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志趣享

a website dedicated to electric vehicles only.

Tag: 万向

  • “掺硅补锂”动力电池是啥技术?

    “掺硅补锂”动力电池是啥技术?

    1月13日,智己汽车举办了其首场发布会,除了自动驾驶亮点外,最大的亮点是1000km的续航里程,做到这一点,品牌方宣传的便是电池的掺硅补锂技术。 其实,这两个月“掺硅补锂”这个技术在频繁在车企、电池企业甚至央视新闻报道中出现,只是提法不同:去年12月8日,央视《经济半小时》中提到天目先导的纳米硅负极技术;2021年1月8日,国轩高科发布了一款210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采用的也是掺硅补锂技术;1月9日,蔚来发布的ET7声称采用了预锂化、硅碳负极技术;以及智己汽车的掺硅补锂。   首先要明确的是,掺硅和补锂是两个技术,负极掺硅是为了提升能量密度,补锂则是为了提升循环寿命。他们都有助于提升动力电池性能,在较高能量密度的产品上,已经广泛应用。   1 硅负极:应用难度大   要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比容量都需要提升。   正极端一般采用高镍材料,大家熟悉的811就是一种;负极则是采用硅基负极。   之所以选择硅,是因为硅基负极材料的理论克容量是4200mAh/g,是石墨负极10倍有余。以现在技术水平,要将电池做到300Wh/kg,硅基负极是必不可少的。   (1)膨胀率高   硅基负极材料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硅碳负极,即纳米硅和石墨掺混使用,理论克容量超过3000mAh/g,但实际刚超2000mAh/g;另一种是硅氧负极,氧化亚硅掺混石墨作为负极,大致克容量为1400-1800mAh/g。   目前来看,两种负极应用侧重点有所不同。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负极材料技术负责人林少雄对《电动汽车观察家》介绍说,国内上硅碳负极一般用到3C产品比较多;动力电池方面,一般采用硅氧负极比较多。   所以无论是3C产品还是动力电池,要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硅负极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硅也存在很大的缺点,其中之一就是膨胀率高。硅负极充放电膨胀可达300%左右,而普通石墨仅为10%左右。   硅和石墨在充电嵌锂的时候膨胀状态不一致,电芯膨胀收缩的次数多了,结构就会坍塌,锂就没法进出了。也就是说采用硅后,虽然克容量提升了,但是循环寿命却缩短了。   为了通俗理解,可以将石墨和硅想象成两个颗粒,颗粒刚开始可能粘在一起,但是两者膨胀收缩比例差别较大,多次收缩膨胀后就会发生断裂,电池循环寿命就会降低。   因此,实际应用中的硅负极材料,硅含量都非常低。天目先导总经理罗飞表示,在动力电池领域,一般的情况下会将5%-10%的氧化亚硅和石墨进行复合使用。   可见,硅负极的应用难度非常高。   应用难度如此之高的硅基负极到底能为电池能量密度能带来多大提升呢?   罗飞告诉《电动汽车观察家》,采用纳米硅以后,电池能量密度可以提升5%-10%。“不要小看这5%,按照传统锂电池的发展规律来讲,每年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平均在2%左右,但是现在2%已经很难实现了,已经到瓶颈了。”   由此可见,这5%能量密度提升有多宝贵。   (2)产量低、成本高   硅基负极不仅应用难度大,目前能够量产的企业也不多。   根据高工锂电的调研,目前国内只有贝特瑞能够大批量供货,且已经进入了松下的供应链,间接供应特斯拉,目前硅基负极产能3000吨。   国际上,上世纪90 年代才开始研发硅材料以应用于锂电池负极,直至 2013、2014 年才分别实现硅碳负极、硅氧负极的产业化。整体来看,硅基负极的真正产业化历程相对较短。 硅基负极应用中,国际厂商相对领先,松下2017年已批量应用于动力电池,供应特斯拉。三星、LG 化学硅基负极,目前主要应用于消费电池领域。日本 GS 汤浅推出硅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应用在三菱汽车上。   整体来看,硅基负极制备工艺复杂,无标准化工艺,技术壁垒高,难度主要在于硅材料纳米化及与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属于各企业的核心技术。     产量少,也就意味着单价高。 […] read more

  • 苹果汽车研发继续难产?传闻有高管离职!

