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志趣享

a website dedicated to electric vehicles only.

Month: May 2021

  • 特斯拉失控事件频发,竟是因为这个系统造成的死机?

    特斯拉失控事件频发,竟是因为这个系统造成的死机?

    日前,特斯拉失控事件频发,引起业内对自动驾驶数据安全问题的关注。 以河南郑州事故车主为例,4月底,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责令下,特斯拉将车辆事故发生前半小时的数据提供给了车主张靓(化名),并向外界公布了事故发生前一分钟的数据。不过,因其提供数据的不完整,特斯拉备受质疑。 有分析认为,完整的数据可以分析判断出该事故车辆是否存在“刹车失灵”,以及特斯拉系统是否存在BUG等问题。“在没有看到完整数据前,车辆是否因‘刹车’失灵问题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暂不能下定论。”多位自主品牌车企相关技术人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此背景下,特斯拉也计划年内上线数据查询平台。“国内的车主数据查询平台正在搭建中,以供所有车主查询获取车机交互的数据,预计年内上线。”5月11日,特斯拉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特斯拉“踩坑”Linux分时系统? “到现在,特斯拉都没有给我们提供完整的数据。”张靓丈夫告诉记者,特斯拉此前提供的两份数据都缺少重要参数,如刹车踏板位移、油门踏板位移、电机扭矩等多项关键数据缺失。 对于特斯拉目前对外公布的数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自主品牌车企高管表示,这份数据并不完整,从现有数据来看,并不能看出事故发生原因是什么。 有观点认为,特斯拉产品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其采用了分时操作系统作为车辆的核心系统。分时操作系统会存在不能完成一些任务的情况,而不能完成的任务会造成系统死机。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得锐 摄(资料图) “特斯拉整个操作系统是基于Linux制作的,它装的是一个非实时(即分时)操作系统。从现在来看,特斯拉把Linux系统进行了一些裁剪,使系统响应速度变得够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软件科技公司高管告诉记者,Linux是目前对自动驾驶生态支持最好的系统。 在计算机高级程序员李宇豪(化名)看来,实时和分时操作系统都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主要与系统的可靠性有关。 “分时操作系统是一个时间段划成一个个时间片处理任务,效率优先。如果任务多的话,就不一定能保证实时对数据监测。而实时操作系统实际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李宇豪告诉记者。 对于特斯拉使用的分时操作系统,是否会出现数据监测不到的情况。李宇豪表示:“系统存在BUG的话,有可能出现数据记录不到的情况。”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软件科技公司高管则提出了两种数据监测不到的情况:其一,是否进行数据埋点(数据埋点是数据采集的关键一环),如果没有做埋点,数据肯定会监测不到;其二,要看车企搭建的网络架构能不能及时将数据传到终端,如不能也将检测不到数据。 专家呼吁车辆配备“黑匣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4月,特斯拉率先在美国官网上线了EDR套件查询软件。据了解,EDR是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能用于记录车辆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三个阶段汽车的运行关键数据,包括速度、ABS状态、方向盘的转向角度、气囊状态、车辆制动状态等。 特斯拉方面表示,车主需要花费1200美元购买连接所需的线缆和USB-to-CAN适配器,即可连接车辆,查询行驶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数据报告,用于查看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特斯拉这一举措一定程度上尊重了车主数据控制权。”上海交通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渊公开表示。 不过,特斯拉这一数据查询服务目前仅对北美地区开放,国内及全球其他地区的特斯拉用户暂无法使用该功能。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玲 摄(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特斯拉已对外明确国内相关数据查询平台将在年内上线,但对于该平台提供的具体数据查询内容、以及是否收费等问题,却未说明。“关于数据平台的具体内容我们会在国内上线时再对外发布。”上述特斯拉中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包括蔚来、小鹏、长安等国内车企目前还没有搭建供车主查询车辆数据的平台。“随着车辆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内车企也只能为车主提供一些基础数据。除非第三方,如公安部门介入,否则用户是不能查看所有数据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自主品牌车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我国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上传和事故后车企公布数据流程规范等均没有相关法律规定。“车企把所有数据对外发布并不现实,这涉及用户的个人隐私问题。”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车企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明确哪些可以向车主提供,而相关监管部门也要明确车企提供数据的范围。 为此,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宋健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把需要监管的车辆数据范围进行划定,放入车辆行车记录仪内。比如,转向、制动、加速等重要数据,被行车记录仪实时记录,就像飞机“黑匣子”一样。“一旦发生事故,厂家和个人均没有权利去拆‘黑匣子’,只有国家权威部门才能完成。”宋健表示。 数据完整性与真实性同样重要 “自动驾驶的数据类型非常复杂,包括外部环境数据、车辆数据和用户驾驶行为及隐私数据等。”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网联安全问题,今年4月工信部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应具有事件数据记录和自动驾驶数据存储功能,保证车辆发生事故时设备记录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包括驾驶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驾驶员状态、行车环境信息、车辆控制信息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过,在保证车辆数据存储完整性的同时,如何保证车辆数据的真实性和防篡改性,是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挑战。 事实上,特斯拉不止一次对外强调数据的真实性。“特斯拉的车辆数据是车辆网关读取车内各部件信号并以加密形式存储。”特斯拉方面称,存储后的数据采用加密技术记录,无法直接读取、修改、删除相关数据。 即使如此,也未能消除外界对其提供数据真实性的怀疑。为解决这一问题,中汽协于4月底发布了汽车数据可信存证区块链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特有的数据防篡改、可溯源等特性,为企业提供数据可信存证服务。 中汽协方面建议,政府未来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涉及的不同数据类型,修订、补充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所需的法规及标准,同时建议通过采用多中心化数据治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监管体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read more

