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志趣享

a website dedicated to electric vehicles only.

Tag: 超级电池

  • 特斯拉的小型车不叫“Model 2”,售价16万元人民币!

    特斯拉的小型车不叫“Model 2”,售价16万元人民币!

    早在去年,特斯拉专门举办了超级电池活动日,粉丝问最近的新车计划时,特斯拉CEO马斯克明确回答道:“未来三年内,特斯拉将推出入门级别的电动车。” 有媒体报道,特斯拉最早将此项目于2022年投入生产,且这款车很有可能在中国制造,最快将在2023年量产发布,售价约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 不过据特斯拉内部人员透露,此款车不会取名Model-2。Model-3原本的命名是Model-E,不过由于Model-E被福特抢注了,不得已才取名Model-3,入门级电动车发布后还是会沿用此前的字母取名策略,或将取名Model-Q。 不过从曝光的图看来,本次新车估计就是这台入门级的电动车,定位于紧凑级车型。 特斯拉家族化前脸依然是预料之中的,两厢式设计应该比较收到年轻人的青睐,短促的车身改装潜力巨大。或许会采取Model-3同平台生产,如果有高功率版本,那这台车直接对手估计是高尔夫GT、福特ST和思域TYPE-R这类小钢炮。 整个车身的流线型设计非常棒,没有过于复杂的线条,造型圆润又不失动感,配合大尺寸的轮毂,运动气息十足,如果特斯拉在高功率版本上把操控性再努力调校一下,下赛道跑跑问题不大。 车内还是一如既往地简约,极简是当代的潮流,也是未来的趋势所在。不需要过多的按键和装饰,一块屏幕全搞定,特斯拉的车机系统也是非常优秀的,不仅仅是功能上做到许多同级的车做不到的,而且使用流畅度也是同级许多车型不能比的,网友戏称为“IOS和安卓”。不过内饰用料上也更加环保了,像Model-3上许多用料都是可降解塑料,就是不知道耐用性怎么样,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对于特斯拉会推出这样一款车,相信大家都不会意外,特斯拉主要消费群体就是年轻人,而两厢版的钢炮也同样是年轻人的最爱之一,不过价格上会下探到20万以内确实有点让人意外,也让人有所期待。转念一想,马斯克就是会做一些让人意外的事情,也就见怪不怪了。 如果这款车上市,你会有兴趣吗? 出处:头条号 @0炭计划 read more

  • 比亚迪拒绝了“苹果的橄榄枝”?

    比亚迪拒绝了“苹果的橄榄枝”?

