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磷酸铁锂电池

  • 小鹏G3将推磷酸铁锂版本

    小鹏G3将推磷酸铁锂版本

    近日,工信部对外公示了申报第33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小鹏G3推出换装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 其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整车重量相比三元锂电池版车型增加30kg,由此看来小鹏已成为三家头部新势力中首位“回归”磷酸铁锂路线的车企。 对于最关键的续航问题,磷酸铁锂版G3的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能够达到多少,是否能与目前长续航版车型的520km所持平,这些信息尚不得而知。 此前国产特斯拉Model 3已将标准续航版车型换装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但是从车主实际反馈来看,在北方寒冷地区,车辆冬季低温环境下的实际续航表现并不是太好。介于此,换装磷酸铁锂电池的小鹏G3相信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在自身特点上存在显著差异: 电池能量密度:三元里>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电池(LFP)是用磷酸铁锂作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三元锂电池则是一种以镍钴元素作为正极材料,以锰盐或铝盐来稳定化学架构的锂电池,主要有NCM(镍钴锰)和NCA(镍钴铝)。 受制于化学特性,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压平台低,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概在140Wh/kg左右。而三元锂电池电压高,能量密度基本为240Wh/kg。也就是说,在相同电池重量下,三元锂的能量密度是磷酸铁锂材料能量密度的1.7倍。 毫无疑问,在能量密度上三元锂电池优势明显,不过不同“配方”的三元锂电池它的能量密度也会有差异(镍、钴、锰/铝三者不同比例)。 特斯拉使用的21700 NCA三元锂电池电芯的能量密度高达260Wh/kg,是目前的量产电动车里最高的,它的镍钴铝比例为8:1.5:0.5,属于“高镍电池”。 在NCM电池中,按照镍钴锰三者含量的不同,可分为NCM111、NCM523、NCM622、NCM811(数字代表镍钴锰的比例)。 按照目前的对电池续航里程的要求,高镍的NCM811是重点突破方向。因为随着镍元素含量的升高,三元正极材料的比容量逐渐升高,电芯的能量密度也会随之提高。 不过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结构进行优化后,电池的能量密度也是大幅提升了。 安全性:磷酸铁锂>三元锂 磷酸铁锂的热稳定性是目前车用锂电池中最好的,电热峰值大于350℃,当电池温度处于500-600℃高温时,其内部化学成分才开始分解。 三元锂电池的热稳定性较差,300℃左右就开始分解,因此对电池管理系统的要求非常高,需要防过温保护装置和电池管理系统来保护电池的安全。所以在高温条件,磷酸铁锂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低温性能:三元锂>磷酸铁锂 冬天电动车续航里程衰减已经是司空见惯了,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温性能要劣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温度使用下限值-20℃,且低温环境下放电性能差,在0℃ 时的容量保持率约60~70%,-10℃时为40~55%,-20℃时为20~40%。三元锂电池低温温度使用下限值-30℃,低温放电性能好,和磷酸铁锂电池相同低温条件下,冬季时里程衰减不到15%,明显高于磷酸铁锂电池。 当然,为了避免出现明显的里程衰减现象,大多数车辆现在都有相应的热管理来保证电动车冬季性能。 寿命:磷酸铁锂>三元锂 电池寿命就是电池在多次完全充放电后的电量衰减,一般电动车电池充满后衰减到原有80%电量就代表电池该换了。  磷酸铁锂电池的完全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3500次后电量才会衰减到原有的80%。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充放电一次,磷酸铁锂电池也要将近10年才出现明显衰减现象。 而三元锂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寿命短一些,完全充放电循环大于2000次会开始出现衰减现象,也就是大概在6年的时间,当然通过电池管理和车辆电控系统也可以稍微延长一点电池寿命,但是也只能是稍加延缓。 当然,电动车电池是由多个单体电池串并而成,其工作状态类似木桶效应,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电池组类似,只有在电池性能高度一致时,寿命发挥才能接近单体电池的水平。 成本:三元锂>磷酸铁锂 在电池成本上,磷酸铁锂电池也有巨大优势,它没有贵重金属(镍钴金属元素),所以在生产成本上较低。 三元锂电池使用了镍钴锰多种材料,并且高镍电池的生产需要比较严格的工艺环境,目前成本比较高。 并且经过这几年的开发,作为关键材料锂、钴等金属资源开始吃紧,尤其是金属钴,它的价格一路飞涨,报价在20万元/吨以上。而一吨电解镍的价格,目前也就11万出头。所以也倒逼着电池企业往811路线,提升镍的含量,降低钴的含量,也能带来成本的降低。 read more

  • 比亚迪汉满电续航挑战,最终成绩906公里!