  • 特斯拉Model Y拿下2021年4月份纯电动SUV交付冠军

    特斯拉Model Y拿下2021年4月份纯电动SUV交付冠军

    乘联会的4月数据出来了,摘一些和纯电动汽车有关的信息给大家吧。 一、宏光MINI交付26592辆,位列轿车总榜第5位。不过上海的牌照新政可能会对宏光MINI产生较大影响,如果以后不再送牌照,恐怕会出现销量暴跌的情形。 二、SUV畅销榜单前15位中,没有出现纯电动汽车的身影。排在第15位的逍客有14033辆,而纯电动SUV的交付冠军特斯拉Model Y也仅有5407辆,距离入榜门槛有较大的差距。 三、高端SUV畅销榜中,特斯拉Model Y成为了唯一入选的纯电动车型,排在第7位。 四、新能源销量榜(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前15位及交付量: 1、宏光MINI,26592 2、特斯拉Model 3,6264 3、比亚迪汉EV,5746 4、奇瑞eQ,5617 5、理想ONE,5539 6、特斯拉Model Y,5407 7、AION S,5077 8、欧拉黑猫,4613 9、科莱威,4130 10、哪吒V,3846 11、奔奔EV,3826 12、比亚迪秦PLUS DM-i,3603 13、蔚来ES6,3163 14、小鹏P7,2995 15、比亚迪e2,2918 五一回家,发现我哥买了一辆奇瑞eQ,看着还不错。等再回去时,一定试驾一下。 最后,我们来个互动话题吧!这个话题已经在小H书上获得了超过51000次阅读和370条评论了! 近日,路透社报道称:“特斯拉已暂停购买土地以扩大其上海工厂并使其成为全球出口中心的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特斯拉退出中国,你买蔚来还是小鹏?欢迎留言分享看法。 出处:头条号 @不看车 read more

  • 特斯拉真会自动加速?重新认识“自动驾驶”先!

    特斯拉真会自动加速?重新认识“自动驾驶”先!