    2020年12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发推文表示,曾希望苹果收购特斯拉,但是苹果掌门人库克连一个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不久后,有媒体爆料表示,苹果公司打造的首款纯电动汽车Apple Car或将于2021年9月份正式发布。 苹果造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记得在2013年,苹果就宣布了“iOS in the car”计划,吹响了进军汽车领域的号角。紧接着苹果公司又推出了“泰坦计划”,旨在打造颠覆汽车行业的全新车型。据坊间传闻,苹果每年投入到造车计划中的资金就高达1300亿元。 对此,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曾表示,与丰田等传统竞争对手相比,苹果这种手握雄厚资金的科技巨头发布自己的汽车,将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更大的挑战。 比亚迪或拒绝合作 据DigTimes最新报告显示,苹果计划在美国制造用于其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的动力电池,而不是从其他国家的供应商采购。有业内人士透露,苹果有可能与中国台湾制造商进行合作,而中国台湾富士康和Advanced Lithium Electrichemistry(Aleees)都传出计划在美国建厂的消息,与苹果公司合作开发汽车电池的意图不言而喻。 对于苹果公司的动力电池制造计划,不少人感到好奇,目前全球有那么多著名的电池制造商,比如说中国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为什么苹果公司不选择和大多数车企一样,直接向这些电池供应商采购电池,或者选择与比亚迪合作开发电池,而是传出与富士康合作的意图呢? 事实上,苹果并不是没有找过比亚迪或宁德时代合作开发动力电池。6月曾传出苹果正在与中国企业和比亚迪公司就电池的供应进行了初步谈判。值得一提的是,苹果方面对磷酸铁锂电池更加青睐,不仅成本低,而且安全性也优于三元锂电池。然而,苹果“坚持为Apple Car配备美国制造电池”的原则,要求比亚迪、宁德时代在美国建厂的要求,让比亚迪、宁德时代与苹果公司之间的合作彻底告吹。 相比之下,作为苹果公司的“御用”代工厂,刘扬伟于2020年10月中旬曾表示,富士康将会在的2024年推出第一个电动汽车固态电池,这是一个能够改进现有电池的大容量储存设备,被外界认为是解决电动汽车缺陷的最佳方案。加上富士康已经计划在美国建厂,导致大家在猜测苹果会选择谁作为电池开发合作方的时候,认为富士康是最有可能成为苹果的合作方。 降本增效,苹果野心有多大? 至于为什么苹果公司会选择与电池供应商合作开发新电池,不少人认为是为了更好地适应Apple Car。据目前获得的信息,苹果自主研发的电池将采用全新的电动车电池技术—Monocell技术(将所有的电池芯封装在一个电池包之内),在没有传统电池模组封装的情况下,同一个固定空间可以装下更多的电芯,不仅能够让产品成本更低,而且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也将会大幅度提升。 从电池的成本和技术来看,这一观点确实是苹果公司选择自研电池的关键因素。汽车行业内流传着一句话“一个电池半台车”,这是大家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成本高的一种描述。虽然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一说法有些夸张,但是动力电池成本高是毋庸置疑的。从车企的角度出发的话,动力电池成本高以及重要性等特性,都是驱使他们自主研发电池的动力。 不过,动力电池存在技术积累要求高、成本压力大、颠覆性技术出现的可能性较低等特点,导致不少车企不得不选择放弃自研电池这一条道路,改为向电池供应商采购电池。不过,对于拥有上千亿美元现金储备的苹果公司来说,开发新电池的压力并不大。再加上富士康的助力,自研电池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实现电池的研发与制造完全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回归主题,苹果公司之所以选择自主研发动力电池的关键因素,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希望能够紧握电池的供应链,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回顾过去十多年的电动汽车发展历史,在电动汽车发展初期,几乎所有的主机厂完全依赖于外界的电池供应,比如说LG化学、松下、比亚迪等等。 然而,在2014年前后,车企们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斯拉率先结束与松下的合作,于2014年开始计划自建超级电池工厂,理由是松下电池供货能力不足。随后,大众集团、奔驰、通用等公司也在2017年之后纷纷加入到自建工厂的行列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均认为车企是为了降低成本才选择自研电池。但是,事实上,大多数车企之所以选择自研电池,主要原因在于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不足。 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产销量均出现了下行。对此,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疫情蔓延确实是影响汽车市场的关键因素,但是除了疫情以外,电池供应短缺也是影响汽车行业良性发展的原因之一。据相关信息显示: 1月23日,奔驰EQC的产能规划从60000辆/年削减至30000辆/年; 2月10日,捷豹奥地利格拉茨工厂的I-PACE产线停车; 2月21日,奥迪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e-tron产线停产 2月26日,起亚Niro纯电动车生产进入限制状态。 这些电动汽车产品对于所属车企的意义不言而喻,几乎都是各家车企向电动化转型的先锋产品。对于他们来说,停产意味着它们向电动化转型的速度将会放缓,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苹果公司提前布局电池领域,可以看作是它大规模进军电动汽车行业的一个“号角”。从中也可以看出,苹果造车计划的“深度”和“广度”或许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总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苹果公司在拥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并没有盲目的跟风官宣造车计划,而是选择先部署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降低造车风险。在造车浪潮再度掀起的背景下,苹果公司的这份冷静让人不得不感到吃惊。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公司进入电池领域之后,是否在实现自身造车的同时,向Tier 1供应商的方向发展,为整车厂供应电池、自动驾驶系统等零部件或技术还有待考究。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苹果公司势必会对现如今的汽车行业造成极大的影响。 (撰文:李兴辉) read more

  • 100 kWh的特斯拉Model Y何时国产?能国产吗?

    100 kWh的特斯拉Model Y何时国产?能国产吗?

