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概念车
小鹏汽车能翻盘,为啥“极越汽车”就不行了呢?
今年的新能源车市场,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脚是高合汽车宣告破产,后脚哪吒汽车开始摇摇欲坠,最近又轮到了“极越汽车”… read more
全固态电池,纯电续航1500公里… 奇瑞发力啦
对于传统消费者来说,纯电车始终存在着里程焦虑,因此只适合在城区驾驶,长距离行车还是燃油车更为实用。然而,如果说有一款… read more
纯电SUV“王炸”领克Z20:14.6万元起
领克Z20的版型数量相对简洁,仅提供三个版本车型,包括后驱Pro、后驱Max、后驱Max逐日版,预售价分别为14.6万元、15.6万元、16.10万元… read more
奥迪·上汽合作发布了新品牌“AUDI”,概念车“AUDI E”全球首秀
奥迪发布新豪华电动品牌AUDI,并亮相了AUDI E概念车,这款车型是基于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全新平台… read more
广汽和华为联手创立新品牌“第五界”
2024年11月30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广州白云国际… read more
日系下注了,该不该等固态电池?
本田召开新闻发布会,释放出了自己的王炸——首次公开自研的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该试验生产线于2024年春季开始建设… read more
奇瑞猎装来了,搭载固态电池,续航1500km,加速3秒!
概念车的神秘面纱:猎风初印象在2024广州车展这个汽车界的大聚会上,奇瑞就跟个神秘的变戏法儿的似的,带着好多新车型闪… read more
试驾领克Z10:“青春版EMEYA”,零百仅需3.5秒,配备双腔空悬!
2021年年初,一款名为领克ZERO的概念车,引起了车迷的关注,被业内视为领克翻开纯电新篇章的产品。 read more
比亚迪的仰望U8的配置曝光,改款的特斯拉Model3可在本年度内交付!
9月开启交付!仰望U8配置曝光,零百加速3.6s/7块大屏 本周初,仰望汽车公布了旗下仰望 U8 豪华版的部分配置及动力信息,仰望U8豪华版于4月上海车展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09.8万元,预计8月正式上市,9月开启陆续交付。 动力部分,仰望 U8 将搭载比亚迪的“易四方”四电机技术,动力系统为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由一台 2.0 升发动机和四台驱动电机组成,电池包49.05kWh,最大功率 880kW,最大扭矩 1280N.m,零百加速 3.6s,CLTC 纯电续航 180km,CLTC 综合续航将达到 1000km。 根据官方公布的基础参数,仰望 U8 豪华版采用非承载式车身,长宽高分别为 5319(含备胎)/2050/1930 毫米,轴距 3050 毫米,最小转弯直径 11.52 米,车身高度调节行程 150 毫米。在越野性能方面,仰望 U8 豪华版的接近角为 36.5 度、离去角 35.4 度、纵向通过角 25.5 度、最大涉水深度 1000 毫米。 仰望 U8 豪华版将配备 15+1 种驾驶模式,并分为 10 种驾驶模式、5 种行驶功能以及 1 个全地形自适应反馈系统。仰望 U8 搭载云辇-P 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前后均采用双叉臂独立悬架,标配 22 英寸锻造轮辋,并可选装 20 英寸锻造轮辋。同时,配备露营模式,搭载涉水感应系统、陡坡缓降系统等,还提供机械式拖车钩、拖车电源接口选装。 车内配置方面,仰望 U8 […] read more
奔驰在电动时代押宝了这项技术
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迅速,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不止新势力车企,许多传统车企都开始发力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希望在新能源车浪潮真正来临之际能筑起自己品牌的技术高地。日前,奔驰组织了一场线上媒体沟通会,分享了他们的一项全新的技术储备,也为了表明了他们发力新能源赛道的决心。但这一项技术的名字,大家可能听起来有些陌生,它就是“轴向磁通电机”。 轴向磁通电机及其优势 径向磁通电机由绕组、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构成,电机中间的磁轭是一个巨大的金属体。