    先梳理一下几起车主自述“车辆自动加速”的案例 2020年8月12日,温州陈先生驾驶特斯拉在小区内撞毁数量轿车,车主经抢救7小时幸存,事后接受采访时自述“车辆突然加速,踩刹车没有反应,速度还越来越快” 2020年12月26日,杭州洪先生驾驶特斯拉model3撞上了路边的本田轿车,车主在采访中描述“自己把脚放在刹车上,车辆突然自动加速” 2020年12月30日,上海梁女士驾驶特斯拉录制了一段高速上自动加速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车主在采访中描述“车辆松开踏板后仍在加速,需要多次点刹车才能控制住” 2021年1月4日,山东临沂车主驾驶特斯“失控”冲入广场的一处厕所,车主自述“车辆失控加速,并且无法踩动刹车” 2021年5月1日,广州车主驾驶特斯拉在地下车库高速撞上水泥柱,车主自述“开了20码,刹车不听使唤,车反而越来越快” …… 上文所列举的案例仅仅是所有“车辆失控、自动加速、刹车失灵”案例中的冰山一角,仅在2020年经报道的便有十几起类似事故。 特斯拉真的会“自动加速”? 真的有可能!原因之一正是特斯拉自以为豪的自动巡航模式 事实上特斯拉宣称的完全自动驾驶当前无法实现,甚至会导致车辆在驾驶过程中自动加速!自动驾驶有五个分级,其中特斯拉提供的仅仅是L2级,也就是“部分自动驾驶”,车辆搭载辅助驾驶设备,可以根据路况进行简单的转向、加速和减速等多种操作。 也就是说特斯拉根本无法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当前给车主提供的仅仅是辅助驾驶功能,但其对于该技术的描述已经引起了广泛误解,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而这当中导致自动加速问题的关键就是自动巡航模式,车主如果设置为“按当前道路允许的最高车速巡航”那车辆在低于道路限速的情况下,将会“自动提速”至道路最高限速或“车主自行设定”的限速基准。也就是说,在开启自动巡航的情况下,如果无法通过交通标志获取限速信息,车辆将会自动加速到车主设定的限速值。 这也就是特斯拉“自动加速”的来由,之一。 这当中还有更危险的因素,同样会让车主产生“自动加速”的错觉,那就是特斯拉的单踏板逻辑。 特斯拉在松开加速电门的情况下, 车辆将出现顿挫感明显的制动,这是由于特斯拉强制开启“动能回收”导致的。甚至车辆提供了“保持模式”,车辆将在动能回收的作用下刹停,直至自动驻车。因此特斯拉对于车主的油门控制要求极高,车主只有时刻将右脚放在加速踏板上,才能保证良好的驾车体验。 当这种驾驶逻辑成为思维惯性后,车主日常开车将很少有机会将脚放在刹车踏板上,一旦形成这样的开车习惯,车主踩刹车踏板的意识和坚决度将会显著下降! 在一些低速情景下,加速踏板的阻尼比较低,车主不自觉下踩始终放在加速踏板的右脚。