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电动汽车
雷诺的电动车曝光,方向盘设计惊艳!
话说Renault 5是雷诺的经典车型,自从1972 年推出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而如今,为了庆祝其上市50周年,雷诺与著名的设计师Pierre Gonalons合作,刚刚打造了一款电动汽车,叫做Diaman。 虽然是以经典的Renault 5为设计蓝本,但是除了复古的整体外形之外,其他的细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车身采用了三层油漆处理,粉红色底上有一层金色颜料,最上面还覆盖着磨砂清漆。 车头大灯也重新设计,变成了突出在外,灯罩还使用了类似钻石的切割处理。 搭配方形冲孔金色格栅,并暗藏LED灯光。 车尾灯也采用了相同的设计,与车头呼应。 除此之外,车标和轮毂上的装饰也非常独特,采用的是黄铜制成,并镀有24K黄金。 车门把手更是与众不同,就是一个镀金的半球形状。 并且,配有指纹识别系统,你只要把手指放在上面就可开关车门。 如果这些还不算什么新鲜的话,那么它的方向盘一定会让你惊掉下巴。 不是圆形,也不是轭式方向盘,而是一个螺旋异形。 这还没完,方向盘使用的材质更是不可理喻,那就是竟然用大理石制作而成。 同时,为了与之搭配,中央扶手箱也使用了大理石。 方向盘前面设计有三个圆形数字仪表盘,类似钟表造型,分别显示速度、电池电量和时间。 没有中控屏幕,只有一个凹槽。可以将手机放入其中,以便用来导航或者娱乐。 手机周围的装饰,由 Métaphores 利用马毛手工编织而成。雷诺声称Métaphores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手工编织马毛的作坊。此外,马海毛地毯则是法国挂毯工匠亲手打造。 没有玻璃天窗,而是采用了一个软顶,可以完全打开。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与这款车搭配,雷诺还设计了一些家具,包括沙发和落地灯等。 据介绍,这款车也不会量产,仅此一个,将在几周后拍卖。当然不用说,只有银子充足人才能得到它。 创新君觉得这样设计,简直就不是在造车,而把其当作了一件艺术品。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可在高温、极寒环境下正常工作的新型锂电池即将问世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CSD)的工程团队近日研发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不仅在严寒和酷热的温度下表现良好,同时仍能储存大量能量。研究人员表示之所以具备如此好的特性,主要归功于全新开发的电解质。这种电解质不仅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用途广泛且坚固耐用,而且兼容高能阳极和阴极。 这项成果于 7 月 4 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上,基于这项技术开发的车用电池即使在寒冷气候下也能让电动汽车行驶更远。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学院纳米工程学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郑晨(Zheng Chen,音译)说,它们还可以减少对冷却系统的需求,以防止车辆的电池组在炎热气候下过热。 Chen 解释说:“如果你需要在三位数(华氏)的高温条件下开车,那么对于汽车电池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在电动汽车中,电池组通常位于底盘,更靠近这些炎热的道路。此外,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会因电流通过而升温。如果电池不能承受这种高温预热,它们的性能将迅速下降”。 在测试中,概念验证电池在 -40°C 和 50°C(-40 和 122°F)下分别保留了 87.5% 和 115.9% 的能量容量。在这些温度下,它们还分别具有 98.2% 和 98.7% 的高库仑效率,这意味着电池在停止工作之前可以进行更多的充电和放电循环。 由于其独特的电解质,Chen 和同事开发的电池既耐寒又耐热。它由二丁醚与锂盐混合而成的液体溶液制成。二丁基醚的一个特点是其分子与锂离子的结合较弱。换句话说,当电池运行时,电解质分子很容易释放锂离子。研究人员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发现,这种微弱的分子相互作用可以提高电池在零下温度下的性能。另外,二丁醚很容易吸收热量,因为它在高温下保持液态(沸点为 141 °C 或 286 °F)。 这种电解质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它与锂硫电池兼容,锂硫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其阳极由锂金属制成,阴极由硫制成。锂硫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承诺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低的成本。