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争论恒大造车能否造出来了,人家已经要上市了!
恒大造车以来,以其不同于常规思路的打法,曾受到一些市场质疑。但恒大在开辟新领域这件事上,从来就不是传统规则的遵守者,而是以其独特的打法开辟新路的创新者。 这样的做法能否取得成功,对于恒大汽车而言还需要时间去检验。这样的思路已有成功的先例——恒大足球在短短2-3年里成为亚洲冠军,正是当初许家印坚定地走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才能如此迅速的取得成绩。 而这一次,许家印在造车这件事上同样坚定自己的打法,步步为营。 近日,许家印作为首批恒驰体验官,坐进恒驰1,亲自体验了恒驰豪华感与未来感兼具的内饰,并竖起了他的大拇指露出了熟悉的笑容。从他的笑容里除了可以看到他对于恒驰品质的满意,更能看到他对于恒大汽车前景的自信,而这样的笑容,经常出现在他奔波于造车事业的过程中。 许家印作为掌舵者,奔赴在恒大造车的每一个阶段,他的行动轨迹也勾勒出恒大汽车布局核心技术、产品品质、生产制造的过程。 近期,正是随着他考察的步伐,让恒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实力第一次向外界展露:不仅在电池研发这一核心技术上拥有李浚秀、小泽和典、芳尾真幸等国际知名电池科学家,在其他领域恒大同样招揽了顶尖的专业人才,如动力研究院院长徐性怡、整车技术研究院院长伍战平等,都是老牌车企的技术专家。 11大专业研究院,合计拥有3200多名科研人员,这个规模还可望将继续扩大。 而一年前,也正是他带着高管团队走访了23个国家、47个城市,先后考察了58家全球汽车工业龙头,为恒驰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品质寻找盟友和贤才。 今年,他为六款恒驰亮相揭幕,奔赴生产基地,揭开了恒大打造成本优势的秘密武器:多个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生产基地,以世界最先进的装备、工艺和智能制造实现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及品质的大幅提升,能够帮助其实现2025年产销将达到100万辆、2035年产销500万辆的宏伟目标。 这也让外界看到了恒大汽车对比特斯拉的优势,但市值方面,目前恒大汽车市值仅为特斯拉的1/19,但随着恒驰陆续量产,恒大汽车市值将迎来新一轮升势。 恒大造车正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向前,不断向外界展示其关键进展,随着量产时刻临近,许家印的汽车梦能否成真,将很快见分晓! 出处:头条号 @智通财经APP read more
有人拆开了比亚迪汉与特斯拉Model 3,你猜哪个用料更猛些?
早年间,电动汽车还被挂着“不靠谱”的标签,续航低、廉价感强是普遍现象。但近几年,随着我国电动汽车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传统品牌的电动汽车不光续航里程显著提升,产品品质也是步步高升。作为销量最高的两款中高端电动车,比亚迪汉与特斯拉Model 3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首选。那么今天,牛车实验室就从安全结构和工艺水准的角度,看看NEDC续航里程550km的比亚迪汉EV(四驱高性能版)和445km特斯拉Model 3,到底谁的安全结构和工艺水平更加出众。 一、前后防护结构特点 1.比亚迪汉 让我们先看比亚迪汉,拆开比亚迪汉的前杠皮,露出的是和车身同色的红色防撞钢梁,钢梁中部有一道较深的凹陷设计,强度相比于普通的平面材料更高,抗扭性更强。 比亚迪汉的前拖车钩设计在了前纵梁上,在拖车时可以保证整个车身受力。前不久某品牌车型在拖车时直接将防撞钢梁拽下,这就是拖车钩没有安装在纵梁上,只有防撞钢梁受力的结果。 在前防撞钢梁后部设有吸能盒,吸能盒同样直接与纵梁相连。比亚迪汉在吸能盒上还设置了两道压溃诱导槽,在发生碰撞时,吸能盒可以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形状形变,从而更好得吸能,降低对纵梁和车体的损伤。 在左右吸能盒的外侧,我们还分别发现了一处金属盒,这是为防撞钢梁两侧特别加装的加强装置,是比较少见的设计。 2.特斯拉Model 3 拆开特斯拉Model 3的前杠皮,防撞钢梁采用了铝合金材料,是比较不错的设计,但与防撞钢梁连接的吸能盒无任何压溃诱导设计,在发生事故时会大大增加纵梁受损的几率,从而增加车主的维修费用。 Model 3的后杠防撞梁同样采用了铝合金材料,但防撞梁依旧没有吸能盒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一对金属底座。结构本就有设计缺陷,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两个金属底座都各少了一颗螺栓。底座有螺栓孔,白车身却没有,这样的设计完全透露着“粗糙”二字,实在是让人不可理解。 二、机舱结构特点 1.比亚迪汉 比亚迪汉将机舱全部覆盖上了塑料盖板,拆开塑料盖板,机舱内部布局比较充裕,能够看到电机与水箱之间还有很长的缓冲区域,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车辆前部可以很好地吸能缓冲,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电机的损害,从而减小车主的维修费用。 