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自动驾驶
智己汽车即将上市
智己汽车的第一次亮相,地点选在了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在那个与陆家嘴金融中心隔岸相望的地方,一座“会跳舞”的建筑里,智己汽车显得一下洋气了不少。 由于外部的铜柱可以自动旋转,所以被称为“会跳舞的建筑” “这个建筑的设计者室Heatherwick Studio,也参与了智己汽车的设计。”进去不久,相关工作人员便说出了把地点选在这里的原由。 或许是第一款产品要到2021年年底才能小部分交付,也或许是想在2020年,这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生极大变革的年份,增加一点参与感,即使明年1月13日,智己汽车还会召开一场更为详细、隆重的新车亮相活动,但抢在2020年的尾声,智己汽车的年轻团队还是出来与大家见了个面。 而在接下来一个小时的PPT放映中,我们也对这个被上汽集团称为“一号工程”的项目,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年轻、创新、有格调,是我们从这次见面中,嗅到属于这个品牌的第一层基因。 创新,从title开始 智己汽车派出的排头兵,是一支叫做“青年公社”的团队,他们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讲人,也是智己汽车公开亮相的第一支团队。 年轻、高颜值,且看起来就是学历很高的样子,是这个公社身上扑面而来的气息。但比起那些,他们的title则更为引人注目——主理人。 “主理人是什么意思?”果然,进入自由交流时间,这是媒体们首先问到的细节。 “可以理解为负责人的意思。”胡世闻,产品体验主理人,给出了一个官方的答案。或许是嫌弃总裁、总经理这种听上去就十分老土的称呼,这个公社里的青年人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独有的头衔。 胡世闻 而在整场活动里,“有姓名”的三个主理人中,有一位负责的内容也十分新颖:陈敏俊,艺术主理人。虽然在后期的介绍中,我们发现,他肩负的其实就是车身及内饰设计的工作,但比起“车型造型师”这种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的头衔,“艺术主理人”听上去就透着高端。 陈敏俊 听上去,这车“能上天” 当然,和人的名字一样,称呼叫得再漂亮,内涵才是最终能彰显实力的基础。而在这几位主理人的介绍中,我们在脑海中,也构建出了对智己汽车产品的第一印象:这车,“能上天”。 首先,造型上自然不用多讲。打造过2010上海世博会英国馆、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谷歌加州新总部,被评为“建筑界达芬奇”的Thomas Heatherwick,以及他一手创办的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是智己汽车的设计参与者。而除了造型和内饰之外,Heatherwick Studio还会专门为智己汽车打造一款充电桩。 2010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 “过去想要拥有一件来自Thomas Heatherwick的艺术品,起码要花费数百万,但如今购买智己汽车,便能得到一件出自他手的艺术品。”而在陈敏俊的介绍下,我们也对他这个“艺术主理人”的身份有了更具象的理解——虽然都是汽车,虽然都能充电,但智己汽车要给用户的,是一件艺术品。 在座舱的交互体验方面,智己汽车也请来了teamLab,一个创造出日本最受欢迎沉浸式展览的艺术团队,未来,在智己汽车的座舱中,用户或许也能体验到那触手可及的繁花。 而比起这些附加值,更厉害的还在于产品性能。比如,和宁德时代牵手,智己汽车将是全球首个采用掺硅补锂电芯电池技术的企业。该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能达到240Wh/kg,实现1000km的超长续航,而且在20万公里之内永不损耗。 但值得注意的是,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电池在这之前已经有企业提出过。 上个月辉能科技在与第一电动网交流时便提到,如果将搭载了圆柱状电池的T公司电池包替换成其最新研发的CIP(Cell is Pack)电池包,根据能量密度来换算,续航里程将达到1159km。而且,辉能的电芯采用的是28%SiOx(硅氧化物)负极,与宁德时代的掺硅补锂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不得不说,明年的动力电池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说完电池,我们再看看充电效率。据介绍,智己汽车是全球首次量产装备11kw大功率无线充电的企业,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全程体验无感充电。胡世闻介绍,虽然无感充电会有一些热能损耗,但半小时充电70%-80%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在智能化方面,智己汽车也很是强大。比如,官方介绍,随着国家对高精地图的进一步开放,智己汽车可以实现全场景、最连续的“零接管”自动驾驶,而目前,它已经可以实现从点到点的完全自动驾驶。而比起国内其他一些喊出具备L3级自动驾驶的企业,智己似乎用一个“零接管”就已经完全秒杀。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2021年底,智己将在上海核心商超,开放其“自动代客泊车”功能——把车开到停车场后,用户可以先行下车,通过手机APP控制车辆,让它自己找到停车位,并自己将车停好,而离开的时候,同样可以一键控制,让车辆开到自己身边。也就是说,这不仅实现了L4级自动驾驶功能,且还做到了目前只有特斯拉能够做到的“智能召唤”功能。 而且,据介绍,目前智己汽车已经具备软硬件冗余的能力,首款量产车便具备兼容并升级激光雷达系统的软硬件架构。翻译一下,就是目前量产激光雷达的成本及技术还不是那么成熟,但一旦成熟之后,智己汽车便可随时把它加到车内,且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的改造。 具有1000km续航,且永不折损的电池;能够实现“零接管”、全自动泊车的自动驾驶;还能获得一件能充电的艺术品,只从这些来看,这款车就已经十分“了不得”了。但比起这些,更“不得了”的是,买车,智己汽车还会给你激励。 “用户才是未来价值链的真正驱动者,一切环节都需要用户数据作为支撑。而为了那些愿意为我们提供数据的用户,我们愿意为他们表示感谢。”而感谢的方法,用户平台主理人焦樵介绍,智己汽车将给予用户与员工同等的激励方案。 焦樵 这的确是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在智己汽车工作的员工,是享有股权的。在与焦樵的交流中,我们得知,目前智己汽车已经有300多位员工,他们都是有着股份的核心成员,而未来整个智己汽车将达到千人的规模,其中享有股权的人数也将再次增加。 如果按照目前字面的意思来理解,用户买车就能够获得相应的股权激励,类似于上市之后,买车就等于买了股票。倘若真的如此,那么比起市场上其他管自己叫做“用户型企业”的公司,智己汽车简直是“降维打击”。 “具体内容1月13日再说” 抛开如此具有诱惑力的购车条件不说,即使是车辆本身,智己汽车的首款产品,就足以让人期待了。 但它毕竟只是个PPT,经历了太多次“实物与图片不符”的我们,难免会对此产生一丝怀疑,这车真的有那么好吗?用户买车将会受到怎样的激励?青年公社在整个公司里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这几位主理人又都来自哪里,有着怎样的背景? 面对这些问题,智己汽车有一个统一口径:“具体情况1月13日再说。” 据介绍,1月13日,会有A、B两款车亮相,到4月份上海车展上,A款产品会公开预售,到年底能实现小批量交付。 胡世闻说,为了这个项目,上汽集团已经提前准备了6年时间,只不过之前从来没露出,而这也是为什么刚刚一亮相,智己汽车就能迅速亮相两款产品的原因。 不过,至于这些产品的细节,还是要“具体情况1月13日再说”。 read more
为何很多美国城市选特斯拉做警车?
