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智能汽车
哪吒汽车揭开了新势力的“遮羞布”
新势力造车场,“危局”常伴。哪吒汽车CEO的换人风波终于在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的一封内部信中落下帷幕。信中,… read more
极越的老板跑路了
一条新闻上了各个平台的热搜,不管是知乎、小红书、微博等,你都能看到极越老板跑路的新闻。 read more
广汽和华为联手创立新品牌“第五界”
2024年11月30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广州白云国际… read more
理想抢先推送了“车位到车位”智驾
智能驾驶的竞争,一个赛段接一个赛段,每个赛段都有一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竞争者也… read more
华为“拯救”智界S7?一剑磨三次
新手机、新手表、新平板、新家电……两个多小时,多种新品展示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余承东再次登场,讲述新汽车故事。 新故事,从老朋友开始讲。 11月26日,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上,智界S7又迎来新版本。 去年11月28日,智界S7首发上市;今年4月11日,智界S7又重新上市;此次智界新S7的发布,已是三度登台。 这也难怪网友调侃称:一剑磨三次。 与此前版本相比,智界新S7主要是在外观、内饰,以及价格上进行了调整,整体变化不算大。 余承东宣布智界新S7上市 不断“磨”的背后,是华为希望复制问界的成功。 毕竟,今年9月,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上,余承东曾坦言,每个品牌的构建都非常艰难,尤其是高端品牌。“但我们不会放弃,会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止问界成功,智界、享界和尊界都要成功。” 除了智界新S7,余承东在汽车领域还带来了One More Thing——享界S9的新车型,以及One More Big Thing——尊界S800的首发亮相。 而伴随着尊界S800的亮相,鸿蒙智行集齐四界。据余承东介绍,今年12月,他还将与“四界”一同进行直播,有点期待。 01 价格下调,智界新S7整体变化不算大 从4月11日的二次上市,到如今的焕新,此次智界新S7,虽然余承东说是全面升级,但实际上整体变化不算大,调整思路依然是“降价增配”,将于12月1日开始正式交付。 最被消费者感知的肯定是价格。 据余承东介绍,智界新S7共3个版本,智界新S7 Pro建议零售价为22.98万元起,智界新S7 Max建议零售价为26.98万元起,智界新S7 Ultra建议零售价为31.98万元起。 相比此前老款智界S724.98-34.98左右的价格,降价幅度在2-3万元之间。 同时,余承东还表示,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预定智界新S7 Pro可享至高价值30000元的权益,预定智界新S7 Max/Ultra可享至高35000元的权益。整体降价力度不算小。 难怪现场余承东又诉苦表示:价格很低,绝对物超所值,是亏损的价格。 除了价格,余承东表示智界新S7主要进行了四大升级,包括新舒适、新颜值、新性能和新智能。 舒适提升主要是座舱方面。 首先,智界新S7升级了一体色内饰设计,除了Pro版,其他款型顶棚都采用了超纤麂皮绒。全车座椅舒适性泡沫厚度也进行了增加,坐垫柔软度提升26%。后排坐垫角度提升8%,大腿支撑性提升25%(即大腿与坐垫的重叠量)。 其次,后备厢暗格储物空间提升至66L(四驱版车型也升级拥有后备厢暗格),可以轻松放下球拍、滑雪板、折叠帐篷、电动滑板车等物品。 同时,后门车窗和后三角窗也升级为隐私玻璃。 智界新S7新增4款车色 颜值提升主要是颜色增加,以及轮毂升级。 颜色方面,新增了4款全新车色,包括碧波青、幻影紫、晴光蓝和大都会红,累计达到7个车色。 其中,除了碧波青,其他三种新增颜色都是此前智界R7的车色。余承东也特别表示,碧波青车色小订占比很高。 轮毂方面则是采用了全新升级的19英寸双五辐星芒轮毂、20英寸双五辐低风阻轮毂,以及21英寸运动锻造轮毂。四驱车型的运动套件和大都会红颜色车身特有黑色车标等元素。 智界新S7低风阻设计导致续航增加 得益于低风阻设计,智界新S7搭载的20英寸轮毂和米其林e·Primacy舒适静音轮胎,拥有和19英寸轮毂一致的续航表现,Max版最高纯电续航855km,Ultra版续航提升34Km,达到了785Km。 性能提升主要在驾驶操控上。 橄榄型运动方向盘进行了升级,造型变得更大、更圆。此外,领航屏位置抬高,兼顾驾驶视野与仪表信息。转向力也进行优化,更加轻盈,易于操控。 智能方面,主要提到了智驾和泊车。 