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路试
仅用3年,中国车企就突破了“空气悬架”技术?
早年间,空气悬架绝对算得上是高端车的象征,基本上只能在奔驰S级、保时捷卡宴这类百万豪车上才能见到… read more
就这算“自动驾驶出行第一股”?
PONY,意为矮种马,或是小马宝莉。但在中国,它几乎完全与一个人绑定——马化腾(Pony Ma)。但小马哥要有危机感… read more
极氪要和Model Y掰手腕?海外版 极氪7X 路试照曝光
11月21日,海外媒体放出了一组极氪7X在欧洲地区进行路试的无伪装实车照片,该车计划于2025年在欧洲市场正式上市,但具体时间尚未公布。目前,国内销售的极氪7X提供3款配置车型,官方指导价为22.99万至26.69万元人民币。 从曝光的路试图来看,海外版本的极氪7X在外观设计上与国内版本基本保持一致,采用极氪家族的Hidden Energy原创豪华设计语言,可以注意到的是,与国内版本最大区别在于测试车辆未配备国内车型上的一体式灯幕和激光雷达,此外,还采用了全新的六辐式轮毂造型。 车身尺寸方面,国内在售车型的长宽高分别为4825/1930/1656(1666)mm,轴距为2925mm,预计海外版本的车身参数也将相差不大。 尽管目前尚未有海外版实车内饰图片的流出,参考国内车型,极氪7X内饰延续了极氪家族的设计风格,整体布局简约而不失时尚感。车内氛围灯采用“浮光涟漪氛围灯”设计,座椅上使用千鸟格打孔设计,提升了内饰的豪华感。 此外,车内配备了悬浮式中控屏,以及全景天窗、后排多媒体屏幕、中央扶手屏和无线充电面板等丰富配置。值得一提的是,车辆后备厢容积为616升,前备厢容积则为62升,在空间方面也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储物需求。 动力方面,极氪7X基于SEA模块化架构打造,支持800伏高压平台,搭载SiC碳化硅后电机,提供后驱与四驱两种动力配置。后驱版的最大功率为310kW,峰值扭矩440N·m,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780km;四驱版综合功率为475kW,综合扭矩710N·m,续航里程为705km。 极氪7X在海外市场预计会与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展开竞争,该车在国内起售价为22.99万元人民币,因此在欧洲的售价预计也将显著高于国内。以极氪X为例,其国内售价14.9万元起,而在欧洲市场售价达44990欧元(约34.4万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极氪7X在国内上市以来就持续火爆,极氪汽车在11月22日宣布,极氪7X创上市60天交付量突破25000台记录,不知在欧洲市场会有怎么样的表现。 出处:见配图右下角 read more
各大车企的2025款新车规划盘点
作者|芳超 2024年可以说是车圈竞争最激烈的一年,先是比亚迪丧心病狂的将秦PLUS的价格打到7.98万元,由此打响了本年度油电大战第一枪,紧接着在3月底小米SU7迎来正式上市,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瞬间引爆市场,在5月底比亚迪又推出了王炸车型秦L/海豹06,彻底改变了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2024即将结束,各大车企为了应对更加残酷的2025年,将纷纷推出全新车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2025各大车企的新车规划。 #01 鸿蒙智行 鸿蒙智行2025年将会推出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包含加长版和旅行版)、尊界S800、尊界第二款车型。同时,现有车型也将推出改款车型。另外,智界也有望在2025年推出全新车型。 具体来看,问界M8将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对标理想L8,售价可能会与理想L8有重叠,目前L8的售价为32.18-37.98万元。从已经曝光的谍照和专利图来看,新车会采用全新的环形前车灯,车尾也是全新样式的贯穿式尾灯,车辆整体仍然会注重空间实用性,并配备有激光雷达。