华盛顿州第二大城市斯波坎市政府和警察局吵起来了,原因是警察局有四个警车采购名额,他们决定买四辆特斯拉Model Y,但是政府官员不同意,最后斯波坎市议会决定投票解决这件事,而警局胜出了。 政府官员之所以反对警察局购买Model Y,原因就是特斯拉的价格并不便宜,而且充电不方便,该市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每次充电都要几个小时影响警局工作,所以警察局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应该买两辆混动车和两辆汽油车。 但是支持者则认为,特斯拉充电没有想象中麻烦,不需要建太多充电桩,而且数据显示,斯波坎市一半的警察巡逻车每天都会停在那3-4小时没人用,足够用来充电的。而且华盛顿州2018年曾出台法律,要求各地方政府开始用电动车替换传统汽车,这也提供了一个好机会,让市民更加了解纯电动汽车,它的使用没有想象中复杂。 从价格角度来看,购买特斯拉Model Y作为警车的费用并不便宜,一辆性能版的基础售价52190美元,自动驾驶选装包还要加7500美元,和其他警车采购价格相比属于很高的了,不过斯波坎市警局有一笔20万美元的赠款,可以cover掉这笔费用。 而且特斯拉Model Y的后期维护成本非常低,所以按照全生命周期来计算,成本也没有特别夸张。还有数据表明,电动车的使用寿命比传统汽油车甚至混动车都要长,极端情况下有特斯拉行驶了30万英里以上,中间没有经历过大修,所以用作警车等政府用车更加划算。 这几年越来越多美国城市选择特斯拉作为警车,比如明尼苏达州阿波利斯的伊甸市警察局就采购了Model Y,还有一些地方警局选择了Model S和Model 3作为巡逻车。 出处:头条号 @车林外传 read more
亚马逊旗下电动车,跟特斯拉不走相同路!
科技新创公司 Zoox 发表全新的电动自驾出租车「Robotaxi」,可搭载 4 名乘客,没有驾驶座设计,以全自动驾驶的方式运行,配置有 133kWh 容量电池、4 轮转向系统、双马达驱动、最高行驶速度时速 75 英里、充饱电单次最高可连续运作 16 个小时。Zoox 于 2020 年 6 月被美国科技公司 Amazon 所并购,目前是 Amazon 亚马逊旗下的一员。 专为乘客所打造 Robotaxi 的外型就好像一个方盒子,没有传统的车头与车尾部分,可采用双向行驶的模式,4 轮都可做为转向轮,而车辆的 4 个角落上方都有 1 个类似圆筒型的装置,推测应该是传感器的功能。 根据原厂的说法,Robotaxi 在设计之初,即是专为乘客所打造,由于使用自驾系统,因此没有驾驶座以及方向盘、油门煞车控制等部件,车室内可乘坐 4 位乘客,乘客之间彼此面对面,每位乘客均配置有 1 个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得知旅程信息、抵达时间、设定音乐、空调等等,同时并有无线充电装置,可以为行动装置进行充电。 Robotaxi 的车门采用类似电车对开的布局,车内的空间非常宽阔,每位乘客都有自己的安全带以及辅助气囊,可确保一定程度的行车安全;目前 Robotaxi 已经获准在加州以及内华达州等特定区域进行实路测试与验证,若通过,会优先在上述特定地区营运,透过 App 叫车的方式即可享受 Robotaxi 的服务。 出处:头条号 @UCAR read more
关于天际ME7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和诸多城市限行限购政策的实行,传统燃油车市场正面临严峻考验,但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却在逐年增长。有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在整体市场销量占比已经从2015年的刚刚超过1%,到2019年提高到4.82%,这说明新能源车型正在成为人们购车的重要候选。 而在琳琅满目的车型中,大空间、高续航、高智能、高品质等特点的中大型纯电SUV正在逐渐成为消费者重点考虑的热门车型。9月19日,作为行业“新兵”的天际汽车携首款量产车型天际ME7正式投身这一“红海”市场,那么与目前很多已经在市场中获得不错成绩和口碑的“前辈“相比,天际ME7究竟品质如何呢?它能否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大型纯电SUV市场站稳脚跟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组对比见真章吧。 在本次对比中,我们选择了目前市场上关注度比较高的蔚来ES6、广汽埃安LX以及比亚迪唐EV三款车型和天际ME7进行比较。 相信很多消费者在确定了以中大型纯电SUV作为初步选车的门槛之后,紧接着就会考虑价格因素。经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在中大型纯电SUV市场中,25万-30万是消费者认为性价比和经济承受能力比较适中的价格区间,因此我们将以30万以内能买到的最高配车型作为对象进行比较。 