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皆电
小鹏携手bp pulse开展充电网络战略合作
1月14日,小鹏充电和bp pulse宣布签署谅解备忘录(MOU),达成合作,旨在相互开放充电网络,双方客户都能接入… read more
新款银河E8计划明年上半年开售,现款售价16.58万元起
12月10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称,新款银河E8拟计划2025年上半年发布。新车定位为中大型轿车,现有… read more
阿维塔06官方预告图发布了
日前,阿维塔官方发布了一组新车阿维塔06的官图,这款新车内部代号E16,定位中型轿车,预计也将提供增程和纯电双动力形… read more
蔚来ES6获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C-EVFI)测评5星(满分)
蔚来ES6在安全提示、应急救援、火灾防护、数据联动四项评价中,均获得了代表最高等级的五星评价,以综合满分成绩获得五星安全认证… read more
小鹏X9迎来第2万台交付,高端纯电大7座最快交付!
今日,小鹏汽车宣布小鹏X9正式迎来了第2万台的交付,创造了高端纯电大7座的最快交付纪录,并且在今年1至10月纯电MPV市场中累计销量第一。 截至2024年9月底,小鹏X9累计交付量突破15000台,全年销量达16040台,在高端纯电MPV市场中占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真正做到了“每2台高端纯电MPV,就有1台小鹏X9”。 小鹏X9外观设计较为科幻前卫,采用贯穿式灯带和犀利的大灯造型,底盘采用前后一体式铝压铸,长宽高为5293/1988/1785mm,轴距为3160mm,售价为35.98-41.98万元。 内饰方面,小鹏X9前排座椅配备头枕音响、10点座椅按摩;二排座椅支持多向电动调节以及六大场景按摩;配备23扬声器Xopera音响;还支持六音区智能语音识别,五温区自动空调;拥有21.4英寸家庭娱乐生态屏,搭载X Free breath微气候新风系统,还有“魔方智控冰箱”。此外,小鹏X9还支持第三排魔术座椅收纳,使整车空间可利用率更高。 动力方面,小鹏X9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版本,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前235kW和后135kW,配备84.5kWh和101.5kWh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610km、702km和640km(四驱)。值得一提的是,小鹏X9全系标配双腔空气悬架以及后轮转向系统,同时兼顾了舒适性和灵活性。 小鹏X9搭载XOS天玑智能座舱系统,使用8295芯片,加入XGPT灵犀大模型,提供流畅的操作体验。智驾方面,小鹏X9搭载XNGP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配备双英伟达Orin-X芯片,最大算力508TOPS,可在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情况下,支持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此外,小鹏X9在本月还迎来了AI天玑5.4.0版本升级,全系升级AI底盘功能,以车辆传感器结合云端AI技术,为用户带来更为优质的乘坐体验。 小鹏X9在续航、舒适、空间、智能上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提供了更多的用车场景,这也让小鹏X9能在竞争激烈高端MPV市场中脱颖而出。 —The End— 出处:微信公众号 @皆电 read more
极氪要和Model Y掰手腕?海外版 极氪7X 路试照曝光
11月21日,海外媒体放出了一组极氪7X在欧洲地区进行路试的无伪装实车照片,该车计划于2025年在欧洲市场正式上市,但具体时间尚未公布。目前,国内销售的极氪7X提供3款配置车型,官方指导价为22.99万至26.69万元人民币。 从曝光的路试图来看,海外版本的极氪7X在外观设计上与国内版本基本保持一致,采用极氪家族的Hidden Energy原创豪华设计语言,可以注意到的是,与国内版本最大区别在于测试车辆未配备国内车型上的一体式灯幕和激光雷达,此外,还采用了全新的六辐式轮毂造型。 车身尺寸方面,国内在售车型的长宽高分别为4825/1930/1656(1666)mm,轴距为2925mm,预计海外版本的车身参数也将相差不大。 尽管目前尚未有海外版实车内饰图片的流出,参考国内车型,极氪7X内饰延续了极氪家族的设计风格,整体布局简约而不失时尚感。车内氛围灯采用“浮光涟漪氛围灯”设计,座椅上使用千鸟格打孔设计,提升了内饰的豪华感。 此外,车内配备了悬浮式中控屏,以及全景天窗、后排多媒体屏幕、中央扶手屏和无线充电面板等丰富配置。值得一提的是,车辆后备厢容积为616升,前备厢容积则为62升,在空间方面也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储物需求。 动力方面,极氪7X基于SEA模块化架构打造,支持800伏高压平台,搭载SiC碳化硅后电机,提供后驱与四驱两种动力配置。后驱版的最大功率为310kW,峰值扭矩440N·m,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780km;四驱版综合功率为475kW,综合扭矩710N·m,续航里程为705km。 极氪7X在海外市场预计会与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展开竞争,该车在国内起售价为22.99万元人民币,因此在欧洲的售价预计也将显著高于国内。以极氪X为例,其国内售价14.9万元起,而在欧洲市场售价达44990欧元(约34.4万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极氪7X在国内上市以来就持续火爆,极氪汽车在11月22日宣布,极氪7X创上市60天交付量突破25000台记录,不知在欧洲市场会有怎么样的表现。 出处:见配图右下角 read more
