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志趣享

a website dedicated to electric vehicles only.

Category: 政策

  • 三项改变都在2025年!明年买新能源车更明智?

    三项改变都在2025年!明年买新能源车更明智?

    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异常火热,尤其是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更是激发了许多人的购车热情。根据当前的情况来看,以旧… read more

  • 多起事故是否会影响Robotaxi的到来?特斯拉FSD在接受美国调查

    多起事故是否会影响Robotaxi的到来?特斯拉FSD在接受美国调查

    特斯拉“WE, ROBOT”大会上,马斯克展示了公司关于全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愿景。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 read more

  • 继续“掀起”车市热销狂潮?财政部下达2025新能源汽车补贴

    继续“掀起”车市热销狂潮?财政部下达2025新能源汽车补贴

    11月19日,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预算通知,此次,补助资金总额近100亿,达98.85亿元… read more

  • 埃隆·马斯克赞成美国废除电动汽车补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埃隆·马斯克赞成美国废除电动汽车补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国会废除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额减免,这可能会打击汽车制造商。但是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的有力支持者… read more

  • FSD中国版来了?伊隆·马斯克私人飞机已抵达北京

    FSD中国版来了?伊隆·马斯克私人飞机已抵达北京

    北京时间 2024 年 4 月 28 日消息,据博主 @常岩CY 拍摄的图片显示,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的私人飞机已于下午 14:02 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据悉,马斯克本次乘坐的私人飞机型号为湾流 G550,注册号为 N272BG。 该博主还称,马斯克已经火速通关,进入北京。车队由一辆 Model S 和两辆 Model X 组成,全部为黑色。 据报道,路透社援引两位知情人士消息称,马斯克此行计划会见中国政府高级官员,讨论自动驾驶软件 FSD 在中国落地的可能性,并希望能获得将中国境内收集的汽车数据转移到国外用于自动驾驶算法训练的许可。 出处:IT之家 read more

  • 中国电车让美国政府瑟瑟发抖了?

    中国电车让美国政府瑟瑟发抖了?

