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特斯拉
特斯拉Cybertruck正式开始交付,定价可没那么低!
12月1日,特斯拉Cybertruck交付活动如约而至。在简短的发布会后,官网上发布了最新产品规格: Cybertruck一共3个版本: 野兽版:起售价99990美元,EPA续航320英里,可扩展至440英里,60英里加速时间2.6秒; 全驱版:起售价79990美元,EPA续航340英里,可扩展至470英里,60英里加速时间4.1秒; 后驱版:起售价60990美元,EPA续航250英里,续航不可扩展,60英里加速时间6.5秒。后驱版要到2025年才会提供。 编译:头条号 @不看车 read more
传闻LucidMotors即将入华
近期,有消息称美国电动车新势力LucidMotors即将进入中国市场。据报道,Lucid已开始在中国进行部分岗位招聘,位置显示是在上海。此次进入中国市场,Lucid计划推出3个平台7款车型,定位对标特斯拉Model3的产品,实现国产后,售价预计在20万元左右。 LucidMotors成立于2009年,创始人谢家鹏是特斯拉的初创董事之一。然而,在特斯拉创立没几年后,“火星人”马斯克直接将谢家鹏踢出了公司。离开特斯拉后,谢家鹏与同为华人的前甲骨文高管温世铭创立了LucidMotors的前身Atieva。 据了解,LucidAir的GrandTouring性能版马力达到了1050匹,性能数据非常出色。作为一家新能源车企,LucidMotors的进入将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的电动车选择,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同时,Lucid的进入也将对特斯拉等车企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有助于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步。 鉴于LucidAir与特斯拉的恩怨,很明显这款车就是冲着特斯拉来的,不过在当下的市场它能否成为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呢? 出处:头条号 @车界慢慢弹 read more
“疯狂”的特斯拉连撞11辆车的车祸真相曝光
近日,一则“特斯拉连撞11车”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这起事故发生在成都市某繁华地段,造成了3人受轻伤,驾驶员已被控制。那么,这起看似疯狂的事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成都警方又是如何迅速介入并化解危机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起事故的真相。 事发当天,正值下班高峰期,成都市某繁华地段的车流如织。突然,一辆特斯拉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失去控制,接连撞击了前方的11辆车。在这起事故中,共有3人受轻伤,所幸并无生命危险。接到报警后,成都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对事故进行了调查。 经过初步调查,警方发现这起事故并非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原来,驾驶员小张(化名)在驾驶特斯拉时,由于长时间疲劳驾驶,导致精神不集中,最终失去了对车辆的控制。据小张交代,他在事发前已经连续驾驶了近4个小时,一直没有休息。而在事发时,他正在低头看手机,完全没有注意到前方的情况。 在这起事故中,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据了解,小张在驾驶特斯拉时,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然而,由于长时间疲劳驾驶,小张并没有完全依赖自动驾驶功能,而是时不时地需要手动操控。这也导致了在事故发生时,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这并非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首次出现问题。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然而,由于技术尚不成熟,自动驾驶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次成都特斯拉连撞11车事故,也再次提醒我们,自动驾驶技术虽然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谨慎对待。 那么,面对这样的事故,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呢?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疲劳驾驶的危害性。长时间的驾驶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严重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在驾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休息,确保自己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 其次,我们要正确使用自动驾驶功能。