蔚来“第三品牌”定名“firefly 萤火虫”,2025年上半年交付
11月20日,蔚来正式宣布旗下第三汽车品牌命名为“firefly萤火虫”,并同时宣布首款产品与品牌同名。 根据官方透露的消息,firefly萤火虫将定位于高端小车市场,丰富蔚来公司的产品组合,并借助现有销售渠道高效贡献销量。firefly萤火虫在蔚来公司的定位,相当于宝马集团的MINI品牌。依托蔚来10年深耕高端纯电市场的深厚积淀,萤火虫将在设计、安全、空间、智能以及补能效率等维度,全面超越用户期待,开启全球高端小车的智能电动时代。 而官方同时表态firefly萤火虫的发布时间定在了12月21日的NIO Day 2024上,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上半年开启交付。 此前,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也曾透露,“萤火虫将于2025年上半年交付,在国内会与蔚来品牌共享销售网络,其类似于MINI和宝马的关系,但价格不会比MINI贵。定位精品小车,价格是十几万元人民币,它本身是按照非常高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设计的一款轿车。” 目前,firefly萤火虫还没有进一步的信息披露,但此前firefly萤火虫的测试车已被网友多次曝光,从谍照可以看出,新车将是一款SUV车型,整体造型小巧圆润,同时还配备大尺寸的车顶扰流板装饰,中间嵌入高位刹车灯,尾灯内部的灯腔结构也较为复杂,辨识度尚可。 萤火虫路试车谍照 萤火虫路试车谍照 内饰方面,从“萤火虫”首车内饰谍照来看,它的车内配备了两块屏,包括液晶仪表盘和悬浮式中控屏,方向盘则是蔚来家族经典的双色方向盘设计,颇为粗壮,有点类似方形的设计。 萤火虫路试车谍照 李斌也曾表示,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萤火虫将在软硬件方面、补能设施方面与蔚来共享。但目前来看,尽管有种种声音说firefly萤火虫也将支持蔚来的换电模式,但就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有力的证据表明firefly萤火虫是否会采用蔚来的换电模式。 —The End— 出处:微信公众号 @皆电 read more
奥迪“L4自动驾驶”级别新车Sky Sphere亮相
8月10日晚上7点,奥迪Sphere系列概念车的第一款车型——Sky Sphere正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迪设计中心亮相。 Sphere系列细分三款车型,分别为Sky Sphere(轿跑)、Urban Sphere(大型轿车)以及Grand Sphere(SUV)。它们的亮相展示了奥迪对于豪华运动的新诠释,同时也成为下一代奥迪纯电车型的设计风向标,概念车的量产版本预计在2025年推出市场。 Sky Sphere Sky Sphere是一台轿跑概念车,其设计灵感来源于1930年推出的Horch(霍希)853车型,Horch 853敞篷车车长5.2米,它不仅是20世纪30年代的豪华车象征,更于2009年在圆石滩优雅大展(Concours d’Elegance)获奖。Sky Sphere有着相当夸张的前悬造型、车顶也十分低矮,当然让我惊讶的地方在于这台车的轴距、内饰还能根据驾驶模式的不同而改变。 Horch(霍希)853 Sky Sphere车前翼子板内藏伸缩机构,在Grand Touring模式下,车辆开启自动驾驶模式,车身变为长5.19米的GT车型(最长状态),方向盘、挡杆箱也会折叠起来。而Sports模式车身(轴距)就会缩短25cm,车身高度也会下降1cm,加上后轮转向功能,整台车更灵活更利于操控,方向盘、挡杆箱也会回到最初的状态。 Grand Touring模式 Sport模式 设计方面,Sky Sphere概念车采用了奥迪标志性的轿跑造型,超大并且外阔的轮拱,同时也有Horch 853一样长前舱、短前悬设计,还配备了285/30 R23轮胎,彰显出与生俱来的运动天赋。 车头是个储物格 先看车头,一体式的格栅设计,两侧嗨辅以白色的LED与元素,能在车门打开、关闭时实现功能效果与动态的欢迎图案。GT、Sport模式的切换也会带来不同的灯光效果。而车尾也着重考量了风阻系数,传统的流线型设计融合了跑车与猎装车的设计理念。 因为支持L4级自动驾驶,所以Sky Sphere的车内空间设计也大有乾坤,在Grand Touring模式下,方向盘、脚踏板等控制元件都可以被隐藏,驾驶员和乘客一样拥有飞机头等舱一样的活动范围以及腿部空间。 Grand Touring模式 Sport模式 Sky Sphere的内饰设计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Art Deco装饰艺术的启发,座椅采用了多种可持续化生产的材料,如微纤维织物、环境认证的桉木及合成皮革等等。 仪表和中控台上方有着超大的贯穿式屏幕,在GT模式下可以显示多种流媒体,这套车机还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专属服务,例如邀请制的音乐会、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等。而车门上的小触摸板也能用于控制空调。此外,概念车还配备了顶级的音响系统。 