而轴向磁通电机取消了铁芯上的定子轭,以三角形的磁芯代替,两侧的薄盘是转子盘,并通过铜线绕组进行缠绕。相比径向磁通电机,轴向磁通电机的重量能够降低20千克左右。 在径向磁通电机中,转子进行转动的时候,周围产生磁电场,也就是磁通量。在轴向磁通电机中,绕组并不置于转子铁芯中,产生的磁通量与中间转轴是平行的。因为有了这样的设计,在直径相同的情况下,轴向磁通电机的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会更大,同时电机厚度仅为径向的1/3,重量也仅有1/3,但它的功率密度是径向磁通电机的3倍,扭矩密度是2倍,拥有非常卓越的性能。 轴向磁通电机(上)与径向磁通电机(下)分解图 轴向磁通电机(左)与径向磁通电机(右)分解图 我们来简单提炼一下官方给到关于轴向磁通电机介绍里,它到底都有哪些优势。重量轻、体积小、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大。 那它能带来的改变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1.车辆电机布局更灵活 2.为车内空间和电池留出更多空间 3.降低车重,带来更好的操控性能和更低的能耗 从这些关键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轴向磁通电机高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特性让它非常适合在跑车或者对性能要求比较高的这类车型上发挥它的作用,而首款搭载这款轴向磁通电机的奔驰车型也正是这样的一款性能怪兽——奔驰Vision AMG。 轴向磁通电机的发展 “从两百年前,迈克尔·法拉第就开始了对轴向磁通电机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这项技术尚未应用在任何一辆纯电量产车型上。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纯电或者混动的车型,使用的电机都是径向磁通电机,相比之下,轴向磁通电机非常紧凑,长度更短,但是功率密度更大。” 以上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 动力系统与电力驱动部门研发负责人康斯坦丁·奈斯在本次沟通会的开场白 也就是说,轴向磁通电机,并不是什么全新技术,早在200多年前关于轴向磁通电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了。1821年,法拉第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盘式电机其实也就是轴向电机的雏形,但只是受限于技术与工艺发展,首先跑出的会是径向磁通电机。 因为除了以上说的那些优势以外,轴向磁通电机其实还有冷却能力差,绕组设计复杂和轴向气隙控制困难等问题。 2009年,一家名为YASA的英国电机制造商出现了,他们开始重新拎起这项技术,并打算将其在新能源汽车上发扬光大。 在成立后的10多年里,YASA曾为科尼赛格、法拉利、捷豹等品牌提供电机,但对象都是小规模量产的车型。 那为什么要在此时提到YASA这家公司,因为它在2021年被奔驰收购,目前已为奔驰全资子公司,前面提到奔驰要做的,其实就是这家公司要做。 Q&A: 提问:轴向磁通电机与径向磁通电机在成本上有何优势? 康斯坦丁·奈斯:在结构上,径向磁通电机也有它的优势。它的整体结构较长,并可以通过调整铁芯的长度以达到不同的输出功率,像是一截截的香肠一样。但轴向磁通电机无法如此,因此它被用于高端车型上的必要性更大。 在成本方面,相比径向磁通电机,轴向磁通电机的重量更轻,用材更少,耗费的成本本身并不会更高昂。但在轴向磁通电机研发的初期,情况是不一样的。初期的供应商市场并不成熟,轴向磁通电机技术也难以得到大规模生产,因此轴向磁通电机的成本会相应较高,而径向磁通电机早已拥有很成熟的供应商体系。 提问:Vision One-Eleven概念车搭载的YASA电机采用了哪种布局形式,是一台电机驱动后轴还是两台电机分别驱动两个后轴? 康斯坦丁·奈斯:Vision One-Eleven概念车仅是一个针对概念车的研究项目。通过Vision One-Eleven概念车,我们展示了高性能电机不同布局方式的可能性,将一个电机置于左侧车轴,另一个电机置于右侧车轴,以此展现我们在这个10年期中对于高性能纯电跑车的设计构想。这一创新的电机技术为未来高性能纯电车型的研发带来了更大的设计灵活度。通过我们工程师团队的不断努力,相信这一技术将于不久之后变得更加成熟。 