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志趣享

a website dedicated to electric vehicles only.

Tag: 动力电池

  • 蔚来ES6获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C-EVFI)测评5星(满分)

    蔚来ES6获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C-EVFI)测评5星(满分)

    蔚来ES6在安全提示、应急救援、火灾防护、数据联动四项评价中,均获得了代表最高等级的五星评价,以综合满分成绩获得五星安全认证… read more

  • 比亚迪发布3款机械电池!另有1.5万次循环寿命的乘用车电池已在途

    比亚迪发布3款机械电池!另有1.5万次循环寿命的乘用车电池已在途

    比亚迪新电池再引关注!新能源车杂谈讯,近日,比亚迪弗迪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为工程机械带了三款电池产品之外,还透露… read more

  • 李书福:甲醇汽车是真正新能源

    李书福:甲醇汽车是真正新能源

    氢燃料电池车、纯电动车、混动车、甲醇汽车,究竟谁才是新能源车?这个话题一直备受争议!看车企大佬怎么说。吉利汽车李书福… read more

  • 广汽和华为联手创立新品牌“第五界”

    广汽和华为联手创立新品牌“第五界”

    2024年11月30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广州白云国际… read more

  • 车企一窝蜂量产“固态电池”?

    车企一窝蜂量产“固态电池”?

    对于固态电池技术,行业内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近日,行业多家车企、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公布了各自固态电池研发的最新进展… read more

  • 日系下注了,该不该等固态电池?

    日系下注了,该不该等固态电池?

    本田召开新闻发布会,释放出了自己的王炸——首次公开自研的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该试验生产线于2024年春季开始建设… read more

  • 为啥油车可以保持140km持续行驶,而纯电汽车却做不到?

    为啥油车可以保持140km持续行驶,而纯电汽车却做不到?

    实际上在网络上总能看到这类关于燃油车高速巡航能力更强的话题。不过此类话题往往比较局限,更有先入为主的感觉。其次就是电… read more

  • 现在买车,选油车还是电车?

    现在买车,选油车还是电车?

    油车、电车都有补贴,那么现阶段买车,是考虑油车还是电车?我们尝试从用车场景和用车成本等方面来对比一二。为了细致区分,… read more

  • 比宏光MINI还便宜?205公里续航,只卖1.69万元!

    比宏光MINI还便宜?205公里续航,只卖1.69万元!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在价格方面的持续内卷,以及国内“以旧换新”的持续进行,国内很多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落地价格不断创造最低纪录。日前,奇瑞汽车就启动了以旧换新相关活动,并且率先针对两款电动车产品开出了4万元的国补和厂补综合补贴,而这两款车型的价格本身就比较低,补贴后的价格,可以说创下了新低。 奇瑞在官网公布了两款车型的补贴细节,一款车型为QQ冰淇淋205km圣代Pro,另一款车型为小蚂蚁321km钟爱Pro。这两款车型的厂商指导价分别为5.69万元和7.69万元,如今在国补和厂补一共4万元的综合补贴下,意味着QQ冰淇淋 205km圣代Pro的价格只要1.69万元,小蚂蚁321km钟爱Pro补贴后的价格也只要3.69万元。可以说这两款车的价格,已经要比当年的五菱宏光MINI EV的价格还要低了。 当然这其中创下乘用车价格新低纪录的,还是补贴后售价1.69万元的QQ冰淇淋205km圣代Pro。要知道,这样的售价,很多没法上牌、无法合法上路的老年代步车,也就是“老头乐”也没有办法相比的,那些“三无”产品的价格,很多都比这款车补贴后的价格更高。 QQ冰淇淋是一款3门四座微型两厢车产品,这款车的车长为3008mm,轴距1960mm,属于尺寸很小的一款纯电车,和当年爆火的五菱宏光MINI EV一样,是一款纯代步电动车产品。这款车在外形方面和五菱宏光MINI EV的造型也属于同一类型,采用了短车头,相对大车厢的设计,前脸造型很小巧精致,车轮也采用了封闭式设计,整体看起来很呆萌。 内饰方面,这种级别的车型,自然和高级感、科技感没什么关系了,一切都是以实用为主,但是现在补贴完价格1.69万元的车型,还是搭载液晶仪表和悬浮式中控屏,并且支持USB接入,具备基本的影音娱乐能力,同时这款车还搭载了手动空调和机械手刹,整体实用性还是有的。 QQ冰淇淋205km圣代Pro搭载了17.4度动力电池,NEDC续航里程为205公里,这款车搭载了41马力的后驱电机,最高车速设置为100km/h。整体来说,这款车在市区代步、通勤还是很不错的,续航也够,而且还支持快充功能,只是快充功率相对低一些,充满的时间相当长一些。 QQ冰淇淋205km圣代Pro搭载了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三连杆非独立悬挂,对于这款车的底盘悬挂,我们只能说,这款车适合相对温柔地驾驶,不能进行相对激烈的驾驶和操控。原因很简单,开得太猛会翻车,这也不完全是底盘调校的问题,而是车高/车宽的比例较大,容易突破物理极限。 配置这一块,QQ冰淇淋205km圣代Pro搭载了主驾驶安全气囊、ABS防抱死、EBD、胎压报警、动能回收、后雷达、倒车影像、遥控钥匙、卤素大灯、前电动车窗、蓝牙、手机APP远程控制、塑料方向盘、织物座椅、2喇叭音响、手动空调等。对于一款绝对价格很低的车型而言,只能说该有的配置都有了。 所以当QQ冰淇淋205km圣代Pro版车型的补贴后价格降到1.69万元的水平,其实已经要比五菱宏光MINI EV的性价比更高了,因为价格足够便宜。当然更比购买某些“老头乐”要划算,因为这款车不仅便宜,而且还能合法上路。 出处:头条号 @小李车评李建红 read more