这个车身可伸缩的理念已经足够科幻,不知道动力和续如何? Sky Sphere采用后轮驱动,系统综合输出功率465kW,扭矩750Nm,整车约60%的重量都分配在后轴上,因此车辆有足够的牵引力和加速性能,百公里加速仅需4s。概念车的电池模块放在座椅后,电池容量达到80kWh,在GT模式下Sky Sphere的续航里程将会超过500km(WLTP)。 最后聊聊底盘,Sky Sphere前后悬挂均为双叉臂结构,上下叉臂材料是质量更轻的铝合金,簧下质量的减少有利于操控,再加上后轮转向技术的加持,相信Sky Sphere的量产版能带来相当不错的驾乘体验。 此外,概念车还装备了奥迪最新的自适应空气悬挂,可以根据车速、加速度改变阻尼以及车身高度,车身高度能有1cm的浮动空间。 SSP平台 Sky Sphere概念车的量产版本基于大众全新SSP平台打造,对于大众,我们最为熟悉的纯电平台就是MEB与PPE,其中PPE是MEB的高阶版,主要给到大众集团内的奥迪、保时捷以及宾利等豪华品牌使用,而MEB就不用多介绍了,大众、斯柯达的电车都会用到。 奥迪表示,PPE平台、MEB平台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适应Sky Sphere,因此采用了全新的SSP平台。 SSP平台的电子化程度要比MEB或者PPE更彻底,它以汽车电子、软件以及计算机系统作为核心,能为无人驾驶、V2X以及智能座舱等环节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基于该平台的车型没有科技配置上的高低之分,所有硬件都会预埋在车里,用户需要这个功能就可以通过在线订阅进行开通,就像之前的特斯拉只需要花费2400元开通座椅加热功能那样,所有与舒适性、车机相关的功能都能付费开通。 更为关键的是,SSP平台在2030年就能升级到L4级自动驾驶系统。 SSP平台把软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只要有足够的硬件冗余,主机厂就能通过推送OTA升级包更新车载娱乐系统甚至自动驾驶系统,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而主机厂也将从汽车销售获利转变为软件付费开通/升级获利。 2026年,奥迪告别燃油车 在发布会上,奥迪不止一次提及到中国市场。 […] read more
贾跃亭:FF91的产品力无敌
法拉第未来(FF)已于2021年7月22日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FFIE),融资10亿美金,目标12个月内实现量产。 7月28日,贾跃亭微博高调宣布,面向全球极少数塔尖用户开放的300台邀约制限量FF 91被预订一空,FF 91“未来主义者”版继续开放预定,总订单数量超过14000台。 从摇摇欲坠到挂牌上市再到FF 91开启预定,法拉第未来的日子貌似又重回正轨,你也不得不佩服老贾这一系列操作,简直“设计”精妙。 在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敲钟现场,作为法拉第未来的创始人、现任首席产品官的贾跃亭并没有站在敲钟台上,而是在台下注视着这一刻。 当天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他表示“法拉第未来的上市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起点,给公司带来了重要的资金流,并且要实现对迈巴赫、法拉利、宾利等传统超奢华汽车品牌的颠覆”。 不过回顾过去,此时的法拉第未来离公司创立已经过去了7年,却依旧喊着实现量产的口号,这一切又将大家拉回了现实,而围绕贾跃亭的种种操作依旧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上市敲钟,资本运作的好手 造车七年,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不断融资却越融越缺,在尝试了多种融资方法后,贾跃亭瞄向了股市这一熟悉的融资方式。 但是连年亏损的法拉第未来显然不能正常上市,它登陆纳斯达克走的是“美版借壳上市”的路子。 实际操作就是由一家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壳公司去收购想要成为上市公司的法拉第未来,间接实现上市。 根据安排,这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简称PSAC)和法拉第未来合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 法拉第未来获得10亿美元的融资,包括被借壳公司持有的2.3亿美元,以及基础投资者的7.75亿美元。 这些基础投资者包括吉利汽车以及珠海国投,不过珠海国投最终是被证实没有完成交易。 股东结构方面,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变更为原股东FF Top持股31.1%,由恒大汽车控制的Season Smart拥有20.4%的股权,基础投资者持股23%,原债权人转股持有17.2%,原壳公司PSAC股东持股6.8%。 上市之后法拉第未来的股权情况也清晰的摆在明面上,并且美国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财务审核之严格也会增强更多的投资者信心。 不过股票市场很现实,截止8月9日,法拉第未来每股价格为11.89美元,总市值38.5亿美元,相比发行价13.78美元/ADS,总市值45亿美元低了不少。 为什么去美国造车? 就在法拉第未来上市后不久,贾跃亭在国内又新增了一则被执行人信息,单就法院显示的被执行总额就已经超过94亿元。 当然,也不全是坏消息,根据媒体报道,7月29日贾跃亭旗下世茂工三拍卖成功,以16.45亿元价成交。 回溯过往,乐视网上市的10年时间里演绎了一个疯狂扩张然后快速崩盘的故事。 