智界新S7智能响应速度提升 不过主要还是此前智驾技术的再升级,这部分调整不大。包括搭载最新华为ADS 3.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应用端到端架构;智驾支持路边起步,中途路边临停无需接管;离车泊入功能泊车入位无需看守;支持复杂环岛通行、窄道掉头等。 02 学习问界新M7,但没有那么“大胆” 之所以不到一年时间再次上市智界S7,背后是这款车销量的不尽如人意。 去年11月28日,智界S7发布,尽管当时官方称,很快就收获2万个大定订单,但后续销量不算很出色,连续多月销量均为三位数。 此后,智界S7被传陷入交付困境,甚至还有爆料称奇瑞高管因此引咎辞职。 于是,4月11日,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重新上市了智界S7,有3个车型版本在原有的基础上直降了2万元,入门款的电池容量从60kWh提升至82kWh。 彼时,余承东、尹同跃携手对外作出了解释。 余承东称,此前遇到了工厂搬迁、供应短缺等困难,如今这些困难已经克服了。“春天来了,雨过惊蛰,春暖花开,智界S7开始海量交付”。 […] read more
蔚来十年:十个瞬间,十个关键词
昨天(2024年11月25日),蔚来汽车迎来了十周岁生日。这家长期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领头羊的企业,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我们用10个瞬间和10个关键词,来帮大家回顾一下。 第1个瞬间: 蔚来车队获得Formula E冠军 关键词:性能 蔚来汽车是怎么闯入我们视野的? 对多数人来说,蔚来汽车留下的第一印象也许是,不擅长赛车的中国车队,由不知名企业冠名,居然拿了冠军。 2015年6月28日,Formula E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首个赛季(2014-2015)完赛,NEXTEV蔚来汽车TCR车队的车手获得Formula E历史上首个年度车手总冠军,这也是中国车队迄今为止在国际顶级汽车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2014年11月15日才成立的蔚来,干这么“烧包”的事,也有其逻辑——蔚来即将造的车都是比较贵的,还是电动汽车,消费者凭什么认你? 蔚来赞助Formula E参赛车队,并且将其电动汽车技术应用到赛车之中——证明蔚来有顶尖的电动汽车技术,而且有性能烙印,为其高端、豪华定位奠定基础。 后来,蔚来车队连续多年参赛,直到2019年的“至暗时刻”,才将其出售。 蔚来汽车还连续十年冠名支持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FSEC),并在2021年开始支持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FSAC)。该赛事至今已累计为中国汽车行业输送人才6万多名。 从现在回看蔚来在赛车上的“烧包”,就比较合理,甚至令人肃然起敬了。 第2个瞬间: 五棵松首款车发布会 关键词:烧钱 蔚来汽车给业界同行和媒体最大震撼的开始,来自于首款车的发布会。 2017年12月16日,蔚来汽车首款车型ES8在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发布,盛况空前。事后有人总结,蔚来包机包五星酒店把前5000位预定车主请到了现场,其整体花费更是高达8000万元之多。 与排场相对应,同样震撼的是蔚来首款车的价格,按补贴后价格,依旧高达44.8万元起售。初出茅庐的蔚来给出这个价格,比后来高合的57万、仰望的109.8万都要石破天惊。 同时蔚来在这场发布会上也开启了车电分离模式,用视频展示了换电补能方案。 这场发布会颠覆了汽车行业的发布会印象,形式之新颖,效果之引爆,自此不断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蔚来以“NIO DAY”形式做年度最重磅发布,也成为惯例,并且不断扩展,成为蔚来车主的节日,各地车友会还会抢着申办当年NIO DAY,并且伴有蔚来集市等衍生环节。 蔚来后续还办了NIO IN——相当于科技节,POWER DAY加电日——相当于充换电年度发布会(最近一次叫POWER UP)。这些发布会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但蔚来开发布会之“烧钱”,同样在人们印象中无法磨灭。叠加后续蔚来用户中心的选址、设计、接待,以及某些早期蔚来高管的生活作风传闻,蔚来不断有奢侈的批评声。 第3个瞬间: 首个换电站落成 关键词:服务 在蔚来首款车发布近半年之后,蔚来首个换电站才建成。 2018年5月20日,蔚来首座换电站在深圳南山科技园落成。逐渐地,换电成为蔚来的标签。与之相匹配的,蔚来也开启了“车电分离+可充可换可升级”的独特商业模式,并且扩展出电池资产公司、换电设备研发生产公司等生态企业。 