甚至在紧急状况下,车主慌乱踩下右脚,加上特斯拉反应迅猛的加速性能,车辆将出现疑似“自动加速”的现象。这与美交通安全局报告的200多起“踩错踏板导致车辆加速”导致的事故相呼应。 这同样是特斯拉“自动加速”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所有的新能源车都存在一个巨大的隐患,电车没有传统的燃油发动机,以油车发动机转速噪音判断车辆加速的经验无法适用!哪怕是开车十余年的老司机也很容易由于判断失误造成车辆莫名加速。 而且特斯拉的方向盘拨杆操作与传统车辆不同,雨刮器在左侧,而右侧拨杆将启动自动巡航模式。一旦车主慌乱之中开启自动巡航,车辆将可能出现自动加速的现象,同样非常危险。 自动加速确有可能,那“刹车失灵”如何解释? 特斯拉在用户手册中有一条不起眼的提示,在model3电子版车主手册第77页中,特斯拉警告车主不要在踩下制动踏板后立即释放,这将中断ABS系统的运作并且会增加制动距离。也就是说,特斯拉不可以“点刹”! 刹车踏板变硬有两个合理的解释 博世的电子刹车助力系统失效,导致刹车助力消失,刹车变硬 ABS启动,刹车踏板有明显的打脚感,防抱死系统自动“点刹”,刹车踏板将被ABS系统控制,车主只能提供“踩下刹车踏板”的信号,而整个刹车流程由ABS系统接管。 博世的刹车助力系统故障曾经造成了本田CRV车型的广泛召回,而最新版本软件的博世电子刹车助力系统理应相对安全,但仍然有出现问题的可能。而错误使用刹车踏板更像是“刹车失灵”频频出现的根本原因。 车主由于对ABS系统缺乏了解,道听途说老司机的“点刹”经验,容易在刹车过程中给电子系统提供错误的刹车信号。防抱死系统本身提供的刹车泵压力是根据车轮横向静摩擦力的阈值动态调整的,也就是说ABS提供的刹车阻力是当前车辆能达到的最大刹车阻力,一旦系统中断,车主便浪费了宝贵的刹车时机,这将导致车辆刹车距离变长,随即导致事故发生。 最后可以得出结论,“自动加速”和“刹车失灵”的确存在,但这当中必然有一部分因素是驾驶员的误操作,当然在这些危险因素中,特斯拉本身也绝对脱不了干系。 其一,特斯拉强制松开电门动能回收造成驾驶者传统的开车习惯将造成驾车体验的劣化!许多坐过特斯拉的朋友都会觉得这个车真的容易晕,就是因为松开踏板后拖拽感太强,导致车辆驾驶不平稳。因此司机要始终将右脚放置在加速踏板上,保证车辆的平稳驾驶。 其二,特斯拉的自动辅助驾驶容错率太高!导致车主慌乱之中容易错误开启,并且自动辅助驾驶有自行加速的权限,更加造成了车辆“自行加速”从而引发事故的风险。 其三,特斯拉的电控刹车容错率太低!无法兼容油车司机的点刹操作,并且ABS系统介入也更加敏感。由于特斯拉车重的限制,车辆的防抱死系统相对于同级别轿车的启动阈值肯定更低,这也导致了刹车距离延长的问题。 出处:头条号 @头有点大的Eason read more