在国内随着乐视网的退市,数以万计的投资者血本无归,为贾跃亭曾经的梦想而买单。 乐视网以视频版权起家,按照贾跃亭的梦想,公司将打造一个超级产业链闭环。 结果就是进入了一个又一个烧钱的行业,最终扩张为拥有三大体系、横跨七个行业,涉及上百家公司和附属实体的大型集团。 这样的扩张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步子迈太大扯着蛋了,一环损坏,整链崩塌。 而在乐视网最需要钱的时候,贾跃亭高位套现,卖掉乐视股份美其名曰是为了拯救乐视,套现会全部重新投入到乐视的运营中。 实际上,此时的贾跃亭已经深知无力回天了,给自己留了后路却顺带坑了山西老乡孙宏斌的百亿资金。 坑有多大贾跃亭最清楚,他把钱留着换条赛道东山再起,于是他想到了去美国造车,造电动汽车。 2014年,法拉第未来在美国加州成立,当时乐视网还处于加速扩张的阶段,贾跃亭有充足的资金注入。 根据后来的了解来看,贾跃亭为法拉第未来缴了约6.13亿美元资本,且为法拉第未来约3.24亿美元的融资做了担保,这笔初期资本足够展开造车业务了。 2017年1月法拉第未来发布了首款车型——FF 91,3天就收到64000台订单,但前期的资本只足够提供研发,要想量产还需要一大笔钱。 同年,乐视网已经明显的陷入危机当中,并且贾跃亭本人也深陷债务危机,连带影响下要想再融资量产就更难了。 为了保留东山再起的机会,贾跃亭在此期间奔赴美国,至今未回国,丢下乐视网这个烂摊子。 从今天回看过去,如果说贾跃亭造车不是提前找好退路是没人信的。 根据2021年4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送达的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 乐视网于2007年至2016年财务造假,其报送、披露的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相关文件及2010年至2016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最终,乐视网合计被罚款2.406亿元,实控人贾跃亭合计被罚2.412亿元。 疯狂扩张加上财务造假,作为乐视网的控制人贾跃亭不可能不知情,这个信息可以很好的解释贾跃亭高位套现、赴美造车,这一切都变得合理了。 两次争夺控制权 实际上,相比上市融资实现量产,法拉第未来曾经有过更快实现量产的机会,不过在控制权的争夺中又再一次的延缓了FF 91的量产。 乐视的崩塌让法拉第未来成为了贾跃亭最后的“救命稻草”,能否咸鱼翻身全靠它了,因此贾跃亭必须保持控制权不落旁人,即使是能挽救法拉第未来的投资者。 2017年中,贾跃亭被包括上海高院在内的至少20家不同法院发布了人身限制和资产冻结令。同年7月,贾跃亭成功前往美国,但它来到后迎接他的是一场“谋反”戏码,大部分外籍高管秘密联合试图架空贾跃亭来挽救公司。 在贾跃亭发现此事之后,马上就”镇压“了下来,当场解除了法务总顾问,十几名高管先后辞职,对法拉第未来的控制权贾跃亭必须紧握手中。 解决了控制权问题后,急需新融资的贾跃亭运气不错,不差钱的恒大出现了。 2017年10月,恒大主动表示兴趣后贾跃亭赶赴香港火速签下融资协议。 […] read more
极氪001很香?
来到千岛湖试驾以前,关于极氪的新闻层出不穷,调价、换电机…无论哪点拎出来都可以在网上被人口诛笔伐。但很快,借着深圳车展的进行,极氪CEO安聪慧在沟通会上直接回应了用户提出的所有问题,在提出解决方案的同时,详细解释了这番操作的初衷。其诚意和态度,实话说除了此前蔚来CEO李斌,我是没见过的。这或许是做直营,做用户企业的必经之路吧。看得出,在做品牌上,极氪确实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在产品上,极氪的首款产品极氪001又会如何?它能给我们怎样的期待呢? 极氪001有着最大100kWh电池包,最高NEDC 712公里以及最快3.8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配置极高,补贴前售价29.9-36万元。这样的参数和价格,对于有新能源需求,或是喜欢追新的玩家来说,有着相当高的吸引力。目前极氪001共推出三款车型,分别是:长续航双电机 WE版、超长续航单电机 WE版、超长续航双电机 YOU版。由于空气悬挂目前还在调试优化阶段,因此此番首次道路试驾,极氪为我们准备的顶配YOU版车型试装车,空气悬架改成了普通机械悬挂。 关于极氪001的静态部分,想必大家一眼也能看得出来它像谁,俨然就是台放大版的领克,这独特的造型加上庞大的尺寸(4970×1999×1548mm),往往让人很难忽视它的存在。猎装车身,掀背尾门,赋予了极氪001独特的气质,再加上起步就19英寸的大轮毂,YOU版更是标配21英寸(可选配到22寸),视觉效果非常饱满。 当然最为风骚的当属电动无框车门了,用户可以使用手机、门把手、中控屏甚至语音控制开关门,仪式感直接拉满。但如果你是个急性子,或家里有小孩的话其实我不太建议选电动门。首先,车门为了保证安全开启不剐蹭,超声波雷达会十分敏感,以正常开门的位置站在门边,车门会停下来保证不撞到你,但你得在数秒内闪开给车门足够的空间打开,如果退晚了,车门需要在手动拉一下才会电动继续开启。但在日常使用中,应该没什么人会接受这种磨叽的吧,此时 你打算直接手动开关车门,却发现相当费劲。 进入车内,领克的味道就找不到了。实话说极氪001的这套内饰设计、用料和做工,绝对属于国产第一梯队的,这套游艇蓝配白色的内饰真的很有气质,独特却又不浮夸。中央15.4英寸的大屏幕角度相当垂直,有效避免了天窗的反光,只不过目前车机系统尚未完善,只能等日后在体验了。 在乘坐以及实用性方面,极氪001同样做得相当完美,座椅宽大舒适,一体式造型对背部贴合得很好。NAPPA真皮的材料覆盖面也极为广阔,坐在沙发上可以触及到的地方都是柔软且高级的。 超过3米的轴距又为后排争取了夸张的空间,相比小鹏P7、汉EV都要更大。