比价格,天际ME7诚意满满 通过车款以及价格对比,能够看到蔚来ES6全系售价都在35万元以上,如果仅有30万元预算将基本不会考虑这款车;埃安LX的全系售价区间在22.96万至34.96万元之间,所以30万预算能够买到该车型的中配版本;而唐EV目前只有两款车型,售价分别是27.95万和31.48万元,因此30万只能买入门车款了。最后来看天际ME7,该车型全系售价都没有超过30万元,且顶配车型的官方售价仅有28.98万元。因此如果你有30万元预算,就能够毫无压力地买到功能最全的天际ME7顶配车型。从这一点上看,天际ME7在四款车型中是最有诚意的。 在根据价格进行筛选之后,我们接下来就要看配置是否具有性价比了。既然30万能买到天际ME7的顶配,那么我们就直接用这四款车型的顶配款做个配置方面的对比,看看天际ME7的配置实力究竟如何。 比配置,天际ME7处于“顶流”水平 通过对比,我们能够看到在主被动安全以及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天际ME7和其它三个竞品在配置方面处于一个水平线上,可以说该有的全都有。此外天际ME7的ME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含LDW车道偏离预警,FCW前车碰撞预警,BSD盲点监测,AEB主动式紧急刹车,LKA车道纠偏,LCA变道辅助,RCTA后方交叉处预警,TJA交通拥堵辅助等16项功能,可实现L2.5级自动驾驶辅助,在同级别车型中也处于中上等水平。 此外在人性化配置方面,天际ME7不仅拥有360°全景影像、全景天窗、电动感应后备箱等常规配置,同时还有12.3+15.6英寸的智能联屏、12.8英寸后排双娱乐屏等丰富的高端智能配置。 整体来看,天际ME7作为一款全系不超过30万元的中大型纯电SUV,在配置方面已经和很多超过30万,甚至达到50万区间的顶配车型旗鼓相当,个别方面还要更优,而这也让天际ME7在自身所处的价格市场极具竞争力。 比智能,天际ME7更全面 现在的市场正逐渐向年轻化发展,智能配置也成为了消费者重要的选车指标。而天际ME7同样具备丰富的智能驾驶辅助、智能交互功能,让消费者花费不到30万,就能享受更智能、更便利、更愉悦地用车体验。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天际ME7的智能化能力。 首先,天际ME7采用iMA智能数字化架构作为智能交互功能的载体平台。iMA是intelligent Modular Architecture的首字母缩写,是天际汽车针对高度智能化汽车(高度智能化汽车指全时互联,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全车电气化等)全新打造的智能电动汽车架构。 据天际汽车官方介绍,与传统的物理性整车平台架构不同,iMA在设计之初就被赋予了软硬件结合和多层架构协同的属性,是一个智能模块的数字化集成。其自下而上由网络架构、硬件、驱动层、应用层及云端5个层次组成,聚合了整车、IT、互联网等领域前瞻技术,具有良好的升级和兼容能力,可全时响应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智能网联需求,给予用户极致驾驶体验和全域安全。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集多种优点于一身的智能架构为载体,天际ME7才能装备很多同级别、同价位罕见的“智能黑科技”配置。 比如Magic-3D交互界面,它可以通过三维虚拟交互设计呈现52个车控场景,100种镜头运动,其处理能力相较于传统界面要求提升4倍,动画加载速度也从7秒优化至2.9秒,加载流畅无卡顿,“无感”速度快人一步。 再比如Face ME人脸识别功能,车内配备了一个720P红外摄像头,其识别率高达99%,识别时间也小于0.5s;Face ME人脸识别功能,可以识别用户面部特征,自动登录关联的车主账号,自动恢复座椅位置、后视镜位置、车机UI等等个性化设置,让出行不用每次都要调整座椅,更加方便高效。 还有名为“小天”的AI智能助手交互系统,它通过丰富而有趣的语音和语义识别,为用户提供基础车辆控制、出行攻略制定、重要事件提醒及“尬聊”、游戏互动等诸多功能。“小天”还将支持形象和声音上的“私人订制”,决心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出行伙伴。 总结:天际汽车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非常准确地洞察到当前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并以此直接将首款量产车型定位于中大型纯电SUV市场。而从天际ME7实际的高端品质和性价比来看,我们对它的市场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希望它能够为天际汽车成功打开市场,为品牌全面发力打下坚实地基础。而如果你手握20万-30万预算,想买一辆优质的中大型纯电SUV,那我们建议你可以重点关注天际ME7。 read more
有人拆开了比亚迪汉与特斯拉Model 3,你猜哪个用料更猛些?
