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新能源
岚图汽车完成了近50亿元的A轮融资
11 月 17 日晚,岚图汽车宣布完成 A 轮引战融资协议签署和交割,本轮融资近 50 亿元,融资后市场估值近 300 亿元,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迄今规模最大的首轮融资。 据介绍,岚图汽车本轮融资,投资方共 10 家, 联合领投方为国企混改基金和中银资产,跟投方包括工银投资、农银投资等。东风集团同步跟进本次融资,本轮融资后,东风集团持股 78.88%,A 轮投资者持股 12.37%,岚图员工持股平台持股 8.75%。 来源:快科技 read more
比亚迪的高端汽车品牌「仰望」正式发布
比亚迪在深圳正式公布了旗下高端汽车品牌,并定名为「仰望」。关于比亚迪在酝酿一个高端汽车品牌的传闻由来已久,至此,官方对此前消息给出了答案。 据内部人士称,高端品牌「仰望」的定位是百万级新能源品牌,预计产品售价区间在 80 万至 150 万元,具体价格将在相关车型上市时公布。新品牌在产品、销售服务网络、运营等方面均是全新且独立的团队。 来源:第一财经 read more
充电10分钟即可行驶400公里的新电池在两年内可量产
在锂电池加入超薄的镍箔 ” 当几乎所有的电动车都能10分钟充满75%,还会存在里程焦虑吗? 眼下就有一种新型的充电技术,可以实现10分钟超级快充。 最近,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王朝阳(Chao Yang Wang)教授联合多位研究人员,在锂离子电池快充技术上获得一项重大突破。 据他们描述,这种快速充电技术适用于大多数能量密集的电池,使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时间缩短到10分钟。即便将电动汽车电池从150千瓦时缩小到50千瓦时,司机也不会有里程焦虑。 来源:Nature 这项技术突破以“Fast charging of energy-dense lithium-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 这种突破性的技术,更是得到了美国能源部、美国国防部、美国空军和威廉·迪芬德弗基金会的青睐。 01 在锂电池中加镍箔 目前提升电池快充能力的主流手段是电池材料改性,如提升电解液电导率、增加石墨材料比表面积等,这些都是在牺牲电池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寿命和安全性为代价,但这些手段大多都效果不佳。 而这项最新技术的核心,主要在于对电池内部的热量进行调节。 电池在运行时需要热起来但却不能太热,一直以来,电池的温度基本都是依赖外部附加的庞大的加热和冷却系统来控制,这种系统反应非常缓慢,还会浪费大量能源。 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电池结构,除了阳极、电解质和阴极外,还添加了超薄的镍箔作为第四种成分。 作为一种刺激物质,而镍箔可以自我调节电池的温度和反应性,这使得任何电动汽车电池都可以快速充电10分钟。 其实早在6年前,王朝阳及其同事就开始在锂离子电池中添加镍箔来加热,帮助电池在严寒环境中有更好的续航。 不过有个问题是,当前所有车用锂电池在高功率充电下都无法避免析锂现象的发生,这也极大缩短了电池寿命并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王朝阳及其团队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采用两种盐性(0.6 M LiFSI +0.6 M LiPF6)的电解液替换了传统的电解液体系(1M LiPF6)。 相比于单一的LiPF6溶液,LiFSI溶液有更高的锂离子迁移数(0.56 vs. 0.38),在同样的倍率下,LiFSI还可以降低电解液浓差极化,提高电极厚度方向嵌锂反应的均匀性,这样不仅提高了电解液的热稳定性,又极大降低了析锂风险。 来源:Nature 结合此前王朝阳团队先前研发的速热以及非对称温度热调控(Asymmetric Temperature Modulation, ATM)的方法(即充电前加热至高温(~60oC)快速充电,室温放电)。 可以实现了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265 Wh/kg)的快速充电(10分钟充电~75% ),并能够稳定循环高达2000次以上,也创造了动力电池极速充电的世界记录。 而且这些创新首次揭示了高比能动力电池极速充电只需要空气冷却,大大提高了电池系统的集成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工作与目前声称充电 10 分钟后可以行驶100或150英里的电车完全不同。 通常情况下,这些电车的续航可以达到500英里,甚至更多,所以充电10分钟行驶100英里,只能算是冲到25%,这种全新的技术,直接将目前的充电水平提高三倍。 02 王朝阳是谁? 王朝阳,华人科学家,公开资料显示,1984年获浙大热物理工程学系(现能源系)内燃动力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浙大热物理工程学系(现能源系)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 如今,王朝阳是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William E. Diefenderfer 讲席教授,并且还兼任电池与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士,电化学学会(ECS)电池分会执行委员等一大堆名誉头衔。 […] read more