虽然自动驾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驾驶员的负担,但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它。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时,我们仍需要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同时,我们也要了解自动驾驶功能的局限性,避免在不适合的情况下使用。 最后,我们要加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同时,也要加强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监管,确保其在道路上的安全行驶。 总之,成都特斯拉连撞11车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希望大家能够从这起事故中吸取教训,共同为创建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贡献力量。 出处:头条号 @云曦讲故事 read more
特斯拉Cybertruck的10辆首批交付车已就绪
据墨西哥权威媒体报道,特斯拉产品设计总监Javier Verdura在本月早些时候在墨西哥的一次活动中说,“我们将交付第一批10辆”。也就是说特斯拉Cybertruck皮卡在即将到来的11月30日的既定首批交付日上,只交付10辆皮卡,这比预期少多了。四年的等待,10辆就给人打发了,着实有点不够看。 特斯拉尚未透露第一批最珍贵的皮卡将向谁交付,但很有可能是给到特斯拉内部的员工。2017年,首批Model 3交付给了提前订购汽车的特斯拉工人。不管怎样,10辆比200万份预订单差得太远了。 在其他Cybertruck新闻中,皮卡及其内部的新图像已经通过媒体平台被泄露,让我们看到了生产就绪的皮卡的最佳外观。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看到Cybertruck皮卡的内部,但它肯定是最清晰的。一个巨大的中央固定触摸屏控制着仪表盘。后面是一个干净的铝外观面板。它不会吸引所有人,但那些欣赏简洁线条和朴素设计的人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座椅是运动型的。其中一张照片提供了触摸屏的特写,展示了菜单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车身顶盖(打开/关闭)、悬架设置(进入/低/高)、转向和后视镜调节、大灯、儿童锁、车窗锁、哨兵模式、洗车模式等控制按钮,一切都可以通过屏幕控制。 方向盘是一个相当不寻常的形状,呈现为矩形轭式。与Model S和Model X上有争议的设计不同,轮圈被封闭,增加了一个顶部。 泄露的图像还展示了小得令人失望的前行李箱。虽然可用,但与福特F-150 Lightning甚至Rivian R1T上宽大的前行李箱相比,它就相形见绌了。我们期待看到更大的官方数字,以及它与最接近的竞争对手相比的情况。不过,这可能是一个小小的让步,因为新的规格表明Cybertruck皮卡在其他类别中领先。特斯拉通过放置在其展厅的广告海报透露,Cybertruck的牵引能力为11000磅,有效载荷为2500磅。在有效载荷方面,它超过了迄今为止发布的所有电动皮卡竞争对手,只有Rivian R1T可以与之匹敌。Cybertruck的货箱是由超坚韧的片状成型复合材料(SMC)制成的,玻璃是抗碎的,皮卡有超硬的不锈钢外骨骼,所有这些属性汇集在一起,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坚韧的皮卡”。 泄露的其他照片展示了巨大的玻璃车顶,创造了更多空间的幻觉。其他图像包括三角形侧镜的特写和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未来主义的动态皮卡。 提醒一下,Cybertruck将提供两种配置:双电机和三电机。更多细节将于月底公布。 出处:头条号 @皮卡车市 read more
2024款特斯拉Cybertruck的具体参数曝光
首辆 Cybertruck 展车已经出现在了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 UTC 购物中心的 SoCal 展厅;新车交付仪式将于 2023 年 11 月 30 日举行,首批“将交付 10 辆汽车”。 现有用户拍到了特斯拉 Cybertruck 的海报,其中揭示了 Cybertruck 的载重数据和牵引数据。 海报显示,Cybertruck 最大载货质量为 2500 磅,约合 1134 kg(注:包含车内乘客的重量);最大牵引质量为 11000 磅,约合 4990 kg。 作为对比,福特 F-150 最大载货质量约合 1113 kg,牵引力约合 6123 kg;道奇 RAM 1500 约合 1043 kg 和 5253 kg。Cybertruck 在最大载货质量上要稍略强于竞争对手,但牵引能力稍逊。 特斯拉 Cybertruck: · 牵引力:11,000 磅 · 有效负载:2,500 磅 · […] read more
传闻特斯拉的FSD(自动驾驶)即将进入中国