早年间,电动汽车还被挂着“不靠谱”的标签,续航低、廉价感强是普遍现象。但近几年,随着我国电动汽车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传统品牌的电动汽车不光续航里程显著提升,产品品质也是步步高升。作为销量最高的两款中高端电动车,比亚迪汉与特斯拉Model 3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首选。那么今天,牛车实验室就从安全结构和工艺水准的角度,看看NEDC续航里程550km的比亚迪汉EV(四驱高性能版)和445km特斯拉Model 3,到底谁的安全结构和工艺水平更加出众。 一、前后防护结构特点 1.比亚迪汉 让我们先看比亚迪汉,拆开比亚迪汉的前杠皮,露出的是和车身同色的红色防撞钢梁,钢梁中部有一道较深的凹陷设计,强度相比于普通的平面材料更高,抗扭性更强。 比亚迪汉的前拖车钩设计在了前纵梁上,在拖车时可以保证整个车身受力。前不久某品牌车型在拖车时直接将防撞钢梁拽下,这就是拖车钩没有安装在纵梁上,只有防撞钢梁受力的结果。 在前防撞钢梁后部设有吸能盒,吸能盒同样直接与纵梁相连。比亚迪汉在吸能盒上还设置了两道压溃诱导槽,在发生碰撞时,吸能盒可以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形状形变,从而更好得吸能,降低对纵梁和车体的损伤。 在左右吸能盒的外侧,我们还分别发现了一处金属盒,这是为防撞钢梁两侧特别加装的加强装置,是比较少见的设计。 2.特斯拉Model 3 拆开特斯拉Model 3的前杠皮,防撞钢梁采用了铝合金材料,是比较不错的设计,但与防撞钢梁连接的吸能盒无任何压溃诱导设计,在发生事故时会大大增加纵梁受损的几率,从而增加车主的维修费用。 Model 3的后杠防撞梁同样采用了铝合金材料,但防撞梁依旧没有吸能盒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一对金属底座。结构本就有设计缺陷,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两个金属底座都各少了一颗螺栓。底座有螺栓孔,白车身却没有,这样的设计完全透露着“粗糙”二字,实在是让人不可理解。 二、机舱结构特点 1.比亚迪汉 比亚迪汉将机舱全部覆盖上了塑料盖板,拆开塑料盖板,机舱内部布局比较充裕,能够看到电机与水箱之间还有很长的缓冲区域,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车辆前部可以很好地吸能缓冲,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电机的损害,从而减小车主的维修费用。 一般来说,电动车比传统的燃油车线束更加繁杂,而比亚迪汉机舱内的明线数量并不多,并且各类线束根据功能不同、位置不同,都采用了胶皮管、波纹管和隔热铝箔进行防护,线束之间没有干扰,细节表现比较到位。 2.特斯拉Model 3 在早年间,特斯拉被看做是智能电动车的代表,通过此次拆解,我们也格外“理解”了这层含义。在拆解过程中,Model 3的线束复杂程度让人难以想象,与传统能源汽车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主要原因就是Model 3采用了高度集成的总控电脑,通俗来说,就是车身上600余个传感器都要经过前部的总控电脑,如果其中一项功能出现问题,那么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无论是机舱内部还是门框等位置的线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防护,线束繁杂并且大量裸露,还是只能用粗糙来形容。无论是磨损老化还是碰撞维修,无疑都会给车主的维修产生高昂的成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odel 3的副车架采用了一个U型结构,勉强可以算作是全框式副车架,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节约成本。不过这还不是重点,我们惊奇地发现,Model 3的前悬挂上叉臂居然采用了工程塑料。要知道车辆在通过颠簸时,悬挂会承受巨大的冲击力,工程塑料不光强度无法保证,耐久性也是一大问题。 三、隔音止振设计 1.比亚迪汉 车轮区域是噪音产生的重灾区,比亚迪汉在前轮轮拱内部张贴了面积较大的黑色隔音棉,不仅能够降低噪音,也可以抑制轮拱产生的震动。 摘下比亚迪汉的车门门板,前后门板内部均张贴了面积较大的原生隔音棉,而且仔细观察,隔音棉犹如一张千层饼,非常厚实。根据我们以往的拆解经验,车门门板由于距离客舱较近,铺设原生隔音棉已是非常常见的设计,但很多车型的原生隔音棉都是薄薄一层,有点糊弄了事的感觉。比亚迪汉能够如此不惜工本的使用隔音材料,也必然会对车内隔音带来更好的效果。 在关门时,为了避免车内外气压差,车内通气口都设置在车尾处。虽然并不起眼,但通气口直接连通车内车外,也会产生一定的风噪。比亚迪汉专门在通气口周围粘贴了一圈隔音海绵来隔绝噪音,这样的细节处理确实非常少见。 隔音棉的设置的确是不惜工本的,在车尾的下护板上,我们依旧发现了见缝插针的黑色隔音棉。由于此处容易接触泥沙,这里的隔音棉还特别进行了压边处理,防止老化。 2.特斯拉Model 3 行驶品质糟糕是Model 3的通病,而在本次拆解中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部分原因。在Model 3的车厢地板上,张贴了大量的丁基胶止震贴。丁基胶止震贴是比较环保的好材料,按理说会减少车辆共振的产生。但我们购买的这辆Model 3,全车止震贴张贴褶皱,甚至车尾的几块已经脱胶。这样的工艺真的很难起到止震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产生共振。要知道,哪怕是动辄几万元的入门车型,生产工艺也不会糟糕到这种程度,这样的做工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很难想象在Model 3的生产车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还有一点,虽然与隔音止振无关,但也需要特别说说,这就是Model 3的零件生锈问题。在拆解之前,对于Model 3零件生锈的问题我们就有所耳闻,经过拆解,Model 3的表现真的让人瞠目结舌。侧气帘发生器、座椅下支架整体都发生了严重的生锈情况。这些生锈的零件不是局部出现锈渍,而是整体生锈!这就可见是零件根本没有经过严格的防锈处理,是明显的工艺瑕疵。要知道,这才是一台买了2个月,行驶2000公里的新车。要是再过三五年,这些生锈的零件必然会继续老化,到时候是否会变形受损甚至影响正常使用,都是个未知数,这样的制造工艺,真的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了! 四、地毡层设计 1.比亚迪汉 掀开比亚迪汉的地毡层,映入眼帘的是一体成型的发泡式地毡层。一般来说,发泡式地毡层只会在豪华品牌,或是一些高端车型上出现,比亚迪汉能够采用这样的材料确实让人比较意外。发泡式地毡层质地柔软,会带来不错的踩踏脚感,并且环保无异味,是比较上乘的材料。 比亚迪汉在后排座椅下部设计了两道比较粗壮的加强结构,在增强车身刚性的同时,也能够对座椅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2.特斯拉Model 3 Model 3的地毡层也是让人颇感意外,绝大多数车型的地毡层都是从前至后的一体式设计,而Model 3特立独行的采用了拆分结构,后排的地毡层可以直接取出。这样的设计其实还是出于成本考虑,一张大面积地毡层的制作成本要远高于两张小面积的地毡层。除此之外,地毡层底部的填充仅仅是一层廉价海绵,踩踏舒适度远不及比亚迪汉的一体成型发泡材料,而汉底盘上的加强结构,也是Model 3所没有的。 […] read more
特斯拉的成功会是泡沫吗?
