缩小发动机舱,做一个空间非常大的家用车该多好?因此,Bolt没有前备舱,只是看起来非常面包就是了。 事实上,欧洲也有这种思路的土壤,大众在开发MEB平台,没有采用前备舱的做法,毕竟大众主要做的还是纯家用车。 与微蓝7思路几乎一致的ID.4,只是因为更长了,所以更高的车身高度和更短的发动机舱让这台车比例看上去还好。大众ID.4实现了,同级纯电动汽车远超同级燃油车的空间实用性。 前备舱到底实用不实用,其实没有争执的必要,本身就非常鸡肋,空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开启方式又不如后备厢感应式方便。福特认为前备舱有些鸡肋,在前备舱里开发了许多玩法,比如你可以放满冰块,塞一些饮料进去,完全不用担心浸水的问题。 出处:头条号 @66号汽车工坊 read more
美国人最爱的电动汽车在中国“水土不服”?
最近发布的《消费者报告》,上市一年的福特Mustang Mach-E,力压电动车销量王Model 3,成为美国人民年度最受欢迎电动车型。 同一款车,去年4月登陆国内,福特电马一系列发布会和巡回试驾,舆论热度高涨。 去年12月底正式交付,1月份交付量数据,福特官方选择沉默,上险数不到400辆。 同一款车,中美两地,差距如此之大??? 福特电马,最受欢迎车型 福特电马,取代蝉联两届的Model 3,成为美国市场最受欢迎的电动车型。 排名发布自《消费者报告》(CR),影响美国消费文化的权威杂志。 上榜理由,CR认为,福特电马继承了野马家族传统的肌肉线条设计,具备强劲的动力表现。 在道路测试、可靠性、安全性和车主满意度4个维度上,综合得分最高。 除此之外,CR规定,如果车辆配备驾驶辅助系统,配备相应的驾驶员监控系统的车型,将可以获得额外2分奖励。 福特电马,是唯一获得额外加分的车型。 销量,也是CR评选电马成为最受欢迎车型的因素之一。 据官方数据,2021年是福特Mustang Mach-E第一个完整交付年,销量达到2.7万辆。 单看绝对数,不到3万的年销量算不上亮眼,但在美国2021年纯电动车销量榜单中,也只是低于Model 3和Model Y的存在。 同时,CR也对落榜的Model 3给予正面评价。 CR表示,Model 3虽然落榜,但在技术水平、续航表现、充电网络和驾驶体验方面,仍然是一款优秀的车型。 但是相比Model 3,电马更加运动,也更加实用。在人机交互方面,电马不需要多个步骤才能操作激活日常使用的功能。 同时在可靠性上,Model 3比之福特电马仍有差距,这个差距在哪儿? CR表示,Model 3因为程序设定的问题,驾驶员手离开方向盘或者低头看手机时,驾驶辅助系统仍然可以持续使用。 这一问题不符合CR对智能驾驶系统的评选标准,Model 3遗憾失去加分资格。 从CR的点评来看,运动性和操控性是主要因素。 看来,福特电马上市一年取代Model 3成为最受欢迎车型,与电马传承美式肌肉车基因不无关系。 同一辆车,在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国落地,是否风光依旧? 国内表现如何? 电马作为福特电动化转型的押注之作,为了能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福特官方颇费心思。 公开消息显示,去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福特电马正式登陆中国,一场声势宏大的官方发布会之后,福特分别在上海、重庆和北京举行了3场巡回试驾活动。 并在北京进行了第一次城市公开道路试驾。 一时间电马的舆论热度高涨。 前期宣传不遗余力,具体到销量上表现如何? 据公开消息,福特电马于去年12月底开启交付,也就是说,今年1月,是电马在国内的第一个完整交付月。 但截止到目前,福特官方并未就1月份的交付数据进行披露。 据乘用车销量查询统计数据,福特电马1月份上险量为352辆(上险数指的是购买交强险的汽车数量,也可近似理解为真正交付到车主的数量)。 从数据上来看,月交付不到400辆,对比前期大量宣传活动,激起的水花不大。 至于销量为何不给力,从订购车主的反应来看,产能是制约销量表现的最大因素。 根据官方消息,福特电马进入国内之后,将由长安福特负责生产。产能提升需要时间,交付周期被大幅度延长。 在福特电马官方社群中,前期大定车主普遍的提车周期都在2个月以上。 至于其他因素,从一些车友圈的车评中可以找到答案。 车评显示,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电马,原因都比较统一,那就是,福特电马,有点old school。 对电马嗤之以鼻,是认为福特在电马身上过于侧重操控和运动性,忽视了电动车自身的优势,比如智能驾驶。 而在前期的宣传试驾活动中,电马也是将车辆赛道表现作为重点,智能驾驶方面并不是宣传的重点。 甚至有一种声音认为,「福特电马继承野马名号」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让他们拒绝电马,电动车时代还固守情怀,福特这波操作保守了。 […] read more
沃尔沃的纯电C40开启预售,26.70万元起!