    比亚迪汉满电续航挑战,最终成绩906公里!

    印象中,比亚迪是国内做电动车最早的车企。2010年的时候,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亚迪e6出租车就已经深圳开跑了。为啥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当时写文章总将这款车写成“E6”,没多久人家公关部就打电话上门了。 特斯拉第一辆电动车诞生于2008年,比亚迪第一辆电动车诞生于2009年,从某种程度上说,比亚迪是和特斯拉“同时起步”造电动车的车企。但是直到2020年,比亚迪才第一次拿出可以真正和特斯拉电动车媲美的车型,即号称“刀客(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EV。 本次我们测试的是NEDC续航力为550km的比亚迪汉2020款EV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官方售价为27.95万元。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将其简称为“比亚迪汉”。照例强调一下,由于车况、路况、湿度、气温和周边环境的不同,所以加速、刹车、操控、真实续航力以及静音性测试等数据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客观对比依据。 钣金工艺中等偏上 我们在比亚迪汉上选取的钣金缝隙测量点共有4对8组,分别是前机盖靠近A柱下端左右缝隙、前机盖前端靠近大灯的左右缝隙,尾门上端靠近后挡风玻璃的左右缝隙,以及尾门下端的左右缝隙。基本上这一组数据就能反映出这款车的整体钣金工艺。 从数据上看,比亚迪汉的钣金工艺精度可以打80分,也就是中等偏上,最大误差出现在尾门下端左右缝隙上,依然有提升空间。不过必须强调的是,比亚迪汉的车身并没有采用铝合金,而钢冲压和铝合金冲压在工艺难度上并不对等,所以说,尽管比亚迪汉的钣金工艺测量数据比特斯拉旗下车型好看,但我们不能说比亚迪汉的钣金工艺精度“优于”特斯拉旗下车型。 车漆工艺可以吊打特斯拉了 由于前机盖是全车最大的一个钣金面,所以我们特地选择前机盖上的6个点进行车漆厚度测量,其中4个测量点位于前机盖主平面上。基本上这一组数据就能反映比亚迪汉的车漆整体工艺水准。 说实话,比亚迪汉前机盖的冲压形面相当复杂,尤其是两侧的冲压折边夹角小面积大,增加了喷涂的难度。可以看到两侧的冲压折边有明显的精细化标定,落漆相对于主平面并没有缩水,只是6个测量点之间的漆膜厚度欠一点点均匀,但好在左右对称度极高,整体上这套喷涂工艺可以打个95分,算得上优秀。 在油漆这一点上,比亚迪汉可以吊打特斯拉全家了。当然了,特斯拉的喷涂工艺在业内算是出了名的差,拿比亚迪和特斯拉比油漆,比亚迪不见得会高兴。 续航力906km? 我们本次续航测试的出发点位于上海嘉定的比亚迪公司,终点位于安吉。车上满载4人。由于气温宜人,我们关闭空调跑完了全程。上午10:19分出发的时候,车辆续航力是522km,累计行驶里程为1941.8km。 我们在经济模式下,尝试用各种定速巡航的速段,发现在60km/h的时候,比亚迪汉的能耗经济性是最好的,其百公里能耗大概在8kWh左右。于是,我们就挂着60km/h定速巡航——这也是高速公路法定最低车速,从上海一路晃到了安吉。我们想看看,在这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下,比亚迪汉可以跑多少公里。 加上路上吃饭休息的时间,我们直到下午15:46才抵达目的地,这个时候车辆表显续航力还剩376km,累计里程2182.4km。如此算下来,我们耗时5小时27分,用522-376=146km的续航力,行驶了2182.4-1941.8=240.6km的实际里程。 由此可见,在60km/h匀速状态下,比亚迪汉的1km续航力可以支撑1.6479km的实际行驶里程。也就是说,当这辆车在550km满续航力状态的时候,以60km/h匀速行驶,可以跑出906km! 这里之所以做这个测试,只是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磨叽的驾驶方式很难让人忍受。 电动车操控之王 我们测试的这款比亚迪汉其整车质量2170kg,搭载一套总输出高达363kW/680Nm的双电机四驱系统,以及76.9kWh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测试时的气温为12℃。 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是在完成行驶静音测试之后,才对这辆车进行性能测试。比亚迪汉的5次测试平均成绩达到5.18秒,其中第1次跑出了4.92秒的最快成绩——测试时续航力仅剩122km,属于亏电状态——所以这个成绩和官宣的3.9秒有一定差距,是可以理解的。 