一般来说,电动车比传统的燃油车线束更加繁杂,而比亚迪汉机舱内的明线数量并不多,并且各类线束根据功能不同、位置不同,都采用了胶皮管、波纹管和隔热铝箔进行防护,线束之间没有干扰,细节表现比较到位。 2.特斯拉Model 3 在早年间,特斯拉被看做是智能电动车的代表,通过此次拆解,我们也格外“理解”了这层含义。在拆解过程中,Model 3的线束复杂程度让人难以想象,与传统能源汽车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主要原因就是Model 3采用了高度集成的总控电脑,通俗来说,就是车身上600余个传感器都要经过前部的总控电脑,如果其中一项功能出现问题,那么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无论是机舱内部还是门框等位置的线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防护,线束繁杂并且大量裸露,还是只能用粗糙来形容。无论是磨损老化还是碰撞维修,无疑都会给车主的维修产生高昂的成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odel 3的副车架采用了一个U型结构,勉强可以算作是全框式副车架,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节约成本。不过这还不是重点,我们惊奇地发现,Model 3的前悬挂上叉臂居然采用了工程塑料。要知道车辆在通过颠簸时,悬挂会承受巨大的冲击力,工程塑料不光强度无法保证,耐久性也是一大问题。 三、隔音止振设计 1.比亚迪汉 车轮区域是噪音产生的重灾区,比亚迪汉在前轮轮拱内部张贴了面积较大的黑色隔音棉,不仅能够降低噪音,也可以抑制轮拱产生的震动。 摘下比亚迪汉的车门门板,前后门板内部均张贴了面积较大的原生隔音棉,而且仔细观察,隔音棉犹如一张千层饼,非常厚实。根据我们以往的拆解经验,车门门板由于距离客舱较近,铺设原生隔音棉已是非常常见的设计,但很多车型的原生隔音棉都是薄薄一层,有点糊弄了事的感觉。比亚迪汉能够如此不惜工本的使用隔音材料,也必然会对车内隔音带来更好的效果。 在关门时,为了避免车内外气压差,车内通气口都设置在车尾处。虽然并不起眼,但通气口直接连通车内车外,也会产生一定的风噪。比亚迪汉专门在通气口周围粘贴了一圈隔音海绵来隔绝噪音,这样的细节处理确实非常少见。 隔音棉的设置的确是不惜工本的,在车尾的下护板上,我们依旧发现了见缝插针的黑色隔音棉。由于此处容易接触泥沙,这里的隔音棉还特别进行了压边处理,防止老化。 2.特斯拉Model 3 行驶品质糟糕是Model 3的通病,而在本次拆解中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部分原因。在Model 3的车厢地板上,张贴了大量的丁基胶止震贴。丁基胶止震贴是比较环保的好材料,按理说会减少车辆共振的产生。但我们购买的这辆Model 3,全车止震贴张贴褶皱,甚至车尾的几块已经脱胶。这样的工艺真的很难起到止震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产生共振。要知道,哪怕是动辄几万元的入门车型,生产工艺也不会糟糕到这种程度,这样的做工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很难想象在Model 3的生产车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还有一点,虽然与隔音止振无关,但也需要特别说说,这就是Model 3的零件生锈问题。在拆解之前,对于Model 3零件生锈的问题我们就有所耳闻,经过拆解,Model 3的表现真的让人瞠目结舌。侧气帘发生器、座椅下支架整体都发生了严重的生锈情况。这些生锈的零件不是局部出现锈渍,而是整体生锈!这就可见是零件根本没有经过严格的防锈处理,是明显的工艺瑕疵。要知道,这才是一台买了2个月,行驶2000公里的新车。要是再过三五年,这些生锈的零件必然会继续老化,到时候是否会变形受损甚至影响正常使用,都是个未知数,这样的制造工艺,真的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了! 四、地毡层设计 1.比亚迪汉 掀开比亚迪汉的地毡层,映入眼帘的是一体成型的发泡式地毡层。一般来说,发泡式地毡层只会在豪华品牌,或是一些高端车型上出现,比亚迪汉能够采用这样的材料确实让人比较意外。发泡式地毡层质地柔软,会带来不错的踩踏脚感,并且环保无异味,是比较上乘的材料。 比亚迪汉在后排座椅下部设计了两道比较粗壮的加强结构,在增强车身刚性的同时,也能够对座椅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2.特斯拉Model 3 Model 3的地毡层也是让人颇感意外,绝大多数车型的地毡层都是从前至后的一体式设计,而Model 3特立独行的采用了拆分结构,后排的地毡层可以直接取出。这样的设计其实还是出于成本考虑,一张大面积地毡层的制作成本要远高于两张小面积的地毡层。除此之外,地毡层底部的填充仅仅是一层廉价海绵,踩踏舒适度远不及比亚迪汉的一体成型发泡材料,而汉底盘上的加强结构,也是Model 3所没有的。 […] read more
特斯拉的成功会是泡沫吗?