    拜登总统2024年2月29日发表美国汽车行业国家安全风险声明,虽然此举的目的是展开对中国电动汽车软件技术的调查,但声明读起来却更像是竞选演讲稿,目的显而易见。 声明的开篇第一段就是彩虹屁:美国汽车全球第一,美国工人全球最佳…   拜登总统关于解决美国汽车行业国家安全风险的声明:   美国汽车制造商和汽车工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标志性的(汽车)三巨头和美国汽车工人在质量和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充满活力的汽车工业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   中国决心主导汽车市场的未来,包括采取不公平的做法。中国的政策可能会让汽车充斥我们的市场,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构成风险。我不会让这种事发生在我的任期内。   如今,大多数汽车都是“联网”的——它们就像轮子上的智能手机。这些汽车连接到我们的手机、导航系统、关键基础设施以及制造它们的公司。来自中国的联网车辆可以收集有关我们公民和基础设施的敏感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发送回中国。这些车辆可以被远程访问或禁用。   中国对美国汽车和其他在中国运营的外国汽车实施限制。为什么要允许中国的网联汽车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在我国运营?因此,今天,我宣布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以确保来自中国等受关注国家的汽车在美国道路上行驶不会损害我们的国家安全。我已指示我的商务部长对采用相关国家技术的联网车辆进行调查,并采取行动应对风险。   作为总统,我发誓要为依赖汽车行业就业的汽车工人和中产阶级家庭做正确的事。通过这一行动和其他行动,我们将确保汽车工业的未来将由美国工人在美国创造。   中国电动汽车根本没打入美国   事实上,中国制造的电车尚未在美国市场上发力,至少目前还没有。2023年,中国直接向美国出口的纯电动汽车仅为3.68亿美元。相反,根据美国官方贸易数据,欧盟同年向美国出口金额则是近74亿美元。   美国目前并未大规模进口中国纯电动汽车,主要是因为美国对中国制造的汽车征收 27.5% 的关税以及其他限制。尽管如此,这项关税可能最终无法阻止中国汽车进入美国。   中国的电动车与西方电动车相比的一大优势在于价格。例如,比亚迪生产的“海鸥”在拉丁美洲的售价仅为两万美元,而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商目前正在相互进行价格战。与以往中国商品更多是廉价的复制品不同,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商更具竞争力,原因则是在创新方面,这与中国工业能力(包括造船业)逐渐形成协同效应以及规模经济有关。而中国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补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中国汽车出口能力,很快将不再受到跨洋运输船力不足的限制。比亚迪与烟台中集来福士联合推出了中国第一艘专门用于出口中国制造的汽车运输船。本周早些时候,数千辆比亚迪汽车在德国卸货,这是计划八艘船中的第一艘。   《人民日报》今年早些时候报道称,中国航运巨头中远集团已经订购了24艘大型车辆运输船。如今中国的造船业和工业能力不容小觑:2023年前8个月,中国民用造船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9%。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和造船商携手并进、相互促进,将使中国能够将更多汽车运往国外,美国也同样是重要的目的地之一。此外,中国汽车可能通过对第三国(尤其是墨西哥)的投资进入美国。墨西哥不仅与美国接壤,同时还深度融入USMCA供应链,这也会让中国投资的墨西哥产电车更容易进入到美国市场。   中国电动汽车全球最大制造商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去年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销量的59%。   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谈到电动汽车的未来时说:“我们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而不是通用(GM)或丰田。中国将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强国。”   美国传统三巨头面临的最大威胁,正是不断崛起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尤其是专门生产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比亚迪。   去年比亚迪销售了300万辆电动车,超出所有竞争对手,它目前在中国的产能足以实现每年生产400万辆汽车。但这还不够:比亚迪正在巴西、泰国、匈牙利和乌兹别克斯坦设厂,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把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加到生产地名单上去,电动汽车的洪流即将到来。   中国的一大关键优势还是其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以比亚迪为例,它之所以能将电车的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部分原因是它拥有电池的供应链,从原材料到成品电池组都是直接生产,此外比亚迪还设计自己的半导体。   马斯克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极具竞争力。中国的制造业实力强劲,而职业道德也令人难以置信。”   他甚至表示,未来的十大汽车制造商可能主要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尽管他努力让特斯拉占据榜首:”有很多人认为,十大汽车公司将是特斯拉,其次是九家中国汽车公司。我认为他们的观点无可辩驳。”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虽然巴菲特并不涉足汽车行业,并且拒绝投资特斯拉,到当时公司副董事长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已于去年12月去世)却对比亚迪的制造能力印象深刻,他所主导的投资比亚迪,取得了巨大成功。   芒格称比亚迪创始人兼CEO王传福是一位“天生的工程师”,并且对比亚迪大加赞扬:“比亚迪的工作人员比马斯克的工作人员更擅长制造产品。”   “恐华症” : […] read more

  • 美国环保署公开了特斯拉 Cybertruck 的细节文件

    美国环保署(EPA)近日公布了特斯拉 Cybertruck 的官方文件,揭示了这款电动皮卡车更多细节。 首先,特斯拉在 2023 年 11 月 21 日提交的认证摘要信息报告(Certification Summary Information Report),提到了电池组的总电压为 816 伏,电池能量容量为 150 安时,以及电池的比能量为 170 瓦时 / 公斤。这意味着 Cybertruck 的能量容量为 122.4 kWh,与一些报告中未经官方确认的 123 kWh 的数据相符。遗憾的是,特斯拉没有公布 Cybertruck的电池容量。 特斯拉还在 2023 年 11 月 11 日提交了符合性证书的初始申请,该文件确认了热泵的存在。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大多数新款特斯拉车型都配备了热泵,而且今年早些时候 Cybertruck 车主俱乐部的成员分享的谍照也展示了位于前行李箱后的冷却系统。原理上,热泵利用电池和驱动单元产生的热量来加热车厢,节省能源,并提高续航里程,这在冬季尤为关键。 此外,Cybertruck 充电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该车充电口位于后左挡泥板上,会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SoC)显示不同的颜色。例如,白色灯光持续亮起表示可以插拔充电线。橙色灯光则表示充电线未正确锁定,而蓝色闪烁灯光则表示充电正在如预期进行等等。 最后,Cybertruck 的整备质量为 6898 磅(约合 3132 千克),全轮驱动版本的重量为 6669 磅(约合 3028 千克),两种版本的车辆额定总重(GVWR)均为 9169 磅(约 4163 千克)。 编译:IT之家(网站) read more