从后面4次测试成绩不难看出,在亏电状态下,系统依然可以保证相近的动力输出,动力衰减控制得很好,其电机和电控技术相当了得。 0.923G的最大加速力,在“Lab测试”的历史上可排第三,远高于特斯拉Model 3的0.740G,但是由于电量不足,曲线图中红框部分的加速力输出下跌,不能持续保持高位,这是实测成绩和官方成绩相去甚远的原因。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比亚迪汉起步瞬间就输出了高位加速力,且没有任何打滑和打滑,加速踏板踩到底直接就是弹射起步——这说明比亚迪汉的电流控制是线性的而不是阶梯式的。电流线性输出技术上,目前国内唯独比亚迪汉可以和特斯拉车型看齐。 国内绝大部分电动车的电流控制都是阶梯式的,要验证这一点很简单,看看“全油门”起步的时候轮胎叫不叫就知道了——但凡吱吱叫的,一定都是阶梯式的。 就加速曲线来看,在电控技术这一块,比亚迪汉其实已经不逊于特斯拉Model 3了。 其实平心而论,这组100-0km/h刹车成绩在市场上还算不错,5次刹车平均成绩40.47米,最好成绩39.76米,两个数据相差仅0.71米,说明热衰减控制得还算不错。不过特斯拉Model 3还有威马EX5的最短刹车距离已经做到低于38米了,所以这组成绩在我看来还是略有保守——更何况比亚迪汉标配的刹车卡钳可是Brembo。 不知道比亚迪汉的刹车系统能否像当年特斯拉Model 3那样OTA升级,只需要CEO的一个电话就能搞定? 很多人会用悬架的软硬来评判一辆车的操控性。其实车辆的操控性和悬架的软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在专业汽车运动领域,会采用过弯向心力最大加速度——也就是俗称的“G值”,作为车辆操控性的重要衡量标准。现在的F1赛车,其过弯操控极限能达到4倍重力加速度即4G的水准,普通买菜车其操控极限也就在1G上下。 在这项测试中,比亚迪汉跑出了1.105G的过弯操控极限,这个成绩在“Lab测试”历史上可以排到第8,并且是“Lab测试”历史上电动车的最好成绩,也就是说,比亚迪汉是目前我们测过的操控性最好的电动车。 尽管从曲线图上看,比亚迪汉的操控很大程度上是靠ESP撑起来的,但实话实说的是,在我们测试过的车当中,能靠ESP撑过1.1G的也不多。 查了一下,这辆试驾车配的是245/45R19 98V的马牌MC6运动轮胎,电商参考价每条1258元。如此看来,比亚迪汉能有如此操控表现,倒也不是意外了。 静音性表现不佳 我们关闭娱乐系统、空调以及车窗,选择干燥平直空旷无车的柏油路面,采用定速巡航以及非运动模式,测试了比亚迪汉在40km/h、60km/h和80km/h匀速状态下的车内静音性。 在40km/h、60km/h和80km/h匀速状态下,比亚迪汉车内最低噪音分别为45.8dBA、51.7dBA以及54.2dBA,三个速段的最低行驶噪音均值达到了50.57dBA。相比于2019年12月-2020年11月统计的“Lab测试”电动车平均成绩,比亚迪汉表现不佳。 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和原配的马牌MC6运动轮胎或许有一定关系。 电磁辐射测试历史最佳! 将仪器分别放在座椅坐垫上,我们先后测试了车上4个座位在全功率输出加速状态下的电磁辐射强度。比亚迪汉的表现让我们大吃一惊! 在两个前排座位上,居然第一次没有测到任何电场和磁场辐射!这在我们之前的经验中从未有过,哪怕特斯拉Model 3,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而就算是左后座最大磁场辐射0.37μT,也比特斯拉Model 3上任何一个座位上的辐射量小——其实在此之前,特斯拉Model 3的电磁辐射表现是我们测试过的最好的,不少电动车的最大磁场辐射都会高于2μT,虽说2μT也远低于国家和世卫组织标准,但相对于比亚迪汉的0.37μT而言,就电磁辐射屏蔽工艺而言,已经是能看出云泥之别了。 如此看来,比亚迪真的是“玩电”出身的。 写在最后: 其实比亚迪汉刚刚推出的时候,很多媒体也喜欢将其与特斯拉Model S相提并论——这其中或许有官方的授意引导。而我个人在文章中多次将比亚迪汉和特斯拉Model 3进行对比,也有自己的用意。 在三电系统这一块比亚迪已经是全国顶尖水准,不逊于特斯拉;就品质、车联网还有本土的智能化来说,比亚迪汉也在特斯拉任何一款车之上……毫不恭维地讲,比亚迪汉绝对算得上是目前“东半球最好的电动车”。 但是,比亚迪汉的最大威胁,恰恰是来自小了一个级别的特斯拉Model 3。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是根据价格而不是根据级别来买车的。目前比亚迪汉的价位已经和特斯拉Model 3部分重叠,形成部分竞争关系;一旦未来Model […] read more