它们每公斤存储的能量是当今锂离子电池的两倍——这可以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一倍,而不会增加电池组的重量。此外,与传统锂离子电池阴极中使用的钴相比,硫的来源更丰富且问题更少。 但锂硫电池也存在问题。阴极和阳极都具有超强反应性。硫正极非常活泼,以至于它们在电池运行期间会溶解。这个问题在高温下会变得更糟。锂金属阳极容易形成称为枝晶的针状结构,可以刺穿电池的某些部分,导致电池短路。结果,锂硫电池只能持续数十次循环。 Chen 说:“如果你想要一个能量密度高的电池,你通常需要使用非常苛刻、复杂的化学物质。高能量意味着更多的反应正在发生,这意味着稳定性更低,降解更多。制造稳定的高能电池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试图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做到这一点更具挑战性”。 编译:cnBeta.com read more
伊隆·马斯克认为锰基电池有潜力
任何电池路线的发展都离不开能量密度和成本这两条主线。磷酸锰铁锂的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但成本却差不多,富锂锰基材料和层状锰酸锂的能量密度优于三元材料。在原材料成本不断高企的当下,研发这几种正极材料的热度自然会提升。 近日,当升科技宣布磷酸锰铁锂材料已完成研发,目前处于客户认证阶段;巴斯夫杉杉宣布富锰电池材料已实现吨级规模化生产……近年来,包括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等锰基电池备受关注,相关企业加速布局。锰基材料电池前景究竟如何? 性价比优势显著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是目前电动汽车使用的主流动力电池。 今年3月,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我认为锰基电池有潜力。”他进一步称“在非常大的(电池)需求下,我们需要数千万吨甚至数亿吨原材料。因此,用于大规模生产电池的材料必须是普通材料,否则就无法规模化。”在2020年的特斯拉电池日上,马斯克还曾表示,用2/3的镍和1/3的锰做正极材料相对简单,这使得在同样数量镍的情况下可以提升50%以上的电池容量。 目前主流锰基电池包括锰酸锂、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等。业内人士认为,锰基材料中,磷酸锰铁锂作为磷酸铁锂最重要的改进方向之一,有望率先产业化应用。据了解,磷酸锰铁锂是磷酸铁锂与磷酸锰锂的固溶体,保留了磷酸铁锂的优良安全性与稳定性,并且拥有较高的电压平台以及与磷酸铁锂相同的理论克容量,因此相同条件下其理论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电池高20%左右。目前,拥有磷酸锰铁锂技术储备的电池厂商有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主要以专利技术研发、投资布局为主。德方纳米、中贝新材料、天津斯特兰等正极厂商均对锰铁锂产品有所布局。德方纳米表示,公司新型磷酸锰铁锂已开始送样,预计1-2年后可实现产业化,叠加正极补锂技术,该电池能量密度可提高20%,循环寿命可达1万次。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夏永高指出,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极限,三元锂电池受近期镍、钴价格波动影响,成本飞涨。同时,相对于镍、钴,锰的储量较为充足。在此背景下,锰基电池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在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看来,任何电池路线的发展都离不开能量密度和成本这两条主线。“磷酸锰铁锂的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但成本却差不多,富锂锰基材料和层状锰酸锂的能量密度也优于三元材料。在原材料成本不断高企的当下,研发这几种正极材料的热度自然会提升。” 尚存技术难点 据了解,比亚迪多年前曾尝试研究锰基电池并申请了相关专利,不过后续未有更多进展,目前比亚迪主打刀片电池。 事实上,具备诸多优势的锰基电池自身也有痛点。“锰元素的加入可以提升原本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但与此同时,锰加入后,材料的锂离子扩散速度和电子电导率均会降低。因此,为了实现磷酸锰铁锂更高的放电比容量,需要减小材料一次颗粒尺寸,但小的纳米颗粒也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压实降低、吸水性高,以及其导致的高温循环性能差和胀气问题。”夏永高表示。 “磷酸锰铁锂技术开发的难点在于解决电压双平台的问题,富锂锰基和层状锰酸锂技术开发的难点在于延长循环寿命的问题,目前,上述技术都还没达到实用阶段的水平。”墨柯坦言。 高工锂电认为,未来2-3年磷酸锰铁锂将更多的以复配三元材料方式加以应用。长远来看,随着其成本下降,循环性能改善,将加速完成从辅材到主材的升级过程。“磷酸锰铁锂现阶段单独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更适合用作三元锂电池的辅助材料,既可以兼顾能量密度,又可以提高三元电池的安全性能。”