2020年,特斯拉股价一飞冲天,马斯克也打败盖茨,成了全球第二大富豪。然而,对于特斯拉的质疑,却始终萦绕:特斯拉到底是不是泡沫?5000亿美金的市值,不能用PE、PS估值,只能用PD拼胆率了。那么,特斯拉到底值不值?还能不能买?监测点是什么呢? 研究圈对特斯拉有个比喻,车轮上的iPhone,这句话,既对,也不对。特斯拉的确很像苹果,比如苹果的三大宝:终端、系统、芯片,特斯拉如今也都有了。这也是特斯拉过去十七年的三大战略主线:“产品-软件-芯片”。 围绕这三大战略,这17年,特斯拉一共推出了标志性的三代产品, 第一代Tesla Roadster 第二代Model S, X 第三代Model 3,Y 以这三代产品为基石,基本上以每5年为一个周期,特斯拉在每一代产品上分别建构了“产品力、软件力、芯片力”。而且,这三场战役特斯拉都打赢了,是非常成功的上半场。 但仅凭前三场战役,特斯拉只能说是半个苹果。如果要成为汽车圈苹果,挺近万亿美金俱乐部,那么特斯拉还需要打赢最后一战:生态之战。 特斯拉第一个让人惊艳的产品是2008年推出的Roadster跑车。这是特斯拉生产的第一辆纯电动零排放跑车。 Roadster由英国莲花汽车的Elise改装而来,特斯拉用了现成的底盘和车身结构,借鉴和引用其设计理念。它的外部车身采用了碳纤维材料构造,而底盘则由模压铝构成。这样赋予了Roadster 一个超级时尚的外观造型,还确保了车身的坚固性。 这辆车不仅外形够靓,性能也不错。特斯拉为Roadster设计了全新的电气动力系统,保留驾驶乐趣的同时,动力性能显著优于Elise,当时第一版可以在4.4s内完成零百加速。 2.0版本加速仅需1.9 秒,除超强加速性能外,升级版电动超跑搭载200千瓦时电池,续航达到620 英里(1000公里),“里程焦虑”的问题大大缓解。 在当时电动车还是个新鲜事物,Roadster的营销策略也独树一帜,它瞄准了美国的精英阶层和社会名流,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兼具科技感和社会责任的网红科技产品。比如大明星马特·达蒙就是Roadster的忠实粉丝。 这部分人典型特征是:爱环保、追潮流、不差钱。但有钱人的玩具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Roadster能爆红,还跟起家位置脱不了干系,总部位于加州硅谷,而CEO马斯克又把家安在了洛杉矶,一个是极客胜地,一个是娱乐天堂,坐拥两个顶级流量天堂,可谓是出生就自带buff。 2018年2月,埃隆·马斯克把自己的红色特斯拉Roadster放在猎鹰火箭里成功地送入了太空,那张Roadster太空遨游的照片成了汽车营销史上的巅峰,前无古人,后面也很难见来者。对此,威马创始人沈晖曾表示,特斯拉不是不打广告,只是它的广告你学不了而已,特斯拉是真·凡学鼻祖了。 Roadster是特斯拉进军电动车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埃隆·马斯克入主特斯拉第一个比较能拿出手的成熟汽车终端。Model 3大放异彩之前,Roadster算是独撑特斯拉的孤独战士。到2012年停产时全球累计销售了2450辆。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这么评价Roadster的历史地位:“Roadster让特斯拉掌握了自己开发一个终端的能力。” 但Roadster开局之战背后也是不小的代价,整个开发过程耗时4年半,研发投入达1.4亿美元,2000多辆的销量,连丰田的小数点都赶不上。接下来要上场的第二代产品Model S和X,不仅要在产量、综合性能上更加突出,他们还肩负特斯拉更重要的一个任务:做汽车软件集成。 2012年特斯拉交付了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汽车——Model S。提起Model S,不少老车主会首先想到那个17寸的中控大屏,全液晶仪表盘,触屏操作……这些都颠覆了以往对汽车内饰的认知,这背后依赖于它的软件系统Version。 汽车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被比喻为“汽车的大脑”,而足够智能的操作系统,是汽车下半场的竞争的重要战场。过去功能车是一块板砖,往后智能车是一个机器人。 特斯拉的操作系统 Version 基于 Linux 内核深度改造而成。这是一款开源系统,因此,特斯拉可以不再依赖于软件供应商,而是自己掌握堆栈开发,一旦发现问题即可通过 OTA 进行快速修正与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特斯拉的操作系统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探索——绽放——竞争。 第一阶段:V4-V6(2012—2015) 第二阶段:V6-V7(2015——2018) 第三阶段:V8-V10(2018——至今) 有趣的是,2012年第一版软件系统并不叫做V1,而是V4。V4-V6可以看作是特斯拉软件进化史的第一阶段。2015年,特斯拉首次在Model S上使用了Version5,并通过 OTA技术对其操作系统进行了多次重大升级。 接下来一个关键点是2015年10月特斯拉推出的V7.0版本,可谓一箭双雕。不仅起到了给1个月后发布的新车Model X造势的作用,并且V7版本加入了新的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包含自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和自动泊车三大辅助驾驶功能。 软件功能的推出,也让特斯拉的硬件设备有了用武之地。其实在V7.0推出之前,每一辆Model S就已经配备了前视摄像头、雷达、360度超声波传感器,只欠V7.0这个东风。 过去,整车厂就是一个制造业公司,加上软件系统后,现在逐渐向“出行服务公司”靠拢。比如,2020年和 2025年特斯拉软件收入预计分别为19 亿美元、216亿美元,分别占汽车销售业务营收的7%、18%[2],软件收入赋予特斯拉远超同行的盈利能力。 以OTA为例,Model […] read more
苹果汽车研发继续难产?传闻有高管离职!