沃尔沃 全新纯电C40 [懂车帝原创 产品] 2月14日,沃尔沃汽车官方宣布,全新纯电C40开启预定,提供3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26.70-32.80万元,先期以进口方式销售。该车采用溜背式SUV造型,视觉效果更加个性。据悉其预售时间为2月14日至4月20日,从发布节奏来看,有望在北京车展前后正式上市销售。 全新纯电C40 官方预售价(单位:万元) 纯电 智雅版 26.70 纯电 智尊版 28.60 纯电 四驱 智尊版 32.80 车头设计采用了沃尔沃家族式风格打造 沃尔沃全新纯电C40在设计上与XC40 Recharge具有极高的相似度,车辆的前半部分与XC40几乎完全相同,不过从B柱开始车辆顶部线条开始下探,使其形成了类似轿跑的溜背造型。尾灯造型稍有变化,同时还增加了一个小尺寸尾翼。 碍于车顶造型,新车的头部空间会受到一定影响 沃尔沃全新纯电C40尺寸与XC40 Recharge大体相同,轴距也保持一致。该车的后备厢空间为413升,车头发动机舱下方还提供了31升的前备厢。 车内布局和XC40 RECHARGE保持一致 车内部分延续了沃尔沃品牌的设计理念,简洁大气的布局搭配各种环保材质,不仅有着良好的空气质量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此外,根据此前的信息来看,新车将会内置一套Android Automotive信息娱乐系统,而来到国内之后预计将适配更适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车机系统。 全新纯电C40座舱 沃尔沃全新纯电C40首次导入的沃尔沃100%-Leather Free理念,其方向盘、挡杆和其他内饰件,均未采用动物制皮,更加强调环保理念。 根据此前沃尔沃发布的消息来看, 旗下所有纯电汽车将全面弃用真皮材料,所以沃尔沃汽车专门研发了Nordico材料,其中织物便是由PET塑料瓶等回收材料,以及从酿酒行业中回收的软木塞等材料制造而成,还有一部分生物基材料来自瑞典和芬兰的可持续森林。 新车预计将采用前后双电机布局 车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单电机车型电动机最大功率170千瓦、最大扭矩231牛·米,电池容量为69千瓦时,CLTC预估续航里程为550公里,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预估为7.2秒;双电机车型最大功率300千瓦、最大扭矩408牛·米,电池容量为78千瓦时,CLTC预估续航里程为530公里,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预估为4.7秒。 新车背景、竞品分析: 福特Mustang Mach-E 特斯拉Model Y 沃尔沃全新纯电C40车型可以看作是在售XC40 Recharge的补充车型,整体造型更加运动,适合追求个性与时尚的用户。从其价位区间来看,用户以同样的价格还可以买到福特Mustang Mach-E、特斯拉Model Y入门车型等,难免会被消费者拿来与之比较。 撰文:陈旭明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特斯拉电动超跑的首席工程师跳槽到福特了
