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电池寿命

  • 特斯拉有不可逾越的优势?车主给了答案

    特斯拉有不可逾越的优势?车主给了答案

    特斯拉受美国影响,而中国作为美国强竞对手,工业产能超美。中美关系似昔日英美,美国与其盟友实力仍超中国。 read more

  • 李斌没有退路

    李斌没有退路

    半年前,蔚来大张旗鼓将换电和电池寿命的优势对外做了输出,顺势下调了租电BaaS服务价… read more

  • 车企一窝蜂量产“固态电池”?

    车企一窝蜂量产“固态电池”?

    对于固态电池技术,行业内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近日,行业多家车企、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公布了各自固态电池研发的最新进展… read more

  • 买纯电车续航越长越好?专家直言:600公里都是浪费!

    买纯电车续航越长越好?专家直言:600公里都是浪费!

    最近好多朋友问我,买电车是不是续航越长越好?我看啊,这纯属误区。600公里续航听起来很牛,但实际用处不大,还浪费钱。 read more

  • 我把“增程车”换成“纯电车”后,有些话不吐不快,太真实了!

    我把“增程车”换成“纯电车”后,有些话不吐不快,太真实了!

    说来你可能不信,在用了3年的增程车以后,我却转身投入了纯电的怀抱。在此之间,说不忐忑,说不担心“充电问题”、“长途问… read more

  • 现在买车,选油车还是电车?

    现在买车,选油车还是电车?

    油车、电车都有补贴,那么现阶段买车,是考虑油车还是电车?我们尝试从用车场景和用车成本等方面来对比一二。为了细致区分,… read more

  • 充电10分钟即可行驶400公里的新电池在两年内可量产

    充电10分钟即可行驶400公里的新电池在两年内可量产

    在锂电池加入超薄的镍箔 ” 当几乎所有的电动车都能10分钟充满75%,还会存在里程焦虑吗? 眼下就有一种新型的充电技术,可以实现10分钟超级快充。 最近,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王朝阳(Chao Yang Wang)教授联合多位研究人员,在锂离子电池快充技术上获得一项重大突破。 据他们描述,这种快速充电技术适用于大多数能量密集的电池,使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时间缩短到10分钟。即便将电动汽车电池从150千瓦时缩小到50千瓦时,司机也不会有里程焦虑。 来源:Nature 这项技术突破以“Fast charging of energy-dense lithium-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 这种突破性的技术,更是得到了美国能源部、美国国防部、美国空军和威廉·迪芬德弗基金会的青睐。 01  在锂电池中加镍箔 目前提升电池快充能力的主流手段是电池材料改性,如提升电解液电导率、增加石墨材料比表面积等,这些都是在牺牲电池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寿命和安全性为代价,但这些手段大多都效果不佳。 而这项最新技术的核心,主要在于对电池内部的热量进行调节。 电池在运行时需要热起来但却不能太热,一直以来,电池的温度基本都是依赖外部附加的庞大的加热和冷却系统来控制,这种系统反应非常缓慢,还会浪费大量能源。 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电池结构,除了阳极、电解质和阴极外,还添加了超薄的镍箔作为第四种成分。 作为一种刺激物质,而镍箔可以自我调节电池的温度和反应性,这使得任何电动汽车电池都可以快速充电10分钟。 其实早在6年前,王朝阳及其同事就开始在锂离子电池中添加镍箔来加热,帮助电池在严寒环境中有更好的续航。 不过有个问题是,当前所有车用锂电池在高功率充电下都无法避免析锂现象的发生,这也极大缩短了电池寿命并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王朝阳及其团队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采用两种盐性(0.6 M LiFSI +0.6 M LiPF6)的电解液替换了传统的电解液体系(1M LiPF6)。 相比于单一的LiPF6溶液,LiFSI溶液有更高的锂离子迁移数(0.56 vs. 0.38),在同样的倍率下,LiFSI还可以降低电解液浓差极化,提高电极厚度方向嵌锂反应的均匀性,这样不仅提高了电解液的热稳定性,又极大降低了析锂风险。 来源:Nature 结合此前王朝阳团队先前研发的速热以及非对称温度热调控(Asymmetric Temperature Modulation, ATM)的方法(即充电前加热至高温(~60oC)快速充电,室温放电)。 可以实现了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265 Wh/kg)的快速充电(10分钟充电~75% ),并能够稳定循环高达2000次以上,也创造了动力电池极速充电的世界记录。 而且这些创新首次揭示了高比能动力电池极速充电只需要空气冷却,大大提高了电池系统的集成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工作与目前声称充电 10 分钟后可以行驶100或150英里的电车完全不同。 通常情况下,这些电车的续航可以达到500英里,甚至更多,所以充电10分钟行驶100英里,只能算是冲到25%,这种全新的技术,直接将目前的充电水平提高三倍。 02  王朝阳是谁? 王朝阳,华人科学家,公开资料显示,1984年获浙大热物理工程学系(现能源系)内燃动力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浙大热物理工程学系(现能源系)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 如今,王朝阳是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William E. Diefenderfer 讲席教授,并且还兼任电池与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士,电化学学会(ECS)电池分会执行委员等一大堆名誉头衔。 […] read more

  • 电动车须尽快解决这问题?

