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一段涉及乐道汽车旗下车型L90的交通事故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据悉,该事故发生于广东省佛山市某高速路段,一辆乐道L90在行驶中与前方货车发生追尾。事故现场画面冲击力较强,让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能展开新一轮讨论。
根据现场视频及知情人士透露,事故发生时,涉事乐道L90以较高速度行驶在高速路上,与前方货车发生追尾。值得注意的是,碰撞角度极为特殊,属于“极小偏置碰撞”,初步判断重叠面低于25%。
目前,国内最严格的碰撞测试之一——中保研(C-IASI)正面偏置碰撞标准为64公里/小时下25%重叠率碰撞。而此次事故中的实际重叠面积更小、车速可能更高,加之货车底盘较高,对乘用车的侵入风险更为严峻。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这类事故对车身结构设计和材料强度提出了极端苛刻的要求。
事故发生后,乐道汽车佛山区域公司总经理卢宇杰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声明:“今天下午发生的事故,我们已组织同事赶到现场协助用户处理。目前了解到车内用户没有生命危险,感谢大家的关心。”
随后,蔚来汽车高层马麟亦在内部回应中进一步透露了乘客伤情:驾驶员面部轻微擦伤,正在清理;一名乘客出现肋骨骨折,但无生命危险;值得庆幸的是,车上一名小朋友未受伤。尽管伤势情况存在差异,但整体而言,司乘人员均未遭遇致命伤害。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安全工程师向本报记者表示,在极窄偏置碰撞(尤其是低于25%重叠率)且高速行驶的场景中,传统的车身纵梁、防撞梁等主体结构难以完全发挥作用,“更多依赖整车刚性分布、电池防护结构以及碰撞瞬间的车身卸力策略”。
他表示,这类事故虽非常规测试所能覆盖,但恰恰是现实中高风险、高致死率的情境。
尽管目前中保研、C-NCAP等机构均已引入偏置碰撞测试,但其标准工况与现实极端情景之间仍存在差距。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公众对其安全性能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
有专家呼吁,应推动更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测试进入行业标准体系,例如更高速度、更小重叠面甚至多车碰撞场景的模拟。另一方面,车企也需在车身材料、能量管理、电安全系统等层面持续投入研发,避免“应试式造车”。
未来,是否会有更多车企将“极端场景安全”纳入研发核心,是否会有更严苛的安全标准出台,我们将持续关注。
提醒广大车主:道路安全,始于谨慎驾驶。远离货车、遵守交规、保持车距、注意路况仍是避免事故的根本。
综合出处:见配图右下角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