据 electrek 于2022年2月11日报道,特斯拉电动超跑首席工程师 Alan Clarke 跳槽到了福特。 Alan Clarke 在特斯拉工作了十多年,他于 2009 年开始担任高级设计工程师,参与了多个项目,包括 Model S 的标志性门把手。 领英页面显示,Alan Clarke 曾参与: Model X – 先进工程、前驱动单元和后传动系统的集成、高压配电的集成、所有封闭面板的制造 Model S 电池外壳的机械设计 —— 铝结构和钢盖的设计和开发,包括铸件、挤压件和冲压件,以及多种连接和密封技术 包括用于 Model S 的 Catia 运动学建模在内的前后悬架和转向系统的先进设计 Model S 整车套件所有者 – 推动解决集成问题 Model S 外门把手概念机制和首个原型设计以证明生产概念 四年前,Alan Clarke 升任了项目工程总监,领导了超跑汽车 Roadster 项目、Model 3 和 Model Y 的车辆架构,以及 Cybertruck 电动皮卡原型的工程。 据了解,Alan Clarke 本周宣布已接受福特高级电动汽车开发小组的职位。他将加入 Doug Field […] read more
像高端酒店似的!福特发布纯电动旅行房车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也发布了电动版本的车型,但是在房车界中却还没有真正的电动房车,不过最近在美国佛罗里达房车超级秀上,作为美国最大的房车品牌温尼贝戈(Winnebago)已经展示出了它的第一辆电动露营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辆名为Vision Vehicle的电动露营车是基于福特全顺底盘所打造的,采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驱动,在底盘集成的增程电气布局上将大容量电池与燃料电池配对,行驶里程可达483公里,虽然相较于电动汽车来说,这样的续航里程并不是很强大,但是对于房车车主来说还是完全够用的,因为如果以时速95公里来计算,这辆车最多可以行驶长达五个小时。 这款车采用了空气动力学增强设计,外观上的设计更加流畅,尤其是车顶的线条走势,非常有自己的特色,另外这辆车的车身外观采用了最轻的材料,以帮助减轻整车的重量,从而达到轻量化的设计,此外在车顶的天窗两侧还加入了太阳能板。 作为一辆电动露营车,其内部的驾驶室也和我们平时所见的大不相同,属于高度智能化的设计,配备了超大尺寸的中央触摸屏,带有全面的驱动和离网露营电源管理系统,系统里包含了剩余电量和当地可充电的最新信息,并提供当地的娱乐餐饮信息,方便车主在车辆充电时可以很好的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另外这个系统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推送房车路线规划,包括本地POI、数字清单、带导航功能的数字仪表盘,以及可以对照明和供暖等生活区设备的操作,功能不仅强大而且操控也很便捷。 车内的设计挺像高端酒店的气氛,家具采用了灰色系的面板,并且都做了圆角的处理,和整车的外部造型相互协调统一,白天的时候顶部的天窗就发挥了采光作用,使车内感觉非常的通透。 在前方副驾驶座椅后方同样提供了一个触控屏,这块平板式触摸屏与Alexa供电的语音控制系统相连,可以轻松的操作多媒体和照明等车载系统,另外上方还有一台隐藏式电视。 车厢内部一侧是提供了一张长条的沙发,晚上则可以变成床铺使用。 另一侧则是全车的厨房操作台,采用L型吧台式的设计,带有基础的水槽、电磁炉等设备,可以满足露营生活中的烹饪需求。车厢尾部是带有独立的干湿分离的卫浴室,可以解决日常出行的洗漱需求。 将后尾门打开,可以看到车尾部的空间与前方的生活区做了隔断,车内车外都可以拿取物品,尾部带有挂钩、置物架等多种可储物的配件。 虽然这款电动露营车只是作为一款概念车展出的,但这却是迈向未来电气化和技术集成路线图的第一步,相信在不的将来,搭载电气化系统的房车将会很快进入我们的生活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特斯拉的每台车利润仅两万?但自动驾驶系统能赚7万?