  • 小米汽车不能卖 20 万以下?

    小米汽车不能卖 20 万以下?

    (图源:雷军微博) 不!最终很可能是 23-25 万。   3 月 28 日晚 7 点,小米旗下第一款车——小米 SU7 即将正式上市,这也将为持续 3 个月的价格争论画上句号。 SU7 的价格争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米的精髓「性价比」。 2010 年,当年刚成立的小米公司打出广告语:年轻人的第一台手机。2011 年 8 月,小米手机一代正式发布,售价 1999 元,以高性价比赢得了市场。随后,小米成为普及智能手机的「破风者」,带动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繁荣。 看起来,公众普遍期待小米汽车能延续其手机领域的策略,为年轻一代提供价格适中、技术先进的汽车,成为他们心目中「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很多人苦口婆心劝雷军,把起售价定在 20 万以下,甚至 9.9 万元。 然而,小米确实不应该将汽车价格定在 20 万元以下。无论是从成本方面考虑,还是从产业趋势和时代使命来分析,都能看到这个判断背后的必然性。 极客公园 , 已结束直播,可观看回放 观看回放 小米SU7,买吗?买吗?你买吗?! 视频号 3月28日(周四)18:30,来极客公园视频号直播间,一起陪你看小米SU7发布会! 01 单纯的价格战, 没有未来 之所以很多人建议小米将汽车价格定在 20 万元以下,主要是因为当前汽车市场正在上演激烈的价格战。 自 2023 年开始,「价格战」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关键词。相比去年,今年的价格战呈现出了辐射范围广、优惠幅度高等特点。从几万元的微型纯电小车,到二三十万元的豪华车型,都参与其中。价格战让中国车企很头疼,大部分只能硬着头皮坚持打。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造车成本相对降低、市场供给失衡以及需求增长放缓。 2023 年 12 月 28 日,小米汽车举办了第一次技术发布会,随后便是持续三个月的价格猜想 […] read more

