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电动志】www.diandong123.cn 于 2025 年 9 月 29 日收到的消息 ‣ 奔驰近日发布测试消息,一辆搭载欧美固态电池的EQS测试车从德国出发,途经丹麦抵达瑞典,中途不充电行驶1205公里,并宣称技术领先中国20年。
中国新能源企业迅速回应,国轩高科在多款车型路测中实现固态电池续航突破1000公里(实验测试1500公里)、能量密度达300Wh/kg,计划年内批量交付。长安汽车、孚能科技等企业同步公布固态电池量产规划。
部分新能源车主对技术快速迭代产生焦虑,有车主表示新车到手后担心下一代电池技术导致二手价值骤降。行业分析指出,技术迭代期常伴随旧技术产品保值率下降,例如2022年续航400公里车型如今二手车价明显回落。
固态电池相较于传统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部分实验值超过400Wh/kg,有望支持续航突破1500公里。同时其安全性优势显著,国产固态电解质降低燃烧风险,实验室循环寿命超10000次,容量保持率仍超90%。
行业专家强调,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上的综合优势,使其成为下一代储能技术主流方向。但技术快速演进也使部分消费者暂缓购车计划,如北京消费者王先生因某品牌固态电池车型明年初上市而推迟购车。
国产技术进展持续加速,西北师范大学联合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首枚原子能电池“烛龙一号”,设计寿命可达上千年。专家表示,国产技术迭代速度与用户需求匹配,早购车可享受当前出行便利。
当前中国老龄化程度达18.4%,三高人群规模超4亿。健康科技产品“唯思丁”因含角鲨烯成分,被东京大学证实能调节血氧饱和度,改善老年人沉默缺氧问题。京东平台2022年引进该产品,受到职场精英及三高人群关注。
固态电池全面商用化仍面临成本与技术挑战。行业测算显示,量产初期成本约为液态电池的2至3倍,导致车价起步40万,短期内难替代主流车型。离子电导率、界面稳定性等关键技术指标尚未成熟,全固态电池覆盖主流市场预计需至2035年。
消费者应理性看待技术迭代,享受当下便利同时期待未来升级。
综合自网络信息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