并且我发现,这SEA浩瀚平台的人机工程学做得很不错,尽管底部有电池的存在,但在极氪001内,坐姿依旧很舒展。同时,后排靠背在可以电动调节角度的情况下,还能做4/6比例放倒。如果你没有选空气悬挂,在行李厢盖板底部还可获得隐藏储物格。 道路试驾 其实许多包括新势力在内的国产车,在堆料方面真的非常拿手,因此如果你只从静态层面去评判它,往往挑不出什么破绽,但真正在日常使用时,一个良好的调校和匹配,才能让你用得更加舒心,所谓这钱花得值。其实在静态部分,极氪001已经足够优秀了,没想到的是,把它开起来之后,我还要大呼真香! 其实每次高性能电动车出场,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对其动力表现表示惊叹,毕竟动辄3秒出头就能破百的实力,放在过去可是超跑级的表现。但说实话,在极氪001上,机械素质之优秀,能很好掩盖住3秒加速的锋芒。首先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行驶时的静谧性表现,可以这么说,无论高速行驶时风噪和胎噪的控制,还是低速城市行驶时车外的环境噪音,统统都能隔绝得非常好,主观体验已经是一台豪华D级车得体验。要知道它用的可是无框车门,而且玻璃不是双层夹胶,只是加厚了而已。能做到这一点,和整车堆料不无关系,当然,四条马牌PC6自修补轮胎也功不可没。 结合优异的隔音,悬架表现同样非常突出。上午的试驾安排有山路和城市道路,可以说应对这些路况,极氪001真的是游刃有余,极为从容。悬架对于路面的大小振动化解得非常到位,既有一定的路感传递,却又表现得相当得体且高级。在你飞快掠过马路上的大小起伏时,悬架能及时将其化解为柔和的起伏,并且在通过后很快将车身晃动抑制,这是和许多强调舒适性的新能源车所不同之处。 在山路驾驶时,转向和操控表现同样有惊喜。我原本担心极氪001的转向与领克的手感会很像,结果却完全相反。可变转向比加上优秀的调校,使得回中力度会随着速度及角度的变化细腻而线性改变,这样一来,无论跑山还是日常驾驶,信心都很容易建立起来,我和车辆是有沟通的,它有些类似现在新款奥迪A6、A7的表现。后来我咨询了工程师后才得知,极氪001在研发之时的确借鉴了奥迪A7的转向调校,同时又融汇了领克的思路在里面。 有了优秀的转向,加上出色的底盘调校,即便灵活程度不可能与小钢炮媲美,但跑起山路来那叫一个从容自在,而且你会惊喜地发现,即便是这个机械悬挂版本,侧倾也不会太严重。 回归日常,极氪001给驾驶员准备了包括个性化在内的7种驾驶模式,动能回收也分高中低三挡可调,并且在经济模式下,还可以开启E-Pedal单踏板模式。赋予用户自由调节的权利,这也是极氪001高明之处。实际体验下来,不同模式间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日常使用时,舒适或经济模式足矣,线性的输出非常好控制,同时动能回收的线性体验也足够友好,在你适应以后,可以强回收和单踏板模式真值得一试。可以说,极氪001是一台相当容易驾驭的“猛兽”。 场地试驾 和我想象的基本一样,在激烈驾驶状态下,这台车会显露出一些破绽。具体表现在,绕桩和麋鹿测试中,车重导致了惯性很大,重心转移相对驾驶员的操作要来得慢一些。但在车辆和轮胎极限范围内,车辆的整体感很好,极佳的可控性不会让你在这个时候手忙脚乱。麋鹿测试中,我发现这套博世9.3版本的ESP车身稳定系统标定还是比较开放的,介入时机相对较晚,且不会粗暴干预速度,相信这也与车辆本身的高素质素质有关。在未来的量产车上,极氪工程师表示会允许用户全关车身稳定系统,甚至会有“漂移模式”,看来极氪001的可玩性同样不错。 写在最后 其实这次的极氪001试驾还是留有些遗憾的,一是空气悬挂还在调校中,只能试机械悬挂车型;二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软件没有开通,没办法体验它的高阶自动驾驶辅助;三是环境和时间有限,没有测极氪001的电耗水平。但作为极氪001的首次公开道路试驾,它给我的惊喜依然很多。尽管极氪成立并不久,目前还在直营、用户企业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但其首款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成熟度和产品力,确实让我意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量产车开始交付后,它会是新能源市场上的一匹黑马。我们也会在拿到试驾车后,再来给大家做一期全面测试,《打榜》敬请期待。 话说来试驾前,我那下了大定的朋友就一直在问我这车开起来像什么车?该选空气悬挂吗?我该等EC调光天幕吗?电机我选日电产的还是威睿?其实这几个问题,相信也是许多潜在消费者关注的,以下是我的看法: 1、开起来像谁? 极氪就是极氪,它做出了自己的调性。若非要给它找个类似的级别或者车来对比,那就奥迪A8L吧,但在底盘舒适性和静谧性方面,我认为是能够媲美更豪华的S级的,堪比豪华D级车夸张了吗?这个有机会亲自去试试就知道了。 2、该选空气悬挂吗? 如果你买的是顶配YOU版,或是对姿态有要求,否则没必要。普通的机械悬挂已经调校得足够优秀,而极氪001用的空气悬挂是单腔的,相比奔驰保时捷等用的三腔空气悬挂还是有一定差距,因此用上空气悬挂的效果,说实话可能未必比目前机械悬挂的好。 3、EC调光天幕值得等? 目前得到的消息是,选装EC天幕得等到至少明年3月交车,如果不选,则10月可以交付。我们今日试驾的车型用的就是普通的不可调天幕,供应商来自福耀,实话实说,隔热效果相比特斯拉的要好不少。作为参考,今日场地内的静态体验车,在毫无遮挡的环境下暴晒了一整天,距离头顶玻璃5cm内才会感觉到有热量,比起Model Y的天幕要好不少。因此如果你想早点提车,其实不选EC天幕也是没有问题的,本身隔热效果还行,视觉效果更是没得说。 4、电机选日电产还是威睿? 两款电机的绕组形式有些不同,日本电产采用的是圆线绕组,威睿用的是扁线绕组。扁线绕组散热更好,因此威睿用水冷散热,日本电产则用油冷散热。而极氪官方表示,无论哪款电机,最终实现的轮端扭矩都是一样的3840Nm,并且百公里加速时间也完全一样,因此消费者在使用时没必要纠结。更何况无论用哪种电机,首任非营运车主都是享有终身质保权益的,这更没有后顾之忧了。 撰文:高磊 read more