    2020 年 9 月 22 日,特斯拉 CEO Elon Musk 面向全球发布了特斯拉新一代电池规格:4680 大圆柱电池。 新电池直径 46 mm、高 80 mm,相比已广泛量产装车的 2170 电池,4680 在能量密度、快充/放电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个维度都实现了改进,是特斯拉未来产品线中的主力电池。 Ta 是特斯拉 Model 3 & Y 电池容量突破 100 kWh 的利器。 不只是电池 4680 大圆柱好在哪里? 特斯拉联合创始人 JB Straubel 说过,对于汽车动力电池,有一些指标是不能讨价还价的,例如安全和性能。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成本。画重点:安全、性能和成本,特斯拉改进电池的三个维度。 让我们回到两个月前的特斯拉电池日发布会,来看这张 PPT。 从 2008 年的 1865 到 2017 年的 2170,特斯拉电池单体的额定容量增加了一倍,而 4680 的额定容量,是 2170 的 5 倍,1865 的 10 倍。 […] read more

  • 特斯拉、理想、小鹏、蔚来,到底哪家强?

    特斯拉、理想、小鹏、蔚来,到底哪家强?

    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开始大规模走向市场的一年。科技特训营的同学王巍,试驾了特斯拉、理想、小鹏、蔚来的电动汽车,在我们的私享群里分享了他的试驾感受。自己的亲身体验+深刻洞察,值得分享给更多的人,一起思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 以下为王巍的驾驶体验分享。 今天全部试驾完了Tesla Model X,理想one,小鹏P7,蔚来NIO ES8。 感受一: Tesla定义了电动车驾驶操控的基本范式,其他品牌都在跟随,并尝试在细节和生态上超越Tesla。 感受二: 现阶段中国市场最大的赢家不是这四个品牌。是他们的电池主供应商宁德时代。Tesla在Model3低配版上用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据说在低温环境下电池衰减很大,不适合北方冬季),其他品牌均宣称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 感受三: 四个品牌各自定位的市场和目标客户不同。 1. Tesla布局全球市场,产品覆盖中高奢Model3、Y、X、S、Roadster。 2. 小鹏G3P7主要布局中国,G3车型试探欧洲市场。G3三档,P7七档价格,以此锚定两档主销配置,价格策略效果明显,直杠Tesla的主销车型Model3。 3. 蔚来仅布局中国市场,NIO ES6,NIO ES8两档SUV车型,多种选配,价格在30多万到50多万之间,定位在中高人群。争夺的目标客户是该价位的油车换车族。这个价格区间利润相对丰厚,也必将是各大品牌争夺激烈的战争。 4. 理想one是油电混合动力SUV,只布局中国市场,给自己的定位是电增程,满电理论上可纯电行驶180KM,基本满足市内行驶需要,油电混合理论行驶800公里,满足远游需求,挂绿牌,不限号(北京除外)。结合30多万的车价,应该对于车牌照稀缺,限号的城市中端用户有吸引力。 感受四: 四个品牌除保险轮胎外使用成本不同。 1. 理想one使用成本有油车的保养费小保500多,大保1100多,油费,家充电费。整车除易损件终身保修。 2. 蔚来除易损件整车终身保修,家充电费,每月6次免费换电。 3. 小鹏电池,电机终身保修,其他除易损件5年或12万公里内保修。每年在小鹏充电站送3000度电,家充电费。 4. Tesla免费充电已经没有了,质保期终身是没有的,超充站价格已上调过了。 5. 厂家的所有美好承诺兑现的前提是厂家能长久有质量的活着。 感受五: Tesla的App注重功能与隐私,无社交功能。理想,蔚来,小鹏社交生态功能多。 在车载网络方面,除Tesla以外,理想三年内每月送20G流量;蔚来终身每月送8GB的4G流量,超量降速;小鹏终身每月送5G流量。这无疑是希望通过解除车主的流量焦虑,让自己品牌的车能成为车主除手机以外的第二信息中心。 而蔚来更与京东合作,使蔚来汽车可以在无人状态下接收车主的京东快递,成为车主的智慧移动快递箱。 感受六: 关于自动泊车。自动泊车Tesla没试。三个国内品牌中小鹏最棒,操作界面简洁,识别车位,倒车入位一次成功。 蔚来操作界比小鹏复杂,识别车位没有第一次就成功,倒车入位一次主动提醒人工接管,一次自动成功入位。 理想One反复多次尝试无法找到空车位。销售人员表示在加紧研发。 试驾之外,对新能源汽车的感受: 一、关于纯电动车推广的阻力。 蔚来的换电模式,Tesla也曾经尝试过,目的就是解决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对于充电时间不敏感的家用车,换电模式是否有广阔前景,要看国家是否会出台换电标准,或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或蔚来等的换电模组是否能成为行业事实标准等。 但在运营车辆的细分市场上,蔚来宣称的3—5分钟的换电时间或许有潜在刚需(蔚来的价格不是这个购买群体的菜,且换电站布局的数量和便利性也是重要门槛,与加油站汽车维修店合作是否是可行的方案?)。 前段时间出差,走过南昌,杭州,上海,海口,三亚。或许是巧合,我所乘坐过的网约车无一例外都是油电混合动力车,纯电续航50—100公里上下,价格都在10多万元人民币范围内,每公里行使成本比纯油车低30-50%不等。询问车主:为什么不选纯电车,毕竟运行成本更低呀? 车主们的经典回答如下: 1. 便宜的纯电车里程不够跑,里程够的太贵不划算。 2. 纯电车续航公里数太虚,实际跑了50公里,公里数掉80。(对此我有同感,Model X充到显示500KM,实际也就能跑350KM左右) 3. 充电站少,充电时间长,而加油时间短,不用绕太多路,有哪个客人愿意陪我绕半天路再充几十分钟电? […] read more

