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驾驶舱变成在线直播间,智驾营销的伦理边界该如何把控?

两个勤奋的明星车企掌门人,蛇年春节前一起陷入“既要秀智驾黑科技,又要躲平台封禁”的矛盾剧情。

在1月25日下午13点48分雷军的直播间被抖音封禁后,紧随其后的余承东机智地采用了“延时直播”的方式,画面左下角标注了“非直播”的灰色小字。

网友分享在 www.diandong123.cn 的图片

智能驾驶的技术神话,在直播和“延时直播”的过程中一再被大佬们所强调:“智驾比人类更可靠”,“绝不会开错路”。

其间,余承东团队虽在直播画面嵌入“固定机位拍摄”“内容提前录制”等安全提示,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中控屏时间比现实快了7分钟,以验证其只是用技术手段来应对抖音规则,质疑安全准则此时是否异化为“防封攻略”的投机心态。

而雷军的跨平台遭遇更显示流量平台各方对智驾直播的态度尚不统一:同样的驾驶行为在微博、视频号上未受质疑,只是在抖音“触礁”。以至于有网友调侃,“看来抖音的规则是目前阻碍中国智能驾驶发展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网友分享在 www.diandong123.cn 的图片

于是,雷军演示小米SU7的端到端智驾,却被网友一个举报按钮,轻易击穿安全人设。抖音副总裁李亮回应:“驾驶员需专心驾驶,不能与直播间互动”等,仿佛一下惊醒了车企精心构筑的“自动驾驶乌托邦”。

一场始于营销创新的智驾直播,却仿佛演变成解构安全伦理的行为艺术,在流量和科技的诱惑之下,究竟怎样的操作符合驾驶安全规则引发讨论。

网友分享在 www.diandong123.cn 的图片

我们认为,车企对安全底线的敬畏不该让位于流量博弈。846万人围观“边开车边直播”的画面,无形中将目前尚未成熟的“智驾=完全放手”的错误认知植入大脑。那些在发布会上高喊“安全是造车第一性原则”的大佬们,转身就在直播间将公共道路变成真人秀片场,这种价值两面性难免蛀空汽车工业的严肃性。

当然,规则的发展有时跟不上技术进步的脚步,但车企也不能轻易以“智能驾驶技术成熟后规则相应会进行修改”的话术为自己抢先开道。

流量至上的游戏,很可能最终将让整个行业付出代价。

那些为博眼球在直播间踩下流量油门的大佬或许该想想:当整个行业都在结冰路面上玩碰碰车时,第一个猛踩油门的冒险家,往往成为连环追尾事故的初始撞击点。他飞溅的保险杠碎片,很可能会嵌进每一辆后来者的挡风玻璃。

撰文:周纯粼

出处:澎湃新闻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