蔚来斥资20亿元成立了电池科技公司
2022 年 10 月 25 日消息,据公开信息显示,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曾澍湘,李斌任董事长,注册资本为 20 亿元人民币。 根据资料显示,该公司为蔚来 100% 控股,主要经营范围包括: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电池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等。 今年年中,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上的一则消息透露,蔚来将投资 2.185 亿元,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新建 31 座电芯和电池包研发实验室,并铺设 1 条锂离子电芯试制线和 1 条电池包 pack 线。但蔚来是否真将涉足电池自造业务,目前还是未知数。 来源:品玩 read more
魅族在储备汽车领域相关人才
近日,魅族在招聘网站发布汽车领域岗位招聘信息,外界猜测魅族似乎要往整车制造方向发展,谋求人才自行造车。10 月 25 日,魅族科技公关对此回应称:「公司确实在储备汽车领域相关人才。」 这次魅族招聘涉及汽车整车制造的岗位包括:新能源汽车销售顾问、高级智能座舱测试工程师(武汉)、机械结构工程师、底盘电控工程师等等。其中,底盘电控工程师的招聘需求上写道,需 3 至 5 年及以上整车制造企业工作经验。 今年 7 月,吉利旗下湖北星纪时代正式宣布收购魅族,持有魅族科技 79.09% 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据悉,魅族今年还申请了多项与车机系统相关的专利。 来源:IT 之家 read more
比亚迪在2022年9月份售出的新能源汽车超过20万辆
比亚迪股份在港交所发布 2022 年 9 月产销快报,报告显示 9 月比亚迪售出 201259 辆新能源汽车,去年同期数据为 71099 辆,累计同比增长 249.56%。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达 94941 辆,累计同比增长 214.45%;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 9 月销量达 106032 辆,累计同比增长 307.21%。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 9 月向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 7736 辆,此外,比亚迪计划本月参加巴黎车展,携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矩阵亮相欧洲,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在欧洲发售并交付。 出处:微信订阅号 @爱范儿 read more
中汽协:8 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66.6 万辆
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 8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69.1 万辆和 6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2 倍和 1 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53.6 万辆和 52.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1 倍和 92.9%。1-8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97 万辆和 38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2 倍和 11 倍。 总体上看,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39.5 万辆和 238.3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 2.4% 和 1.5%,同比分别增长 38.3% 和 32.1%。1-8 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696.7 万辆和 168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8% 和 1.7%,是二季度以来的首次产销双增长。 来源:Pingwest read more
52分钟充电97%!4680电池版本的Model Y充电这么猛?