提问:梅赛德斯-奔驰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了收购YASA而不是内部研发轴向磁通电机?您认为轴向磁通电机相比AMG在内燃机车型上的传统优势,如何能在情感上塑造电动时代AMG的专属形象? 康斯坦丁·奈斯:我们选择收购是因为YASA公司在混合动力车型上已经实现了轴向磁通电机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并通过YASA第一代电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沉淀。我们也可以选择YASA公司作为供应商进行合作,但我们更希望掌握YASA所有电机技术的知识产权。 针对电动时代如何塑造AMG的专属形象,内燃机带来的雄浑引擎轰鸣声固然让众多高性能爱好者热血沸腾,但我们相信即使是电动时代,AMG也将始终以持续引领的驾控技术和卓越性能,为客户奉上酣畅淋漓的驾驭体验。 提问:之前您提到梅赛德斯-奔驰希望拥有YASA所有的知识产权,今年已经有两部插混超级跑车使用了YASA电机,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如果AMG在2025年才推出搭载YASA电机的车型,这一时间点是否有点靠后了? 康斯坦丁·奈斯:梅赛德斯-奔驰将会是首个推出搭载YASA电机的纯电高性能车型的汽车厂商,我们一直在引领行业之先。在燃油车时代,我们也为其他跑车制造商提供动力总成,如变速箱和发动机等。对于YASA也是相同的策略。但同时,我们也希望能保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提问:目前只有梅赛德斯-奔驰在研发轴向磁通电机,请问在开发过程中,这一产品的技术难点在哪里?除了轮边电机之外,未来梅赛德斯-奔驰是否还会推出其他形式,或者其他升级版本? 康斯坦丁·奈斯:由于YASA电机在体积和重量方面的优势,我们可以在两个车轮之间安装两部YASA电机。如果在空间足够充足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选择在同一空间和位置安装两个较小的径向磁通电机,但是这样的话电机的整体重量会更重。如果采用轴向磁通电机,电机系统的重量将大大降低。更轻的重量可以带来更好的操控性能和更低的能耗,也为电池留出了更多的空间。这对于电动车来说至关重要。当电机重量更轻,电机则可以布局在轮边或轮毂里,或者保留在车内,这会对车身结构的布局变化带来影响。由于电机所占用的空间变小,留出的更多有用空间可以分配给电池包,或者为车辆提供更宽大的后备箱空间,这为设计师也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灵活度和想象空间。 提问:现在YASA电机在耐久度上的表现如何,能否符合量产车型关于使用年限和使用里程的要求?YASA电机目前应用于高性能车型,而梅赛德斯-奔驰一直在强调纯电动车型的能耗,请问目前YASA电机的能耗表现如何? 康斯坦丁·奈斯:轴向磁通电机的耐久度和其他电机是相同的,耐久度并不会因为技术的研发而受到限制。 在能效方面,轴向磁通电机与其他径向磁通电机的能效是相似的。但因为其能够实现长时间的高功率输出,实际将更多应用在高性能的车型上。而当驾驶者在驾驶高性能车型时,追求的是更为极致的驾驶体验,驾驶风格相对会比较激烈,车辆动力系统也将长时间运行在较高的负载水平上。例如,如果电机拥有600千瓦的输出功率,驾驶者可能会使用500千瓦。以内燃机车型类比,V8发动机和四缸发动机相比,前者的能效其实并不低。但当大家驾驶搭载V8发动机的车辆时,激烈的驾驶风格会让车辆持续运转在较高的负载状态下,因此车辆的能耗会更高。当然我们对未来电机的研发也有着全面的战略思考:为满足追求能效的用户,梅赛德斯-奔驰也专门研发了应用于纯电车型的径向磁通电机驱动单元,以实现更佳的能效表现。 提问:相比其他的径向磁通电机,请问轴向磁通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提升了多少?根据资料显示,YASA公司正在研发油水冷却技术,请问未来梅赛德斯-奔驰是否会使用YASA的油水冷却技术? 康斯坦丁·奈斯:径向磁通电机与轴向磁通电机在长度上有很大的差别,功率密度也相差很大。对于冷却技术,YASA会保持直接油冷的技术路线,目前没有考虑水冷的方向,我们不希望让水靠近电机绕组。 提问:目前有些车企为了追求更高的动力输出,选择在车辆上搭载三个电机甚至四个电机的情况,而YASA电机体积更小、功率更强,请问在搭载YASA电机后,梅赛德斯-奔驰更倾向于使用单个高性能电机还是同时使用多电机的方案? 康斯坦丁·奈斯:目前能披露的是在这个10年期间,我们推出的高性能车型将搭载两个以上的电机,正如之前提到的,届时电机系统的重量将大幅减轻。 撰文:卢卡斯 出处:微信订阅号 @皆电 read more
拆解 🆚 整合,是个大问题!
