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与半固态方案的市场应用
由【电动志】www.diandong123.cn 于 2025 年 5 月 12 日 编辑整理,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车领域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其理论续航可突破1000km且充电时间仅需10分钟。但数年过去后,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仍寥寥无几,且多采用半固态技术。大厂PPT中的纯固态电池为何陷入难产?
锂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构成。液态电池因结构复杂且材料耐高温性差,存在自燃风险。固态电池通过采用固态电解质,不仅消除隔膜和电解质层,还使分解产热温度提升至200℃以上,显著提升安全性。
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使用锂金属负极,其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而目前性能最佳的液态三元锂电池仅255W·h/kg。若搭配高电压电极材料,能量密度甚至可突破600W·h/kg。但固态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不足液态电池十分之一,导致充放电功率仅能达到1C级别,远低于液态电池的10C水平。
在循环寿命方面,液态电池可实现1500次以上循环,而纯固态电池仅700-800次。成本方面,固态电池材料成本为1.5~2.5元/W·h,是液态电池的3倍以上。基于性能和成本考量,目前量产的固态电池多采用半固态方案,电解液占比降至5-10%,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
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智己L6和蔚来ET7已实现电池容量突破100kWh,续航里程超过1000km。纯固态电池虽具有颠覆性潜力,但需克服充放电功率低、循环寿命短、成本高等问题。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方案,在能量密度、寿命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更易被市场接受。
本文综合自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