在私人电动汽车市场,蔚来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开创了换电模式,建设了庞大的换电网络,并赢得了消费者和同行的认可。 资料来源:蔚来官方 在证明其可行性之后,蔚来开始建设“换电联盟”,至少7家车企参与其中,此外还有很多能源公司、电池公司。 不过,换电模式在插混、增程模式的竞争中,还不能说就已经取得了胜利。就加入蔚来换电联盟的7家车企而言,全部都有插混或者增程。 与换电类似的,蔚来给车主提供了超越预期的服务。 2018年,6辆蔚来ES8穿行新疆,蔚来派出三辆移动充电车保驾护航。但是充电车本身也是电动汽车,在充电途中耗光电量停驶,蔚来又用燃油板车拉着充电车去充电,引发网络群嘲,并且攻击电动汽车是否真的节能。 类似这样的服务,蔚来还提供了很多。在外界看来,蔚来虽然打下了“服务好”的标签,但是有过度服务之嫌,甚至让人觉得蔚来的fellow(销售顾问和服务顾问)比车主“低人一等”的感觉。 但究其本质,蔚来的换电一部分内涵和其他一部分服务,没有很大的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而是商业创新,为高净值用户提供“管家式”的服务,用fellow等员工的时间,换取车主时间,并创造情绪价值。 第4个瞬间: 纽交所上市 关键词:融资 2018年9月12日,蔚来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上市基本意味着融资“烧钱”的结束,盈利的开始。 但对于已经融了很多很多轮次、很多很多钱的蔚来而言,纽交所上市,仅仅是融资的一个阶段性节点。 很多早期投资者解禁期过后“上岸”,但蔚来还在多渠道、多层次不断融资,后来在香港、新加坡上市。 就在最近,蔚来的2024年三季报上,合肥建恒新能源汽车投资基金等三家公司又向蔚来中国投资33亿元。 蔚来汽车,会不会是中国科创历史上,融资最多、最高频的企业?甚至是空前绝后的? […] read more
各大车企的2025款新车规划盘点
作者|芳超 2024年可以说是车圈竞争最激烈的一年,先是比亚迪丧心病狂的将秦PLUS的价格打到7.98万元,由此打响了本年度油电大战第一枪,紧接着在3月底小米SU7迎来正式上市,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瞬间引爆市场,在5月底比亚迪又推出了王炸车型秦L/海豹06,彻底改变了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2024即将结束,各大车企为了应对更加残酷的2025年,将纷纷推出全新车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2025各大车企的新车规划。 #01 鸿蒙智行 鸿蒙智行2025年将会推出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包含加长版和旅行版)、尊界S800、尊界第二款车型。同时,现有车型也将推出改款车型。另外,智界也有望在2025年推出全新车型。 具体来看,问界M8将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对标理想L8,售价可能会与理想L8有重叠,目前L8的售价为32.18-37.98万元。从已经曝光的谍照和专利图来看,新车会采用全新的环形前车灯,车尾也是全新样式的贯穿式尾灯,车辆整体仍然会注重空间实用性,并配备有激光雷达。车内配备三块贯穿式的三联屏,但屏幕的尺寸明显小于问界M9,新车还会拥有抬头显示和华为专属音响。 享界S9增程版谍照也有曝光,新车设计与纯电版车型保持一致,动力方面,目前尚不得而知。同时,新车还将会有加长版本和旅行版本车型推出。 关于尊界S800,鸿蒙智行官方发布了首张尊界的预告图,并计划于11月26日正式发布。新车此前曾在广州车展上进行了私密鉴赏,其定位百万级大型轿车,对标迈巴赫S级。根据此前消息,新车会在2025年春季之前上市,尊界的第二款车型则将会在2025年底推出。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表示新车将会“很尊、很大、很亮”,从预告图来看,尊界S800车尾确实够亮,它采用贯穿式灯组设计,并在玻璃罩内加入了大量点状式光源,同时尾灯外部还镶嵌了MAEXTRO标识。据了解,新车车长将会在5.5米左右,而迈巴赫S级的车长为5470mm。 #02 小米 此前,网络上曝光了一张小米汽车的规划图,展示了小米汽车接下来的产品发布节奏。图片第一行展示了小米今年推出的SU7,第二行MS11-P是小米SU7 Ultra,该车将配备三电机,最高时速超过300km/h,量产版本已在刚刚开幕的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预售价81.49万元,并将在2025年3月上市。 第三行MX11是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图片显示新车将搭载两个电机,配备后轮转向,将在2025年推出。