车内配备三块贯穿式的三联屏,但屏幕的尺寸明显小于问界M9,新车还会拥有抬头显示和华为专属音响。 享界S9增程版谍照也有曝光,新车设计与纯电版车型保持一致,动力方面,目前尚不得而知。同时,新车还将会有加长版本和旅行版本车型推出。 关于尊界S800,鸿蒙智行官方发布了首张尊界的预告图,并计划于11月26日正式发布。新车此前曾在广州车展上进行了私密鉴赏,其定位百万级大型轿车,对标迈巴赫S级。根据此前消息,新车会在2025年春季之前上市,尊界的第二款车型则将会在2025年底推出。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表示新车将会“很尊、很大、很亮”,从预告图来看,尊界S800车尾确实够亮,它采用贯穿式灯组设计,并在玻璃罩内加入了大量点状式光源,同时尾灯外部还镶嵌了MAEXTRO标识。据了解,新车车长将会在5.5米左右,而迈巴赫S级的车长为5470mm。 #02 小米 此前,网络上曝光了一张小米汽车的规划图,展示了小米汽车接下来的产品发布节奏。图片第一行展示了小米今年推出的SU7,第二行MS11-P是小米SU7 Ultra,该车将配备三电机,最高时速超过300km/h,量产版本已在刚刚开幕的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预售价81.49万元,并将在2025年3月上市。 第三行MX11是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图片显示新车将搭载两个电机,配备后轮转向,将在2025年推出。此前,已经曝光了小米首款SUV的外观、内饰谍照。新车外观采用溜背式轿跑SUV设计,尾灯与SU7相似。同时,小米第二款车将与SU7共享平台和部分零部件,预计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有出色表现。 另外,据第一电动11月21日消息,小米汽车内部人士透露,小米第二款纯电SUV车型MX11计划于明年2、3月上市,与雷军此前透露的小米SU7 Ultra量产版2025年3月发布时间相吻合。 小米纯电SUV定位特斯拉Model Y的直接竞争对手,起步价预计比小米SU7贵2万左右。根据第一电动了解的信息,特斯拉新款Model Y预计也将于明年同期上市。 第四行N3则是小米汽车第三款车型,新车将会是一款增程式SUV,同样配备后轮转向,新车将会在2026年推出。小米基本按照每年一款全新产品的步伐推进,整体稳扎稳打。 #03 特斯拉 近日,特斯拉全新Model Y效果图再次曝光,揭示了更多细节,预计将于明年1月上市。新款Model Y在外观上采用了贯穿式车灯设计,前后灯组均有所更新,尾灯光源经过处理,呈现出柔和的漫反射效果。内饰方面,新款Model Y有望迎来重大变革,方向盘后方的转向灯拨杆和怀挡设计可能被取消,相关功能将集成在方向盘和中控屏上。 在性能方面,新款Model Y或将在悬架系统、动力性能、续航里程等方面进行升级。据了解,新车将装配95kWh的大电池包,并应用到长续航版和性能版本。目前国内在售的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搭载78.4kWh电池包,CLTC工况纯电续航分别为688km。预计搭载新电池包的新款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有望续航突破800km。 #04 小鹏 近日,何小鹏表示,2025年小鹏汽车将会推出两款全新车型,包括小鹏首款鲲鹏超级电动体系车型,同时,明年小鹏会有多款车型改款,全年至少推出四款新车,全新车型和改款车型,都将搭载P7+的一系列新技术。 此前,小鹏G6的最新谍照已曝光,从谍照来看,新车侧面的造型相较现款变化不大,依然维持了溜背造型。尾部的变化则比较明显,从伪装下的灯光可以看出新车将配备两端带折角的全新贯穿式尾灯,预计会与小鹏P7+的尾灯类似。 另外,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是包含增程系统和纯电系统,其中,鲲代表超级增程系统,鹏代表着小鹏的纯电体系。这套混动系统可支持纯电续航430km,综合续航1400km,并配备5C超充,1秒超过1公里,电驱CLTC效率93.5%,未来这套系统后续也将在全球普及。 #05 蔚来-萤火虫/乐道 日前,蔚来官宣第三品牌定名firefly萤火虫,首款产品将与品牌同名,首车将于12月21日举行的NIO Day 2024上正式发布,2025年上半年开启交付。 Firefly萤火虫定位于高端小车市场,相当于宝马集团的MINI品牌,将在设计、安全、空间、智能化以及补能效率等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并在蔚来现有销售渠道销售。 此前李斌表示,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萤火虫将在软硬件方面、补能设施方面与蔚来共享。预计新车将会采用蔚来的换电模式,该车型除了在中国市场销售外,也会进军欧洲市场,因此会满足欧洲五星安全碰撞标准。此外,新车外观与内饰很精致,甚至内饰还比乐道L60多一块屏。 另外,乐道在2025年会推出两款SUV,一款是6/7座SUV,一款是大5座SUV,会分别类似理想L8和理想L7。 #06 宝骏 近日,我们从宝骏官方微信公众号处了解到,2025年新产品规划,其中包含首款大型全场景智能SUV以及首款智能旗舰家轿。 从目前曝光的预告图来看,新车疑似采用全新的造型,或将成为宝骏品牌的全新家族语言。具体来看,两款车型均采用贯穿式前灯组,并在两侧进行造型设计,营造出不错的光影感。 #07 理想 近日,网络上曝光了理想三款全新SUV路试谍照,三款车型均采用了纯电驱动,命名根据尺寸的不同或为M7、M8、M9。按照理想汽车规划,新车将会在2025年推出,面向30万元以上市场。 根据之前消息,M7将会是一款中型SUV,而M8和M9分别是六座中大型SUV以及大型SUV。 据之前理想汽车CEO介绍,理想M8的尺寸与特斯拉Model X相当,作为参考,后者长宽高尺寸分别为5057/1999/1680mm,轴距2965mm。 从谍照中来看,新车尾部不再是MEGA的缩小版,而是对尾部造型进行了调整,可能是受到了理想MEGA舆论风波影响的原因。 […] read more
蔚来“第三品牌”定名“firefly 萤火虫”,2025年上半年交付
11月20日,蔚来正式宣布旗下第三汽车品牌命名为“firefly萤火虫”,并同时宣布首款产品与品牌同名。 根据官方透露的消息,firefly萤火虫将定位于高端小车市场,丰富蔚来公司的产品组合,并借助现有销售渠道高效贡献销量。firefly萤火虫在蔚来公司的定位,相当于宝马集团的MINI品牌。依托蔚来10年深耕高端纯电市场的深厚积淀,萤火虫将在设计、安全、空间、智能以及补能效率等维度,全面超越用户期待,开启全球高端小车的智能电动时代。 而官方同时表态firefly萤火虫的发布时间定在了12月21日的NIO Day 2024上,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上半年开启交付。 此前,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也曾透露,“萤火虫将于2025年上半年交付,在国内会与蔚来品牌共享销售网络,其类似于MINI和宝马的关系,但价格不会比MINI贵。定位精品小车,价格是十几万元人民币,它本身是按照非常高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设计的一款轿车。” 目前,firefly萤火虫还没有进一步的信息披露,但此前firefly萤火虫的测试车已被网友多次曝光,从谍照可以看出,新车将是一款SUV车型,整体造型小巧圆润,同时还配备大尺寸的车顶扰流板装饰,中间嵌入高位刹车灯,尾灯内部的灯腔结构也较为复杂,辨识度尚可。 萤火虫路试车谍照 萤火虫路试车谍照 内饰方面,从“萤火虫”首车内饰谍照来看,它的车内配备了两块屏,包括液晶仪表盘和悬浮式中控屏,方向盘则是蔚来家族经典的双色方向盘设计,颇为粗壮,有点类似方形的设计。 萤火虫路试车谍照 李斌也曾表示,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萤火虫将在软硬件方面、补能设施方面与蔚来共享。但目前来看,尽管有种种声音说firefly萤火虫也将支持蔚来的换电模式,但就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有力的证据表明firefly萤火虫是否会采用蔚来的换电模式。 —The End— 出处:微信公众号 @皆电 read more
特斯拉收购Wiferion,无线充电技术受关注!