  • 为何11月份国产Model 3卖得如此火

    11月份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呈爆炸式增长,主要增量来自宏光MINI EV 、特斯拉Model 3以及比亚迪汉,其中特斯拉Model 3销量21604辆,相比10月12143辆,增加9461辆,增加约80%,别忘了,这可是单一车型,再考虑到特斯拉走的是直销路线,这个增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增量最大的五菱宏光MINI EV,在我看来,抓住了市场的三个热点,受益于电动汽车小型化趋势、老年代步车的升级以及新能源汽车下乡扶持政策。三个热点叠加,成就了宏光MINI EV 的热销。但其赚钱效率,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绝对不是网上所说的1万元空间。 反观特斯拉Model 3,国产上市不到一年两次降价,不能算是完全的利好,10月份初的降价并没有给当月销量带来多大的增量,只是微增814辆;而国外改款上市,按照以前的经验,那是大大的利空;最后,随着气温的降低,消费者对于标准续航版磷酸铁锂电池低温性能的担忧。实际上此时特斯拉Model 3销量已经陷入了瓶颈状态,连续三个月销量在1.1~1.2万辆,10月也只是12143辆。但是关键时刻,来了个神助攻,那就是11月初上海限制外牌的新政,在苏州很多人都知道,相当数量的苏E牌照,其实是上海贡献的,苏州也是最早限制上海人购车苏州上牌的城市之一,但更难挡住相当数量的苏州人在上海上班。这把神火无疑点燃了久旱的森林。记得月初在上海办事,当地人告诉我,上海近期两大热点:其一、上海中环、内环高架上班高峰期已经不堵车;其二、特斯拉的热销。可见外牌数量之大,对拥堵的影响。这批人不开车,在上海上班都成问题,只能在短时间选择绿牌新能源汽车,而Model 3作为本地产的外资品牌,无疑又会被作为首选。估计11月上海市场特斯拉Model 3销量不会低于5000辆,万辆都是有可能的,这就是11月Model 3销量恐怖的主要原因吧。但上海这种销量,短期内可持续,不会长期持续。 出处:头条号 @新能源汽车技术 read more

  • 冬季续航打对折了… 负面不断的Model 3为何依然卖得如此抢手?

    冬季续航打对折了… 负面不断的Model 3为何依然卖得如此抢手?