  • 法拉第和Atieva入侵硅谷 特斯拉遭遇豪华电动车新对手

    法拉第和Atieva入侵硅谷 特斯拉遭遇豪华电动车新对手

    美国硅谷这些天特别热闹,豪华电动汽车制造新势力疯狂扎堆儿,法拉第和Atieva两家神秘公司都号称要制造出真正属于未来的汽车,对公认“资格最老”的特斯拉发起挑战。 read more

  • 北汽新能源发布“i-link”车载系统

    北汽新能源发布“i-link”车载系统

    如果要评选广州车展“任务最重”的一块车载屏幕,北汽新能源的 EU260 应该能排的上号。在这辆车的 9 寸屏幕里,一下子承载了北汽新能源和乐视这两个品牌对于车联网、对于生态的期望。 read more

  • 特斯拉超级工厂的12个秘密:世界第二大建筑

    特斯拉超级工厂的12个秘密:世界第二大建筑

    特斯拉首先必须完成其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的建设——这座工厂正好位于内华达州的斯帕克斯市(Sparks)。尽管Gigafactory预计在明年才能建成,但特斯拉和马斯克已经披露了有关这个超级电池工厂的诸多惊人细节。以下即是迄今为止有关Gigafactory工厂的12个最不可思议的事实。 read more

  • “超级电池”,理想到现实有多远?

    “超级电池”,理想到现实有多远?

    如果能把该技术从实验室的演示品转变为商品,那么汽车只充一次电就能从伦敦驶到爱丁堡(两地相距约650公里),所用电池的成本和重量却只有今日电动汽车所用锂离子电池的五分之一。 read more

  • 别光夸特斯拉 这些日韩巨头正图谋垄断汽车电池

    别光夸特斯拉 这些日韩巨头正图谋垄断汽车电池

    韩系从三星到LG,日系从松下到索尼,四大消费电子厂商已全部布局了自己在汽车领域的版图,而切入口也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电动车用锂电池。实际上,他们正在接替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甚至汽柴油销售商,成为汽车行业新的“动力之源”。 read more

  • 再不重视动力电池研究,就别提中国电动汽车弯道超车了

    再不重视动力电池研究,就别提中国电动汽车弯道超车了

    现在该是选定方向,集中人力、物力向“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发起进攻的时候了。再拖下去,中国电动汽车将会完全失去弯道超车的机会。 read more

  • 特斯拉推出燃油汽车置换Model S优惠政策

    特斯拉推出燃油汽车置换Model S优惠政策

    今天,我们向最终使命再一次加速。我们向每一辆燃油车召唤,2015年11月15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将燃油车置换成特斯拉纯电动Model S。我们将为您提供零费用、零利润、零等待的置换服务,及最高至8万的置换优惠。 read more

  • 马斯克:续航800公里不是梦

    马斯克:续航800公里不是梦

    据外电报道,作为全球最成功的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本周初曾颇令投资人惊讶的宣布,今年销量最高将达到5.2万辆。不过按照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周五在《巴伦周刊》投资大会(the Baron Investment Conference)的讲诉,比起公司的长期愿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