据德国媒体Teslamag7月31日报道,特斯拉完成对德国无线充电公司 Wiferion的收购,收购价格高达7600万美元(约5.43 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网站左下页脚现已显示“Tesla Engineering German GmbH 2023”,确认特斯拉为母公司。 Wiferion是一家专注于“非接触式充电和能源系统”的公司,为仓储等工业环境中的自动驾驶运输系统提供感应充电解决方案。 被收购后,该公司将充电、电池系统以及无电缆“智能机器人充电”列为产品,并自称“业内自动化、非接触式能源传输的领先提供商”。 在今年3月的特斯拉投资者日上,特斯拉全球充电基础设施负责人Rebecca Tinucci提出了适用于家庭和工作场所的潜在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6月有美媒报道,特斯拉要收购无线充电公司Wiferion,已经向德国有关部门登记了文件。 特斯拉二季度财报显示,在“业务合并”上花费了7600万美元,有人推测这7600万美元就是用来收购Wiferion。 Wiferion成立于2016年,2018年才正式推出产品上市,主要做ToB业务,凭借着低损耗无线充电,五年里拿下了上百家企业,售出8000多套设备。 Wiferion产品的能量利用率在93%左右,而且充电设备安全耐造,基本免维护。同时Wiferion还开发了一款数字能源管理系统——etaHUB,该系统可以访问无线充电板和电池的所有数据。 从公开信息来看,其技术更多应用于工业设备和机器人。因此无线充电技术可能会先被应用于特斯拉的造车设备或者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上。 能链研究院院长曹增光表示,特斯拉在电动汽车补能、超充桩建设方面比较领先,收购无线充电公司,与其战略比较契合。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董事长殷承良认为:“无线充电对于特斯拉,我想车是一个方面,既然买了这样的无线充电公司,将来给车提供无线充电的可能性是绝对有的。” 同时他也指出,马斯克既有车,也有储能,还有 Space X,所以对于无线电力传输这样的技术,不要一听到特斯拉,就只想车,在他的其他业务里,其实多多少少都能找到无线充电的用武之地。 就此事,汽车商业评论还咨询了提供直流和交流充电服务的瑞典巨头以及大众作为股东的开迈斯。ABB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无线充电和直流、交流充电业务不同,集团对待新技术也一直持鼓励态度,这次不方便发表任何企业观点。而开迈斯则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无线充电业务比较少被提及,暂不发表观点。 虽然Wiferion的无线充电技术可能暂时不用在特斯拉车上,但有其他公司已经在打现有车上是增加无线充电功能的主意。 7月12日,无线电动汽车充电公司WiTricity宣布推出面向汽车制造商的FastTrack集成计划,可在短短三个月内完成初始车辆集成,从而大大加快汽车制造商在现有和未来电动汽车平台上进行无线充电测试的速度。 无线充电将使用WiTricity Halo™接收器和WiTricity Halo™ 11kW充电器在OEM的电动汽车平台上全面启用和运行。WiTricity的FastTrack集成计划还可以帮助OEM开发经销商安装无线充电选项,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生产计划正在开发中。 2022年2月,该公司推出了特斯拉Model 3的改装系统。在欧洲,该公司正在与ABT e-Line合作,从2024年开始为大众 ID.4提供无线充电套件。 对于给现有汽车后装无线充电功能,殷承良并不看好。他认为,如果这样改装,整车结构、驾驶特性、安全性会发生变化,整车厂可能会将多年质保等售后服务废掉,出了任何事情,整车企业也将不再负责,相关的车辆保险可能也不会管,这种商业模式是行不通的。 如果该公司和车企合作,车企会把它作为一个零部件供应商,且技术上绝对不可能让第三方单独加一个什么,车厂一定要控制管理安全体系,将其完完全全与整车做整合。在他看来,这种做法从理论上是有可能成功的,但实际当中不太可能实现。 无线充电行不行 汽车无线充电补能,其实已经不是新鲜事,目前技术相对成熟,但商业化规模不大,支持无线充电的车型还比较少,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多。 从无线充电原理划分,主要有电磁感应电力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 ICPT)、磁谐振电力传输(ElectromagneticResonance Power Transfer,ERPT)、微波电力传输(Microwave Power Transfer,MPT)和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Electric-field Coupled Power Transfer,ECPT)。用于汽车领域的多为电磁感应式和磁场共振式。 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通常分为供电和受电两部分。通常将一个受电线圈装置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将另一个供电线圈装置安装在地面,当电动汽车驶到供电线圈装置上,受电线圈即可接收到供电线圈的电流,从而对电池进行充电。 