夏永高表示。 带动用锰需求 原材料供应紧张导致此前电池价格暴涨,近期价格仍维持在高位。目前,不少车企纷纷寻找性价比更高的电池,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近日表示,未来动力电池很有可能出现更多材料体系方面的创新。从目前来看,钠离子低温充电、快充性能表现十分突出,锰酸锂、锰酸铁锂等锰基固态电池经济性、低温性能表现优异,两者凭借各自优势,均已进入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布局之列。 中金公司的研报指出,2022年开始,4680电池、CTB、磷酸锰铁锂电池、半固态电池、钠电池、锂电回收等有望陆续走向产业化。“原材料价格上涨越多,综合性价比越高的电池路线就越受欢迎,比如,磷酸锰铁锂等多种技术路线未来都会有参与竞争的机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表示。 据了解,锰酸锂电池目前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在两轮车市场有着较大市场空间,磷酸锰铁锂电池、富锂锰基电池仍处于规模化量产的推进过程中。 业内比较关注,何种锰基电池可实现最先搭配装车。对此,夏永高看好三元/磷酸锰铁锂复合电池的前景。针对目前磷酸锰铁锂电池发展面临的技术问题,他认为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综合平衡锰铁比、电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等至关重要,不应一味追求更高的锰含量。 未来随着锰基电池的发展,锰在电池端的需求也将攀升。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受益于三元正极材料和锰酸锂材料出货量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锂电正极材料用锰量将超过30万吨,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32%。随着新型锰基正极材料的渗透率提升,预计锂电池用锰量将出现激增,至2035年有望增至130万吨以上,相当于2021年的10余倍。2035年锂电池领域用锰量预计占锰整体需求比例达到5%。 read more
韩系纯电车在美国大卖,伊隆·马斯克都给点赞了!
2022年6月27日讯,韩国现代起亚汽车旗下纯电动汽车在美推出后,销量屡创新高,目前市占率已经达到全美第二,仅次于龙头特斯拉。 去年,现代起亚集团推出了两款全新纯电平台下的新车——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今年早些时候,新车在北美地区上市,起售价在4万美元左右(美国当前电动汽车平均售价超过5万美元)。 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均基于现代汽车集团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打造,虽然车长只有4600mm左右的水平,但轴距达到了2900-3000mm级别。对于美国的家庭来说,空间、尺寸以及价格都比较合适。 虽然不及特斯拉在美纯电动市场超过70%的夸张份额,但现代和起亚两者的销量总和已经可以排在美国纯电市场第二位。截至5月,现代和起亚在美国共售出21,467辆纯电动汽车,超过本土品牌车型福特Mustang Mach-E(15,718辆)。 韩系纯电车在美的不俗表现,也引起了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注意。他近期在一则有关现代汽车电动汽车的新闻下评论道,“现代汽车的表现相当的好。” 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国,为何产品力不俗的韩系纯电车不引入国内呢? 实际上,自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就有消息称,现代起亚将引入纯电平台新车,但时至今日,现代起亚也仅有油改电的试水产品现代昂希诺EV和菲斯塔EV,以及起亚K3 EV在华销售。 早几年,韩系动力电池供应商因为不满足政策等原因,无法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这也意味着这些车型无法在国内享受相应的补贴,失去了价格上的优势,韩国企业因此选择暂时不引入国内。 而自2023年1月起,随着国内新能源补贴完全清0,现代和起亚可能会考虑将两款新车带入国内市场。 当然,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的入华,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尽管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但在20万-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今快速发展新势力造车以及特斯拉等外部品牌已经抢占高地,没有当年品牌和口碑优势的韩系车,能有什么样的市场表现,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目前韩系车在华的困局日益加重,多个工厂关停或出售。今年一季度两大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跌至1.6%,10年前这一数据为10%以上。 出处:和讯汽车AutoCar read more