-「Hey,Siri!刹车(brakes)!」 -「我好像不明白。提示:想知道我能做些什么吗?只需问“你能做什么?”或者说“帮我”。」 -「我找到以下有关刹车的网页,请看:——」 -「好的,在你的 AirPods Max 上播放 Migos 的 Bricks。」 这是苹果智能语音助手负责人 John Giannandrea 接管苹果无人车项目 Project Titan (以下简称泰坦)后,来自网友的调侃。 12 月 8 日,彭博社报道,苹果无人车项目泰坦负责人 Bob Mansfield 二次退休,泰坦团队转向苹果机器学习与 AI 战略高级副总裁 John Giannandrea 汇报。苹果官网的管理层介绍显示,John 在苹果负责苹果机器学习框架 Core ML 和 Siri 技术的开发。 从 2014 到 2020,苹果无人车项目几次经历一把手或执行负责人的更迭,发展方向也随之不断调整。 如今,泰坦迎来了新一任负责人。这一次,John 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惊喜吗? 三位一把手,两个副总裁 或许是身处硅谷,受特斯拉影响所致,苹果泰坦项目的启动时间早于绝大多数中国的新造车公司。 《华尔街日报》首先报道,苹果 CEO Tim Cook 于大约 2014 年 2 月前后批准了苹果的泰坦项目,该项目由在苹果任职 16 年的老兵、时任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 Steve […] read more
电动车衰退测试 24万公里的特斯拉Model S不能了?
提起电动车,现价段大家关注最多的问题无非就是三电系统、电池续航和安全。对于新车,我们新车评以及各大汽车媒体已经做了比较全面的报道和评测,但对于旧车,尤其对旧电动车的评测内容相对缺失,而这恰恰又会是新能源车消费者们的关注点之一。 此次衰退测试找来一台2015年落地,行驶里程超24万公里的Model S,一台2019款Model S试驾车,通过一系列对比,看看两台车在性能上有多少差距,电池是否衰退严重,同时也看看在这5年期间,特斯拉Model S都有哪些进化。 测试车介绍 本期用于测试的车辆分别来自车友以及特斯拉官方试驾车,车友提供的旧车为2015款特斯拉Model S 85D,当时车价+选装的售价为83.93万元。这台车在2015年落地,至今行驶里程已经达到24.5万公里,5年时间跑出如此里程,妥妥的重度使用了。而且更让我惊讶的是,车主说其中15万公里是靠超充补能的,补能上面没花一分钱,着实令人羡慕。另外,特斯拉招牌的Autopilot功能在车主买车之时也是随车附送,若非促销,AP当时的选装费用为2.19万元。另一台测试车为2019款Model S长续航版,官方售价73.39万元,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选装价格为6.4万元。 2.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部分,我们着重针对老款车型进行了百公里加速测试。测试前先说明,我们测试的老款车型是2015款的Model S 85D,按照当时公布的数据,整套电机的总功率为314.7kW,官方宣传的0—100km/h加速成绩为4.6s。这台车在车主手中已经行驶了接近25万公里。对于一台年份较久且行驶里程也长的电动车,它的电机输出功率到底有没有衰退呢?这是大部分人都非常关注的地方。 老款的特斯拉 Models 做起加速测试来,一点都不像“老爷车”。调到运动模式,一脚油门下去,强烈的推背感就像让你打开了时光隧道一样。像G值瞬间就可以攀升到顶峰,整台车由于前后双电机的加持也不会出现打滑现象,这种瞬间达到扭矩平台的高效加速能力,依旧是十分让人震撼的。最终在多次测试的情况下,我们在老款特斯拉Model S做出的0—60km/h成绩为2.30s;0—100km/成绩则为4.59s。这个成绩跟官方宣传的4.6s基本上一致。 而且在多次测试下,成绩范围相对稳定。 (特斯拉Model S 85D 0——100km/h加速成绩:4.59s) 作为对比,我们测试的Model S 2019款长续航版的0—60km/h成绩为2.33s;0—100km/h加速成绩为4.12s,跟官方宣传的3.8s有轻微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百公里加速动辄4秒出头,可全力加速时可没有一丝打滑的迹象出现,这首先得归功于特斯拉出色的电控系统,当然,Model S 长续航版标配的轮胎为固特异Eagle Touring也功不可没,尽管没有采用更运动的Eagle F1系列,但这四条245/45 R19的轮胎抓地力丝毫没有让人失望。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发现跟传统内燃机相比,电动机的衰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5万公里后还能做到和当年几乎一样的加速成绩,实属惊喜。当然,电机可能不衰退,但是负责动力来源的电池呢?所以我们在性能测试后充满电,将两台车开上了光电测试路线。 3.光电测试 光电测试环节中,比较让我们惊喜的还是Model S老车的测试,虽说这台车已经跑了超过24万公里,可实际驾驶起来的感受,也仅是在底盘质感方面有所下降,车身胶条老化出现些许漏风的声音,动力和转向手感可不会让你觉得这是台老车。两台Model S的光电测试和以往一样,起点在公司隔壁的中洲中心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充满后同时出发,空调同一调到24度2挡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旧款Model S的电池出现一定的衰减,在接近充满时功率只有1kW,在等了近1小时候,我们决定不浪费时间直接出发,此时的表显里程为381公里。 为了模拟各位出远门自驾游,我们特地安排了高速为主的测试路线,我们从环城高速转向佛山一环,最高限速100km/h,午间路况非常理想,两台车基本都是开着AP进行自动驾驶。旧Model S尽管在绝对动力上自然比不上新款,但最大功率314.7kW的底气还是足足的,毕竟要找到同样尺寸有类似动力的轿车,那妥妥得上12缸。另外,旧款Model S对于电门线性的优化也不如新款来得这么好,主观体验就是,旧款比新款更容易出现眩晕感。新款Model S尽管动力更猛,但踩下电门后的发力还是有个线性上升的过程。但不管怎么说,旧款Model S依然能给你闪电般的加速快感,这是同龄的燃油车所无法想象的。 可毕竟是第一代产品,旧款Model S的一些缺点在长途行驶时都会暴露得比较明显,首先是车内的人机工程学做得一般。由于车底电池的存在,车内地板被抬高,座椅的位置就比较低了,因此“坐在地上开车”的感觉还挺明显的,短时间问题不大,但长时间乘坐确实没那么舒服。另外,由于早期产品做工并不好,因此异响和漏风的声音也就无可避免了,我们拿到的这台旧车在主驾驶A柱以及副驾驶B柱附近有比较明显的漏风声音。 Model S的续航显示有“典型”和“额定”,调至典型会根据车辆当前行驶状态以及驾驶员踩电门的状态实时调整显示,也就是说表显里程和实际行驶会更准确些。此次测试,两台车的续航显示都调成“典型”,因此可以看到实际行驶里程比表显掉电的里程还要少的“奇观”,尽管不是NEDC续航显示,但无疑这样的表显里程会更让人安心。 最终,旧Model S在行驶了5小时38分后彻底跪了,它最终行驶的里程达到436.2km,相比出发时381km的表显续航还要更多,相比NEDC续航528km的数据,比值可以达到0.82,这样的成绩着实让人惊讶。 由于新旧两台车的电池容量不一样,所以本次光电测试我们针对单车本身的电池来进行测试。简单地说就是自己跟自己比,通过比较实际行驶里程和NEDC宣传续航的比值来验证续航真实度。 作为特斯拉的旗舰车型,Model S 2019长续航版搭载前后双电机,整套系统综合功率为487kW;最大扭矩844Nm,这样的数据也使得这台车加速非常快,而且这个快足以满足法定限速内的任何状况加速。也得以于这样优秀的动力储备和优秀的电机响应性,消费者永远不需要担心关于速度上的问题。(毕竟同级燃油车要获得同样数据、同样的加速能力,价格几乎要翻一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测试的车型是选装了空气悬挂的,这套空气悬挂给予了Model S极佳的行驶质感。像我们测试的路线为佛山一环高速,特斯拉Model […] read more
2020年上市的纯电动车盘点,续航都牛X!