  • 传闻特斯拉规定Cybertruck在交付一年内禁止转售

    传闻特斯拉规定Cybertruck在交付一年内禁止转售

    2023年11月12日消息,特斯拉 Cybertruck 的买家将在一定的时间内受到“禁止转售”政策的限制,这一政策已经在该公司的其他车型的购买协议中被发现。 据了解,在一些最近的 Model 3 和 Model Y 的购买协议的条款和条件中,特斯拉表示,Cybertruck 的买家将在交付日期后的一年内不能出售该车辆。该条款已被多方发现,列在一个名为“仅适用于 Cybertruck”的部分下。 如果 Cybertruck 的所有者希望在交付后的第一年内出售他们的车辆,他们必须首先以书面形式通知特斯拉,以获得该禁止转售政策的例外,这样他们就可以将其卖回给特斯拉。如果特斯拉拒绝,那么卖家可能可以从特斯拉那里获得书面同意,将 Cybertruck 转售给其他第三方。最坏的情况是,特斯拉可以拒绝向 Cybertruck 转售者出售该公司的其它车辆。 本周早些时候,特斯拉投资者关系负责人 Martin Viecha 表示,该公司为 Cybertruck 交付活动邀请函的抽奖已经完成,Cybertruck 活动的交付邀请函将“很快”发送,该活动定于 11 月 30 日在特斯拉的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举行,但截至撰写本文时,尚不清楚是否有人收到了他们的邀请函。 出处:IT之家 read more

  • 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Nuro在凤凰城的运营暂停

    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Nuro在凤凰城的运营暂停

    据TechCrunch报道,估值超过86亿美元的自动驾驶汽车交付初创公司Nuro正在关闭其在凤凰城的设施,因为它将其商业战略从沙漠大都市转移到了旧金山湾区和休斯顿。 根据TechCrunch查看的一封内部邮件,Nuro告诉员工,其Phoenix Depot将于10月1日关闭。它将继续在亚利桑那州坦佩市的设施中运营,公司员工不会受到影响。然而,凤凰城的几个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商(AVO)已经因此而被解雇。 “鉴于凤凰城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再是我们的商业路线图,我们将整合我们的资源,专注于我们在湾区和休斯顿的主要部署区域。我们将立即暂停在凤凰城的公路运营,并在10月1日前关闭该仓库,”该公司在内部邮件中说。 Nuro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证实了凤凰城的裁员,并解释说Nuro公司已将其在亚利桑那州的工作重点从公路运营调整为远程运营。该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这一业务战略需要逐步关闭我们的凤凰城仓库,集中精力在亚利桑那州坦佩市进行远程操作。”他补充说,Nuro仍将在亚利桑那州有业务。 Nuro在亚利桑那州经营多年,2018年通过与克罗格公司的试点项目启动了这一业务,克罗格公司是一家杂货零售商,拥有并经营克罗格、King Soopers、Fry’s和Pick ‘n Save商店。在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的试点项目最初使用了改装的丰田普锐斯轿车,并过渡到其第一代机器人,称为R1车辆。虽然Nuro与Kroger的合作关系在休斯敦扩大并继续进行,但在亚利桑那州的试点却结束了。 Nuro于2020年2月推出了R2,这是一款与位于密歇根州的Roush企业合作,在美国设计和组装的第二代机器人,配备了激光雷达、雷达和摄像头,使“驾驶员”能够360度观察周围环境。 该公司现在正专注于第三代机器人,简称为Nuro。2022年1月亮相的”Nuro”,将与比亚迪北美公司合作生产。 这些车辆被设计用来运送杂货和其他货物,而不是人类。随着Nuro从普锐斯过渡到其定制的车辆,它不得不加强其远程操作系统,该系统允许人类远程监控、沟通,甚至在需要时为机器人提供指导。 据Nuro称,在凤凰城受影响的员工中,有3人选择了离职,2人正在帮助关闭Nuro的凤凰城仓库,其余的人将加入坦佩的团队。 该公司还在休斯顿解雇了四名员工,在加州山景城的工厂解雇了三名员工。 “作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战略的一部分,即对我们的业务采取更集中的方法,不幸的是,我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让我们休斯顿的四名(非AVO)员工离开,并向他们提供了所有的遣散费。”Nuro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告诉TechCrunch,“所有受影响的员工都被当面通知,并在工作中单独通知。” 该公司在其他地方没有进行裁员。截至2022年1月,该公司雇用了超过1200人。 Nuro的重点是休斯顿和公司总部所在的湾区,包括与沃尔玛和CVS等几家公司合作。 编译:cnBeta.com read more