磁场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主要由电源、发射面板、车载接收面板以及控制器组成,如图所示。当电源发送端电能感应到共振频率相同的汽车接收端时,由共振效应对电池进行充电。 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方式来看,又分为静态无线充电和动态无线充电。 静态无线充电是在电动汽车停驶过程中对其充电,而动态是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其进行充电。 动态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是通过埋于地面下的供电导轨,以高频交变磁场的形式,将电能传输给运行在地面上一定范围内的车辆接收端电能拾取机构,进而给车载储能设备供电,可使电动汽车搭载少量电池组,延长其续航里程。 曹增光告诉汽车商业评论,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原理类似手机,主要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存在很多年。相较于插拔充电枪的有线充电方式,无线的优势是比较方便,甚至未来可以建成无线充电道路,边行驶边充电,与自动驾驶的适配性更强,同时避免了接触式充电需考虑统一接口的麻烦。 相较于有线充电,无线充电更安全,因为无线充电都是自动充电,用户不需要手动插拔充电枪,接触带电体的概率大幅度降低,触电风险也随之降低。 […] read more
长安发布首款纯电轿车
在如今这个电气化的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而长安这个老牌车企,虽然在新能源市场发展有些缓慢,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长安就放弃新能源市场,而后发优势对长安而言,就是最大的优势! 而长安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必然承担的长安汽车新能源品牌向上的重任,而这款长安深蓝SL03 纯电版即将上市 ( 参数 | 询价 | 图片 ) 从一开始亮相,就被市场所关注,而热度之高超乎预料!从C385的定位来说,4.5秒破百,续航1200km,主打15-20万的市场! 从而可以看出长安还是稳稳当当的,没有一蹴而就,和吉利那样直接干到30万级别!毕竟吉利在低端市场的几何市场还属于一塌糊涂,吉利的高端局线,看似稳坐钓鱼台,但实际属于危机四伏! 而作为长安的首款纯电动车型,长安深蓝SL03 纯电版即将上市的目的很明确,而实车早已下线,集中的路试已经大体完成,这个从无伪装实车就基本可以分析出,据此前曝光的信息显示。长安深蓝SL03 纯电版即将上市规划年产能为6万辆/年,月均约合5000辆!这个目标也是十分符合长安的预期! 而动力依然备受关注,据悉,长安深蓝SL03 纯电版即将上市的动力采用纯电和增程混动系统,两种动力能为市场带来更多选择,而增程混动系统从不被接受到现在的大面积使用,这也是在混动技术不成熟的最佳选择方案! 而长安深蓝SL03 纯电版即将上市的纯电续航达到550km和600km两种续航,而增程混动系统的续航达到1200km,百公里油耗低至4.5L,百公里加速仅5.9秒,而纯电版本的百公里加速仅4.5秒!而在黑科技配备更是有独到之处!新车采用全球首发电驱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有效提升电车的低温行驶性能! 外观方面,长安深蓝SL03 纯电版即将上市的前脸一看就知道是纯电轿车,比如封闭格栅设计,斜向上挑的大凳子十分犀利,维持了自己前卫的风格,时尚感以及运动感都恰到好处发挥出来了,车头配备“花瓣”状LED头灯组,造型非常新颖,长安深蓝SL03 纯电版即将上市的外观设计堪称完美! 车身侧面,长安深蓝SL03 纯电版即将上市搭载了隐藏式门把手,并且采用了大大的溜背造型,看起来非常运动,在车辆尾部,该车还配备了贯穿式尾灯,后备箱盖上凸起的刹车灯也让它看起来个性十足,而动感的后包围配合固定扰流板以及贯穿设计的LED尾灯,告诉你它不是只有颜值,性能更加值得期待! 根据此前曝光的消息显示,长安深蓝SL03 纯电版即将上市 的长宽高分别为 4800/1880/1480mm,轴距 2880mm,定位于B级轿车,就尺寸而言,和特斯拉MODEL、小鹏P5、比亚迪海豹属于同级别产品! 随着新车长安深蓝SL03 纯电版即将上市的上市,也就意味着长安汽车对于“电动化”转型表露出了明确的态度,相比于此前的油改电产品,根本不受市场欢迎,品牌力遭遇下滑,口碑也是跌入低谷,这也直接导致长安在新能源市场的压力山大! 而从即将上市的这款代号为长安深蓝SL03 纯电版即将上市作为长安的首款纯电轿车,是相当的有看头,绝对属于长安进军新能源市场的重磅车型,全新研发的纯电平台、全新团队,都可以看出长安的决心,所以市场对它的期待值也是很高的,而4.5秒破百,续航1200km,仅15万-20万的价格实在是十分亲民! 此时此刻,长安汽车已经正式向高端化领域发起猛烈攻势,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小鹏P5为主的造车新势力!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真实续航1008公里!奔驰“EQXX”要成电动车续航技术的天花板了?