官方间接通过“不知情”,直接辟谣了2.5万美金的Model Q属于网友恶搞,但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当年马斯克可没忘记推出2.5万美金特斯拉的想法。 按照Mode3的全球价格分析,即便涨价之后,中国依然是全球最低的销售市场之一,因为即便是在美国,一台Model3的入门版定价也高达3.8万美金,约24万左右。 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是,特斯拉在全球任何一个市场的定价,遵循的都是成本定价策略,也就是成本有多高,定价就会定多高。 美国和中国定价非常低的关键,就是因为生产工厂在这两大地区,省去中间运费以及转运费、装卸费等等。 Model3、Model Y两大热销车系全球市场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一个让一部分人能够轻松接受的高度,但这仍然没有降到马斯克的标准。 两年前,特斯拉发布了一台怪兽皮卡,Cybertruck的预售价只要3.99万美金,只是比Model3贵了2000美金,也就是说这台皮卡的价格,目前来看只有25万人民币左右。 不要怀疑自己的眼睛,如果执行同样的定价策略,那么这台车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也不会超过30万。而这台价格30多万的电动皮卡,将会拥有6.5秒的加速成绩、接近500km的续航能力以及3.4吨的的牵引能力。 即便在美国市场对比,3.8万美金的Model3以及4万美金的怪兽皮卡,定价也只有2000美金,这意味着特斯拉的生产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 虽然2.5万美金的特斯拉还没有正式登场,但特斯拉已经在生产、质量控制、成本压制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毕竟从工艺、成本、用料上来说,这台大皮卡都要比Model3更耗费精力,但定价却没有一个很大的涨幅。 国外的皮卡进入中国市场都会披上高端的帽子,动辄超过50万的定价还有报废年限,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大皮卡就是一个奢侈品,但事实上这些东西在海外市场都是工具车,比如说福特的F150。 如果特斯拉能够通过降低车身尺寸的方式,推出一款尺寸更小的电动车,那么2.5万美金的价格不是太大的问题,毕竟对于特斯拉来说,造车不是它赚钱的方式,马斯克曾经就表示FSD将会涨到10万人民币。 目前FSD的定价是6.5万左右,这才是特斯拉真正赚钱的渠道,靠卖车赚钱只能说明处于低端制造业的鸿沟中,而真正赚钱的企业都是靠软件服务。 而在美国市场,FSD已经涨到了1.2万美金,卖软件赚钱的利润远远超过了卖车利润。 所以说,马斯克把车卖给更多人,然后让他们买FSD才是关键,基于此我们需要了解到一点,越便宜的特斯拉对于马斯克越有利。 其实之前就有人测算过,特斯拉Model3的毛利润可能有20%左右,净利润估计有10%,也就是能赚两万块钱,但卖一套FSD,那就是接近7万的利润,美国市场甚至更高。 总之一句话,低端产业赚苦力的钱,高端产业赚技术的钱,你觉得人家卖车赚钱,其实人家卖软件赚钱。 出处:头条号 @汽车扒一扒 read more
今年交付的热门电动车型盘点
2021年,特斯拉可以说在电动汽车行业呼风唤雨。但进入2022年,该行业可能上演群雄争霸。 在欧洲,大众汽车开始挑战特斯拉的销冠地位。在美国,《MotorTrend》杂志将两项重量级的汽车奖项颁给了两家初创公司的产品——Rivian的R1T和Lucid Motors的Air。 除此以外,日本丰田汽车宣布将投资350亿美元,在2030年前生产30款不同型号的纯电动汽车。日产汽车也在11月承诺在2030年底前投入近180亿美元。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预计以下11款电动车型将成为全球热门产品,甚至有机会挑战特斯拉的霸主地位。 福特汽车 F-150 Lightning 电动皮卡F-150 Lightning将在2022年春季上市,福特汽车希望通过该车型在电动皮卡市场获得一个稳定的立足点。 作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车型,福特的F-150系列已经常年霸占美国最畅销的汽车。依托着这种无与伦比的受欢迎程度,Lightning成为有史以来市场上最令人期待的车辆之一。 F-150 Lightning起步价接近4万美元,使用增程电池后将能行驶300英里,达到563马力。去年12月初,公司首席执行官Jim Farley告诉媒体,由于需求过剩,福特在首批20万份订单后不得不停止预订。 特斯拉 Cybertruck 特斯拉创始人兼CEO、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称,他从电影《银翼杀手》和《007之海底城》得到了灵感,造就了Cybertruck的未来主义外观。 