2020年,特斯拉股价一飞冲天,马斯克也打败盖茨,成了全球第二大富豪。然而,对于特斯拉的质疑,却始终萦绕:特斯拉到底是不是泡沫?5000亿美金的市值,不能用PE、PS估值,只能用PD拼胆率了。那么,特斯拉到底值不值?还能不能买?监测点是什么呢? 研究圈对特斯拉有个比喻,车轮上的iPhone,这句话,既对,也不对。特斯拉的确很像苹果,比如苹果的三大宝:终端、系统、芯片,特斯拉如今也都有了。这也是特斯拉过去十七年的三大战略主线:“产品-软件-芯片”。 围绕这三大战略,这17年,特斯拉一共推出了标志性的三代产品, 第一代Tesla Roadster 第二代Model S, X 第三代Model 3,Y 以这三代产品为基石,基本上以每5年为一个周期,特斯拉在每一代产品上分别建构了“产品力、软件力、芯片力”。而且,这三场战役特斯拉都打赢了,是非常成功的上半场。 但仅凭前三场战役,特斯拉只能说是半个苹果。如果要成为汽车圈苹果,挺近万亿美金俱乐部,那么特斯拉还需要打赢最后一战:生态之战。 特斯拉第一个让人惊艳的产品是2008年推出的Roadster跑车。这是特斯拉生产的第一辆纯电动零排放跑车。 Roadster由英国莲花汽车的Elise改装而来,特斯拉用了现成的底盘和车身结构,借鉴和引用其设计理念。它的外部车身采用了碳纤维材料构造,而底盘则由模压铝构成。这样赋予了Roadster 一个超级时尚的外观造型,还确保了车身的坚固性。 这辆车不仅外形够靓,性能也不错。特斯拉为Roadster设计了全新的电气动力系统,保留驾驶乐趣的同时,动力性能显著优于Elise,当时第一版可以在4.4s内完成零百加速。 2.0版本加速仅需1.9 秒,除超强加速性能外,升级版电动超跑搭载200千瓦时电池,续航达到620 英里(1000公里),“里程焦虑”的问题大大缓解。 在当时电动车还是个新鲜事物,Roadster的营销策略也独树一帜,它瞄准了美国的精英阶层和社会名流,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兼具科技感和社会责任的网红科技产品。比如大明星马特·达蒙就是Roadster的忠实粉丝。 这部分人典型特征是:爱环保、追潮流、不差钱。但有钱人的玩具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Roadster能爆红,还跟起家位置脱不了干系,总部位于加州硅谷,而CEO马斯克又把家安在了洛杉矶,一个是极客胜地,一个是娱乐天堂,坐拥两个顶级流量天堂,可谓是出生就自带buff。 2018年2月,埃隆·马斯克把自己的红色特斯拉Roadster放在猎鹰火箭里成功地送入了太空,那张Roadster太空遨游的照片成了汽车营销史上的巅峰,前无古人,后面也很难见来者。对此,威马创始人沈晖曾表示,特斯拉不是不打广告,只是它的广告你学不了而已,特斯拉是真·凡学鼻祖了。 Roadster是特斯拉进军电动车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埃隆·马斯克入主特斯拉第一个比较能拿出手的成熟汽车终端。Model 3大放异彩之前,Roadster算是独撑特斯拉的孤独战士。到2012年停产时全球累计销售了2450辆。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这么评价Roadster的历史地位:“Roadster让特斯拉掌握了自己开发一个终端的能力。” 但Roadster开局之战背后也是不小的代价,整个开发过程耗时4年半,研发投入达1.4亿美元,2000多辆的销量,连丰田的小数点都赶不上。接下来要上场的第二代产品Model S和X,不仅要在产量、综合性能上更加突出,他们还肩负特斯拉更重要的一个任务:做汽车软件集成。 2012年特斯拉交付了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汽车——Model S。提起Model S,不少老车主会首先想到那个17寸的中控大屏,全液晶仪表盘,触屏操作……这些都颠覆了以往对汽车内饰的认知,这背后依赖于它的软件系统Version。 汽车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被比喻为“汽车的大脑”,而足够智能的操作系统,是汽车下半场的竞争的重要战场。过去功能车是一块板砖,往后智能车是一个机器人。 特斯拉的操作系统 Version 基于 Linux 内核深度改造而成。这是一款开源系统,因此,特斯拉可以不再依赖于软件供应商,而是自己掌握堆栈开发,一旦发现问题即可通过 OTA 进行快速修正与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特斯拉的操作系统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探索——绽放——竞争。 第一阶段:V4-V6(2012—2015) 第二阶段:V6-V7(2015——2018) 第三阶段:V8-V10(2018——至今) 有趣的是,2012年第一版软件系统并不叫做V1,而是V4。V4-V6可以看作是特斯拉软件进化史的第一阶段。2015年,特斯拉首次在Model S上使用了Version5,并通过 OTA技术对其操作系统进行了多次重大升级。 接下来一个关键点是2015年10月特斯拉推出的V7.0版本,可谓一箭双雕。不仅起到了给1个月后发布的新车Model X造势的作用,并且V7版本加入了新的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包含自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和自动泊车三大辅助驾驶功能。 软件功能的推出,也让特斯拉的硬件设备有了用武之地。其实在V7.0推出之前,每一辆Model S就已经配备了前视摄像头、雷达、360度超声波传感器,只欠V7.0这个东风。 过去,整车厂就是一个制造业公司,加上软件系统后,现在逐渐向“出行服务公司”靠拢。比如,2020年和 2025年特斯拉软件收入预计分别为19 亿美元、216亿美元,分别占汽车销售业务营收的7%、18%[2],软件收入赋予特斯拉远超同行的盈利能力。 以OTA为例,Model […] read more
苹果汽车研发继续难产?传闻有高管离职!