  • “单踏板模式”很可疑!特斯拉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找到啦?

    “单踏板模式”很可疑!特斯拉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找到啦?

    特斯拉刚回应了追尾货车致司机身亡事故,称最终结论还要等待结果。在无数关于特斯拉的负面新闻中,有一个特别的驾驶模式经常被提及,那就是“单踏板模式”。美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去年共通报246个“特斯拉失控加速”案例,全都是驾驶员踩错踏板导致,并因此驳回了近60万特斯拉车主希望车辆召回的请愿。#特斯拉回应追尾货车事故# 什么是“单踏板模式”? 实际上最新固件的特斯拉设置菜单中已经没有“单踏板模式”的单独开关。单踏板模式就是指,驾驶员踩下特斯拉的电门即可加速,而松开电门后“动能回收”机制便启动,将车辆行驶的动能回收为电能,同时产生与刹车制动相似的减速效果。于是特斯拉的驾驶员便可以仅使用一个踏板便能完成从加速到刹停车辆的全过程,这种操作模式被称为“单踏板模式”。 与此同时,最新固件的特斯拉车辆不能关闭“动能回收”功能,仅能在“强”和“标准”两个档位进行选择。并且特斯拉还提供了三种松开踏板后的选项,若选择“保持模式”,车辆将在动能回收后辅助刹停车辆并自动开启驻车,而若选择“缓行模式”,车辆将在动能回收后让车辆保持在10码左右的速度缓速前进。在“缓行模式”下,司机还可以保留松开踏板放到刹车上的开车习惯。 无论车主如何改变动能回收相关的选项,都无法关闭松开电门后的车辆制动。 “单踏板模式”可能是导致特斯拉事故频频的罪魁祸首 对于新上手特斯拉的车主来说,单踏板操作是极为陌生的。无论你之前驾驶的是哪种类型的车辆或是新手司机刚考完驾照,单踏板模式对你来说都是从未适应过的驾车方式。如果你使用“保持模式”,你就不再需要把脚放到刹车踏板上时刻警惕,车辆将在动能回收的作用下自动刹停驻车。 对于熟练使用这一操作方式的车主而言,动能回收自动驻车的功能可以极大减少刹车组件的损耗并提高车辆的续航时间,并且操作简单无须移动脚,只要在踩下和松开中找到合适的区间就可以保持极为舒适的驾车体验。 但是“单踏板模式”并不是驾考中学习的内容,许多车主的肌肉记忆都停留在遇到突发情况紧急踩下刹车的模式里,如果这种肌肉记忆被带入单踏板模式,那车主将面临巨大的危险。 追求安全的车主应当主动选择“缓行模式”并谨慎加速 特斯拉model3车型最快的百公里加速只需要短短3s多,如果司机踩错刹车,车辆将极其猛烈地突然加速造成难以弥补的严重后果。 如果你是一个特斯拉车主,出于对道路安全的考虑,应当主动将加速模式设置为“轻松”并且将车辆行驶模式改为“缓行”,这些选项将保留松开电门后将脚时刻放在刹车上警惕突发情况的习惯。 不仅是特斯拉,所有新能源车型都应当谨慎驾驶。 新能源车型由于电机加速的响应速度远远快于油车发动机,因此大家常常能在路口见到挂着绿牌的新能源车猛烈起步,驾驶员随便踩一脚电门就可以将车辆加速到七八十码的时速,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 小编呼吁各位新能源车主,大家应该谨慎驾驶手中的性能怪兽,如果大街上全都是百公里加速猛烈的“赛车”、“超跑”,那道路交通将变得更加危险。 出处:头条号 @头有点大的Eason read more