    最近有不少网友曝料,那就是电动汽车会有自燃风险,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希望这是假的,因为这样会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一旦电动汽车电池燃烧速度过快,那么可以说留给司机脱困的时间也就不多了,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定时炸弹,相信看过相关视频的人应该都知道,无论是电动车还是电动汽车都出现过自燃的现象,有的电动车甚至在充电时还会直接爆炸,视频中惊心动魄的场面相信大家到现在依然还没有忘记,特别是还有司机开着电动汽车上路的视频,开着开着汽车突然就起火了,连驾驶室都被烧着了,司机整个人从车上带着火跑了出来满地打滚,确实如此,随着电动车不断普及,这样的案例可以说是每年都有不少例,这也一度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是有人称会不会有人在背后抹黑? 在这里不得不给大家普及一下,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也就是说一旦电池的内部温度因此不断升高,那么这就将会导致出现过热燃烧以及爆炸的风险,所以消防技术专家也将电动车列为易燃物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楼下充电时,都会有相关的安全提醒,因为电动车本身就有很多易燃可燃零件,比如塑料、轮胎这些都是高分子聚合物,是极其容易燃烧的物件,一旦电池出现问题发现燃烧或爆炸的现象,那么这些物件也将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比如去年就有一对父女被火球吞噬,一辆正在行驶的电动车突然自燃,烧起的火球瞬间就将连人带车一起燃烧,虽说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不到一分钟就扑灭了火,然而父女俩被烧伤的面积仍然超过了90%,那么自燃的风险有多大可想而知。 其实相比燃油车电动车则更容易自燃,并且火势难以控制导致脱困时间变短,特别是最近电动汽车自燃事件频出,这也又让不少人担忧使用电动汽车的风险会不会很大,现在一般主流的电动车大多都是采用锂电池,锂又是活性最强的金属元素,是一种燃烧后最难以控制的金属元素,特别是暴露在空气中,就会与空气中的氧产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激烈的燃烧甚至是爆炸,这也是为什么前面讲到的那对父女,在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被烧伤了全身90%的面积,而车企之所以都使用这种电池,就是因为锂金属具备了体积小、能量密度高的特性,所以也备受很多车企的青睐,相比之下燃油车自燃的可控度就很高,所以车主会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逃离现场。 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网友担心电池会不会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其实大家也不用过多担忧,毕竟现在科技如此发达,小小的电池技术还是能保证其安全的,只要电池不存在问题,或者多注意电动车的使用事项,那么基本都不会出现自燃的情况,比如不要在雷雨天时充电,也不要在高温下暴晒,暴晒不仅会导致电动汽车电源箱温度上升,更是会让车内电池温度也跟着上升,特别是在电池温度过高时充电,更是会进一步加速车内线路老化或损坏,还有就是电动汽车不要在充电的时候开空调,当电量过低时要尽快充电,当电量充满时也要马上停止充电,如果忽略这些注意事项,不仅会影响到电池性能和缩短电池寿命,更加严重还要引发安全风险,所以电池并不是定时炸弹,而是取决于人为怎么使用。 其实在汽车市场经常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无论是特斯拉的刹车事件,还是奔驰汽车的漏油事件,都曾经闹得那是沸沸扬扬,特别是特斯拉也出现过自燃事件从而引起火灾,甚至是连旁边的奥迪和雷克萨斯都引燃了,包括燃油车其实也有过自燃的现象,只不过就像前面所说,燃油车自燃的可控度会更高一些,特别是燃油车在出现事故后,其事故原因是我们可以轻松查到的,然而电动汽车则不同,对于电动车起火的具体原因,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特别是电动汽车的火相比燃油车更难扑灭,还有再次爆炸的风险,所以电动汽车才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可是我们不要将焦点放在电动汽车身上,因为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以及其它高精尖的技术产品,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自燃率,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产品技术品控和使用环境。 也就是说真正容易出现事故的,基本都是哪些电池有问题,或者是没有按照注意事项来使用,导致电动车处于一个极度高风险的状态,那么试问这又怎么会不出现自燃或爆炸呢?但是不管怎么样,自燃现象是事实情况,我们只希望未来车企能够降低自燃率,同时也要合理设计出自燃脱困的解决方案,而更加重要的是,要加速解决电池的问题,比如试试看有没有什么其它元素可以进行替代,又或者发明什么新技术来解决这种安全隐患,只有这样那么新能源汽车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能源对我们来说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否则按照这种进度发展下去,那么燃油车就永远不会淘汰,那么汽车所排放的尾气也就将一直污染着地球环境,不得不说,这个后果相比自燃可是要严重得多。 对此,您怎么看? 出处:头条号 @小林观点 read more

  • 特斯拉的合作方在电池寿命研发上有惊人突破

    特斯拉长期研究合作伙伴、达尔豪西大学教授杰夫·达恩(Jeff Dahn)的实验室近期在《电化学学会杂志》SCI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他所在的团队已经成功研发了一种全新的电池设计。文中称,以镍钴锰酸锂作为正极的电池(NMC 532)在2,000次充电-放电循环后没有出现显著的损失,研究小组推断这一点意味着它可能有超过100年的使用寿命。 编译:界面快讯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