成本不到锂电池的一半儿!不含锂钴的新型电池可用于EV和储能
据报道,美国电动汽车电池初创公司Alsym Energy推出了一种电池存储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锂离子电池性能,而且没有后者有时会起火的风险。 据悉,该公司研发的这种新型电池的阴极主要是锰氧化物,阳极是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电解液是水基的,但其尚未披露电池的确切化学成分。但值得注意的是,Alsym Energy表示,这种电池不使用锂、钴或镍,以避免与材料供应和成本有关的问题。 该公司表示,它预计这种电池的成本将低于目前锂电池的一半。另外一个好处是,由于使用了无毒材料,这种电池更容易回收。 Alsym商业顾问委员会主席Nitin Nohria表示,该公司的目标之一是帮助世界上更多的人负担得起电动汽车。他说,“我们看到了将新电池推向市场的全球竞争。大多数公司主要关注性能,很少考虑让电池更安全、更划算,尤其是对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Alsym Energy的团队正在努力确保他们的电池不仅能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性能预期,还能避免与锂基技术相关的大多数供应链挑战。”他补充说。 Alsym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Mukesh Chatter则表示,该公司已与一家印度顶级汽车制造商达成合作,共同开发新电池,但Chatter拒绝透露这家汽车制造商的名称。 据悉,该公司的科学家和产品开发团队位于马萨诸塞州,目前正在开发一个500千瓦时的原型制造设施。Alsym表示,它的电池可以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工厂生产,几乎不需要改装,也不需要昂贵的干燥室、防火锁和溶剂回收系统。 除了EV电池外,Alsym的电池还可用于固定式储能和海洋应用,但使用的是锰和铝等相对常见的材料。最终该公司希望与制造合作伙伴一起制造电池,并于2025年达成目标。 编译:财联社 @黄君芝 read more
电动车须尽快解决这问题?
最近有不少网友曝料,那就是电动汽车会有自燃风险,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希望这是假的,因为这样会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一旦电动汽车电池燃烧速度过快,那么可以说留给司机脱困的时间也就不多了,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定时炸弹,相信看过相关视频的人应该都知道,无论是电动车还是电动汽车都出现过自燃的现象,有的电动车甚至在充电时还会直接爆炸,视频中惊心动魄的场面相信大家到现在依然还没有忘记,特别是还有司机开着电动汽车上路的视频,开着开着汽车突然就起火了,连驾驶室都被烧着了,司机整个人从车上带着火跑了出来满地打滚,确实如此,随着电动车不断普及,这样的案例可以说是每年都有不少例,这也一度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是有人称会不会有人在背后抹黑? 在这里不得不给大家普及一下,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也就是说一旦电池的内部温度因此不断升高,那么这就将会导致出现过热燃烧以及爆炸的风险,所以消防技术专家也将电动车列为易燃物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楼下充电时,都会有相关的安全提醒,因为电动车本身就有很多易燃可燃零件,比如塑料、轮胎这些都是高分子聚合物,是极其容易燃烧的物件,一旦电池出现问题发现燃烧或爆炸的现象,那么这些物件也将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比如去年就有一对父女被火球吞噬,一辆正在行驶的电动车突然自燃,烧起的火球瞬间就将连人带车一起燃烧,虽说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不到一分钟就扑灭了火,然而父女俩被烧伤的面积仍然超过了90%,那么自燃的风险有多大可想而知。 其实相比燃油车电动车则更容易自燃,并且火势难以控制导致脱困时间变短,特别是最近电动汽车自燃事件频出,这也又让不少人担忧使用电动汽车的风险会不会很大,现在一般主流的电动车大多都是采用锂电池,锂又是活性最强的金属元素,是一种燃烧后最难以控制的金属元素,特别是暴露在空气中,就会与空气中的氧产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激烈的燃烧甚至是爆炸,这也是为什么前面讲到的那对父女,在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被烧伤了全身90%的面积,而车企之所以都使用这种电池,就是因为锂金属具备了体积小、能量密度高的特性,所以也备受很多车企的青睐,相比之下燃油车自燃的可控度就很高,所以车主会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逃离现场。 