在年初的CES 2022展上,奔驰Vision EQXX概念车正式亮相,该车凭借创新的造型、超低的风阻系数以及超1000km的续航,亮相以来就有着颇高的关注度。4月14日,奔驰官方公布了关于该车的路试数据,在欧洲完成了超过1000km的长途驾驶,并还有一定的剩余续航。据悉,该车最快将在2024年正式进行量产。 先来看此次的路试信息,该车从从德国辛德芬根出发,途径瑞士和意大利,最后到达法国卡西斯,全程共1008公里,共11小时32分钟,当中以高速巡航为主,平均速度87.4km/h,最高速度140km/h,每百公里耗电量8.7千瓦时。除此之外还包括山路、隧道等地,气温跨度也从3摄氏度到18摄氏度。值得一提的是,到达终点时该车还剩下15%的电量,以及140公里的续航里程。 不得不说,就这个数据来看,该车的表现可以说是极为夸张,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续航方面,该车基本上是打败了市面上所有的纯电动车型,虽然号称1000km续航,但实际却不止这个数据,算上剩余里程已经接近1200km。而且,高速长途驾驶本来就是电动车的弱项,但其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跑出这样的数据,确实无可挑剔。 当然,在某程度上其续航表现还要感谢车顶上还有一个带有 117 个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板,其与一个单独的磷酸铁锂电池进行储能,能为车辆提高了2%以上的续航里程,本次测试中相当于额外提供了长达25公里的续航里程。 第二,在电耗方面也是非常出色,该车百公里平均电耗8.7千瓦时,这一点放在当下绝大部分纯电动车型中都做不到,要知道我们平常的电动车数据都基本在10或以上。而根据官方数据,该车在动力上能实现了95%的能效,这意味着95% 的能量最终都直接传给车轮,这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第三,是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和严谨性,这方面我个人也比较认可的,官方在充电口位置贴有封条之余,整个测试路程涵盖了高速、山路以及不同天气和温度,基本上我们常见的路况都包括在内,并不像某些工况测试是在特定的温度,或特定车辆设定下进行。 说完此次测试,回头来看下外观方面,这也是该车较受争议的一个地方,其采用了封闭式格栅的设计,并将奔驰三叉标放置于前舱盖上,与常规的车型存在较大区别,同时在格栅位置还加入了一系列三叉星标识。另外,全新样式的大灯设计,搭配贯穿式的日行灯带,让新车有着极高的科技感和辨识度。不过话说回来,总感觉和比亚迪汉EV的大灯设计有着几分相似。 侧面方面,新车采用了极其流畅的线条设计,同时给人的感觉相当紧凑,得益于此,新车拥有着0.17Cd的超低风阻系数,相比最新推出的EQS拥有的0.2Cd还要更加优秀。数据上,新车的长度为4630mm,轴距为2800mm,比全新C级还要更紧凑。 尾部方面,新车使用了辨识度极高的贯穿式尾灯,并在中央位置印有车名标识,同时在下方还配备了可伸缩式扩散器,当车速达到60km/h,主动式后扩散器可自动开启以优化气流,从而降低风阻系数。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了贯穿式中控屏的设计,为车内带来极强的科技氛围,同时采用了双色内饰的搭配,以及换装带有镂空设计的方向盘,在豪华感方面同样丝毫不弱。同时内饰除了会采用皮革材料之外,还会提可再生材料给用户选择,当中包括来自蘑菇和粉碎仙人掌纤维的人造皮革类型,同时就连门板拉手也会有所改变。 编辑说: 从这次的欧洲实测表现来看,奔驰可算是很好的诠释了一个车企老大哥该有的表现,即便是相比现在奔驰旗下的电动车型,也有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其优点正是用户甚至是当下市场的一个痛点。只不过,如果按照规划要到2024年才进行量产,这样的一个速度放在当下感觉还是有点慢了,更期待这款车能尽早与我们见面,同时能将这个技术应用在更多奔驰旗下的车型。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风阻仅0.20Cd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即将交付