-「Hey,Siri!刹车(brakes)!」 -「我好像不明白。提示:想知道我能做些什么吗?只需问“你能做什么?”或者说“帮我”。」 -「我找到以下有关刹车的网页,请看:——」 -「好的,在你的 AirPods Max 上播放 Migos 的 Bricks。」 这是苹果智能语音助手负责人 John Giannandrea 接管苹果无人车项目 Project Titan (以下简称泰坦)后,来自网友的调侃。 12 月 8 日,彭博社报道,苹果无人车项目泰坦负责人 Bob Mansfield 二次退休,泰坦团队转向苹果机器学习与 AI 战略高级副总裁 John Giannandrea 汇报。苹果官网的管理层介绍显示,John 在苹果负责苹果机器学习框架 Core ML 和 Siri 技术的开发。 从 2014 到 2020,苹果无人车项目几次经历一把手或执行负责人的更迭,发展方向也随之不断调整。 如今,泰坦迎来了新一任负责人。这一次,John 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惊喜吗? 三位一把手,两个副总裁 或许是身处硅谷,受特斯拉影响所致,苹果泰坦项目的启动时间早于绝大多数中国的新造车公司。 《华尔街日报》首先报道,苹果 CEO Tim Cook 于大约 2014 年 2 月前后批准了苹果的泰坦项目,该项目由在苹果任职 16 年的老兵、时任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 Steve […] read more
特斯拉电动车的入门价格或降至人民币16万元
特斯拉未来将会如何发展?马斯克近期在一次公开印象中透露了他的发展愿景。比较引人注目主要有两点:特斯拉M3的价格有望降到25,000美元左右;具备生产行程1000公里电动汽车的能力。特斯拉M3价格降至25,000美元的小目标如果能够实现的话,将会进一步加速电动汽车的普及。因为25,0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16万元左右,这和特斯拉M3现有的市场指导价26万人民币相比是近乎于腰斩。 如果特斯拉M3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将价格降到16万元。那么对于国内汽车厂家将会形成很大的压力。国内几家国内新能源厂家生产的比较高端的电动汽车,比如比亚迪汉、小鹏汽车价格也在20多万元左右,而蔚来汽车的价格区间则在30万至40万元。假若特斯拉M3的价格降到了16万,那么比亚迪、小鹏蔚来也只能跟着降价。这样会对这些车企的利润形成很大的影响。 如果这些车企业不跟着降价或者降价幅度不够,那么它们的市场销量也会下跌同样也会危及企业的生存。而。现有的一些价格比较低的电动汽车,价格也只能跟着进一步跳水。所以对于国产电动车企而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降低成本,否则特斯拉这条被引进来的鲶鱼,有可能会变成一条吞噬国内电动汽车的鲨鱼。 另外特斯拉M3如果大幅度降价,对于现有的B级车格局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特斯拉M3的价格对B级车市场的几个龙头车型如帕萨特和雅阁没有优势,再加上电动汽车现在存在着充电难题以及行驶里程焦虑,所以并没有办法撼动本田和大众在传统 B级燃油车在市场上的地位。但是如果特斯拉M3将价格再低10万,那么帕萨特和雅阁的B级车龙头地位将无法得到保障。它们面临着要么大幅降价,要么退出市场的艰难选择。B级车价格全面跳水,也将会对传统的A级车市场形成进一步的压力。目前价格本来就很低的A级车也只能跟着降价了,到时候几万元买一辆合资车将可能变得很普遍。 至于马斯克的另一个目标,生产行驶里程1000公里的电动汽车,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目标。如果实现的话将会彻底解决电动汽车的里程忧虑,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最终加速普及。不过正如马斯克自己所言,目前这种超常行驶距离的汽车还不会被投入生产。 结语 从马斯克所展现的这些目标来说,当初将它引进国内是很有远见的,特斯拉确实可以起到一种促进行业发展的“鲶鱼作用”。如果特斯拉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对电动汽车和传统的燃油车形成巨大鞭策。相信国内汽车企业也能跟上这个潮流,发展出价格更低性能更好的汽车,这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乐于见到的前景。 出处:头条号 @汽车海评 read more
有的电动车主宁愿盖被子开车,也不开空调?
还没到数九寒冬,各种冬季御寒保暖方案,早就在各个电动汽车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 热水袋、暖宝宝、电加热坐垫,被车主们戏称为冬日长续航温暖套装,电加热坐垫最受欢迎,许多车友群生生变成了拼团群。 一位电动汽车车主介绍省电保暖“终极武器” 电加热坐垫在车友圈热销 电动车博主@Emma雯展示车主如何过冬 去年,一位穿着羽绒衣开车的蔚来车主在网上火了,蔚来非常贴心,直接在官方APP里推出了鸭绒围巾、极暖抗寒保暖内衣等一系列主打保暖的衣物。 有人心领神会地赞道:“终于有电动车厂出羽绒服周边了。” 开车要捧热水袋,穿羽绒服,只因为不敢开暖气,因为电动汽车一开暖气,续航没准能打五折。 电动汽车的冬季续航缩水问题,难道就没治了? 冬天是电动汽车跨不过去的坎 杭州一位车主,今年10月刚买了一辆蔚来ES8,天刚转冷,他就发现续航里程少了,于是进行了一次实测。 充电90%后,表显续航里程为374公里,车主在5-11℃的杭州市区开着29℃的暖风行驶了171公里,表显续航里程只剩下58公里,也就是说,续航能力至少打了5.5折。 蔚来官方的里程计算器,也大大方方承认,冬季续航里程会大幅缩水:-10℃,以90公里时速行驶,在开启空调的状态下续航里程为266公里,比正常温度不开空调时至少缩减了25%。 电动汽车冬季掉续航的问题,还引发过许多投诉维权行动。 今年1月,广汽新能源埃安S的深圳车主曾发起过一场集体维权,投诉厂家虚假宣传,续航里程在实际行车中减半。 埃安S深圳车主因续航里程发起维权行动 今年11月,湖南也有多名购买广汽新能源埃安S的网约车司机,发起了关于续航问题的集体维权。 湖南多名购买广汽新能源埃安S的网约车司机维权 他们表示,由于气温骤降,启用了暖风设备,续航里程与宣传的510公里严重不符,只能跑260公里左右,存在一半差距。 