此前,已经曝光了小米首款SUV的外观、内饰谍照。新车外观采用溜背式轿跑SUV设计,尾灯与SU7相似。同时,小米第二款车将与SU7共享平台和部分零部件,预计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有出色表现。 另外,据第一电动11月21日消息,小米汽车内部人士透露,小米第二款纯电SUV车型MX11计划于明年2、3月上市,与雷军此前透露的小米SU7 Ultra量产版2025年3月发布时间相吻合。 小米纯电SUV定位特斯拉Model Y的直接竞争对手,起步价预计比小米SU7贵2万左右。根据第一电动了解的信息,特斯拉新款Model Y预计也将于明年同期上市。 第四行N3则是小米汽车第三款车型,新车将会是一款增程式SUV,同样配备后轮转向,新车将会在2026年推出。小米基本按照每年一款全新产品的步伐推进,整体稳扎稳打。 #03 特斯拉 近日,特斯拉全新Model Y效果图再次曝光,揭示了更多细节,预计将于明年1月上市。新款Model Y在外观上采用了贯穿式车灯设计,前后灯组均有所更新,尾灯光源经过处理,呈现出柔和的漫反射效果。内饰方面,新款Model Y有望迎来重大变革,方向盘后方的转向灯拨杆和怀挡设计可能被取消,相关功能将集成在方向盘和中控屏上。 在性能方面,新款Model Y或将在悬架系统、动力性能、续航里程等方面进行升级。据了解,新车将装配95kWh的大电池包,并应用到长续航版和性能版本。目前国内在售的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搭载78.4kWh电池包,CLTC工况纯电续航分别为688km。预计搭载新电池包的新款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有望续航突破800km。 #04 小鹏 近日,何小鹏表示,2025年小鹏汽车将会推出两款全新车型,包括小鹏首款鲲鹏超级电动体系车型,同时,明年小鹏会有多款车型改款,全年至少推出四款新车,全新车型和改款车型,都将搭载P7+的一系列新技术。 此前,小鹏G6的最新谍照已曝光,从谍照来看,新车侧面的造型相较现款变化不大,依然维持了溜背造型。尾部的变化则比较明显,从伪装下的灯光可以看出新车将配备两端带折角的全新贯穿式尾灯,预计会与小鹏P7+的尾灯类似。 另外,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是包含增程系统和纯电系统,其中,鲲代表超级增程系统,鹏代表着小鹏的纯电体系。这套混动系统可支持纯电续航430km,综合续航1400km,并配备5C超充,1秒超过1公里,电驱CLTC效率93.5%,未来这套系统后续也将在全球普及。 #05 蔚来-萤火虫/乐道 日前,蔚来官宣第三品牌定名firefly萤火虫,首款产品将与品牌同名,首车将于12月21日举行的NIO Day 2024上正式发布,2025年上半年开启交付。 Firefly萤火虫定位于高端小车市场,相当于宝马集团的MINI品牌,将在设计、安全、空间、智能化以及补能效率等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并在蔚来现有销售渠道销售。 此前李斌表示,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萤火虫将在软硬件方面、补能设施方面与蔚来共享。预计新车将会采用蔚来的换电模式,该车型除了在中国市场销售外,也会进军欧洲市场,因此会满足欧洲五星安全碰撞标准。此外,新车外观与内饰很精致,甚至内饰还比乐道L60多一块屏。 另外,乐道在2025年会推出两款SUV,一款是6/7座SUV,一款是大5座SUV,会分别类似理想L8和理想L7。 #06 宝骏 近日,我们从宝骏官方微信公众号处了解到,2025年新产品规划,其中包含首款大型全场景智能SUV以及首款智能旗舰家轿。 从目前曝光的预告图来看,新车疑似采用全新的造型,或将成为宝骏品牌的全新家族语言。具体来看,两款车型均采用贯穿式前灯组,并在两侧进行造型设计,营造出不错的光影感。 #07 理想 近日,网络上曝光了理想三款全新SUV路试谍照,三款车型均采用了纯电驱动,命名根据尺寸的不同或为M7、M8、M9。按照理想汽车规划,新车将会在2025年推出,面向30万元以上市场。 根据之前消息,M7将会是一款中型SUV,而M8和M9分别是六座中大型SUV以及大型SUV。 据之前理想汽车CEO介绍,理想M8的尺寸与特斯拉Model X相当,作为参考,后者长宽高尺寸分别为5057/1999/1680mm,轴距2965mm。 从谍照中来看,新车尾部不再是MEGA的缩小版,而是对尾部造型进行了调整,可能是受到了理想MEGA舆论风波影响的原因。 […] read more
比亚迪自研芯片触及不到L3级别所需的100TOPS算力?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有了最新的进展,其内部正在研发一种未来汽车智能驾驶的专用芯片,据悉这是一个有着80TOPS算力的芯片… read more
下一个伟大的公司,会不会是小鹏?