2021年无疑是新能源的产品与销量大年,国际能源署的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60万辆,同比增长超100%,同时,这一细分车型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份额也得到快速提升。 当然,关于新能源汽车类型的继续探索,各国车企也是从未停止脚步,无论是毁誉参半的氢能,还是继续深化性能提升续航里程的纯电,亦或是可油可电的插电混动及增程式车型等,各类车型如井喷般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除了眼下的电能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清洁能源可供利用?对于这个问题,一家来自荷兰的科技公司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近日,荷兰Lightyear新能源汽车公司推出了该品牌旗下的首款太阳能电动车型Lightyear One,目前正在意大利进行路试,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Lightyear One WLTP续航可达450英里(约合724公里)。 据Lightyear车辆测试负责人Megan Parfitt介绍,他们最初的设计想法是,Lightyear One可以在驾驶中依靠太阳照射进行“补电”,无需可以充电,与目前市售的纯电车型相比,在同等电池尺寸下,Lightyear One可以多出1.5倍行驶里程。 据介绍,Lightyear One由著名的宾尼法利纳设计公司主持设计,整体车身线条狭长流畅,颇有未来之车的感觉,这样的外形也让其获得了0.20Cd的超低风阻系数,可以说这一数据在目前量产车型中非常罕见。 从目前Lightyear公布的官方照片看,Lightyear One整个车身呈双色搭配,深色部分为大面积覆盖于车体的太阳能电池,从前机盖一直延伸至车尾,这样的设计在于,当车辆行使时,可以吸收太阳能以为这台车中60kWh的电池供电,可保证每小时12公里的续航,换句话说,8个小时的照射下,这台车就具备了96公里的续航,这对于普通上班族而言,已是相当够用。 同时,Lightyear还表示,即使是太阳照射强度较弱的多云条件下,整个车体依旧可以通过太阳照射,获得大约40公里的“补能”,再说了,这台车本身还有725公里的续航,所以,如果真如该公司所言,那么这真是一台免充电的纯电车。 另外,除了风阻系数近乎变态的降低之外,为了让车辆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Lightyear还在车身材料方面下足了功夫,碳纤维加铝合金的车型仅1315kg,如果刨除电池重量的话,整车自重可能更低。 动力方面,Lightyear One共有四支电机,最大功率101kW,最大扭矩1200Nm,这个数值说实话,确实有点寒酸了。各位怎么看? 关于量产呢,Lightyear表示,目前已确定在芬兰工厂进行生产,首批车型仅供应欧洲地区,售价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07万元,限量供应946辆,说句题外话,这个量产数字非常奇特,而且在中国人看来,好像不是一个特别吉利的数。 结语:关于Lightyear要生产太阳能电动汽车的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几年间,Lightyear也是一直在调整各项策略,最早制定的2019年交付计划,也是硬生生的推迟到了2022年,不知道这一次,Lightyear是否可以真的如期交付,千万不要像它的Logo一样继续“无限”循环了。 出处:头条号 @柿柿车 read more
美国人最爱的电动汽车在中国“水土不服”?
最近发布的《消费者报告》,上市一年的福特Mustang Mach-E,力压电动车销量王Model 3,成为美国人民年度最受欢迎电动车型。 同一款车,去年4月登陆国内,福特电马一系列发布会和巡回试驾,舆论热度高涨。 去年12月底正式交付,1月份交付量数据,福特官方选择沉默,上险数不到400辆。 同一款车,中美两地,差距如此之大??? 福特电马,最受欢迎车型 福特电马,取代蝉联两届的Model 3,成为美国市场最受欢迎的电动车型。 排名发布自《消费者报告》(CR),影响美国消费文化的权威杂志。 上榜理由,CR认为,福特电马继承了野马家族传统的肌肉线条设计,具备强劲的动力表现。 在道路测试、可靠性、安全性和车主满意度4个维度上,综合得分最高。 除此之外,CR规定,如果车辆配备驾驶辅助系统,配备相应的驾驶员监控系统的车型,将可以获得额外2分奖励。 福特电马,是唯一获得额外加分的车型。 销量,也是CR评选电马成为最受欢迎车型的因素之一。 据官方数据,2021年是福特Mustang Mach-E第一个完整交付年,销量达到2.7万辆。 单看绝对数,不到3万的年销量算不上亮眼,但在美国2021年纯电动车销量榜单中,也只是低于Model 3和Model Y的存在。 同时,CR也对落榜的Model 3给予正面评价。 CR表示,Model 3虽然落榜,但在技术水平、续航表现、充电网络和驾驶体验方面,仍然是一款优秀的车型。 但是相比Model 3,电马更加运动,也更加实用。在人机交互方面,电马不需要多个步骤才能操作激活日常使用的功能。 同时在可靠性上,Model 3比之福特电马仍有差距,这个差距在哪儿? CR表示,Model 3因为程序设定的问题,驾驶员手离开方向盘或者低头看手机时,驾驶辅助系统仍然可以持续使用。 这一问题不符合CR对智能驾驶系统的评选标准,Model 3遗憾失去加分资格。 从CR的点评来看,运动性和操控性是主要因素。 