  • 欧洲动力电池厂商Northvolt跟中国电池厂商抢客户失败

    欧洲动力电池厂商Northvolt跟中国电池厂商抢客户失败

    Northvolt会被中国电池制造商“生吞活剥”了? 今年初,当宝马对外招标160GWh电池订单时,肯定考虑过一家欧洲本土的明星电池企业。 这家企业正是电池独角兽Northvolt。 两名特斯拉前高管2016年创办了Northvolt,随后在大约7年时间内完成8轮融资,并从包括高盛、大众汽车、ABB在内的投资者处筹集了82.6亿美元。 这家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欧洲动力电池国家队”——8月中旬生效的欧盟《新电池法》强化了这一角色。 甚至早在两年前,宝马就和Northvolt签订了价值20亿欧元(约21亿美元,当前汇率)的动力电池长期供货合同。 据称这能减少欧洲车企对亚洲电池供应商的“依赖”。 但近日的消息却显示,这一次宝马抛出的价值960亿人民币(按每瓦时0.6元价格计算,约合131亿美元)的电池大单,却跟Northvolt无缘。 据称来自中国的蜂巢能源、宁德时代分食了这块肥肉。 产能可能是Northvolt错失宝马订单的一个潜在因素。 直到2022年5月,Northvolt才向一个未披露名字的汽车制造商提供了电池产品,成为第一个实现商业交付的欧洲电池公司。 这次交付的规模同样没有披露。 该公司的计划是到2030年,在欧洲动力电池市场占据约25%份额(150GWh)。 迄今为止,Northvolt没有公开过电池装机数据。 包括SNE Research在内的行业机构,发布的电池装机榜单中也从未出现Northvolt的名字。 跟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浸淫电池超过20年的巨头级玩家相比,Northvolt想要打出的本土化和“绿色电池”优势,还没有兑现成市场竞争力。 绿色电池成为救星? 基于现实,宝马也很难在一桩迫在眉睫的交易中选择Northvolt。 今年上半年,宝马纯电动车销量达4.49万台,同比增长283%。 宝马自己也预见了电动车销量爆发的趋势,并于今年初把电芯采购量从原计划的120亿欧元(约合127亿美元),增加至超过200亿欧元(约211亿美元)。 宝马的采购量达到了160GWh,这已经超出了Northvolt到2030年150GWh的规划产能。 技术是另一个大问题——甚至Northvolt刚成立时就被一位车企高管质疑,称其会被中国电池制造商“生吞活剥”。 但还是有车企给了Northvolt机会。 2018年初,Northvolt才在来自日本的“外部合作伙伴”帮助下,制造出了第一个“测试电池”。 当时这家公司的全部员工只有100多人。   同期的宁德时代,研发技术人员为4217人,其中光是博士就有112人(2018年报数据)。 发展到现在,Northvolt有5500多名员工,不过宁德时代的研发技术人员也已经膨胀到了 17998 人,博士和硕士加起来也有3255人(2023半年报数据)。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甚至还布局了锂矿。 因为开采一个新矿山需要5-25年,没有多少欧洲企业愿意投资这种项目。 但在Northvolt创始人的彼得·卡尔森(Peter Carlsson)看来,这都不是问题。 彼得·卡尔森(Peter Carlsson) 他认为(当前)动力电池生产会造成大量碳排放。 所以他的公司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电池,同时推进电池回收业务,Northvolt得以生产出世界上最环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锂电池。 Northvolt在瑞典和北美的生产基地,都设在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 在大众汽车集团2021年的Power Day(电力日)上,彼得·卡尔森表示Northvolt的一家工厂甚至会把融化的雪水收集来,为工厂发电。 彼得·卡尔森相信,在欧盟《新电池法》对电池碳足迹严格要求的情况下,他生产的“绿色电池”更有优势。 这地确让一些车企印象深刻。 但一位汽车制造商客户表示,“对车企来说真正关心的是:我什么时候能拿到电池?” 彼得·卡尔森也承认,客户对电池短缺的不耐烦情绪已经加剧,因此2023年对欧洲最大的工业初创企业来说是决定性的一年,“今年将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 规模难抵竞争对手 “我们的电价只有中国工业用电的五分之一。”彼得·卡尔森说。 他想向车企和投资者传达的信息是,Northvolt能把绿色和成本统一起来——车企当然欢迎环保,同时也对成本更敏感。 目前动力电池在电动车的成本中占到40%左右,车企并不希望这一比例继续上升。 但在Northvolt的产品只是小批量出货、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的情况下,其在电价方面的单一成本优势难以体现到最终的电池产品中。 根据Northvolt官网提供的信息,目前其在瑞典有4家工厂(3家电池工厂和1家材料工厂),不过其中只有“Northvolt labs”和“Northvolt Ett”小批量投产。 位于波兰的工厂出货了储能系统,德国工厂2025年投产。 今年9月份,Northvolt又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划了一个超级工厂,设计年产能60GWh。 […] read more

  • 密度可达到1千瓦时/公斤的“最强电池科技”已经发布?

    密度可达到1千瓦时/公斤的“最强电池科技”已经发布?

    美国初创公司「Wright Electric」发表轻量化电池技术,透过新科技,新的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 1,000 Wh/kg 的水平,而目前一般的 LFP 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约落在 100Wh/kg,主流的三元锂电池约莫是 200Wh/kg;对照现有的电池产品,新技术可大幅降低电池包的重量,Wright Electric 预计在 2025 年开始进行原型产品测试、2027 年商业化使用。 「Wright Electric」专注在商用电池技术的开发,特别是航空、航天等领域,并且与 NASA、美国空军有合作开发项目,由于航空业的特性,Wright Electric 致力的是电池的轻量化技术;Wright Electric 的执行长表示,新的技术可大幅降低现有动力电池的重量,除了航空产业外,在特定的电动车市场也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根据 Wright Electric 发出的新闻资料,并未说明新的轻量化电池采用的是何种技术,不过仍是在化学能形式的基础下发展,目前该技术还在实验阶段,预计最快 2025 年进行原型产品的测试。 目前一般的 LFP 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约落在 100Wh/kg;主流的三元锂电池、也就是 Tesla 使用的电池技术,其能量密度约莫落在 200Wh/kg 上下。对比 Wright Electric 的轻量化电池,等于可降低 5 倍的重量,不过电池应用还需考量到系统整合、电池包构型以及结构等层次,未必就可降低等比例的重量,未来还是要等到商用化、并且有应用到电动车之时,才能比较其重量的差异。 出处:头条号 @UCAR汽车网站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