    汽车圈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是比亚迪还是长安都经常说自己要做汽车界的华为,似乎汽车圈的苹果已经牢牢被特斯拉占据。事实也确实如此,特斯拉无论是产品力还是单车销量都稳居龙头,暂时没有人能够在品牌上打败它。 但是品牌溢价强,是否就意味着产品也同样出色呢?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在国产之后,特斯拉Model 3出现了大量的问题,比如被人诟病的品控,中控、车门以及各种开关处都充满了异响,甚至很多缝隙都不平整,完全不像一辆豪华车。 客观来讲,目前10万级别的国产车都很少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各大汽车论坛和车主群里,我们能够看到无数的车主在抱怨和吐槽,但似乎也只能无奈了之,即便是进行返修最后的效果也不尽人意。 如果是这些品控问题还能暂时忍受,那么电池问题就真的是击溃车主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更换了磷酸铁锂之后,Model 3再次降价,看似是利好车主,但是在进入寒冷的冬天后,无数车主反映,NECD468km的续航里程直接打了对折,真实的续航甚至只有200公里上下。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磷酸铁锂在冬天的缩水问题,这个原本是很难解决的,车主只能忍气同声,但是好巧不巧,比亚迪今年发布的刀片电池也同样是磷酸铁锂电池,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比亚迪汉高续航版(605km)在冬季的实测续航为390km-420km,要远远高于Model 3的磷酸铁锂版本,这也惹得很多车主不满。 最初因为品牌和相信特斯拉选择了Model 3可偏偏用了没多久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反观国内的比亚迪、小鹏、理想和蔚来反而是越来越强大,车主的心情自然不好受。可是令人诧异的是,这些问题频发之后,是完全没有影响到特斯拉的销量,反而是蒸蒸日上。 笔者认为,现阶段消费者已经逐渐理性,但是仍然有很多不愿意相信国产品牌,导致特斯拉的高傲和问题的不断爆发,希望消费者和车企都能认真思考,为新能源发展做出更过的贡献。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 特斯拉与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上的差距

    特斯拉与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上的差距

    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电池组,电动汽车的续航与电池有直接的关系。电池组不光是续航容量,还需要稳定和安全。特斯拉Model 3用的是三元锂电池,比亚迪用的却是磷酸铁锂电池,哪一种锂电池更安全?更可靠?价格更便宜? 三元锂电池是指使用镍钴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同样的体积的话电池电压相对比较高。电压高续航相对就比较远,耐低温性也好。 磷酸铁锂电池,是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不含钴元素,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便宜,相同的续航容量,电池体积相对比较大。 安全性比较,磷酸铁锂电池比三元锂电池高得多。比亚迪公司最新研发的刀片电池就更加安全。看到下面这张对比图就一目了然了。 三元锂电池如有发生碰撞刺穿就会像火药一样,产生剧烈高温燃烧从而发生爆炸,这就是为什么特斯拉汽车这几年频频发生了燃烧起火事故的原因。而比亚迪公司电动汽车却坚持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这在热稳定性和安全方面就强得多了。所以特斯拉公司最近生产的车型也就不再使用三元锂电池,也改用了磷酸铁锂电池。 出处:头条号 @顶条视频 read more

  • 磷酸铁锂电池版本的Model 3的续航能力减了,但销量涨了!