最近很多汽车相关的科技新闻,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集成化」这个词。 「集成化」的目的是将许多零散的部分化为一个整体。 最早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的车型是特斯拉的 Model Y。它的后车架本由 70 多个零部件焊接而成,但有了 6000 吨级意德拉 Giga Press 压铸机后,后车架就可以直接集成为一个超大零件,制造工序和时间被大大缩短。 最新的电池包系统也在考虑使用CTP(Cell To PACK)。它将电池直接集成到电池包中,从而省去中间模组架构,简化电池包结构,提高空间利用率。 不过,虽然集成化的优势多,但就像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也更高。「化整为零」就是考虑现实需求后,降低风险、提升实用性的另一种手段。 比如,中央集中式架构的芯片虽然算力大,但也对制造环境、安全防护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在芯片产量危机下,中小企业难以抢到高端芯片的份额。不少厂家就因此犹豫切换架构。 此外,分体式无人驾驶汽车也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模式。奔驰 Vision Urbanetic 概念车就有一个独立的「滑板底盘」,可以配备两种不同的车身模块。 汽车作为一个庞大的科技产品,要满足不同需求,就必须有所取舍。集成化和去集成化,就像太极八卦的阴阳两极,要形成平衡才好。 出处:微信订阅号 @autocarweekly read more
对标特斯拉model3的大众ID.AERO概念车发布了
大众汽车在纯电领域发展的也很快,大众的iD3和iD4在国内虽然表现一般,但是在欧洲和北美市场,销量非常好,近日,大众家族又要添加新成员,全新大众ID.AERO概念车发布,虽然只是概念车,但是就车型来看,与量产车差别并不是很大,所以这很可能是大众新车型的设计方向,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新车基于大众的MEB平台打造,定位大型纯电轿车,外观依然是大众ID家族的设计风格,采用了封闭式的前脸,贯穿式的日间行车灯连接大众LOGO,而且车标也会发光,下方保留着蜂窝状的进气口,两侧为三点式的灯光设计,而且大灯内部造型也很独特,或将搭载智能灯光系统。 侧面造型非常流畅,采用了溜背式的设计,有一定的轿跑风格,隐藏式门把手也采用发光式设计,在晚上更容易辨别,大尺寸五幅式旋风轮毂造型独特,看起来非常时尚,整车尺寸为4975/1897/1528mm,轴距2966mm,定位大型纯电轿车,比帕萨特、迈腾尺寸还大。 尾部方面,尾灯的造型是非常独特的,贯穿式尾灯连接发光的LOGO,两侧尾灯内部具有菱形元素,点亮效果非常好,与前大灯相呼应,整体识别度非常高,而下方则非常简洁,没有过多的设计,底部带有一个黑色的扰流板,新车预计会采用掀背式后尾箱设计。 内饰方面并没有曝出,但是预计也会采用全新的风格,整体布局会与大众ID系列有所相似,空间更不用担心,因为达到了大型轿车的级别,空间表现不会差。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77千瓦时电池组,WLTP工况下纯电续航620公里,风阻系数为0.228,预计会有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动力,未来还会有性能版本。 新车将是大众品牌纯电家族的旗舰车型,所以会用到很多先进的技术,那么就车身尺寸和级别来看,它的定位会在特斯拉model3之上,但是很多信息还没有公布,所以很难预测,那么你觉得这款车怎么样呢? 出处:头条号 @summer说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