之所以看好小鹏,最重要一点在于小鹏把握了AI趋势,站在了最激烈的风口。 read more
极越可能会超越特斯拉?
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战场在中国,这里一年有数百款新车上市。如今选择虽前所未有地多,但市面上产品的趋同程度也在飙升。为“对标”而生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像了。 当生存周期短、死亡率高成为行业常态,甚至已经有消费者被内卷式恶性竞争导致的快速迭代所伤害,一直低调耕耘的极越汽车凭借自身独特价值和设计哲学,为汽车行业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即充分从产品本身、用户需求、未来交通形态为思考原点正向研发,做AI驱动的真正智能汽车。 外界对这个品牌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其背靠的百度、吉利和宁德时代无疑都是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领域的巨头企业。人们常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许极越这家公司注定要走上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在浮躁时代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投入、更长的时间验证、更高的解释成本,但大浪淘沙,极越强大的产品力终将说服市场。 主力产品极越01的销量激增证明,长期主义又一次胜利了。至此,这家汽车制造商不再收敛。最新发布的极越07,目前包含1万元限时现金减免的购车优惠价为19.99至28.99万元,宣告行业内的颠覆时刻已经到来。 极越07,“最美7系”之争的终结者 放眼百年汽车工业发展史,许多传统豪华品牌推出的经典旗舰车型命名都与7有关,如宝马7系、奥迪A7和Q7等。伴随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壮大,命名含7的车型更是如雨后春笋涌现,但大量相似的电动产品,似乎宣告想象力的黄昏时刻已经到来。 一个有担当的品牌,应该逃离“致敬”怪圈,为中国汽车设计赋予具备时代意义的独特韵味。 也正因此,当极越07以简洁的未来感美学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时,外界才会感到如此惊喜。 其灵感汲取自罗马神话女神维纳斯雕像,绝佳的车身比例和轮廓,为“最美7系”之争交上终极答卷。 颜值之外,人们能够深刻体悟,极越07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不止外观。 作为百度、吉利、宁德时代三巨头千亿投入合力打造的首款AI时代智驾轿车,极越07首搭百度最前沿的ASD阿波罗高阶智驾,为用户带来丝滑流畅的智驾体验。 一位已经抢先试驾过该车的媒体人士向笔者如此评价:“没有尝试过极越07,你就不知道开车能够有多简单。”配合自动换挡、自动转向灯等功能,极越让用户上车即走。 极越的智能驾驶能力能做到什么程度?以智驾系统中最前端的感知环节为例,其3D精度能达到厘米级,能识别200m内的矿泉水瓶,对运动障碍物速度的识别精度也控制在0.1米/秒误差范围内。即使在雨雪雾霾,或者在夜晚、隧道等光线不足的环境中,依然可以准确地感知和识别。 在感知层的精准工作基础上,智能驾驶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ASD可以实现A点到B点的自由移动,轻松应对高速高架、城市道路上各种复杂场景。尤其超强避障能力,精准把握避让时机,决策更类人。到2024年底,有百度导航地图的地方就能使用ASD,实现全国都能开。 在电动汽车的基本属性上,背靠吉利和宁德时代的极越07,搭载麒麟电池以及与极氪、沃尔沃等品牌同款的浩瀚架构。可以说,只要对汽车行业稍有了解,就能深刻意识到极越07在三电和操控上的优势无与伦比。 从被质疑到被所有人模仿 三年前,对智能驾驶议题的讨论曾达到一个高峰。人们憧憬未来,但更多的质疑在于没人知道这条路能否走通,又或者需要多久才能走通。 纯视觉技术路线尤其饱受争议。当绝大多数汽车公司都选择激光雷达的时候,国际上只有特斯拉坚持着纯视觉技术方案,而国内也只有极越这一家汽车品牌奉行这条技术路线。一度有观点认为,极越选择的前进方向太过激进。 直到电动化的迅速普及,轰然拉开智能化的下半场帷幕。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和8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连续突破50%,市场对新能源的认可,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伴随大模型带动AI极速进化,技术突破、算法优化、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共同为纯视觉智能驾驶的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纯视觉成为公认的最优解时,整个行业才惊觉极越的战略眼光如此超前。 激光雷达之所以曾经成为主流,原因在于算法不够先进时,可以通过分辨率高、稳定性好、三维数据更可靠的传感器,协同高精地图一并完成大部分场景下的感知决策环节。但由于硬件结构的原因,激光雷达主要提供感知距离和检测异形障碍物相关信息。