汽车质量投诉网上,北汽新能源EV、吉利帝豪系能源、奇瑞瑞虎3xe、长安逸动系能源、比亚迪唐等多款车型也在12月收到续航里程不足的投诉。 车质网上12月有大量关于续航问题的投诉 冬季续航打折,几乎是所有电动车的通病。 有媒体在-20℃的温度环境中,对广汽新能源GE3 530、吉利帝豪GSe、比亚迪秦Pro EV500、蔚来ES8、日产轩逸·纯电、长安逸动EV460和荣威MARVEL X等多款主流电动车型,做了一次续航实测横评。 测试结果显示,实测续航比综合续航平均缩水一半以上。 数据来源:新出行 国外也是一样,美国权威汽车测评机构美国汽车协会(AAA)在2019年发布的研究表明,温度下降到-6℃时,电动汽车的平均续航里程将减少41%。 一开暖气续航里程少几十公里 续航里程缩水,是因为电动汽车的电池怕冷,开车的人也怕冷。 电池放电过程,红色的为锂离子 低温环境会降低锂离子活性,同时让电解液变得粘稠甚至冻结,这就导致锂离子传导速度变慢,电池出现严重极化,充放电容量急剧降低。 业内一直有一种说法,0℃到25℃内,气温每下降1℃,电池容量就会下降接近1%。 因此,为了对抗极寒地区低温,一些电动汽车都配备有低温电池预加热功能,其中最硬核的是威马EX5,北方车主甚至可以花9800元选装一套柴油加热系统。 威马搭载柴油加热的第二代热管理技术 然而,最大的续航杀手,还是电动汽车的供暖系统。 加拿大一位大众高尔夫EV车主,在魁北克-3℃的冬季将空调设定在22℃,结果一瞬间,表显续航从177公里直接掉到了155公里。 大众高尔夫EV开关空调后的续航变化 一位英国车主则在-6℃测试了现代Ioniq电动汽车,打开空调设定在19℃,195公里的表显续航一下掉到162公里,瞬间折损了30多公里。 飘雪天气中的现代Ioniq续航为121英里(195公里) 车主打开19℃的暖气后续航下降到101英里(162公里) 今年3月,挪威乘联会(NAF)针对20款电动汽车进行官方低温续航测试,包括特斯拉Model 3、大众高尔夫EV、奥迪E-Tron等热门车型,在同时开启21℃暖气和最低档座椅加热的情况下,这些车型冬季续航折损率平均约为WLTP续航里程的20%。 挪威乘联会WLTP续航里程与实测续航里程对比 其中,特斯拉Model 3损失了28%的续航里程,雪佛兰Bolt折损了近30%,奥迪E-Tron和大众高尔夫EV表现较好,折损率为13%和11%。 加拿大媒体也在关注冬季电动车使用情况 电阻加热费电热泵也不完美 为什么电动汽车开暖风这么费电,因为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90%以上,不像热效率只有40%的燃油发动机,可以直接利用发动机余热供暖。 纯电动Smart开启空调 电动汽车热源有限,不足以满足供暖需求,因此通常需要额外加入PTC热敏电阻,PTC是一种电阻加热材料,通电后可以恒温发热,原理和热得快差不多。 PTC制热的缺点主要是费电。 国外视频博主展示PTC加热单元 比如蔚来ES8刚上市时,安装了两个PTC加热器,负责前排暖风的PTC额定功率为5.5千瓦,后排为3.7千瓦,若两个PTC满负荷工作,一小时就要消耗9.2度电,而蔚来ES8动力电池总容量为70度,也就是说,一个小时就要消耗10%的电能。 […] read more
挨隆·马斯克咋也没想到,撼动特斯拉中国市场地位的是这款神车!
马斯克投资的特斯拉,无疑是电动车行业的“龙头”。过去,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制约了电动车的普及,而马斯克不惜公开所有的专利技术,借此催生无数的电动车企业,共同完成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今,马斯克的计划是成功了,电动车的普及势不可挡。 “龙头”特斯拉已在中国落地生根。2019年底正式运作的上海“超级工厂”,不仅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还出口欧洲;马斯克放话:在中国本土采购的零部件,将由2019年底的30%,提升到2020年底的100%。简而言之,“龙头”特斯拉成了“中国制造”。 今年1月份,“超级工厂”首批电动车出货,马斯克大跳“扭腰舞”;5月份开始,特斯拉便在国内创下了“销售神话”;然而,“龙头”特斯拉却被国产“变形金刚”打败了,五菱宏光Mini EV完胜特斯拉Model 3,背后则是国人的支持。 国产“变形金刚”五菱宏光 五菱宏光是国产老品牌,前身是机械厂,60年代制造拖拉机和柴油车,80年代制造货车、卡车、面包车;近些年来,又生产“螺蛳粉”、口罩、电动车。五菱宏光“千人千面”,将其誉为“变形金刚”,是一点都不为过。 五菱宏光打败“龙头”特斯拉并非是“无中生有”。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为:8月11800辆、9月11329辆、10月12143辆、11月不清楚;而五菱宏光Mini EV的销量为:8月15000辆、9月14495辆、10月20631辆、11月33094辆。 由此可见,五菱宏光Mini EV七月上市,八月不错、九月不差、十月有口碑、十一月大爆发,“龙头”特斯拉被五菱宏光彻底打败;同样都是电动车,国产五菱宏光就是如此地优秀,背后是五菱的用心和国人的支持。 五菱背靠老百姓 五菱宏光是“变形金刚”,做到了“千人千面”,为什么会这样呢?皆因其“人民路线”,五菱的口号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拖拉机、柴油机、卡车、货车、面包车、螺蛳粉、口罩、电动车等产品更替的背后是人民的需求。 比如60年代的拖拉机是为了农业生产;80年代的面包车是适应地摊经济;如今将广西美食“螺蛳粉”发扬光大,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今年改造车间生产“口罩”,更是为国为民,这样的企业,肯定受到国人的支持。 而且,五菱宏光Mini EV电动车的入门价格为2.88万元,高配版也不过是3.88万元,再一次体现了“人民路线”,完全抓住了下沉市场,专为积蓄不多的年轻人而造;最高时速100公里,续航120公里到170公里,足以应付二三线城市的日常代步。 中国汽车供应链有望成为世界第一 过去,传统的汽车行业,国内是落后的,因为发动机技术有所欠缺;如今,“龙头”特斯拉都成了100%的中国制造,电池和电动马达均为国产零部件;加上五菱宏光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国产“变形金刚”作为“底牌”。 中国汽车供应链成为世界第一,超越其他汽车大国,似乎近在咫尺。对此,您有何看法? 出处:头条号 @仙童说科技 read more
续航能超2000公里?锂电池技术研究有新突破!