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网友担心电池会不会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其实大家也不用过多担忧,毕竟现在科技如此发达,小小的电池技术还是能保证其安全的,只要电池不存在问题,或者多注意电动车的使用事项,那么基本都不会出现自燃的情况,比如不要在雷雨天时充电,也不要在高温下暴晒,暴晒不仅会导致电动汽车电源箱温度上升,更是会让车内电池温度也跟着上升,特别是在电池温度过高时充电,更是会进一步加速车内线路老化或损坏,还有就是电动汽车不要在充电的时候开空调,当电量过低时要尽快充电,当电量充满时也要马上停止充电,如果忽略这些注意事项,不仅会影响到电池性能和缩短电池寿命,更加严重还要引发安全风险,所以电池并不是定时炸弹,而是取决于人为怎么使用。 其实在汽车市场经常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无论是特斯拉的刹车事件,还是奔驰汽车的漏油事件,都曾经闹得那是沸沸扬扬,特别是特斯拉也出现过自燃事件从而引起火灾,甚至是连旁边的奥迪和雷克萨斯都引燃了,包括燃油车其实也有过自燃的现象,只不过就像前面所说,燃油车自燃的可控度会更高一些,特别是燃油车在出现事故后,其事故原因是我们可以轻松查到的,然而电动汽车则不同,对于电动车起火的具体原因,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特别是电动汽车的火相比燃油车更难扑灭,还有再次爆炸的风险,所以电动汽车才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可是我们不要将焦点放在电动汽车身上,因为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以及其它高精尖的技术产品,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自燃率,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产品技术品控和使用环境。 也就是说真正容易出现事故的,基本都是哪些电池有问题,或者是没有按照注意事项来使用,导致电动车处于一个极度高风险的状态,那么试问这又怎么会不出现自燃或爆炸呢?但是不管怎么样,自燃现象是事实情况,我们只希望未来车企能够降低自燃率,同时也要合理设计出自燃脱困的解决方案,而更加重要的是,要加速解决电池的问题,比如试试看有没有什么其它元素可以进行替代,又或者发明什么新技术来解决这种安全隐患,只有这样那么新能源汽车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能源对我们来说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否则按照这种进度发展下去,那么燃油车就永远不会淘汰,那么汽车所排放的尾气也就将一直污染着地球环境,不得不说,这个后果相比自燃可是要严重得多。 对此,您怎么看? 出处:头条号 @小林观点 read more
在8年时间里开了161万公里,德国男子驾驶的特斯拉Model S创世界纪录了!
2022年6月19日讯,德国的特斯拉车主汉斯约格-杰明根(Hansjörg Gemmingen)近日透露,他在 2014 年购买的二手 Model S P85 已经成功达成了 100 万英里(约 160.93 万公里)行驶里程大关。 Gemmingen 在他的社交媒体账户上分享了这一里程碑,这位特斯拉车主希望这 100 万英里的壮举能得到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可。 Gemmingen 是电动汽车的狂热支持者,在快速充电站还很少的时候,他就开着一辆初代特斯拉跑车进行长途旅行。出于健康和舒适的原因,他在 2014 年换成了一辆二手 Model S,从那时起就一直在积累行驶里程。 据了解,在他拥有这辆二手全电动轿车的五年后,这位特斯拉车主达成了 100 万公里的行驶里程大关,当时这一壮举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代表的认可。不过,在那时这辆车就已经更换了一次电池组、三次电机。 自从这辆 Model S 达到 100 万公里大关以来,它又换了几次电机,直到现在总共已经换了三次电池和八个电机了,而过去的几次更换都不尽如人意。买车时的第一台原装电机跑了 77.8 万公里,后面换的几台都远没有这么耐用。据 The Driven 报道,Gemmingen 对特斯拉电机的质量感到失望。 Gemmingen 想继续创造纪录,想要挑战 200 万公里,但他想要换一辆车,其正在考虑订购一辆续航里程超过 800 公里的 Lucid Air,并创造更多的纪录。 编译:IT之家 read more
日本新技术可以让电动汽车在1分钟内充完电?
2022年6月17日讯,日本电子零部件开发企业Eamex开发出高容量的电容器,如果用于纯电动汽车(EV),最快1分钟即可完成充电。Eamex将于8月供应样品,近期开始量产。 报道称,这款电容器把制动器产生的热量转变成电能再利用的性能也很强,如果跟锂离子电池配置在同一场所,有可能实现同等以上的EV续航距离。 此次开发的电容器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更换成名为“聚苯胺”的特殊导电性高分子进行使用,可以高效吸附锂离子。试制品1-3分钟即可完成充电,可反复充放电3万次以上。 出处:日经中文网 read more
2022年是中国电动摩托车元年?