11月18日,有海外爆料人士称,特斯拉FSD即将进入中国,一切已准备就绪。不过,此前也多次有过类似传言,因此一切信息还是以特斯拉官方为准。目前,特斯拉官方暂未公布相关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1月13日,有用户在 X(原本的推特)询问特斯拉CEO马斯克:何时可以试用特斯拉FSD V12 自动驾驶?马斯克回复表示“大约需要两周”。 马斯克曾在All-In Podcast 2023峰会上表示,特斯拉FSD“非常接近”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比人类司机更安全, FSD安全性已经超过了人类司机,几乎可以做到“自动驾驶”,但仍需要进一步地改进。“我认为它正在非常接近这样一种情况,即使没有人为监督或干预,使用 FSD 进行安全旅行的概率也比有人驾驶的情况更高(例如你在车里睡着了),我们非常接近这一点”马斯克如此说道。 此前,据财联社的消息,有业内人士透露称,在接连三次涨价后,特斯拉将于下周再次上调中国市场售价。这次涨价相对于今年8月份的降价实际上属于‘价格回调’,一方面是因为特斯拉销量好,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线压力非常大,生产成本也在上涨,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涨价是一个必然的事情。 出处:手机中国 read more
传闻特斯拉规定Cybertruck在交付一年内禁止转售
2023年11月12日消息,特斯拉 Cybertruck 的买家将在一定的时间内受到“禁止转售”政策的限制,这一政策已经在该公司的其他车型的购买协议中被发现。 据了解,在一些最近的 Model 3 和 Model Y 的购买协议的条款和条件中,特斯拉表示,Cybertruck 的买家将在交付日期后的一年内不能出售该车辆。该条款已被多方发现,列在一个名为“仅适用于 Cybertruck”的部分下。 如果 Cybertruck 的所有者希望在交付后的第一年内出售他们的车辆,他们必须首先以书面形式通知特斯拉,以获得该禁止转售政策的例外,这样他们就可以将其卖回给特斯拉。如果特斯拉拒绝,那么卖家可能可以从特斯拉那里获得书面同意,将 Cybertruck 转售给其他第三方。最坏的情况是,特斯拉可以拒绝向 Cybertruck 转售者出售该公司的其它车辆。 本周早些时候,特斯拉投资者关系负责人 Martin Viecha 表示,该公司为 Cybertruck 交付活动邀请函的抽奖已经完成,Cybertruck 活动的交付邀请函将“很快”发送,该活动定于 11 月 30 日在特斯拉的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举行,但截至撰写本文时,尚不清楚是否有人收到了他们的邀请函。 出处:IT之家 read more
新能源格局将彻底改变?伊隆·马斯克公布核电池发展策略
近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特斯拉将领导核电池革命,新能源格局将彻底改变。这一消息引起了全球关注,许多人对特斯拉的这一举措表示期待。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已经在核电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将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他还透露,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出一系列基于核电池技术的新能源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据了解,核电池是一种利用核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优点。马斯克认为,核电池技术将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减少碳排放,从而保护地球环境。 特斯拉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一直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探索。此次宣布领导核电池革命,意味着特斯拉将在新能源技术上再次实现突破。有分析人士认为,特斯拉的这一举措将对全球新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新阶段。 在过去的几年里,特斯拉已经成功推出了多款电动汽车和太阳能产品,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欢迎。随着核电池革命的到来,特斯拉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 总之,马斯克宣布特斯拉领导核电池革命,预示着新能源格局将彻底改变。作为消费者,我们有理由期待特斯拉在未来带来更多创新产品,共同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编译:头条号 @四月科普 read more
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胜诉了?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5日,“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当事人张亚周在其个人社交账号@淡水里的珊瑚发文称:“我胜诉了!从2021年5月到现在,历时2年半,30个月、900多天。可以说,我终于赢来了一次胜利,看到了一些光亮。我相信正义不会从天而降,要靠自己努力争取。” 张亚周称,@GPLPCN 犀牛财经的违法行为让其本人在过去长达的俩年时间里遭遇了严重的网络暴力。 据介绍,这起案件的被告是北京犀牛助手文化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8月,张亚周以名誉权纠纷为案由将其告上法庭。 张亚周之所以将其告上法庭,是因为“上海车展车顶维权”事件发生后,该公司在相关互联网账号上,发布文章,将所谓的“网友对张亚周维权事件的‘深扒’讨论集锦到文章中”。 