最近在社交网站上,一位车主分享美国德州制造的配备了4680电池芯的特斯拉Model Y,将电池由0%到97%的充电过程仅需52分钟。中国消费者预计最早在2024年上半年可以购买到搭载4680电池的特斯拉新车。 通过车主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当车辆显示剩余电量为零后,又继续开了约3英里(约为4.8公里),在这段路途上,车主觉得0%电量不影响车子的加速表现。凌晨12点25分来到了特斯拉V3 Superchargers超级充电站,显示的剩余电量为0%,开始为车辆充电。车主在充电过程期间,在车内全程视频记录了仪表板上电量变化。车主也提到,他们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V3 Superchargers超级充电站将电量充满后,以每小时73.75英里(约118公里)的平均时速行驶,直到电量变0%,共行驶了236英里(约449.0公里)。 整个充电过程从午夜12点25分开始,到1点17分结束。在这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车辆电力由原本的0%提升到了97%,当时室外温度介于摄氏22.78到28.89度之间。不仅充电时间更快,充电功率更是令车主感到意外。他在贴文中表示,当充电枪插入后,充电功率立即显示250kW,这比起其他特斯拉车型都要快很多。 目前,除了松下、LG新能源、SK等外资电池厂商,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都有望量产4680电池。不过目前以LG新能源2023年下半年4680生产线投产来估算,中国消费者预计最早在2024年上半年可以购买到搭载4680电池的特斯拉新车。 read more
伊隆·马斯克认为锰基电池有潜力
任何电池路线的发展都离不开能量密度和成本这两条主线。磷酸锰铁锂的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但成本却差不多,富锂锰基材料和层状锰酸锂的能量密度优于三元材料。在原材料成本不断高企的当下,研发这几种正极材料的热度自然会提升。 近日,当升科技宣布磷酸锰铁锂材料已完成研发,目前处于客户认证阶段;巴斯夫杉杉宣布富锰电池材料已实现吨级规模化生产……近年来,包括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等锰基电池备受关注,相关企业加速布局。锰基材料电池前景究竟如何? 性价比优势显著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是目前电动汽车使用的主流动力电池。 今年3月,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我认为锰基电池有潜力。”他进一步称“在非常大的(电池)需求下,我们需要数千万吨甚至数亿吨原材料。因此,用于大规模生产电池的材料必须是普通材料,否则就无法规模化。”在2020年的特斯拉电池日上,马斯克还曾表示,用2/3的镍和1/3的锰做正极材料相对简单,这使得在同样数量镍的情况下可以提升50%以上的电池容量。 目前主流锰基电池包括锰酸锂、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等。业内人士认为,锰基材料中,磷酸锰铁锂作为磷酸铁锂最重要的改进方向之一,有望率先产业化应用。据了解,磷酸锰铁锂是磷酸铁锂与磷酸锰锂的固溶体,保留了磷酸铁锂的优良安全性与稳定性,并且拥有较高的电压平台以及与磷酸铁锂相同的理论克容量,因此相同条件下其理论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电池高20%左右。目前,拥有磷酸锰铁锂技术储备的电池厂商有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主要以专利技术研发、投资布局为主。德方纳米、中贝新材料、天津斯特兰等正极厂商均对锰铁锂产品有所布局。德方纳米表示,公司新型磷酸锰铁锂已开始送样,预计1-2年后可实现产业化,叠加正极补锂技术,该电池能量密度可提高20%,循环寿命可达1万次。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夏永高指出,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极限,三元锂电池受近期镍、钴价格波动影响,成本飞涨。同时,相对于镍、钴,锰的储量较为充足。在此背景下,锰基电池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在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看来,任何电池路线的发展都离不开能量密度和成本这两条主线。“磷酸锰铁锂的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但成本却差不多,富锂锰基材料和层状锰酸锂的能量密度也优于三元材料。在原材料成本不断高企的当下,研发这几种正极材料的热度自然会提升。” 尚存技术难点 据了解,比亚迪多年前曾尝试研究锰基电池并申请了相关专利,不过后续未有更多进展,目前比亚迪主打刀片电池。 