  • Canoo的蝴蝶效应:一通电话会,搅浑电动造车和SPAC两潭水

    Canoo的蝴蝶效应:一通电话会,搅浑电动造车和SPAC两潭水

    如果说2020年以来创投圈有哪些长盛不衰、“越挫越勇”的热门话题,应该就属造车和SPAC了。要是造车和SPAC这两大财富密码结合到一起,碰撞出来的冲击波威力就更大了。 2020下半年以来,一波造车新势力扎堆通过SPAC上市,比如Lordstown Motors、Fisker、Nikola等等,一度把饼画得又大又圆,似乎人类的科幻梦想马上就要实现。几个月过去,这些公司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实绩,股价一直处于下跌状态。最近,又有一家造车公司引发了一场啼笑皆非的巨大争议——电动车厂商Canoo。 Canoo的前身Evelozcity,由Stefan Krause和Ulrich Kranz创立。两人职业生涯都颇为辉煌:Krause曾担任宝马和德意志银行首席财务官,Kranz则更是在汽车界赫赫有名,为宝马开发了Z3、首款SUV X5,并且领导了MINI的复兴、创立纯电动产品线i系列。两人还都曾服务于法拉第未来,Krause是CFO,Kranz是CTO。 两人就任时间都不超过半年,就与法拉第未来裂穴,这又是另外一个大瓜了。 2019年,创始人及CEO Krause被妻子起诉,在工作中有歧视、骚扰等行为,卸任CEO并离开Canoo,由Kranz接替其位置,直至今天。Canoo的投资人Tony Aquila在公司完成并购上市前夕加入,担任执行董事长一职。 图源:canoo.com   你看这饼,又大又圆 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讨论,通常要么是“苏格拉底”的,要么是“反苏格拉底”的。 在造车界也是一样。如今的造车新势力讲故事,要么是“特斯拉”的,要么是“反特斯拉”的。而Canoo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讲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故事,为资本市场摊了一张非常有吸引力的“饼”。 Canoo最显著的独特之处就是它的产品外观。不同于许多车企追求的流线型、科技感,Canoo的车长得像胖胖的面包。尤其是Canoo大力鼓吹的乘用车,因为内部极大的使用空间,被称为“后SUV的革命性体验”、“车轮上的loft”。消费者还可以自由定制车辆的外观喷漆和内部的设备。 图源:Canoo Investor Presentation, August 2020 如此宽敞的空间来源于Canoo独有的滑板式电动车底盘技术专利。Canoo宣称这一底盘是市面上首个真正的线控转向底盘,是行业内最平、最低调的底盘,因此不仅能给车内留出最大化的空间,还能使整车高度模块化,提升新车开发速度的同时降低开发成本。 据称,Canoo基于他们的通用款底盘,在18到24个月之内就能开发出一款新车,而传统车厂研发一款车的周期在3到5年。正因如此,Canoo的时间表里已经早早地排上了生活款车型、运动车型、货运车型、皮卡等多条产品线。 Canoo研发的不同车型,均基于同款底盘 图源:Canoo Investor Presentation, August 2020 目前为止,这块饼看起来还不够吸引人。更猛的调料是Canoo的商业模式。 Canoo在B2B和B2C市场都有布局。 在B2B市场,除了发售货运车辆之外,Canoo还着重开展工程承包业务。基于Canoo的研发技术,面向科技公司、OEM和自动驾驶领域的供应商提供设计、新车制造、车辆销售服务,以及最重要的,车辆底盘技术授权服务。 其中最令人振奋和期待的,就是2020年初Canoo和韩国现代汽车的合作。双方计划基于Canoo的底盘技术打造一款“适用于自动驾驶和大规模生产”的电动车底盘,提供给集团旗下的现代和起亚两个品牌使用。 对于一家成立仅2年的创业公司来说,达成这样的重磅合作可称得上重大成就——要知道,很多造车新势力都试图与知名传统车厂合作,但成功者寥寥无几。 对Canoo来说,这种B2B的业务不仅可以验证其技术、获得品牌背书,更能带来可观的收入。根据其上市前的预计,工程承包业务将为Canoo在2021年带来1.2亿美元的收入。 图源:Canoo Investor Presentation, August 2020 在B2C市场,Canoo创造性地提出了“卖订阅”的商业模式。不同于租车或者共享出行,Canoo的订阅更像是一种D2C模式。消费者在Canoo的APP上申请订阅,审核通过后即可提车,之后只需按月付费就能正常用车,并且可以随时取消订阅,无需押金和其他繁杂的手续。 在Canoo看来,订阅模式对人对己都是好处多多。对于消费者来说,传统的买车、租车成本不仅包括车本身的价格,还包括抵押、保养、保险、充电、上牌照的费用,而订阅一辆车则无需专门付出这些隐形附加成本,全包在月费里,在Canoo的APP里就能一站式解决。对服务提供方Canoo来说,订阅模式按需生产,既能降低制造成本,又取消了销售代理商从中抽成,生产制造一辆车的利润高达普通一次性售车的4倍。 目前看来,这是一块几乎完美的饼:研发和生产成本低、利润高、回报快、团队资深,还有知名车企背书,Canoo似乎确实走在康庄大道上了。于是,2020年圣诞节前夕,成立不到3年的Canoo与SPAC公司Hennessy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 IV完成反向收购,登陆纳斯达克。     大饼难烙,另起炉灶 与大多数在这一波SPAC热潮中上市的造车新势力相同,Canoo上市时并无任何量产的车型。 靠着振奋人心的故事,尤其是“韩国现代”和“卖订阅”这两大梦幻泡泡,投资者们把Canoo的估值抬高到40多亿美元。而最近的一场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电话会,则几乎完全戳破了肥皂泡,使Canoo的投资人出离愤怒,股价崩溃式下跌。 如果用一个词总结这次电话会的主要内容,那就是“啪啪打脸”。可以说,Canoo几乎撕碎了之前画的所有饼。 首先,与韩国现代合作终止(未公开声明),不再强调工程承包。 […] read more

  • 纯电续航超过1千公里,推荐几款告别续航焦虑的新车!