经过近10年的运营,总部位于圣何塞的由大众和比尔·盖茨支持的初创公司QuantumScape终于打破了沉默。昨日,在为投资者举办的虚拟”电池日”活动中,QuantumScape宣布其用于电动汽车的固态电池将比传统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更快、容量更大、使用寿命更长。这家公司的口号就是“锂电的未来就是固态电池”今天带大家看看这家公司是多么的先进。 当下的锂电池技术有什么缺陷? 首先,我们都知道新能源车的核心是电池。电池决定了新能源车的里程上限。目前量产的纯电电动车做的最好的特斯拉也就是5、6百公里。 目前的电车,包括特斯拉,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一般是镍钴锰酸锂做正极,石墨做负极,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用的磷酸铁锂做正极。但无论是镍钴锰酸锂还是磷酸铁锂,都是用含有锂离子的有机电解液。这种电解液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危险,毕竟是有机液体,易燃易爆;另一个是容易形成锂枝晶。锂枝晶就是电池在使用时,会在正极上形成一些金属锂的小毛刺,这些小毛刺容易穿透隔膜,引起短路,造成电池燃烧。 固态电池如何解决缺陷? QuantumScape的固态电池关键突破是使用陶瓷分离器取代传统电池中使用的液体电解质,作为正负离子流动的介质,这种陶瓷是柔性的,而不是刚性的。在零下30摄氏度的极冷温度下,能量可以继续在整个电池中移动。另外,使用固态电解质,就不会让小毛刺穿透。固态电解质就好像一堵墙一样,能够把小毛刺挡住。 而且,如果能用上固态电解质,正极材料可以直接换成金属锂。金属锂的好处一个是能增加锂离子的容量,另一个是能增大使用的电压范围。理想情况下,可以把现在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3倍以上。以前之所以不用金属锂,还是因为锂枝晶毛刺的问题,太危险了。 所以,如果Quantumscape能开发出使用金属锂的固态电池,那么又能解决安全问题,又能把电池能量提升好几倍。市场前景无比美好啊。 固态电池效能如何? QuantumScape在昨日的电池大会表示,其固态电池将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有显著的改进,使电动汽车比使用传统电池的电动汽车多出80%的行驶距离。这种电池还有其他优势,它们在800次充电后仍能保持80%以上的容量。它们是不可燃的,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超过每升1000瓦时,几乎是顶级商用锂离子电池组密度的两倍。这意味着,有了商用固态电池后,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是轻轻松松。并且,如果进一步开发出使用金属锂的固态电池,那么续航有望达2000公里。 QuantumScape的优秀团队背景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可以看到,董事会里有亚马逊的前董事,大众集团的前董事会主席,特斯拉的合作创始人,大众集团电池中心首席。光从这些大佬的台头就能感受出QuantumScape是集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研发大佬,合力之作。 QuantumScape的投资人团队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比尔盖茨,大众,上汽集团。就光一个比尔盖茨,就够响亮了。 QuantumScape股价反应 (图片来源:富途牛牛) 从壳公司成立,到合并,到上市,短短三个月时间,股价已从10美金涨至59.9美金。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气势恢宏。截至发稿,公司市值218亿美金。QuantumScape声明预计自己公司的固态电池量产要到2024年。那么为期面对的市场将是,私家车,公共乘用车,工程用车,甚至重型卡车。QuantumScape面对的是所有燃油车市场的替代,可以说是对传统能源的游戏规则的改变。所以,SPAC中好股票的想象空间是多么大。注意,本文只是举例说明SPAC中可以挖掘出优质股票,并不是推荐买入QuantumScape。 美股前瞻 美国财长姆努钦表示,他向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提出了新的9160亿美元抗疫救济方案。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也同意该援助计划。这表明谈判正在取得进展。目前,美元指数持稳于90关口附近,投资者正在评估刺激计划和疫情对美元的影响。 花旗银行预期英欧能够达成贸易协议,保持看涨英镑。花旗银行策略部将逢低买入英镑。英镑上涨会带动美元进一步的下跌,从而促进美股和商品的上涨。截至发稿,美元指数已经下跌至90.76,下方最近的一个支撑位为12月4日低点90.47 。如果跌破,可能进一步向下,从而加大对美股的利好。 出处:头条号 @华彩CGTRADE read more
电动汽车快充真的够快吗?