小鹏G3i上市:满电续航520公里,14.98万元起售!
2021年7月9日,小鹏汽车在成都举行了新款小鹏G3的上市发布会,新车售价14.98-18.58万元,共推出4款配置车型。 小鹏G3i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在智能化的方向上再次进化,目前新车已于即日起开启预订,最快将于今年9月启动交付。 快速了解新车亮点 1.外观采用家族化设计,加入了智能灯语,颜值更高。 2.搭载XPILOT 2.5系统,辅助驾驶能力提升。 3.车机系统采用高通骁龙820A芯片,语音功能和P7看齐。 4.内饰、动力和现款保持一致。 外观:家族化前脸 和现款相比,小鹏G3i的前脸进行了重新设计,贯穿头灯的灯带还配备了智能灯语,科技感大幅提升。 X Robot Face的设计理念让它的前脸变得极其简约,整体的协调性更佳。 新的贯穿式LED灯带可以跟随音乐律动,展现多种灯光效果,而且未来还将支持自定义功能,可以通过编程实现,玩法更丰富。 车身侧面来看整体的轮廓并没有变化,但是在车身配色上采用了白顶撞色设计会显得更为年轻时尚。 门把手上,老款是传统的车门把手,新款已经升级为了隐藏式,除了可以降低风阻外还提升了它的科技感。 车尾部分,新车并没有太多调整,整体和现款保持一致,知识对它的下保险杠进行了细微调整。 内饰:保持一致 内饰部分,小鹏G3i和现款车型基本保持了一致,新车更多的是针对配置方面的提升,这一点略显遗憾。 新款内饰在配色上进行了丰富,提供了蓝黑撞色设计,个性化的意味浓厚。 中控大屏依旧采用竖屏设计,尺寸为15.6英寸,屏幕的屏占比并没有太大提升,不过中控系统的芯片更换了高通骁龙820A,车机的反应速度会有大的提升。 换了新的芯片,小鹏G3i也能像大哥P7一样拥有全场景语音功能,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双音区识别、小P形象与语音指令灵活自定义等智能语音功能将会出现在小鹏G3i上,而且是全系标配,人车交流体验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车机系统还接入了多款第三方应用及支付宝小程序。 仪表盘采用12.3英寸的液晶屏幕,采用了六边形设计,显示内容较为科技,没有传统的圆盘速度显示。 它显示的内容也足够丰富,像能耗、多媒体信息、导航路径等都可以找到。 智能化配置 小鹏G3i搭载XPILOT 2.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拥有20个辅助驾驶硬件为新车带来更强的感知能力,其中就包括有5个高清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 小鹏G3i能够实现全速域ACC自适应续航、ALC自动变道辅助(打灯自动变道)、LCC车道居中辅助、LKA车道保持(新增)、ATC自适应弯道巡航等功能,同时还支持有线框/无线框/平行/垂直/斜列式等车位的自动泊车功能,强大的自动泊车相信对于新手司机来说会是一个不错的福音。 主动安全方面,它拥有前向碰撞预警、带行人监测自动紧急制动、智能限速辅助和盲区监测等功能。 此外,小鹏G3i的主动安全系统还特意针对国内复杂的路况进行了调教,并加入了加塞预警、后方横向来车预警等功能。 动力&续航不变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小鹏G3i并没有对动力系统大刀阔斧,它依旧延续着现款车型的动力,在前轴布置了一个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输出145kW/ 300N·m。 根据现款G3的驾驶体验,这套动力不是十分暴力,但提升速依然会有比较强的推背感,而且“油门”踏板的响应速度十分灵敏,开起来还是能给你一种非常轻快的感觉。 续航能力方面,新车依旧提供两个版本的续航力,NEDC综合续航里程分别为460km和520km。 虽然动力系统没有变化,但小鹏G3i终于支持V2L对外放电功能以及220V电源输出,露营野餐也能用上电,各位工作狂的笔记本电脑在车上也能充电了,这两项配置的出现给车主们带来更多的可玩性。 竞争力分析:小鹏G3i保持活力 相比老款小鹏G3提供7个配置车型,这次中期改款后的小鹏G3i缩减为4款配置车型,车型的减少也使得消费者选择起来不用作过多的纠结。 从价格上来看全新G3i和现款G3的售价区间是保持一致的,不过改款车型新的外观和新的车机硬件也让它提升了性价比,竞争力也更强了。 另外,顶配车型部分,小鹏通过选装降低了它的价格,顶配的价格更灵活。NAPPA真皮,麂皮车顶,座椅通风等作为越级选装包,降低了高配车型的门槛。 如果用户想享有现款520i尊享版配置,可通过520N加选装包,选装包的价格在10000元。 在紧凑级纯电SUV中,小鹏G3i面对的竞争对手不算多,新款车型推出后将继续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和同级的威马EX5相比,小鹏G3i在智能化、辅助驾驶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另外中控车机、全场景语音的操作体验上也有更佳的体验。此次改款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性上有诸多细节向大哥P7看齐,喜欢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了。 (撰文:周师兄) read more
十万出头的纯国产车,预定后竟然需要等半年才能提车!