事实上,具备诸多优势的锰基电池自身也有痛点。“锰元素的加入可以提升原本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但与此同时,锰加入后,材料的锂离子扩散速度和电子电导率均会降低。因此,为了实现磷酸锰铁锂更高的放电比容量,需要减小材料一次颗粒尺寸,但小的纳米颗粒也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压实降低、吸水性高,以及其导致的高温循环性能差和胀气问题。”夏永高表示。 “磷酸锰铁锂技术开发的难点在于解决电压双平台的问题,富锂锰基和层状锰酸锂技术开发的难点在于延长循环寿命的问题,目前,上述技术都还没达到实用阶段的水平。”墨柯坦言。 高工锂电认为,未来2-3年磷酸锰铁锂将更多的以复配三元材料方式加以应用。长远来看,随着其成本下降,循环性能改善,将加速完成从辅材到主材的升级过程。“磷酸锰铁锂现阶段单独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更适合用作三元锂电池的辅助材料,既可以兼顾能量密度,又可以提高三元电池的安全性能。”夏永高表示。 带动用锰需求 原材料供应紧张导致此前电池价格暴涨,近期价格仍维持在高位。目前,不少车企纷纷寻找性价比更高的电池,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近日表示,未来动力电池很有可能出现更多材料体系方面的创新。从目前来看,钠离子低温充电、快充性能表现十分突出,锰酸锂、锰酸铁锂等锰基固态电池经济性、低温性能表现优异,两者凭借各自优势,均已进入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布局之列。 中金公司的研报指出,2022年开始,4680电池、CTB、磷酸锰铁锂电池、半固态电池、钠电池、锂电回收等有望陆续走向产业化。“原材料价格上涨越多,综合性价比越高的电池路线就越受欢迎,比如,磷酸锰铁锂等多种技术路线未来都会有参与竞争的机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表示。 据了解,锰酸锂电池目前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在两轮车市场有着较大市场空间,磷酸锰铁锂电池、富锂锰基电池仍处于规模化量产的推进过程中。 业内比较关注,何种锰基电池可实现最先搭配装车。对此,夏永高看好三元/磷酸锰铁锂复合电池的前景。针对目前磷酸锰铁锂电池发展面临的技术问题,他认为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综合平衡锰铁比、电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等至关重要,不应一味追求更高的锰含量。 未来随着锰基电池的发展,锰在电池端的需求也将攀升。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受益于三元正极材料和锰酸锂材料出货量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锂电正极材料用锰量将超过30万吨,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32%。随着新型锰基正极材料的渗透率提升,预计锂电池用锰量将出现激增,至2035年有望增至130万吨以上,相当于2021年的10余倍。2035年锂电池领域用锰量预计占锰整体需求比例达到5%。 read more
这款续航2300公里的电动车是一群学生造出来的?
最近我发现了一辆好玩的车, Lightyear 0,( 巴斯 )光年零号机。 这辆像是 FF91 和保时捷 718 合体的电动车,能让你实现永不充电,0 碳出行。 这是一辆太阳能电动车,一块 60 千瓦时的电池,可以选择插电或纯靠太阳能续航。 如果你上下班往返 70 公里以内,选择这辆车,就可以好几个月不充电,省下一大笔电费,当然也省下一大笔油费。 前提是你在的地方阳光日照得足够充足。 按荷兰的气候,可以 2 个月不充电,如果是西班牙或葡萄牙这些日照时间更长的地,可以 7 个月不充电。 想想你现在加的 10 元 95 号,这车不是香爆? 不过这车虽然很香,但它还不是太阳能汽车里的极限,甚至是个弟弟。 众所周知,电车里有个续航极限,奔驰的 Vision EQXX 的概念车,充满的 100 千瓦时电池包,实测能 1000 公里。 em…是不是觉得这续航很顶? 但有一群学生造的纯太阳能电动车,只装了一块远低于 100 千瓦时的电池,却可以在真实道路上,跑完 3200 公里,而且是只靠太阳能。 这辆车就来自于两年一届的世界太阳能挑战赛( WSC )。 这场比赛,也号称太阳能赛车界的 F1 。像这样续航两千多公里的太阳能车,比赛里多的是,而且还长得各有特色。 规则很简单,44 辆车相继出发,谁先到终点谁赢,全程 2300 公里。 没有专业的比赛场地,路况跟咱平时开的高速差不多,车水马龙,平均时速也限制在一百公里左右。 因为比赛在澳大利亚,选手们的驾驶环境甚至还挺恶劣。 […] read more
韩系纯电车在美国大卖,伊隆·马斯克都给点赞了!