该车型原本应该在2021年底前投放市场,但由于各种生产延误,特斯拉一再推迟了日期。马斯克在去年10月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预计Cybertruck将在2022年底开始生产,大规模交付可能在2023年开始。这意味着Cybertruck可能在进入市场的日期落后于福特、通用和Rivian。 市场预计Cybertruck的起步价为39,900美元,单发动机版本的续航能力为250英里;续航能力为500英里的三马达版本起步价可能为69,900美元。 Rivian R1S 随着Rivian在2021年年底开始交付了R1T电动皮卡,消费者开始期待这家公司的第二件作品。 R1S SUV预计将于2022年3月开始向客户发货,起步价为7万美元,功率高达750马力,续航能力为316英里。 Lucid Air Pure Lucid Motors的Lucid Air,一出场就赢得了《MotorTrend》的重磅荣誉。 消费者开始期待其Air价格较低的版本Air Pure,起步价大约为77,000美元,市场预计Air Pure将于2022年底投放市场,其最高续航里程可能超过400英里。 而Air的高配版Dream Edition的起步价则为169,000美元。 Fisker Ocean 位于加州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Fisker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生产其第一辆电动汽车——Ocean SUV。 这辆汽车主打环保承诺:Fisker说它希望这款SUV成为世界上“最不破坏生态的”汽车。 该车起步价为37,499美元,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太阳能电池板的车顶,可提供额外的充电,汽车内饰也由回收材料制成。 Canoo 位于洛杉矶的Canoo具有独特的审美,公司在2021年3月发布了一款一系列造型奇特的汽车。 Canoo将于2022年底开始交付其第一辆汽车——一部电动小型面包车,Canoo称之为“Lifestyle Vehicle”。 Canoo将该车型描述为“车轮上的阁楼”,这款电动面包车在后部提供休息室座位,最大功率为350马力,续航里程为250英里,起步价为34,750美元。据称这款原型车的座位设计方案与苹果的Apple Car相似。 宝马 iX 宝马的首款电动SUV最早将于2022年3月送抵美国客户,iX的起价为83,200美元,最大功率为523马力,续航里程可达300英里。 这款SUV前部采用了显眼的“智能双肾格栅”(intelligent kidney grille),宝马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Adrian Van Hooydonk称,“我们试图用更少的元素来表达一个更强的性格。” […] read more
特斯拉的小型车不叫“Model 2”,售价16万元人民币!
早在去年,特斯拉专门举办了超级电池活动日,粉丝问最近的新车计划时,特斯拉CEO马斯克明确回答道:“未来三年内,特斯拉将推出入门级别的电动车。” 有媒体报道,特斯拉最早将此项目于2022年投入生产,且这款车很有可能在中国制造,最快将在2023年量产发布,售价约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 不过据特斯拉内部人员透露,此款车不会取名Model-2。Model-3原本的命名是Model-E,不过由于Model-E被福特抢注了,不得已才取名Model-3,入门级电动车发布后还是会沿用此前的字母取名策略,或将取名Model-Q。 不过从曝光的图看来,本次新车估计就是这台入门级的电动车,定位于紧凑级车型。 特斯拉家族化前脸依然是预料之中的,两厢式设计应该比较收到年轻人的青睐,短促的车身改装潜力巨大。或许会采取Model-3同平台生产,如果有高功率版本,那这台车直接对手估计是高尔夫GT、福特ST和思域TYPE-R这类小钢炮。 整个车身的流线型设计非常棒,没有过于复杂的线条,造型圆润又不失动感,配合大尺寸的轮毂,运动气息十足,如果特斯拉在高功率版本上把操控性再努力调校一下,下赛道跑跑问题不大。 车内还是一如既往地简约,极简是当代的潮流,也是未来的趋势所在。不需要过多的按键和装饰,一块屏幕全搞定,特斯拉的车机系统也是非常优秀的,不仅仅是功能上做到许多同级的车做不到的,而且使用流畅度也是同级许多车型不能比的,网友戏称为“IOS和安卓”。不过内饰用料上也更加环保了,像Model-3上许多用料都是可降解塑料,就是不知道耐用性怎么样,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对于特斯拉会推出这样一款车,相信大家都不会意外,特斯拉主要消费群体就是年轻人,而两厢版的钢炮也同样是年轻人的最爱之一,不过价格上会下探到20万以内确实有点让人意外,也让人有所期待。转念一想,马斯克就是会做一些让人意外的事情,也就见怪不怪了。 如果这款车上市,你会有兴趣吗? 出处:头条号 @0炭计划 read more
从Cybetruck到悍马EV,电动皮卡在中国能行吗?