    苹果汽车研发继续难产?传闻有高管离职!

    -「Hey,Siri!刹车(brakes)!」 -「我好像不明白。提示:想知道我能做些什么吗?只需问“你能做什么?”或者说“帮我”。」 -「我找到以下有关刹车的网页,请看:——」 -「好的,在你的 AirPods Max 上播放 Migos 的 Bricks。」 这是苹果智能语音助手负责人 John Giannandrea 接管苹果无人车项目 Project Titan (以下简称泰坦)后,来自网友的调侃。 12 月 8 日,彭博社报道,苹果无人车项目泰坦负责人 Bob Mansfield 二次退休,泰坦团队转向苹果机器学习与 AI 战略高级副总裁 John Giannandrea 汇报。苹果官网的管理层介绍显示,John 在苹果负责苹果机器学习框架 Core ML 和 Siri 技术的开发。 从 2014 到 2020,苹果无人车项目几次经历一把手或执行负责人的更迭,发展方向也随之不断调整。 如今,泰坦迎来了新一任负责人。这一次,John 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惊喜吗? 三位一把手,两个副总裁 或许是身处硅谷,受特斯拉影响所致,苹果泰坦项目的启动时间早于绝大多数中国的新造车公司。 《华尔街日报》首先报道,苹果 CEO Tim Cook 于大约 2014 年 2 月前后批准了苹果的泰坦项目,该项目由在苹果任职 16 年的老兵、时任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 Steve […] read more

  • 2016年动力电池市场将进入局部过剩时代,绝非危言耸听!

    2016年动力电池市场将进入局部过剩时代,绝非危言耸听!

    明年动力电池市场的有效产能仍然可能达到37GWh,对比预测的市场需求30GWh而言,有7GWh的过剩。 read more

  • 鲁冠球:不做中国特斯拉 做社会需要的电动汽车

    鲁冠球:不做中国特斯拉 做社会需要的电动汽车

    “我们不是做中国的特斯拉,我们要做社会需要的车,行业里好的车。我希望将来万向在电动汽车领域扮演引领者的角色。” read more

  • 万向要和宝马合作了,规划新车比特斯拉还壕

    万向要和宝马合作了,规划新车比特斯拉还壕

    万向集团旗下的Karma汽车公司宣布与宝马公司达成重要合作伙伴关系,Karma将结合宝马技术资源,在未来推出一系列高品质的、拥有最前沿技术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豪华汽车。 read more

  • 工信部:非车企将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

    工信部:非车企将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

    国际在线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5年11月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张峰,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郑立新等介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工业通信业转型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read more

  • 虽有习大大支持,万向卡玛电动汽车能成功吗?

    虽有习大大支持,万向卡玛电动汽车能成功吗?

    9月22-25日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来自汽车界的的唯一代表万向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格外引人注目。 read more

  • 青海已探明锂资源储量占全球1/3

    青海已探明锂资源储量占全球1/3

    青海省已探明锂资源储量2248万吨,储量居全国首位,占世界盐湖锂资源储量的1/3。青海正以此为基础发展锂电产业链,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崛起。 read more

  • 万向旗下纯电动汽车2016年上市 外形直逼特斯拉

    万向旗下纯电动汽车2016年上市 外形直逼特斯拉

    前不久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上,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次公开披露菲斯科复产计划,预计明年将在美国加州复产。 read more

  • 特斯拉又多了一家新对手:这次,它来自中国

    特斯拉又多了一家新对手:这次,它来自中国

    电动汽车正成为一个热门创业领域。中国初创公司蔚来新能源称将于2016年推出一款电动超级跑车。其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和腾讯。该公司还从福特、特斯拉以及宝马挖来了高级管理人员。它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下一颗红星吗? read more

  • 鲁冠球:菲斯科新能源车明年率先在美国加州复产

    鲁冠球:菲斯科新能源车明年率先在美国加州复产

    鲁冠球公开披露菲斯科复产计划,预计明年将率先在美国加州复产。 read more

  • 新能源汽车利好 万向集团要造车了?

    新能源汽车利好 万向集团要造车了?

    四年内,鲁冠球跟随国家主席或副主席三次出访美国,这在浙江企业家中是独一无二的。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