最近,比亚迪道歉了。 不过,并不是因为车辆质量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因为: ——车卖得太火爆了。 所谓甜蜜的烦恼,不过如此罢。 据官方数据,比亚迪乘用车5月全系销售45176辆,同比增长45.3%(刷新年度单月销量纪录)。新能源单月销售31681辆,同比增长198.8%。其中,纯电EV车型共售出18711辆,同比增长126.0%,而混动DM车型共售出12970辆,同比增长458.3%! 458.3%!导致现在,一车难求… 据悉,秦Plus DM-i上市时,订单就已经排到3个半月。现在据知情人士透露,大部分4S店里现在基本都没车,排队已经要等半年,不加价拿到车就算是赚到了。可见比亚迪最新的DM-i车型在市场有多火。 比亚迪透露,目前DM-i的三款车型(秦PLUS DM-i、唐DM-i、宋PLUS DM-i)的累计订单数已达到6位数(10万+),而且订单数还在飞速增长,以至于客户天天催更,求车心切,甚至遭到了准车主的“投诉”。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以上这封“甜蜜的”的道歉信。 道歉之余,比亚迪也在试图通过实际行动解决问题,近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太原改造生成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50万套EHS动力总成的电动总成装配线及配套设施,而『EHS动力总成』正是比亚迪DM-i混动系统的核心部件。比亚迪急补50万套动力总成,希望以此缓解DM-i车型的交付难题。 为什么DM-i卖这么火? 看到这里,肯定有不少吃瓜群众会满脸问号:听过雷克萨斯ES、丰田汉兰达、本田思域这些热门合资车要排队订车,而一辆10万出头的国产车怎么也出现一车难求的情况呢? 答案就在『DM-i』。 DM-i是比亚迪旗下最新的混动系统,主打以电为主的插混技术线路。 去年六月,比亚迪发布了双模(Dual Mode)技术双平台战略,就包括DM-p和DM-i。其中DM-p平台中的“p”指的是powerful,意味着该平台主打动力强劲、极速,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性能的追求,例如此前唐DM、汉DM都属于DM-p平台;而DM-i平台中的“i”则是intelligent的象征,意为智慧、聪明,主要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低能耗、高效率的需求,譬如今年上半年推出的秦PLUS DM-i、唐DM-i、宋PLUS DM-i就是此列。 这套备受关注的DM-i超级混动系统,核心部件包括双电机的EHS超级电混系统,骁云-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以及整车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并且,这些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完全由比亚迪自主研发。 比亚迪DM系统的起源 在介绍DM-i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混动的基本结构。 按照电机的设计位置不同,混合动力一般分为P0、P1、P2、P3和P4共五种结构:其中P0结构下,电机安装在发动机前端,通过皮带与发动机连接,一般功率较小,不能独立驱动车辆,通常作为发电机;P1结构中,则将电机与发动机后端进行刚性连接,可替代起动机并作为发电机,功率更大;P2结构中,电机位于离合器与变速箱之间,电机功率较大,可以通过变速箱变速直接驱动车辆实现纯电行驶;P3结构中,电机位于变速箱之后,与主减速器相连,功率大,可直接驱动车辆纯电行驶;P4结构中,电机被布置在车辆的后桥上,可直接驱动后轮,实现纯电行驶。 早在2008年,比亚迪就发布了第一代的DM插电混动系统架构,初代DM系统采用双电机混联架构,驱动系统状态切换较少,不太注重性能,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动力输出的平顺性以及更佳的燃油经济性。 2013年,比亚迪带来了第二代DM系统,主推的『542技术』(分别代表加速、四驱和油耗),这代DM技术是基于双离合变速箱打造的混联式动力,当时以“唐”为首的车型举起了“性能”的大旗,虽然是以新能源卖点,但“性能表现”远比“新能源”这一标签更为突出。 到了2018年,比亚迪第三代DM系统来了,第三代相比第二代DM多了BSG皮带启动/发电机,进一步提升燃油经济性和系统输出平顺性,也是解决之前“电耗高”的有效手段,而“性能”依旧是第三代DM的特色。 随着性能表现达到峰值,消费者开始转向更加节能省心的插混系统,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以DM-p、DM-i双线路为主的第四代DM系统,其中DM-p维持了高性能的表现,而DM-i则更加偏向更多消费者关注的经济性。 