看来,福特电马上市一年取代Model 3成为最受欢迎车型,与电马传承美式肌肉车基因不无关系。 同一辆车,在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国落地,是否风光依旧? 国内表现如何? 电马作为福特电动化转型的押注之作,为了能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福特官方颇费心思。 公开消息显示,去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福特电马正式登陆中国,一场声势宏大的官方发布会之后,福特分别在上海、重庆和北京举行了3场巡回试驾活动。 并在北京进行了第一次城市公开道路试驾。 一时间电马的舆论热度高涨。 前期宣传不遗余力,具体到销量上表现如何? 据公开消息,福特电马于去年12月底开启交付,也就是说,今年1月,是电马在国内的第一个完整交付月。 但截止到目前,福特官方并未就1月份的交付数据进行披露。 据乘用车销量查询统计数据,福特电马1月份上险量为352辆(上险数指的是购买交强险的汽车数量,也可近似理解为真正交付到车主的数量)。 从数据上来看,月交付不到400辆,对比前期大量宣传活动,激起的水花不大。 至于销量为何不给力,从订购车主的反应来看,产能是制约销量表现的最大因素。 根据官方消息,福特电马进入国内之后,将由长安福特负责生产。产能提升需要时间,交付周期被大幅度延长。 在福特电马官方社群中,前期大定车主普遍的提车周期都在2个月以上。 至于其他因素,从一些车友圈的车评中可以找到答案。 车评显示,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电马,原因都比较统一,那就是,福特电马,有点old school。 对电马嗤之以鼻,是认为福特在电马身上过于侧重操控和运动性,忽视了电动车自身的优势,比如智能驾驶。 而在前期的宣传试驾活动中,电马也是将车辆赛道表现作为重点,智能驾驶方面并不是宣传的重点。 甚至有一种声音认为,「福特电马继承野马名号」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让他们拒绝电马,电动车时代还固守情怀,福特这波操作保守了。 […] read more
荷兰的太阳能电动车“光年一号”开始高速路试
去年,荷兰太阳能电动车开发商Lightyear(光年)将其验证原型车带到了赛道上,并在其60千瓦时电池一次充电的情况下成功行驶了710公里。这一里程碑是在85公里/小时的情况下实现的,但最近该公司在罗马附近的一条赛道进行了一些高速测试。早在2021年4月,普利司通宣布,它已经专门为光年一号太阳能电动车设计了低滚动阻力的轮胎。 上个月末,光年团队来到位于罗马附近Aprilia的普利司通技术与解决方案中心EMIA,进行更多的效率测试,并进行空气动力学评估。作为这一过程的一部分,测试人员决定通过进行高速运行来进一步推动长距离车辆。 尽管该公司的目标是最高时速160公里(99.4英里/小时),但测试人员正在分阶段提高One的测试速度并同时检查了安全盒,以确保所有的工作都是正常的。因此,最近一次测试的最高速度为130公里/小时(80英里/小时),当地的温度约为10°C(50°F),而且天气阴沉–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效率和性能。 尽管如此,光年公司报告说,”一号”验证原型车成功实现了141Wh/km的能耗数字,这可以转化为一次充电超过400公里(248.5英里)的行驶里程。关于电池板在这些测试中的贡献有多大的信息还没有被分享,但测试司机Megan Parfitt说:”与目前市场上的其他车辆相比,这比直接可比的车辆在相同的电池尺寸下能做到的要远一倍半。” Lightyear公司的目标是使量产车的WLTP每次充电里程达到725公里(450英里),5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有可能使一号车离开充电器的时间更长。第一批车辆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下线。 出处:cnBeta.com read more
网友改装了他的特斯拉,满电续航超1400公里!
2022年1月6日,美国新型材料电池技术公司Our Next Energy(简称ONE)宣布其为特斯拉Model S后轮驱动升级版量身定制了一款207.3kWh的试验用原型电池组,该款电池包与特斯拉原装103.9kWh三元里电池包体积相同,官方标称续航里程1203km。 换装新电池后,该公司立即开始了路试。 12月中旬,搭载全新207.3kWh电池包的Model S后轮驱动升级版测试车以88km/h的平均时速创下了1411km的续航成绩。 752英里 之所以选中特斯拉Model S,是由于特斯拉电驱系统拥有很高的效率。 目前,这一电池包仍处于测试阶段,尚未量产。 对此,有网友表示:之前燃油车改发动机,那以后改装店岂非能改电池了? 撰文:头条号 @E电园小编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