2023年5月26日,河南安阳市北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北京犀牛助手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公开向原告张亚周、李海书书面赔礼道歉,并连续三十日在GPLP犀牛财经网上刊载。此外,被告北京犀牛助手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需赔偿原告张亚周、李海书精神损害赔偿金2万元。 2023年6月,北京犀牛助手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上诉。 据潮新闻报道,记者联系了张亚周,她告诉记者:“我是今年9月底收到法院的二审判决书,前天(10月23日)晚上对方执行了赔偿。” 对于二审判决维持原判的结果,张亚周表示:“我相信正义还是要靠自己去努力斗争才会得来。这个案件的胜利,给了我一些信心吧。”据她介绍,自己与特斯拉的几个相关案件暂时没有最新进展,仍在等待法院通知。 法院驳回张女士起诉特斯拉的诉讼请求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5月26日,特斯拉中国有关人士透露,日前,法院就特斯拉河南安阳女车主张女士的两个案件做出判决,法院驳回了张女士起诉特斯拉的诉讼请求。 有关人士介绍,历时两年所谓的“刹车失灵”的两个关联案件终于落槌。张女士起诉特斯拉侵犯其名誉权案,法院驳回了其诉讼请求;张女士起诉特斯拉侵犯其个人隐私案,法院同样驳回了其诉讼请求。 曾因“车顶维权”被行政拘留五日 2021年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首日,特斯拉展台出现车主维权事件。相关视频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 视频显示,在特斯拉展台,一位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女士站在一辆特斯拉展车车顶,高声呼喊:“刹车失灵。”因行为过激,这位女士被保安带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辛旭 此后,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另一名当事人李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警告。 视频中,张某手持喇叭坐在一辆贴有“特斯拉刹车失灵”字样,且已被撞毁的Model3事故车上,喇叭循环播放着“特斯拉Model 3春节期间刹车失灵,引发交通事故,一家四口险些丧命”的录音。 3月10日张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特斯拉车辆“失控”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针对此事,特斯拉方面于3月10日下午作出回应,把这起事故确定为因违章驾驶导致的车主全责事故,称“经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 对于特斯拉方面的说法,张某并不认同,并表示对特斯拉提供的行车数据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我父亲驾龄超过30年,最基本的交通规则还是懂的,更不会拿一家人的生命开玩笑。当时我父亲是踩了刹车的。”张某告诉记者。 综合自:潮新闻、上证报、红星新闻、公开资料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李泽东 read more
欧洲动力电池厂商Northvolt跟中国电池厂商抢客户失败
Northvolt会被中国电池制造商“生吞活剥”了? 今年初,当宝马对外招标160GWh电池订单时,肯定考虑过一家欧洲本土的明星电池企业。 这家企业正是电池独角兽Northvolt。 两名特斯拉前高管2016年创办了Northvolt,随后在大约7年时间内完成8轮融资,并从包括高盛、大众汽车、ABB在内的投资者处筹集了82.6亿美元。 这家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欧洲动力电池国家队”——8月中旬生效的欧盟《新电池法》强化了这一角色。 甚至早在两年前,宝马就和Northvolt签订了价值20亿欧元(约21亿美元,当前汇率)的动力电池长期供货合同。 据称这能减少欧洲车企对亚洲电池供应商的“依赖”。 但近日的消息却显示,这一次宝马抛出的价值960亿人民币(按每瓦时0.6元价格计算,约合131亿美元)的电池大单,却跟Northvolt无缘。 据称来自中国的蜂巢能源、宁德时代分食了这块肥肉。 产能可能是Northvolt错失宝马订单的一个潜在因素。 直到2022年5月,Northvolt才向一个未披露名字的汽车制造商提供了电池产品,成为第一个实现商业交付的欧洲电池公司。 这次交付的规模同样没有披露。 该公司的计划是到2030年,在欧洲动力电池市场占据约25%份额(150GWh)。 迄今为止,Northvolt没有公开过电池装机数据。 包括SNE Research在内的行业机构,发布的电池装机榜单中也从未出现Northvolt的名字。 跟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浸淫电池超过20年的巨头级玩家相比,Northvolt想要打出的本土化和“绿色电池”优势,还没有兑现成市场竞争力。 绿色电池成为救星? 基于现实,宝马也很难在一桩迫在眉睫的交易中选择Northvolt。 今年上半年,宝马纯电动车销量达4.49万台,同比增长283%。 宝马自己也预见了电动车销量爆发的趋势,并于今年初把电芯采购量从原计划的120亿欧元(约合127亿美元),增加至超过200亿欧元(约211亿美元)。 