相较于视觉摄像头,它所带来的信息密度仅有前者的1%左右。 换言之,如果想要实现更类人的智驾,车企需要摆脱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的掣肘,借助AI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布局纯视觉方案。事实证明,以AI大模型为主要驱动力的纯视觉+端到端大模型,已经成为智能驾驶下半场的核心胜负手。 率先押注于此的极越,已让行业难以望其项背。极越CEO夏一平预测,“2025年是非高阶智驾车淘汰元年,没智驾的车将完全失去竞争力”。蔚来乐道L60、小鹏MONA M03等新车,正在跟随转向极越和特斯拉引领的赛道。 放眼全球,作为全球唯二率先奔向自动驾驶“终极领先”的车企,极越难免常被与特斯拉相比较。但二者也许很快就不会再并列,当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在华落地不断遇阻延期,智能驾驶更具本土特色的极越,自然更适合中国市场。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复杂道路能够提供更多的智驾数据,案例积累对于提升能力、获取优势至关重要。笔者从智能驾驶资深从业人士处获悉,平均而言中国道路的复杂程度是美国的3至5倍,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运营端到端必须用在华数据支撑,但在中国运营成熟的算法拿到美国仅需稍加训练,即可适应自如。 在关键战役上,极越和特斯拉孰优孰劣不言而喻。与萝卜快跑“同根同源”,背靠百度Apollo L4级自动驾驶技术能力优势,极越的未来自然无可限量。 极越07发布会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以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等一众行业大佬纷纷现身撑腰,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发布祝贺视频为新车上市助力。要知道,这些行业一把手大多非常低调,此番现身发布会力撑极越,可见业内大佬对极越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精益求精,极越固守江山 走在前沿的极越,在AI时代已经领先同行一个代际。常言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取得领先优势的极越并没有掉以轻心。 这是一家高度重视用户价值的企业。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公司CEO夏一平跑到一线销售门店卖车,只为了解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有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为智能驾驶功能付费的意愿较低。《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指出,在价格战影响下,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接受程度上升,但支付意愿却出现下滑。受访者中愿意对智能驾驶支付的用户占比,从2022年的42%下降到了28%。 度过技术尝鲜体验期,消费者更关心智能驾驶实际使用体验。换言之,人们不是不需要,而是在尝试极越以前找不到好用的智能驾驶,这一深耕纯视觉的品牌有望将全民智驾变为现实。正因为从一把手到每位员工对用户实际感受的重视和对需求的洞察,支撑极越将智能驾驶越做越好,加速带领产业迈向高阶智驾终局。 外部环境变化、行业格局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汽车产品的定义不断变化,但对好开、好用、安全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正如夏一平所言,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极越稳住节奏不跟风,回归理性、从用户感受出发,向着最好的用车体验迈进。 极越07发布当晚,外界已经能够感受到消费者对这款新物种的狂热。他们终于等到了心目中真正的智能汽车,而行业中仍在坚持正向研发、长期主义和用户导向的制造商,也终于等到了榜样。 极越也终于可以不再客气地说,这家公司主宰AI智能汽车行业的时代已经开始。 出处:头条号 @界面新闻 read more
华为智选车的首款“HarmonyOS 4”纯电轿跑本季度发布
8 月 7 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今日在微博上透露,华为智选车业务首款纯电轿跑将会第一个搭载 HarmonyOS 4。 在近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正式推出了 HarmonyOS 4。除了搭载 HarmonyOS 4 之外,余承东此次还透露,这款纯电轿跑将在本季度对外亮相。 根据余承东晒出的图片,这款纯电轿跑没有使用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 AITO 品牌,而是 Luxeed。据悉,其为华为与奇瑞联合打造。 来源:TechWeb.com.cn read more
英伟达改写了自动驾驶格局,发布算力2000 Tops的雷神芯片!