    改用磷酸铁锂电池后降价近3万元的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版,如今正因为磷酸铁锂电池的表现异常,遭受新一轮的质疑。 多位车主提车不久就发现磷酸铁锂电池出了问题,在冬天续航缩水厉害,也无法充满电到100%,但还需要遵守官方的指导一周充满一次电。 一位北京的磷酸铁锂版Model 3车主表示,在当前的北京天气情况下,市内短途驾驶为主,晚上停放地库白天停放地上,充满后显示续航420km,但是在行驶241km后,电量剩余5%。充电1个小时充进52kWh电量,显示的续航仍为420km。 “虽然符合预期,与官方宣称的468km续航差别不小。实际在200km以上的续航,算是我的预期下限。”该车主表示。与他有相同遭遇的车主不少。 一方面,等等党获得了磷酸铁锂电池带来的降价的延迟满足感;另外一方面,磷酸铁锂电池让国产Model 3更像“电动爹”,焦虑感也在增加。 磷酸铁锂电池研发周期缩短一半 “磷酸铁锂电池在冬天确实掉得很厉害,我一个很好的客户买了后,现在快跟我气死了。”一位已经在特斯拉工作多年的销售告诉新浪科技,现在不少人在找他想拿三元锂电池的国产Model 3,但现在的库存的确越来越少。 他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位消费者,通过熟人拜托他帮忙找一辆装载三元锂电池的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版,他第二天托人情找到了一辆,而且还不是在门店所在的城市,而是在别的城市。“这部分一般是库存车,或者是展车。以后也没机会花24万就能买到LG三元锂电池的Model 3了。”他说。 加上抄底情绪,消费者开始抢购为数不多的LG三元锂版Model 3,“甚至还有很多原来打算买标准续航的,托关系来找三元锂电池长续航Model 3的折损车,这部分车辆一般是之前7天信心保障计划的退车,或者是展车、试驾车等,有1-2万元不等的优惠。”他告诉新浪科技。 这足以说明,磷酸铁锂版Model 3的续航缩水已经影响到消费者信心。 “这次特斯拉的磷酸铁锂有仓促上马的情况,当年21700电池的开发周期是23个月,磷酸铁锂则不到12个月。”一位刚从特斯拉离职的员工告诉新浪科技。 宁德时代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特斯拉磷酸铁锂电池从提出需求到实现量产,只用了大约9个月。“整车试验,零件DV/PV试验都省略了。”该人士透露。而一位员工向新浪科技确认,“特斯拉在中国没有整车测试团队。” 21700电池是特斯拉和松下合作研发的三元锂电池,用以替代稳定性较差的18650电池。后者是早期特斯拉车型使用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相比较18650动力电池,21700电池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大、电池循环次数更多。 最早,进口到中国的Model 3使用的就是来自松下的21700三元锂电池,国产Model 3早期也曾经使用过松下三元锂电池,后来因为供应短缺,改用了LG在南京工厂生产的21700三元锂电池。 21700是电池的一种封装工艺,采用的是圆柱形的电池组,松下和LG的电池都是采用的这种工艺;而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则是采用方形电池组。三元锂电池中含有贵金属钴镍锰,因而成本更高,波动受贵金属行情影响大,磷酸铁锂电池则成本较低且稳定。 2020年10月1日,特斯拉宣布国产Model 3价格下调,标准续航版将至24.99万元、长续航版30.99万元。其中,标准续航版的电池从三元锂变为磷酸铁锂。而磷酸铁锂电池的供应商为宁德时代。 早在今年5月,特斯拉已经在工信部对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3进行申报。随后,工信部公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37批)车辆公示清单上,出现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 3的身影。在5月举行的宁德时代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宁德时代确认在下半年开始向特斯拉供应磷酸铁锂电池。 “降价后固然可以刺激销量,但目前的电池问题,跟研发周期缩短有关系。”该离职员工告诉新浪科技,这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会影响后续充电桩的运营效率。这与特斯拉对磷酸铁锂版Model 3车主的官方建议有关。 降价后,在10月16日,特斯拉客户支持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内容,建议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新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3在充电时无需考虑充电限制,充满为止。特斯拉还建议车主至少每周满格充电一次,并表示这样有助于平衡电池组之间的电压,并有利于保持车辆精确预估和显示剩余电量。 有一位车主向新浪科技分享了他近期去超级充电桩充电的经历,超级充电桩比之前有更多的车主在排队等候充电,因为很多新车车主在等着自己的车充电充满到100%,而这些新车主都是磷酸铁锂版Model 3,正在遵循官方每周充满一次的建议。 降价的喜悦不等于用车的舒适 这与此前特斯拉官方对电池充电的建议不同。针对三元锂电池,特斯拉的官方建议是不要充满,除非在长途旅行时,可以将电池充满。 但是针对磷酸铁锂电池,特斯拉却建议车主一周要充满一次,理由是有助于平衡电池组之间的电压,并随着时间推移还能保持车辆精确预估和显示剩余电量。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官方的建议更大的意义在于帮助官方本身积累和完善关于磷酸铁锂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另外一方面则是对于北方等低温地区,更高频的校准有助于车辆更精确了解电池情况,防止出现测不准导致的续航突然变短。 换句话来说,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状态下对剩余电量测算不稳,容易出现大范围掉电的情况,而特斯拉官方因为研发周期的缩短,测试数据不够,所以需要用户来帮进行数据测试,才能在后期获得稳定的数据。 一位动力电池工程师告诉新浪科技,国产Model 3的特性是高压不下电,所以电池的SOC计算(可用电量)和修正一直以来都会存在偏差,数值并不准确。而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满充,该工程师表示,满充都会影响电池寿命,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吃太撑就是会影响寿命。” 等来了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后降价的Model 3,但却没有完全得到购车后的舒适用车——在低温环境下缺乏稳定表现的磷酸铁锂电池,正在困扰越来越多的车主。买车,就意味着要帮助特斯拉测试磷酸铁锂电池。 一位来自上海的车主,在10月底提到了磷酸铁锂版的Model 3,生产日期是国庆期间。提车当天显示满电情况下的续航里程仅为413km。一周之后,满电状态下续航仅为400km。 再过了一周,充电只能达到94%,提示充电完成,无法继续充电,显示续航为387km。次日再充电时,发现车辆不能满充且显示的续航只有353km。他在遭遇一连串问题后,到特斯拉售后服务中心要求技术人员协助查询SOC,后台显示的数值为46.2kWh,仅为标定的55kWh的约80%。 “降价后的那几天,我每天卖十几台车。”一位销售告诉新浪科技,那段时间加班到半夜成为常态。然而,很多用户却被电池的问题困扰。 降价冲量,还让用户帮助测试数据,特斯拉不能两个好处都占了。 出处:中国经济网 read more