宝马的采购量达到了160GWh,这已经超出了Northvolt到2030年150GWh的规划产能。 技术是另一个大问题——甚至Northvolt刚成立时就被一位车企高管质疑,称其会被中国电池制造商“生吞活剥”。 但还是有车企给了Northvolt机会。 2018年初,Northvolt才在来自日本的“外部合作伙伴”帮助下,制造出了第一个“测试电池”。 当时这家公司的全部员工只有100多人。 同期的宁德时代,研发技术人员为4217人,其中光是博士就有112人(2018年报数据)。 发展到现在,Northvolt有5500多名员工,不过宁德时代的研发技术人员也已经膨胀到了 17998 人,博士和硕士加起来也有3255人(2023半年报数据)。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甚至还布局了锂矿。 因为开采一个新矿山需要5-25年,没有多少欧洲企业愿意投资这种项目。 但在Northvolt创始人的彼得·卡尔森(Peter Carlsson)看来,这都不是问题。 彼得·卡尔森(Peter Carlsson) 他认为(当前)动力电池生产会造成大量碳排放。 所以他的公司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电池,同时推进电池回收业务,Northvolt得以生产出世界上最环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锂电池。 Northvolt在瑞典和北美的生产基地,都设在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 在大众汽车集团2021年的Power Day(电力日)上,彼得·卡尔森表示Northvolt的一家工厂甚至会把融化的雪水收集来,为工厂发电。 彼得·卡尔森相信,在欧盟《新电池法》对电池碳足迹严格要求的情况下,他生产的“绿色电池”更有优势。 这地确让一些车企印象深刻。 但一位汽车制造商客户表示,“对车企来说真正关心的是:我什么时候能拿到电池?” 彼得·卡尔森也承认,客户对电池短缺的不耐烦情绪已经加剧,因此2023年对欧洲最大的工业初创企业来说是决定性的一年,“今年将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 规模难抵竞争对手 “我们的电价只有中国工业用电的五分之一。”彼得·卡尔森说。 他想向车企和投资者传达的信息是,Northvolt能把绿色和成本统一起来——车企当然欢迎环保,同时也对成本更敏感。 目前动力电池在电动车的成本中占到40%左右,车企并不希望这一比例继续上升。 但在Northvolt的产品只是小批量出货、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的情况下,其在电价方面的单一成本优势难以体现到最终的电池产品中。 根据Northvolt官网提供的信息,目前其在瑞典有4家工厂(3家电池工厂和1家材料工厂),不过其中只有“Northvolt labs”和“Northvolt Ett”小批量投产。 位于波兰的工厂出货了储能系统,德国工厂2025年投产。 今年9月份,Northvolt又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划了一个超级工厂,设计年产能60GWh。 […] read more
伊隆·马斯克称特斯拉将坚持降价
2023年10月19日,在特斯拉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强调称,特斯拉仍将努力降低其汽车的价格。他说:“我对我们所处的高利率环境感到担忧。买车的人关注的是他们每月要还多少钱。如果利率保持在高位,甚至更高,人们购买汽车的难度会大得多。”和马斯克一样,特斯拉首席财务官兼首席会计官Vaibhav Taneja也强调,该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追求2024年进一步降低成本”,这涉及到工程和工厂运营。 会上,马斯克还表示,公司希望FSD(全自动驾驶服务)的价格能让更多人负担得起,吸引更多用户选择这项服务。马斯克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FSD价格会随着其价值成比例上涨,FSD的定价目前比较低,但这只是暂时的。 出处:财联社 read more
特斯拉Cybertruck的财务表现不及预期?
近日,特斯拉公布了自己的最新财务数据和市场成绩。同时,特斯拉推迟已久的电动皮卡Cybertruck终于确认了交付时间。不过,在随后进行的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却罕见地表达了较为悲观的观点。 特斯拉 Cybertruck 在特斯拉内部的电话会议上,马斯克罕见地试图降低人们对这辆车的财务预期,他表示:“要想实现Cybertruck的量产,并以人们能承受的价格实现正向现金流,这需要我们做大量工作。我只是想降低人们对Cybertruck的期望值。这是一款很棒的产品,但从财务角度来看,它还需要一年到18个月的时间才能成为一个显著的正向现金流贡献者。” “我们开发Cybertruck是在自掘坟墓,你很难把这种难得一见的特殊产品推向市场,实现量产,并大赚一笔。”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上对分析师表示。据悉,特斯拉每年可以出货25万辆Cybertruck,但可能要等到2025年才能实现。目前,特斯拉正在得州工厂试产Cybertruck,每年可生产12.5万辆。 此外,马斯克还谈到了特斯拉的广告营销,他表示有许多股东希望特斯拉打广告,该公司也正在打广告。目前,特斯拉至少购买了按点击付费的在线广告。 出处:手机中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