    纯电续航超过1千公里,推荐几款告别续航焦虑的新车!

    为什么会有里程焦虑,因为纯电动车续航里程短,充电难。但是随着近几年充电桩的不断建设,不少品牌都开启了很多旅游线路上充电桩的建设,这个问题只需要时间去解决。而在续航能力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超大容量的电池了。在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我们就听到了不少续航超过1000km的车型,一起来看看吧! 蔚来ET7 指导售价:44.8-52.6万元 电池类型:固态电池 关于蔚来ET7,相信部分熟悉蔚来的朋友对它都比较了解了,早在今年的1月份它就正式公布了售价,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则是公布了新车的内饰设计。除了它作为蔚来首款纯电轿车这一个看点之外,它所搭载的固态锂电池也是一大亮点。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取代隔膜和电解液,相比传统锂电池,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充电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质的提升。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蔚来采用不是100%固态,仅是90%固态、10%液体。这款固态电池的容量为150kWh,电池的能量密度也是高达360Wh/kg,所以NEDC最长续航也是达到了1000km,不过交付时间则是要到2022年第四季度。 ET7大家对它的期待早在概念ET概念阶段就开始了,整车的外观造型很有科技感,封闭式的前脸造型以及分体式的大灯极富未来感,车身侧面造型优雅,整车的风阻系数仅0.23cd。内饰的线条也遵循极简的科技美学,两幅式的平底方向盘和超大尺寸的中控屏非常亮眼,相比其现在流行的“到处都是屏”,ET7要显得更加高级一些。 奔驰EQS 售价:未上市 电池类型:“cell-to-pack”三元锂电池 本届上海车展上最亮眼的纯电动车型莫过于奔驰EQS了,无时不刻它的身边都汇聚了大量的人群,作为奔驰纯电动EVA平台下的首款产品,它在纯电动车型的地位就和咱们熟悉的S级是一样的,都是旗舰级大型轿车。不过它搭载的电池依旧是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cell-to-pack”电池技术,电池容量为108kWh,官方表示在WLTP标准下的最大续航里程可达770km,并支持最大200千瓦的快速充电,15分钟即可补充续航300公里。 外观部分,奔驰EQS的整体造型比较圆润,走进它的身边就能给到你非常科幻的感觉,整车的风阻系数达到了仅0.2Cd,其搭载的智能数字大灯可以通过130万片微镜片实现精准的光束图案投射,如果你喜欢你甚至可以用它来播放电影。内饰也是科技感十足,其搭载的无缝一体式设计的三联屏,整块屏幕宽度超过1410mm。并且新车也是奔驰旗下首款搭载MBUX Hyperscreen系统的量产车型,屏幕下方拥有12个传感器,乘客对屏幕的所有操作都会得到物理按键般的反馈。 智己L7 预售价:40.88万元 电池类型:掺硅补锂电池 智己L7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也是正式亮相,能够让它万众瞩目的原因除了本身具备不错的实力之外,其背后的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和张江高科都是各个强悍。作为旗下的首款车型,智己L7定位中大型轿车,搭载的电池是智己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的掺硅补锂电池,相比传统的液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电耗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可实现单体300Wh/kg能量密度,所以它的NEDC续航里程也接近了1000km。 外观部分,智己L7还是很有科技感的,封闭式的造型搭配上两侧颇具特色的“∑”造型大灯,很有视觉冲击力。车身侧面则采用了更多的曲线,从而营造出更强的力量感,并且整车的风阻系数也是达到了0.21cd。内饰最大的亮点就是中控台上多屏一提的设计,尺寸达到了39英寸,并且还是可支持独立的升降,笔者已经迫不及待要体验一下它是如何做到的了。 总结 不得不说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以及充电站的逐渐完善,里程焦虑会被大大降低。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蔚来ET7以及智己L7都将来到我们的身边,并且还有像极氪001、高合HiPhi X等车型都拥有非常不错的续航表现,并且车型亮点颇多。 出处:头条号 @车算子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