“有的快充桩能充得快一点,半个小时能充满电池的70%—80%,有的则很慢,半小时才充60%。” “现在很多商场、商务中心的停车场都有快充桩了,所以如果在外面遇上电量‘告急’,我一般都会选择用它们来救急——车充电的时候我刚好可以去吃个饭,回来电就充得差不多了。”新能源车主李先生告诉记者。 便捷、快速的充电优势,使公用快充桩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北京市公用充电设施数据信息服务平台e充网(以下简称“e充网”)的最新数据,目前北京市公用类充电场站共5158处,充电桩为4.68万根,较2019年底增长10%。其中,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快慢充比为2:1,以快充为主的社会公用充电建设格局正在形成。 大功率快充契合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e充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北京市120kW及以上功率的充电设施数量同比增长50%,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公用充电设施的充电服务能力和市民使用效率。其中,接入e充网平台的充电设施功率有120kW—400kW多种型号,单枪口最大功率可达180kW。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辆充电功率峰值也在不断提高,大功率充电也将更好的发挥作用。同时,大功率多枪口快充桩可同时为多辆新能源汽车充电,提高了电动汽车充电效率,减少了充电等待时间。”e充网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市场需求增大外,政策的积极推动也是目前快充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为快充桩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大功率快充桩的建设趋势,与目前电动汽车的技术升级及电池容量提升的充电需求强吻合。”上述负责人坦言,随着充电桩产业被纳入“新基建”,快充技术也将迎来发展高峰。 快充“效果打折”引消费者不满 虽然目前快充技术已获得市场认可,但对消费者来说,快充仍然存在明显不足。比如,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宣称其产品快充仅需半小时,“喝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充电”。但消费者的感受却并非如此。 “想要半小时完全充满电动汽车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充电前剩20%电量的话,那我吃完饭回来后电量基本可以充到80%左右,而我吃饭时间一般是一个小时左右,早就超过车企标注的半小时了。”上述新能源车主告诉记者,他所驾驶的比亚迪元EV360,同样号称快充半小时能达到80%的电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达到宣传的那种效果。“有的快充桩能充得快一点,半个小时能充满电池的70%—80%,有的则很慢,半小时才充60%。” 就此问题,记者咨询了某充电桩公司和比亚迪,双方给出了几乎一致的答复:每个充电桩的电压不一样,因此,充到同样的电量会存在时间差。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大部分车企宣传的所谓“快充”,都是指半小时电量从20%充至80%,而不是字面意思上的100%充满。 “这其实是出于保护电池寿命和安全的考虑。一般情况下,电动车充电至90%后,电控系统就会‘控流’,降低电流的输入,这是为了避免电池进入满负荷状态。而电池如果长期处于满负荷状态,使用寿命将会大幅下降。”有业内人士坦言。 快充和慢充并非“非此即彼” 虽然目前快充在技术上仍有欠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公共充电领域,快充桩确实已占领了“大半江山”。《规划》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我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布局将以快充桩为主,而慢充桩则要被边缘化呢? 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技术和认证部主任刘锴看来,《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快充网络的建设,对于扩大私家车辆出行范围,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度有重要促进作用。“在高速公路、城乡公共充电场站中应以快充为主,但充电功率应结合车辆的实际需求设置,不要盲目贪多求快。” “公共快充桩的定位是应急补电,满足‘来了就能充,充电速度快,充完就得走’的需求,这就对充电车位的专用化和充电速度的高功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刘锴坦言。 记者了解到,目前适合快充桩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三种:一是一线城市里车位和电力容量不足,且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为满足车主的充电需求,可布局一定数量的快充桩;二是公交车、出租车等对充电效率要求较高的公共交通工具;三是高速公路,由于无法让车辆长时间排队等待,因此也适合建设快充桩。 “因此,快充和慢充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私人充电桩应以慢充为主,过于频繁地快充会对电动汽车产生不利影响;快充桩也只是适合某些特定领域和场景,在公共充电桩中可布局一定比例的快充桩。”刘锴指出,从充电桩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私人充电桩的保有量将大幅超过公共充电桩,未来的充电趋势仍将以慢充为主。 撰文:中国能源报 @黄珮 read more
恒驰1的内饰曝光了,有亮点!
“全球首创的环绕式三联屏,3D曲面屏从仪表一直延伸至两侧车门,科技感爆棚;穹顶式玻璃车顶带来无遮挡超大视野,上空美景一览无余…”,继日前恒驰1路跑视频刷爆全网后,许家印审查恒驰1内饰的视频也紧接着流出,超豪华内饰设计让阅览无数豪车的许家印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许家印在恒大总部楼下审查恒驰1内饰 许家印在恒大总部楼下审查恒驰1内饰 作为全球首款纯电旗舰D级轿车,恒驰1的造型由世界顶级设计大师Anders Warming操刀,无论是豪华双色车身、优雅溜背式造型,颜值力压特斯拉的旗舰Model S。在内饰设计上,恒驰1秉持同样的超高标准,豪华感与科技感在新能源汽车中遥遥领先。 恒驰1内饰细节 在豪华感方面,恒驰1大手笔打造宇航级的旗舰智能座舱,驾舱座椅采用了18向调节多功能按摩座椅,可实现加热、通风、记忆、按摩等功能。音响系统采用法拉利、麦克拉伦等顶级跑车豪车御用的英国之宝,加上环绕式三联屏与穹顶式玻璃车顶,豪华感碾压特斯拉Model S。 许家印体验后排超大空间 后排独立行政座椅 在科技感方面,恒驰1充分应用世界最先进的智能互联“黑科技”:前排的环绕式三联屏搭配后排两块独立屏幕,可实现五屏联动,将乘客舱打造成家庭影院;借助百度和腾讯的双生态5G互联技术,恒驰1能实现车内购物、车内K歌、无感支付、预约订票等功能,带来前所未有的驾乘体验。 全球首创超大三联屏 五屏联动智能体验 在造型与内饰相继亮相后,恒驰1的性能指标将成为车迷下一个关注焦点。随着许家印近日接连视察恒大全球电池研究院与恒大汽车全球研究总院,强大的科研天团与顶尖的专业研究院首度曝光,也让外界对恒驰的技术性能有了更大的信心。可以预见,造型+内饰+性能兼备的恒驰1,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巅峰之作。 许家印审查后满意地竖起了大拇指 恒驰1在路上行驶中 出处:头条号 @燃新闻视频 read more