最近,笔者先后接触到春风动力旗下电动车品牌“极核”的首款产品AE8,以及隆鑫通用旗下高端中高速电动摩托车品牌“茵未 BICOSE”(以下简称茵未)的首款车型Real 5T。通过对二者一段时间的了解后,笔者隐隐感到一个属于电动摩托车的新时代,或许已经在2022年悄然开启。 尤其是以“独享性能的艺术”为愿景的茵未,和以“快意锋芒、安然独享”为口号的Real 5T,让这种感觉更加的强烈。 划时代的产品 Real 5T,在笔者看来,是一款“摩托车级的电动车”。它和我们一般概念中,俗称“电驴”的电动车两轮车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那么区别在哪里呢?根据2018年颁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对电池为能源的两轮车进行了规范,2019年4月15日,这个《规范》开始执行。其大致情况如下: 再让我们看看Real 5T的一些已经公开的关键信息:0-50km/h加速2.6s,稳态最高车速105km/h,轮上扭矩389N·m,峰值功率12.0kW,电池容量89V54Ah,新国标工况常用续航150km,最大续航240km…… 综合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很显然,Real 5T不仅仅属于“普通二轮摩托车”,更因其在功能、性能等方面做到了全面而优秀,与市场上的存量产品形成了巨大代差,因此将Real 5T视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也丝毫不为过。 新入局的玩家 有了划时代的产品,我们就必须要进一步讨论下它背后的企业。 按照笔者的认知,电动摩托车领域厂家,和电动汽车一样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过去玩低端电动车的厂家,一种是从互联网领域空降的新势力,一种是传统燃油摩托车的厂家。其中前两者已经入局一段时间,第三种则刚刚加入。 对于传统玩低端电动车的厂家而言,把电机做到大于4kW并不难,但从整体技术积累和目前市场上各种电动车鱼目混杂、管理尚未彻底到位的情况来看,他们造电动摩托车的热情和动力并不高。此外,由于全国各地对对新国标的执行都有长短不一的“缓冲期”,低标的电动车可以生产销售,因此考虑到产品价格体系、渠道体系等诸多“既成事实”,它们更倾向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把经营重点放在自身的优势业务上。 对于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而言,其通常思路是通过讲故事实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进而获利。然而资本具有逐利性,一旦因产品定位失误等因素,不再被认为具备“潜力”,那么这些品牌将立刻迎来巨大的经营压力,技术层面缺乏沉淀的劣势也将随之放大。更为关键的是,对于新势力中的“创业者”及其背后资本来说,电动摩托车并非其唯一关注重点。当然,由于这类企业在初期往往投入大量资源对新领域、新概念、新技术等进行造势,因此对于教育市场,仍然裨益良多。 最后,看看传统的摩托车企业。其实在过去很多年中,摩托车企业都试图染指电动车,但往往在成本这道门槛前败下阵来。然而事情总在变化,由于近年来政策的不断引导,汽车行业的市场变化也在教育摩托车行业,给摩托车做出了示范,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观念的转变,传统摩托车企业相对于传统电动车企业的那种技术优势越来越有发挥的空间,在某种意义上呈现一种“降维打击”的态势,再加上传统摩托车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寻找新增长点的刚性需求,因此目前在电动摩托车领域,拥抱新能源时代热情最高、最希望做大市场的。所以不论是隆鑫通用旗下的而Real 5T,还是春风旗下的极核AE8,都是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都体现出了“摩托车制造”应该的那种范。 新赛道的标准 既然是领军企业,那么对于隆鑫通用而言,入局电动摩托车这样一个新赛道,其志向显然不是仅仅成为“玩家”,而要成为“庄家”——隆鑫希望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就能够对“电动摩托车”这个新物种确立一个市场的、消费者可感知的标准,这肯定要符合国家的标准——这是一个入门的基础标准。 那么问题来了,“摩托车级的电动车”这样一个概念它是否成立,又该怎么去定义它呢?