  • 全球多个国家押注镁电池技术研发

    全球多个国家押注镁电池技术研发

    如今各种锂电池已经成为日常生活里必不可少的设备,无论是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还是新能源汽车,它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但随之而来的是外界对锂电池资源的担忧,尤其是今年以来锂电池相关原材料价格出现飞涨,逼迫各国纷纷加快布局“后锂电池”时代。 锂电池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多国押注镁电池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0日以《锂电池何时被超越?》为题报道称,英国剑桥大学、丹麦及以色列的知名工科大学以及德国、西班牙的研究机构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E-Magic”在欧盟的资金支持下,正以2030年为目标,加快开发突破性的高容量、环保性更好的镁电池和锌电池。 报道称,锂电池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日本索尼公司实现商用化,它比之前的镍氢电池、铅酸电池能存储更多电能,如今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产品上得到普及,相关研究还在201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锂电池的最大缺点就是成本高。报道举例称,如果将锂电池作为大规模储存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电池,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资料显示,想将其成本降到跟水力发电相当的每千瓦时2.3万日元的水平“是白日做梦”。 因此“后锂电池”时代的主要目标是压缩成本和提高耐用性。“E-Magic”瞄准了成本更低的镁电池。镁离子可以携带2个正电荷,而锂离子只能携带1个,因此理论上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比锂电池更大。目前实验室的镁电池已经能反复充放电超过500次。研究人员将致力于改进电解液及开发新的电极材料。同时丰田的北美研究所和美国休斯敦大学也在开发新型镁电池,它的电极正极材料采用有机化合物,电解质采用硼。虽然这种镁电池目前只能充放电200次,但研究团队称“已经找到了开发出高稳定性、高性能电池的方向”。 除了镁电池外,报道提到日本东北大学的小林弘明助教和本间格教授也在开发新型锌电池,他们用水溶液取代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降低了火灾事故的风险,由于其成本低,未来有望用于储蓄可再生能源电力。 替代技术尚不成熟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2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当前正在发展的锂电池替代技术而言,除了日本媒体提到的镁电池、锌电池,还有相对更成熟的钠电池。事实上,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均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它们的工作原理也高度相似。只是受制于没有合适的电极材料,钠电池一直到2000年之后才取得突破。当前技术最先进的钠电池是中国宁德时代今年7月发布的,具备全球最高的能量密度(160Wh/kg)和超快充特性(15分钟可充电80%)。预计宁德时代下一代钠电池能量密度可突破200Wh/kg;计划于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墨柯认为,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镁电池、锌电池还是钠电池,其成熟度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相当差距,甚至只是处于实验室阶段,性能也有不少缺陷。他表示,外界对于这些锂电池替代技术如此热心,核心原因不在于它们的性能更好,而是资源更丰富、原材料价格更便宜。 正如《日本经济新闻》提到的,锂电池原材料——锂、镍、钴的产地分布极度不均。相关资料显示,近80%锂资源产量主要集中在美洲四湖以及澳洲六矿,中国需要的锂资源80%以上都要靠进口;镍资源多数集中在印尼、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古巴和菲律宾等地区,这六国的镍储量占比全球储量近78%;全球已探明钴资源由约51%分布在刚果(金)。相比之下,钠、镁、锌的储量要高得多。例如锂在地壳中的储量为0.0065%,全球储量仅有8600万吨,而钠在地壳中的储量为2.74%,仅中国柴达木盆地的钠盐储量就达到3216亿吨。 但另一方面,镁电池和锌电池在技术和材料上仍有相当多障碍有待克服,目前还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电极材料,更谈不上大规模应用。墨柯预测,考虑到一项新技术从实验室研制到量产再到大规模应用的过程,这些替代技术可能需要等待二三十年才能发展成熟。他还表示,即便是相对成熟的钠电池,由于钠离子半径和体积相对较大,因此在能量密度提升上受到限制,可能更适合储能电池、二轮电动车等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领域。宁德时代透露,已经开发出了钠电池和锂电池共用的体系,彼此可以“取长补短”。 锂电池还可以再“挖潜” 如果锂电池在短时间内还难以被取代,那么它的未来又如何呢?墨柯认为,今年以来锂电池相关原材料价格的飞涨存在人为炒作的成分,单就锂资源的储备量而言,虽然远不如钠镁锌,但在未来三五十年内是绝对够用的。 同时锂电池的潜力还远没有被挖掘干净。墨柯表示,锂电池理论能量密度最高可达到700Wh/kg,目前高镍811电池(即电池正极材料中镍占比80%、钴占比10%、锰占比10%)的能量密度能达到260-270Wh/kg,而日韩头部电池企业在2021年都推出镍含量在90%以上超高镍电池产品,再加上负极采用硅碳材料,有望将能量密度提高到400Wh/kg,相当于锂电池的储电能力提升了50%。此外,多国还在研究将锂电池的液态电解液替换为固体电解质,可以同时提高其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撰文:环球时报 @马俊 @晨阳 read more