转眼间,2020年就要过去。在这一年中,各大车企继续发力新能源市场,带来了不少全新的纯电动车型,而且续航里程一个比一个高,甚至出现了NEDC续航里程超过700km的存在。那么,在2020年上市的纯电动车型中,哪五款新车的NEDC续航里程能进前五呢?下面,买车君就为大家揭晓答案。小鹏P7最高续航:706km 小鹏P7是小鹏汽车旗下的第二款车型,定位纯电动中型轿车,综合补贴后售价为22.99-40.99万元。该车不仅拥有前卫的外观设计,还搭载了诸多先进配置,例如全新的XPILOT 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Xmart OS车载智能系统等,全面提升了日常用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880/1896/1450mm,轴距为2998mm。续航方面,小鹏P7搭载三元锂离子电池,电池容量有70.8kWh和80.9kWh两种,可提供四种NEDC续航里程供消费者选择,分别为562km、586km、670km和706km。 得益于超长的续航里程、出色的设计以及充满科技感的配置,小鹏P7截至11月已累计交付超过1万台,达11371台,创下了新势力单车型最快交付破万纪录。值得一提的是,小鹏P7还新增了鹏翼版车型,独特的剪刀门设计预计会进一步推动其销量增长。 ARCFOX αT最高续航:653km ARCFOX αT是ARCFOX极狐品牌的第一款量产车,其长宽高分别为4788/1940/1683mm,轴距为2915mm,定位为纯电动中型SUV。新车在10月24日才正式上市,综合补贴后的售价为24.19-31.99万元。 在外观设计上,ARCFOX αT采用极简的封闭式前脸设计,饱满且锐利的LED大灯搭配夸张的前包围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同时流线的车身设计又让该车拥有了0.271Cd的风阻系数。 配置方面,新车全系标配全速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电动后备厢、12.3英寸仪表和超大中控屏等,配置可谓异常丰富。除此之外,新车还有着不错的续航能力。官方数据显示,ARCFOX αT可提供480km、600km和653km三种NEDC续航里程。 Aion LX最高续航:650km Aion LX是广汽埃安旗下的一款纯电动中型SUV,其2020款车型已在11月初正式上市,综合补贴后售价为22.96-34.96万元。在外观方面,新款Aion LX的外观与老款基本保持一致,看上去依旧前卫时尚,长宽高则分别为4786/1935/1685mm,轴距为2920mm。 配置方面,新款Aion LX全系标配ADiGO智能物联系统,同时部分车型还搭载了ADiGO 2.0自动驾驶系统或ADiGO 2.5自动驾驶系统。如果你有需求,甚至可以选装ADiGO 3.0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可在特定路线中支持驾驶员长时间脱手(在法规允许前提下)。 动力部分,新车单电机版有两种功率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35kW和150kW,双电机版则前后都配备一台150kW电动机。其中,单电机版的NEDC续航里程有520km和650km两种,双电机版的NEDC续航里程为600km。 R汽车 ER6最高续航:620km ER6是上汽R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724/1835/1493mm,轴距为2715mm,定位纯电动紧凑型车。该车最大的亮点就是全系NEDC续航里程达到620km,而且补贴后的售价为16.28-20.08万元,比小鹏P7、ARCFOX αT等都更具性价比。 在设计上,ER6采用“集智”纯电设计理念,整个前脸保持简洁之余又富有设计感,看上去颇为运动前卫。另外,该车还拥有0.24Cd的风阻系数,并且配备了一体式的全景天窗。 在其它配置方面,新车全系标配14.3英寸中控屏(内置互联网汽车智能系统3.0-PRO)、矩阵式LED大灯、自动头灯、无钥匙进入/启动、全车多层隔音玻璃、自动空调等,配置可以说是相当丰富。另外,新车还加入了AR增强实景导航功能。 蔚来EC6最高续航:615km 蔚来EC6是蔚来汽车的第三款产品,它的前脸设计与蔚来ES6保持高度一致,只不过尾部采用了溜背式设计,看起来更加动感一些。该车在7月底正式上市,补贴前售价为36.80-52.60万元。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度、宽度和轴距都跟蔚来ES6一样,分别为4850mm、1965mm和2900mm。 动力部分,新车全系搭载前后双电机,电动机总功率分别为320kW和400kW,其中320kW车型的NEDC续航里程有430km和605km两种,分别对应70kWh和100kWh的电池容量,400kW车型的NEDC续航里程则分别为440km和615km。 得益于蔚来EC6的加入,蔚来汽车的交付量实现了新的突破。2020年11月,蔚来交付新车5291辆,再创月度交付量新高。其中,蔚来EC6贡献了1518台,环比增长了71.9%。 以上五款新车就是2020年上市的续航里程排在前五的纯电车型,它们最高续航都在600km以上,已经可以满足日常通勤或者一定程度上的长途出行。关键是,它们大多性价比不错。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我们还将迎来更长续航的车型,届时接受纯电动车的人应该会越来越多。 出处:头条号 @爱买车 read more
自动驾驶的特斯拉电动自行车