2022年6月27日讯,韩国现代起亚汽车旗下纯电动汽车在美推出后,销量屡创新高,目前市占率已经达到全美第二,仅次于龙头特斯拉。 去年,现代起亚集团推出了两款全新纯电平台下的新车——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今年早些时候,新车在北美地区上市,起售价在4万美元左右(美国当前电动汽车平均售价超过5万美元)。 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均基于现代汽车集团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打造,虽然车长只有4600mm左右的水平,但轴距达到了2900-3000mm级别。对于美国的家庭来说,空间、尺寸以及价格都比较合适。 虽然不及特斯拉在美纯电动市场超过70%的夸张份额,但现代和起亚两者的销量总和已经可以排在美国纯电市场第二位。截至5月,现代和起亚在美国共售出21,467辆纯电动汽车,超过本土品牌车型福特Mustang Mach-E(15,718辆)。 韩系纯电车在美的不俗表现,也引起了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注意。他近期在一则有关现代汽车电动汽车的新闻下评论道,“现代汽车的表现相当的好。” 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国,为何产品力不俗的韩系纯电车不引入国内呢? 实际上,自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就有消息称,现代起亚将引入纯电平台新车,但时至今日,现代起亚也仅有油改电的试水产品现代昂希诺EV和菲斯塔EV,以及起亚K3 EV在华销售。 早几年,韩系动力电池供应商因为不满足政策等原因,无法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这也意味着这些车型无法在国内享受相应的补贴,失去了价格上的优势,韩国企业因此选择暂时不引入国内。 而自2023年1月起,随着国内新能源补贴完全清0,现代和起亚可能会考虑将两款新车带入国内市场。 当然,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的入华,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尽管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但在20万-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今快速发展新势力造车以及特斯拉等外部品牌已经抢占高地,没有当年品牌和口碑优势的韩系车,能有什么样的市场表现,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目前韩系车在华的困局日益加重,多个工厂关停或出售。今年一季度两大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跌至1.6%,10年前这一数据为10%以上。 出处:和讯汽车AutoCar read more
比你想象的还要迷你!瑞士Microlino微型电动泡泡车开始交付了
比五菱宏光MINIEV还要迷你,瑞士Micro Mobility Systems公司推出的Microlino微型纯电动泡泡车进入生产交付阶段,目前预订量已经超过3万辆,新车的价格还不便宜,售价为1.5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38万元,续航96-230km。 目前,Microlino率先在瑞士本土开始交付,并计划今年年底登陆德国和意大利市场,随后将在更多的欧洲国家推出。 外观方面,Microlino的设计造型非常独特,车门居然设计在前方,这点创新令人感到有点惊讶!相信很多小伙伴们还是第一次见。新车的整体造型较为圆润可爱,前脸和其他纯电动车一样采用封闭式设计,车头和车尾并配备当下流行的贯穿式LED灯带。车身侧面简洁时尚,复古的后视镜集成了前车灯,轮毂采用封闭式设计。 内部采用双座布局,空间看起来还算宽敞,并且还配有可开启天窗以及多功能触控屏。 至于性能,自然不会抱有太大的期望,毕竟它是一款多么小巧的车型嘛,新车搭载一台最大输出功率为12.5kW、峰值扭矩80N·m的电机,最高车速为90km/h。 为了满足不同出行需求的消费群体,续航方面提供三种配置版本车型可选,电池容量分别为6kWh、10.5kWh和14kWh,对应的续航里程分别为96km、175km和230km。充电方面,新车最大支持充电功率2.6kW。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如今的微型电动车已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如果这款Microlino微型电动泡泡车未来进入国内市场的话,会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吗? 出处:头条号 @新能源车杂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