  • 合肥市向零跑汽车“输血”20亿元

    合肥市向零跑汽车“输血”20亿元

    近日有消息传出,零跑汽车正以超220亿元人民币估值进行Pre-IPO轮融资,合肥市也已经明确表达对零跑汽车的投资意向,投资金额在2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一消息让所有人都在猜测,合肥市是否会有意将零跑汽车打造成第二个“蔚来汽车”。 相关消息人士透露,合肥市对零跑汽车的投资将分两批完成,首批2亿元已经投进零跑汽车B轮融资,剩下的18亿元将在Pre-IPO中投资。 被忽略的潜力股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零跑汽车可以说是国内第一批成立的新势力造车企业。但是,相比于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新势力车企来说,零跑汽车无论是在知名度还是市占率上都相对比较薄弱。这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零跑汽车的资金相对短缺; 二、创始人缺乏造车领域的经验。 先来看一下零跑汽车的资金情况:2018年1月获得第一笔4亿元融资;2018年11月获得第二笔25亿融资;2019年8月获得第三笔3.6亿元融资。除了2016年未披露的天使轮融资金额,零跑汽车总融资不过32.6亿元,总估值仅为71亿元。 根据《近十年新能源汽车投资融资报告》数据显示,蔚来汽车以327.8亿元拿下了融资榜第一,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以309.6亿元位居第二,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分别以融资218亿元和214亿元的额度上升榜单前十。 一经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资金短缺对零跑汽车发展的限制程度。关于资金问题,根据零跑汽车母公司大华股份的财报显示,2018年度零跑科技营收为122万元,亏损3.07亿元。2019年上半年营收121万元,亏损约2亿元。 虽然2018年和2019年的表现不佳,但是跨入2020年之后,零跑汽车开始疯狂进击。零跑汽车旗下的首款电动轿跑S01上市后虽然销量不佳,但是第二款A00级微型车T03却扭转了形势。 根据数据显示,从2020年5月上市交付以来,T03全年累计销量达10266台,得益于T03的销量,零跑汽车全年销量达到了11391台。另外,在2021年1月1日,零跑汽车第三款车型C11正式开启预售,定位5座SUV的C11将进入更大众市场。据了解,C11预售仅3天订单量便突破了1400台。 从上述的数据来看,我们可以简单地预测一下2021年零跑汽车的发展。 零跑汽车在产品端上已经布局了轿跑产品、微型车、SUV,除了轿跑市场相对较冷门以外,SUV市场和微型车市场均是近年来最热门的市场。尤其是微型车市场,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例,上市不久后便盖过了特斯拉Model 3的风头,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的榜首。所以,零跑汽车在接下来一年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 回归到零跑汽车影响力薄弱的话题,零跑汽车的创始人朱江明虽然在智能交通领域上有较深的造诣,但是造车方面却是个“门外汉”。比如说,朱江明在刚步入造车领域的时候,甚至不知道汽车生产和销售都需要准入资质。不过,恰恰是这个原因,导致零跑汽车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比大部分新势力车企更加稳健,在自主研发上不断深耕。这或许也是合肥市政府看重零跑汽车的重要原因。 相中零跑汽车的技术 合肥市一位负责新能源汽车的领导曾说过,之所以选择零跑汽车,首先是看重其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其次才是其越来越被市场上认可的产品和未来跻身头部造车新势力的潜力。 零跑汽车有安防巨头浙江大华股份在2015年孵化,创立5年期间对整车平台、三电动力系统、甚至计算芯片都进行了自主研发。同时,零跑汽车依托母公司的芯片研发能力,零跑汽车在基础的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上都已经有了足够的基础,而在现有的基础上,零跑汽车接下来的优势也将会逐步显现。 结合合肥市政府的20亿元的投资资金和合肥市的相关政策来看,零跑汽车或许有望进入到新势力车企头部玩家的序列。 2020年11月,合肥市政府对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清晰的规划,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以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合肥市已经聚集了蔚来、江淮、安凯、江淮大众、长安等企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也日趋完善,这对零跑汽车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总结 经过了车市下滑、补贴退坡等冲击之后,仍然能够坚持下来的车企,无一不是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零跑汽车当下已经站在了新势力车企的第二梯队的前列,所以在各方的助力下,零跑汽车冲击新势力头部车企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电动君依旧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只有车企坚持自主研发才是突破重围的最佳方式。 撰文:李兴辉 read more