作为茵未BICOSE品牌的总经理,胡泊对此表示了认同,并谈了自己的看法。 综上所述,我们大概可以提出以下几个可供业内参考的衡量标准。 首先,从用户的角度看,电动摩托车能达到100-125cc排量踏板车的速度(80-100km/h),并能总体上能保证在城市街道上间歇性地较高速行驶,这是油党向电党投靠的一个前提条件。低于这个条件的车辆,比如100cc以下的“摩托车”,在国内外成熟市场已经相当很边缘化,电动摩托车如果对标这类车辆,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据胡泊介绍,Real 5T可以105km/h速度持续、稳定高速行驶,0-80km/h加速时间仅为6.5秒,总体上可以超过在售99%的250cc至300cc踏板车的动力性能,和市价5万元左右的高端产品(如XMAX300)相比,也不遑多让。但“骑行品质”,要远远高于燃油车。有关这款车的骑行品质,我们听一下摩生人的个人感受: 其次,电动摩托车的车架底盘、减震刹车系统等,必须是摩托车级的,不然就有安全隐患。所以对整车质量的管控、强度/刚度/操控性等技术能力的长期积累,这也是笔者更看重传统摩托车企业的一个原因。 第三,从配置看,电池必须是锂电池,而且电池的品质非常重要,这不但是行车速度和续航的保证,也是安全的保证。另外,电机(可能)必须是中置电机,低端电动车常用的轮穀电机到高速状态下操控性能堪虞。 总之,“摩托车级的电动车”有两点是根本的:一是车体必须很扎实,二是电池必须是高密度的锂电池。车体扎实不扎实,关系到高速行驶下的状态和表现;是不是锂电池,则直接关系到动力表现和安全性,因此Real 5T选用了汽车级的电池。 新时代的启幕 有了划时代的产品,有了新入局的企业,有了新赛道的标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宣布2022年是电动摩托车的元年,一个新时代的启幕?可以,也不可以。 说可以,是因为在今年也就是2022年,除了隆鑫通用之外,业内知名企业春风动力,也上市了旗下首款电动摩托车极核AE8。两家摩托车大厂的产品,从外观气质到内骑行品质,均达到一定的水准。并且作为“科技驱动的乐趣电动摩托车品牌”,茵未在Real 5T之后,从2022年起还将有更多新品陆续投放市场;其次,所谓元年,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有了一个能进入市场,可以被一部分消费者接受的两轮新物种、新品种,以及随之而来的新骑行体验。因此从这个层面讲,把2022年当成电动摩托车的元年无可厚非。 说不可以,是因为市场能否接收这样一个新物种,在2022年还存在一定变数。电动摩托车能否让市场接受,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政策扶持。电动汽车在导入阶段,国家给予了大量补贴,在我国台湾地区,电动两轮车也是由地方政府补贴到基本贴近同档燃油车的价格水平,才逐步发展起来,而这个补贴的差额占到整车价格的1/3以上。因此,如果在2022年下半年仍然没有引导电动摩托车消费的配套政策出台,那么这个“元年”似乎也难以实至名归。 说了这么多,笔者做个总结吧:元年也好,新时代也好,新物种也好,新品种也罢,必须能进入市场,而不是还牛逼地停留在研发机构和试验室里,更不是做个没有起码的基数的样品车到资本市场圈钱,而是踏踏实实能造出来,而且价格能被一部分消费者接受。 一个新物种,必须有一个基数的用户,才算是真正的新物种。而新物种多了,一个新时代就自然开启了。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法拉利计划在2025年发布首款纯电动车
在众多超跑企业中,法拉利对电动化一向不太感冒,不过情况即将发生变化。外媒报道,法拉利正准备宣布大幅扩大其位于马拉内罗的生产设施,将第三条装配线用于专门生产混合动力车型和电动车。 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法拉利计划6月16日宣布全新的电动车战略。CEO Benedetto Vigna届时将详细介绍法拉利未来四年的业务计划,其中包括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汽车。 Benedetto Vigna在科技行业工作数十年,法拉利希望聘请他担任CEO,能够帮助公司驾驭电气化的未来。今年早些时候,Benedetto Vigna宣布对法拉利组织架构进行重大调整。 法拉利的第一辆纯电动车还要等上几年时间,不过其2月提交了一份专利申请,文件显示法拉利为其跑车设计了一个可以容纳混合动力和电动动力系统的底盘。 除了扩充电动汽车生产线,法拉利还将建立一座新的电池研发中心。电动化对汽车行业来说是一场巨变,对像法拉利这样的品牌来说也是一个重大转变,后者以V8和V12发动机闻名,不过法拉利也意识到了,电动化未来已经来到,自己必须给出答案。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接近零排放的太阳能电动车“STELLAR”