  • 关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与技术解释

    关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与技术解释

    1) 实际容量的降额 也就是说,LFP从25度,往下10度、5度和0度,都有一个使用容量的降额,按照现在的逻辑,特斯拉可能根据之前三元的策略,把这个由温度引发的可用容量的差额先放进去了,也就是根据不同温度做了一个折扣,这个是放出来和不放出来的问题而已。如之前评论区所说的,要把这部分由于温度低引发的可用容量的减少,对应的措施就是让电池热起来。这里采用外部加热有一个加热能量效率和对应电池内外温度差异的变化。在大巴上目前看到应用较多的电芯高频放电自加热的方法,这个可能在主要的两家电池供应商B&C都会在上面做文章,作为LFP电池包使用的搭配措施释放到整车企业。至于这个自加热所引发的对驱动系统寿命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噪音问题,可能对于C端车型是一个影响。 图1 可用容量的降额 图2 之前叶磊做的说明 在这个怎么让LFP热起来的问题上,由于圆柱和方壳有不同的逻辑,左边的圆柱用外部加热的模式很快有效果,右边的方壳用同样的策略效果不好,自加热这种手段接下来能不能用,可能是解决低温LFP问题最大悬疑点。 图3 两个不同的模组形式在加热效率方面完全不同 2) 自放电和一致性 我们知道特斯拉的车,最大的特点是,在停放的时候也有很多的事情,联机车型的特点就是静态电流的差异性大,一会要启动摄像头进行监控,有可能还要进行备份,但是这个电流呢其实不大,对于高压电池来说可能在5A以下(对应1kW以内),这就使得LFP的劣势完全出来了。我们目前LFP的有效SOC估算,基于Ah积分的方法,加入OCV矫正、充电结束矫正和放电末端矫正。但是这个较低的电流一直存在,而且是对于分流器这样的电流传感器误差相对较大的,如果加上一直快充来补电,电芯的不一致性和SOC的累计误差,会让车型的续航里程估计管理比较困难。这个问题在三元上不存在,快速读取电压做匹配会很容易,我觉得后续可能存在很大的挑战,就是如果用户不充满也不放完,来回在30%-85%左右的区间来使用,使用时间久了超过1个月,可能SOC偏差和电芯之间的差异会累计到15-20%左右。当然实际情况个体是不一样的 图4 LFP的不同温度电压特性 图5 本身充放还有一个滞回 小结:我觉得LFP的价格会让这种材料在未来占据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但是短期大规模仓促去推动,可能引发一些问题。当然所有的问题,都是需要工程师去解决的,谁能解决好谁就能活下来,仅此而已。 出处:见配图水印 read more


吉ICP备2020006555号

diandong123.cn

⌜ 免 责 声 明 ⌝
本站仅为纯分享中国人民在节能减排、人类实现碳中和地球环保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网页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网友上传分享,站内短期缓存均为免费/无偿,无商业目的。
遇有侵害您合法权益之处欲申诉删改,可联络站务电邮处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