新一代DM-i的特点 这一代DM-i超级混动系统,则是通过在P1和P2位置增加两台电动发电机,峰值功率分别为25kW和50kW,在两台电动机、电池组与发动机的配合下,能够实现纯电模式、增程模式、高速巡航模式、巡航发电模式、加速模式,共5种能量输出模式。 当电量充足时,DM-i可以当作一辆纯电动车使用,具有静谧、平顺、零油耗等纯电动车的优点。这个模式下,P2电机由电池组独立供电,为车辆提供驱动力,发动机不启动。此外,在车辆减速制动时,可进行能量回收。 在道路拥堵而电池馈电时,DM-i开启HEV串联模式,也就是类增程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发动机将启动,P1电机进行发电并将电量储存在电池组中,而P2电机则直接依靠电池组中的电能驱动车辆行驶。用于获得更高的燃油效率,保持纯电的驾驶感受。 高速巡航时,发动机通过高效的单级变速器直接驱动车辆,发动机保持在高效区间工作,系统以并联直驱为主,此时的P1和P2均处于停机状态。发挥燃油机高速续航的油耗优势。 巡航发电模式中,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P1电机进行发电并将电量储存在电池组中,P2电机不工作。 加速模式时,发动机、P1、P2均处于动力输出状态,为车辆提供满额的功率输出。DM系统的传统性能依然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 综合以上工况可以看出,DM-i超级混动系统的设定主要是围绕着“尽量用电”为出发点,有别于此前的油电共同输出的逻辑,发动机尽量只工作在高效区间工作,让驾驶感受无限接近于纯电的同时,极尽所能地去降低油耗。 DM-i如何实现极限节油?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做出解释,首先是整个混动系统的工作逻辑,其次是系统组成中各个独立结构的优化。 我们都知道,纯燃油车的动力来源于发动机做工,而发动机都有一个最经济的转速区间,所以要想达到节油的目的,就需要通过变速箱匹配转速,让发动机尽量处于这个特定的转速区间。但是在实际用车中,怠速、急加速、带挡滑行等大部分工况都处于十分低的燃油效率,很大一部分能耗就这样被浪费了。 而按照DM-i混动系统的思路,在大功率大容量的刀片电池以及大功率的发电机和电动机的支撑下,发动机可以只专注于一个事情,就是工作在最佳的转速和负载下,支持P1电机发电,即便在加速模式下多出来的功率也可由发电机和大功率电池消化吸收,这与目前很多增程式车型的设计思路十分相似。 但是,增程式车型的这种省油模式只能满足低功率城市道路用车,一旦将车辆开上高速,在高速巡航路况时,“发动机→发电机→电池组→电动机→车轮”这样的能量传递模式,反倒没有“发动机→车轮”的燃油效率高。 所以高速巡航时,DM-i会让发动机通过高效的单级变速器直接驱动车辆,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间,系统以并联直驱为主,达到节油的目的。 以上便是整个DM-i混动系统的工作逻辑。 接下来我们再看,比亚迪对系统中的独立结构做了哪些优化。 核心:EHS机电耦合系统 DM-i混动系统中,有一套关键的EHS机电耦合单元,它采用双电机设计,其中一个电机为驱动电机,另一个电机为发电机。能够实现发动机和驱动电机的串联或并联动力输出。 其中,驱动电机最高转速可达16000rpm,最高效率达到97.5%。同时,油冷技术的使用提升了电机散热能力,使得电机的功率密度达到了44.3kW/L。集成在EHS上的电机驱动单元采用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IGBT 4.0功率半导体器件,电控综合效率达到98.5%。 这两台电机,以电驱动为中心,重新设计并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并根据驱动电机的功率分为EHS132、EHS145和EHS160三款,适配A级到C级的全部车型,其中EHS132和EHS145采用骁云1.5L发动机,EHS160采用骁云1.5Ti发动机。 三款电机均为发卡电机,优点是槽满率高,比传统电机高50%以上。其次是散热性能更好:一方面是表面积加大,散热面积大;另一方面是绕组之间接触面积大,空隙小,导热能力更好。 同时,绕组端部还更短,也就是绕组两头接线所需要的空间更小,节省更多的空间。可以有效减小电机的体积,提升功率密度。还带来了更好NVH表现,因为开槽形状不一样,电磁噪音更低。 这套EHS机电耦合单元内部带有一个离合器。离合器分离时,发动机打开发电机发电,对电池进行充电,驱动电机从电池获取电量来驱动车辆,实现发动机与驱动电机的动力串联输出。离合器结合时,发动机与驱动电机的动力经过齿轮系统耦合后并联输出。 从行驶逻辑来看,比亚迪EHS的工作逻辑与本田i-MMD系统很像,取消了传统变速箱,取而代之的是类似本田i-MMD的E-CVT,中低速主要用电机驱动车辆,高速使用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驱动电机作为动力辅助。 得因于此,厂家公布的宋PLU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