比亚迪汉的单月销量过万了
近日,据比亚迪公布的11月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旗下中大型新能源轿车汉单月销量达到10105台,环比10月增幅高达33.9%,首次突破了1万台。这是比亚迪汉的第一次突破,也是中国自主品牌在高端车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份上市以来,比亚迪汉已连续4个月领跑中国品牌中大型高端新能源轿车市场。从上市之初的1205台,到8月份销量4000台,9月份5612台,10月份7545台,再到11月份的10105台,比亚迪汉连续4个月销量持续攀升的成绩,让人看到了汉车型的潜力和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者实力。 作为一款高端新能源轿车,比亚迪汉的售价区间为21.98万元-27.95万元,打破了中国品牌高端轿车20万+的价格天花板。汉车型全系包含了三款纯电动车型及两款插电混动车型,其中纯电动车型分为两驱超长续航版和四驱高性能版,两驱车型续航605km,零百加速7.9秒;四驱车型续航550km,零百加速仅为3.9秒,系统总功率达到了363kW,综合扭矩更是高达680N·m。 值得注意的是,汉车型还是全球首款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纯电动轿车。比亚迪自研的基于磷酸铁锂技术的“刀片电池”不仅拥有超高的安全性,并且兼具长寿命和长续航。相较传统的有模组电池包,“刀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并且大幅降低了电池系统的复杂度,由此带来了更高的产品稳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 比亚迪汉DM车型由2.0T发动机+后置电机驱动,驱动型式为超级智能电四驱,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81公里,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仅1.4L。汉DM车型受到更多关注的是,其采用了比亚迪超级混动DM-p技术。该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驾驶乐趣的追求,在P0 电机与发动机、前后驱动电机的配合下,DM-p动力架构可以为汉DM提供EV纯电、HEV并联、HEV串联、HEV高速、HEV能量回收等五大驱动模式,并通过扭矩管理实现发动机与电机扭矩分配的精准控制。在全新动力架构下,汉DM发动机、电机系统综合最大功率321kW,最大扭矩650N·m,0-100km/h加速时间只需4.7S,即便是和许多合资品牌旗舰PK都更胜一筹,强劲性能足以媲美V8动力。 从以上的基础信息来看,比亚迪汉已有着足以傲视同级车的实力,下面再来看汉车型的具体产品力。 作为一台中大型车,2.92米的轴距和1.91米的车宽让比亚迪汉拥有了极为宽敞的乘坐空间,内饰布局更是实现了科技与古典的巧妙融合。同时,比亚迪汉的座椅用料极为考究,配置也非常高,后排座椅还配有电动靠背调节、座椅通风和加热等功能。 作为一款新能源车型,由于比亚迪的三电在行业内的领导实力,其高性能和高安全性也都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和口碑。得益于比亚迪自产的高性能电机、电控和电池系统,汉车型搭载的刀片电池可稳定输出570伏电压、800安培的大电流;四驱高性能版车型全球首次搭载的高性能集成碳化硅MOSFET电机控制模块,将电控系统过流能力提升58%。 同时,在安全配置方面,比亚迪还标配了前后共9个安全气囊、主动刹车等功能;在智能配置方面,比亚迪汉也标配了DiLink 3.0智能网联系统,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囊括了比亚迪最新的DiDAS驾驶辅助技术。此外,矩阵式大灯、360环影、遥控驾驶等功能也是全系标配。同时,汉车型也是中国首款搭载博世IPB集成制动控制系统的新能源轿车,汉EV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实现了32.8米的全球同级别新能源轿车百公里制动最短距离。 因此,从比亚迪汉的产品力方面可以看出,其背后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实力无疑都是值得被市场和行业认可的。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市场的持续热销,比亚迪汉的产能也在持续释放。此前由于比亚迪汉所搭载的“黑科技”刀片电池产能不足,使得汉的产能爬坡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继汉EV第20000辆新车下线后,目前汉的单月产能已突破1万辆。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汉的交付能力和后续市场表现将更加值得期待。 综合点评:从市场方面的表现来看,汉在高端新能源轿车市场的持续热销,成为中国品牌中大型轿车首款月销破万的车型,也再次印证了汉的硬核产品力正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认可。同时,凭借全球化的先进技术,越级的产品优势,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验,比亚迪汉更是树立了新能源轿车的安全、性能、豪华标杆。不仅打破了中国品牌高端轿车20万+的价格天花板,更展现出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导实力和强大潜力。 read more
亲民价儿的代步纯电小车车,今年都很火!
如果我们想买一辆车来作为日常代步使用的话,那么电动汽车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但用车成本低,而且还不会受到限号的困扰。同时,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非常迅猛,市场上自然有着很多优质的代步电动车型。这些车型价格非常亲民,外观小巧精致,非常好停车。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几款代表性车型吧。 1、五菱宏光MINIEV 指导售价:2.88-3.88万 五菱宏光MINIEV的整车外观显得较为方正。前脸的黑色饰板连接两端大灯组,提升了前脸的整体感。车身线条运用较多,提升了侧身部分的颜值。车尾造型较为扁平,宽大黑色饰板贯穿两端尾灯,和前脸造型相呼应。内饰造型十分简洁,橙色的饰条提升了内部的视觉感。在续航里程方面,这款车的数据为120km和170km。 2、欧拉黑猫 指导售价:6.98-8.48万 欧拉黑猫有着很萌的外观造型。前脸的大灯造型显得十分可爱,拼色的车身提升了整车的颜值,轮毂造型显得十分别致。在内饰方面,圆筒空调出风口外有着银色饰物的点缀,显出了一定的视觉感。在续航方面,这款车的数据为301km、351km和405km。 3、零跑T03 指导售价:5.98-7.58万 零跑T03的整车外观有着一定的时尚感。前脸的镂空设计很具视觉感,两端的圆润大灯组显得精致可爱。车身十分流畅,车尾造型有一定的层次感。内饰方面采用了十分简洁的设计方式。在续航方面,这款车的数据为403km。 4、奇瑞小蚂蚁 指导售价:6.68-7.88万 奇瑞小蚂蚁的整车外观有着较强的时尚感。前脸外凸的大灯组显出了一定的视觉感,雾灯区域的造型显得较为精致。车身线条流畅,钻石造型的轮毂提升了侧身部分的颜值。车尾造型较为扁平。在内饰方面,竖置的中控屏显出了一定的科技感,暖色饰物的运用显出了很强的潮流感。在续航方面,这款车的数据为301km。 写在最后 这几款电动汽车虽然内部空间和续航里程一般,但也完全能够满足通勤代步需要。在这几款车型中,五菱宏光MINIEV是今年的爆款车型,售价相对较低,经济又实用;女性朋友们可考虑外观时尚精致的欧拉黑猫和奇瑞小蚂蚁;对续航有一定要求的消费者可选择零跑T03。大家觉得这几款电动汽车如何呢? 出处:头条号 @CHE车说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