  • 中国为什么引进特斯拉,帮特斯拉反超比亚迪?背后的智慧值得点赞

    中国为什么引进特斯拉,帮特斯拉反超比亚迪?背后的智慧值得点赞

    很多人看中国引进特斯拉,就像看着像许多年前燃油车开始引进国内一样,用市场换技术,到头来核心技术没学到,市场又被合资车占领赚了个盆满钵满。这种做法这不是帮着特斯拉反超比亚迪吗?   事实上,特斯拉的引入,有多方面原因,背后的智慧值得点赞: 1.让特斯拉做一条鲶鱼,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让国产品牌能充分竞争,提高技术含量,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之前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太乱了,骗补贴,质量差,心思不放在提高质量。引进特斯拉后各个电动汽车就慌了,所以老老实实搞技术搞生产。   2.招商引资,促进税收和就业,就业留在中国,税收留在中国,外国公司工厂在中国,那肯定配套产品也会在中国,这样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 事实上引入特斯拉和苹果在中国制造的作用一样的,一是带来制造链提升,国产手机崛起苹果功不可没吧;总而言之特斯拉对于中国的作用应该和苹果差不多。   3.特斯拉30万价位对国产车影响甚微,国产这个价位基本是空白,只会影响合资和进口,而且就算特斯拉如果出便宜车,也不可能比我们国产更便宜,国产车可是亲儿子,我们肯定有办法解决的。 4.汽车技术很多专利被垄断,中国很难绕过去,生产电动汽车就是弯道超车。当然目前被外企占领市场是暂时的代价,这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害处。   所以不能仅看眼前,自从丰田收购了特斯拉的电机供应商之后,能提供全产业链和市场的只有我国!所以呢,国家在推进产业升级! 同时锂电池的原料锂矿、钴矿中国也有话语权,让纯电动车成为全球主流是重中之重,车企之间的竞争是小事,如果让日本的氢燃料电池车成主流就不行了,所以中国全力推动纯电动车,不惜一切代价,主动权在我们手里还怕啥,以后慢慢调整就是了。   因此,比亚迪如果还继续想做垄断市场的想法,只会被淘汰!国家也对储能市场加强了严格管理,不排除未来会引进燃料电池的储能技术,也就是丰田和东芝一直在开发的氢燃料储能系统!反正现在国家在下很大一盘棋,等着看吧!   总结:国家战略是一个长期谋划,不一定短期见效果,或者说不到关键点可能也看不出效果。国家才是下棋的高手,我们担心的问题,国家智囊团早就想周全的。引进特斯拉就是用来提升中国品牌的实力,最终超过它。前有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年苹果虽然很火,但是你看现在用华为的越来越多。   所以不要害怕竞争,要把世界最优秀的企业都请到中国来,这样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优秀的人才才能来到中国,高铁的引进就是最成功的经验,同时还要走出去,华为等一批优秀企业就是典范。 出处:头条号 @灰猫说车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