雷神Thor来了。 人类有史以来最强自动驾驶芯片,就这样突如其来! 英伟达2022秋季GTC上,黄仁勋发布新一代自动驾驶计算芯片DRIVE Thor。 单颗算力高达史无前例的2000 TOPS,是特斯拉FSD芯片的14倍。 全球大半个自动驾驶圈的芯片,都是黄老爷在贩卖,神通肯定小不了。 但DRIVE Thor问世,还是震惊了所有跟智能汽车相关的人,包括但不限于车圈、科技圈、自动驾驶公司… 因为仅仅半年前,黄仁勋才宣布彼时算力最强的自动驾驶芯片Atlan,1000 TOPS,还说准备量产。 但现在,老黄又改口说Atlan格局小了,干脆取消,直接拿出更加领先一代的量产产品DRIVE Thor。 其他芯片厂商还在追赶Orin性能的时候,英伟达的计划是用下一代的下一代,降维打击。 人类史上最强自动驾驶芯片 DRIVE Thor,黄仁勋确认2025年上车量产。 称人类史上最强,首先是参数。 单颗算力2000TOPS,不仅现世量产产品中没见过这么高的参数,即使在一众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对2025年产品的规划和构想中,也都还停留在数百只至1000 TOPS之间。 所以说,DRIVE Thor是难有争议的代差优势。 而作为替换自家上一代产品Orin,算力数值提升了8倍。 这里还要解释一下算力大小的定义。 一般针对AI任务、自动驾驶的芯片,常用TOPS描述算力,1TOPS代表每秒能进行1012次操作。 所谓“操作”,是指芯片上实现卷积运算的乘加器的基本功能。DRIVE Thor的2000 TOPS意思是每秒进行2*1015次操作。 黄仁勋同时给出了DRIVE Thor性能的另外一个参考维度:2000 TFLOPS。 TFLOPS是描述传统GPU性能的指标,1 TFLOPS指每秒进行1012次浮点运算。 两种单位分属两个不同的描述维度,一般没有绝对的换算关系。但某些特定任务下,1 TFLOPS可以等于1 TOPS。 DRIVE Thor芯片的工艺制程、包含的晶体管数量这些详细信息,英伟达暂未透露。 不过,DRIVE Thor展现出了几个重要的领先性指标,既代表自动驾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其他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 超高集成度 智能汽车在车辆底层架构方面的最大特征,是从原先数百个ECU控制不同功能,演进到几个集中式域控制器的电子电气架构。 这是目前正在发生的变革。 而几乎所有业内玩家都认为,未来的电子电气架构一定是集中式的,即一个大脑、一个平台或芯片控制汽车所有功能。 架构是车厂的工作,而高度集成化的芯片,英伟达已经做出来了。 DRIVE Thor集成了一辆智能汽车上所需的一切AI功能的计算需求,包括高阶自动驾驶、车载操作系统、智能座舱、自主泊车等等。 车载操作系统中,有对车上所有功能的控制以及不同场景下的联动,也有连接车辆软件层和执行机构的“骨架”。智能座舱方面,则包含仪表盘、娱乐影音、语音识别交互等等。 2000TOPS的算力资源,主机厂可以在各种不同AI任务间随意分配,英伟达提供相关开发工具。 一颗芯片解决所有,DRIVE Thor可能不便宜,但肯定比采购一堆芯片划算。 One chip to rul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