特斯拉可以说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搞点新闻。 如最近,在十月份就发布了全新的动力电池,据说可以让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寿命延长,使用超过100万英里(大概160.9万公里)里程。 十一月份又成功的发射了第16批卫星,这次又将60颗卫星送上了太空,目前已经将900多颗卫星送上了太空,距离拥有24000颗卫星的星链计划又近了一步。 特斯拉总能够在不同的领域行业,不断的在给人们带来惊喜,这不,特斯拉又开始要制造电动自行车了,听到这个消息你是惊讶还是就在你的意料之中。 这款自行车是由设计师Kendall Toerner(肯德尔·托纳)研发设计的,其名字叫做MODEL-B。 MODEL-B借鉴了很多特斯拉汽车的设计概念,汽车上的很多先进技术都在电动自行车上得到了使用,如电力总成、高效电池、先进的硬件或者软件等等,这样的设计,让电动自行车变得更安全、更高效、能耗更低。 整个外观非常的简洁和时尚,车轮上的钢丝辐条由3个减震器取代,有助于保持骑行平稳和舒适;并且,两个车轮都配有自己的专用电机,两个轮子还能同时驱动,形成双轮驱动系统。 电动自行车的框架还集成了折叠式脚垫和车把,车把不能独立旋转,而是通过检测骑行者对车把施加的力后,前轮就会根据手柄力输入独立转动。 与传统的电动自行车最大的不同还是,MODEL-B能够实现自动驾驶。 配备的自动驾驶仪,让自行车拥有自己的头脑,使用其框架上的多个传感器作为它的眼睛,在前,侧,后安装了激光雷达传感器扫描周围的环境,如路面情况和周围的环境,以操控自行车安全行驶。 在电动自行车上还配备了一块显示器,光滑的仪表板与自行车的框架齐平,可以查看电动自行车行驶数据以及设置导航路线,可轻松地实现导航和控制电动自行车。 根据骑行者的习惯,自行车还配备有脚踏板,并且在停车时两侧的脚踏板和车把手还可以同时自动折叠起来,就不会再占用很大的停车面积了。 虽然现在MODEL-B还只是一款概念车,但是它的诸多新创意和技术是不是已经吸引到了你,有种想拥有的冲动,现在关键就是钱包里的余额了。 到底售价是多少,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可以做个对比,应用了特斯拉电池的一款电动自行车现在售价是15000元人民币。 位于美国的Karmic公司就推出的这款电动自行车叫Oslo(奥斯陆),它与普通电动自行车有很大的不同。 其主要的配件,如链条,刹车线,齿轮以及电池等,都全部装在车身内了,再加上液晶显示屏,集成大灯,都会让整辆自行车看起来非常的简洁,也显得很有科技感。 车身全部是由铝材和塑料组成的,整车重量只有20公斤,非常的轻便;而车轮没有使用钢丝辐条,而是采用了整块圆形的合金材料作为辐条。 Oslo有三种运行模式,首先就是纯电模式,就是通过控制器用电来驱动车辆向前行驶;第二种就是用部分电能,通过踩踏来提供辅助动力;还有就是用踩踏的方式为电动车提供动力。 这款电动自行车使用的电池就是特斯拉的锂电池,并且与特斯拉Model-3属于同一款电池,为松下生产的21700型锂电池。 Oslo的最快速度能够达到32公里/小时,能连续跑一小时,如果使用脚踏辅助行驶,续航里程也将更远;更换电池也比较的方便,30秒钟内就能快速地完成更换。 造型够酷,想买吗?钱包:不,你不想买! 文中图片截取自Youtube《Tesla Model B E-Bike Concept Steers Independently》《karmic OSLO Electric Bike ये बाइक किसी से कम नही है ।》文中gif截取自Youtube《What Elon Musk’s 42,000 Satellites Could Do To Earth》《karmic OSLO Electric Bike ये बाइक किसी से […] read more
特斯拉Model X好在哪儿?
Model X 目前国内的裸车售价80.99万+FSD价格5.6万。再加上税啊保险的等近乎95万。 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保时捷卡宴、宝马X5、奔驰GLE、奥迪Q7Q8了呀!玛莎拉蒂Levante! 但是!你细细看看Model X的配置!不输!何况还有全球最领先的FSD加持呢! 先来看看这个高颜值大玩具的具体参数: 续航:575公里 尺寸:长5米、宽2.2米、轴距2.9米;要算大型SUV了;二三排出入方便。前排就像开的直升机,视野开阔;后排就像太空舱,空间宽敞。 ⏱零百:4.6s(真的是超级SUV,Model S是3.8s) ⌚️最高时速250km/h ⚙️驱动:标配双电机全轮驱动 空间:5座、6座、7座灵活配置,2487升的超大前后储物空间 智能鹰翼门:第二、三排乘客出入便捷,停车位比较狭窄的话车门可以垂直上升。 自动感应门:无接触上车!靠近 Model X 时,前门会自动开启。在驾驶位轻踩制动踏板即可关闭车门。 五星级安全:被欧洲NCAP打了满分安全指数 超大中控屏幕: 17英寸的竖向触摸控制屏!玩游戏看视频全部都可以! 驾驶体验:五档空气悬挂、自动调整悬挂、震动感小、 舒适度高。 最重要的是装X神器,有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鸥翼门!!! 最重要的是特斯拉家的FSD(完全自动驾驶)和OTA(云端升级)的无限拓展空间。 值! 缺点: 中控显示屏触控反应慢 没有手机支架/无线充电位置。 水杯托和前推开启的肘托冲突。 没有座椅通风,没有方向盘握力感应。 结论: Model Y一定会比Model 3的体验和功能更完善。 Mode 3和Model X很快会有改款优化(ES8都出更新款了喂)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