充满美式风格和未来感的电动皮卡走进现实,你会为它买单吗? 如果电动汽车评“网红”,那么特斯拉Cybetruck、福特F-150 Lightning、通用悍马EV这些选手一定会上榜。 特斯拉Cybetruck 尽管审美各有差异,但是数据会说话: 特斯拉2019年发布Cybetruck,截至目前已经收到超过125万订单。不说这些订单交付之后能够给特斯拉带来多么庞大的现金流,仅是定金目前就已经达到上亿美金。等到2023年这辆车上市,累计订单突破200万应该不是难事。 F-150 Lightning 如果说赛博朋克风的Cybetruck是个特例,那从福特的F-150 Lightning到通用的悍马EV,这些车型也无一例外,一经亮相就出现吸引住了消费者的目光。 F-150 Lightning则因为订单已经超过20万辆,远超此前预期而停止接单。这让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变得颇为自信,甚至说出:要在电动汽车领域先超过通用,再超过特斯拉。 悍马EV 通用的悍马EV来的时间可能稍早一点,最早上市而且起售价最高的HUMMER EV EDITION 1将在年底交付。但是该版本目前已经售罄,其他版本的交付时间仍然是未知。 不过悍马EV还是有暗戳戳对标Cybetruck的心。在评测悍马EV的时候,有人发现通用在屏幕上设计了一个按钮,画面是一辆通用的皮卡碾压在了Cybertruck上。 悍马EV暗戳戳“内涵”Cybetruck 哦,还有Rivian。那家靠着两款产品:纯电动皮卡R1T和纯电动SUV R1S,获得了970.28亿美元的市值,超过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 Rivian 纯电动皮卡R1T 电动皮卡似乎已经成为汽车圈新的流量密码,那么中国市场这边的韭菜,它能割到吗? 电动皮卡背后的流量密码 不得不承认的是,美式皮卡在美国汽车制造业拥有重要的地位。大尺寸硬朗的车身、大排量发动机、一定的载物能力……这些元素奠定了美系车的精神内核。 但是,这一股美式电动皮卡潮流的起源,离不开Cybetruck。 Cybetruck Cybertruck这个名字,来自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马斯克说,他想造一辆像电影里那样的真正有未来感和辨识度的皮卡。因为100年来,每一款皮卡都长得太雷同了。 所以我们看到的Cybertruck,有着简约到极致的外观,不需要车漆的不锈钢外骨骼,楔形的座舱结构,都极具未来感。 马斯克还称,Cybertruck还将推出增压版,作为登陆火星的官方用车。甚至,四电机版的Cybertruck可以“横着走”。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马斯克:四电机版的Cybertruck可以“横着走” Rivian R1T也不甘示弱:不走寻常路怎么能少的了我呢?所以,发布了一则原地转圈圈的视频。来看: 悍马EV则有着全新的“螃蟹(CrabWalk)”模式,其允许车辆沿对角线行驶,以便在紧张的越野或停车场情况下更容易驾驶。 这些不走寻常路的属性,足够吸引眼球,但是性能上是个什么水平呢? 去年,福特展示了一款F-150 Lightning原型车,可以拖曳10节双层货车车厢,车上还装载着42辆F-150,相当于125万英镑。 特斯拉也曾发布视频,显示其Cybertruck在牵引方面战胜了一个两轮驱动的F-150皮卡。 并且,因为电驱动的特点,所以加速性能上基本不用担心,Cybertruck都可以轻松PK保时捷911。 电动皮卡对比 只不过优势也可能成为劣势。市场对于电动皮卡最大的担忧,还是在“电”上。 虽然目前这些关注度比较高的皮卡车型,续航都在600公里以上。但是大家都知道,任何电动车都逃不过续航打折的魔咒。消费者真正使用时能剩多少?厂家也不敢给出准确的答案。 这还没有提充电、安全性等问题。对于充电量要求更高的电动皮卡车型,怎样平衡基础设施与用户体验?这才是隐藏在背后更难解决的问题。 悍马EV 由于皮卡在美国有着高达2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在皮卡转型性能是会给电动皮卡带来巨大的市场空缺,但是它却很难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掀起太大的波澜。 事实上,推出电动皮卡的美国车企也深知这一点,因此电动皮卡只是它们各自体系之中的一个爆款产品,而不是唯一的产品。 北美大陆限定潮流能否进入中国? 在“人均皮卡爱好者”的美国,设计感强的电动皮卡火起来有一定道理,但这股来自北美的风潮是否能够影响到国内市场呢? Cybertruck预定量前十名国家 根据CybertruckTalk论坛的调查结果,预定Cybertruck的消费者有7成以上来自于美国,加拿大以超过10%的比例位列第二。虽然中国市场消费者没有包含在其中,但也可以看出,北美大陆是这场“狂欢”的主要参与者。 更多中国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则是:电动皮卡能在国内上路么? 2020年国际主流皮卡市场销量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为7803万辆,其中美国市场在2020年产生的皮卡销量为2934706辆,皮卡车型在美国汽车市场的占比高达20.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