能源消耗,废气排放是这个时代永恒的话题,各种环保产品也不断涌现,呼吁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下电能成了能源替换的瞄准对象,电动汽车、电动滑板,日常能源消耗大头交通行业早就喊起了口号,电能产品也确实如预期般得到了普及。 以乘用车为例,燃油车大约是每公里176克二氧化碳排放,纯电动车单位里程碳排放的数值约为每公里70克二氧化碳排放。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250万辆。显然,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将对汽车行业节能减排产生重要影响。 但说到零排放,使用过程中无排放、无噪音、无能耗的太阳能是当之无愧的清洁能源,同时与能够缓解城市交通,让人们便利通行的电动车结合,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设计师 Fajar Ismail 将两组思想结合设计了一辆名为“STELLAR”的太阳能电动车,但是目前还只是一个概念产品。 超前的科幻感设计 据设计师说 STELLAR 的设计灵感来自太空飞行器,所以它采用弯曲的铝制车身面板,具有“分层”形状和由折叠铝板制成的轻质金属机身,沿用了 Atom Alpha 的底盘设计,简单的几何形状、工业铝制车身面板和干净简洁的设计给人一种流畅、简洁和强烈吸引力的外观。 环保零排放 在车辆悬架前方装有太阳能面板作为额外的充电系统。STELLAR 最初被设想为应用于中小型距离的个人电动车,加入的小型太阳能电池板是作为附加充电系统,可以扩展其自主性,相当于一个小型“储备电源”。 这位设计师说,Stellar 非常适合应用在热带地区,因为东南亚等地区每天都有足够的阳光来保证太阳能发电的稳定性,只要你外出骑行让太阳能电板照射到阳光就能转化成电能储备。 无限续航 太阳能电池板整合到电动车中,意味着只要有阳光你就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如果储备能源技术达到要求,这几乎可以实现无限的续航,因为你的电池始终有能量可以供应。 并且燃油汽车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热效率比较低,约为12%-15%,只有30%左右的能量用在推动车辆前进上,其余60%左右的能量损失在发动机和驱动链上;而太阳能电动车的能量转换效率要高得多,可达到34%-40%,90%的能量可以用于推动车辆前进。 作为为城市通勤设计的车辆,设计师对其他功能也是考虑得十分到位,车辆前后均配有明亮醒目的 LED 灯,Stellar 上的双弹簧前叉可确保骑手在任何地形下都能平稳行驶。踏板车的后部可折叠,更易于运输,还具有现代功能,包括移动应用程序等。 现在看来STELLAR在技术上还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但我们仍然期待它在未来能够真正的投入生产。 出处:头条号 @Wheelive唯轮网 read more
日本夏普发布了转换效率最高的车用光伏电池
夏普2022年6月6日发布消息称,研发出了纯电动汽车(EV)等用途的光伏电池。以往的产品采用以两块玻璃板夹住电池单元的结构,夏普使用薄膜代替了玻璃。新产品易于弯曲,还可以安装在车顶上。据介绍,夏普的产品改进了电池单元的配置布局,太阳光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效率达到了32.65%,作为多个单元组合的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为全球最高。 夏普的光伏电池 用于住宅等的通用光伏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有些波长的光无法转换成电能,发电效率较低。夏普的电池将铟、镓、砷等物质组合在一起,形成了3个化合物层。由于各层可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发电效率更高。 夏普指出,虽然这种电池已在人造卫星用途领域实现实用化,但在纯电动汽车用途方面,存在的瓶颈是制造成本“比硅电池高出1位数以上”。夏普从2020年开始将光伏电池安装在纯电动汽车的车顶上进行公路行驶实验。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